連勝文2014-10-21_074733news_14__1136190905news_14__1395518295  

柯營指連震東昔日炒地皮遭彈劾
民視民視 – 2014年10月20日 下午8:05
推薦
相關內容
柯營指連震東昔日炒地皮遭彈劾看相片
柯營指連震東昔日炒地皮遭彈劾
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發言人潘建志,日前拿出監察院公報指控,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的祖父,因為炒地皮被彈劾,還質疑連家號稱三代公務員,為什麼可以這麼有錢,今天連勝文回擊,對手斷章取義,拿他的祖先來批鬥,善良的台灣人民一定不能接受。
柯文哲發言人潘建志,拿出監察院公報資料,指控連勝文的祖父連震東,因為炒地皮被監察院彈劾
柯文哲陣營發言人潘建志:「民國48年,那時候連震東在當台灣民政廳長,結果就是因為一個海埔新生地的案子,這個弊案當時彈劾是審查成立的,不過因為它還沒有開始進行,它在計畫中這個事情就先爆發了,就爆開了所以後來沒有真正去侵佔到,但行政上就有問題。」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連我去世已經30年的祖父,跟去世已經80年的曾祖父都要拿來批鬥,我想台灣人民都非常善良,這樣攻擊我攻擊我的家人,甚至攻擊我的祖先都拿來批鬥,我認為台灣人民是不會接受,這樣的行為。」
連勝文不以為然,但潘建志進一步引用監察院公報內容。
裡面寫著,連震東等身膺民社之選,乃至利慾薰心,圖利他人,顯已構成違法瀆職。
連陣營也不甘示弱,拿出總統府公報佐證,指清楚寫明「無具體事證」、「無罪嫌」、所以「不起訴處分確定」。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柯陣營基本上用盡了,各種不管在網路上還是電視上,抹黑甚至烏賊戰,不斷扭曲斷章取義。」
柯文哲陣營發言人潘建志:「不是抹黑是因為我們必須了解說,連家的財產是怎麼來的,柯醫師也常常在講,為什麼你們家三代公務員,可以累積這麼多的財富,這個要不要講清楚啊。」
連家如何致富,外界好奇,各種檢驗與質疑,始終沒停過。(民視新聞王姵雯、簡士峰台北報導)
-------------------------

連震東(1904年4月23日-1986年12月1日),字定一,台灣人士,台灣台南市中西區人,知名作家連橫之子,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之父,為台灣1950年代「半山」派的政治人物代表之一。

1904年生於台南,1929年畢業於日本慶應義塾大學經濟科,回到台灣加入《昭和新報》,1931年因父親連橫發表〈鴉片有益論〉討好日本政府,鼓吹鴉片,而遭到台灣知識份子強烈排擠,連震東只好隨父親前往中國大陸,投靠中國國民黨元老張繼,並且在張繼的提拔下加入國民黨。

連震東於中日戰爭期間出任重慶國民政府國際問題研究所組長、西京籌委會專門委員,國民政府當時有意委派他在西安改制為西京後出任第一任市長,但因中日戰爭爆發而被擱置。

戰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台灣由國民政府接收,1945年11月,臺灣省行政長官陳儀委任連震東擔任台北州接收管理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正式接管台北州軍政事務。但是也有批評,作家吳濁流在《台灣連翹》中所形容連震東是「半山派中的陰險的策士」,連震東「剛回來時,他只是二流角色」,他請台大教授寫下乃父連雅堂的傳記,將此書設法間接拿給中央秘書長張其昀看,張看後甚為激賞,所以以「愛國詩人」向中央推薦,由於其人已亡故,「中央要人們來台不久,正在物色台灣人的幹部級人物,於是連雅堂的餘蔭自然落在連震東身上」。[1]

1946年1月27日,《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通過,台北州接管委員會予以裁撤,運行時間雖短,但在連震東的籌劃下,公路、鐵路很快修復通車,市政設施恢復正常運轉,工廠也開工生產,該委員會「避免了接收時期行政脫節現象」[2]。

