嗆出獄後還要再殺人 中捷隨機殺人兇手繼續羈押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目前全球有55個國家,仍然保留並執行死刑-全球有139個國家廢除死刑,俄羅斯、韓國、寮國等國雖然在法律上保有死刑,但已長達10年沒有處決任何人。國際特赦組織發布的調查報告不包括中國,因為中國將死刑數據列為國家機密,但該組織估計中國每年都會處死超過1000人。我國現有37名死囚,均聲請釋憲,今日全未借提出庭,而是委請律師代表到庭進行言詞辯論。其主張為,國家以公權力剝奪人民生命,侵害憲法保障的人性尊嚴、生命權、生存權;對犯罪人施以死刑以防止再犯,違反比例原則;以剝奪生命做為防衛社會手段,違反世界人權宣言-姜朝鳳宗族|痞客邦


台中捷運砍人男有4名傷者 與鄭捷2014年砍人案巧合同日 | 中捷砍人事件 | 社會 | 聯合新聞網

台北捷運隨機殺人鄭捷+遇到「愛自己之所好」遠過於「愛子女真實

台中捷運砍人男有4名傷者 與鄭捷2014年砍人案巧合同日 | 中捷砍人事件 | 社會 | 聯合新聞網


痛罵廢死下18層地獄!他憶鄭捷「定讞19天就槍決」...網點速決關鍵
痛罵廢死下18層地獄!他憶鄭捷「定讞19天就槍決」...網點速決關鍵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RiYoQ5
▲▼鄭捷高院出庭首度欲當庭對被害人及家屬道歉,但遭被害人打臉不接受,還嗆不要演戲了。(圖/記者孫曜樟攝)
▲鄭捷在判刑定讞後,19天內就處死。(圖/ETtoday資料照)
實習記者林郁婷/綜合報導
台南殺警案2名員警凃明誠、曹瑞傑不幸殉職,再次掀起大眾對「死刑存廢」的討論,凃明誠姊姊昨(25)日更難掩激動情緒,痛罵「廢死團體都滾去十八層地獄」。根據法務部資料顯示,目前全台尚未執行死刑的犯人共38人,這也讓網友好奇,當初犯下北捷隨機殺人案的鄭捷,為何能在定讞19天內就處死?網點名「她」速斷速決。
一名網友在PTT以「鄭捷定讞19天處死怎麼辦到的?」為題發文,表示「最近死刑犯未被執行的議題,又開始吵的沸沸揚揚」,理由有很多,像是釋憲、非常上訴等等,看似門檻很高,「那怎麼當初鄭捷就有辦法19天執行?」甚至聽說連辯護律師都是被記者通知才知道,想救濟已經來不及了,「所以我們國家是把死刑犯當籌碼嗎?沒需求就拿稅金養著,有需求再拿出來斃掉。」
貼文一出立即引網友熱議,紛紛回應表示,「犯罪事證明確啊」、「那時快520了,不趕快處理,現在還在花稅金養他 」、「感謝羅瑩雪部長的速斷速決」 、「當初速審速決還被DPP跟廢死靠北勒」。也有人指出,「現在就是2016到現在只殺了2個,平均3年1個,之後只會愈拖愈久」。
鄭捷北捷隨機殺人案震驚當時社會,在被判處死刑後,時任法務部長的羅瑩雪立即下令處死鄭捷,當時鄭捷的律師團曾表示抗議,「政府行刑前未通知家屬、律師」,指鄭捷已申請非常救濟程序之扶助並獲准許,律師團也準備提出非常上訴、再審和釋憲,不過當時法務部竟一反過去聲稱會審慎審核執行死刑之做法,在判決確定短短兩周即執行死刑。
至於現階段有38位尚未執行的死刑犯,現任法務部長蔡清祥表示,「目前可以執行的死刑都已執行,尚未執行的38人都是申請憲法審查、再審或非常上訴 ,依照規定,只要司法程序仍未終結,不得槍決。」痛罵廢死下18層地獄!他憶鄭捷「定讞19天就槍決」...網點速決關鍵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https://bit.ly/3RiYoQ5


