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icecasio.pixnet.net/blog/post/372933713
http://nicecasio.pixnet.net/blog/post/372954488
http://nicecasio.pixnet.net/blog/post/372927962
---------------------------------------------------
開元通寶/開通元寶/元寶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7wfpoV
--------------------
五銖錢中國歷史上數量最多、流通時間最久的錢幣/古錢幣,日本出土最多的中國錢幣-開元通寶-(西元621年)起至唐末均有鑄行+開元通寶開元錢的流通一直持續到清末。錢文為歐陽詢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jBKjwi
---------------------
日本最早的錢幣「和同開爾」就是仿照唐「開元通寶」鑄造的/台灣古錢幣-1626年日製「寬永通寶」在中國及台灣一直使用+寬永通寶從1626年(寬永三年)始鑄到1867 年結束,鑄期達241年+寬永通寶是日本鑄期最長、鑄量最大、版別最複雜的古錢。它是曆史上流入我國最多,收藏者最熟悉的 外國錢。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SlIF0S
http://www.zwbk.org/MyLemmaShow.aspx?zh=zh-tw&lid=88327
中國的貨幣,自秦始皇滅六國之後才真正得到統一,象征着“天圓地方”圓形方孔的“秦半兩”的出現,標志着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自此之後,錢幣成爲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以重量爲錢幣名稱的銖兩錢幣(如秦半兩錢、漢三銖錢,五銖錢等),通行後世,流傳了700多年,直至唐武德四年開元通寶的發行。
唐代開元通寶貨幣。錢幣在唐代始有“通寶”,開創了新紀元,在錢幣發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爲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爲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脱離以重量爲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爲通寶幣制,成爲唐以後曆朝的鑄幣標准,沿襲近1300年。
-------------------------------------------------
唐開元通寶,唐武德四年(621年)始鑄。版式複雜,文字精美。相傳面文為初唐四家之一歐陽詢所書,鑄期長,鑄量大,是後世元寶錢、通寶錢的起源。另見有折十大錢,應為後世補鑄。
歷史年代:
自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起至唐末均有鑄行。
錢面文字:
開元通寶,錢文為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制詞及書,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時稱其工。其字在篆隸之間,其錢文先上後下,次右左讀之。自上及右迴環讀之,其義亦通。錢背有星、月及其他紋飾,版別複雜。
面值:
開元通寶錢,徑八分(約2.4cm),重二銖四絫(約4g)為一錢,每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後世所鑄小平錢均倣此。
鑄造背景:
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倣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沿襲近1300年。
收藏價值:
開元通寶鑄期長、鑄量大、版式複雜,是存世最多的中國古錢之一。目前普通版別的開元通寶市場價值在5~10元,少見版別略高,另外還有金質、銀質錢,相傳為皇帝賞賜百官之物,非流通品,目前銀開元的市場價格在5000元左右,金質開元則罕見。 (來源:華夏古泉網)
------------------------------------
中國的貨幣,自秦始皇滅六國之後才真正得到統一,象征著“天圓地方”圓形方孔的“秦半兩”的出現,標誌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裏程碑。自此之後,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以重量為錢幣名稱的銖兩錢幣(如秦半兩錢、漢三銖錢,五銖錢等),通行後世,流傳了700多年,直至唐武德四年開元通寶的發行。
開元通寶錢始鑄於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年)。據《舊唐書·食貨誌》記載:“(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銖錢。武德四年(621)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絫,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開元通寶的鑄造,開創了我國貨幣史上的一個新紀元,從而結束了錢幣以重量為錢文的歷史,開始向抽象化、符號化轉軌。這是繼秦始皇統一中國貨幣後又一次重大貨幣改革。“錢”,從此成為重量單位,十錢一兩的進位制由此誕生了。
開元通寶並不是年號錢,“開元”,指開創新的紀元,更有大唐開國建國之意,“通寶”則指在統一之國度內的通用寶貨。幣面“開元通寶”四字,出自初唐大書法家歐陽洵的手筆,可上下右左序讀作“開元通寶”,也可自上及右回環讀作“開通元寶”,日本曾仿效鑄造 “和同開珎”錢幣,歐陽詢的字體因此在日本受到瘋狂的追捧,至今日本著名的大報《朝日新聞》仍然采用歐陽詢的字作報頭,更因歐陽詢未曾寫過“新”字,於是找了“親”(繁體)和“析”字,重新組合成“新”字。“歐體”以險峻刻厲出名,其錢文含八分和隸體,也有泉家說它含八分和隸篆三體,即錢幣上的每一個字都兼有三體。不論何種書體,這種錢的鑄造工藝足令今人嘆絕,章法極為精美。其鑄錢水平與千年後的清錢不相上下。
有唐一代近三百年始終通行開元通寶,五代、宋初均有大量鑄造,清雍正年間兩廣偏遠地區的市面上還有大量“開元通寶”流通,時清廷特準以“雍正通寶”兌換。而由此開創的通寶元寶幣制,一直流傳了1300多年,袁世凱洪憲稱帝仍在發行新幣,民國成立後才告廢除。
【源起】:中國隋代通行五銖錢,至隋末社會動蕩,盜鑄、濫鑄私錢之風盛行,《新唐書.食貨誌》載“時千錢初重二斤,其後愈輕,不及一斤,鐵葉、皮紙皆以為錢”。唐高祖李淵入據長安後,幣制管理狀況仍然相當混亂,時市面上八九萬枚銅錢剛滿半斛,加之五銖錢自漢武帝元狩年間開鑄以來,已逾七百多年,此間歷代不斷翻鑄,以至錢幣形制大小、質地、參差不齊,造成流通上的極大不便。入唐以後,社會秩序逐漸穩定,經濟開始轉入正軌,繼續沿用隋五銖錢顯然已不合時宜。
