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台農民的統戰漸有成效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24 10:49
◎杜宇
近年來無論藍綠政客都在討好中國以遂行其政治目的,只是程度不同而已。這樣的做法是否符合台灣2000多萬民眾最大福祉,恐怕已經不是兩黨當權者最主要考量,畢竟權力才是最誘人的。其結果使國內許多學運與社會運動已漸漸看不到政黨的身影與影響力,台灣的未來不應該再由少數所謂「政黨菁英」來決定。
國內農業政策多以補貼為主,注重短期效果,也偏向財團任令財團四處圈地。(資料照)
國內農業政策多以補貼為主,注重短期效果,也偏向財團任令財團四處圈地。(資料照)
當前執政的國民黨眼中只有中國政策缺乏明確的全球策略,經濟過度依賴中國,讓台灣逐漸失去產業升級的動能,尤其過度親中的結果讓年輕一代對未來命運產生憂慮,深怕在這樣下去台灣會失去主體性最後落得跟香港相同境遇。遺憾的是部分在野黨精英似乎也認為民怨如此深的台灣,只要獲得中國善意回應就可以輕易重回執政,而選擇不觸怒中國。即便真能讓民進黨如願以償,試想在中國強大陰影籠罩下,台灣的未來也只能仰人鼻息。
面對全球貿易自由化趨勢,藍綠無論誰執政都無法螳臂擋車,必需要與各國(包括中國)維持良好的經貿互動。目前執政黨經濟牌失靈而民進黨在大肆批評執政黨親中害台之餘,也沒能提出更高明的兩岸政經交流對策供外界檢驗。
相較於中國官方對台灣的處心積慮與身段之靈活,儘管國、民兩黨菁英多出自西方名校,但因私心太重加以對中國缺乏深刻瞭解,未來無論是經貿或政治談判均非中國對手,難怪民間社運、學運人士提出兩岸相關談判必須公開透明由全民監督會得到社會的共鳴。
以農業為例,早期中國官方對台資訊多來自國民黨退休高官、商人、深藍學者等,其也透過買辦方式向台灣購買當在地農產品,希望能與農民建立良好關係,但卻遭買辦們中飽私囊農民並未受益,效果遠不如預期。
經內部深刻檢討後中國官方改採取兩手策略,一方面改由官員親自走訪台灣南部鄉鎮與農民搏感情掌握第一手農產資訊,另一方面則提供諸多優惠措施來吸引具有農業技能的農民及企業到中國當地投資生產,確實收到若干成效。
反觀國內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誰執政,農業政策多以補貼為主,注重短期效果,也偏向財團任令財團四處圈地,難怪讓部分農民有中國官員比台灣官員更關心他們的感慨。
經歷多次重大災難民眾應該深刻體會到政客、官僚無分藍綠,民眾不想將命運交到這些人手上,就應該拋開藍綠情結,主動關心政治,對政治人聽其言更要觀其行,細心檢驗他們所端出的牛肉,選人不選黨,投出決定你我未來的關鍵一票。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