支持廢死的受命法官 黃瑞華:鄭捷凶殘 2分57秒砍殺26人必須判死
tw.news.yahoo.com查看原始檔

中國時報【林偉信╱台北報導】
「鄭捷該為自己的罪,負起責任!」有司法俠女封號的黃瑞華,是最高法院承審鄭捷案的受命法官,昨日宣判後,面對外界批評她主張廢死,她表示仍然支持廢死,但強調身為法官,沒有選擇的權力,她直指鄭捷短短2分57秒砍殺26人,已屬於兩公約最嚴重的犯行,將他判死定讞,才能維護司法正義。

法訓所21期結業的黃瑞華,台大法學碩士、曾任宜蘭地院院長,去年從高院庭長升任最高法院法官,鄭捷死刑上訴案,經分案後由她擔任受命法官,與審判長陳世淙和陪席法官吳三龍、王敏慧、陳宏卿,共組合議庭,審理這件社會矚目案件。

司法俠女 經常投書媒體

黃瑞華有著大砲個性、有話直說,經常主動投書媒體針砭司法,也曾參加廢死團體的法律座談會,對於死刑存廢有諸多意見,被外界歸納為廢死法官。對此,黃瑞華昨天語氣中倒是不太在意,她認為是否廢死沒有對錯,可以公開討論並無不妥。

承審此案 坦言確有壓力

她說,我國通過並實施兩公約,就長期發展而言,是朝向廢除死刑,但這要經過社會達成共識,並透過立法院修法;以我國現有制度仍存在死刑制度,法官須依法審判,不能逃避使用死刑,這也是為了尊重立法權,與維持法律的安定性。

承審鄭捷殺人案,她坦言確有壓力,合議庭5名法官在法律上面臨的課題是,死刑到底有沒有違憲?怎樣的犯罪才是兩公約中所謂最嚴重的犯行?該不該在生死辯提訊鄭讓他做最後陳述?黃瑞華說,這些爭議,他們內部討論很久,最後決定創司法首例提訊鄭捷。

由於鄭捷的律師曾主張停止審理聲請釋憲,黃瑞華解釋,要不要停審必須先檢視死刑制度有沒有違憲問題,後來合議庭討論出來的共識,認為死刑符合憲法比例原則,法官判處死刑也沒有違憲,因此決定不停止審判,如期召開辯論庭。

罰刑相當 彰顯國法正義

生死辯後,接下來他們須討論的是,怎樣的犯行才是兩公約最嚴重的犯罪?黃瑞華表示,就算切割律師主張的台大精神鑑定報告,及高院限制律師詰問心理師的程序瑕疵,仍可清楚透過相關卷證資料,發現鄭捷冷血預謀犯案,在短時間內隨機殺人,這樣犯行就是最嚴重的犯罪。

她反問,「如果司法判決無法符合社會期待,彰顯國法正義,那豈不違背罰刑相當原則」;黃瑞華強調,合議庭就是要以本案判決清楚宣示,像鄭捷這樣凶殘殺人,無法受到法律饒恕,根本不須要考量鄭捷有無教化可能,而是應讓他為自己的罪負起責任,所以須判他死刑。

------------------------------------------------------

反社會人格16特徵 你中了幾項?|健康關係|智富出版|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持續性的眼神接觸,可能會讓人覺得是有敵意的表現,因此前往動物園參觀的遊客經常被告誡,千萬別瞪著大猩猩看,以免被解讀為攻擊性的訊號。人類世界似乎也一樣,否則對眼比賽就不會有這麼高的挑戰性。

我是一個社會病態者(sociopath),俗稱反社會人格。無論是由於基因異常還是環境因素,我的病是現代心理學家所謂的反社會型人格障礙(Antisocial Personality Disorder),在《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簡稱DSM)中屬於「對他人權益不尊重及侵犯的廣泛模式」,診斷要點是缺乏良心自責,習於欺騙,不符合社會一般規範。

我是有策略性的,精明的,聰明的,有自信的,有魅力的,但對於他人的困惑和情緒的社交訊息(social cues),我卻無法適當反應。心理病態(psychopathy)與社會病態(sociopathy)在臨床上始終糾結不休,現在兩者已廣泛交叉使用,在學理上兩者的區分是基於遺傳學、侵略性等因子。

