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在今日的意義
2023/09/20 11:26
◎邱志偉自由開講》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在今日的意義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RuIvct
1964年9月20日「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在戒嚴鐵籠的台灣中發表,不只改寫了台大政治系教授彭明敏、謝聰敏、魏廷朝三人的命運,更重要的是這場胎死腹中的寧靜革命,在過去一甲子中持續給予台灣人民追求自由民主的勇氣。時至今日,追求民主已經在台灣逐漸開花結果,反攻大陸更已是神話,但如何有新憲法、如何重新加入聯合國,將是我等不能放棄的未竟之業。
1964年放在世界史來看,甘迺迪總統過世不久,越戰處於爆發的邊緣,中華民國與美國關係依然密切。但中華民國的外交處境開始險峻,因為法國在年初選擇與中共建交,當時蔣政權拒不接受雙重代表選項,以致於誰才能代表唯一中國在國際上已經出現顯著破口,國民黨的統治正當性開始受到動搖。站在台灣的內部來看,蔣介石正在如火如荼進行國光計畫,以大量國防預算打算反攻大陸。台灣有許多資源配置都受到排擠,自由民主更成為奢談,這是自救宣言重要的背景。
而彭明敏等人在這份自救宣言後被國民黨關押,謝聰敏、魏廷朝等人的命運也從此改變。但彭明敏在戒嚴時代,那個高度監控的警察治國時代,他能夠躲過特務監視,在層層包圍下變裝逃往瑞典,讓國民黨顏面無光。放在今日的專制國家來看,都是足以激勵無數人追求自由的感人故事。他勇敢對抗國民黨的勇氣,代價自然是讓家人受累,卻鼓舞許多世代的台灣人。
而彭明敏對於台灣的關心,也沒有只停留在1964年,不論是在美國,或往後參選總統,再到成為陳水扁政府的資政,他對台灣、對土地關懷沒間斷。到2016年民進黨二次執政後,他在自由時報的一篇題為:〈為台灣祈福再祈福〉的文章說,「小英當選,應該祈福而再祈福。但其處境豈止於「不羨慕」而已。國家未定位,認同混亂,前有中共老虎,後有國民黨毒蛇,內外夾殺,所承受乃空前龐大債務(台灣嬰兒一出生即負債一百萬)、軍公教特權年金無比優越,經濟蕭條,出口及稅收銳減,失業且低薪,教育失敗,經濟依靠中國跡近亡國,軍備落伍,國軍高層與中言和、中層共諜繼出、下層事故頻發,全國被中共徹底滲透,食安不保,環境污染,電源爭論等等。」回顧今日台灣政局,這些都依然是台灣千斤重的大問題,值得我輩深思。
彭明敏對於台灣的關心,並沒有只停留在1964年,不論是在美國,或往後參選總統,再到成為陳水扁政府的資政,他對台灣、對土地關懷沒間斷。(資料照)
2020年彭明敏發表的:〈「台灣人民自救宣言」續文〉,其中特別提到持續加入聯合國、跟中國對等互動等觀念,我認為是當今非常重要的提醒。換言之,把一甲子前的自救宣言,放到今日來看,兩岸互不隸屬,國家認同不可錯亂,親中勢力不能利用台灣的自由民主來造成我們內部動亂,這都是值得我們未來四年、八年乃至於數十年努力的目標。我們萬不能低估,當加強國防同時,精神層次的保家愛台、不能錯亂敵我意識的基本觀念。
本周末在台灣大學圖書館將舉辦彭明敏教授紀念研討會,談論台灣自救宣言的啟發與未竟之業,我也鼓勵大家若對台灣這塊土地仍有希望,對國家未來藍圖有想法的朋友們,一同到現場對話。台灣自救宣言放到今日時空,如何看待我們的國家定位,了解台灣的處境,都將是永不過時的課題。特別是讓國家定位正常化,聯合國大會也將進行最關鍵的總辯論議程,有關台灣入聯的問題,再受國際矚目。不論最後結果如何,讓台灣能夠早日加入聯合國,是我們永不放棄的目標。
(立法委員)自由開講》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在今日的意義 - 自由評論網 https://bit.ly/3RuIvct
五十年,台灣的變與未變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21
◎王景弘
五十年前的「九一記者節」,我踏進新生報編輯部,開始記者生涯。新聞記者靠「消息靈通」混飯吃,但台大政治系主任彭明敏和魏廷朝、謝聰敏九月二十日被捕,我們毫無所知,直到一個月後,警總受國際壓力,發表簡短新聞稿,才「知道」他們三人因「從事破壞活動」被捕,但不能問詳情。
