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頁----------------------

--------------------------------------

歷史上的今天/香港回歸 結束156年英治時期
nr.news-republic.com查看原始檔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7月1日,回顧歷史上的今天,大事輯要如下:

【1997年】: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成立。

1997年7月1日,英國結束對香港一百五十六年的殖民統治,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正式成立。

【2003年】:客家電視台開播,寫下台灣電視史新頁。

全程使用臺灣客家語(四縣腔、海陸腔、大埔腔、詔安腔、饒平腔)發音的電視頻道,以全方位的角度24小時關注客家文化及語言,讓所有客家及非客家觀眾都能欣賞與了解客家文化。

【2005年】:原民台正式開播。

全亞洲第一個原住民頻道-原住民電視台開播。

-------------------

2014-10-23  15:38

〔本報訊〕上千名香港公務員今天在香港《明報》買下全版廣告,公開表達對於佔中運動的支持。廣告中提到,若要求佔領運動者在沒有取得任何成果前放棄,等同宣布民主化運動的徹底失敗;同時認為,沒有任何解決方法,只能祈望運動最後能有較圓滿的結局,讓港人爭取民主的訴求得以兌現。

  • 一群支持佔中的香港公務員,今天在香港《明報》買下全版廣告,公開表達對於佔中運動的支持。(圖片擷取自公務員撐雨傘臉書專頁)

    一群支持佔中的香港公務員,今天在香港《明報》買下全版廣告,公開表達對於佔中運動的支持。(圖片擷取自公務員撐雨傘臉書專頁)

這份刊登在《明報》上,署名為「一群香港公務員致市民的公開信」中,不僅附上部分公務員的員工證件,更呼籲認同公開信的公務員在臉書專頁上連署支持。專頁上表示,公開信在一天之內,便已蒐集到超過65個部門,共1314名公務員簽名支持,而刊登全版廣告費用4萬6200元(約新台幣18萬1026元),是由55名公務員捐款贊助。

這份公開信中提到,任何緊密留意佔領中環,或者雨傘運動發展歷程的人都應該知道,傳統的政客在運動的角色早已邊緣化,無法左右其發展方向。信中並表示,爭取直選並非爭取特權,而是基本法應允的公民權利,但這幾十年來,不論和平遊行、示威,數十萬人的大規模集會也只能換來敷衍了事的回應。

公開信中也表示,能夠理解對於不認同運動目標的市民來說,因為日常生活受到阻礙而感到不快,但他們認為並沒有任何解決方法,「只能祈望運動最終能有比較圓滿的結局,令港人爭取民主的訴求得以兌現,生活秩序得以恢復。」

發聲挺佔中 郭富城︰心痛

繼多名港星紛紛發聲力挺佔中後,四大天王之一的天王郭富城也忍不住發聲挺佔中,並表明「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圖取自郭富城Instagram)

2014-10-04  23:12

〔本報訊〕繼多名港星紛紛發聲力挺佔中後,四大天王之一的天王郭富城也忍不住發聲挺佔中,並表明「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繼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關之琳等大咖紛紛站出來後,今又有位大咖港星出聲力挺,天王郭富城今晚也終於發聲,在Instagram上發表自己對香港佔中事件的心情。

  • 繼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關之琳等大咖紛紛站出來後,今又有位大咖港星出聲力挺,天王郭富城今晚也終於發聲,在Instagram上發表自己對香港佔中事件的心情。(圖取自郭富城Instagram)

    繼周潤發、劉德華、梁朝偉、關之琳等大咖紛紛站出來後,今又有位大咖港星出聲力挺,天王郭富城今晚也終於發聲,在Instagram上發表自己對香港佔中事件的心情。(圖取自郭富城Instagram)

郭富城po出一張香港的夜景,並寫到:「看到漫長一周的電視新聞,刻下的心情只有兩個字「心痛」,在任何一個角度去看,都是心痛。我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只希望看到香港平安!!!」