【鑄造與流通】:關於“開元通寶”的開鑄《新唐書.食貨誌》載“武德四年七月,廢五銖錢,行開元通寶錢。徑八分,重二銖四叅,積十文重一兩,一千文重六斤四兩。仍置錢監於洛、並、幽、益等州。秦王、齊王各賜三爐鑄錢,右仆射裴寂賜一爐”。此舉標誌著中國以銖兩重量命名的貨幣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者為全新的“寶文錢”幣制。(註二:所謂“寶文錢”即以一錢文為法重量單位的十進制幣制,錢文通常為 “XXX寶”)
據記載“開元通寶”錢文乃唐四大書法家之一的歐陽詢親自捐文書寫,他的書法險勁刻厲,世稱“歐體”。貞觀年間,歐陽詢官至太子率更令,因此,這種書體的“開元通寶”又稱為“率更體”,史載其文“以八分、篆、隸三體”。即“開元通寶”錢文融合了隸書與篆書之長(八分事實上為隸書),這種錢文在面世之後即廣受好評——“時稱其工”(《舊唐書.食貨誌》)!將中國的書法藝術與錢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開元通寶” 可謂開先河者。
“開元通寶”錢直讀為“開元通寶”,若旋讀則為“開通元寶”,二者通用。(註二:四字的錢文,按上下右左順序讀取,即為“直讀”,又稱對讀。若按上右下左順時針方向回環讀,稱“旋讀”,又稱順讀、回讀。)事實上“開元通寶”本應為直讀錢文,但該錢發行伊始,民間對這種全新的錢幣尚不了解,常將其旋讀,後遂約定俗成。“開元通寶”之“開元”與唐玄宗“開元”年號無關。武德之季乃唐之肇始,故“開元通寶”之 “開元”寓意大唐取代前隋,開創新紀元之意。“通寶”則取“通行寶貨”之意。(註三:相當於流通貨幣的意思。)
唐代“開元通寶”錢通常以範鑄法、翻砂法鑄造,折合成今日的單位,一枚開元錢直徑約為2.4~2.5厘米,孔邊長0.7厘米,郭寬0.2厘米,厚約0.1厘米,重4.5克,以廓分屬男錢(註四:廓指錢外緣和內緣突起的邊框,在於保護錢文不受磨損。外緣稱外廓,又叫外輪、外緣等,外廓寬者為寬緣。內緣稱內廓,又叫好廓。無內緣的錢稱“女錢”有內廓的錢稱“男錢”。)面背俱有肉好周郭。唐“開元通寶”版式極為規整,易於民間識別(圖四)。特別是唐前期的開元錢輪廓深峻、銅質純凈、鑄造工藝考究,加之錢文端莊勻稱,重量適中,自投入流通後便廣受歡迎。事實上有唐一朝兩百多年間,流通領域使用“開元通寶”的熱情一直很高,除該錢鑄造精良外,當然還有幣值相對穩定等積極因素,這是前朝所從未有過的。
【劃時代的意義】 :區區一枚“開元通寶”其大小不過與今五分錢硬幣等同,但“開元”開啟的卻不僅僅是大唐盛世的經濟繁榮,對其後中國一千三百多年的幣制史亦產生深遠影響,它的積極作用可以說是超越時代的。簡要說來,以“開元通寶”為代表的寶文錢,其出現首先就具有信用貨幣的概念,從此以後中國的鑄幣告別了以半兩和五銖標重命名的時代,開始抽象化、符號化轉軌。其後一千三百多年間中國歷朝鑄幣皆遵循此“開元”模式,無論是形制定型標準還是十進制幣值。這是繼秦始皇統一中國貨幣之後,未曾有過的重大變革,因而“開元通寶”與秦半兩和漢五銖並稱為中國歷史上作用最大,影響最廣的三大貨幣體系。
【余緒】有唐一朝始終通行“開元通寶”,公元907年大唐終結,但“開元通寶”並未隨之退出歷史舞臺。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晉、閩、南漢、南唐、吳越等政權皆鑄造和流通“開元通寶”,甚至在形制方面有所發展,如閩國王審知所鑄“開元通寶”,比之唐代開元字體更為雄勁豪邁(圖六);南唐還鑄出“開元通寶”對錢(註五:即兩枚錢幣除書體不同外,在材質、大小、穿孔等方面完全一致,成雙配對)分隸、篆兩種錢文,是為中國對錢鼻祖(圖七);而吳越則鑄出餾金“開元通寶”。遲至宋初仍有“開元通寶”在鑄造,如清源節度使陳洪進——一方面清源不鑄宋廷錢幣以示其獨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鑄造開元錢又可在宋、吳越境內和海外貿易中通行無阻。此後,歷代都有鑄造所謂開元大錢,但這類開元錢主要是開爐錢或戲鑄錢性質,類似近世紀念幣的功能,不用於流通。“開元通寶”至此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
至於流通領域,清雍正年間兩廣偏遠地區的市面上還有大量“開元通寶”流通,時清廷特準以“雍正通寶”兌換。事實上開元錢的流通一直持續到清末。
此外日本奈良時代和越南吳朝皆仿制唐“開元通寶”,朝鮮的鑄幣雖錢文不一,但皆仿開元形制,從中折射出盛唐時代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力。
-----------------------------------
唐朝"開元通寶"非年號錢 "開元"僅為一句吉祥話
2014年02月10日 08:27
小時候踢過毽子的朋友許多都記得,從老人那裏找來做毽子的銅錢雖五花八門,但最常見的莫過於三種:五銖錢、咸豐重寶和開元通寶。
五銖錢從西漢初年開始鑄造,直到隋朝初年仍然是法定貨幣,雖然年份久遠,市面上卻多到俗爛地步;咸豐重寶數量多、品相平凡、距今年份並不算遠,自然成了銅錢收藏界的大路貨、熟面孔。唯獨這開元通寶,大多數品相上佳,文字優美,鑄造講究,距今年份又不遠不近,如何也躋身“毽子檔”,做起地道的“草根錢”來?
一般人都知道開元通寶是唐朝錢,但很多不熟悉錢幣行市者,會望文生義,以為開元通寶和咸豐重寶一樣,屬於年號錢,“開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號,始於西元713年,終於西元741年,前後共29年,如果“開元通寶”真的是年號錢,那麼其流通歷史就算再怎麼久遠,鑄造發行的歷史充其量也就29年,再多也多不到哪去。
問題在於,儘管年號錢早在十六國時成漢李壽漢興元年(西元338年)就已出現,此後直至隋朝也多有成例,但“開元通寶”偏偏不是年號錢:這種銅錢上的四個錢文,似篆似隸,流暢優美,是“顏柳歐趙”書法四大家中歐陽詢的手筆,歐陽詢是隋唐之交的歷史人物,顯然不會給近一個世紀後的“晚輩”李隆基的制錢“題詞”。
其實,所謂“開元”,典出《漢書》作者班固的《東都賦》“夫大漢之開元也,奪布衣以登皇位”,意思是開闢新紀元,建立新朝代,這種銅錢首次鑄造,是在唐高祖李淵武德四年(西元621年),李淵正是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唐代的“開元”君主,鑄造這樣一種銘文制錢,恰符合其開國皇帝的身份。開元通寶和李隆基年號雷同,純屬巧合,李隆基生於西元685年,比開元通寶“年輕”64歲之多。
從西元7世紀初至10世紀初,開元通寶鑄造了近300年,不僅中央鑄,後期地方藩鎮也鑄造,因為“開元”只是一句吉祥話,而不是帝王年號,所以只要唐朝不改朝換代,後世帝王就可以照鑄不誤,這才讓本該是“精品錢”的開元通寶,因為發行量太大,而淪為草根一族。
有趣的是,開元通寶到底怎麼讀,從它誕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個爭議性話題,宋代的記載顯示,即便在武德年間,民間就有很多人認為,這種錢的名字叫“開通元寶”,而“元寶”也居然和“通寶”一樣,成為後世年號錢常用的專有名詞,大有將錯就錯的意思。之所以鬧出這麼大誤會,是因為此前的銅錢銘文大多只有兩個字,如果豎排就是從上往下讀,倘是橫排則是從右往左讀,“開元通寶”卻有呈菱形排列的四個字,這就讓用錢的人傻了眼:究竟這四個字誰先誰後?