從遺傳的角度來說,我這些特質或許可透過我父親追溯到我祖父身上。據說我的祖父個性很冷漠。從他滿臉的傷疤可以看出來,他個性衝動愛冒險、喜歡動粗。

我的成長背景強化了我這些遺傳傾向,不過可能跟你從電視電影裡描繪的反社會人格者不一樣。我不是虐童案的受害者,也不是殺人凶手,更沒有犯過罪。我從來沒坐過牢,甚至畢業於常春藤名校。在現實生活中,我是個傑出的律師和法學教授,是人們眼中典型年輕有名望的學者。我固定捐出所得百分之十給慈善機構,每週還義務到主日學校授課。我有一群很好的親朋好友,我很愛他們,他們也很愛我。

每25人就有1個社會病態者

聽起來,我是不是跟你很像?或許你也和我一樣是社會病態者喔!根據最新估計,我們這種人佔總人口約百分之一到四(也就是每二十五個人當中有一個),比厭食症或自閉症的人口比例還要高。

可是你堅稱自己不是連續殺人魔,也從來沒坐過牢?其實,大多數反社會人格者也都沒有。但不是罪犯,不代表你就沒有反社會傾向,這點可能會讓某些人大吃一驚。據統計,男女受刑人中只有百分之二十具有反社會傾向,儘管真正的重罪有大約一半都是反社會人格者所犯。

然而大部分反社會人格者都沒有淪為階下囚,真相是,大多數的反社會人格者都默默地在這個社會裡自由自在地生活著,擁有穩定的工作,結婚生子,以個人不同的適應程度融入社會,事業成功,然而這個社會卻對反社會人格者視為洪水猛獸。

那麼,反社會人格者到底是什麼模樣?老實說,反社會人格者為數眾多,個個都不一樣,最起碼有一個就像我這樣。或許還有一個像你一樣?

你是不是有很多朋友、很多情人,或很多崇拜者呢?如果是,並不代表你就失去成為反社會人格者的資格,事實上恰好相反。儘管反社會人格者的聲名狼籍,但多半富有特殊魅力,卻可能很膚淺。然而,在這個你爭我奪、充滿陰鬱與平庸事物的世界,人們反而容易受到反社會人格者突出的獨特性所吸引。

你是不是常常自我感覺良好?我是,對嗎?的確,反社會人格者往往極度自戀。我渾身散發著過度的自信,程度遠遠超出了我的容貌和社會地位。我的自信,最明顯的就是我能長時間和別人維持眼神接觸。有人稱之為「掠食者的瞪視」(predatory stare),幾乎所有的反社會人格者都如此。

持續性的眼神接觸,可能會讓人覺得是有敵意的表現,因此前往動物園參觀的遊客經常被告誡,千萬別瞪著大猩猩看,以免被解讀為攻擊性的訊號。人類世界似乎也一樣,否則對眼比賽就不會有這麼高的挑戰性。

但反社會人格者不同。面對持續的眼神接觸,我們不會膽怯,也不會禮貌性地把眼光移開,所以看來就像是有自信、有野心、勾引或掠奪的表現。的確,瞪視可能會讓人感到渾身不自在,但卻令人興奮,感覺就像意亂情迷的煩躁不安。

許多人認為,擅於操控別人,正是反社會人格者邪惡的關鍵,但我不認為如此。這不過是一種利益交換。當某某人想要得到某樣東西,例如想要覺得自己是被渴望或被需要的,或想要被別人看做是好人,操控正是一個可以快速滿足雙方需求的捷徑,雖然操控很污穢。你不妨把它稱為誘惑。

反社會人格者多半喜歡追求刺激,很容易感到無聊,所以經常會做出一些很隨性的決定。這種衝動性格比較陰暗的一面是,我們可能會對某個衝動變得過度偏執,造成忽略,無法傾聽理性的聲音。大多數人在衝動時會變得熱血沸騰,彷彿被沖昏了頭,但我不同,我會變得冷血,變得鐵石心腸。

