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假油的就是義大利橄欖油

地方的媽媽們,不要再迷信名牌與高價了,依照使用習慣跟需求用油才是不二法門。
作者:Lin Bay 很油2015-11-14 14:31

Lin bay 很油

義大利消費者雜誌《Il Test》今年五月首次發現有商家魚目混珠,把品質較次的初榨橄欖油當作特級初榨橄欖油在市面出售,義大利都靈檢察官隨即委託海關的專家進行測試。當局日前公布檢測結果,測試的廿個特級初榨橄欖油樣本中,有九個是以次等橄欖油所代替,而這批樣本分屬七間生產商。

其實橄欖油造假不是只有最近都有是一直都有,那麼橄欖油到底是什麼造假?

幾乎都是兩個問題:

第一,等級低的油當等級高的賣。就如同這次新聞所講的Virgin Olive Oil當Extra Virgin Olive Oil賣,台灣真的有那麼多便宜的Extra Virgin Olive Oil 賣嗎???

其實我本人也是抱持著問號的。

第二,萃取油當精煉油賣。pure olive oil的部分,因為榨取太多次酸價過高而進行化學精煉來當原材料的油脂,還是從果渣裡面用溶劑萃取出來再經過化學精煉的油脂,這兩種在外觀上、氣味上根本無法分辨。

市售的橄欖油琳瑯滿目,但僅有少數有標示關鍵的酸度。(資料照,記者鄭旭凱攝)

行銷的話術是說,為了高溫炒炸的習慣而特地精煉,但實際上就是酸價過高的油用化學精煉處理後拿來賣。

如何知道他是拿萃取油精煉,還是拿酸價過高的油精煉???

油脂的營養會分成兩塊,一種是油脂本身的脂肪酸組成,一種就是油脂本身的特別營養成分,精煉油就會把營養成分都去除,吃精煉油單純就是提供油脂,不會有特別的營養成分,所以當橄欖油精煉之後,營養價值也大幅下降,也缺少了價值,要這種脂肪酸的油脂那就買高油酸葵花油或是芥花油就好,幹嘛要當凱子給人家敲呢?

假油最多的國家就是義大利了,在google打義大利 假油,就可看到滿滿的假油的新聞。
以義大利人平均每年消耗掉13公斤的橄欖油,人口接近6000萬,一年就要消耗掉78萬噸的橄欖油,產量遠小於消費量,加上南義受到葉緣焦枯病菌以及橄欖果蠅大舉入侵,產量早就減少許多。

義大利一年就要消耗掉78萬噸的橄欖油,產量遠小於消費量,加上南義受到葉緣焦枯病菌以及橄欖果蠅大舉入侵,產量早就減少許多。(REUTERS)

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義大利橄欖油可以出口呢?簡單說就是進口其他國家的油進行混冒出口。

根據WTO底下的進出口貿易網站可以查到,2014年義大利進口橄欖原油量為570,117噸,出口量為299,917噸。大量的橄欖油從西班牙跟希臘進口到義大利,換標之後用義大利的名義出口,就出口到其他的國家,台灣一年有超過6成的油就是從義大利進口的,義大利跟西班牙進口的橄欖油平均價錢只有1公斤3元美金,轉口輸出到台灣平均報關價就5.39美金,究竟利潤到底有多高?我想也只有業內人士知情吧。

所以,與其花錢受騙,還不如不要買就不會被騙了,橄欖油真的沒那麼值得神化。

依照使用習慣跟需求用油才是不二法門。如果真的有未精製油的需求,那就支持一下國產的苦茶油吧,今年產量較好,一瓶750ml約在1200~1500左右,如果買一罐750ml/六百元左右的就是大陸籽的苦茶油,不可能是本產的,不是不能買,請脫殼榨油。

2014-09-15
◎ 趙倫
當各界聚焦假普選風暴時,一則攸關香港命運的新聞卻遭到忽略了。
中國廣州「智谷趨勢」公司發表研究報告,香港到二○一七年將被天津、廣州、深圳、重慶等城市所取代超越,淪為二線城市而台灣二○一三年的GDP已經落在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和河南五省之後)。
港人因為相信鄧小平一國兩制五十年不變的承諾,以為憑著金融、地產兩張王牌,炒股炒樓拚一中市場,可以維持其金融中心的優勢,於是回歸後甘心做個「經濟順民」,對自治主權流失並不特別在乎。且九八年金融風暴後,中共捨不得這個吸金櫥窗一蹶不振,刻意以「自由行」觀光資源大量挹注,使得港人陶醉在糖衣的甜頭中。直到北京收回特首普選提名權時,才驚覺鳥籠民主終究是煙雲一夢,拚死爭取,似乎已來不及了。
今天,港人面對節節暴漲的房價,不僅難以立錐,連做個小生意也被高不可攀的房租壓垮,紛紛離鄉背井,這兩年港式餐飲大舉來台展店,只是冰山一角。
香港股市房市一片繁榮景象,享受到成果的是紅色資本家新貴,市井小民被貧富差距壓得喘不過氣,背後其實有一套縝密的「吸金」陽謀。舉例來說,中國國企分割上市,在港掛牌往往比在上海掛牌的價格高出一倍起跳,像九月十日中國建設銀行H股收盤價是五.八一港元,上海A股收四.一一人民幣,溢價達五十二.二%,同樣一套菜色,香港比上海貴了五成,外資台資仍奮勇追逐,這就是中國式的淘金夢陽謀。
食髓知味,中國即將在十月開放港滬股市直通車,允許在兩地跨境買賣股票,台灣金管會也打算開放複委託買賣港、滬股票,別有用心的禿鷹財閥,猛力宣傳吹噓利多,明眼人都知道,台灣資金必大量快速的向中國流動,港台都將面臨大失血,直到蒼白凋萎。
常看生態節目的人一定印象深刻:公蜘蛛在與黑寡婦交配後,馬上被碩大的母蛛生吞活剝,這就是窒息式性愛的致命吸引力。中國太大,就像黑寡婦一樣,散發著引人遐想的吸引力,香港已在十七年你儂我儂中吃足了苦頭,台灣會是下一個自願獻出性命的雄蛛嗎?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新北市民)