歐陽詢的四個字,閱讀次序本該是上、下、右、左,叫做“直讀法”,可大多數人卻按照自己的習慣,上、右、下、左順時針方向去念,如此,“開元通寶”也自然被念作“開通元寶”。讓人哭笑不得的是,這種被稱作“旋讀法”的錢文排列方式,後世竟和“直讀法”並行不悖,好在後世多用年號錢,且改元後重鑄,就會相應修改錢文上的年號,一般人再怎麼都不會對天天用得著的年號陌生,讀錯次序的事,也就不那麼容易發生了。陶短房
----------------------------------------------
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為整治混亂的幣制,廢隋錢,效倣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從此,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沿襲近1300年。
-------------
開元通寶
唐初沿用隋五銖,輕小淆雜。唐建國后,為適應其統治需要,於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七月著手整頓貨幣,頒詔廢五銖錢,效仿西漢五銖的嚴格規範,開鑄「開元通寶」,取代社會上遺存的五銖。
最初的「開元通寶」由書法家歐陽詢題寫,形制仍沿用秦方孔圓錢,規定每十文重一兩,每一文的重量稱為一錢,而一千文則重六斤四兩。貞觀年間一斗米只值三五文開元通寶。
自玄宗后錢文四字稍欠勻稱。德宗以後鑄制粗陋,終唐近三百年,由於鑄期長傳世豐富。
開元通寶開元寶、通寶方孔圓錢之先河,宣告了自秦以來流通了八百多年來的銖兩貨幣的結束。從此,中國的方孔圓錢多以通寶、元寶相稱,亦即寶文錢的開始。中國的幣制正式脫離以重量為名的銖兩體系而發展為通寶幣制,成為唐以後歷朝的鑄幣標準,沿襲近1300年。
回目錄
2 開元通寶 - 形制
開元通寶開元通寶
主要為銅質材料鑄成,規格為直徑2.4厘米。最大的特點就是多數開元背有甲痕,或星、月及其他紋飾,版別複雜。唐代以後仍有冶鑄,但形制與唐有別。
唐代還鑄有少量「開元通寶」大錢,屬開爐紀念性質,後代也有偽造。
另外,還鑄有極少的金、銀、鉛質開元通寶,十分罕見。
回目錄
3 開元通寶 - 錢文
開元通寶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錢文為唐初大書法家歐陽詢制詞及書,文字莊重、雋秀、挺拔,時稱其工。其字在篆隸之間,其錢文先上後下,次右左讀之。自上及右迴環讀之,其義亦通,流通謂之開通元寶錢。
《龍川略論》中記載,蘇轍至京師,參知政事王介甫問鑄錢。對曰:「唐開通錢最善,今難及矣」。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為後世鑄錢的楷模。如五代的周元通寶、宋代的宋元通寶都模仿了開元通寶的文字形制。日本、越南、朝鮮錢制也受到開元通寶的影響,而通寶的稱謂一直延用至近代。
回目錄
4 開元通寶 - 分期
關於開元通寶分期問題,根據幾位專家對唐初紀年墓考證:
初唐武德開元
開元通寶開元通寶
行用錢為歐陽詢所書、經錢監嚴密督造的一種優質開元錢,主要特徵是:
1、面、背肉好,廓整,錢文深竣清晰,銅質純凈,鑄造精良。
2、錢徑24毫米至25毫米,穿徑7毫米,廓寬2毫米,重約4.5克。
3、錢文四字含八分及隸體,筆劃端莊沉穩,「開」字間架勻稱,疏密有致;「元」字首劃為一短橫,次划長橫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筆各不相連,呈三撇狀,「甬」部上筆開口較大;「寶」字著筆莊重,其「貝」部內為兩短橫,不與左右兩豎筆連接。
中唐月痕開元
形似指甲痕,此型出土極多。
特點如下:
月痕開元錢文上,一改歐陽詢書寫的開元錢文端莊沉穩,演變成筆劃疏朗,纖細清秀的筆體,「元」字首橫加長,次划左挑,「通」字的「辶」前三筆呈似連非連的頓折狀,進而又演變為連續的拐折狀。「甬」部上筆開口較扁,整個字體顯得比前期瘦長。「寶」字之「貝」部內中間兩橫加長,與左右兩豎筆相銜接。「宀」下的「爾」呈三豎道。
晚唐開元
會昌六年(公元846年)鑄行會昌開元,大小徑寸如開元通寶,背鑄一州名,如京師鑄「京」字、揚州鑄「昌」字。各地鑄錢工藝存在著明顯的差別,多數周廓偏斜,鑄文模糊。時過一年,會昌開元停鑄。同是會昌開元,質量上存在著明顯差異,可能存在著官鑄與私鑄的差別。錢幣學界一般將會昌開元視為晚唐開元的典型標本。
1、小型月痕、對月月痕、多月痕開元或合背開元,銅質發黑,含鐵量高。
2、字跡模糊,錢文筆劃纖細,「通」字的「辶」前三筆呈連續頓折狀或似連非連狀,多數輪廓不整,應為中晚唐私鑄品。
3、關於花穿開元,專家考證其鑄行於中唐,主要流通於晚唐。花穿錢「開」字向寬體發展,「元」字首橫加長,「通」字字體瘦長,「辶」前三筆連續拐折,「寶」字筆劃纖細,「貝」內雙橫拉長,與左右兩豎筆連接,錢徑23毫米至24毫米,銅質不純,鑄工草率,應屬私鑄之列 。
小徑開元
指錢徑在21毫米至23毫米之間的開元錢,這種小開元可能都是各個時期的民間私鑄錢幣。《舊唐書·食貨志》寫道:「如聞官鑄之外,私鑄頗多」。專家根據發掘出土的小開元標本,按其流行階段,大體分出三型:
一型,錢文筆跡極力摹仿武德開元,惟錢徑僅23毫米,重量不到3克,錢文尚清晰,穿廓尚規整,銅質並不很差;
二型,中唐小開元,字體模糊,鑄造工藝粗陋,銅質內摻雜鐵鉛,鏽蝕嚴重;
