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https://bit.ly/3ba81uV
記者許信欽、郭翊軒/台北報導
購買機車的17%貨物稅,一直具有「奢侈稅」的意涵,但現在業界認為,機車早已不是奢侈品的代表,全台約莫1500萬輛機車,說明了機車已是庶民交通工具,此時再被冠以「奢侈」之名課徵如此高的稅金,引起各界關注。現在已經進入修法階段,如果通過,民眾大約可以省下近萬元的負擔。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全台約莫有1500萬輛機車。
機車瀑布從台北橋宣洩而下,這是每天尖峰時段常態,台灣機車流量之多更曾躍上國際,但現在買機車的同時,裡面其實還有一筆貨物稅。
民眾:「通常騎機車都是比較算是上班族、小資族」、「多少都不公平,收了十幾年還在收。」
錢不夠才會入手「相對便宜」的機車,政府收奢侈稅中的「貨物稅」,在機車售價中佔了17%。
以相對中高價位的Racing S125來說,售價約8萬多元,貨物稅就要近萬元,相對平價的GP125售價5萬多元,也包含了5647元的貨物稅。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機車售價包含一筆具有「奢侈稅」的意涵的17%貨物稅。
車輛工業同業公會主委柯俊斌:「(機車)裡面的結構改變,然後來達到7期的水準,我是成本一直在增加,如果政府把貨物稅減免,消費者就不需要買到那麼貴的。」
全台機車約1500萬輛,超過了一半人口,業界認為已經不是奢侈品代表,現在也進入修法階段。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立委高嘉瑜表示,已經提案來修法。
立委高嘉瑜:「其實這個稅收對政府來講,雖然是一個很大的收入,但是對人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那這個部分我們已經提案來修法。」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新機車有5000元補助。
都是「新機車」,7期燃油機車或是電動機車都有5000元補助,但僅有電動機車是免徵貨物稅,有機車族覺得不公平,希望庶民工具別再被冠上「奢侈品」
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https://bit.ly/3ba81uV

國產車進口車關稅/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逾10年,進口關稅已從3


https://www.facebook.com/ntufishfans/videos/262420731441470/

國產車進口車關稅/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逾10年,進口關稅已從3

立委高嘉瑜質詢_行政院長蘇貞昌20200327
今天院會總質詢,嘉瑜再度就汽車關稅是否調降的議題,質詢經濟部沈榮津部長,呼籲經濟部重新檢討我國設置高汽車關稅的必要性。沈部長今天也承諾,汽車關稅的調降會在合理時間重新檢討,嘉瑜會密切關注經濟部、財政部的後續回應,持續推動降低汽車關稅、貨物稅的政見:
一、長期以來,我國持續以輔導升級、提升品質的方向,作為主要產業策略。但是近年來,國產車不論國內市占率、外銷數量以及其他技術研發,都比進口車品牌還要遜色許多。
二、以我國唯一自有品牌裕隆納智捷為例,近五年的外銷量竟然為零,去年中國的全年銷量僅有718台。自2010年開始研發的電動車,至今仍無法量產供民眾購買,實際掛牌數僅有約300台。顯然,我國50年來採用關稅保護產業的策略,讓國產品牌的競爭力不進反退。
三、在國產車安全檢測資訊不足、性價比較低的情況下,進口車自然成為許多民眾購車的首選。打開監察院財產公報,可以發現我國的部會首長,多都選擇進口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但是台灣過高的關稅、貨物稅率,讓民眾在購買進口車時,需要負擔更重的稅賦。
四、鄰近我國的日本、南韓甚至中國大陸,目前汽車關稅率都低於台灣的17.5%,同樣車款在日本與台灣甚至可以差到60多萬。以單價較高的賓士C-Class C180來說,日本的建議售價折合台幣約135萬,在台灣售價卻高達200萬。
五、最近我國也持續爭取加入CPTPP的機會,屆時汽車產業勢必再面臨衝擊。嘉瑜認為藉此機會降低關稅,讓市場競爭更為多元,才有可能實際增加國產車的競爭力,同時提供民眾更公平、友善的購車環境。 顯示較少內容
https://www.facebook.com/ntufishfans/videos/262420731441470/