-------------------------------------------------------

2014-09-11
◎ 何奇雲
自從中共人大公布他們提出的鳥籠式下一屆香港特首及立法會選舉方案,中共及其在港的代理人就不停作勢,向反對派及港人施壓,逼迫他們接受有關方案;而同時亦以不同名義發信到英國下議院(即民選議會),要求他們取消對中共及英國政府是否誠實地執行《中英聯合聲明》的聽證會。英國下議院議長斷然拒絕要求,而香港最後一任總督彭定康亦揶揄中共提出的選舉方案,是一個欺世盜名的方案。現時香港學界正醞釀統籌中學及大學罷課,中共代理人竟提出要求市民/家長提供資料,讓他們公開有意罷課的學生/學者身分,意圖施壓,令人不齒!
而香港行政會議(即內閣)成員羅范椒芬,以中共和香港都無政黨輪替的政治制度為由,解釋為何香港不能實行西方式民主。她說如果當香港特首是一人一票選出,立法會就應該賦予特首更大權力去落實政綱,例如無需立法會批准就可動用公帑去增加政府編制。她的說法和中共的「三權合作」(即行政、立法、司法互相合作去協助執政者管治國家),正正是互相呼應;這亦和大家理解的現代政府管治學上提高政府透明度,以及三權要互相制衡的方向背道而馳。
更重要是,中共已經圖窮匕現:他們要的是一國一制的香港,這亦解釋了為何他們反對英國下議院舉行聽證會。香港人現時只有兩條可行的路:一就是臣服於中共的暴政,另一就是處變不驚,用所有可行方法爭取國際關注與奧援!
(作者為旅居關島香港學者)
-------------------------------------------------
2014-09-08
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
香港「回歸」十七年,「一國兩制」騙局一場。被詐騙的一方,曾滿心期待「民主回歸」的美夢。這是一個失敗的戀愛故事,盲目相信愛情的目盲者,被徹底剝奪與占有之後,隱約聽見黑暗中一陣笑聲,備感屈辱卻無能為力。
香港是對抗「天朝殖民主義」的前哨,香港今日的困境,給台灣最大的啟示是:「主權有無」至關緊要。佔中溫和路線的挫敗,部分敗在運動本身的策略規劃,但更深刻的原因是,受困於牢牢釘住香港的「一國格局」。台灣雖然享有「事實主權」,但這樣的主權狀態正一點一滴流失。如果台灣的國家地位,也被困在「一國格局」,將重蹈香港的命運。
扼殺參選權的假普選
一周前,北京定調「中國式香港民主」,內容決絕:香港人獲准在2017年「一人一票」選出特首,但沒有公民提名權,沒有參選權,候選人將由北京控制的「提名委員會」過半數決定;並揚言:這個「普選框架」(實際上是「篩選」方案)如果在香港立法會被泛民派否決,2017的特首選舉將沿用2012年的選舉辦法,換言之,連「一人一票」都不給。
直到今年五月,各方對北京調性的評估仍有歧異。樂觀一派認為北京會允許「泛民」中的溫和派成為候選人;另一派則認為北京絕不會鬆手,不但如此,還繼續在香港製造社會對立,讓它有介入的藉口。最悲觀的人認為,香港以後不過是「可以上網的深圳」。如今,北京掀出底牌,已無需猜測與爭論。
自從2013年初「和平佔中」發起以來,溫和佔中派一直有兩個預設。首先是行動方案:以佔中為工具,逼中共談判,只要形成足夠的輿論壓力與公民動員(主要透過「公民商討」與「政改方案全民投票」),就會迫使中共退一步,與泛民政黨進行談判,而一旦中共做出若干實質退讓,運動就可以宣告成功,便無須執行佔中行動,溫和派將取得公民抗命運動的領導權。佔中主導者強調「公民抗命」的誠信,公開談論這個行動方案。這個假設低估了北京決不退讓的意志。
脆弱的運動結盟
另一個是關於政治結盟的預設。這個政治聯盟包含三個區塊:佔中運動組織、泛民政黨、與本土資產(中產)階級。第一塊,佔中運動內部,大致結合了中生代與青年世代。前者不少曾參與過去三十年的民主運動,也有「民主回歸派」,他們在1980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時,期待香港主權轉移給中國的同時,能夠催生香港的去殖民化與民主化。而青年世代則以2003年反《基本法》二十三條大遊行以來,經過無數次社運與政運歷練的青年學生幹部為主。
第二塊是泛民政黨,泛民在立法會占有27席,掌握三分之一的否決權。但泛民政黨內部矛盾不少,自從2010年「五區公投」失敗之後民主黨議員進入中聯辦談判,產生的分裂效應至今仍在發酵。不少人擔心,當「政改方案」送到立法會表?時,會發生泛民議員被「撬票」(跑票)的情況。