1946年1月,連震東代理台北縣長兼建設局局長,繼續為台北重建奔波操勞;同年2月,連震東與護送連雅堂遺骨還鄉的夫人趙蘭坤和兒子連戰在台北團聚;2月底,連震東調任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事,負責籌備省參議會;5月,台灣省參議會正式成立,連震東任台灣省參議會祕書長。1947年11月,連震東在家鄉台南競選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順利當選[3][2]。

1948年,連震東奉聘為憲政監督委員會委員。1949年,任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土地處長兼臺灣省地方自治綱要起草委員,對推行地方自治及土地改革著有貢獻。國民政府遷台後,1950年,連震東奉派為中央改造委員會委員,為16名委員中唯一的台灣籍人士;另兼中華日報社長,旋改任董事長[3]。

1953年,連震東任國民黨中央黨部第五組主任,並奉派為台灣省政府委員兼建設廳長。1954年起,調任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長,積極推動地方自治;旋兼台灣省政府秘書長;1955年,政府舉辦台灣省第一次戶口普查,連震東身兼戶口普查處副處長。

1960年3月25日,連震東奉派為國民黨副秘書長,並辭去台灣省政府委員兼民政廳長之職;同年5月,因行政院局部改組新任行政院內政部長,推動台灣經濟建設、土地改革、兵役制度之確立,以及地方選舉政務之策畫執行。1961年,連震東奉聘為國立故宮及中山博物院共同管理委員會理事。1963年,國民黨九全大會,連震東當選為中央常務委員。1966年,連震東奉派兼任行政院戶口普查處處長,並於同年辭內政部長及相關兼職,專任行政院政務委員。1967年,連震東奉派為國家安全會議委員兼國家建設計畫委員會政治組召集人。1969年,國民黨十全大會,連震東奉派為中央評議委員。1976年獲聘總統府國策顧問,1980年獲聘為總統府資政。1986年,連震東在台大醫院逝世,享年82歲[3][2][4]。

連震東先生從1945年返台擔任台北州接管委員會首任主任委員,至1986年逝世的四十一年間,先後擔任首屆臺北縣長、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參事、台灣省參議會秘書長、第一屆國大代表、東南軍政長官公署土地處長兼臺灣省地方自治綱要起草委員、台灣省政府民政廳長,台灣省政府秘書長、行政院內政部長、國民黨中央委員、行政院政務委員、中央評議委員會主席團主席、總統府國策顧問、總統府資政等黨政要職,對於台北重建、地方自治及國家長遠發展居功甚偉。1986年12月23日,蔣經國總統特頒「總統令」褒揚連震東,總統令內容如下:

國民大會代表,總統府資政連震東,少勵志節,克纘家風,深明民族大義,學成獻身祖國,竭智宣勞,同御外侮。待抗戰勝利,台灣光復,當選制憲及第一屆國民大會代表。歷任台北縣縣長、台灣省參議會祕書長、台灣省政府建設廳廳長、民政廳廳長、內政部部長等職。於土地改革、經濟建設、兵役、戶政諸端,功隨年積,尤於地方自治,懋積孔昭,膺聘資政以來,復多獻替,平居熱心公益,為世所稱。茲聞病逝,悼念良深,應予明令褒揚,以示政府篤念忠勛之至意。

家庭
連震東為連橫獨子,有兩姊一妹,妻子是趙蘭坤,兒子是中華民國第九屆副總統、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
爭議事件
二二八事件
根據吳濁流《台灣連翹》中的說法,在二二八事件中,連震東曾向國民政府提供台灣精英名單,讓官方進行逮捕。

利用政治力量致富
連震東來台之後一直擔任公務員,但在去世時列名台灣12大富豪之中,被懷疑利用接收之利而致富。如連震東任台北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期間,派人接管仁濟醫院,出任理事。1971年董事長游彌堅去世,連震東接任董事長。林濁水質疑連家從未捐助過仁濟醫院,卻利用徵收之便,控制仁濟醫院及其院產,出售多筆地產,使連家獲利[5]。