「我想殺的人,多半是萍水相逢、看不順眼的人」

我從來沒殺過人,雖然我確實曾經想過這麼做,而且我確信大部分人也都有過這樣的念頭。我想殺的人,通常不是和我很親近的人,多半是那種萍水相逢、讓我看了不順眼的人。有一次我到華盛頓首府去參加一場法學研討會,在搭地鐵時碰到了一名工作人員故意找我麻煩,因為我錯搭關閉的手扶梯而羞辱我。

根據我自己的觀察,我發現,反社會人格者對於刺激的需求,會以很個人化的方式表現。我並不意外有些人會透過犯罪或暴力行為來滿足這個需求,特別是當生活中經常可以碰到這樣的機會時。我認為同樣合理的是,有些人會選擇透過比較正當的管道,譬如當消防員、從事情報工作、在大企業裡與人勾心鬥角、爭權奪利,滿足對刺激的需求。

你是不是那種人,可以在大企業、金融界或法界等競爭激烈的領域裡快速升遷?如果魅力、自大、狡猾、冷血和過度理性是反社會人格者的特質,那麼許多反社會人格者最後會在企業界功成名就,或許就不令人感到意外了。

讀者們,若你在我的文字描述裡看見自己的影子,我不會意外。從統計學的角度來看,有些讀者有反社會傾向,卻一直沒發現,機率其實很高。如果你是這樣的人,我歡迎你。

心理病態16個最主要的行為特徵

現代病態心理學之父賀維.克勒利(Hervey Cleckley)博士所寫的書:《精神健全的面具》(The Mask of Sanity)是部劃時代的巨著,書中,克勒利博士將所謂「心理病態人格」,也就是現在學界所謂的「社會病態人格」特徵,做了首度的概括描繪。

根據克勒利的說法,心理病態人格者都具有反社會傾向,但是卻表現得很社會化,他們的感受、欲望、期盼和愛,跟一般人似乎沒什麼兩樣。他們生存在這個社會裡,卻很難跟其他人區別開來。

透過對好幾百個病人的觀察,克勒利歸納心理病態十六個最主要的行為特徵。這些特徵,如今仍被視為是診斷心理病態、社會病態或其他反社會疾患的主要指標。這些特徵包括:

.膚淺的魅力和良好的智商
.不會表現出妄想或其他不理性思考的表徵
.不會有緊張或神經質的行為表現
.不可靠
.不誠實、不誠懇
.不會感到懊悔或羞恥
.在誘因不足的情況下就做出反社會行為
.缺乏判斷力,沒辦法從經驗中得到教訓
.病態的自我中心,沒有愛人的能力
.不會表現出某種重要的情緒反應
.在某些事情上缺乏洞察力
.在一般的人際關係上沒有反應
.飲酒後(有時候則沒有)做出怪異或令人討厭的行為
.揚言要自殺卻很少付諸行動
.性生活紊亂、沒有特定對象
.難以貫徹任何人生規劃