第三塊是所謂「本土資產階級」。從英國管治時期以來,香港的資產階級一向都依附殖民體制而茁壯。鄧小平當初承諾「馬照跑、舞照跳」,意思是不更動香港的資本主義體制,主權轉移之後維持與資產階級的政治關係。然而,這些年,來自中國的國營資本與權貴資本大舉進入香港,和本地資本發生利益擠壓,批租土地等問題就是一例。而梁振英(被認為是中共地下黨員)在2012年特首選舉擊敗唐英年(本土資產階級代表人)之後,梁振英站在中資這邊,引起傳統地產霸權四大家族不滿,香港統治精英似乎出現分裂跡象。馬克思主義托派出身的立法會議員長毛說:「梁是紅色資本家在香港的代言人」。因此,一些人認為:「建制派不是鐵板一塊」;建制派內部的齟齬,似乎產生了一個「政治機會」,使本土資產階級接受溫和改革路線,成為對中方施壓的槓桿。前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組織的「香港2020」,也被評估為屬於支持溫和改革的「中產階級力量」。
但是,與本土資本隱形結盟的關係,從頭就不甚牢靠,因為中共手中掌握的籌碼,可以輕易摧毀這個關係。本土資產階級,態度始終曖昧而保留。被李嘉誠兒子李澤楷收購的《信報》,在九月初撤銷支持佔中的對衝基金經理人錢志健的專欄,難道不是在對北京發出歸順的信號?
上述佔中行動方案的溫和路線,一直備受「本土派」(以陳雲和他的追隨者為主)嘲諷;而不少社運分子也抱持質疑態度,基於運動團結一直沒有公開化。但是北京宣布政改方案後,悲憤的氣氛讓年輕世代開始批評溫和派「不行動」。
北京改寫「一國兩制」
對照佔中主導者的「軟弱」、「無力」,中方狠狠打了一場組織戰,上演它預定的劇本,反制策略步步進逼,最終瓦解溫和派的策略與鬥志。第一招是「設定論述框架」。北京早早就劃下特首參選人的資格底線,就是所謂「愛港愛國」、「與中央對抗的人不能擔任特首」等等,通過它的媒體機器在中港兩地不斷宣示。今年六月,在佔中秘書處執行「全民投票」前夕,北京公佈了《一國兩制白皮書》,改寫「一國兩制」定義:
香港特別行政區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固有的,其唯一來源是中央授權。香港特別行政區享有的高度自治權不是完全自治,也不是分權,而是中央授予的地方事務管理權。高度自治權的限度在於中央授予多少權力,香港特別行政區就享有多少權力,不存在「剩餘權力」。… 「一國」之內的「兩制」並非等量齊觀,國家的主體必須實行社會主義制度,是不會改變的。
這份「詔書」規定:香港的自治權是「中央」授與的,中央給多少,你才有多少,因為在「主權」收歸祖國之後,雙邊關係屬「一國」之內,中央是主,香港是從。主從關係不容挑戰。
在《白皮書》陰影下,佔中秘書處照常舉辦「政改方案全民投票」,將近八十萬人參與,氣勢一振。「學聯」與「學民思潮」並且在七一遊行之後進行「佔中預演」,展示青年世代的反抗決心與場控能力。
但「全民公投」與「佔中預演」阻攔不了北京,甚至更合理化它的壓制決心,它先讓聽命於北京的反制團體上街頭「反佔中」,緊接著按照人大常委會的預定時程,頒布「普選方案」,設定了三個「閘門」:(1)參選人須獲提名委員會過半通過。(2)提名候選人二至三人。(3)提名委員會由一千兩百人組成,維持四大界別比例。至此,北京完成了它在論述鬥爭上的部署,一步步將特首選舉方案限縮在它可以掌控的範圍。控制提名權,扼殺參選權,鬆綁沒有實質意義的「一人一票」,這和中國內地已有的「差額選舉」有何不同?
第二招是「控制媒體」。這一年多來香港的媒體環境極度惡劣。獨立媒體與編輯遭受暴力威脅層出不窮;不聽話的媒體被撤廣告,有廣大影響力的網路媒體「主場新聞」突然關閉,連網站都刪除;參與佔中運動的金融業經理被撤銷報紙專欄;最新戲碼是對付壹集團,港府搜索黎智英和李卓人(工黨主席,也是佔中要角)的住所,將黎給民主派的捐款打成「黑金政治」。
「反佔中」嚇唬中產階級
第三招是策動「反佔中」。近年來香港「愛字輩」團體如雨後春筍。群眾戰是中共的看家本領,各地同鄉會、基督教右翼、家長組織都被動員起來,並且培育媒體出身的周融成為反佔中組織帶頭人。八月中,就在各方「等待」人大常委會決定「普選框架」期間,愛字輩團體總動員,由周融等人組織的「幫港出聲」持續動員,成立「保普選反佔中大聯盟」,普設街站收集簽名,宣稱達百萬以上。梁振英、董建華等人也粉墨登場簽名。八月十七日,「反佔中」上街遊行,人數雖遠少於七一遊行,但通過這個反制行動,「反佔中」強制卡位,宣稱它也有大量群眾跟隨,雖然這些群眾有來自中國內地的「臨記」(臨時演員),許多是「派錢」來的(走路工),遊行後五星旗隨地丟棄。第二天,中國喉舌媒體紛紛以「反佔中愛國愛港運動」做頭版。這是「出口轉內銷」的洗腦宣傳,中方媒體放言:「你有八十萬人簽名,我有十三億人!」反佔中的粗鄙醜陋,也是恫嚇中產市民的戰術。