三型,晚唐小開元,周廓寬窄不一,銅質發黑,摻雜鐵鉛,肉薄量輕,鑄范模糊,錢背穿廓近平,錢徑為22毫米至23毫米,重量1.7克至3克,多數是私鑄。
回目錄
5 開元通寶 - 影響
開元通寶開元通寶
唐朝始終通行「開元通寶」,公元907年大唐終結,但「開元通寶」並未隨之退出歷史舞台。
五代十國時期的後梁、後晉、閩、南漢、南唐、吳越等政權皆鑄造和流通「開元通寶」,甚至在形制方面有所發展,如閩國王審知所鑄「開元通寶」,比之唐代開元字體更為雄勁豪邁;南唐還鑄出「開元通寶」對錢(即兩枚錢幣除書體不同外,在材質、大小、穿孔等方面完全一致,成雙配對)分隸、篆兩種錢文,是為中國對錢鼻祖;而吳越則鑄出餾金「開元通寶」。
遲至宋初仍有「開元通寶」在鑄造,如清源節度使陳洪進一方面清源不鑄宋廷錢幣以示其獨立性,另一方面清源鑄造開元錢又可在宋、吳越境內和海外貿易中通行無阻。此後,歷代都有鑄造所謂開元大錢,但這類開元錢主要是開爐錢或戲鑄錢性質,類似近世紀念幣的功能,不用於流通。「開元通寶」至此已融入中國文化之中。
清雍正年間兩廣偏遠地區的市面上還有大量「開元通寶」流通,時清廷特准以「雍正通寶」兌換。事實上開元錢的流通一直持續到清末。
此外日本奈良時代和越南吳朝皆仿製唐「開元通寶」,朝鮮的鑄幣雖錢文不一,但皆仿開元形制,從中折射出盛唐時代中華文明的巨大影響力。
回目錄
6 開元通寶 - 地位
開元通寶開元通寶
開元通寶錢在中國錢幣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地位。「開元」,意指開闢新紀元;「通寶」,意指通行寶貨。開元錢的劃時代地位表現在:
1、唐代以前的錢幣,多以形制或重量為名稱,如刀幣、五銖錢等,而自開元錢后,改稱「寶」、「通寶」、「元寶」等。以「開元通寶」為代表的寶文錢,其出現具有信用貨幣的概念,從此以後中國的鑄幣告別了以半兩和五銖標重命名的時代,開始抽象化、符號化轉軌。
2、在錢幣鑄造的形制和重量上,開元錢成為唐代以後各代銅錢的標準。
3、其後一千三百多年間中國曆朝鑄幣皆遵循此「開元」模式,無論是形制定型標準還是十進位幣值。這是繼秦始皇統一中國貨幣之後,未曾有過的重大變革,因而「開元通寶」與秦半兩和漢五銖並稱為中國歷史上作用最大,影響最廣的三大貨幣體系。
回目錄
7 開元通寶 - 收藏
收藏價值
開元通寶由於出土較多市價較平,普通開元通寶,每枚人民幣約1元;中期開元每枚約10元。較昂貴的早期銀開元,可到數千元。另有晚期會昌開元通寶,市價略高,每枚百元左右。
鑒定
開元通寶延續時間長,鑄造地區廣,要絕對斷代、斷地區實際上不可能,但可以大致加以鑒別:
1、初唐或唐官爐鑄工精美,元字第一筆特短,元字第二筆有左挑、右挑、雙挑、不挑四種流傳少而偽品多,得壹錢特徵是背有月紋、星月紋,光背者少。
2、唐肅宗鑄乾元重寶,以一當十,徑2.8厘米,重7克,又鑄重輪乾元重寶,重22克,一當百。
3、代宗時又規定重寶、重輪均以一當一,便和開元錢一樣大小,錢背也有星月紋,背有雲雀紋者為古祥之意。代宗鑄大曆元寶,德宗鑄建中通寶。此二幣幣存世少而鑄作不精,中原少見而新疆地區屢見,說明其鑄地、使用地即在當時西域地區。
4、懿宗時鑄咸通玄寶,鑄造時間極短,存世極少。
5、史料記載會昌開元約24種,是各州錢爐於錢背加蓋「昌」字戮,與原文並不一致,且印記蓋得十分隨意,不規整。若發現文字秀麗規範,或背文有「揚」者,定為偽古。
保存
錢幣入盒袋均可,錢文朝下或內置,以防磨損。
------------------------------------------------------------
開元通寶是中國貨幣史上的重要錢幣,它從唐高祖武德四年(621)開始鑄造,一直使用到五代十國時期,通行中國各地300年之久。這種錢幣的形制也立下了「小平錢」的標準,一直到清代的銅錢鑄造都受它的影響。
但是,開元通寶的形制並非一成不變的,隨著不同時代的需求,它的樣貌也有不同的面貌,而唐代滅亡之後戰亂的五代十國時期,此時的開元通寶雖然還在鑄造使用之中,但材質出現了因地制宜而取材的鉛、鐵錢,鑄造工藝也顯得輕率粗略。幣制的多樣化通常是混亂時代的表徵之一,所以五代十國的開元通寶的複雜多變,也使得此一時期的錢幣具有深遠的歷史價值。
以上是我收藏的兩枚鉛質開元通寶,一枚已確定是十國南漢(917-971)鑄造的,另一枚可能是五代南唐(937-975)鑄造的。這兩枚錢雖然並不十分美觀,鑄造工藝也顯得粗略,已不復初唐鑄造的開元通寶那樣的精美,但五代十國時期的混亂,也導致此一時期的錢幣種類繁多,而且能夠留存至今的數量也很少。所以,這種鉛質開元通寶算是比較少見的錢幣就是了,尤其那枚背文「金四」的鉛開元是很罕見的,它的市場單價極高,算是很貴很貴的古錢呢…
---------------------------------------------
唐朝建立以後,於唐高祖武德四年(西元621年),發行「開元通寶」(或讀作「開通元寶」),這是中國以「通寶」、「元寶」命名錢幣的開端。「開元通寶」四字,由書法家歐陽詢書寫。「開元通寶」每十文重一兩,後來中國的重量單位,「兩」之下即為「錢」,一兩等於十錢。「錢」作為重量單位,即始於「開元通寶」每十文重一兩的規定。