恐成壓死國產車的最後一根稻草?網友提議降低台灣進口車關稅 - 自由電子報汽車頻道 - https://goo.gl/n1nxse
恐成壓死國產車的最後一根稻草?網友提議降低台灣進口車關稅
2018/05/05 10:30 文/記者陳英傑    圖片來源/各車廠
進口車去年在台灣銷售突破 4 成44 萬輛的銷售就有近 18 萬輛進口車,使得包括 Porsche、Jaguar Land Rover 等來台設立分公司。近來更有網友在公共政策平台上,提出降低進口車關稅的建議,此提案到昨天晚上已經突破 5000 人附議,將等候主管機關進行回應。
去年台灣進口車銷售突破 4 成大關,嚴重影響國產車銷售。
提議者名為「台灣人」的網友,在國家發展委員會的「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出降低台灣對進口車的關稅,內容裡,引用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委員暨中央警察大學兼任教授郭守穗的說法,指出為了保護台灣汽車產業,政府因此設立高關稅,然而以幾十年過去,汽車產業應該自立自強,政府不該再以此方式保護汽車產業。提議者指出,建議應比照日本及美國,降低進口車關稅。 
降低進口車的關稅後,可增加國民幸福指數,降低 M 型化設計,讓進口車與國產車相互競爭,透過研發更好的產品,提升產業升級。
該提議 3 月 8 日完成提案,3 月 10 日檢核通過,於 5 月 4 日晚上已獲得超過門檻的 5000 個附議,主管機關必須在 7 月 4 日前進行回應。
降低台灣對進口車的關稅,該提案已於 5 月 4 日晚上超過 5000 個附議。(圖片來源:擷取自國家發展委員會網頁)
先前汽車產業也盛傳,政府打算將進口車關稅從目前的 17.5%,降到 0 關稅,讓國產車廠緊張不已,認為這麼做等於是放棄汽車產業,更可能因此成為下一個澳洲。澳洲將關稅降到 5%,讓進口車擠壓到澳洲當地國產車的銷售空間,去年 10 月底澳洲當地最後一輛汽車生產完畢後,澳洲已成為 100% 的進口車國家。
泰國則是透過汽車關鍵零件零關稅的方式,以及與美國等地的關稅協定,以免進口稅的方式,扶持當地車廠,並成為汽車輸出的重要地點。台灣是否未來也會如澳洲一樣成為進口零關稅國家,或是如泰國一樣成為輸出國,就看政府未來的政策與方向而定。
多家歐洲、日本車廠,都以進口車方式,將新車導入台灣。此為 Mazda 2。


美國轎車之死
By 鍾志恆,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五月 12日, 2018
雖然休旅車和輕型卡車不像轎車那樣省油,但美國經濟持續好轉讓民眾能負擔得起這些更大、更貴的車種。
■The improving economy has certainly helped consumers afford larger,typically more expensive cars that aren't always as fuel efficient as their smaller rivals.
隨著運動休旅車(SUV)和輕型卡車等大型車種近幾年來在美國車市持續熱賣之下商紛紛捨棄車身較小的轎車而轉攻大型車市場。
福特自逾1個世紀前推出家傳戶曉的Model T以來,轎車一直是其重要市場。但福特4月宣布計劃重新定位公司產品在市場上的比重。
福特高層預期2020年前在北美車市裡推出的產品陣容,幾乎90%將是輕卡、公車和商用車輛等大型車種。這決定被外界視為福特推出Model T逾1個世紀後,公司在市場定位上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美國車市生態 丕變

福特的舉動其實是迎合美國車市生態在近幾年出現的重大變化,跟10年前美國經濟受金融危機打擊和油價飆漲,讓消費者追求省油車款或延後買車等情況相較,美國民眾已開始大幅往貨車、SUV和其他售價更高的大型車種靠攏。
根據Autodata資料,扣除輕卡與SUV後,美國3月汽車總銷售量年跌9.2%至約55.6萬輛。首季總銷售更是年跌10.8%。
相反地,輕型貨車和SUV的3月總銷售量年增16.3%至約110萬輛。首季總銷售量年增9.8%。
豐田北美業務部副總裁荷力斯(Jack Hollis)說,輕型卡車和SUV的銷售量將繼續超過轎車。目前北美車市各車種比例,大致維持30%為轎車和70%為輕卡與SUV格局。
美國經濟分析局(BEA)資料顯示,包含SUV的輕型卡車在3月合計占美國總汽車銷售量的逾三分之二。10年前轎車的市占率達50.3%,還略高於輕型卡車等車身較大的車種。
以福特來說,在該公司轎車產品陣容裡,要逐步停止生產Taurus、Fiesta和C-Max等車款,只繼續留下Mustang和Focus Active,然後把生產線用來生產SUV等大型車款。
福特財務長尚克斯(Bob Shanks)說,公司曾試圖透過調整產品陣容來迎合車市需求,及提升各車種的市場銷售表現。但接下來,福特公司將不會試圖解決部分表現落後的車種銷售問題,而是必須做出車種配置的選擇,讓整體業績往前走。
轎車在美市場 難發展
福特的決定並不讓外界意外。因為像克萊斯勒早在2年前已做出相同的決定,就是在美國車市捨棄轎車等輕型車產品,而把焦點放在SUV和卡車等車種身上。
通用汽車4月初宣布在美國裁撤約1,500名從事輕型車生產的工人,以更專注於大型車款的生產。
儘管轎車等輕型車在國際車市裡仍占有一席之地,像在歐洲車市仍然受歡迎,但受美國經濟持續增長和油價仍處低檔等影響,讓轎車在美國這個全球最重要車市節節敗退。
車商們不得不逐步減少轎車生產來因應,因為他們找不到更大的市場去消化轎車庫存。
經銷商Group 1 Automotive執行長希士達伯格(Earl Hesterberg)指出,車商們是不會砸大錢投資在不會賺錢的產品上,因此他們只會更專注投資卡車和SUV等大型車種身上。


國產車規模持續縮水是車市下滑的主因,國產車市場過去6~7年來,每年以3%幅度下滑,降到年銷量25萬輛左右,今年恐會下滑至21萬輛的近年低點 https://goo.gl/pdqLYo