就在這段期間,媒體出現一個關鍵詞:「袋住先」,先接受北京的篩選候選人方案,至少有「一人一票」,否則普選遙遙無期。北京若成功嚇阻「佔中溫和派」,下一步就可以集中火力對付「佔中行動派」。到此,中共的輿論鬥爭成功轉移視線,將本來是「真假普選」的論爭,轉化成「香港動亂或袋住先」的選擇。這個戰略的核心就是中性化(neutralize)「中產階級」的角色,使之怕亂,怕失去生活現狀,不敢上街抗命。中共的多重戰術一步步消耗佔中的氣勢。
「一國」的牢籠
最近,「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說法甚囂塵上。台灣和香港雖然都遭受中國統戰與滲透,但存在一個根本差別,就是,台灣仍據有事實上的主權。北京既將香港主權納入囊中,豈有不直接統治之理?人大落閘後,一個中國法學教授寫道:
一國之內,不執行中央全國性法令,不接受最高法院轄制,不向中央政府納稅,這樣的高度自治,全世界有第二家嗎?支持香港直接普選的,考慮過這個嗎?中央不能干預香港司法,不能干涉議會,如再對行政首長無運作空間,香港不就是邦聯嗎?香港這麼幹,全國各省也有權這麼幹,中國不解體了?
這裡的關鍵詞是「一國之內」,中共恐懼香港施行民主帶給中國「示範作用」。如果香港可以真普選,中國人民受到鼓舞,挺身要求普選,中共如何保住一黨專政?因此,它便須牢牢握住香港特首的提名權。
台灣要擔心人民的參政權是否正在流失?儘管我們仍有相對自由的選舉,但上到總統選舉,下到村里長,中共皆全面介入。候選人是否依恃北京的「祝福」,以獲得「候選資格」?北京這樣便繞開了台灣的事實主權,而達到控制政治議程的目的。馬英九政府阻礙台灣人民行使公民投票權,也應置於此視野才看得清楚。
政改框架「落閘」,粉碎了「真普選」的一絲寄望,佔中圈子情緒沸騰,年輕世代憤慨非常,不滿「佔中溫和派」的謹言慎行,不想再「等」,罷課在即。「佔中行動派」若掌控主導權,可能導致公民抗命運動的裂痕,這將是中方所樂見的局面,因為北京先挫敗了溫和派的談判希望,之後就可以專心對付行動派。但另一個可能是,由年輕人全面主導的佔中行動,激發更廣闊的運動團結,造成巨大的社會壓力,迫使中共做出讓步。
不願靜待中共閹割
目前為止,這場「佔中」對「反佔中」的拉鋸,北京似乎掌控了節奏。但中方仍無法掌握的是,香港青年世代的行動爆發力,有多強大?有多麼不可預測?在台灣,學生佔領立法院之前,普遍瀰漫著悲觀氛圍,但太陽花爆發,改變了政治格局,並打亂國共合作的議程。香港年輕運動世代已練兵十年,儲備了豐富的歷練與行動力。
學聯秘書長周永康說:未來香港不會再有年輕人相信「一國兩制」、「高度自治」、「港人治港」,未來不會再提「民主回歸」,提出來的必定是「命運自決」,香港人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要怎麼走下去。
序言書店老闆李達寧說:如果佔中三子堅持自廢佔中武功,攪一個假日中環嘉年華,然後宣佈佔中成功了事,從此靜待中共閹割,則可沒有好待遇了。到時有志貫徹佔中運動的朋友就應該群雄盡出,搶過佔中大旗,用盡方法匯聚民氣,好好與中共在中環幹一場。這不正是三十年來姍姍來遲的香港民主運動嗎?
「自決權」,在此之前仍是空中閣樓,卻因為中共直接統治的企圖,召喚了香港人的自決意識。針對中國政權的「解殖」、「政治主體性」,也被提升到日常論述的視野。年輕世代不願複製前輩的命運,空等三十年「民主回歸」而終致幻滅;他們不甘苦候,不願浪擲三十年的青春束手迎接「2046」的到來。
----------------------------
2014-09-10
香港「被動回歸」中國今年剛好十七年,若是正常的國度,香港的民主體制已經長成亭亭玉立的少女,或者成為英姿煥發的少年,但「東方明珠」十七年來面臨的,卻是北京政治霸權及新自由主義資本霸權的雙重「霸凌」,陷落在民族主義大旗下的香港,民生爆發階級對立,民權搖搖欲墜!
香港和台灣有類似的被殖民背景,不同者在於台灣目前已經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主權在民的信念深植在這塊大地上。曾經做為大不列顛殖民地的香港,則是個經貿金融極為發達,卻沒有主權意識的城市,賺錢營利以晉升社會階級,曾經是許多港人的「香港夢」,他們從未料過五十年不變的「一國兩制」保證有如謊言,北京當局就是最高權威,要談公民權利,請他們買張機票到台北,看台灣的年輕人在凱達格蘭大道公演。