----------------

赴北所探視鄭捷 悲慘童年曝光
〔記者王定傳/新北報導〕廿歲的黃姓男子曾以粉絲心態赴台北看守所探視北捷殺人魔鄭捷,而被外界窺知他被父母遺棄,有個悲慘童年;日前黃男向法院聲稱自己罹病無力工作卻遭父母拋棄,提訴要求父母按月給付扶養費;新北地院認為黃男主張有理,裁定自去年八月至一○六年二月黃男滿廿二歲為止,父母親應按月各給付五千元及一萬元;黃母雖曾辯稱,兒子去看鄭捷後,嚇得她不敢同住,但願按月支付扶養費。
去年五月廿二日鄭捷遭法院裁定收押,但未禁見,當天上午八時,才十九歲的黃男赴北所探視鄭捷並深聊,黃父聲稱兒子精神有問題,經社會局評估後強制送八里療養院治療,但黃男不服,聲請提審獲准,鄭捷案後來開庭,黃男也現身法院,聲稱曾想以人肉炸彈報復社會。
被父親趕出屋外 睡樓梯口一年
黃男身世坎坷,其雙親在八十三年結婚,但八十八年被法院判決婚姻關係不成立。黃男說,他遭母親棄養,父親也未照料他,罵他「野小孩」並趕出屋外,他有一整年無法進家門,被迫天天睡樓梯口,父親還把他的衣物打包,丟到他的工作處所。
黃男指出,國二時生活顛沛流離,為求溫飽,國三被迫輟學謀職,但因精神不佳而遭到解僱,雖領有身心障礙手冊,但母親名下有資產,無法申請社會補助,迄今仍讀高一。
黃男認為,正常人應受教到廿二歲、取得大學學歷,而母親從事保險工作,年收百萬,父親也有保全正職,所以要求父母按月付扶養費,另主張他從九十九年至一○三年期間自食其力,等於先幫父母代墊「扶養費」,父母屬於「不當得利」,要求返還合計一○三萬元。
地院判父母應月付1.5萬 可抗告
黃父沒出庭陳述,黃母供稱因黃父另組家庭,少有聯繫,一○一年她與兒子取得聯繫,常關心兒子,幫忙付房租並支持就學,後來因得知兒子探視鄭捷,恐懼之餘才沒跟兒子同住,但願按月給付一萬元扶養費。
法官認為,父母應按月給付一萬五千元至黃男滿廿二歲;至於黃男主張他先「代墊扶養費」,法官認為,這是他維持生活的自行支出,非民法不當得利所稱的「損害」,且黃已成年,不能要求父母履行過去的扶養義務,這部分駁回;全案可抗告。

--------------------

「對父母下不了手」 鄭捷鑑定出爐「改口」
東森新聞東森新聞 – 2015年1月27日 下午12:15
「對父母下不了手」 鄭捷鑑定出爐「改口」

去年犯下北捷殺人案的兇手鄭捷,法院委請專家進心裡評估,想了解鄭捷有沒有教化的可能性,受委託的警大教授沈勝昂和他約訪10多次,結果出爐無法斷定鄭捷有沒有教化的可能性,因為鄭捷要自己願意改變想法,才有教化可能,但10幾次訪談,看不出鄭捷有這樣的想法,但報告指出,鄭捷說,當時父母在車上,他會下不了手,跟他落網時說,就算知道爸媽在車上,他也會照殺不誤,明顯說法不同。
背負4條人命,北捷命案殺人兇手鄭捷每次出庭神情冷漠,為了釐清鄭捷的精神狀態,新北地院去年指示曾對八里雙屍命案兇手,謝依涵鑑定過的警大教授沈勝昂對鄭捷進行心理鑑定,報告出爐,結果卻顯示看不出鄭捷有意改變想法,無從斷定能否接受教化,不過這次鄭捷首度改口,說如果父母在車上,他會下不了手,跟先前落網時口出狂言,父母在車上他照殺不誤,說法明顯不同。
說詞反覆,讓人懷疑鄭捷是不是想躲死刑,沈勝昂和鄭捷訪談10幾次,發現他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缺乏和人互動機會,轉而壓抑情感活在自己世界,才會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反社會人格,律師也說,鄭捷坦承自己做錯了,但認為外界不相信他,才不願對外界表達懺悔,甚至鄭捷還自爆殺了4個人之後,在月台看見一名國小學生,本來想多再殺一個,但想想還是算了,評估鄭捷並不是「無差別殺人」。
不過種種說詞聽在家屬耳裡都是狡辯,鑑定報告結論保守,只說還得經過諮商,確定鄭捷真的有心改變自己,才可能被教化,但目前還看不出鄭捷有這樣的想法,八里雙屍案謝依涵被認為有教化可能,仍舊判死刑,鄭捷能否逃過一死,最快農曆年後宣判就會有答案。

2015-01-27

〔記者王定傳/新北報導〕台北捷運殺人案凶嫌鄭捷心理鑑定報告出爐。據悉,報告內容未明確指出鄭捷是否有教化可能,一名臨床心理師認為,依他解讀鑑定結論,簡單說是「有機會改變,但不容易」;鄭捷律師團則認為這份報告等同無結論。

