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姜氏族譜 

               族譜名稱 

龍岩 姜 (上杭)姜氏宗譜      1 1 上杭族譜館 FJSH150
龍岩 姜 天水姜氏族譜            1 1 上杭族譜館 FJSH189
龍岩 姜 天水郡姜氏族譜         1 5 上杭族譜館 FJSH191
廈門 姜 姜氏統宗譜(全套) 1 67 姜氏宗親會 廈195
廈門 姜 姜氏統宗譜(卷首)   1 1 姜氏宗親會 廈196
廈門 姜 姜氏統宗譜(讚序|)  1 1 姜氏宗親會 廈197
廈門 姜 姜氏宗譜(卷首上)   1 1 姜氏宗親會 廈198
廈門 姜 姜氏宗譜(寶璜堂)   1 1 姜氏宗親會 廈199
廈門 姜 敬義堂姜氏宗譜         1 1 姜氏宗親會 廈200
廈門 姜 山東萊蕪姜氏族譜      1 1 姜氏宗親會 廈201
廈門 姜 沐陽渭水堂姜氏五修族譜 1 1 姜氏宗親會 廈202
廈門 姜 姜氏族譜                  1 1 黃氏宗親會 廈19
臺灣 姜 金門姜氏家譜稿         1 1   臺43
臺灣 姜 姜氏九貽堂思源集      1 1   臺44
臺灣 姜 後浦姜氏族譜            1 1   臺45

----------------------------------------------------------------------

臺灣不認唐山 金門不認同安

清領末期漢人移墾臺灣也多經歷過好幾代,使臺灣從原先的移民社會轉型為定居的在地化社會,對原鄉的認同也逐漸淡薄,遂有「臺灣不認唐山、金門不認同安」的在地認同,以及「一代親、二代表、三代散了了」等各自發展的諺語。

這樣的情況可從清末臺灣的分類械鬥形式的轉變,以及日治初期自由選籍的期限過後,僅有0.16%的人口返回中國原鄉等看出端倪。 清初的分類械鬥,多以原鄉祖籍別作為械鬥單位,到了清領末期則改以現居地團結者較多見。而日治初期,多數漢人仍選擇居住在 臺灣 ,也多少反映出 清 代漢人移民的後代,已形成 臺灣 在地認同。

福建、廣東兩省的這一些漢人,他們冒了很大的危險來到了臺灣。這些人來到臺灣久了以後就逐漸定居落戶,臺灣成為他們長久要在此生活下去的土地。於是在清末十九世紀初期的時候就有:「金門不認同安,臺灣不認唐山」。這一句話就是說,從同安移民來金門的同安人,他們已經久住金門形成了命運共同體,已不再說他們是同安人,而說他們是金門人。同樣的,在臺灣定居下來的移民,也一樣的在臺灣和臺灣這個地方形成了緊密關係的命運共同體,不再認為大陸是他們的故鄉,他們已經不是唐山客而是臺灣人,臺灣才是他們的家鄉。他們逐漸的認同在臺灣的生活,臺灣才是他們的生命共同體,臺灣才是他們的家園。

------------------------

金門不認同安 台灣不認唐山
city.udn.com查看原始檔
◎ 黃招榮

「刺瓜刺刺刺,東都就來去,來去穩有某,毋免唐山這艱苦」(鄭成功在台灣設東京明京,東都是指台灣)。台灣自從清康熙二十三年(一六八四年)納入中國的版圖之後,成千上萬的漢人冒著「六死三留一回頭」勇渡黑水溝,從唐山出逃來到台灣,為的就是求生存。一旦在台家業穩定了即舉家遷台,祭祀的對象也從唐山祖改為開台祖故台灣俗諺「金門不認同安,台灣不認唐山」。從唐山出逃的漢人,就是不想當中國人。

日本取得台灣主權後,給予台灣住民兩年的時間自由選擇國籍,一八九七年五月八日到期,選擇離開台灣的人數只有四千五百人,佔當時台灣人口的一.六%。顯示台灣住民已認同扎根台灣,不願再回大清帝國當中國人。

一九四五年終戰後,台灣人原本滿心期待中國祖國的到來,但二二八事件後,台灣獨立建國意識日漸高漲。到二○一二年八月第八次江陳會之後,支持台灣獨立的比率已達五十五.四%。

而根據二○一二年十一月十四日香港中文大學的最新調查顯示,只有二.四%的一九八○年後出生的香港人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中國網路的調查則有六十五%的中國人,來生不願再當中國人(參見鍾祖康所著《來生不做中國人》)。顯然,馬吳的民族認同論已不合時宜,且違背主流民意。