--------------------------------------

經濟向中國傾斜是一條不歸路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6
香港人發起「佔中」行動,要求特首真普選,得到熱烈回響,不僅匯集二、三十萬港人走上街頭,佔領金融商業區,並獲得全球四十個大城市民眾的聲援,而網路上關切按讚者,更是難以計數。但是,如此龐大的抗爭能量,卻無法得到中國中央與香港特首梁振英的正面回應,只表態願意進行溝通協商虛應故事,顯然意圖以拖延戰術壓垮抗爭者的意志。
面對二、三十萬高舉真普選大旗的抗爭者,中國與港府何以能夠老神在在,以一招拖字訣便想化解危機?這除了中國是獨裁國家,一向視民意為無物,根本不會在民眾壓力下退讓。更重要的原因,乃是香港自回歸後,經濟上向中國全面傾斜,將中國當靠山,已逐漸失去國際金融中心與東方明珠的光環;而中國更策略性利用香港多次危機,如一九九七年亞洲金融風暴、二○○三年SARS疫情,以簽訂CEPA《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胎死腹中的港股直通車、一年近二千萬名的中國觀光客至香港觀光消費,與即將實施的滬港通等招式,既解決了香港的短期危機,更強化中國對香港的控制力,堪稱一種以經濟為武器的統治術。
再看香港本身,經濟表面光鮮亮麗,人均GDP約三萬八千多美元,消費力強,高樓林立,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城市,實際上貧富差距懸殊,富者居豪宅,貧者住籠屋,為全世界惡化情況最嚴重地區之一。而中國移民大量移入,中國孕婦到香港生產,中國小孩在香港就學,中國觀光客藉自由行之便搶買奶粉、民生物資,造成本地人在就業、教育、醫療資源上均遭到這些強勢外來者的掠奪,生活品質急劇下降。而中國黑錢大量湧入,利用炒房洗錢,造成房價高漲,本地人即使是中產階級亦無力置產。因此,揭開面紗後,部分香港人貧困的一面,充滿了黯淡與絕望,這是外人所看不到的香港。
更嚴重的是,香港納入中國版圖後,原先講求自由競爭的企業家精神不見了。企業家不再以腳踏實地、正派經營的方法創造財富,而是汲汲於政治鑽營,建構政商人脈,配合政策,仰賴中南海的意旨,希冀取得特許利益,不勞而獲得巨大財富。香港是自由港,最寶貴的企業家精神竟然淪落為政治上的尋租行為,重大財團、富人幾乎都是紅色商人,而財富的多寡繫於對中國的忠誠度與政商關係。換言之,香港自由經濟的本質已經被中國改變,具有獨立性的香港經濟已經中國化,命脈更被中國掌控,因而原先的優勢無法維持,這個昔日的國際金融中心,最後淪為新加坡總理李顯龍口中的「中國南方的一個金融中心」,變成中國經濟的一環。
政治較勁靠的是實力,香港要求的真普選,只是特首候選人不必由提名委員會篩選,也不能有抽象的「必須愛國」的條件限制,這些要求在民主國家是天經地義的事,竟然還必須採取激烈抗爭,仍然無法如願以償。其內在原因誠如吾人所指出,香港已是中國經濟殖民地,其興衰起落皆在中國拿捏之下,若香港人不願作順民,中國只要停止一年約二千萬觀光客到香港旅遊,對香港經濟就是難以沉受之重。經濟失去獨立性,政治上便失去籌碼,如今港人爭真普選的難處,癥結在此。
香港人所爭者為體制之爭,並非主權之爭。因此,香港「雨傘革命」對吾人的啟示,不在真普選能否成功,而是香港經濟過度向中國傾斜,乃是一條走向專制獨裁的不歸路。令人憂心的是,這些年來馬政府的傾中政策,由ECFA到引進中國觀光客,再至服貿、貨貿,以及掛羊頭賣狗肉的自由經濟示範區,顯然走上跟香港一樣的路。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這點無須中國認同與承認,但若無法以人民的力量制止擁有行政權與立法權的馬政府繼續推動傾中政策,經濟便會失去獨立性,等到中國侵門踏戶時,台灣人對抗中國的最大武器—經濟,卻已被馬政府送給敵人了。

法媒評香港佔中效應 預測2016年台獨執政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5 18:43
〔本報訊〕香港佔中「雨傘革命」全世界都在看!法國媒體紛紛以偌大篇幅報導指出,台灣比全球各地都更該關注香港佔中行動,因為台灣被放在「一個中國」、「不統不獨」的脆弱現狀,而北京當局最終的詭計便是想把在香港實驗的「一個兩制」加諸在台灣身上。法媒甚至大膽預測,香港佔中事件引發的效應是2016年「台灣的政治鐘擺,極可能將使獨派重掌政權」。
法媒評論香港「雨傘革命」,認為佔中行動所引發的效應之一是台灣獨派將在2016年重掌政權。(圖翻攝自Taiwan EU Watch臉書專頁)
一個由留學歐美的台灣學生成立的 Taiwan EU Watch(台灣歐盟觀察)臉書專頁,昨天引述法國媒體的評論,解讀西方媒體對香港佔中的看法。法國《解放報》(Libération)2日以「香港後方,關鍵在台灣」為題,刊出特稿分析「一國兩制」。
該篇報導指出,「一國兩制」最早可追溯至1960年代毛澤東的對台政策,毛澤東當時認為,要完成「全中國的統一大業」,只要台灣在外交上放棄主權即可,即使保有武力也無妨。這種以「自治」作為條件,讓中國取得監管身分的做法,早在1950年代就試驗過了,西藏就是血淋淋的例子,雖然一度被允許保有軍隊,但這些自治區最終只是「有名無實」,無一例外,達賴喇嘛甚至要流亡印度即是殷鑑。所以,香港的「一國兩制」也不會持續太久,「雨傘革命」會發生就是明證。
報導指出,對台灣人而言,「一國兩制」也不過是一種詭計,中共的目的只是將「一國兩制」作為誘餌,要將台灣這條大魚釣上來,因此北京當局對香港佔中運動如何收場,台灣必須高度關注。
《世界報》(Le Monde)則是在4日發表「中國國境邊緣,反抗者結盟」評論,評論中提到,台灣比任何地方都該關注香港佔中行動,因為作為一個年輕而民主的主權國家,台灣被懸置於一種脆弱的現狀:「一個中國」、「不獨不統」,北京最終是想在台灣實行已在香港實驗多年的「一國兩制」。
評論中也提到,除了香港外,新疆的動亂也危及中國的統治階層,從西藏叛變、新疆動亂、台灣的太陽花學運,再到香港佔中行動,在在都顯示,正當中國對外自吹自擂之際,內部卻面臨嚴重的分裂問題。
該評論並大膽預測,香港佔中事件將會得到二個結論,一是2016年,台灣的政治鐘擺極可能將使獨派重掌政權,二是港台公民社會成熟度透過近期的事件,喚醒中國公民社會,也許此時正是中國領導人要學習讓步與協商的時候了