陪伴香港人十七年的,不再是一幅幅無憂無慮的浮世繪,「馬照跑、舞照跳」的景象底下,是青年的日益貧窮化、是媒體的快速一言堂、是國民教育的思想洗腦;北京想要一手抓緊香港的所有,因為香港已經沒有後台。
雖然立法會還有幾許民主的呼聲在高喊,大學校園裡還有奮進的「不服從」理念在宣揚,他們還期待二○一七年特首普選,但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的香港政改方案,告訴全體香港人,夢該醒了!
香港人如果就此罷休,那麼香港人自己也得認了;但是當香港人發起屬於香港全體人民的「不服從運動」,推進「和平佔中」展現當家作主的意志,那麼,台灣人就不能置身事外。聲援香港,不僅給港人完全民主的機會,也可能給中國人一個改變的機會。〈陳杉榮〉
-----------------------------
2014-09-11
◎ 李祥瑞
張顯耀不是兩岸經貿談判的首席代表嗎?現在這個首席代表涉嫌洩漏機密,到底他洩漏了多少機密,還在調查,這節骨眼政府怎麼可以繼續貨貿談判?
已經有法界人士提到,依據聯合國通過的「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五十條:「倘一國同意承受條約拘束之表示,係經另一談判國直接或間接賄賂其代表而取得,該國得援引賄賂為理由撤銷其承受條約拘束之同意」。現在張顯耀涉嫌洩密範圍與損害尚未釐清,他所參與的服貿與貨貿協議草案,我們若不分藍綠,合理的以台灣人民之利益來說,正是亟待仔細檢視、檢討的時候,為何急著「復談」?
難怪昨天彭明敏教授投書提醒大家,兩岸談判可能變成「共諜」與「共幹」的對話!這當然是合理的推測。「理性」的政府此刻有足夠的理由可以推遲談判,甚至準備在證實張顯耀之所為已經損及台灣利益時,撤銷ECFA、服貿、貨貿。現在東躲西藏的復談,躲避國會監督,馬英九到底在急甚麼?搞得這麼神秘兮兮,豈不是再度坐實太陽花學運所指控的「黑箱」?人民如何信任?難道又是要為「馬習會」送上神秘伴手禮嗎?(作者任職金融服務業,新北市民)
----------------------------------------------
開除黃景泰 禮讓賴素如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11
◎ 黃帝穎
涉貪遭收押的基隆市議長黃景泰,雖已宣佈退出中國國民黨,改以無黨籍登記參選市長,但國民黨仍決議開除黃景泰黨籍。兩相比較,馬主席的前辦公室主任賴素如,一樣是涉貪收押,國民黨僅予停權,不僅未開除賴素如,甚至在賴的議員選區未增加提名,形同禮讓賴素如一席議員,國民黨的黨紀標準,難道全憑馬主席個人的喜好及親近與否來決定?
民主法治國家,政黨行為應有一致標準,受憲法平等原則拘束,這也是法院在黨籍案判決王金平、許舒博勝訴的主因,司法無法接受馬主席的恣意處分與差別待遇。
台北地檢署偵辦雙子星開發案,查出馬英九的親信、現任台北市議員賴素如,涉嫌收賄一百萬元,向北院聲押賴素如獲准,北檢也依貪污罪對賴素如提起公訴,但國民黨僅對賴做停止黨權處分,並禮讓賴素如競選議員連任。反觀黃景泰一樣是涉貪收押,但連起訴階段都還沒到,國民黨即予開除黨籍,更不用說會比照賴素如模式,禮讓黃景泰參選,這樣的黨紀明顯有兩套標準,究竟為何差別待遇,馬主席有義務向全民及司法說明!
(作者為律師,永社理事)
------------
2014-09-11
◎ 楊鎮榮
羅淑蕾提告台北市長候選人柯文哲私設帳戶,協助他人逃漏稅,柯文哲競選總幹事姚立明等人立即到北檢提告羅淑蕾誣告、妨害名譽及意圖使人不當選。
此事讓人想起二○一二年總統大選時,國民黨以「宇昌案」控告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利用不實的司法案件拖垮對手。羅淑蕾所言是否為真猶待法官釐清,唯個人希望掌控國家機器者切勿利用掌握之不實資料或情資,逕行對付在野黨競選者,一如白色恐怖時期以司法不實指控栽贓陷害反對者一般,否則將再陷台灣政治於不公不義的境地。
對付選舉時故意抹黑手段,反制之道是什麼?全民應該讓抹黑者的意圖失敗,才能制止這種可惡的選舉歪風。否則設若每次都能得逞,則被抹黑者落選後即使澄清或無罪,則恐怕來不及了。
因此,全民應該發起呼籲司法保持中立,選前宜速審速結,以還候選人的清白或定其罪責。選民尤其應該睜大眼睛,以避免特定政黨每逢選舉即操弄類似「宇昌案」的惡劣手段。
(作者為台師大休旅所碩士,台北市民)
-------------------------------