國產車5年內說再見?台灣福斯公布2018戰略將重創國產車
AUTONET記者:趙惠群(12/19/2017)
字級設定:
2017年台灣汽車市場的大事便是國產車市占快速衰退,進口車拉近國產車的銷售占比,兩者占比已接近50比50,而造成消彼長,福斯集團是幕後推手之一,特別是旗下的VOLKSWAGEN和SKODA兩個中價位品牌,以高CP值和安全規格,與逼近國產車的售價,讓消費者棄國產選進口,12月18日台灣福斯集團舉行年度戰略記者會,集團總裁蔣泰瑞(Terrence Johnson)宣布2018年新戰略,表示除了加速新車導入,更將引進福斯集團的電動車、Car-to X車聯網與Carpool服務等科技與創新思維。這些主題科技勢必對現有的國產車造成強大的競爭壓力。
蔣泰瑞表示,台灣福斯集團2017年度一共發表近40款新車,締造兩萬三千輛年度銷售新高紀錄,並晉升台灣第三大進口汽車集團之列。明年各品牌會有更強勢車款推出,AUID的重點車款是全新A8旗艦,而VOLKSWAGEN明年重點車款將有台北車市亮相的5+2人座休旅車Tiguan Allspace,明年第二季底會引進全新世代的Polo。而今年買氣超好的SKODA,明年第二季將在台灣推出全新Karoq跨界休旅車,另外,明年一月,一直缺車的Kodiaq將到港交車。而VWCV商旅,宣布明年下半年推出全新Crafter大型商旅車,另外,California也會有新車型上市。
此外,因應德國福斯集團在今年法蘭克福車展宣告啟動「Roadmap E 」計畫,承諾 2025 年集團將推出多達 80 款電動車款,台灣福斯集團也將在未來3年內導入純電動車。
蔣泰瑞表示,配合德國福斯集團母公司的戰略,台灣福斯旗下四個品牌都已擬定未來的電動車導入計畫,2019年將先由奧迪(AUDI)引進純電動車,先前稍早提到AUDI的Q6 e-tron電動休旅車,將是首部引進的純電動作品,接著隔年將由VOLKSWAGEN福斯品牌導入,接著是SKODA和VWCV福斯商旅。當然,福斯集團導入時程也會看政府的配套和軟硬體建設,未來福斯集團將會先行自主建造快速充電站,以滿足福斯各品牌電動車車主的充電需求,也會開放給其他品牌電動車前來充電。
事實上,台灣福斯汽車總裁Katy Tsang表示,其實2年前VOLKSWAGEN就已評估研究導入純電動車的可行性,目前福斯的e-Golf等純電動小車,可能會是福斯首批導入台灣市場的電動車型。
而如蔣泰瑞所說,Car-to X車聯網與Carpool服務也會導入台灣,屆時福斯集團品牌車款會有更強的智能科技,甚至可能和在地政府合作,推出汽車共乘共享的系統。此外,AUDI已和麗寶賽車場合作,將在明年6月完工的全新麗寶F3賽道,打造品牌專屬的體驗中心,會有專職的訓練學校和教練授課指導,讓品牌的車主能透過體驗行銷,感受品牌性能車的優勢。
除了上述品牌的新攻勢,國產車也面臨了相當大的生存壓力,台灣是成熟化市場,很難再有大度成長,而在節能減碳的趨勢下,國產車更是雪上加霜。由於全球各國都巳訂定CAFE汽車燃油標準,而台灣也要趕上國際潮流,經濟部能源局已委託工研院研擬的最新油耗初步規畫,訂出2022年要達到每公升20.9公里的高標準,如果未來台灣也採行CAFÉ,那麼勢必要推出效能更好的汽車,生產開發成本會更高,以台灣汽車市場的規模,國產車每台車生產成本勢必偏高,無法再和進口車競爭,未來國車產車是否走向末日,應該是可能想像的,而國產車商可能得改弦易轍。


