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研究:人類700萬年前即開始直立行走
法國研究:人類700萬年前即開始直立行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o0W8K
法國科學家團隊研究發現,21年前於查德境內沙漠出土的查德沙赫人,除了可以在樹叢間攀爬之外,還能以雙足直立行走。(法新社檔案照)
2022/08/26 05:42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法國波提耶大學科學家領導的研究團隊,24日發表於《自然》期刊之最新研究,透過進一步分析近21年前於查德境內沙漠出土的查德沙赫人(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過去被輕忽之大腿骨化石,重新證明這種出現於距今700萬年前的最古老人屬除了可以在樹叢間攀爬之外,還能以雙足直立行走,為其做為目前所知人類最早祖先打下「更好的立足點」。
在科學分類上,現代人類為靈長目人猿總科人科人亞科人族的人屬,黑猩猩屬為該族另一倖存物種,兩者基因僅1%至2%差異;此外,只有人亞科的大猩猩族和人族,不像其他猿擅長爬樹,用兩腳走路而非四肢更是人類重要特徵。
2001年出土的查德沙赫人化石,當時將人族歷史一舉推前100萬年;但是否為最古老的人屬祖先,以及人類、黑猩猩最近共同祖先,或只是一種只有化石的猿,至今仍在科學界引發激辯
波提耶大學科學家最初根據查德沙赫人的頭顱骨、顎骨與牙齒,由其脊髓與大腦相連的顱骨孔洞位置研判,該生物必定以兩腳走路並保持頭部挺直。但其他專家並未因此信服,波提耶大學研究團隊發現可能屬於查德沙赫人的大腿骨後,進一步證實:和用指關節四腳走路的猿類相比,查德沙赫人的確和直立行走的人類更接近。
不過,最新研究結果再次引起學界激辯,包括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伍德(Bernard Wood)、美國自然史博物館科學家哈蒙德( Ashley Hammond)都表示無法信服,認為該研究選擇性擷取結果,完全忽略先前科學界的努力。
但倫敦自然史博物館科學家史普爾(Fred Spoor)讚揚該研究提出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查德沙赫人的確可以用雙足行走。史密森尼人類起源計畫主任波茨(Rick Potts)則認為,新發現的大腿骨給了研究結論「更好的立足點」,但要弭平爭議,「還需要拿出更多化石」。
法國科學家研究查德沙赫人的大腿骨化石,重新證明這種出現於距今700萬年前的最古老人屬,除了可以在樹叢間攀爬之外,還能以雙足直立行走。(美聯社)
法國研究:人類700萬年前即開始直立行走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Ao0W8K

2022-08-26_1116222022-08-26_111636

法國學者研究稱找到史前人直立行走證據 反對者吐槽:只是黑猩猩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320萬年前人類始祖「露西」 死因揭曉竟是...

一組跨國研究團隊分析「露西」的化石後,認定「露西」是從樹上摔落,造成身上多處骨折死亡。(圖截自紐約時報)

2016-08-30  07:2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考古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始祖可追朔至生活在320萬年前的化石「露西」(Lucy),但「露西」的死因始終沒有一致定論。有外媒報導指出,一組跨國研究團隊分析「露西」的化石後,認定「露西」是從樹上摔落,造成身上多處骨折死亡

  • 「露西」至少跌斷了1根肋骨,腳踝、膝蓋和骨盆等處也有骨折傷勢,就好像車禍中的傷者一樣。(路透)

    「露西」至少跌斷了1根肋骨,腳踝、膝蓋和骨盆等處也有骨折傷勢,就好像車禍中的傷者一樣。(路透)

  • 研究人員研判 「露西」很可能是從高樹上摔落而死。(路透)

    研究人員研判 「露西」很可能是從高樹上摔落而死。(路透)

  • 「露西」於1974年在衣索比亞出土,骨架具有類似猿的腦容量和類似於人類的二足直立行走方式。(美聯社)

    「露西」於1974年在衣索比亞出土,骨架具有類似猿的腦容量和類似於人類的二足直立行走方式。(美聯社)

綜合外媒報導,一組美國和伊索比亞的研究團隊掃瞄「露西」的化石,發現她的傷勢應是從高處摔落形成,她至少因此跌斷了1根肋骨,腳踝、膝蓋和骨盆等處也有骨折傷勢,就好像車禍中的傷者一樣。研究人員研判 「露西」很可能是從高樹上摔落而死,這項研究結果已發表在最新一期的《自然》(Nature)期刊。

露西」於1974年在衣索比亞出土,普遍被視為人類最早的祖先。「露西」的骨架具有類似猿的腦容量和類似於人類的二足直立行走方式,支持了人類進化爭論中直立行走在腦容量之前的看法。

