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唯一天主堂 天主教鹽井教區-61
2014-09-12 07:45 |迴響:0|點閱:61
西藏昌都地區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天主教堂Google衛星圖顯示詳細地圖
上百年歷史的鹽井天主教堂,是西藏唯一保存下來,並持續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築
教堂位於滇藏公路旁,是西方與藏族建築藝術的罕見結合
建築呈「梯」字形,若不是屋頂及外牆正中的大十字架,沒有人會將其與天主教堂聯繫起來
鹽井另較引人注意的是此地的天主教歷史。在大多數人的概念裡,藏傳佛教是西藏自治區藏族人民唯一的宗教;但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芒康縣鹽井納西族自治鄉,全鄉4486人,納西族實僅佔四分之一,絕大部分仍是藏族。按地勢高低,鹽井分為上鹽井和下鹽井;上鹽井村就大多信奉天主教,而下鹽井村則信奉藏傳佛教。事實上,從17世紀起,就有傳教士進藏傳教;經過數次波折之後,1855年,法國傳教士鄧得亮在鹽井創建起天主教堂,其強大的生命力一直延續至今。
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鹽井天主教堂,是西藏目前唯一保存下來,並持續在使用中的天主教建築。教堂位於滇藏公路旁,是西方與藏族建築藝術的罕見結合,外部呈「梯」字形,是藏居常見式樣;若不是屋頂及外牆正中的大十字架,沒有人會將其與天主教堂聯繫起來。教堂入鄉隨俗,室內的哈達、聖像、唐卡讓人耳目一新,而哥德式高大拱頂和天花板上的《聖經》題材壁畫,依舊保持著天主教的風格。
這裡還有世界上唯一的藏文版《聖經》,信徒用藏語讀《聖經》,用藏語咏唱讚美詩,而神父也是穿著藏服。他們既過藏曆新年,也過耶誕節、復活節。每年的耶誕節,教徒們都舉行狂歡活動;教堂院中壘起爐灶,公認廚技出眾的村民成為主勺,每家還會派出幫手。幾百名信徒圍坐在空地上聚餐,晚上大家唱歌跳舞;所有的開銷,都來自彌撒費,它有專人保管,並在活動後將費用明細公開。多元的宗教文化在此相融共處,讓仍舊保留著最原始製鹽工藝的小鎮,多了幾分神秘。
在鹽井,親歷文化和宗教交融的還有下鹽井村的納西族;他們原本居於雲南麗江,在明朝時期順著這條古老的通道來到鹽井,並在此紮根繁衍。如今,鹽井的納西族除了祭祀中還保留著納西族的一些傳統外,其他已與當地藏族別無二致。他們說著流利的藏語,過藏族的節日,愛喝酥油茶,吃糌粑,信仰藏傳佛教。納西族沒有信奉自己的東巴教,而是追隨藏傳佛教,而藏族則信仰天主教。
然而,當年天主教進藏傳佈,卻是經過一部曲折的血淚歷史。早在中世紀,傳說在喜馬拉雅山的北側,有一個約翰長老的王國,為了將被遺忘的子民帶回基督世界,不少傳教士翻越喜馬拉雅山傳播福音。當時在西藏傳教猶如在地板上種莊稼,面對著不僅僅是惡劣的地理條件,還有生命之危。據研究統計,從鹽井天主教堂建立到上個世紀40年代最後一次的衝突,15任神父,其中7位被殺。
當時,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嚴格限制其它宗教進入西藏地區。大約在100多年前,從察瓦博木嘎地方開始傳入鹽井,他們給窮人蓋房子,免費看病,發放西藥,那神奇的小藥片令藏人稱讚不已;逢年過節,教堂還會施粥。之後便有兩三個村民成了天主教徒,也成了鹽井首批信徒。法國傳教士鄧得亮在1855年,終於通過與當地政府的交易,換來修建教堂所需的地皮與水源,並興建了這幢天主教堂。
1855至1959年間,先後有17名不同身份的外國傳教士來到這裡傳教發展教徒,開辦聖徒藥房。那時,教堂會幫助窮人蓋房子,收留孤兒和無依的老人,甚至給沒有牦牛的佛教徒買牦牛。同時,傳教士們還帶來了法國的葡萄酒的釀酒技術;時至今日,鹽井人還保持著自釀葡萄酒的傳統。或許,正是因為這份「贏得藏人的好感,才能贏得藏人的靈魂」的執著,讓天主教在鹽井藏民心中生根開花。