「國慘車」配備價格都輸 明年豐田神車也將改為進口
www.nownews.com查看原始檔
台灣的國產車市場近年來受到進口車大舉攻占早已不是新聞,但是近期由台灣汽車龍頭和泰汽車所生產,被喻為Toyata(豐田)神車之一的經典「Camry」居然也要退出國產的行列了。台灣消費者近年來被進口車教育的越來越重視安全配備配備落後的國產自然容易被淘汰;加上政府雖推汽車汰舊換新,但是沒有完善的強迫退場機制,大家寧可將就著開。去年(2016年)台灣人換購新車時的前車車齡,達到史上最老,竟有16年。
近年來國產車步步失利,2005年時國產車高峰,市占率高達86%,一直到今年九月,國產車市占率一度只剩52%,「保五」成為各國產車廠最重要的任務。
▲全球銷售量突破千萬輛的「豐田神車」Camry,明年推出最新一代,在台灣將退出國產行列,改為進口。(圖中為2001第五代)(圖/翻攝自豐田汽車)
豐田經典「神車」Camry,在高峰時一個月可以賣出2000多輛,近期逐年下降,平均只剩下500輛,讓台灣總代理和泰與日本原廠豐田(Toyota)決定2018的第八代改款將退出國產行列,改採進口。近年來,全球吹起休旅車風,但豐田在台灣並沒有國產化的休旅車,所以引進「日本原裝進口」的RAV4,讓同樣價格帶的Camry節節敗退。
▲和泰去年底推出新車款豐田「Sienta」,想要一舉吃下運將最愛的Wish以及商用車Innova,甚至高價找來五月天代言,但配倍不齊加上售價也不比進口車便宜,剛開賣銷售量也遠不及預期6成。(圖/翻攝自和泰汽車)
國產車之所以敵不過進口車,最主要的原因是國產車從計劃到開模,最後生產上市,過程最少需要3年。但近兩年,全球各車廠的主、被動安全配備發展神速,例如盲點偵測系統與車道偏移系統,甚至標準配備6具安全氣囊。國產車又貴,配備又落後至少2年,就連最新推出、高價請來五月天代言的豐田「Sienta」,都要到最頂級款才有4具氣囊,國產車當然容易被輕鬆取代。許多人更戲稱「國慘車」品質低,還賣進口車的售價。
政府幾乎已無優惠國內汽車產業的政策,使得國產車價格居高不下,加上欠缺強迫老車退場機制,許多人寧可繼續開舊車也不願換配備好、省油的新車。國內超過20年的高齡車就有92萬輛,高達12%。政府為了環保、安全、經濟發展,應多倡導汽車汰舊換新,可學日本對老車加重稅負,或是祭出定檢限制,讓維修成本較低的國產車可以重新有一線生機,也帶動這火車頭工業之稱的台灣汽車產業。


進口車紛收回在台代理權
By 黃琮淵,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9日, 2017
進口車橫掃台灣車市,又一家原廠決定自己來賺!專攻高端客群的Jaguar及Land Rover兩品牌,在台代理權最快明年被收回,改由原廠直營,這是繼馬自達、福斯集團、保時捷後,近4年來第6個繳回代理權的汽車品牌。
九和汽車自2000年起陸續取得Jaguar及Land Rover在台代理權,超過10年,不過兩品牌熱賣是近1、2年,尤其去年台灣從大中華區被畫至亞太區後,原廠加碼挹注,不管是車型導入,或是新闢據點,都較過去積極。
車廠主管表示,台灣進口車市近年蓬勃發展,豪華車更是。「那麼好賺,為什麼不自己來賺」,原廠吃定總代理已有投資,不會輕言退場,收回代理權是遲早的事,而將台灣改劃歸亞太營運總部管轄,已可見端倪。
據了解,Jaguar及Land Rover亞太營運總部近來透過獵人頭公司,不斷在各車商間挖人,為明年初在台成立分公司預作準備,等人到齊,最快明年7月就會收回九和的代理權,屆時台灣市場將由新加坡直接指揮。
在Jaguar及Land Rover前,4年來已有多家原廠收回代理權,開啟這波浪潮的是馬自達。2013年收回在台代理權,同步喊停國產化,挾低價日圓,轉型純進口車廠。福斯集團2015年在台成立子公司後,則將福斯、福斯商旅及Skoda等三品牌代理權都收回。
今年年初,則有汎德永業集團的保時捷代理權被收回,雖然保時捷原廠的作法是「兩階段進場」,即先與永業合組公司,熟悉台灣市場後,數年後再吃下永業持股,但等於最後還是由原廠獨攬在台生意。
車廠主管感嘆,代理權在外國人手上,說收回就收回,一切都是以利潤考量,哪管你過去幾年拚死拚活,只能說代理商難做,車賣得不好,原廠威脅換掉你,車賣得好,反而得擔心代理權被收回,怎麼做都不是。
不過收歸原廠後,也非一帆風順。2009年就收回奧迪代理權的福斯集團,大量進用外籍高層主掌在台營運,原以為只要複製國外作法,就能媲美雙B,結果從產品、價格到經銷模式,均與台灣市場脫節,市占率大幅下滑。

----------------------------------------------------------

名車鬼月「照樣進口」2600台 市價60億
2014年08月10日 14:13
李孟璋
影音新聞來源/中天提供

就算是鬼月,台中港的進口新車,還是滿滿排在碼頭上,不只有3百多萬的德國休旅車,還有2百多萬的進口跑車,而且農曆7月還一口氣進口了2艘船,2600多台的新車全等著車主掛牌買回家。

事實上,過去鬼月不買車的習俗,現在年輕人可不信這一套,車商說,鬼月買車的人多的是,來看車訂車的民眾,還能夠搶到比平常更多的優惠,要是有忌諱,最多等到鬼月一過再領牌過戶。

根據台中港務局統計,農曆7月1號就運來了1300台新車,中元節前夕也有1379輛新車到港,算一算,總價值超過60多億。

根據車商統計,國曆7月全台就賣出了4萬5000台新車,就算是鬼月,銷售額至少也能有3到4萬輛,比起6、7年前,一碰上鬼月,全台只能賣出1、2萬輛新車來看,現在的年輕人鬼月買車,可沒有什麼禁忌。

------------------------------------------------------------------------

藉口市場小 進口車不降價
2014年08月10日 
價不親民
中國近來調查外國車商是否壟斷,促使部分品牌調降零件費用,而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逾10年,進口關稅已從30%降至17.5%,進口車車價卻仍高,對此,國內進口車商多說,關稅非影響車價唯一因素,例如台灣市場規模小,進口車代理商與原廠談價格空間也小,降價空間有限。