------------------

露西眼中 荒謬、落後的台北
蔡又晴 / 記者 2014/08/28 09:43 點閱 3712 次

看完《露西》後,我有一種錯覺。整部戲的主軸如果是進化,那麼,這部片從台北開始,進入這個故事,意味著台北就是的邊緣蠻荒地帶,是進化的起點,也是落後的象徵。台北有貌似五星級的飯店,但人們卻可以隨意賄賂、在大街上殺人、公然將人綁架到飯店房間,也無人攔阻或過問,全台北市除了服務業之外,沒有一點點警察存在的跡象。

當對露西的暴行結束後,接下來的台北印象,依然是一連串的荒謬與低俗。看押露西的流氓猥瑣,動輒是對女性輕挑,充滿的性暗示,全代表台灣人的形象。等到露西殺出重圍,台北依然是無政府狀態,她可以大街上開搶打死計程車司機、脅迫司機搭免錢車、下車之後司機乖乖等她,司機也不會報警。

費解的娛樂邏輯

露西衝進三總,手上明明拿著一隻裝著滅音器的手槍,也無人發現,接著進手術室射死病患,理由荒謬的可笑,她說反正醫生救活不了這個病患,好像這個病患從來沒有家人或朋友,似乎只是一個孤獨存在的個人。

更諷刺的是,露西打電話跟母親話別的理由是甚麼?因為她快要死了,所以她需要跟母親道別跟道謝,但是剛剛的病患沒有這個機會,這是暗示人的價值會因為人種或地區,而有所不同嗎?接著還是一連串的不可思議,她挾持醫生動手術,這麼長的時間,這麼多的醫護人員無人通報,也無人發現,沒有警察出現就算了,連個保全也沒有。

我不知道這是推崇大腦開發的功效,還是小覷大眾智商的編劇,或者在暗示台北的落後,但這一切是不是在打著娛樂的名號下,就都可以理解呢?

台灣形象的扭曲

最後,露西離開了台灣,來到巴黎,那裡有著豐富知識的教授,露西在那邊吸收知識,並且傳授知識,這些都發生在西方主流學術殿堂—大學裡面。另外,還有見義勇為的法國警隊隊長,以及不斷出現與歹徒搏殺的巴黎警隊,雖然傷亡慘重,但至少他們曾經英勇,最後,巴黎警察神勇、神奇的打死了來自韓國的黑道老大。

兩相對比之下,台灣這樣的曝光,除了滿足台灣在國際曝光度不足的窘境之外,呈現出來的內在意識形態實在是可悲的,台灣就是一個沒法治被西方殖民的地方。

畢竟這是電影娛樂,不應該太嚴肅對待,但是對照電影中的潛意識跟台詞,我真的不知道台灣人在高興什麼?除了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難得多次出現在畫面外,毫無利益可言。

其實這是外國人拍的片子,對於拍片人製片人來說,除了台北便利、配合度高並且充滿異國風情之外,拍出來後,台北到底是甚麼形象,我相信無論是導演、演員跟電影公司都一點也不在乎,他們只在乎片子有沒有賣錢,目前《露西》的票房是亮麗的,但是台灣是傷害還是得利,恐怕又是另外一回事了。我想太多了,但是看完後,我就是無法停止聯想。

----------------------------------------------------------------

2014年09月02日17:26
最近有《露西》與《軍中樂園》這兩部電影上映,這兩部片都觸及了一個不太常見的倫理議題,就是電影拍攝上的道德責任。

《露西》在台北拍攝,有些人認為台北市政府有給予某些拍攝支援,因此電影本身應該承擔宣傳台北的責任,但就電影內容來看,似乎不太能促成外國人來台一遊的欲望。也有人持相反觀點,認為政府提供服務本是應然,電影所帶來的效益也無法直接計算,因此這種要求是不合理的。

《軍中樂園》則是在前期的籌拍階段,發生挾帶陸籍工作人員登上軍艦勘景的違法事件。許多人認為應該抵制這部片,但也有人認為本片的美學價值甚高,值得一看。

通常我們探討電影這類藝術作品的道德責任,僅限於作品本身的特質,包括是否過於暴力、色情,或是傳達某種不妥的意識形態。但電影在製作過程中,也仍然會引發一些道德衝突。

這兩部片在這方面的問題有點不太相同,但同樣都出現了「美學價值」與「道德價值」之間是否可以互補的說法。根據多數影評,我想這兩部片應該都有一定水準的客觀美學價值,也就是可稱「好看」。有些古典的價值論認為美就是善,不過就近代價值論的觀點來說,美學價值與道德價值通常沒有必然關連。電影可以非常好看,但我們也可同時認定這部片在道德上不應存在。

因為多數人認為「美」無法瀰補道德上的錯誤,所以評價當代電影的道德責任時可以排除其美學成就來思考。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可以簡化為兩個,就是這兩部片是否真有如前述的道德責任,以及如果有責任,那這責任是否已被滿全。