王景弘
這種事情現在不可能發生:不要說國立大學的系主任,就是普通政治活動者被捕都會鬧翻天。五十年前,三個知識份子只印製批判政府錯誤政策,主張制憲建國,加入聯合國的傳單,便被逮捕判刑;現在年輕學生為自己和國家前途,有自由和權利示威、抗議、呼籲自救,反對政府的錯誤政策。
「自救宣言」本質問題重現
台灣的政治氛圍,五十年確實有許多重大改變,一個民主的政治程序,即使尚未健全,已經建立起來。許多內部的分歧或衝突,應該可以透過公正、公平的民主程序來解決或緩和。但當前主政者無心台灣的建設與發展,只圖以個人意識形態凌駕民意,要使台灣再淪為外力殖民地,遂使五十年前「自救宣言」的本質問題重現。
把半個世紀前「自救宣言」的訴求,與新近太陽花學運比較,可以看出政治環境雖有重大改變,實質問題卻又停滯未變。「自救宣言」面對的困境,與太陽花學運面對的困境相同:政府不接受監督,硬要與人民作對。
「自救宣言」認定「反攻大陸」絕不可能,「一中一台」早已是鐵一般的事實,因此台灣人民不分省籍應竭誠合作,制定新憲法,建設新國家,成立一個負責任、有效能、向國會負責的新政府,並以自由世界的一份子參加聯合國。
當時蔣介石政權被趕出中國已經十五年,卻以「一個中國」和「反攻大陸」為藉口,在台灣實行戒嚴和獨裁統治。針對這種荒謬,前有雷震的「自由中國」雜誌、後有彭明敏的「自救宣言」,提出「反攻無望論」,足見在不同族群間都存在反對「反攻大陸」的立場。
蔣政權堅持一中 不實行民主
「自救宣言」的反攻無望論,與美國不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的政策是相符的。台灣人民被蒙在鼓裡、但中南海知道一個冷酷事實:美國不但不支持蔣介石「反攻大陸」,而且有權否決對大陸使用武力;它只同意保障台灣安全。
既然「反攻大陸」不可能,卻堅持「一個中國」,霸住聯合國的中國代表權,那是自尋死路;「自救宣言」主張建立新國家,加入聯合國,正與蔣介石堅持一個中國政策相背,卻與當時美國正考慮的「兩個中國」政策相符。蔣政權明知不能反攻大陸,卻不顧台灣生存與建設,不實行民主,人民只能覺醒自救。
馬政權推動終統 背離民意
五十年後,這個本質問題仍存在。兩個本土政權曾主張一邊一國,並提倡加入聯合國,但復辟的馬英九政權竟與北京「同意」一個中國原則,放棄加入聯合國的主張。它藉不義黨產、不公平選舉產生的國會,進行一黨專政,並順從中國策略推動「終極統一」。總之,這個政府不受國會監督,不顧台灣主權獨立,強行推動背離民意的政策。
當前學生自救運動享有集會、結社、示威的自由,和資訊立即傳播的工具,條件比五十年前有利,但面對的情勢卻更嚴峻。當年美國承諾協防台灣,並否決蔣介石反攻大陸,而蔣介石不會投降,一邊一國的現狀可保無慮。現在美國只保證台灣不被強行併吞,並不反對台灣「自願」被「和平併吞」。
人民覺醒自救 選票換政府
如果本土政權執政,美國的安全承諾足以保障一邊一國現狀,但因為馬英九走向賣台求「統」,使台灣真正有被中國「和平併吞」的危險。馬英九違背民意,正使主權流失,改變台灣主權獨立現狀,人民必須覺醒自救。
經過台灣民主運動前輩的犧牲奮鬥,現在人民可以憑良知,用選票撤換不合民意的政府,自救運動更易成功。當前自救,第一要務是本土政黨贏回執政。即使本土政權一時無法完成制憲、加入聯合國,但至少可以順應民意,配合美國衛護民主與人權的政策,停止台灣主權的流失。
台灣政治難免受外力操弄,要促使外力調整其政策,只有靠人民堅持自由選擇的權利,和捍衛台灣主權國家的意志。為自己前途、為台灣前途,台灣人民必須挺身自救,抗拒外力干預,制止不負責任的當權者恣意妄為。
(作者王景弘,資深新聞工作者)
-------------------------------
法學博士輸給法官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27
馬英九去年九月發動政爭,意圖開鍘王金平,搬除傾中道路上的障礙,但高等法院昨日二審判決國民黨撤銷王金平黨籍案敗訴,幾乎確定馬拔除王的行動已徹底失敗。
總統意圖扳倒國會議長不成,此事若發生在其他國家領導人身上,對於威望或實際權力運作,都是重大挫敗,政治生命可能就此終結。但是,咱們馬先生不但是跛鴨總統,更是一頭不怕滾水燙的政治死豬,外界如何笑罵都無法激起他的羞恥心,一場官司的輸贏豈奈何得了他?