唐玄宗時期,發生了「安史之亂」。唐肅宗即位後,為了籌措討平叛亂的軍費,於乾元元年(758),發行了「乾元重寶」當十錢,又鑄造「乾元重寶重輪錢」當五十錢(即一枚乾元重寶可以折合十枚或五十枚開元通寶),由於錢幣本身的重量與官方定價差距甚大,在百姓以錢幣質量決定錢幣價格的習慣之下,「乾元重寶」很快就貶值。到了寶應元年(西元762年),唐朝官方也不得不承認現實,將「乾元重寶」與開元通寶的比價改為一比一,乾元重寶的重量也減輕成一錢,與開元通寶相同。此後,乾元重寶與開元通寶等值,共同通行使用。
乾元重寶重輪錢
唐代後期,由於銅材不足,唐武宗會昌五年(西元845年),下令將各地寺廟內的銅鑄佛像銷毀,用以鑄錢。這次所鑄的「開元通寶」錢,背後印有鑄造地的地名。這批開元通寶,稱為「會昌開元」。
周元通寶
無獨有偶的是,五代時期的後周世宗,同樣下令將各地的佛像銷毀,用以鑄造「周元通寶」錢。
南唐的對錢
「唐國通寶」、「開元通寶」篆、隸二體對錢
五代十國時期的南唐,曾經鑄造「開元通寶」、「唐國通寶」等錢。南唐鑄造的錢幣,開始有了「對錢」的形式。所謂「對錢」,就是面額相同錢幣,錢面文字卻用不同的字體(篆書與隸書),使錢幣按不同的字體,兩兩成對。這種特殊的錢幣藝術,在宋朝被發揚光大,成為宋朝錢幣的一大特色。
--------------------------------------------------
陝西發現兩千年前古錢窖引哄搶 警方追回40公斤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4年 07月 30日 13:36
小區建活動室,挖地基時發現了一個古代錢窖,現場施工人員未報警,而是私自將古幣帶走,又引來了更多人哄搶。
小區建活動室,挖地基時發現了一個古代錢窖,現場施工人員未報警,而是私自將古幣帶走,又引來了更多人哄搶。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小區建活動室,挖地基時發現了一個古代錢窖,現場施工人員未報警,而是私自將古幣帶走,又引來了更多人哄搶。7月28日晚,寶雞陳倉警方連夜行動,至昨日已追回約40公斤古幣。經鑒定,這些古幣為2000年前新莽時期的錢幣。
根據華商報報導,『先是幹活的工人發現的,他們提了幾蛇皮袋子走了,附近居民聽說又跑來挖了。』7月28日,家住寶雞市陳倉區北方動力一村家屬院的丁先生說,他們小區建活動室,工人在挖地基時挖出了很多古錢幣。他說,當時他看到很多人手裡都有一捧一捧的古錢幣,有圓形方孔的,還有奇特的長方形造型的。
市民高女士說,當天下午6時30分左右,她正在院子納涼,聽到工地方向有人在喊挖到寶貝了。當她趕到時,看到兩名工人用蛇皮袋裝了兩袋子,慌忙提著離開現場,後來才得知是挖到了古錢幣。高女士說,她還向工人要了兩枚。這兩枚銅錢呈青綠色,已鏽跡斑斑,隱約可看到上面有『大泉五十』四個漢字。
挖了不到半公尺就發現古錢幣
當晚10時許,華商報記者趕到現場,漆黑的工地上還有很多居民在發現古幣的土坑旁『挖寶』。隨後,寶雞市公安局陳倉分局西虢派出所民警趕到,制止了哄搶行為,現場收繳了部分居民挖出的古錢幣。昨(29)日上午9時許,接到報告的寶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文物辦、市文物旅遊綜合執法大隊、公安陳倉分局刑警大隊和西虢派出所民警再次趕赴現場。一方面責令工地立即停工,保護現場;另一方面兵分兩路,前往施工工人和附近居民家里排查並收繳被哄搶的古錢幣。
『挖了不到半公尺,就發現有古幣。』工人成某說,當天是他先發現的古幣,隨後就用蛇皮袋子將部分錢幣裝回家,而警方在其家中收繳了十多公斤古幣。隨後,民警又在其他4名工人家中,將他們帶走的古幣逐一收繳,而另一路警方也在居民家中將帶走的古幣收繳。『目前共收繳回40公斤左右的古幣,剩下的我們還將繼續追繳。』寶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文物辦相關負責人說,他們已立案偵查,對哄搶文物並拒不交公的,將以涉嫌刑事犯罪依法追究責任。
這些古幣具有重要文物價值
『我們勘查後發現,錢幣的出土地點周圍沒有墓葬,從埋藏的方式上看,應該屬於窖藏性質。』昨(29)日,寶雞市陳倉區博物館館長董衛劍說,初步判斷,收繳回的古幣為新莽時期的錢幣,而出土地則為當時的錢窖。他說,這批古錢幣有大泉五十、貨泉、貨布和小泉直一四種幣種,是西漢後期王莽建立新朝(西元8年至23年)時期製造和使用的貨幣,距今約有2000年歷史。這些古幣對研究當地歷史有重要的實物參考意義和文物價值。
“大泉五十”鑄行時間雖然僅有13年,但其卻是王莽新朝通行貨幣中流通時間最長、鑄量最大的貨幣。“大泉五十”看似型製單一,但其版別多,內涵豐富,近年不斷有新品種面世,尤其是背有紋飾、吉語及動物圖案的版別發現極多。
公元五年,王莽弒帝,自稱「假皇帝」,翌年正式篡漢,建立新朝,迄公元23年敗亡為止,前後共17年,史稱「新莽」。王莽在位期間,曾針對西漢末期的經濟、社會弊端進行多項改革,其中以幣制改革影響最大,先後共進行了4次。
第一次在居攝2年(公元7年),行大錢(名目價額),鑄錯刀一直五千,契刀一直五百、大泉一直五十,與五銖錢四品並行。這四種錢幣,今均有傳世。據1964年河南南陽市北關煉銅廠遺址出土大泉五十和契刀五百同範,範為陶質圓盤形,平面無沿,範徑10.3公分。前者有陰反文大泉五十錢模一枚,字文清晰。大泉錢徑2.7公分,方穿孔0.8公分,錢型渾重,一般均重7公克以上,內外均有寬郭。「大」字寫法,上橫下曲略呈半圓形。此類「大泉五十」可稱標準型。