台灣2002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承諾調降汽車進口關稅,且兼顧國內汽車產業發展,惟10多年來進口車價仍不夠親民。

關稅非唯一因素
經濟部國貿局副局長江文若說明,台灣已落實對WTO的承諾目標,將汽車關稅從30%逐年降至17.5%,並全面取消配額管制,目前沒有新的市場承諾表。 
部分進口車商主管說,關稅並非進口車價高檔的唯一因素,台灣內銷規模不大,而許多進口車品牌也在中國設廠銷售,對岸市場大,甚至是在當地生產,可調整售價空間就大,都是台灣無法比擬的。 
以豪華進口車品牌LEXUS為例,台灣總代理和泰汽車協理謝富來指,為擴大在台市佔,公司也希望可壓低售價,但每次與原廠談判都很辛苦。但國內豪華進口車市場現競爭激烈,若與對岸比,同樣的進口車款,在台灣仍較便宜。 
◎記者陳慜蔚


國產車進口車關稅/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逾10年,進口關稅已從3國產車進口車關稅/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逾10年,進口關稅已從3

Kuga 的後座雖可進行前後滑移與椅背角度調整,但由於後方有固定式金屬欄杆,因此調整角度會受到限制。而後行李廂原先的備胎空間,已無備胎,而是以補胎劑等取代。
目前小客車的貨物稅為 25%,而客貨兩用車則為 15%,因此為了省下 10% 的貨物稅,車廠販售國產休旅時,多半會選擇客貨兩用認證,包括 Honda CR-V、Hyundai Tucson、Nissan X-trail、Mitsubishi Outlander 等,多為客貨兩用休旅車。進口休旅車則為小客車認證,無適用客貨兩用認證,包括 Toyota RAV4、Mazda CX-5、Skoda Kodiaq 等。至於 Ford Kuga 最後的售價,是否真能反映少了 10% 貨物稅的優勢,要待 6 月 17 日當天始揭曉,Kuga 目前預售價從 98.9 萬元到 119.9 萬元不等。  https://is.gd/tLW7Kk


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https://bit.ly/3ba81uV
記者許信欽、郭翊軒/台北報導
購買機車的17%貨物稅,一直具有「奢侈稅」的意涵,但現在業界認為,機車早已不是奢侈品的代表,全台約莫1500萬輛機車,說明了機車已是庶民交通工具,此時再被冠以「奢侈」之名課徵如此高的稅金,引起各界關注。現在已經進入修法階段,如果通過,民眾大約可以省下近萬元的負擔。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全台約莫有1500萬輛機車。
機車瀑布從台北橋宣洩而下,這是每天尖峰時段常態,台灣機車流量之多更曾躍上國際,但現在買機車的同時,裡面其實還有一筆貨物稅。
民眾:「通常騎機車都是比較算是上班族、小資族」、「多少都不公平,收了十幾年還在收。」
錢不夠才會入手「相對便宜」的機車,政府收奢侈稅中的「貨物稅」,在機車售價中佔了17%。
以相對中高價位的Racing S125來說,售價約8萬多元,貨物稅就要近萬元,相對平價的GP125售價5萬多元,也包含了5647元的貨物稅。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機車售價包含一筆具有「奢侈稅」的意涵的17%貨物稅。
車輛工業同業公會主委柯俊斌:「(機車)裡面的結構改變,然後來達到7期的水準,我是成本一直在增加,如果政府把貨物稅減免,消費者就不需要買到那麼貴的。」
全台機車約1500萬輛,超過了一半人口,業界認為已經不是奢侈品代表,現在也進入修法階段。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立委高嘉瑜表示,已經提案來修法。
立委高嘉瑜:「其實這個稅收對政府來講,雖然是一個很大的收入,但是對人民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那這個部分我們已經提案來修法。」
© 由 三立新聞網 提供
▲新機車有5000元補助。
都是「新機車」,7期燃油機車或是電動機車都有5000元補助,但僅有電動機車是免徵貨物稅,有機車族覺得不公平,希望庶民工具別再被冠上「奢侈品」
全台1500萬輛機車「被當奢侈品」 藏17%高額貨物稅 https://bit.ly/3ba81uV