品牌是誰的責任

whos-responsibility  

---------------------------------
建立廢油回收的完整管制策略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11
◎ 陳文卿
今年的中秋節,各知名糕餅店同樣都忙翻天,只不過是忙著應付大排長龍的人潮退貨退錢,淚水只能往肚裡吞!可是今天爆發這場荒謬劇,如果大家只是交互指責,而未去思考應如何建立完善的廢油回收管制策略,可以想見的是,類似黑心事件難保不再重演。
首先我們應確認廢食用油基本上是具回收價值的資源,也不能任意棄置而造成溝渠、下水道的堵塞汙染。廢油主要來源是以油炸為主的餐飲業以及食品工廠等。家庭或一般小吃攤,數量有限且混雜物太多,頂多拿來做手工肥皂等。回收油再利用業者所收集的廢油來源,應以餐飲業以及食品工廠等為主,所以要求這些廢油產生業者申報流向,是管制的第一步。而且廢油產生者,也要有責任了解回收商回收後到哪裡去。今天大家注意的焦點僅在黑心油流到哪些地方去,哪些業者不幸中鏢了,可是更重要的是,大家有無想過郭姓嫌犯的廢油是從何處收集來的?如果是有名有姓的廠家,則這些廢油產生源也難辭其咎;如果竟是來自地下屠宰場,或甚至斃死豬等,則代誌就更大條了。
在日本我們常看到有些炸甜不辣的餐館,產生的廢油直接加入蘇打錠,成為膏狀後交給肥皂工廠,就完全不會被拿去做別的用途了,所以做好源頭管制是第一步。
其次,廢油回收後正規的用途可包括生質燃油、肥皂、飼料以及化工原料等(王永慶生前的「第二個大夢」,便是把全台廚餘回收,製造有機肥料,解決土壤酸化的問題)。除了前述提到的手工肥皂外,其餘都必須是專業的化工製程設備,不是搞幾個桶子就能幹得來的。像媒體所呈現的郭姓嫌犯工廠之髒亂情形,連做飼料都大有問題,居然拿來生產給人吃的食用油,簡直匪夷所思。
大型連鎖速食店或食品廠,所使用的油脂量龐大,也有固定的供應商,因此要求油品供應商建立逆向回收機制也很重要。油品使用多次後,酸價會提高超過現值,就不能再重複使用,因此應由原供應商回收,以進行其他方式的再利用,可以裂解成為甘油以及硬脂酸,這也是有價的化學品,或提供大飼料廠作為配方原料。除提高資源化再利用價值外,一方面也可確保不致外流到其他不當使用途徑。
因此環保、衛生機關大家一起來,建立廢油回收的完整管制策略,才是防止類似事件再度發生的正途。(作者任職環保技術服務業,新竹市民)
----------------------------------------
2014-09-10
◎ 東方亮
餿水油事件,馬英九利用國民黨中山會報把自己的責任撇得一乾二淨,認為關鍵在於「地方政府查廠不夠徹底」。他卻忘了依食品安全法,中央權責單位負有「監督管理」的責任,還須建立全方位的稽查制度,地方配合執行。然則,當檢舉民眾向中央衛生單位申訴時,又做了什麼?還是藉口稽查人員有限,推給地方?如此互踢皮球,釀成重災,又如何能為消費者把關?
當初毒澱粉案,是由衛福部楊技正發現毒澱粉流竄的蛛絲馬跡,進而抓住黑心廠商的,馬總統還特別予以讚揚。現在發生的「餿水油」何其嚴重,行政院竟然視為「劣質豬油」,避重就輕地將「違法」和「影響健康」分開,還敢將粗糙檢驗報告公布(「強冠」竟然合格),愚弄全民,可惡至極!但馬居然對「行政院快速反應予以高度肯定」,豈非睜眼說瞎話!難道全國只有馬英九沒吃到餿水油,所以無法體會全民的憤怒?
郝龍斌至少還敢說,黑心廠商比殺人還可惡,應該判無期徒刑,甚至死刑!馬英九卻雲淡風輕,只有口號,還怪東怪西,如何能恢復民眾信心?(作者為基金會志工,台北市民)
-----------------------------
感受不到政府的認真、誠意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11
◎ 齊心
一般消費者到商場購物,無法了解或調查食品製造銷售過程是否有問題。但食品製造商訂購「客製化」豬油時,若卻未確實調查,或到製油廠參觀,僅憑SGS檢驗報告或GMP認證就下訂單,發生問題時,當然也要負擔責任。但是,SGS檢驗單位檢驗不實、GMP認證不實、食品安全主管機關與檢驗機關未盡責等,都是政府與相關檢驗機構的責任。
自二○一一年塑化劑問題,迄今已逾三年,食品安全問題並未減少,不知何時又有問題爆發。如果問題工廠被民眾檢舉時,里長、派出所員警、環保局人員、稅捐單位、衛生單位、檢調單位稍加用心,問題就不會累積數年。
政府將餿水油「正名」為「劣質豬油」,政府單位網站也用「政令宣導」的方式應付,或者找一些學者「背書」,或要求民眾提出「人體試驗資料」才能說「有害健康」,這些都讓民眾感受不到政府的「認真」與「誠意」,反而讓人民認為政府「愚蠢」、沒有「常識」。難怪許多人民感覺被迫在爛蘋果堆中挑蘋果,卻始終買不到好蘋果。
「分層負責」不是上級高官推卸責任的「藉口」,聘任「專家學者」擔任政務官也不保證行政品質。如果總統與政務官只是政黨競選分贓的結果,借調擔任政務官的「專家學者」沒有真才實學,又沒有行政能力,出了問題又回大學教書;這種政府就很危險。唯有總統、政務官都有真才實學,認真負責、積極有為,才能領導各級公務員認真工作,才能解決問題,國家才有希望。
(作者為國立中興大學教授)

---------------------------------

2014-09-11

〔記者蔡亞樺、葉冠妤、俞肇福/綜合報導〕台北犁記「芝麻肉餅」捲入餿水油風暴,連日來湧入大批民眾排隊退貨,至昨日為止,退費金額破一千五百萬元,但只有一張四三○元金額的發票是用到餿水油的「芝麻肉餅」,其餘退款都是沒出問題的中秋禮盒。同樣中鏢的基隆百年製餅老店「李鵠餅店」,退貨金額也逾八百萬元。

  • 台北犁記昨放寬退費規定,所有犁記產品皆能退費,消費者可憑發票,或就剩餘品項單價進行退款。昨天退貨人潮已明顯減少。(記者葉冠妤攝)

    台北犁記昨放寬退費規定,所有犁記產品皆能退費,消費者可憑發票,或就剩餘品項單價進行退款。昨天退貨人潮已明顯減少。(記者葉冠妤攝)

  • 基隆市知名的百年老店李鵠餅店,因為產品綠豆椪用到全統香豬油,導致產品下架、民眾退貨,累積金額逾八百萬元。(記者俞肇福攝)

    基隆市知名的百年老店李鵠餅店,因為產品綠豆椪用到全統香豬油,導致產品下架、民眾退貨,累積金額逾八百萬元。(記者俞肇福攝)