台灣農漁民悲歌!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27 10:16
◎杜宇
國內有雜誌大篇幅報導兩岸農業不平等競爭,並以「鮑魚的眼淚」為封面提出警訊,引發很大的回響,對此農政機關也做出回應。簽定ECFA一直是馬政府引以為傲的政績,對於兩岸簽定ECFA對台灣產業影響,各方解讀不同,也各有立場,並未呈現真實面貌,反而不利服貿、貨貿等的後續談判。
簽定ECFA表面上對台灣農產品總體出口到中國有幫助(2013年台灣農產品在兩岸貿易首次出現1780萬美元的順差,主要關鍵在於石斑魚的大量出口達1.55億美元),但是對於部分農漁產品,兩岸確實存在競爭關係,且透過全方位交流,台灣原有的優勢正快速流失,台灣政府應該勇敢面對真相,不能只報喜不報憂,甚至故意誤導輿論。
站在商業立場,台灣對於中國廣大的消費市場以及不斷提高的消費能力不應排斥,但是如何在兩岸交流過程緊握核心能力來維持競爭優勢並分散市場風險,恐怕是政府相關部門必須要認真思考的課題。
以政府引為ECFA樣板的石斑魚為例,石斑魚屬高經濟魚種,市場接受度高,過去並未像台灣鯛般受到漁政高官的青睞,因此無法列入旗艦產業,產量維持在1萬公噸上下,始終盼不到政府官員的關愛眼神,全靠業者慘淡經營。
自從被納入ECFA早收清單項目後,在政府部門全力推動下,國內養殖石斑魚面積及產量快速增加,產量倍增至2萬多公噸,魚苗繁殖業者確實獲得相當的利潤,但是出口市場幾乎全集中在中國與香港。
學者專家曾多次提醒,雞蛋不應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分散風險,然而根據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月到8月,台灣養殖石斑魚出口到中國(含香港)的數量達1萬964公噸,佔總出口量1萬1000公噸的99.67﹪,出口到日本的只有18公噸,美國則掛零,政府部門還是沒能分散市場風險。
近來受到中國官方禁奢令以及中國本地養殖石斑魚數量增加影響,台灣石斑魚出口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已出現減少現象值得重視。為了國內石斑魚產業長遠發展考量,漁政機關應該將產業輔導重點放在積極開發國內以及中國以外的國際市場,而不是冀希望於中國單一市場。
另一個廣為兩岸政府宣傳的養殖虱目魚,在台灣屬於傳統平價美食,也被納入ECFA早收清單項目,並透過中方白手套直接與學甲虱目魚養殖戶契作喧騰一時。但是由於虱目魚具多刺,含臭土味,中國消費者不懂烹飪,當地知名度低等因素,中國當地居民的接受度不高,銷售一直不理想,而兩岸政府卻都不願認真面對找出問題癥結所在,反一再隱瞞真相。
根據官方最新統計資料顯示,今年1月到8月台灣養殖虱目魚出口到中國的數量竟然只有1公噸,比去年同期出口數量183公噸還低,對此,我國政府部門有必要對外說清楚,不能一再迴避。
不過也有獲利者,由於中國愛吃甲魚,多年來兩岸形成分工合作的模式,就是台灣業者負責供應甲魚蛋,中國業者負責孵化養殖,在列入ECFA早收清單後進口關稅從20﹪陸續降至零,國內每年出口到中國的甲魚蛋數量增加,估計年出口值超過20億元,國內業者因而獲利,不過仍然存在價格競爭,病菌感染等潛在風險。
其他國內重要養殖魚種如鰻魚、台灣鯛和台灣鮑魚(九孔)等產業,雖然不是因簽定ECFA後才失去原有的國際市場競爭優勢,但是不容否認,該3項台灣原本引以為傲的養殖魚種,係由於台商和科技人員將國內辛苦研發的生產、加工、管理模式等技術和設備引進中國,並結合當地低成本土地、勞工、魚苗等優勢,很快超越台灣現有規模,成功搶占台灣鰻魚在日本市占率(2014年上半年,日本進口中國活鰻與烤鳗分別占總進口量的82.0%及98.0%)以及台灣鯛在美國原有的市占率(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吳郭魚進口國,其中2/3以上來自中國),中國產羅非魚(即吳郭魚)還順利打進檢疫檢驗規定嚴格的歐盟市場(2013年輸出羅非魚冷凍魚片數量為16014公噸)。
不僅如此,中國產鮑魚在吸取台灣技術後加以進化,產量大幅增加並給予出口補貼(出口退稅率從5%提高到15%),讓中國產鮑魚更具國際競爭力,讓他們能以低價搶攻台灣市場,讓好不容易從病害、品種弱化等困境中殺出一線生機的台灣鮑魚產業再度重挫,只能靠品質勉強守住少部分市場。
以上這些活生生的例子一再提醒,台灣政府與民眾在與中國交流過程要有「保密防諜」的意識,而不是任意讓台灣農業僅剩的少數核心專長以國際化為名徹底被掏空,台灣農漁業確實存在生存危機,農漁民應該站出來發聲,別讓ECFA最終成為農漁民傷心的眼淚!
(陳李農改研究團隊執行長)