假造農民身份購地
連震東為購買農地,將職業改為自耕農,其兒女連惠心、連戰等人,出生後也成為自耕農,作為人頭戶來買賣台北市天母等地的農地。在購買後數年,這些農地經過土地重劃,成為建地出售。

海埔新生地案
連震東擔任內政部長時,被指控與省議員一同炒作海埔新生地販賣圖利。1959年7月30日,監察院對連震東提起彈劾,指其處理海埔新生地違法失職。通過。

張啟仲案
1954年,內政部長連震東利用職權,曲解法令,便利張啟仲競選臺中市議員。

逃避遺產稅
1986年,連震東過世,沒有繳交任何遺產稅。其子連戰,成立連震東文教基金會,將土地及資產匯入其中,涉及逃避遺產稅。

連震東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goo.gl/7LX42t

----------------------------
連家清廉?監院公報指控連震東利慾薰心

點擊圖片可瀏覽相關圖片
潘建志今(18)日貼出監察院公報,內文直言連震東「利慾薰心,擾及黎元,其為直接間接圖利自已,圖利他人」。圖:翻攝自潘建志臉書。

新頭殼newtalk2014.10.18 翁嫆琄/台北報導

無黨籍台北市長參選人柯文哲辦公室發言人潘建志日前出示總統府公報爆料,連震東曾涉土地政策圖利而被監察院彈劾,打臉國民黨參選人連勝文稱連家清廉經過前總統蔣經國檢視的說法。不過,連營今(18)日反駁,雖然有被彈劾,但沒被檢方起訴。但潘建志晚間又在臉書貼出監察院公報,強調公報文字直接指控連震東等人勾結地方權勢、玩弄法令,間接圖利自己及他人,明顯已違法瀆職。

潘建志的臉書全文如下:

關於祖父連震東被監察院彈劾的事,連勝文陣營放出新聞想混淆視聽。但歷史就是歷史,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如果嫌總統府公報不夠明確,那我把當年監察院的公報也貼出來好了。

原文罵很凶:『自民政廳長連震東,地政局長沈可時,第四科長王新民以次,又均任意玩弄法令,無視沿海大多數漁民之生計,根本違背政府土地政策,甚而縱令所屬勾結地方權勢,包攪土地權利,逐致道路側目,群情激憤。夫民為邦本,本固邦寧,連震東等身膺民社之選,乃至利慾薰心,擾及黎元,其為直接間接圖利自已,圖利他人,亦屬情弊昭然,顯已構成違法瀆職』。

至於連震東是如何玩弄法令來謀利,長達六頁的報告裏寫的很清楚,也可以幫助我們了解兩代公務員累積上百億財富的手法。在白色恐怖的年代裏,連震東的後台靠山很硬,他的身份又有特別的意義,所以還是能一路當官,甚至庇蔭子孫,權貴家族就這麼建立起來了
-------------------------------

成大教授梁文韜:竊聽器若是連營裝的 連要立刻退選

2014-11-05  02:20

〔記者游蓓茹/台北報導〕無黨籍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昨辦公室深夜被搜出兩枚竊聽器,並向警方報案,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梁文韜表示,若這些竊聽器是連營裝的,「連勝文要立刻退選」,梁文韜也說,依照連陣營一貫做法,一定是立刻切割,說他自己不知道、不清楚,「那就請連公佈蔡正元的消息來源」,他也痛批,一路看下來,連勝文根本就不適合出任台北市長,不止是意圖使人不當選,還侵犯其他人隱私,用不正當手法獲取對手機密,已經是一場不公平的選舉。

  • 警方人員抵達現場後,陸續進入電梯準備進到柯辦進行調查。(記者方賓照攝)

    警方人員抵達現場後,陸續進入電梯準備進到柯辦進行調查。(記者方賓照攝)