可在當時,天主教徒受到佛教徒們的嘲笑,被稱為洋人「古達」;「古達」在藏語中有奴顏之意,是對「搖尾乞憐的狗」的形容。直到1951年,天主教教民向昌都管理委員會提出申請,教堂再次成了天主教教民進行宗教活動的場所;改革開放後,文革中被毀的百年教堂被修葺一新。如今,在鹽井,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組成的家庭比比皆是,彼此間和平共處;不同宗教選擇的自由,使彼此相安無事。
1997年,上鹽井村28歲的魯仁第成為第一位藏族的天主教神父;從那以後,上鹽井村每逢重大節日便不再到雲南等地另請神父。現在鹽井教堂有一位神父、兩位老修女和兩位待學修女。村裡900多人中,80%的百姓都信奉天主教,信徒有70餘戶,信仰天主教的有600多人,再加上村外的一些信徒,這裡總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有趣的是,村裡新出生的小孩,也會請神父取「保羅」、「安妮」這樣的教名,不再另取藏族名字;他們死後也是按照天主教的儀軌進行土葬。
天主教給藏域村莊帶來不少異國風俗;而另一方面,和藏文化的長久融合又呈現出別樣的意趣。當地不少青年男女在戀愛的時候,分別信仰佛教或天主教,家人也不會阻止他們結合;婚後,二人還是各信各的宗教,耶穌和釋迦牟尼像可以共處一室。出生的孩子信仰什麼,多半還看孩子本人的意願。天主教信民是只占西藏宗教人口極少數的群體,和佛教教徒民族相同、生活習慣相同;儘管信仰上存在差異,但多年來,他們和周圍佛教信徒從沒發生宗教間的衝突。
儘管上、下鹽井村一塹之隔,宗教信仰涇渭分明,但在藏民心中卻沒有溝壑。而每年藏傳佛教傳統的「跳神節」到來之時,上鹽井的村民也會擁向下鹽井村,和佛教信徒共同欣賞「神舞」來歡慶佛教節日。這裡的天主教信民仍然把藏曆新年當作一年的起始,在像耶誕節這樣傳統的西方節日裡,村裡儘管沒有聖誕樹或聖誕老人,但教堂仍然會邀請臨近省份教堂的教友,甚至下鹽井村的佛教寺廟的寺主和村裡的佛教徒們來湊熱鬧,天主教徒會熱情歡迎。
藉由茶馬古道的開通,滇藏線沿途成為西藏地區最早與外界接觸與交流之處。千百年來,這個茶馬古道旁的藏族村落,倚隘而興,因鹽而盛,藏傳佛教、天主教、東巴教也在此地共存共榮。在鹽井,幾乎家家有摩托,戴著墨鏡的藏族青年在柏油路上疾馳,遠處就能聽到摩托車上音響傳來的《愛情買賣》的歌聲。或許因為這裡的藏民較早與外界接觸,走在鹽井的街道上,他們不會向外來客多看一眼。
是的,這裏雖然是納西民族鄉,卻是納西族與藏族混居;這裏雖然是藏區,卻有80%的人信仰天主教;這裏通行的是藏文,卻也同樣用來書寫聖經。那些用木樁支撐起來的鹽田,矗立了上千年,而這些時光中,瀾滄江水在身邊滾滾而過,色澤千年未變,濤聲千年未變……。在天主教堂的長椅上,隨意散放著用牛皮紙做的藏文聖經,午後的陽光照在其上,色澤古樸而神聖,質地良好,多年的摩挲和翻看讓它們顯得陳舊,但所流露出的古舊色澤讓人感覺溫暖,帶著信仰的光芒。
在這裡,雪山之下,瀾滄江畔,藏族人和納西族人不同宗教和文化共存交融,和諧共處。這裡,藏傳佛教的白塔、經幡與天主教堂上巨大的十字架,在高原明媚的陽光下交相輝映著。來到這裡,攝獵著美麗的風光,獵奇著這裡曾發生過的故事;而在離開後,這裡的點滴,亦將成為我永遠懷念記憶的過往......。
教堂哥德式高大拱頂和天花板上的《聖經》題材壁畫,依舊保持著天主教的風格
鹽井教堂有一位神父、兩位老修女和兩位待學修女,總共有740多名天主教徒(圖片摘自網路)
http://blog.chinatimes.com/zhuzhu/archive/2014/09/12/11072990.htm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