600_php1an7m7  

學聯致歉:佔領無可奈何 民主需付代價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5 20:27
〔本報訊〕香港「佔中」行動進入第8天,發起「佔中」團體之一「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學聯)在今(5)日發表了《致各界市民歉意書》,當中指出佔領之路是無可奈何,爭取民主伴隨著犧牲,也必須要付出代價,但對於市民受到的不便,學聯也在聲明中鄭重表達了歉意。
香港「佔中」行動進入第8天,發起「佔中」團體之一「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在今(5)日發表了《致各界市民歉意書》,當中指出佔領之路是無可奈何,爭取民主伴隨著犧牲。(圖擷取自臉書)
香港「佔中」行動進入第8天,發起「佔中」團體之一「香港專上學生聯會」在今(5)日發表了《致各界市民歉意書》,當中指出佔領之路是無可奈何,爭取民主伴隨著犧牲。(圖擷取自臉書)
學聯首先強調,港人爭取民主普選已經30多年,曾經相信溝通、遊行等舉動,可以讓政權兌現民主的承諾、可以帶來改變,但是每次的抗議,政權都把港人的訴求拒於門外,8月31日人大的決議更使我們退無可退,才會捨棄遊行、靜坐等行動,以自發性的佔領交通要道,向政府施壓。
學聯表示,知道有民眾因為「佔中」行動感到不便,在此鄭重表達歉意。但是爭取民主的過程會有一定程度的犧牲,這一切的行為是為了公義、為了後代不用犧牲更多的付出,無論是佔領者或是受到影響的市民,都值得尊敬。
學聯強調,民眾受到號召的佔領對象是特區政府,不是各位市民,只要港府回應民間的需求,也就是「真民主、真普選」,佔領危機一定馬上解除。
學聯也希望目前的付出,可以確保民眾的長期利益,像是新聞自由、增加教育資源等。香港社會目前要面對的不只是政治取向的問題,是「捍衛真相、公道的良知勇氣」。
《致各界市民歉意書》全文請見
【佔領之路無可奈何 民主未來需付代價】
港人爭取民主普選三十多年。我們曾經相信溝通、遊行、示威,可以令政權改變其態度,兌現其對於民主的承諾。可惜的是,政改報告、人大釋法及決定,每次都把香港人的民主訴求以「循序漸進」為由拒諸門外。多年來的讓步令人誤以為民主可能落戶在港:然而,人大於8月31日的決議令香港人的民主夢破㓕,民主回歸亦正式落空。
我們曾經相信溝通、相信妥協可以帶來改變,但人大決議已經令我們退無可退。民主自由是每一個人應有的權利,民眾再也不能忍受港府的犬儒態度。故此,我們只能摒棄單純向政府表達意見的方式例如遊行、示威、靜坐絕食等,轉為自發衝上街頭,佔領交通要道,透過增加政權的管治成本,直接向政府施壓,期望政府以改變政制平息民憤。
【增加政府管治壓力 爭取民主伴隨犧牲】
佔領運動主要以增加政府管治壓力,從而令政府正視自身管治困難的問題,並回應民意。是次佔領行動,佔據了好幾條主要的交通要道,客觀而言,的確施加了相當壓力,讓原本強硬不堪的政府願意軟化態度,讓步接受對話。然而,我們亦知道不少普羅百姓因交通受阻而令生活不便,有家長因子女未能上學而感到痛心、有打工仔因道路封鎖每天需多花數十分鐘上班、也有住客因樓下是佔領現場而受到噪音滋擾。
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爭取民主定必伴隨一定程度的犧牲。是次佔領行動,就是犧牲佔領者的時間、精力和承擔罪責,以及犧牲道路使用者和週邊市民的生活便利,換取政權讓步。這一切並非為了私利,而是為了公義,為了後代不用在爭取民主的路上犧牲更多──這是種富道德感召的付出,無論是受到影響的市民及佔領者,也是值得尊敬。希望不同階層的朋友能夠盡可能包容為理想奮鬥的抗爭者,而對於市民受到的不便,學聯在此鄭重表示歉意。
【針對政府開啟未來 健全政制長期利益】
佔領行動中,我們恪守讓所有應急車輛,例如救護車和消防車在所有交通幹道上無阻駛行。多日來,緊急服務並無因佔領行動受負面影響,相關的網上謠言大多虛構。消防處就曾經澄清佔領行動沒有影響緊急救援服務。另外,即使我們呼籲群眾圍堵政府總部,處理民生議題的三千多名公務員其實一直能夠經天橋入口進入大樓工作,過往政府叫停公務員上班實屬混淆視聽,誤導市民。同時,很多市民積極組織宣傳隊伍,希望在佔領區推廣社區經濟的好處,呼籲市民光顧小店,從而減低小市民受到的影響。
我們相信,民眾自發或受到號召的佔領行動的對象,定必是特區政府,並非各位市民。只要香港政府回應民間清晰及單純的訴求──爭取真民主、真普選,佔領危機定能瞬間解除。伴隨著犧牲和醒覺,未來香港民主之路定必更為廣闊,而眼前付出定必能換取長遠利益。
在封閉政制下,捍衛新聞自由、增加教育資源、設立標準工時等有利市民切身利益的議案和改革都未能體現在施政上;透過現時犧牲,爭取民主政制,未來這些影響著民眾的民生問題便更有可能解決,從而確保民眾長期利益。
如今,香港社會面對的不獨是政治取向的問題,更是關乎捍衛真相、公道的良知和勇氣。因這種關於民主自由、大是大非的議題,關乎每個市民的福祉,是支撐著整個社會架構的道德價值,市民必需奮起反抗,爭取理想社會。