國產車進口車關稅/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逾10年,進口關稅已從3


電動車免課貨物稅優惠2021年底屆滿,財政部與經濟部已取得共識,預計將延長至2025年12月31日。圖/美聯社
電動車免貨物稅 展延四年有譜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G26tDI
電動車免課貨物稅優惠原為2021年底屆滿,為扶植我國電動車產業,財政部常務次長李慶華19日指出,財政部與與經濟部已取得共識,預計將延長實施四年至2025年12月31日,估可帶動電動車產值近千億元。
電動車現行有兩大租稅優惠,包含免課牌照稅與減免貨物稅,原本皆為2021年底到期,財政部研擬皆延長四年。依照2020年統計,每年估計有1.1萬輛電動車受惠、每年減免稅收達3.6億元。
依現行使用牌照稅法第5條規定,電能機動車輛牌照稅徵收率由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訂定,但電動汽機車可享免徵牌照稅優惠至2021年底,目前全國各縣市均為免稅。
財政部指出,自2018年起,我國每年減免電動車牌照稅金額依序為0.43億元、1.7億元、3.6億元,主要為電動汽車輛數持續成長,而電動機車多數比照125CC以下燃油機車,原本就免徵牌照稅。
李慶華表示,財政部已提出牌照稅法修正草案,目前已送入行政院處理,因較無爭議,估計未來可順利完成三讀。
另我國貨物稅條例第12-3條規定,電動車出廠價格在140萬元以下免徵貨物稅,僅課徵超過140萬元以上部分,同樣為2021年底到期。李慶華指出,經濟部已提出稅式支出評估,財政部也大致完成審核,原則上財經兩部皆有共識再延長四年。
李慶華指出,因貨物稅條例規定電動車貨物稅優惠免修法,由財經兩部報請行政院核定展延,目前財政部已將延長建議送至行政院審理,只要行政院公告後即可生效。
依照交通部機統計,電動汽車、電動機車近四年分別增加10,283輛、34.1萬輛,比原本經濟部稅式支出評估數量皆多出近一倍,顯見電動車成長量能較預期更佳。根據經濟部統計,電動車近四年免稅優惠已帶動電動汽車產值571億元、電動機車產值378億元,合計949億元。電動車免貨物稅 展延四年有譜 - 工商時報 https://bit.ly/3G26tDI