梁文韜指出,選舉時,作為有權勢的一方,會用盡所有方式,鋪天蓋地的壓制對手,若是結果調查出來,是其他單位安裝,他反問,「那到底如此機密的資料,為何會流向連陣營去?」,他也呼籲,連勝文一定要說清楚、講明白,也才對得起支持連的選民。

------------------------
潘建志指連震東遭彈劾 連勝文總部:打臉柯P

記者何豪毅/綜合報導 2014-10-18 18:00
潘建志指連震東遭彈劾 連勝文總部:打臉柯P
國民黨台北市長參選人連勝文今天反駁柯文哲總部發言人潘建志,認為他批評連震東曾遭彈劾是打臉柯文哲。(中央社)
柯文哲陣營發言人潘建志昨晚在臉書貼文,指連震東曾遭監院彈劾,連勝文的「連家清廉」之說是「大錯特錯不要臉」。連總部今(18)日發出新聞稿反駁,指連震東任內政部長是1960到1966年,潘建志指連震東在1959年7月30日在擔任內政部長期間遭彈劾顯然有錯,「烏龍一場,根本是潘打臉柯文哲」。

連總部發言人游淑惠指出,連震東遭彈劾之案,是在1958年任台灣省民政廳長,主持會議通過《海埔新生地公佈前人民開發申請案件審查要點》,被監委認定違法失而彈劾,但移送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後,決議將該案移送法辦,最後以不起訴結案。

游淑惠強調,連震東的廉潔和操守,是經過以嚴格著稱的蔣經國長期檢視通過,連震東彈劾案2年之後,1960年5月從台灣省民政廳長升為內政部長,足證「那個彈劾案根本是烏龍一場,這跟柯文哲被彈劾,還被降2級改敘處分,差了一大截」。

「潘建志其實是打到柯文哲的臉」,游淑惠說,因為柯文哲曾說「蔣經國時代對於政府官員操守及政商關係嚴格規範,應該成為台灣政治典範」,既然身為柯文哲競選總部發言人的潘建志跟柯不同調,民眾無法得知究竟柯文哲是認為蔣經國是政治典範還是識人不明。

在蔣經國擔任行政院長到總統任期之內,連震東受重用,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國策顧問及總統府資政,連震東過世時,還獲得蔣經國特頒「褒揚令」,游淑惠以此反駁潘建志,是否在暗指蔣經國識人不明?尤其蔣經國對台灣的貢獻備受肯定與感念,難道潘建志是在侮辱台灣人的智慧?
---------------------------
連震東的監察院彈劾決定書是民國48年7月29日發佈,監察院公報刊登在48年9月17日,但司法院公務員懲戒委員會議決書鑑字第2568號在49年12月10日發佈。二者時間相隔一年多。

她指出,司法院議決書在總統府公報第1193號第19頁結論很清楚寫著,「綜衡以上四點⋯⋯,尚乏具體事證,遽足認為別有隱私」、「嗣又移轉於台南地方法院檢察官併案偵査終結,認所有被吿,均無罪嫌,悉予以不起訴處分確定在案」。第21頁更清楚寫著「綜上論列,⋯,舞弊無據」,

2014-10-17  19:02

〔本報訊〕由於無黨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今(17)日上午受訪時暗指連家涉貪;連營隨即在下午做出反擊,連營強調,連震東、連戰都是清廉的公務員,家族財產是投資、經營得來。但柯文哲陣營發言人潘建志今晚在臉書發出「打臉文」,指出連震東根本不是連營所稱的清廉公務員,因為連震東在擔任公務員時炒地皮,監察院還對連震東提起彈劾通過,潘建志更找出當時的總統府公報證明所言不虛。文章發出後,引發熱議,有網友就留言說:「這臉打得真響!」

  • 柯文哲陣營發言人潘建志今晚在臉書發出「打臉文」,指出連震東在擔任公務員時炒地皮,根本不是連營所稱的清廉公務員。(資料照,記者涂鉅旻攝)

    柯文哲陣營發言人潘建志今晚在臉書發出「打臉文」,指出連震東在擔任公務員時炒地皮,根本不是連營所稱的清廉公務員。(資料照,記者涂鉅旻攝)