報告認為,由於鄭捷心理特質與人際關係影響,因此在鑑定過程未觀察到有明顯改變動機,且鄭捷有自戀,不易建立與維持親近,人際關係又有社會疏離等情形,若缺少正向的人際、社會互動,容易衍生出「自以為是、不成熟的」反社會特質。

台北捷運殺人案凶嫌鄭捷心理鑑定報告出爐。(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台北捷運殺人案凶嫌鄭捷心理鑑定報告出爐。(資料照,記者陳志曲攝)

報告認為,若有機會,長時間建立專業治療關係,引領鄭捷察覺自身心理特質、人際問題,確認他有改變動機,才有機會探索矯正教化可能。

心理鑑定是律師團主攻重點,無非是透過專家鑑定,藉此尋求鄭捷生機,合議庭同意委託曾鑑定八里雙屍命案凶手謝依涵的警察大學教授沈勝昂進行。

2014-07-22
〔記者陳鳳麗、邱宜君/綜合報導〕北捷瘋狂殺人犯鄭捷精神鑑定報告顯示有自戀、反社會人格,衛福部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認為,鄭捷是因尋求肯定與讚賞的自戀式需求,未獲滿足而形成傷害,才展開復仇計畫。
父母師長 不要當眾羞辱小孩
沈政男說,起訴一個大規模殺人兇手,只要兩個月,但養成一個大規模殺人兇手,卻要二十年,沒有人天生要殺人,都有成長脈絡可循,建議為人父母或師長,不要當眾羞辱學生與小孩,而處罰學生或小孩,應該是對事不對人,並注意其後續心理反應。
沈政男表示,很多小孩子第一次被父母師長嚴厲處罰時,都曾幻想長大要報復,但真的長大以後就忘了,不會耿耿於懷,鄭捷特殊之處就在此,他不但沒忘記這樣的傷害,還隨著成長過程,繼續將其他傷害累積起來,越堆越重,國中時代被老師管教,就帶美工刀要刺殺老師,那就是一種自戀式反擊;但那次有明確對象,他恨的是老師,十年後他的自戀式反擊,卻是針對與他無冤無仇的社會大眾。
學者︰背後社會問題應解決
另外,根據台大醫院精神鑑定報告,鄭捷犯案時具辨識對錯能力。精神科醫師與法學教授認為,精神疾患診斷與否不是重點,大眾應聚焦解決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以預防更多不幸發生。