對馬英九來說,這場政爭無關是非,而是鞏固權力,剷除異己的戰役,因此,儘管多數黨內要角為避免歹戲拖棚,療傷止痛,皆力勸不要繼續上訴,但馬若執迷不悟堅持上訴,也不會令人感到意外。
馬英九雖然還有一年半任期,但無能已是全民公認,也是他的歷史定位。坦白說,馬的無能既在於能力不足,更因為他所採取的政策只有一個核心目標,就是終極統一。為了完成終極統一,他不惜打開台灣門戶,讓中國力量與貨品侵門踏戶,完全不設防。而任何擋在他的面前,意圖阻止台灣向中國傾斜者,都成為他的眼中釘。
太陽花學運和平佔據立法院,號召五十萬人上街,即使獲得世人的讚佩,卻因壞了他的服貿大夢,一直是他詛咒痛恨的對象,至今每每提及太陽花學運,皆在大吐滿腹的苦水。而披著自由主義外衣的閣揆,也在這場學運中被掀開了假面,整個學者內閣的形象徹底破產。
王案的判決,宣告掌權者以政爭治國,不僅缺乏道德基礎,亦為法律所不容。其實,這僅是最簡單的法治ABC,但菜蟲吃菜菜腳死,哈佛法學博士的馬英九卻敗在法律,只能說權力讓人迷失,意識形態讓人瘋狂吧。(蘇多)
謝聰敏過世 總統府:卓為台灣民主典範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tinyurl.com/y2efqj6j
一九六四年魏廷朝和台大政治系教授彭明敏和同窗謝聰敏共同起草「台灣自救運動宣言」
原來「兩岸互設辦事處」就是統一進程!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25
自二千年以來,由於台灣內部的政黨競爭問題,國民黨總會在國際,主要是對著美國盟邦「投訴」:民進黨的領導與政策,對於區域穩定,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但是,一篇來自德國媒體的訪問內容,恐怕會讓所有的台灣公民確信:今後不到兩年的時間,台灣最大的不確定性來源無他,正是馬英九總統。
週二的德新社與德國之聲報導,馬英九近日在受訪時,強調了幾個重點,第一,他願意學習兩德處理雙邊關係最終走向統一的經驗,在其任期屆滿前,兩岸將互設辦事處。同時,他對著外媒重申,希望在十一月APEC能夠與習近平會面。第三,他誑稱自己的一個中國政策受到五十%以上民意支持。第四,他自認三月學生的抗議行動不會長期影響台灣的政治;與中國改善關係,是唯一可行的途徑,否則台灣的空間將被極度限縮。
以上這些言談訴諸國際媒體,不能僅以單相思的囈語,做病態式的看待,以民主國家規範元首的標準,我們必須合理懷疑:這是不是與中國的隔空喊話交易?也就是請習近平再思考馬習會的可能性,籌碼就是互設辦事處?甚至互設辦事處已經成為邁向「統一」進程的先期步驟?這麼一個充滿個人議程設定的政治提議,在國內未經民主程序取得正當性,甚至連透過任何方式向民眾做最起碼的說明都沒有,卻能毫無忌憚地對著國外重要媒體以台灣的代表自居,是認為國人不能置喙、國會無從追究?更何況,陸委會主委已經證實中國送來的APEC邀請函上頭銜不是總統,而是先生(Mister),這與搖尾乞憐有何不同?