---------------------------------------------------

中國失敗的軟實力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4 13:41
◎謝文翰
中國的崛起讓中共同時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軍事武力,看似追上了當年開啟中國百年恥辱的西方列強,但其實超越的只有硬實力;儘管努力著,中共仍然無法掌握軟實力,充其量只是個肌肉發達、滿手鈔票的土豪。軟實力不是威脅也不是利誘,簡單的來說就是一種吸引力、魅力,讓人自願跟他站在同一陣線。
中國的崛起讓中共同時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軍事武力,看似追上了當年開啟中國百年恥辱的西方列強,但其實超越的只有硬實力。(路透)
中國的崛起讓中共同時有著雄厚的經濟實力以及軍事武力,看似追上了當年開啟中國百年恥辱的西方列強,但其實超越的只有硬實力。(路透)
中共在自由與人權方面的惡名昭彰,把中國的軟實力破壞殆盡,連最近推廣的孔子學院也因箝制思想而被批評,顯見中共不懂到底何謂軟實力,唯一成功的例子大概只有熊貓吧。
這次香港的佔領運動,英國殖民時期又被拿出來比較,或許中國活躍的經濟能夠讓香港更加繁榮,香港人卻情願「回歸」英國,抗拒中共,甚至爆發出這次的佔中事件。中國一步步地「收復失土」,恢復往日天朝榮光,卻收不了人心,人們寧願被「殖民」也不願回歸。
在同樣是中國收復目標的臺灣,對日本抱有好感的人也遠遠多於喜愛中國的。何以被英國殖民過的香港、被日本殖民過的臺灣對曾經的殖民母國並沒有多少憎恨,有的反而是遠甚於對中國的喜愛呢?這兩國都是軟實力的典範,從黛妃到英式下午茶,從櫻花到生魚片,讓全球各地多數人嚮往的文化,這就是中國與日本、英國的差距。
鈔票跟飛彈縱使能夠控制別人,卻永遠無法拉攏人心,中國若是想要在國際社會上有更大的影響力,先去修好軟實力這堂課吧!

2014-10-04
◎ 范紀德
有人質疑,為何回歸中國當下,香港不選擇奮起抗議,捍衛自己追求自由民主的決心?
從許多報導與研究中可以發現,在九七年香港回歸當下,香港地區面臨驚人的移民潮。伴隨著對於回歸中共的恐慌,許多實業家或中產階級知識份子選擇離港,移民歐美各國甚至台灣,而當初沒有足夠財力或能力移民國外的普羅大眾,則只能留在當地冀望中共會信守基本法的承諾,維持香港一國兩制的特色與精神。
而在中共領港初期的政策導向裡,我們也不難注意到,當初的走向是以寬容、尊重以及恢復香港地區經濟穩定為主要前提,因此對香港民眾的文化特色與政治需求,至少皆採取表面上的尊重與寬待。也因而吸引了許多移民海外的香港民眾,開始移民回港定居。
然而,當北京政府近年來一波波限縮一國兩制的彈性,以及經濟上的競爭與衝突,更讓香港民眾與中國內地的矛盾日益上升,而此番北京政府「香港的前途由全中國人民決定」的宣示,更是徹底撕毀了一國兩制的表面條約,儼然將香港直接納入中國直接治下的一省而已,事已至此,在此一退無可退的態勢下,港人不上街抗爭怒吼,更待何時?
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或許過於危言聳聽。但若我們看清北京政府如何對待今日的香港,亦難保不會發生在統一後十數年的台灣身上,屆時恐怕追悔莫及,不可不慎!
(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學生)

------------------------------

2014-10-04
◎ 何漢昇
中國對佔中的態度一直是大家的焦點,從佔中一開始時的風聲鶴唳,到現在北京政府定調此事屬於香港內政,並且堅決反對在香港發生的違法行為,支持特區政府依法處置,這等於宣告球又踢回到香港特區政府腳下,未來只要不出現不可控制的事情,中國政府亦不想過多介入,這樣未來中國政府才能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對策。
而香港從港英時代開始便是一個自由港,並且培育出許多熟悉國際貿易的精英,而來到現在,香港不僅作為中國對內外貿易的橋樑,在許多政策上中國政府也有取經香港順道培植其他城市的意圖,而上海自由貿易區的落實也有很多是藉助香港的經驗來處理。
對中國政府來說,下放政治權力本來就是共產黨長久以來的忌諱,中國政府本身也不欲香港的學潮蔓延影響中國各大城市,所以斷然沒可能輕易妥協,而且佔中也不會對中國本身的經濟和政治結構造成什麼衝擊,所以北京政府只要堅持打持久戰,不對話,不妥協,拖上一拖,那麼除了香港以外,反而意外令上海成為外資的另一選擇。
(作者為馬來西亞籍,現就讀義守大學

---------------------------------------------------------------------

640_9ee5ccb720a4d9c8836937d1700a9336  

2014年10月04日21:44
香港和平佔中運動邁入第7天,連日來衝突不斷,今晚特首梁振英下達最後通牒,表示下周一要恢復交通,王丹在臉書上發文表示,「香港的命運,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他並拍照舉牌,牌子上寫著「風雨中抱緊自由!」