  • 潘建志更找出連震東被彈劾當時的總統府公報。證明所言不虛。(圖擷取自臉書)

    潘建志更找出連震東被彈劾當時的總統府公報。證明所言不虛。(圖擷取自臉書)

柯文哲今日上午受訪時表示,談及中國近期積極打擊貪腐,在台灣的台北市長選舉上,立場不一定支持連家,有暗指連家涉貪意味。連勝文陣營發言人游淑惠針對此事情做出反擊,她強調連家四代都是中華民國的忠誠公民,且是「奉公守法」、「為官清廉」的公務員,連家的財產則是連勝文祖母擅長投資,經營成功得來,連家的清廉不需要柯文哲來抹黑!

不過柯文哲陣營發言人潘建志今晚在臉書發文,文中批評「連家清廉」這件事,簡直是「大錯特錯不要臉」。潘建志表示,連震東在擔任內政部長時,與省議員炒作地皮圖利,被揭發之後,遭到蔣中正時期的監察院彈劾,連震東雖然不服被彈劾,但提出申辯卻被公懲會駁回,最後彈劾通過,潘建志還找出當時的總統府公報,證明所言不虛。

潘建志表示,連震東炒作地皮這事,就像是在蚵田發生的「大埔案」,在台灣高官強徵民地的始作俑者就是連家,潘建志也在最後諷刺的說:「不然連家那麼多土地是從哪來的?」

文章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有網友就諷刺的說:「原來貪腐是家傳密技啊!」也有人說:「這臉打得真響!」也有網友酸說:「連勝文會說與祖父不熟!」暗指連勝文會「切割」連震東。


------------------------

百年土地謄本 見證國土變私有

‧財訊 2014/11/05

台北市林森北路十一號的土地謄本,不僅說明百年來的變更過程,更讓外界窺見,在台灣光復後,這塊土地如何從國有地淪為「私立財團法人」口袋的過程。

【文/姚惠珍】

 

一片千餘坪的國有地,歷經五度異動,成了私有資產;一份百年的土地謄本資料,竟意外揭露百年權貴家族,如何讓台北仁濟院從「官立慈善機構變身」變為「私立財團法人」的流轉祕辛。

 

溯源!

 

加油站土地 業主原為國庫

 

本刊調查,現在租給中油經營加油站的台北市林森北路十一號的土地,地號為中正區成功段一小段0240-0000,所有人正是與連家關係密切的「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根據日治時代的台帳及土地登記簿謄本 (註)證實,目前被登載為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的這塊土地,在日治時代登載的業主是國庫、管理者為台灣總督。

 

根據這份地段為大竹圍段、地號為36番地的土地台帳謄本顯示,最早該筆土地謄本可追溯到日治的大正一年(即民國元年,1912年),將台帳謄本對比土地登記簿可發現,在大正一年,該筆土地面積為1.4022甲,土地業主為國庫、管理者為台灣總督,土地登記原因為「保存」,顯見該筆土地當時為國有地。

 

到了大正4年,該筆土地「移轉」,台帳上登記面積因分割降至0.4673甲,移轉原因在土地登記簿上載名為「交換」,取得者則為「地方第一黃區」,但管理者仍為「台灣總督」;地政人員解釋,日治時代為了市區計畫,初期有很多國有地交換的情況發生。

 

大正六年,該筆土地第二度異動,從土地登記簿上取得者為「平高寅太郎」,土地移轉原因為「拂下」,但已無管理者資料。根據國家圖書館的資料顯示,日治時代的土地「拂下」,即代表官有地的土地放領,通常放領給日本退役官吏、日本資本家,多數為無償放領或無償賣渡,推測平高寅太郎身分應為當時鈴木商社的僱員,顯示該筆土地已從「國有地變為私有地」。

 

大正十年,第三度業權移轉,移轉原因為「買得」,取得者名稱雖登載為「台北仁濟院」,但「台北仁濟院」五字卻被槓掉,旁邊管理者則載明為「台北廳長」。顯示該筆土地又從日本資本家手中,回到了官立慈善機構,為國有資產。

 

追蹤!