國產車進口車關稅/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逾10年,進口關稅已從3


時力民調:近7成民眾贊成調降進口汽車關稅 https://bit.ly/4a3fTy1
關稅問題,汽車進口來台,除了運費、保險費,還得面臨17.5%的關稅,再加上25%的貨物稅,汽車專家也說,國外汽車進口來台,售價翻了1.6到2倍都算常見,也因此汽車進口稅的調降
民眾對於汽機車燃料費、牌照稅徵收方式的看法,根據民調結果,有超過七成的民眾,贊成改以實際的排氣量,而非目前的600c.c大級距,來課徵牌照稅、燃料費稅金。其中,持有汽機車的民眾對此政策的支持度最高,非常贊成的比例高達42.5%。即使是沒有持有交通工具的民眾,也有近7成表達贊成的態度,也有超過7成的民眾,贊成用於公路養護、修建及安全管理的汽機車燃料費,應從現行「隨車徵收」,調整為「隨油徵收」或「隨里程徵收」。其中,皆持有汽機車的民眾對此政策的支持度最高,月收入部分則以 65,001 以上的民眾最支持這項議題。        
火花羅指出,台灣的牌照稅、燃料費有兩個最大的問題。第一,政府制訂的超大稅額級距,造成牌照稅燃料稅的超收。依照現行法規,牌照稅燃料稅的級距在3000c.c.以下是600c.c.一級,再往上是1200c.c.一級。以牌照稅來說,本質上它是一種汽車的財產稅與持有稅,按汽車價值、重量、排氣量、馬力來收稅,都是可能的選項。
火花羅指出,政府1962年制定的牌照稅稅額表,直接採用600 c.c.起跳的超大級距,1201c.c車子跟1800c.c.的車子收一樣收7,120元,1801c.c的車子只比1800c.c.多1c.c.,卻要多繳4,110元的牌照稅。只要把級距變小,比如切成100c.c.一級,不同排氣量的車子繳的牌照稅跟燃料稅,就會比較接近排氣量的比例大小。燃料使用費的用途是公路的養護、修建與安全管理,基於使用者付費的原則,應該是用路用的多,稅費繳的多,然而台灣的財政單位卻堅持「依排氣量隨車徵收」,用越多,繳越少。
火花羅呼籲,在國際上,隨油、隨里程、車重徵收是各國採取的作法,而不是按照排氣量級距收取定額,也符使用者付費的基本原理,交通部、財政部應採取積極的手段,別再拖延全民已有高度共識、符合國際趨勢的牌照稅、燃料稅課徵標準。
李兆立表示,在台灣購買汽機車,至少須繳納17%貨物稅,汽車排氣量2000cc以下者課徵25%貨物稅;而排氣量2000cc以上,則課徵高達30%貨物稅,排氣量不僅是過時的稅收制度,更造成市井小民的沉重負擔。
李兆立指出,同時持有汽機車的民眾,是最支持調降汽、機車貨物稅的。其次,持有汽車的民眾,然後月收入部分不論何種級距皆最支持這個議題。在調降進口汽車關稅的部分,近7成民眾贊成因應加入CPTPP 調降進口汽車關稅,不論收入多寡,皆有超過6成民眾支持調降進口汽車關稅,且收入越高越支持。
李兆立強調,台灣汽機車的關稅、貨物稅過高,獨步全球,過去為了保護汽車產業,台灣針對進口汽車課徵了17.5%的關稅,再加上2,000c.c.以下25%、以上30%的貨物稅,讓台灣的車價高不可攀,更是台灣加入CPTPP的最大阻礙。面對如此不合理的稅制,社會各界、財稅學界改革的呼聲已經持續多年,2022年,審計部也因此糾正財政部,認為「貨物稅課徵未符合量能課稅原則,應通盤考量研議公平合理之制度。」
李兆立呼籲,財政部該調降貨物稅就調降,推出一籮筐的減免方案,僅是治標不治本,請財政部不要為了固守財源,以「沒有替代財源」或「牽一髮動全身」當藉口,拒絕改革,拿人民的荷包開刀。
時力民調:近7成民眾贊成調降進口汽車關稅 https://bit.ly/4a3fTy1
------------------
不只是關稅!解構汽車售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中正大學財經法律所研究生李宣佑不只是關稅!解構汽車售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 文章專欄 - 財稅脈動---臺灣財稅理論與應用研究網站 https://bit.ly/47CpYAh
在台灣買車,無論進口或是國產車都會發現車價偏高,經常成為民眾熱議的焦點,但車價高的原因並非車廠定價過高,而是來自各種稅務的加總,從進口關稅、貨物稅、營業稅等,例如買一台2000cc以上的進口車,竟要課上60.4%的稅,相當驚人[1],也有立法委員參選人,提出了汽車關稅再降低的政見[2]。不過即使如此,我們還是可以發現,在世界一流車商推展的全球戰略車型,同樣車型在台灣的售價,硬是可以跟國外差到一倍之多,究竟為何會發生這樣了事情,就讓我們來研究一下。
我國政府施行汽車關稅保護政策的起源,可以從早期我國政府,為扶植國內國產汽車之製造而進行的一項政策,訂下高達30%的進口車關稅,並自2002年,因加入世界賀易組織(WTO),受到世界貿易組織的規範,逐年調降進口關稅與貨物稅,關稅從2002年的30%,至2010年降至17.5%,也開放了進口車地點限制與車輛自製率等相關規定,這三大措施,對國產車的衝擊與影響最甚,因為在進口成本降低之後,新車價格也能隨之下修,使得進口車擁有更佳的市場競爭力。乍看之下,汽車關稅下降幅度好像很高,然另外還需依照排氣量的大小,課徵25%到30%不等的貨物稅,且如果價格在300萬以上,會另外加徵10%的奢侈稅。
這項關稅保護政策真的對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有正相關嗎,我想答案是否定的。相較於同為亞洲四小龍的南韓,南韓一樣在早期實施關稅保護,也是為扶植國內的汽車製造工業,看看現代汽車、KIA汽車,整車從設計、引擎、內裝到車體,全部皆為自己生產製造,而且還能外銷至全世界;反觀我國關稅政策要保護的國產汽車公司,引擎用中國製造的,變速箱用日本製造的,甚至領政府補助而製造的電動車,一台賣你新台幣100多萬,卻連台北到台南都跑不了,關稅保護下的這幾十年,繳出了這樣的成績單,可謂是不及格。
究竟為何一台不論國產製造或是整車進口的車,會課徵這麼多不同的稅賦呢,以下分論:
一、整車進口    