《露西》接受了北市的資源幫助,那麼它就有必要滿足台北宣傳上的需要嗎?這種道德責任和「約定」有緊密的關係。如果市府與拍攝團隊事前約定某種交換,比如說我提供你某些資金或服務,以交換我所需要的宣傳效果,那麼拍攝團隊當然有責任去實踐這個約定。

但目前看來,市府與製片方並不存在這類約定,市府也沒有向《露西》提出置入性行銷,因此《露西》在這方面就沒有道德責任。

有人會進一步主張:就算沒有約定,《露西》沒繳稅卻接受市府的服務,也應該意思意思一下回饋,這是基本的做人道理。

這種說法非常詭異,有許多接受台北市府服務的人,像是外來的遊客,一樣沒有繳稅給市府,但我們通常不認為他們有必要「意思意思」一下幫北市作行銷,他們甚至可以表達對台北市服務上的不滿。

進一步來看,如果事前沒有約定,那麼《露西》就沒有宣傳台北的道德責任,但若在沒有約定或要求的狀況下,《露西》卻仍幫台北推廣、行銷,則反而是北市應該感謝他們,我們也應該肯定《露西》的道德表現,為什麼呢?

因為這是「超義務行為」,是超出義務的崇高行動,這類行動有很高的道德價值,但如果用道德規約去限制,就會變得不妥當。

至於《軍中樂園》的違法勘景問題,其法律部份已進入司法程序,在倫理的部份,則是違反了製作者與軍方之間的「約定」,所以在道德上是「錯」的。做錯事有很多解決方法,在法律上就是抓去關或賠錢,在道德上,「不二過」是一種解決方式,道歉則是另一種主流的解決方法。導演鈕承澤之後似乎沒有出類似的包,比較乖一點,算是不二過。至於道歉嘛,這就有點爭議了。

不少軍官發起拒看的活動,因為他們認為導演鈕承澤並未道歉,有手段上的不正義。我查了一下資料,其實鈕承澤在2013年7月有在回國時公開道歉過,是記者攔路採訪時就地道歉的,不是非常正式,而且之後就沒有明確的再表示,而是低調的完成整個製片流程。

這樣的道歉足夠嗎?有許多國軍軍官因此案而受懲處,鈕承澤對他們有道歉的責任,這些當事人方有資格決定鈕承澤的道歉「夠不夠」。現在出面抵制的軍官,看起來不見得與這些「受害人」是同一群體,因此我們無法推知這些受害者的真正想法,但情感上來講,應該會和現在呼籲拒看者有一定社群關連,因此他的道歉可能是「不足」的。

此外,因為鈕承澤違反了與國家安全相關的法律,也應對全體國人道歉。就形式來說,他這樣的道歉是有點草率,但在道德上這種道歉是否足夠,並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接受道歉與否,仍是由百姓們個人決定。所以這個問題可以丟回來給你了。對他這樣的違法行為與這種程度的道歉,如果你認為不夠,就拒看吧。

於此我們可以整理一下這兩部片道德責任推理。就《露西》而言,其製作單位不欠台灣什麼,若能多回報台灣,反而是種超義務的美善。而《軍中樂園》的違法勘景問題,則是對於軍方甚至全民均有所虧欠,他的道歉是否「及格」,端看每個人心中的一把尺。想看就看,想杯葛就杯葛,沒有標準答案。

沒有標準答案?那我覺得要抵制,但大家都跑去看,難道是我錯了嗎?話不能這樣說。

不論你對這兩部片持有什麼樣的道德觀點,你都應該表述自己的意見,並與對立的意見相激盪,這能帶你進入一種道德對話的情境,並從中認知自己的道德思維模式的優缺點,進而提升、修正,這才是對你有意義的事。畢竟對兩位大導演來講,你的個人意見實在微不足道,但你可以藉由他們來進一步接觸美善的價值。

------------------------------------------------------------

吳思瑤批電影「露西」拿3750萬補助

【聯合報╱記者高詩琴╱即時報導】
2014.09.04 04:37 pm


圖/UIP提供
台北市議員吳思瑤今天下午於市政總詢時指出,北市府對電影「露西LUCY」的補助太過偏心,也太過友善。「露西」共拿了3750萬元的補助,比起一般國片每片197萬元的補助多上19倍。

吳思瑤指出,她看到台北的風景、飯店能夠透過「露西」播放全球,她覺得很高興;有些網友覺得露西在醜化台北,她尊重不評論,但她覺得露西的補助太高,與其它電影補助相比起來落差太大。

吳思瑤指出,北市府補助露西3750萬元,其中是第二預備金2750萬元,還有世大運1000萬元。不了解露西為何可以動用到世大運的補助金?難道是因為露西裝著槍枝準備去殺人的包包是某體育學校的包包?

台北市長郝龍斌表示,電影的開頭與結束都有出現世大運的LOGO以及片段;另外,露西的補助對於其它電影補助也沒有排擠問題。

【2014/09/04 聯合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