馬英九宣稱:台灣方面下功夫研究德國歷史。這個全稱肯定命題,與事實完全不符,台灣頂多只能說是包括馬英九在內的某些人醉心於兩德統一的歷史過程。然而這個推動與中國發展終局關係的途徑,並未與台灣社會對話及討論,台灣社會已經形成的共識是:任何涉及台灣現狀改變的方式都必須經過公民投票決定。
兩德的分裂國家模式,與當前台灣與中國的關係無法類比,德國分裂是一九四五年二戰戰敗的結果,當時的盟軍依據雅爾達密約,將德國一分為四,英美法的佔領區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蘇聯佔領區則為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在一九八九年十一月九日柏林圍牆倒下、東西德統一之前,由於西德主動宣布放棄代表全德國,承認分裂的事實,以及兩德地位對等,兩德因此得以在一九七二年簽訂《基礎條約》,也才有一九七四年的兩德互設代表處,同時在聯合國擁有席位,在國際上,實行雙重承認,各國可同時與兩德建立正式外交關係。
當時的這種關係,是兩德都承認德國存在兩個國家,但彼此不視對方為外國,而是一種特殊關係,或可簡稱為「特殊的非國與國關係」,這個說法,也是馬英九在六年前上任總統未久就積極推銷的兩岸關係定位,但突然拋出,引起各方訾議,他也從未在競選時誠實向選民表露真實心跡。
於今,在卸任的倒數計時時刻,馬英九「出口轉內銷」,逕行放風其下台前兩岸要互設辦事處,熱切爭取十一月仍有APEC馬習會的一絲希望,這樣的「統一夢」,非但並無兩德當年相互承認的任一條件,而且背離了台灣主體的歷史觀,純粹是國民黨少數流亡餘緒的一廂情願,甚至並不排除是更低層次的馬英九握手秀個人需求。這樣的恣意妄為,豈不令國人高度遺憾?
三月學運對於台灣政治的影響,是長期的、還是一時的?這不是一人說了算,馬英九錯估了三一八衝進國會議場所啟動的,已經不只是一場學生抗議,而是相當規模的公民運動,其續航力如何,要由這個社會來集體判定。當權者也不應誤判,以為囿於憲政體制,民意已對他莫可奈何。
十一月,不只在中國有APEC的舉辦,在台灣更有史上最大規模的九合一選舉,這是對主政者的期中考試,國家元首不問問大家的主張,即宣布要學習德國統一的經驗,甚至謊稱一半以上台灣民意支持他的一中政策,屆時,選民有機會、有權利、也必須以選票就此表示意見。
翁達瑞Facebook https://bit.ly/3Fb18MH
李遠哲的專訪受到許多批評,但我仍視他為台灣之寶,相信歷史對他會有正面評價。
李登輝與彭明敏也都是台灣之寶,生前也曾犯錯遭致批評。回顧兩人一生對台灣的貢獻,當年的錯誤變得微不足道。
同樣的,只要把歷史縱深拉大,李遠哲一時的錯誤也不會抹滅他一生對台灣的貢獻。
年初彭明敏過世時,我寫了一篇悼念文,同時追憶李登輝。在李遠哲備受台派責難的當下,這篇舊文值得與大家分享。
翁達瑞Facebook https://bit.ly/3Fb18MH
悼彭明敏 憶李登輝
翁達瑞 / 美國大學教授
彭明敏過世了!