在排氣量低於2000c.c.的汽車上,按照海關進口稅則第8703節之規定,必須課徵百分之十七點五的關稅;按貨物稅條例第1條規定,應稅貨物不論在國內產製或自國外進口,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均應課徵貨物稅。次按同條例第12條第1項第1款第1目規定,凡各種機動車輛、各種機動車輛之底盤及車身、牽引車及拖車均屬汽車課稅範圍。包括駕駛人座位在內,座位在九座以下之載人小客車,汽缸排氣量在2,000立方公分以下者,從價徵收25%;汽缸排氣量在2,001立方公分以上者,從價徵收30%。最後再乘上5%營業稅,而且汽車稅率係累乘法,算法為1.175(關稅)X1.25(貨物稅)X1.0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54.2%的稅。而2000c.c.的汽車上,貨物稅變成了百分之30,也就是課徵17.5%關稅乘上30%貨物稅,最後再課徵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60.4%的稅。茲有附言者,按照特種貨物及勞務稅條例第2條規定,若購買銷售價格或完稅價格達新臺幣三百萬元之小客車,依同法第7條,將再課徵百分之十之特種貨物稅(俗稱奢侈稅)。
二、國產車
國產車的製造、生產以及研發,雖然全部皆於我國境內完成,然國產車的靈魂所在如引擎、變速箱等,其實大部分還是仰賴國外製造研發,若是採用外國生產製造之汽車零組件,零組件部份一樣會被課徵進口關稅。立法院在今年審查海關進口稅則部分稅則修正草案[3],希望將汽車零組件,包括汽車引擎在內的關稅,從原本稅率5%至17.5%,調降成0至10% ,以期降低國產車售價。而經濟部回應表示:「不一定會反映在車價上。」也著實讓人失望,充分展現出經濟部表面贊成,實而反對稅改政策的態度。國產汽車製造以及銷售商會否因汽車零組件關稅調降,而調降汽車售價,係車商之決定,若售價未跟著調降,也是會反映在自由市場機制上,久而久之,消費者將會淘汰未與時俱進的車商,而政府該做的就是做好政策的研擬、修改。
國產車整車的課徵稅率則是按照前述排氣量課徵,2000c.c.以下車輛係課徵百分之二十五貨物稅,乘上百分之五的營業稅,也就是說購買整車的國產車,需要課徵百分之三十一的稅,而這還不含零組件關稅反映在車價上的部分。
到了2019年,過時的汽車關稅政策已經引起民怨,而且稅率反映在車價上,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降低我國對進口車的關稅」[4],而財政部的回應也是讓人失望,相較於印度的60%、巴西的35%以及泰國的70%至76.82%,我國汽車關稅已經相對較低,故目前無調降計劃。然而財政部所舉的國家,皆為開發中國家,汽車製造水平本就相對落後,對比工業程度已是已開發國家的我國,這個在邏輯謬誤上稱為錯誤類比(false analogy),是一個非形式的謬誤。
但是大家也不能一味地責怪進口車關稅,在一般民眾心中,長期以來僅知道汽車關稅的存在,而不知道除了關稅以外,還有貨物稅的存在,在車價形成的過程中,各項稅賦的累乘,或才是造成車價水漲船高的主因,而且累乘法中比重最大的反而不是汽車關稅,而是貨物稅。財政部在前述回應中[5],也指出汽車貨物稅的部分,係具有經濟及社會政策功能,世界各國多有課徵。我國目前對車輛課徵貨物稅,旨在對車輛使用者所造成之外部環境成本課以稅捐,與世界各國對影響健康、耗用能源及具外部性不利效果之貨物課徵貨物稅之趨勢相符,如未籌妥替代財源,尚不宜單獨減徵車輛貨物稅,避免引發其他應稅貨物亦要求援引比照,造成政府稅收損失,維護各級政府財政健全及租稅公平。然而這種寓禁於徵的課稅手段,已經反映在加油時所必須繳納的空汙費以及每年7月開徵的自用車及機車汽車燃料使用費,難謂無雙重課稅的問題發生。
也因為進口車進口的成本下降,反映在車價上,對於我國本土的國產車製造商,無非是莫大的挑戰。舉例而言,以2015年掀起一陣風潮的進口汽車馬自達的4門Mazda3為例,台灣售價約為新台幣79萬元至99萬元,而以同級別的國產車納智捷S5、豐田的Autis相比,在安全配備上最顯著的差異,就有氣囊數的差別,更遑論進口車有通過公開透明的撞擊測試,而國產車則否。重點是售價也是差不多的,進口車在繳納汽車關稅後,還是能端出比國產車好的安全配備,卻又能維持差不多的車價,若是完全體現在與國產車的競爭上,你會花同樣的錢買一部國產車嗎?我想答案是顯而易見的。為何政府以關稅保護國內產業幾十年,依然做不出像樣的汽車,也不能以品質為導向,一定要用高稅金來提高國產車的競爭力,如今歷經數十年的關稅保護政策,國產車製造商仍然如襁褓中的嬰兒,因為一個傳言要調降關稅,不再受父母保護而恐慌,不禁讓人臆想,究竟是品質無法勝過進口車,或是售價無法比拚而受到自由市場機制淘汰呢。
也許就像消基會曾經所呼籲的一樣,政府不該再以高關稅來保護國內汽車產業,也必須就貨物稅政策通盤重新檢視,按照財政部所言,籌措替代財源,來代替高稅率的貨物稅,在政策面上,務必力求改變,也應當開放讓消費者有自由選擇的權利,看是站在後勤維修便宜的立場選擇國產車,或是選擇品質、安全性較高的進口車,皆應回歸自由市場機制,別再讓消費者總是花比國外更多的金額購買同一款車型,如此的良性競爭之下,也許才是對大家都是最有利的。
不只是關稅!解構汽車售價居高不下的原因 - 文章專欄 - 財稅脈動---臺灣財稅理論與應用研究網站 https://bit.ly/47CpYAh
----------
在台灣買車,無論進口或是國產車都會發現車價偏高,經常成為民眾熱議的焦點,但車價高的原因並非車廠定價過高,而是來自各種稅務的加總,從進口關稅、貨物稅、營業稅等,例如買一台2000cc以上的進口車,竟要課上60.4%的稅,相當驚人。
台灣政府早期為了扶植本土汽車產業,訂下高達30%的進口車關稅,但自從加入世界賀易組織(WTO)後,逐漸調降進口關稅與貨物稅,關稅從30%降至17.5%,但另外還需依排氣量課徵25%到30%的貨物稅,以及5%的營業稅。且如果價格在300萬以上,會另外加徵10%的奢侈稅。
進口車因高關稅價格高昂,但國產車也需課徵25%到30%的貨物稅及5%營業稅,因此售價也居高不下,以下為稅率計算:
進口車2,000cc以下:
17.5%關稅X 25%貨物稅X 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54.2%的稅。
進口車2,000cc以上:
17.5%關稅X 30%貨物稅X 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60.4%的稅
國產車2,000cc以下:
25%貨物稅X 5%營業稅
1x1.25x1.05=1.312,等於一台車要課31.2%的稅
國產車2,000cc以上:
30%貨物稅X 5%營業稅,等於一台車要課36.5%的稅
稅率反應在汽車售價上,日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提議「降低我國對進口車的關稅」,但財政部回應,目前無調降計劃,台灣關稅與其他國家如印度60%、巴西35%、泰國70%至76.82%相較為低。
重機族福音!汽車停車格可停放多輛重機了 - 今周刊 https://bit.ly/3Rtodz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