王丹在po文中寫道,「你們的堅定勇敢,已經讓全世界看到。這一仗,不過最後結果如何,你們都贏得了光榮。我向你們表達最高的敬意。」,他並表示,「民主的道路還有很長,不管前面有多少艱險,我們這些當年和現在都得到你們支持的八九學生,絕對會永遠跟你們一路前行。」並希望在金鐘集會的人,能將自己的想法轉達給現場民眾。

王丹臉書全文:
梁振英已經發出通牒,要在週一前清場。香港的命運,已經到了最後的關頭。
親愛的香港朋友,你們的堅定勇敢,已經讓全世界看到。這一仗,不過最後結果如何,你們都贏得了光榮。我向你們表達最高的敬意。
同時也希望你們知道,民主的道路還有很長,不管前面有多少艱險,我們這些當年和現在都得到你們支持的八九學生,絕對會永遠跟你們一路前行。今夜的你們,絕不孤單!
讓我們一起在風雨中抱緊自由。
(不知是否有在香港金鐘集會現場的朋友,可以幫我把這份支持轉達給現場的民眾。謝謝啦)

-------------------------------------------------------------

心胸寬大?星雲法師:台灣人應自稱「我們大陸」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4 12:52
〔本報訊〕政治大學上月發生中國學生對台灣學生比中指,理由是他稱中國為「中國」,甚至有中國學生投書中國媒體表達不滿,星雲法師對此呼籲,不應稱「你們大陸」或「我們台灣」製造對立,面對中國應自稱「我們大陸」,以表心胸寬大。
星雲法師談及中國學生比中指事件,認為以後應對中國自稱「我們大陸」。(資料照,記者陳文嬋攝)
星雲法師談及中國學生比中指事件,認為以後應對中國自稱「我們大陸」。(資料照,記者陳文嬋攝)
星雲法師針對比中指事件在佛光山《人間福報》發表文章,他認為叫中國也沒錯、叫台灣也沒錯,「本來都是地名,沒有分別的意思。」他表示稱中國是「中國」的學生可能沒有分裂意識,「可能只是他的習慣用語,可能中國也包括台灣」他呼籲兩岸不應為此分化。
星雲法師以自己為例,他稱帶佛光山的徒眾到中國去時,會要求他們不可以說「你們大陸」,也不能說「我們台灣」,為避免製造對立,他鼓勵徒眾改說「我們大陸」,這樣中國人聽了會覺得大家都是一家人,他語帶驕傲地稱:「這就是說話的藝術。」
星雲法師還說,台灣同胞應該學習講「我們的大陸」,這樣我們的心胸更加擴大,他提到如甘肅敦煌石窟、山西雲崗石窟,湖南的張家界、黃龍的九寨溝等自然風光「都是我們的。」他呼籲今後兩岸彼此往來,要注意修辭,不要那麼敏感,「兩岸都是我們的,世界都是我們的,那還有什麼可以計較、爭執的呢?」
對此不少網友表示:「我偏要說我是台灣人。」更有人怒轟:「台灣海峽沒加蓋,你們中國人自己游回去!」

 