第二次在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王莽代漢後,改國號為「新」。他篤信讖緯之說,因劉字為卯、金、刀;故下令錯刀、契刀及五銖錢均行禁鑄,另鑄小錢,名曰「小泉直一」,與前之「大泉五十」二品並行。據1975年,遼寧寧城縣黑城古城王莽鑄錢遺址出土有始建國元年三月紀年大泉五十及小泉直一母範。大泉五十錢徑2.7公分,穿孔0.9公分,屬中厚郭大穿孔錢型。「大」字屬窄肩形寫法,錢體重量較上提標準型為輕,一般在4至6公克之間。錢型精整,書法秀麗,字劃筆筆清晰。可稱之為「減重型」。
第三次在始建國二年(公元10年)王莽既改元定號,除漢布新,與海內更始,乃對原有的幣制進行徹底的大改革,推行「寶貨制」,規定二十八品,即金貨一品、銀貨二品、龜貨四品、貝貨五品、錢貨六品、布貨十品。其中,錢貨和布貨仍傳世,它們之間的比值各不相同,使社會經濟陷入極大混亂,導致農商失業,食貨俱廢。近年來,考古發現許多地區都有新莽錢範,也出土不少新莽錢幣,但金銀龜貝發現極少,這不是製造發行少,而是根本沒有流通。最常見的還是大泉、小泉、貨泉、布泉和貨布等,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形制與五銖錢接近的大泉和貨泉,而且工藝精美,比漢五銖成色更佳。
第四次在天鳳元年(公元14年)。經過第三次貨幣改革失敗之後,王莽猶堅持復古改制。這次改革的仍只採用布、泉兩種,在品種上單一化,只有兩品:貨泉枚直一,是基本單位;貨布是虛幣。大泉五十是過渡性質,貶值使用,與貨泉同值。這些貨幣儘管在法律上被強制推行,實際卻仍以失敗告終。
王莽錢幣由於種類繁多,民間使用十分不便,因而其制不行,故屢經改易,輒鑄輒止。其中行使時間最長者當推「大泉五十」。從居攝二年第一次鑄行大錢,到地皇元年禁止民挾大錢,前後經歷四次幣制改革,行使了14年。然王莽鑄錢既有定制凡官鑄之大泉,其大小輕重,在同期之內,不應有太大懸殊;但由於社會經濟興衰變化,錢型輕重亦往往帶有時代特徵。
本件新莽「大泉五十」銅範(陽範及陰範,係一套),推測係始建國元年時,由地方郡國的官方鑄錢作坊監鑄。銅範近長方形範中間為直槽道,左右各設一行錢模五枚,角枚開一內槽口與直槽道相通,錢徑2.7公分,穿孔長0.9公分,陽(面)範內陰刻篆書反文「大泉五十」。另陰(背)範的錢模素面,行數枚數及內槽口均同陽範。通常新莽的鑄錢工藝與西漢武帝以來相同,均採「直流分鑄」法,凡中央及郡國鑄錢,為求錢型之統一,母範全用泥範,但推其使用痕跡,當時可能又分為組範、母範、子範等,以便逐次翻鑄,使錢大小、式樣一致,真正做到重如其文。工匠鑄錢前,面、背兩範的範線必需精確,榫卯要完全密合,然後按號配對,用卡鉗固定,排列在熔銅爐前。俟銅液煉到可鑄溫度,用鐵鉤搬動煉銅鍋鐵環,軸轉動,使鐵鍋傾斜注入錢範,銅液以注滿為止,待冷卻後,鬆動卡鉗,打開錢範,取出半成品,再由工匠修飾後,才告完成。本件銅範適提供我們認識新莽時期鑄幣工藝水準之一般。
-------------------------------
王莽篡權後,為了削弱劉漢統治集團的勢力,不惜餘力,以貨幣改制來掠奪天下錢財,以增強其統治的財力,維持龐大的軍費開支,他在位的短短十三年裡,竟進行了四次貨幣改革,鑄行貨幣達二十一品,“大泉五十”即為其中的一種虛值大錢,即“大錢當五十”的意思。
大泉五十是王莽時代鑄行期最長的一種貨幣,是新莽貨幣中較為普通的一種,鑄於新莽始建國二年,這種貨幣鑄造時間最早,流通時間長,使用範圍廣闊。
早期官鑄的“大泉五十”重十二銖,其特點是錢體乾淨利落,文字纖麗秀美,恰與秦始皇統一中國的貨幣半兩錢重量相當,應是秦代半兩錢的延續。事實上,一枚“大泉五十”隻及西漢“五銖”重量的二個半,卻要與五十枚“五銖”錢等值流通,因此,每發行一枚“大泉五十”,就要從勞動人民手中奪去相當於四十七枚半“五銖”錢的財富,以舊“五銖”五十枚兌換一枚“大泉五十”,勞動人民損失巨大,新莽政權以此不等價交換來進行掠奪,必然引起勞動人民的強烈反對,王莽就以重刑酷法規定:凡敢私藏“五銖”者,將作為犯人充軍戍邊。
如此雜亂的貨幣制度,民間盜鑄四起,私鑄錢氾濫,一枚私製的“大泉五十”甚至連“五銖”錢的一半重量都沒有,仍舊與五十枚“五銖”等值流通,致使王莽的貨幣制度更加混亂,據史料記載:當時因濫鑄罪而囚送到長安鐘官(鑄錢官)當奴婢的人數就在十萬以上。
貨幣制度的混亂導致“大泉五十”版式複雜多變,當時官鑄民鑄相雜,不同時地採用的錢範不同,故至今也無法確知有多少版別。但研究者從幣值形態上大至分有四個品種。一是官鑄的“大泉五十”,錢徑約2.8 厘米,重十二銖,合今制8克。二是厚重型“大泉五十”,多系盜鑄幣,錢徑約2.8厘米略強,重量10 克左右,有重達15克者。三是天鳳元年(公元14年)王莽廢止寶貨制,允許“大泉五十”貶值,“枚俱值一,與新幣並行流通”期間,民間熔毀厚重“大泉五十”,盜鑄的薄小“大泉五十”,錢徑約2.6厘米,重在3克左右。四是王莽新朝末年動亂時期私盜鑄的“大泉五十”么荷錢,實物質重在0.5克左右,比“貨泉”更為輕小。上述四種,以厚重型及么荷錢比較少,其他兩種出土較多。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特殊版別“大泉五十”,如重輪,合背,背四出,背四決,傳形,背巨星,文字重印,細字,背狹輪,短十等。近年也不斷有新品種面世,尤其是背有紋飾、吉語及動物圖案的版別。