移民的後代並不是移民。如歐巴馬的阿公是非洲肯亞人,但歐巴馬則是美國人,否則根本無法當上美國總統;德國裔的艾森豪將軍在二戰時,率領美軍反攻希特勒歐洲戰場,為美國立下大戰功。英國的盎格魯撒克遜人在十八世紀以降,分散世界成立新國家,如美國、加拿大、澳洲。但他們根本不會認為自己是英國人,仍以自己國家的利益為至上,證明血緣根本不等同國家認同。何況,根據國際知名的血型專家、分子人類學家,被尊稱為「台灣血液之母」的林媽利教授的研究結果:近八十五%的「台灣人(閩南人及客家人)」帶有原住民的血緣。

吳伯雄見習近平,拋出「祖先無從選擇」的政治煙幕彈,不但「自我閹割台灣主權」,並企圖以血緣迷惑台灣人的國家認同。台灣人無從選擇祖先,但祖先或是原住民,或是逃出中國的漢人,都已經用行動選擇自己及下一代「不要再做中國人」了! (作者為國小教師,台灣南社社員)

------------------------------------------------

「金廣福」開墾的故事

隨著漢人拓墾的範圍加大,漸漸侵害到平埔族 的生活空間,平埔族原住民向來在平原上進行粗放式農業,或獵或漁為生。但由於漢人大量移入依峙比較高的農作技術,嚴重壓縮到平埔族的生存空間,也造成不少衝突,使得平埔人逐漸與漢人混居童化而放棄自己的文化,或是遷移中不埔里盆地乃至花東後山地區。

為了避免漢人往深山發展,造成原漢衝突,清廷於是在沿山區畫分一條界線,嚴禁漢人進入山區,這條界線俗稱「紅線」,紅線指的是在地圖上用紅墨所化的界線。土牛是挖土作推,狀似臥牛,也是做為分隔原漢的界線,有的地方則是豎立界碑,及民間所稱的「石牌」。但實際上漢人越界私墾非常嚴重,以致界線不斷往山區遷移,而更靠近山地原住民的生活領域,壓迫到高山族的生活空間,尤其是北部的泰雅族的地區,衝突更加激烈。為了保護漢人的生命財產,清政府沿著「番」界設隘,讓漢人進行武裝移墾,防範泰雅族人反擊。新竹北埔的金廣福公館就是臺灣最大的隘墾組織。

「金廣福」的組成,一方面是要防止原住民的出草攻擊漢人,一方面則是為了樟腦及土地的利益,所以當時的淡水同知李嗣於道光十四年(一八三四)十二月,先給銀一千元,命令九芎林(今新竹芎林)庄總理─粵藉的姜秀鑾建隘樓十五座,僱募隘丁一百六十人,負責沿山一帶防務。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二月,更先後下令塹城西門經理林德修及周邦正與姜秀鑾同立合約,組織金廣福總墾戶的合資墾號。公號既成,姜周二人乃分工合作,由周在竹塹運籌帷幄及洽公,姜氏則駐守開墾現場,擔任守隘防「番」及督工開墾之任務。

  姜氏一面調配原有隘丁,向內層逐漸縮小對原住民包圍圈,並隨即招佃開墾,以強化防堵力量;一方面對原住民採取強力中央突破戰術,率領數百人眾由竹東三角城循原住民出草劫掠耕牛之牛路,突入今之北埔,擊退原住民以為根據地,即在中正路現址建立金廣福公館為辦公處所,統轄全部墾務,金廣福公館的建築年代約在一八三五年左右。其墾號命名為「金廣福」,其中「廣」代表廣東,「福」則代表福建,金廣福的成立,也是清代移民中閩客合作的例證。

------------------------------------------------------------

清代的芎林地區,原稱九芎林。原為平埔族道卡斯族竹塹社人的生活領域,乾隆末葉姜勝智、劉承豪等人進墾九芎林,二人被稱為九芎林開墾始祖。乾隆五十五年,番屯制度實行,姜勝智以佃首身份負責督導墾務工作。嘉慶年間,由於撥給麻薯舊社屯租的契機,拓墾範圍轉移至番界外的猴洞、山豬湖等地。
九芎林地方劃歸為隘墾區的部分有二:一為山豬湖,當時隸屬於中興庄,石壁潭劉朝珍家族主導此區的墾務。二為王爺坑、鹿寮坑等地,隸屬於合興庄,由塹城殷戶陳長順家族主導此區的墾務。
隨著拓墾工作的進行,九芎林地方遂建立以漢人為主的社會,特別是在文教方面的發展頗為鼎盛。而嘗會組織、社會事業等在本區亦蓬勃發展,本文透過討論九芎林居於漢人進入內山拓墾中繼站的區域,除了瞭解土地拓墾的過程以外,更試圖釐清本區所呈現出來的漢人社會面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