退費惹議 犁記放寬標準

台北犁記原堅持非芝麻肉餅,僅能退半額,爆發衝突、引發消費爭議,台北市法務局昨早約談犁記,犁記總經理張婉玲到市府說明,同意只要有發票或實物,不論任何產品,都可全額退費。

昨天台北犁記退貨人潮明顯減少,但仍有人拿空盒子前來退款遭拒,經店員解釋未發生太大衝突。此次退貨風波,引發民眾怒罵店員,更逼店員吃餅自清,犁記員工私下表示身心俱疲,「跟氣炸鍋一樣,消費者和店員情緒隨時都可能炸開」。

犁記總經理張婉玲聽聞員工遭遇後不捨哽咽說:「這次風波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員工向心力。」犁記如何再起?張婉玲只嘆傷害已造成,不知該如何重新開始。

民眾則有相挺也有責罵,花籃、打氣電話湧入台北犁記,有網友在臉書上成立「聲援犁記」粉絲團,訴求員工無罪;但也有網友認為店家難辭其咎,「其他店家都全額退費,犁記賣那麼貴卻想推卸責任,第一線員工最倒楣」。

李鵠退費逾800萬 明重新營業

李鵠餅店表示,明天將重新對外營業,目前規劃是先販售鳳梨酥及蛋黃酥,至於這次被波及的綠豆椪則暫不販售。

------------------------
如果這些錢用在食品安全...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11
◎ 陳俊吉
台灣每年食品及化工相關科系畢業的人才這麼多,為何不多招考並訓練有關科系畢業的人才,進而為台灣的食品安全問題把關呢?這個政府寧願每年花費超過八百億補貼退休公教人員優惠存款、花費兩百億舉辦為期僅十二天的世大運、每年花費近五十億元發放退休公教人員年終慰問金,卻不肯多招募食安專業人才為全民把關,民眾還能期待什麼?
政府單位人力不足,同樣出現在我們警察及消防人員上,別說八百億,光世大運和年終慰問金兩百多億拿來招募新警員及消防人員或購置相關消防器材,那可以多招聘到多少員警及消防人員,也可以降低失業率,讓年輕人有更多就業機會;但是我們的政府卻不這樣做,寧願累死我們的警消人員,放任黑心廠商繼續殘害台灣百姓,也不願意在這些議題上多盡心力。
每一個國家都會碰上財政吃緊的窘境,如何有效分配資源,是執政者應具備最基本的能力,像食品安全這麼基本也最重要的議題,國家理應招募更多專業人員來為全民健康把關,因為食品安全是影響範圍及層面最廣的問題,連馬總統自己都說在總統府辦公的時候,午餐最喜歡叫便當來吃,所以說不定馬總統也吃到餿水油了!
如果這個國家繼續將資源花費在照顧特定族群上,而忽略國家其他重大政策,我相信不僅食安會繼續出問題,整個國家也會不斷發生問題。
(作者為銀行員,台北市民)
--------------------------------------------
誰來教企業善盡社會責任?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11
◎ 汪浩
這次的食安風暴越演越烈,舉國全盤皆輸,道理很簡單:當代風險社會的邏輯就是:危險無所不在,如病毒隨沫飄散!當我們只能用風險「機率」來管理,那麼注定要發生的「統計意外」就會讓整場失控。偏偏這次風暴又暴露出政府利害關係人治理的無能與無助,企業供應鏈管理的失能與失德。
企業社會責任並不複雜,任何一家公司,只要因為企業外部社會與環境而獲利,就必須因為這些「額外恩典」而擔負相對的倫理責任,就像台灣企業家喜歡掛在嘴上的:「要感恩、惜福、回饋!」然而,多數企業卻口惠而實不至。別再抱怨你也是受害者了,也別說檢驗合格了,連守法都只是基本底線。管理好你的供應鏈就是所有企業的社會責任核心職能,捨此不就,下次風暴還要逆襲!
國際第三方認證機構都強調公司的供應鏈管理,這次真的是一敗塗地,遑論那已經信用破產的「一抹微笑」。主因是:台灣的企業家長期以來忽視其供應鏈倫理,或將其視為市場工具,操弄華而不實的媒體花樣,沒有能力學習將其與企業的永續競爭力相連結。
請企業家仔細觀摩近日某瑞典家具通路商的當責管理—「雞婆」的跨界預應,或者國內另一家堅持本業良知的食品大廠。好吧!也讓我們回到企業將本求利或市場競爭的壓力環境,其實,一點小小的「責任投資」,一些細微的管理技巧,是可以創造大大的市場機會與企業能量的。
台灣企業家們,別再財大氣粗了,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作者為逢甲大學社會事業管理研究中心主任)
--------------
2014-09-11
◎ 岑安
人們一思考,上帝就笑了。大官一發飆,油蟲們也笑了!
郝龍斌說,販賣餿水油比殺人更可惡,「判死刑也不為過」;朱立倫跟進,他說毒油比毒品更毒,他不能忍受食安問題再三發生。
郝朱都是大官,手握豐沛的行政資源,領導上萬公僕,事發一週之後,眼見民怨沖天,他們先後表態,他們一生氣,壞人應該皮皮剉了吧?
事實不然。
郝龍斌是食品衛生博士,學問應該不錯,當過立委、署長和八年首都市長,法律常識應該有唄?我們是民主法治國家,去年賣混合假油的味全三董魏應充,至今仍逍遙法外,生意愈做愈大。這次賣餿水油的,食藥署檢驗報告還替他背書說「合格」,只差沒有頒獎表揚他的技術高明咧,憑什麼判他死刑?郝龍斌不會不懂這個理,他撂狠話,說穿了只是喊給憤怒的消費者爽一下,說白一點,這叫煽動民粹,混淆視聽。
郝龍斌的政治出路茫茫,衝起來難免有點不理性;朱立倫不一樣,他還要選票,說起話來比較冷靜,但一樣風涼,隔靴騷癢。
朱立倫是會計博士,算得很精,刀切豆腐兩面光,他說「地方政府在執行上的鬆散及鄉愿,絕對要記取教訓…。」彷彿他是旁觀的仲裁人似的,一派事不關己的輕鬆,但別忘了新北市各級學校團膳舞弊頻傳,一口氣被起訴幾十個校長,這不是他口裡的「寬鬆、苟且、鄉愿」嗎?朱立倫沾沾自喜說,這次風暴新北市淪陷的多屬「中下游」廠商,想把責任推給民進黨執政的「上游」屏東縣,做個完美切割,有人在上游下毒,整條河就魚死蝦爛,還分什麼上下游?食品業黑心是一個共犯結構,別想只找個替死鬼頂罪脫身。按照目前的資訊,原料流往新北市最多,換句話說受毒害的消費者,新北市可能最多,朱立倫有什麼好幸災樂禍、見獵心喜的。
每一次食安風暴,政府就巧妙的扮起門神,為奸商開後門脫身,消費大眾千萬別被轉移了焦點,以為槍斃郭烈成就得救了。切記,官愈大責任愈大,廠愈大罪孽愈深,從食藥署、衛福部到行政院,一個也脫不了干係。
(作者為新北市民,資深媒體人)
---------------------
2014-09-10
◎ 張森富
近年來,常聽到官員們引用一個時髦的術語—「巿場機制」。從教改的「廣設高中大學」、教育部的「大學自主」、新版食安法的「業者自主管理」,到經濟部的「業者自主」…,彷彿「巿場機制」是解決一切問題的萬靈丹,將一切交由巿場決定,政府無須干預,以簡馭繁,就可以達到「無為而治」,多好!倘有過失,也是責不在己,如不沾鍋般。那麼,人民繳稅供養這些官員何用?因此,官員們閒暇之餘,三不五時就出來宣導政令一番,以宣示其存在。
於是台灣開始出現大學生滿街跑,卻擺脫不了廿二K的命運。私校董事肆意訂定嚴苛的「教師評鑑辦法」逼退教師,黑心學店充斥教育巿場。高雄石化業者不顧居民安全,而釀成氣爆。不肖廠商製作黑心油,流入巿面,毒害消費者等。類似的情形,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可見,這不是天災的偶然,而是人為的必然。而官員們仍然以「個案」視之,還是交由「巿場機制」決定,則可預見的是,問題仍然會一再發生。(作者為大專教師,台北市民)
--------------------
派遣政策不只是算術!