關於大泉五十,民間稱之為叫“線桄子”錢,因為篆體“五”字頗象織毛衣用的毛線圈“線桄子”,因而形象的稱之為“線桄子”錢。傳聞此錢有靈氣。春節,農村有“拜家堂”的習俗,此時將它悄悄放在“老祖”畫像前的香爐後面,等大家拜完家堂走後,你再返回來,徑直(千萬不要回頭或向兩邊看)走到香爐前,拿起這枚錢迅速吃下,則包治百病。不過這整個過程不能讓任何人看見,否則你將咬不動它,就沒有靈驗了,也就只好傳給另一個人“享用”了。事實上這只是一種迷信的說法或美好的願望,但能看得出長輩對“線桄子”錢的珍重。
貨幣形制的發展,是社會自然選擇的結果,王莽濫用國家權力改變幣制,充分顯示了決策上的愚蠹,從而使王莽的“幣制改革”成為“變亂幣制”,新莽統治如曇花一現,但莽幣卻成為後世歷代收藏者難以集全的品種。
一枚官鑄的早期“大泉五十”價格在百元左右,較為常見的重輪“大泉五十”往往在百元以上,合背“大泉五十”根據品相不同,價格幾百元上千元不等,而特殊版別的如背有紋飾、動物圖案的其價格在幾千元甚至萬元,這些特殊版別的“大泉五十”為歷代藏家喜愛,因此,歷代仿製者頗多,收藏者應多加留意。
--------------------------------------------------
--------------------------------------------------
爭搶128枚「袁大頭」 陸法院:將充公
2015年05月17日 20:06 李鋅銅
浙江百年老屋挖出128枚「袁大頭」,掀起多方爭奪繼承權之戰。(圖為「袁大頭」銀元/取自新華網)
大陸法院表示,若查不清銀幣是誰的,最後會「充公」給國家。(圖為「袁大頭」銀元/取自新華網)
浙江開化縣何田鄉田畈村已過世的汪大爺家中挖出了128枚「袁大頭」(民國時期發行的有袁世凱頭像的銀元)。汪家後代、詹姓屋主,及未來將給汪大爺養老送終的村委會,為了搶銀元鬧上法院。法院表示,若查不清銀元是誰的,最後會「充公」給國家。
浙江在線報導,汪大爺去世後不久,村委會以繼承人名義將汪大爺生前居住的老屋賣給他的侄孫汪家。汪家7年前又將閒置老屋賣給了詹家。
今年1月,詹家拆屋重建時發現了一根小鐵管,裡面竟然有大頭銀元、小頭銀元等共128塊。
挖出銀元的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村莊。汪家找詹家,以自己是原屋主身分要求平分這批銀元。詹家雖然不爽,但經不住汪家死纏活要,就給了14塊銀元打發。
「汪大爺一直是我們在照顧,依法律規定,房子是汪大爺的,房子裡找到的銀元也該歸屬村委會。」就在汪、詹兩家吵得不可開交的時候,村委會也想分一杯羹。
今年4月,汪家一狀告上法院,要求詹某歸還剩餘的114塊銀元。詹家也回告要討回之前給對方的14塊銀元。開化縣法院巡迴法庭審判車15日開到村裡並準時開庭。
汪家認爲,原房主也是自己的叔爺爺,當然是汪大爺唯一的繼承人,有權繼承汪大爺的一切財産。詹家認爲從汪家有償獲得老房及宅基地,房屋內的一切連同隱藏的銀元當然也都一起屬於自己。
開化縣法院表示,依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挖掘過去地主所埋藏的銀元歸誰所有的批復》規定,所掘獲銀元歸埋藏人所有,由其法定繼承人依法繼承;但《民法通則》也有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歸國家所有。
因此,詹家雖是現屋主且發掘了銀元,但對銀元不享有所有權;汪家僅能確認汪大爺是原居住者及所有者,並不能確認汪大爺是銀元實際埋藏者,沒有充分證據證實銀元屬於汪大爺。且即使銀元屬於汪大爺,汪某也不能證實對汪大爺遺産享有法定繼承權。
1
|
1
|
1
|
1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正當漢武帝創立的五銖錢制日益興旺之際,在權力格鬥中,被篡得政權的王莽腰斬。但是五銖錢並沒有就此退出歷史舞台,待到時機成熟,馬上重新崛起。這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王莽多次推出的幣制變革,違背了貨幣流通規律,在他打出的“托古改制”旗號下,別出心裁一次又一次推行的新幣制,大多難以投入到實際運行之中;二是在中國漢朝經濟環境下,五銖錢制是十分符合社會需求的一種錢制,這種錢制比較適應當時的經濟體制和管理體制,就五銖錢重量與大小而言,很便於流通中使用,具有十分強大的生命力。因此即便在王莽統治時期,凡王莽錢幣流通受阻之時,人們就很自然會想到五銖錢,在某些場合會私下用上五銖錢交易。 說到五銖錢制度的恢復,不僅是東漢政權建立以後的事,它的恢復並沒有等到東漢政權的建立,而是與王莽倒台幾乎同時發生的。因此說五銖錢制的恢復,比漢政權的恢復還要早。這個歷史事實首先被鑄有“更始二年七月”銘文的五銖錢銅母範所證實。上世紀三十年代劉體智《小校經閣金文》上保存了這塊銅母範的拓本(圖1)。更始二年(公元24)正是王莽政權倒台的次年,如此規整的錢範說明在東漢政權建立之前,五銖錢制已經得到恢復,已經在大規模地鑄造五銖錢了。 西漢後期由於劇烈的土地兼併,再加上水旱災害的侵襲,階級矛盾越來越激化。到王莽統治後期,各地的農民起義由西漢時期的局部發生,很快發展成了聲勢浩大的全國大起義。當時主要有今湖北、河南一帶的綠林軍,山東和江蘇北部的赤眉軍,河北一帶的銅馬起義軍。鑑於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形勢,一些原西漢的皇族,諸如劉玄、劉秀、劉盆子等趁機鑽進了起義隊伍,他們藉助農民起義的力量,伺機奪取統治天下的寶座。