黃之鋒、周永康:犧牲換進步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6 00:34
〔本報訊〕香港佔中運動風起雲湧,其中兩位傑出領導人周永康與黃之鋒都站在最前線引領佔中發展,表現均受矚目,絕佳的精神與勇氣外界有目共睹。
其中,主導佔中運動的領袖之一黃之鋒,今年僅17歲,出生於基督教家庭,從小就經常跟著父母參加社區活動與探訪同是基督教的家庭,因為過去曾看見生活在中國的基督教徒和天主教徒被中共逼迫、打壓,因而產生對社會議題的重視與權利意識。
香港佔中領導人黃之鋒。(照片擷取自網路)
香港佔中領導人黃之鋒。(照片擷取自網路)
香港佔中領導人周永康。(照片擷取自網路)
香港佔中領導人周永康。(照片擷取自網路)
現在已成為學生領袖的黃之鋒,其實小時候曾經罹患讀寫障礙,當時,老師要全班被徐志摩的詩作「再別康橋」,別人花兩個小時背完,但他卻花了整整八個小時記憶、背誦卻依舊不及格,在之後透過大量的閱讀方式,終於在國中逐漸追上其他人。
富有理想與行動力的黃之鋒,在追求香港民主的態度上絕不動搖、堅持到底,一定要為香港拚一場硬仗,同時在香港媒體上表示,「要靠和平的街頭運動爭取香港的未來,不可以再坐冷氣房了。」
引領佔中運動的另一位領袖,也是主導罷課學運、經常代表學生組織受訪的學聯秘書長周永康,他以簡短有力、條理清晰的談話,經常鼓舞了佔中的士氣,可說是香港學運的精神象徵。
周永康出身於香港中產階級家庭,從小熱愛文學,就讀香港大學比較文學與社會學雙主修四年級的他,在今年四月擔任學聯秘書長,他聯絡了學民思潮,共同規劃、安排,結合雙方力量發動了這次學運,他在9月22日發表罷課宣言,馬上帶領學生跟進,香港的學運因而開始。
周永康在佔中期間,曾發表幾段精神喊話,「如果我們繼續過著日常生活,繼續上學,其實只是用自己的冷漠去謀殺香港」、「唯有對話能讓占領者離開」……等等,甚至被推崇為「佔中名句」,可見其影響度極有份量。
現在,他們都不擔心自己是否會因有了「案底」而對未來造成影響,他們只想好好為香港做點甚麼,如果要有所犧牲才能換來香港民主的進步,這點是無庸置疑的值得。
----------------------------------
中大校長勸「退一步」 學生回應:已退無可退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6 05:09
〔本報訊〕根據香港獨立媒體網報導,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5日發信稱運動(佔中)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成果,成功令社會對追求民主有更大的關注和更深的瞭解,呼籲學生們「退一步,不等於放棄與失敗。」對此,有位自稱中大學生朱鳳翎則在回應校長的公開信中聲稱「我們正是因為退無可退,才走到今天這坎坷的一步。」他並希望校長以及各位社會賢達,「與其勸退我們放棄行動,不如向政府施壓盡快開啟真誠的對話。」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中)以及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右)日前到佔中現場關心學生安全,沈祖堯表示樂見政府願意溝通。(照片擷取自「香港獨立媒體網」臉書)
香港中文大學校長沈祖堯(中)以及香港大學校長馬斐森(右)日前到佔中現場關心學生安全,沈祖堯表示樂見政府願意溝通。(照片擷取自「香港獨立媒體網」臉書)
張超雄表示,政府寸步不讓,外界不去追究政府的暴行,卻把撤離的責任放在學生和示威者身上,以這種思維,將永遠無法帶來改革。(畫面擷取自維基百科)
張超雄表示,政府寸步不讓,外界不去追究政府的暴行,卻把撤離的責任放在學生和示威者身上,以這種思維,將永遠無法帶來改革。(畫面擷取自維基百科)
立法會議員張超雄也在臉書上發文表示,政府現時寸步不讓,外界不去追究政府的暴行,卻把撤離的責任放在學生和示威者身上,以這種思維,將永遠無法帶來改革。
【一個中大學生對校長公開信的回應】……朱鳳翎
尊敬的沈祖堯校長:
感謝你這些年來以及近日對學生的關懷與支持,你前天在特首辦外的出現也讓我們得到很大的溫暖與鼓舞。因為你,我作為一個中大人有更深的自豪。可是,當今天下午收到校長的公開信,讀畢後卻只有一陣無力感。
校長的公開信大意是呼籲我們結束佔領行動,希望我們「退一步」。可是,我們正是因為退無可退,才走到今天這坎坷的一步。當然我們知道運動已取得民智一開再開的成果,然而,事實上是政府至今仍未開啟具體與誠意的對話,於在馬路上日曬雨淋的人民而言,這是不能接受敷衍。您在信中呼籲特區政府給我們包容和空間,我只能說本人對這個說詞非常失望,做了錯事才需要「包容」,我們在做的,是追究政府不堪的制度與方案,爭取一個公義的交代。
在此,希望校長以及各位社會賢達,與其勸退我們放棄行動,不如向政府施壓盡快開啟真誠的對話,因為這個是我們不得不守下去的原因,我們才是被動的抵抗者。由始至終,造成這個局面的是政府,讓這個局面持續的都是政府,絕不是我們這班學生留戀在馬路上吃喝進睡。希望校長再一次相信學生領袖與同學們,信相我們在危險時進退的判斷力。懇請校長和各位社會賢達把你們的影響力施向政府,相信這才是對整場運動積極的幫助。
至於校長關心到運動對社會的損耗,今次行動對市民日常生活的確做成不便,我在此希望對所有受影響的市民道歉。學生和參與者為這場運動作出了時間上、法律上、甚至身體上的犠牲的準備,可是,我相信沒有人有權犠牲下一代的公義與幸福。希望各界能明白這是一場對香港未來影響深遠的運動,我們亦是為了下一代的香港而犠牲。
最後,即使在此冒昧回應校長您的公開信,我仍希望再次表達,無論是零三年仍是小學生的我,還是今天我作為中大學生,您仍然是我敬愛的,最敬愛的沈醫生,沈校長。
一個中大同學上
===========================================================
【2014年10月5日校長公開信全文】
各位同學,各位支持學生的香港市民:
過去兩週,你們對民主自由的渴求,全港全國以至全世界都聽見了,你們的犧牲和你們愛香港的心,我們都看見了,我們都感動了。
運動已經達到了一定的成果,大家成功令社會對追求民主有更大的關注和更深的瞭解,而且政府亦願意就政改問題對話。今天現實的情況是:如果佔領行動繼續,香港社會繼續撕裂和內耗,而你們已爭取到的成果,亦因此而被大幅抵銷。現在要考慮的,是更廣泛的社會利益,是追求民主最可持續的方法,是千萬學生和巿民的安全。
同學們:「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你們已做到了。「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還等著你們去努力。作為老師,作為校長,我以父親的心情,懇請你們千萬不要作不必要的犧牲。你們退一步,不等於放棄與失敗。
請大家拿出更大的智慧和勇氣,請大家給自己和戰友休息的機會,請大家給對話一個機會,請大家立即撤離佔領區,重開道路!我亦呼籲特區政府,給這一群愛香港的年輕人、 成年人和長者,最大的包容和空間。
沈祖堯
2014年10月5日
========================================================
【張超雄臉書全文】
中大校長沈祖堯,陳日君樞機,前首席大法官李國能,他們都是香港人最尊敬的人物。 連他們幾位德高望重的智者都齊聲叫學生退場。過去兩個星期的罷課和佔領抗爭,經歷了最初被勸阻,指駡,威脅,抹黑,然後防暴隊,警棍,胡椒噴霧,催淚彈,然後黑幫爛仔毆打,侮辱,然後是威脅開槍及北京和解放軍介入等謠言。最困難的我們都勇敢地面對了。但到了今天,政府的回應是譴責,誇大佔領運動對民生的影響,鼓動人民鬥人民。我們的訴求: CY下台,人大撤回落閘,公民提名,全部被政府全面否定,政府寸步不讓,但在這個關口上,我們竟然叫大家撤離?!
