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很多人都認為我們活在一個「複雜的時代」,講得好像世界過去從不曾如此複雜難懂。會有這種想法,是因為現在科技日新月異,我們也生產出了極大量的資料(這兩者彼此也有關連)。然而,如果回想17世紀的萊布尼茲(Leibniz)和18世紀的狄德羅(Diderot),就會發現這些哲學家當時就已經開始抱怨資訊過載的問題了。他們當時就說「書的數量多到嚇人」(“horrible mass of books”),但在現在看來,這些知識量其實只是小菜一碟。而我們現在的所知所識,可能對未來的人而言也是不值一哂。
不論如何,我們現在就是覺得忙得焦頭爛額、覺得生活複雜得不得了,再去比較什麼相對複雜程度也不見得有意義。所以,這裡該問的問題可能不是「這個時代真的比較複雜嗎?」而是「為什麼有人就是比較能夠處理複雜的情形?」雖然複不複雜得看情況判定,但個人特質還是有所影響。特別有三大心理因素,能夠讓我們更能處理複雜這項難題:
1) IQ:大多數人都知道,「IQ」指的是「intellectual quotient」(智力商數),是一種心理能力。但比較少人知道或願意接受的是,IQ確實能夠影響在真實世界的許多結果,像是工作表現和客觀的生涯成功與否。主因在於,IQ較高,在學習或解決問題的速度也就較快。IQ測驗表面上看來似乎只是個抽象、數學、與日常生活問題無關的測驗,但其實它很能預測我們處理複雜問題的能力。事實上,如果要預測的是解決複雜問題、而不是簡單問題的能力,IQ這項指標的預測結果就會更準確。
複雜的環境帶有更多資訊,也就帶來更多認知負荷,需要耗費更多腦力、進行更專注的思考;我們無法用自動化的思考(也就是康納曼(Kahneman)所稱的「快思」(System 1))來加以處理。IQ正是這種腦力的測量單位,像是如果要討論電腦運算的時候,會用MB或是處理速度來討論一樣。可想而知,IQ和我們的工作記憶(也就是同時處理多項短暫暫時資訊的心理能力)兩者大有關連。如果想知道自己的IQ如何,可以試著一邊記電話號碼、一邊問路、一邊記著等一下的購物清單,大概就知道了。(遺憾的是,研究顯示就算訓練了短期記憶能力,也無法提升長期處... - See more at: http://www.hbrtaiwan.com/blog_content_546.html#sthash.rrYbi8Lp.D9mgYfCn.dpuf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