從王莽倒台到東漢建立,出現過一段劉氏爭相稱帝的局面。先是公元23年綠林軍建都宛(今河南南陽),推劉玄為皇帝,建元“更始”。再是公元24年冬赤眉軍建號“建世”,立劉盆子為帝,公元25年攻入長安絞死了劉玄。最終是光武帝劉秀於公元25年登基當皇帝,定都洛陽,重新建立了漢政權,開創了東漢王朝。可見儘管漢皇位爭奪如此血腥,並不影響五銖錢制的複興,漢政權無論由誰延續,五銖錢必然要重新崛起。 “更始二年”五銖錢銅母範的發現後,人們對范上出現的五銖式樣有了比較清楚的認識,得知這種五銖錢既不屬於西漢,也不屬於東漢,於是將與此相近的五銖錢稱之為“更始五銖”(圖2)。 進入東漢以後,五銖錢更是順理成章地成為國中通貨。《後漢書·光武帝記》: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十二月甲辰……初王莽亂後,貨幣雜用布泉金粟,是歲始行五銖錢”。迄今已發現多塊刻有建武十七年紀年銘文的五銖錢銅母範(圖3)。這種東漢五銖錢銅母範與前述更始五銖銅母範十分相似,形如銅匣蓋,長方形圓角,134×84毫米,範面中心一小圓柱,是圓孔澆道模型,與範面排列8枚正背相間的五銖錢模型,鑄造非常精整,邊週列有成對的定位榫卯。範背鑄有橫豎相交凸起的十字形筋紋,與高起的邊週合成田字形紋飾。發現的多塊建武紀年五銖錢銅母範,除個別銘文位置相對有些變化外,形制、大小和銘文內容完全一致。建武紀年範背面都置有銘文二十七字:“建武十七年三月丙申大僕監椽蒼考工令通丞或令史鳳工週儀造”,知它們是東漢官方鑄錢的規範模具。史書記載東漢五銖於建武十六年十二月始行,與這些銅母範的銘刻完全可以互相印證。 東漢五銖總體上是沿襲了西漢五銖,但與西漢五銖又有著明顯區別。東漢五銖的直徑雖然沒有明顯縮小,但是大多比西漢五銖輕薄,重量僅3克左右,文字書寫比較圓潤,筆劃彎角多見圓折。東漢五銖有紀年參考的錢範僅見建武十七年銅母範,然而在東漢一百幾十年間,五銖錢的鑄造從未停頓,人們只能將其粗分出早、中、晚期,再從中歸納各個時期的相應特點。東漢早期的五銖錢,銅質相對精純,鑄造工藝比較精細,面文嚴整、寬放,可由建武十七年錢範上的錢形作為代表(圖4)。東漢中期五銖,錢體略小於早期五銖,銅質較差,鑄造工藝不如早期工整,錢面文字相對疲乏。東漢晚期五銖,銅質繁雜,工藝粗劣,重量減輕,質量大降。 東漢五銖中出現了各種各樣記號,有的形狀呈凸起的圓點,錢幣界稱其為“星”點(圖5),有的是半個圓點,稱其為“半星”,有的是橫劃,有的是豎劃,稱其為“橫槓”“豎槓”。 五銖上的這些記號的形狀和位置各有特點,同樣帶星點,有的在穿上,有的在穿下,有的懸空在文字之間,有的在穿口邊緣。星點數量亦是各異,有的置有多星,如見 穿上或穿下有置五顆星的(圖6);同樣是橫槓,有的與穿口等長(圖7),有的比較短(圖8),也有位於穿上和穿下之變化。大多研究者認為,各種變化有可能是不同鑄爐的標記。見有的東漢五銖錢上帶有陰刻的文字(圖9),顯然是在完成鑄造以後刻上去的,這些究竟是什麼含義,常引起研究者的興趣。有的錢幣上的文字是直接鑄上去的,表現為陽文,那就更值得進一步研究了。這裡列舉一批可以排成陽文數字系列的五銖(圖10),真不知古人如此安排有什麼用意。 有一種五銖,在穿上或穿下鑄有一個“平”字(圖11),意在區別於市上出現的劣質錢幣。“平”字的含義與王莽的“一刀平五千”的“平”相同,是強調這種五銖的足值和“平當”,後人稱這種五銖為“平當五銖” 。除了 公私藏品中常能見到平當五銖,1981年6月在四川忠縣東漢墓中出土過“平當五銖”,為這種五銖提供了科學的時代依據。 靈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推出了一種新型五銖。《後漢書·靈帝記》:“中平三年春二月,鑄四出文錢”。所謂四出文錢,是指這種錢幣背面穿口四角,各有一道凸槓直抵外郭,因此也有稱之為“角錢”(圖12)。靈帝推出這種五銖,意在重新規範市上出現的減重五銖,因此推出的新錢特別足重,大多能達到4克。這種足重的五銖錢在東漢後期的錢幣窖藏中,偶能見到幾枚,但很少有整批出土,說明當時使用這種四出文五銖錢的並不多。如1969年甘肅武威北二里雷臺出土著名的“馬踏飛燕”的東漢墓中,出土二萬多枚錢幣中,多半為各種各樣東漢五銖錢,而這種四出文五銖僅找到六枚。 當代金融“劣幣驅逐良幣”的理論,近二千年前的漢靈帝不可能掌握,難怪當社會盛行私鑄錢混亂局面時,他不是從根本上採取積極的治國措施,卻錯誤地想用足重的五銖錢去治理劣質錢,這必然是難以奏效的。
---------------------------------
--------------------------------------
方孔錢,又稱「孔方錢」、「圓形方孔錢」、「方孔圓錢」,是古中國錢幣中最常見的一種,一般以銅鑄造,故俗稱銅錢。方孔錢由圜錢演變而來,自秦朝統一貨幣,全國鑄行半兩錢之後,除王莽改制的短暫時間,方孔錢一直是中國流通貨幣的最主要貨幣形制,直至清朝末年該地位才被銀元所取代,但中國最晚的方孔錢是民國時期部分地區鑄行的民國通寶。
中國方孔錢的形制影響了古代周邊地區的造幣,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和地區均曾鑄行方孔錢。
別稱
西晉魯褒著《錢神論》以諷時弊,擬錢為長兄,字曰「孔方」,因此方孔錢也被戲稱為「孔方兄」。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