當權者威脅開槍,我們就要全面退卻,我們不去質問當權者為何可以用這樣對付手無寸鐵的和平示威者,不去追究政府這幾天的暴行,卻把撤離的責任放在學生和示威者身上?若照這樣的邏輯,任何爭議的最後,仍是靠暴力解決,誰最打得就誰贏,難道我們的文明程度仍停留在原始森林的水平?以這種思維,我們永遠無法帶來改革!>
-------------------------------------
政大東亞所所長寇健文︰「佔中」共同記憶 將影響香港逾30年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10-06
記者鄒景雯/專訪
政大東亞所所長寇健文受訪指出,這次香港佔中運動的出現,特首選舉方式只是一個引爆點而已。更重要的根源是,香港回歸後,與內地兩個社會交流頻繁後不斷累積的摩擦。北京若老是從敵對勢力介入的角度思考香港問題,反而無法「對症下藥」。他認為,香港年輕人經過這次事件的洗禮,至少在一部分人的心中留下共同的記憶。這是一個新的政治世代的形成,將持續影響香港社會至少三十年以上,經營、發揚這種共同記憶將會是未來的關鍵。
問:習近平上台後,他的治理風格與前任很不相同,為什麼?
寇健文:過去兩年,相對於胡錦濤,很明顯習近平的權力是比較集中的。為什麼習近平可以集權?可以分三部分來談,首先,北京在二○一二年與二○○二年面對的國內外環境不同,面臨外交局勢、經濟發展、社會不滿、族裔衝突等四方面的挑戰。例如,外交方面,習近平上台前,北京和周邊國家在釣魚台與黃岩島分別起了衝突,加上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目標很清楚就是對著北京,當今的國際環境壓力與胡錦濤剛上台那時不一樣。第二是力保維持經濟的中速發展,○二年時保八沒有問題,以現在來講,習近平一直強調希望維持七.五%的成長率。成長率再往下降,會影響到就業率,不利於維持社會穩定。第三是社會貧富差距太大。○二年與一二相比,習近平面臨的情況是更嚴重,衝擊政權的合法性。民怨實在太深,社會上仇富、仇官的情緒,反映不滿的情形非常嚴重。如何去減緩社會貧富差距,這是習近平的挑戰之一。第四個挑戰是防止少數民族問題惡化,尤其是新疆和西藏問題。因此,民眾與黨內更渴望有一個強勢領導人,能夠去解決北京面對的這些挑戰。
習近平集權 原則問題不退讓
其次,習近平集權也涉及黨內高層生態的變化。一二年時,胡錦濤裸退,傳達他不干政的意涵。兩年來,胡錦濤確實是比較不干政,這壓縮了江澤民干政的空間,再者江澤民年紀也大了。相對而言,習近平在黨內比較有集權的空間,因為上面已經沒有太上皇,或者太上皇不像當年這麼強勢。
第三是習近平個人的歷練與理念。現任政治局常委中,好幾位都是下鄉過的知青,在文革期間有著吃苦的經歷。以習近平來講,他當年下鄉到陝西去時,是到窮鄉僻壤歷練。習近平這些文科知青下鄉的情況,和胡錦濤、溫家寶到甘肅工作的情況是不一樣的。胡溫是技術官僚,下鄉時是還有組織聯繫的,習近平、王岐山完全不同,下去後到生產大隊。有人形容是被送到叢林裡面,得自求生存。他能撐得住,忍得住,而且不放棄回城的希望。經過幾年時間磨練,會在其性格烙上剛毅堅忍的痕跡。同時,習近平在毛澤東時代成長,若有政治領袖的效法對象,還是毛澤東,是個強人。對於習而言,他要做政治領袖,效法的對象都是強勢領導。這是為何有人認為當前是一個沒有毛澤東的毛澤東時代,或是以毛澤東的方式執行鄧小平路線的原因。即使在改革開放時期,可供效法的鄧小平也是強人。理念上,他更強調的是民族主義,國家復興的這些內容,這也是為什麼他提出大國夢的原因。
習近平集權之後,其與常委的關係,有人說習是長官,常委是部屬,常常是習近平講話,其他人做筆記。所以常委之間的權力不平等,比胡的時代更加明顯。
北京擔心 香港模式產生示範
問:導致在施政上的呈現又是什麼?
寇:反映在政策上,就是對內政策、對外關係,都可以看到他的「堅忍」,不會對涉及原則性問題讓步。過去北京在與外國進行談判時,都是先確立原則問題,現在又碰到經歷文革洗禮的習近平,這種傾向應該會更為明顯。因此對於香港、台灣,以及其他國家,在與北京互動時都必須了解到習近平的個性與理念,因為這些都會反映到北京的決策上面。
目前從北京的幾個重要政策上都可以看到這種「不吃硬」的反應模式。在反腐方面,前陣子媒體報導習近平在內部講話時說:反腐與腐敗兩股力量正處於兩軍對峙的狀態,而他是不會退讓的。講話的口氣有點像當年朱鎔基講:我們準備一百口棺材的味道。因此從反腐的角度,持續的時間可能會更長,密度會更大。至於能不能解決腐敗的問題,箇中有沒有政治角力與鬥爭,反腐有沒有不觸及的禁區,是另外一回事。
再看新疆,反恐也在強化,○九年烏魯木齊事件之後,張春賢去當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剛開始採取柔性治疆,但是沒效果。最近兩年又是強硬的做法,甚至動員群眾,上萬人站在路上拿著棍子,圍堵恐怖份子,另外還發出大批獎金,沒有讓步的跡象。這些都讓人感覺習的作風是「不吃硬」,技巧上可以有進有退,但在原則問題是不退讓的。由於習近平至少還會執政八年,我們必須更精準的掌握他的行事風格與理念,讓我們在處理兩岸關係時更能做到事半功倍的地步。
問:在這個脈絡下,看香港問題,會如何演變?
寇:台灣民眾都很關心香港問題的後續演變,認為北京處理佔中運動的態度與手法都對兩岸關係的長遠發展有一定的影響。這次佔中運動的出現,特首選舉方式只是一個引爆點而已。更重要的根源是香港回歸後,香港與內地兩個社會交流頻繁後不斷累積的摩擦。先是基本法廿三條立法爭議,要把叛國、顛覆政權、間諜等罪名納入,再來是中國模式國情專題教學手冊被指為洗腦教育等多次爭議,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對特首選舉方式的數次解釋,讓人覺得政治與言論空間被壓縮。陸客過多引發的生活摩擦與壓力,如租金上漲、陸客搶奶粉、大陸孕婦赴港生子、陸童在港當街便溺、大陸「雙非」孕婦大量進入香港等,也種下了民眾不滿的情緒。如果沒有特首選舉這個引爆點,還是可能在其他點上爆發出來。北京若老是從敵對勢力介入的角度思考香港問題,反而無法「對症下藥」。
我想北京的底線已經很清楚,可以接受一人一票的選舉,但北京必須掌握對候選人的篩選權。北京堅持此點的原因是一方面避免特首職務被「反中」人士掌握,另一方面是防止「香港模式」對內地產生示範效果。對北京來說,這才是它的核心利益,香港的繁榮發展固然重要,但比較起來只是次要的目標。真的沒辦法的時候,香港是可以被犧牲的。假若香港局勢持續不穩,北京或許會扶持自身的金融中心,弱化香港的地位。佔中人士必須思考,提出的條件如果是北京完全無法接受的,兩敗俱傷不是不可能的。
折衝妥協 爭取民主派發展空間
問:在策略上,港人該如何向北京爭取最大利?
寇:若從佔中人士的立場出發,應該先想清楚整個活動的核心目標是什麼。如果核心目標是喚起民眾對公眾事務的注意,佔中運動已經成功了。香港年輕人經過這次事件的洗禮,至少在一部分人的心中留下共同的記憶。這是一個新的政治世代的形成,將持續影響香港社會至少三十年以上,經營、發揚這種共同記憶將會是未來的關鍵。
若佔中人士的核心目標是逼迫北京同意放棄對特首候選人的篩選權力,我是比較悲觀的。如果提出一個方案超過北京所能接受,就沒什麼好談的,如果如前所述,習近平不吃硬,那就會是個僵局。若暴力持續擴大,整個焦點就會轉移到佔中與反佔中的衝突,成為香港社會內部矛盾。「以港治港」的策略可讓梁振英暫時從被抗議對象抽身而出,還有充分理由動用警力清場。週六梁振英已經表態六日要恢復上班上課,佔中人士將面臨抉擇與壓力。以更長期的角度看,如果佔中人士能透過折衝妥協,要到比政改方案多一些東西,讓民主派多一些發展空間,這可能比一步到位更有些達成的可能性。香港的政治發展,不是單次賽局(one shot game),而是多次賽局(repeated game)。不過,群眾運動中經常會出現溫和派與激進派的分歧,影響整個運動的達成。佔中人士的組合相對複雜,意見不容易統一,如何同步行動,統一想法,將會是個挑戰。
---------------------------------------------