 

仁濟院在日治時期為公法人

 

該筆土地第四度異動,是在昭和十餘年間,由於字跡模糊無法確定確實年分,推估在一九三七至四四年間,異動登記為「變更」。經查,主要係日本將國內法逐步施行於台灣,《民商事法》在台灣開始施行,為將事業制度化法治化,救濟財團即刻申請成為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名稱變更為「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進一步指出,這裡的財團法人,指的是院長不再直接由州長擔任,而是改為州政府委派的董事會執行,監督單位仍是各州政府,「是一種公法人的組織,屬非營利的社會福祉公法人,不是私人財產。」

 

「台帳」謄本證明,林森北路11號這塊土地,歷經了四度變更,這塊原屬國庫的國有地,一度變成日本資本家的私有地後,又回到官立慈善機構「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手中。

 

然而,日治時代的官方慈善機構,台灣光復之後,卻以「改名」方式突然搖身一變成了私立救濟院,這塊國有地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在第五度變更中「私有化」。

 

民國34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國民政府成立台北州接管委員會,當時主任委員連震東接管台北州,隔年連出任首屆台北縣長兼建設局局長,並派衛生課長張暮年接管台北仁濟院,到了民國35年1月組織「財團法人仁濟院理事會」推薦張暮年為院長。

 

根據林森北路11號的土地登記簿顯示,民國35年7月31日「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向地政單位遞件申請「名稱變更」,直到民國39年1月4日,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才核准更名為「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

 

「台帳」謄本清楚記載民國39年2月15日,該筆土地異動係因「改名」變更為「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連震東時任台灣省議會祕書長,土地也由公有變私有。

 

神奇?

 

仁濟院改名變私有不尋常

 

再以位在台北市漢口街的土地為例,去年初武昌電器因經營不善導致該建物被法拍,這棟屋齡超過30年的5層樓老公寓,因屬於第四種商業區,容積率高達800%,去年初以7888.8萬元拍出,溢價65倍,而該筆土地所有權人,同樣也是仁濟院。

 

從土地登記簿看來,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該次土地移轉為「讓與」,取得土地者為台北仁濟院,管理者則為台北廳長;至於台北仁濟院向何人取得該筆土地,因已無台帳可查詢,唯一可確定的是,該筆土地屬於「無償」讓與,等同將這筆相當170坪的土地「送」給了台北仁濟院,後來則是進入私立財團法人口袋。

 

從林森北路11號的這份百年土地謄本揭露的是,一塊國有地歷經五度異動,最終落入「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的祕辛,台灣社會是要任由這樣的事情成為歷史、不再追究?還是還原真相、追討國產?
百年土地謄本 見證國土變私有
‧財訊 2014/11/05
台北市林森北路十一號的土地謄本,不僅說明百年來的變更過程,更讓外界窺見,在台灣光復後,這塊土地如何從國有地淪為「私立財團法人」口袋的過程。
【文/姚惠珍】

一片千餘坪的國有地,歷經五度異動,成了私有資產;一份百年的土地謄本資料,竟意外揭露百年權貴家族,如何讓台北仁濟院從「官立慈善機構變身」變為「私立財團法人」的流轉祕辛。

溯源!

加油站土地 業主原為國庫

本刊調查,現在租給中油經營加油站的台北市林森北路十一號的土地,地號為中正區成功段一小段0240-0000,所有人正是與連家關係密切的「財團法人台 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根據日治時代的台帳及土地登記簿謄本 (註)證實,目前被登載為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的這塊土地,在日治時代登載的業主是國庫、管理者為台灣總督。

根據這份地段為大竹圍段、地號為36番地的土地台帳謄本顯示,最早該筆土地謄本可追溯到日治的大正一年(即民國元年,1912年),將台帳謄本對比土地登 記簿可發現,在大正一年,該筆土地面積為1.4022甲,土地業主為國庫、管理者為台灣總督,土地登記原因為「保存」,顯見該筆土地當時為國有地。