----------------------------------------------

開放中國工作船 公務員涉圖利罪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23
◎ 黃帝穎
馬政府開放中國工作船來台參與風力發電海氣象觀測塔的工程,暫且不論軍方反對與國安問題,單純就法論法,中國工作船入台工作「於法無據」,馬政府卻為方便業者,擅自違法開放,公然觸犯公務員圖利罪,檢察官應主動偵辦。
依據「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海運直航許可管理辦法」第七條第一項規定:「非運送客貨之各類船舶申請『航行』台灣地區與大陸地區港口者,應檢附航行目的、計畫及相關文件,申請航港局核轉交通部專案許可。」但馬政府主導的「開放中國工程船至彰化外海施工案」跨部會聯合審查會中,是以開放該船因「工程」目的進入我國海域。換句話說,中國船入境「工作」,並不符法規明文的「航行」,公務員執意開放中國工作船是「明知違背法令」。
事實上,國內業者的工作船需求,除了有本國工作船外,尚有美、日、歐等國家可提供服務,但馬政府疑因節省業者成本,違法以專案許可中國工作船入境工作,棄國家安全與法治於不顧,本件主管機關及相關公務員,明知違背法令,卻圖業者節省成本之利益,構成貪污治罪條例之圖利罪。
貪污治罪條例第六條「公務員圖利罪」規定,公務員針對主管或監督事項,明知違背法令(違反兩岸直航辦法),而直接、間接圖利私人,並因而獲得利益,即成立圖利罪。而所謂「圖利私人」,就算公務員本人未受有利益,圖的是他人(聘僱工作船之業者)的不法利益(業者節省之成本),同樣構成圖利罪,應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作者為律師,永社理事)

------------------------------------------

馬的全面投共 有跡可循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24
◎ 張世賢
廿三日的自由時報社論「比『共諜』還好用?」,指出馬政府在政策上有全面投共之嫌,事實確是如此。
大約七十年前,瀕臨破敗的國民黨為保有形式上的「中國正統」地位,從中國各地將大批文物精品運來台灣,做為「一脈相傳」的象徵。既然這些文物流落台灣,台灣就應該負責保存,無論何黨執政皆不得外流複製。
但經歷民進黨執政震撼後,國民黨卻加緊「聯共制台」,馬英九更毫不掩飾地實施兩蔣時代絕對忌諱的政策,一上台就找周功鑫擔任故宮院長,如火如荼地進行兩岸故宮的互訪、聯展、出版等等所謂交流活動。近日傳出中方複製我方典藏的重要文物「文淵閣四庫全書」,故宮不僅未主動追究法律責任,甚至還設法為中方脫罪,這是十分曖昧的「文化投共」醜聞。
和中國簽訂ECFA數年後,發生了大家預料中的負面效應,但馬政府還是迫不及待要繼續簽訂服貿、貨貿、自經區等等顯然也不利台灣的協議,是十分可議的「經濟投共」陰謀,意圖斬斷台灣的經濟命脈!
近日又傳出經濟部火速通過引進中國國營企業所屬的工作船,在西海岸架設風力發電機的申請,引發了國安風險的疑慮;熟稔台灣如何分析中國情資的陳錕山教授投共後,馬政府僅以不痛不癢的處罰八萬元結案,變相鼓勵掌握機密的高科技人才投奔中國。行政院且將開放澎湖、金馬等離島高階公務及警察人員,赴中無須專案許可,預料全台也將比照辦理。
其他類此異常事件,難以一一列舉。馬政府種種顯然自陷國安危機的做法,皆令人合理懷疑其為「終極統一」而在政策上積極鋪路,在行動上積極投共了!(作者為故宮退休研究員,桃園縣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