追悼彭明敏無法不追憶李登輝。兩人的成長背景類似,都是菁英的「時代人物」,對台灣的歷史軌跡有深遠的影響,但透過完全不同的途徑。
#序曲
日治時期,遠赴日本求學的台灣菁英為數不少。除了天資聰穎,他們也都家境富裕,至少小康。彭明敏與李登輝是其中兩位,就讀的是日本數一數二的帝國大學:東京帝大與京都帝大。
二戰結束時,無法在日本完成學位的台灣學生,可轉學台灣大學就讀。彭明敏與李登輝成為台大的同學,兩人的生命首度交會。
台大畢業後,彭明敏與李登輝都留校擔任助教,顯見兩人都是當年的學霸。經過二二八的屠殺,兩人也都是國民黨刻意栽培本土菁英。
擔任台大助教期間,彭明敏與李登輝皆獲獎學金資助出國深造:彭明敏前往加拿大的麥基爾大學;李登輝前往美國的愛荷華州立大學。
原本生命軌跡相近的彭明敏與李登輝,從此分道揚鑣走上兩條平行路,直到多年後才又交會。
#兩條平行道
彭明敏取得麥基爾的碩士後,繼續前往巴黎大學攻讀博士,然後回台大政治系擔任專職教授。
李登輝只在愛荷華州大取得碩士,然後返台轉往農復會任職。學界的教職變成李登輝的兼任。
彭明敏返國後鋒芒畢露,除擔任台大政治系的系主任之外,還獲派聯合國代表團,並當選十大傑出青年。
任職農復會的李登輝默默無聞,經過十幾年,才又被選派到美國康乃爾大學攻讀博士。
在這段期間,彭明敏與李登輝各自成家,也都生兒育女。兩人的忠誠都曾面臨當權者的懷疑,甚至遭受調查。
六零年代初期,蔣家父子的極權統治在國內外都遭遇挑戰。面對蔣家政權,彭明敏與李登輝選擇兩條平行線,距離也愈來愈遠。
#書生造反的彭明敏
蔣家父子以「反攻大陸」為由,在台灣施行專制統治。彭明敏與另兩人(謝聰敏和魏廷朝)草擬一份宣言,揭穿反攻大陸的謊言,並主張制定新憲,建立責任政府,實現真正的民主。
這份「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尚未散發之前,彭明敏與謝、魏就被逮捕,之後分別被處以八或十年的重刑。忌憚國際輿論的蔣介石特赦彭明敏,並責成情治單位嚴格監視。
被監視期間,彭明敏感受隨時會有生命危險。在外國友人的協助下,彭明敏易容逃離台灣。安抵國外後,彭明敏出版「自由的滋味」,描述他造反與逃亡的心境,闡述他對台灣民主與獨立的期待。
逃離台灣後,彭明敏選擇定居美國,開始他二十多年的流亡生活。在這段期間,彭明敏曾出任台獨聯盟主席,又籌設台灣人公共協會,但最後都選擇離開。
#長官提拔的李登輝
李登輝取得康乃爾的博士學位後,又回到農復會任職。彭明敏流亡美國之後,李登輝獲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提拔為政務委員。
在蔣經國的照護下,李登輝出任台北市長,台灣省主席,最後與蔣經國搭檔正副總統。李登輝的地位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距總統高位只有一口氣的距離。
蔣經國去世後,李登輝繼承剩餘的任期,並兼任國民黨主席。之後李登輝競選連任,但面臨黨內保守勢力的挑戰。彭明敏在紐約召開記者會,呼籲台灣人支持李登輝的改革。李登輝連任成功後,邀請彭明敏回台參加國是會議。
多年來,彭明敏與李登輝首度有見面的機會。當時彭明敏仍是通緝犯,行政院長李煥不願撤銷他的通緝令。彭明敏拒絕返台參加國是會議,錯過與李登輝重逢的機會。
#總統直選的重逢
李登輝連任後,推動一連串的政治改革,包括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回歸憲法、恢復直轄市長民選,增加省長民選、對二二八受難家屬道歉,以及修憲推動總統直選。
此時,流亡美國的彭明敏愈顯形影孤單,空有台獨教父的頭銜,在北美台僑間幾無影響力。在最高法院撤銷他的通緝令後,彭明敏決定返台定居。