字體列印轉寄|facebookshareplurkshare
2014-09-10
◎ 姚光祖
上任不到一個月的勞動部長陳雄文,週二接受採訪時表示,週三的「派遣立法全國社會對話會議」,勞動部將提出新的方案,也就是陳部長所謂的「漸進式將派遣工納入正職」,依據這個方案,雇主每把一%的派遣工轉正,勞動部就送二%的派遣額度給這家公司。
但長期關心勞動派遣的工會團體,必須要嚴正地告訴陳雄文部長,派遣政策不該只是算術,今天派遣政策要社會對話的重點,應該是「雇主為什麼需要勞動派遣?」以及「哪些行業需要使用勞動派遣?」也可以是「目前雇主已經可以使用外籍勞工四十%,使用勞動派遣後是否該減少?」但勞動部卻直接跳過這些重大問題,然後直接在雇主使用派遣的比例上要討論,甚至整場會議中毫無派遣工出席與會,那我們不禁要問,勞動部在哪個會議上獲得了勞動派遣應該被允許使用的社會共識?又是在哪個會議中討論了哪些產業該使用派遣?看起來毫無勞工行政背景,空降來勞動部的陳部長,真的只把派遣政策當作算術。
(作者為桃園縣產業總工會秘書長)
-----------------------------------------
2014-09-11
◎ 黃子維
媒體報導,美國去年曾派出多位退役上將來台,協助我國發展不對稱戰力。讓人不勝唏噓。
一方面,面對中共持續且快速的軍事現代化,除了在「量」拉開與我方的差距,就連「質」的部分,也因解放軍陸續展開新一代大型水面艦、第四代隱形戰機與巡弋飛彈等先進武器系統的研發與量產,讓台灣曾經擁有的相對優勢已可說是蕩然無存。因此,發展不對稱戰力,透過提高解放軍攻擊台灣所必須付出的成本,而非在資源投入的絕對值上與之競爭,確是我國戰略思維必須轉變的方向。
但,另一方面,回到戰爭的公式,根據西方「兵聖」克勞塞維茲的論點,一個國家的戰力,就是工具總和與意志力量的相乘。簡單來說,唯有堅強的戰鬥意志,搭配足夠又堪用的武器裝備,才能使戰力獲得完全的發揮。而就這個部分來說,很遺憾的,台灣的自我防衛意志處於持續下降的趨勢,特別是馬政府執政這幾年。
試想,坐領高額俸祿的退役將領頻赴對岸把酒言歡,機敏單位的共諜層出不窮,甚至三軍統帥都不顧一切的想要與中共的軍委主席「馬習會」,再怎麼發展不對稱戰力,都是本末倒置吧!(作者為美國佛萊契爾外交暨法律學院碩士,高雄市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