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69MEar
花蓮延平王廟是先民拓墾後山發祥地,自1859年建廟迄今,已逾160年。(記者王峻祺攝)
2020-01-20 15:31:18
[記者王峻祺/花蓮報導]花蓮延平王廟是先民拓墾後山發祥地,自1859年建廟迄今,已逾160年,花蓮縣文化局及廟方趁著「清屯」日至農曆年前間,首次盤點200件多文物,並將已有170年歷史的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基神像等15件古物進行科學檢測,探尋文化資產價值,分析結果預計今年底出爐。
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69MEar
計畫主持人莊研育(由左至右)、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延平王廟主委李建興、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人員吳慶泰及縣文化局研究人員李林進旺。(記者王峻祺攝)
花蓮縣文化局首次普查建檔廟宇文物,邀請鹿溪文史工作室負責人莊研育、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長李建緯及及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研究人員吳慶泰等團隊,為百年延平王廟的文物進行檢測。
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69MEar
花蓮縣文化局長江躍辰及研究團隊為古物進行科學檢測。(記者王峻祺攝)
文化局長江躍辰說,受文化部文化資產局補助98萬元,執行「108-109年花蓮縣花蓮市延平王廟文物普查建檔暨潛力古物研究調查計畫」,趁著「清屯」日以後,協同主委李建興將廟內重要神像、令旗等15件文物自神龕請下來,利用紫外線(UV)、紅外線(IR)、X光及手持式X─射線螢光分析(XRF)等科學性檢測,分析這批重要文物的工藝技法和文化資產價值。
花蓮縣文化局針對地方相傳已有170年歷史的延平郡王鄭成功開基神像等15件古物進行科學檢測,探尋文化資產價值,分析結果預計今年底出爐。 (記者王峻祺攝)
他說,依據「文物普查與暫行分級作業手冊」,團隊為廟內文物普查建檔,並針對具有文化資產價值潛力的特別文物,進行科學性檢測,後續再依「文物資產保護法」,待鑑定出爐,若列入國家或縣定列冊的歷史文物,文化局將輔導延平王廟、補助經費,進行保存歷史物件作業。
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69MEar
花蓮延平王廟「咸豐元年款黑令旗」。(記者王峻祺攝)
計畫主持人莊研育說,檢測文物包括傳說咸豐年間黃阿鳳迎來十六股開墾的「開基延平王神像」、「咸豐元年款黑令旗」、「關聖帝君神像」及「復興庄先賢祿位」等15件文物,使用分析儀為文物進行檢測。
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69MEar
花蓮延平王廟自清朝流傳下的刻花東溪窯筒形爐。(記者王峻祺攝)
他說,紅外線能判別文物上的碳反應,可看到肉眼不可見的年久墨跡和落款;X光則能了解文物「內部結構」,透過科學檢測數據,協助研究人員考證文物的工藝技術,進而發現歷史訊息和文化資產價值,以利後續提送古物審議,並進行更妥善的保存維護。
其中最具關注的「開基延平王神像」,寬15.5公分、深12.5公分、高27公分,據地方口述歷史,相傳是先民黃阿鳳在1851年,自台南府城恭請至花蓮十六股供奉的神尊,並隨著地方開墾成為信仰和生活中心。另外,鎮廟之寶延平王令旗、刻花東溪窯筒形爐等,均自清代流傳迄今。花蓮延平王廟首次盤點文物 百年開基神像送科學檢測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bit.ly/369MEar
先民文化節 今熱舞登場
〔記者王錦義/花蓮報導〕花蓮市公所將在今、明兩天,在花蓮市延平王廟前舉行先民文化節。公所指出,兩百年前渡海來台的先民挑起扁擔,翻山越嶺到花蓮開墾,也開啟花蓮繁榮的契機,而花蓮地區開拓與閩南族群的遷徙息息相關,兩百年前的閩南先民最先到花蓮十六股開墾,也開啟奇萊平原開拓史,是花蓮市珍貴的文化資產與全民記憶。
市公所指出,先民文化節因天鵝颱風影響,改今、明兩天舉行,今天活動以融合民俗意象、音樂的熱舞比賽為主,將民俗音樂、裝扮等元素,結合年輕人最喜歡的熱舞,用不一樣的角度,詮釋先民拓墾精神,希望讓年輕學子透過參與活動,深入了解花蓮的開拓歷史;明天則有一連串結合十六股開發歷史的闖關集章活動,最特別的就是完成集章後,能夠擲茭贏得精美的活動紀念品「成功好口杯」。
公所主秘陳志強說,這次兩天的活動,結合現代熱舞和傳統民俗活動,為文化節注入新的內涵,讓一般民眾都能因此認識先民的精神信仰花蓮市延平王廟與花蓮的開發史,也希望讓歷史文化得以傳承。另外,也延續「成功在握」意象,再推出文創品,繼去年的「成功在握碗」,今年推出「成功好口杯」
花蓮唯一女巡山員 騎檔車護林
|
維持左營龜山美貌 退休族淨山2年
|
|
||
高雄市舊城文化協會辦公室位在龜山山腳處,梁淑貞發現,龜山這幾年來,隨著觀光客人數的激增,以及山上有流浪漢「進駐」,環境變得髒亂,地上經常有塑膠袋及衛生紙,還有遊客喝完丟棄的保特瓶;她不忍這塊土地變髒,決定呼朋引伴,找來15名退休軍公教人員,大家一起淨山。 「我們不是鬧著玩的,是用愛故鄉的心情在淨山,想讓它維持最美的一面」,這群平均年齡5、60歲的舊城文化協會成員,爬起山來健步如飛,體力不輸年輕人,其中,自中油消防隊退休的謝正坤,更是衝第一個,他把眼前的垃圾夾起來放入垃圾袋後,又快步向前走,讓後方的成員開玩笑說,「正坤,你也留點垃圾讓我們來清理,不能讓我們白跑一趟啊」,大家笑成一團。 「淨山是很有意義的事」,這支淨山團隊中,還有夫妻檔吳嘉平與楊梅貴,高雄市教育局退休的吳嘉平說,他工作了大半輩子,一生好像都在工作中度過,如今能藉由淨山來回饋故鄉,感覺很好、非常有成就感。 成員曾愛珠則說,她會走出家門,響應淨山活動,主要是受到梁淑貞影響。她表示,身為鹿港人的梁淑貞,來高雄大義國中教書後,就把左營當作她第2個家,長期投入文史研究工作,如今又以淨山活動來守護這塊土地,「我怎能輸她一大截呢?」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