彭明敏再度踏上台灣的土地,距當初易容逃亡整整二十三年。在獨派人士的推薦下,彭明敏加入民進黨,並在初選擊退許信良,獲提名參選首屆總統直選。
在台大就讀與任職期間,彭明敏與李登輝有數面之緣。兩人都擁有強烈使命感,但選擇不同的途徑為台灣付出。再見面時,竟是首屆總統直選的政見發表會。
#彭明敏的浪漫孤傲
在這場四搶一的總統直選,彭明敏以懸殊票數屈居第二。開票後數日,彭明敏另成立建國會,宣稱建國不能寄望民進黨。隔年,彭明敏退出民進黨成立新國家連線,之後又淡出這個組織。
這是彭明敏流亡美國時的運動模式:先成立一個組織,並擔任領導人。組織成員增加後,不習慣龍蛇雜處的彭明敏就宣佈退出,再成立另一個組織,繼續重複相同的模式。彭明敏成立、加入、與退出的政治組織,數量之多無人能出其右,原因就是個性浪漫孤傲。
彭明敏提出台灣人民自救宣言,就是個不計後果的浪漫行為。在自由的滋味一書,彭明敏宣稱只要讓他全台演講幾個月,就可讓蔣家政權倒台。對政治鬥爭的險惡,浪漫的彭明敏顯然所知不多。
彭明敏的孤傲來自他的學識自信。彭明敏自稱從幼稚園到博士班,就讀的都是名校,打敗的都是高手。彭明敏一生的學術經歷,橫跨日、中、法、英四種不同語言。
我可以理解彭明敏的浪漫孤傲。問題是,政治不只是起草發表宣言。走入政治實作的彭明敏並無具體成就,最後又躲回學者論述的象牙塔。
#李登輝的堅忍謀略
李登輝也浪漫,曾是社會主義信徒,但多了一份務實,不打沒把握的仗。李登輝也孤傲,但多了謀略算計,因為一人無法成事。
李登輝的務實,顯現在他的從政過程。蔣經國在世時,李登輝扮演國民黨「以台制台」的角色。接任蔣經國遺留的任期之初,不管用人或政策,李登輝也是蕭規曹隨,不想打草驚蛇。
要有謀略,先要知道怎麼忍。李登輝在國民黨的體制蹲了二十幾年,以乖乖牌的形象被提拔為政務委員。直到接任總統之後,國民黨的保守派還誤認李登輝好欺負,想把他當傀儡用。
謀略的第二步,就是要會裝。在權力地位不穩時,李登輝任用俞國華、李煥、郝柏村等潛在政敵,還大張旗鼓成立國統會。李登輝裝傻,就是為了換取順利連任。
謀略的第三步,還要夠狠。順利連任後,李登輝先處理台籍競爭對手,把林洋港與高育仁邊緣化,再收服邱創煥與許水德,甚至讓邱創煥說出「等待主席關愛眼神」的噁心話。
李登輝對待外省權貴的手段更狠。為解除郝柏村的軍權,李登輝拿行政院長當誘餌,一箭雙鵰去除李煥。李登輝縱容本土立委成立集思會,對抗外省第二代的新國民黨聯線,逼使趙少康等人退黨。李登輝借力使力,利用野百合學運廢除萬年國代。
李登輝的隱忍與謀略,成就了華人世界的第一個民主國家,完成華人歷史的第一次和平政權轉移,確立兩岸「特殊國與國」的關係。
李登輝的成就讓他贏得民主先生的封號,卻不見容他領導的國民黨。順利下莊的李登輝被迫退黨,變成台聯的精神領袖,呵護本土政權的執政。
#對彭明敏的不捨
彭明敏的政治高峰,就是四十一歲時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這份宣言啟發無數台灣人的民主意識,建立台灣獨立的政治論述,為日後李登輝的政治改革建立理論基礎。
為了「民主台獨」的政治主張,彭明敏付出慘重的代價。要形容一個人命途多舛,常用的成語是「流離失所」與「妻離子散」。這就是彭明敏下半輩子的寫照,令人不捨。
彭明敏逃亡前夕,把一雙子女叫到面前量身高。彭明敏知道,這一別不知何時才能再見。他要記住別離時兒女的身高;數字是最精確的記憶。
逃亡成功之後,彭明敏向家人報平安,電話那頭傳來妻子憤怒的責罵。為了不連累妻子,彭明敏未告知逃往計畫。被遺棄的感覺,加上情治單位的監視與騷擾,妻子的憤怒可想而知。
流亡美國期間,彭明敏居無定所,要隨時提防黨國爪牙的暗算。彭明敏一度住在堪薩斯州立大學的所在地,家裏的隔間還設有藏身的暗房。