到了大正4年,該筆土地「移轉」,台帳上登記面積因分割降至0.4673甲,移轉原因在土地登記簿上載名為「交換」,取得者則為「地方第一黃區」,但管理者仍為「台灣總督」;地政人員解釋,日治時代為了市區計畫,初期有很多國有地交換的情況發生。

大正六年,該筆土地第二度異動,從土地登記簿上取得者為「平高寅太郎」,土地移轉原因為「拂下」,但已無管理者資料。根據國家圖書館的資料顯示,日治時代 的土地「拂下」,即代表官有地的土地放領,通常放領給日本退役官吏、日本資本家,多數為無償放領或無償賣渡,推測平高寅太郎身分應為當時鈴木商社的僱員, 顯示該筆土地已從「國有地變為私有地」。

大正十年,第三度業權移轉,移轉原因為「買得」,取得者名稱雖登載為「台北仁濟院」,但「台北仁濟院」五字卻被槓掉,旁邊管理者則載明為「台北廳長」。顯示該筆土地又從日本資本家手中,回到了官立慈善機構,為國有資產。

追蹤!

仁濟院在日治時期為公法人

該筆土地第四度異動,是在昭和十餘年間,由於字跡模糊無法確定確實年分,推估在一九三七至四四年間,異動登記為「變更」。經查,主要係日本將國內法逐步施 行於台灣,《民商事法》在台灣開始施行,為將事業制度化法治化,救濟財團即刻申請成為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名稱變更為「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

台大社工系教授林萬億進一步指出,這裡的財團法人,指的是院長不再直接由州長擔任,而是改為州政府委派的董事會執行,監督單位仍是各州政府,「是一種公法人的組織,屬非營利的社會福祉公法人,不是私人財產。」

「台帳」謄本證明,林森北路11號這塊土地,歷經了四度變更,這塊原屬國庫的國有地,一度變成日本資本家的私有地後,又回到官立慈善機構「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手中。

然而,日治時代的官方慈善機構,台灣光復之後,卻以「改名」方式突然搖身一變成了私立救濟院,這塊國有地就神不知鬼不覺地在第五度變更中「私有化」。

民國34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國民政府成立台北州接管委員會,當時主任委員連震東接管台北州,隔年連出任首屆台北縣長兼建設局局長,並派衛生課長張暮年接管台北仁濟院,到了民國35年1月組織「財團法人仁濟院理事會」推薦張暮年為院長。

根據林森北路11號的土地登記簿顯示,民國35年7月31日「財團法人台北仁濟院」向地政單位遞件申請「名稱變更」,直到民國39年1月4日,台灣省政府社會處才核准更名為「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

「台帳」謄本清楚記載民國39年2月15日,該筆土地異動係因「改名」變更為「財團法人私立台北仁濟救濟院」,連震東時任台灣省議會祕書長,土地也由公有變私有。

神奇?

仁濟院改名變私有不尋常

再以位在台北市漢口街的土地為例,去年初武昌電器因經營不善導致該建物被法拍,這棟屋齡超過30年的5層樓老公寓,因屬於第四種商業區,容積率高達800%,去年初以7888.8萬元拍出,溢價65倍,而該筆土地所有權人,同樣也是仁濟院。

從土地登記簿看來,明治四十三年(1910年),該次土地移轉為「讓與」,取得土地者為台北仁濟院,管理者則為台北廳長;至於台北仁濟院向何人取得該筆土 地,因已無台帳可查詢,唯一可確定的是,該筆土地屬於「無償」讓與,等同將這筆相當170坪的土地「送」給了台北仁濟院,後來則是進入私立財團法人口袋。

從林森北路11號的這份百年土地謄本揭露的是,一塊國有地歷經五度異動,最終落入「財團法人台灣省私立台北仁濟院」的祕辛,台灣社會是要任由這樣的事情成為歷史、不再追究?還是還原真相、追討國產?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