2014-05-29
◎ 吳展良
鄭捷是一個在心靈與情感上被父母與社會拋棄的孩子。他從小學五、六年級就想自殺,他說人生太痛苦,生活很累,永遠必須用功讀書,努力做自己不想做的事情。問題顯然主要來自於錯誤的家庭與學校教養方式,以及根源於家庭且連續到學校與社會的錯誤價值觀念。也就是氾濫於全台灣與華人社會的那種只知道追求成就與面子,卻不顧內心感受與真實性情的集體傾向。
這種傾向,若遇到「愛自己之所好」遠過於「愛子女真實生命」的父母,就很容易產生可怕的後果。子女會從小感到自己很痛苦、很難過,可是父母卻只要他們要的結果,對子女的心靈狀態並不在乎。更嚴重時,子女可能不一定會感受或者認知到自己會痛苦難過或者哪裡不對,只是其內在與世界有很強的隔離感,活在一個封閉的世界。而這樣的壓抑跟扭曲往往是在長大後發現自己在感情上有很大的匱乏時才猛然爆發。從心理學上來看,自我強大而又個性偏執父母,子女將難以、甚至無法感受到被人真正地關愛,嚴重的情況下,會讓人想要自殺乃至殺人。鄭捷因無法自殺轉而想要藉著大量殺人以被判死刑。長期沈迷在殺人小說,恐怖策略電玩之中,最後發展出自己寫殺人小說,謀畫殺人事件。卻被人稱讚有創意,會寫小說!這是什麼樣的社會價值?
鄭捷的父母在出事後的第一反應,是悲慟他們家毀了,永遠賠不完。似乎只知道維護家門,卻不知把這個兒子放在哪裡?兒子無法想像的巨大痛苦似乎與他們無關,心理上已經進行了切割。鄭捷在收押後只願見爸媽與弟弟,但其父母的反應不是奔去看這個兒子,而是不敢出門,申請警方保護令!可見鄭捷與世界從來唯一尚存的聯繫,只有他的家人,而此聯繫卻又如此問題重重。鄭捷父母對社會的「道歉文」,在我看來是將自己的責任道歉了事,做了自我維護,卻看不到鄭捷的存在。我想鄭捷若看了這道歉文,大概只能更想殺人。頭七時鄭捷父母對社會與受害者的跪地道歉,則認為兒子該死,希望法官速審速決,以對受害者負責。這聽起來非常「社會正確」,卻完全不像一個真愛子女的人會講的話,要讓他們的子女情何以堪鄭捷被捕後說,他在車上若見了父母也殺。可見這個家庭問題深到什麼地步!彼此疏離到什麼程度!悲哀的是,台灣有類似問題的家庭其實已經很不少,社會上有一大群高度壓抑封閉的人,其精神整天沈浸在殺人、暴力電玩與血腥小說之中。這些獵奇作品和他們內心的高度壓抑、緊繃以及對感情扭曲的渴求正好是同聲相應,同氣相求。而我們的政府竟然準備用警察與高壓來對付他們,這樣還會有救嗎?
目前有大量的聲音認為,社會上每個人都各有壓力,面對這種情況,是鄭捷自己「走不出來」,不懂得尋求幫助。但一般人難以瞭解與想像的是,如果從小生長在高壓式的環境之下,「自我封閉」的情況可能非常地深,儘管外在表現看來可能跟一般人沒有什麼不同,但只是他為了保護自己所學習、模仿穿上的一層社會化外衣,內心深處依然是極度地與人隔絕。這樣的一種行為並不是經過思考,而是在無意識之間產生的自我保護,而因為這是他們從小就習慣,是最自然的生活和行為模式。像這樣的孩子,往往不懂得要求救。而他們不懂得要求救,正是最悲哀,也是學校與社會最需要努力以赴之處。
(作者為台大歷史系教授)

----------------------------------------------------------

2014-05-29
◎ 許又方
台北捷運隨機殺人犯鄭捷的父母親公開向社會及罹難者道歉,有人同情,有人批作秀沒誠意。私意以為,傳統觀念認為父母具管教子女的責任,就道義而言,鄭捷雙親確有向公眾致歉的必要;但真正犯錯的人是鄭捷,引發社會恐慌及模仿效應的人也是鄭捷,其父母更有義務要做的是,以親情喚醒兒子的良知,向死傷者及其家屬、公眾真切懺悔,讓欲模仿者意識到這不是英雄行為,而非僅冀望司法速審速決以求贖罪。
平心而論,鄭捷已經成年,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他的雙親可以感到愧疚,但不必代其受過,公眾亦不必太過苛責;但話說回來,畢竟是至親之人,當自己的子弟犯錯時,理應積極關心他,力勸他認錯道歉。但可惜的是,案發超過七天,鄭捷父母或因心神混亂,完全沒有到監所探望過自己的小孩。筆者憂心此舉會令鄭捷原本錯誤的想法更形扭曲,甚或認定這世界絕沒有溫暖及道德可言,因此也就不可能低頭認錯。若鄭捷始終不認為有錯,對於那些視其為英雄並有心模仿的人而言,可能會更形合理化這種濫殺無辜的行徑。
相對的,鄭捷認錯懺悔,或許並不能全然安撫社會全體所受的傷痛,但至少向那些價值觀偏差、躍躍欲試準備模仿的人傳達「這是錯誤行為」的訊息,多少可起一些遏止作用。因此,筆者希望鄭捷的父母勇於面對自己的小孩、勇於面對社會的指摘,去探望鄭捷,用親情軟化他的暴戾之氣,這才是對自己及社會負責的態度。
(作者為東華大學教授)

------------------------------------------------------------------------------

http://nicecasio.pixnet.net/blog/post/367825181

-----------------------------------------------------------------------------------------------