彭明敏與家人的距離不只沒有縮短,反而越來越遙遠。流亡二十三年後,彭明敏終於回到台灣,但仍然無家可歸。妻子與子女拒絕接納,彭明敏也只能默默接受。
彭明敏的晚年孑然一身,只有看護照料他的生活起居。彭明敏回到台灣後,妻子與一對兒女反而遠走美國。走到人生的盡頭,彭明敏淡然交代「不辦任何形式的喪禮」。
相對於彭明敏,李登輝的一生都過著小資產階級的生活。除了獨子早逝的遺憾,夫妻攜手白頭,臨終前家人隨侍在側。李登輝的人生圓滿,更讓人不捨彭明敏下半輩子的遭遇。
#彭李的瑜亮情結
彭明敏與李登輝之間,好似有面無形的鏡子。除了選擇的政治路不同,他們看到的對方,其實就是鏡子裡的自己。
年輕時的彭明敏光芒四射,李登輝相形黯然失色。李登輝在台展露頭角之際,彭明敏則在美國踽踽獨行。雖然兩人沒有私交,但對彼此的動態卻又相當熟悉。
彭明敏流亡美國期間,李登輝曾對人說過彭明敏都沒進步。在李登輝眼中,彭明敏的人生高峰,就是發表「台灣人民自救宣言」那一刻。
彭明敏回台定居後,婉拒李登輝的總統府資政,理由是他不做國民黨的官。對李登輝一輩子在國民黨體制內當官,彭明敏的婉轉說法是「現實」,實則有些不屑。
所幸彭明敏與李登輝都算有高度的人,沒讓他們的瑜亮情結失控。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應該還有說不出口的互相欣賞。這才是瑜亮情結的來源。
彭明敏長於論述,但缺乏行動力。李登輝把台灣帶上民主大道,沿路掃除保守勢力設下的障礙。彭明敏應該心知肚明,他的行動力遠不如李登輝。
在國民黨內伺機而動的李登輝,看著彭明敏在台灣撒下民主的種子。彭明敏的論述在台灣發酵,激勵人民追求民主獨立。李登輝也應該心知肚明,他的論述能力遠不如彭明敏。
可惜的是,兩位老人家未曾互相表白,沒有成為知交。在他們人生最後三十年,兩人都住在台北,卻彼此不相往來。
#台灣人的幸運
台灣人何其幸運,能同時擁有彭明敏與李登輝兩位菁英。
我欣賞早期的彭明敏。若彭明敏願屈從蔣家父子,他會是李登輝的政壇前輩。彭明敏為了民主台獨的理念,放棄唾手可得的高官厚爵。這是何等豪邁的格局。
對早期的李登輝,我沒有好感。在我眼中,李登輝是國民黨以台制台的棋子而已。李登輝、連戰、吳伯雄等人搬進大溪的鴻禧山莊,同時出現在高爾夫球場的畫面,最讓我感到反感。
對晚期的彭明敏,我也有一些怨言。長於論述的人有個通病,就是「坐轎的人不知抬轎的辛苦」。我最不解的是彭明敏與另三位台獨大老,在報紙刊登廣告,逼迫蔡英文放棄連任。
我感念後期的李登輝,把多年累積的政治資本,全部投入民主台獨的實現。相較於彭明敏等人登廣告逼宮,李登輝從未公開批評過蔡英文,縱使他對蔡英文的施政未必完全滿意。
彭明敏的上半生加李登輝的下半生,是個完美的結合。彭明敏用論述幫李登輝的民主改革鋪路;李登輝用行動讓彭明敏的論述開花結果。這個完美的結合受益者是幸運的台灣人。
#落幕
前後兩年多,李登輝與彭明敏相繼高壽離世,都在蔡英文任內。這具有重大的歷史傳承意義。
兩位老人家的埋骨處,反映他們的人生選擇:在體制內改革的李登輝,長眠於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特勳區;在體制外衝撞的彭明敏,則長眠於家鄉教會的墓園。
彭明敏終其一生倡導民主台獨,就算流離失所、妻離子散,也未曾變節。這種從一而終的堅持值得後人效法。
李登輝把畢生的政治資本投入民主台獨,縱使享受尊崇、大權在握,也沒有迷失。這種從不動搖的堅持也值得後人效法。
在彭明敏與李登輝的人生,我只是個旁觀者。這篇長文是我對彭明敏的追悼,也是對李登輝的追憶!
翁達瑞Facebook https://bit.ly/3Fb18MH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