統一統媒口徑?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14
◎ 陳頂新
陳德銘來台參訪,與若干台灣媒體主管聚會,這場聚會,說好聽是「邀請」,實際上則是如同上對下的「召見」。陳德銘召見台灣媒體主管聚會,當然不會只是閒話家常,他對台灣媒體主管大談兩岸經貿整合議題,目的非常清楚,就是希望台灣媒體往後能多為服貿議題美言幾句。此舉是否會收成效,當然要看與會的媒體們,後續是否有對服貿議題有特意偏袒或變動立場,這須有賴全民共同監督檢驗。
陳德銘展露了「中央視察地方」的高傲姿態,我國海基會董事長林中森去中國參訪,也不可能「召見」中國媒體主管。這是否意味著,國民黨執政的這幾年內,兩岸的互動方式已經由「對等的國際關係」劣化為「從屬的國內關係」,若是如此,恐產生對台灣無法回復的損害,令人擔憂。
中國對台灣媒體的影響力日趨強烈,「無疆界記者(RSF)」組織今年度公布的全球新聞自由度報告中就指出,台灣與港澳的媒體獨立性正「陷於危險境地」,主因就是中國透過經濟實力箝制台灣與港澳的新聞自由,更因如此,二○一四年,台灣新聞自由倒退到第五十名(扁政府執政的二○○七年是第卅二名)。(作者為國立台灣海洋大學博士生)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