2014-05-30
◎ 林南興
最近發生的捷運無差別殺人案,讓社會上許多人陷入驚恐,急著找到一個可歸咎的原因,於是媒體與官員就怪罪於網路與暴力電玩及動漫。這正好反映媒體與政客完全不想讓大眾了解,所謂的虛擬世界,其實只是現實世界的鏡中像:如果有許多動漫文學作品描述暴力,其實正是因為這是一個充滿暴力的世界。
相反的,這些幻想的作品,反而常常能夠提供大家深度反思的空間。例如在電影「蝙蝠俠:黑暗騎士」中,虛無主義的狂人「小丑」,就企圖透過一連串的大規模恐怖活動,造成民眾人心惶惶,甚至互相猜忌,因恐慌導致陷入大規模的歇斯底里,使整個公民社會瓦解。
這樣的情節,像不像昨天在捷運中發生,只因有人對自閉症人士的舉止有所誤會,就導致該節列車乘客大舉恐慌竄逃的事件呢?在前述的電影中,蝙蝠俠靠著對人性本善的信心,擊垮了小丑想要造成社會動亂的企圖。這也讓我們看見,虛擬的動漫文學或電影不只可以預警我們社會上的問題,也可以建議大家一個試著面對這些問題的方向。我們需要更多的善意,更多的互相理解;而不是更多的腥羶,更多的恐慌。否則的話這個殺手就達到了他造成更多社會不安的目的。
與其抨擊虛擬世界,倒不如問問這些惟恐天下不亂的電子媒體,與許多只會對政治大發謬論或是建大廟的宗教人士,以及這些政府官員,對於事件前的防範與協助社會上的邊緣人,還有事件後的安撫社會民心,到底都做過些什麼?
(作者任職補教業,心理系畢業)

-----------------------------------------------------------------

怕養出另個鄭捷 爆母集體恐懼症

【聯合報╱記者陳靜宜 ╱即時報導】
2014.05.28 11:39 pm

鄭捷教養問題發酵出現,今天在一場社大課程中,一位母親哭泣地向台北市教育會理事長夏惠汶提問,她看到市面上有那麼多暴力的電視節目、電影、電玩,她擔心自己也教出下一個鄭捷來。

一位憂心忡忡的母親,一方面希望孩子能用功讀書,一方面又擔心逼孩子逼得太緊,看到鄭捷事件使她擔心起自己教養的問題,就怕未來逼出另一個鄭捷來。夏惠汶表示,未來想要變成甚麼樣子,就看現在播下了甚麼樣的種子,很多父母親嘴上說愛孩子,但其實是要小孩符合自己的期待,鄭捷事件的發生,社會上的每個人都有責任。

他說,父母必須要有反思能力。昨日鄭捷父母在聲明中表示,「教養他21年,一定有我們不知道的疏失。」但父母親真的察覺到自己疏失甚麼嗎?如果有反思,重點會是「那個疏失」是甚麼,而非還是「不知道的疏失」。

他補充,那個疏失就是:「為什麼我只要孩子考好試、讀好學校就好。」鄭捷在小學五年級就開始問,「為什麼要讀這麼多書?」孩子永遠效忠父母親,鄭捷不能殺自己的父母親,於是殺人,這背後的用意是賭氣、報復,做了比殺了父母親還讓父母親痛苦的事。鄭捷父母親並沒有察覺到鄭捷的痛苦與不被理解,活在「我覺得這麼做是為了孩子好」的世界裡。

他又說,很多人指責鄭捷父母親的教養有問題,但真的是這樣嗎?恐怕每個人都要負責,認為孩子知書達禮是重要的,這個觀念是從社會上來的,社會則是由每個人所組成的,這是一種集體的社會認同,每個人都是鞏固這種信念的人,也都是幫兇之一。人們要從事件中學到經驗,切割和指責就表態都是別人的錯,這個社會就錯失反省幾會了。

他又說,過去「會念書、乖、聽話」是社會對一個「好孩子」的定義;但時代改變了,讓孩子順性發展並非放縱不管,而是用更大的愛和關心,尊重一個生命,了解並欣賞生命的本質與潛能,給予必要的協助。

 

全文網址: 怕養出另個鄭捷 爆母集體恐懼症 | 社會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2/8706810.shtml#ixzz33D2s0BsH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