鑿井工程能提早施作-雲林管理處表示,田頭、新庄等地農田仰賴的水井為737號水井,原本是在台一丁線雲林路旁,9年前移到現址,為500公尺深的水井,因地下水水層有問題,9年來管線清淤清了3次,一個多月前發現已無法使用。
雲林管理處說,農水署已在附近找到一處水利地要重鑿新水井,明年的預算,順利的話也要明年5、6月才能發包,7月可施工,工期約100多天+水井抽不出水 雲林百公頃農田「乾」焦急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MtPCxe


2014-05-28

〔記者黃文鍠/台南報導〕端午節將屆,民間相傳端午節正午飲用從水井汲取的「子午水」,可以辟邪保平安。隨著時代演進,水井已相當罕見,安平現存一座「窰尾古井」,建於一六三九年荷據期間,文史工作者認為應該是目前台灣保存最完整、且最古老的水井;迄今水源仍未枯竭,區公所趕在端午節前,整修取水馬達,讓民眾順利取得午時水。

  • 端節前夕,民眾取用「窰尾古井」井水。(記者黃文鍠攝)

    端節前夕,民眾取用「窰尾古井」井水。(記者黃文鍠攝)

文史工作者鄭道聰表示,「窰尾古井」內壁最下層以(石古)硓石堆砌,應該是早期先民渡海時攜帶澎湖一帶常見的(石古)硓石來安平作為建材;第二層以荷蘭磚堆砌,第三層以明鄭清代時期磚砌,第四層由日治、民國時期的磚塊堆砌。近代有人將老建築拆除後的荷蘭磚堆疊重修,呈現最上層也有荷蘭磚砌的外觀,多層內壁的堆疊,可見古井年代久遠。

安平區長林國明表示,「窰尾古井」因位於安平公墓旁,平常少有人煙,帶有一些陰森、神秘氛圍,過去曾聽耆老口述一些關於「窰尾古井」的神話,傳說當地居民早期家中有人過世要安葬在湯匙山或是要修先人的墳墓之前,必須要向弘濟宮供奉的池府千歲焚香稟告,否則「窰尾古井」內的井水將呈現混濁現象,令人嘖嘖稱奇。

早年「窰尾古井」提供附近聚落民生用水,但隨著自來水普及,已經少人飲用,但因為泉水清涼,平常還是會有民眾取用泡茶,端午節前夕,取水民眾明顯增加,增添過節氣氛。

 

 

 

 

 

全台最老水井藏身公墓旁 能幫神明傳旨意!?

2014年 05月 27日  13:40


 
 
 
  • ▲全台最老水井藏身公墓旁,能幫神明傳旨意!?(圖/安平區公所提供)

    ▲全台最老水井藏身公墓旁,能幫神明傳旨意!?(圖/安平區公所提供)

旅遊中心/綜合報導

端午節腳步近了,傳說在端午節當天正午從水井所取的端午「子午水」飲用後可避邪保平安,但大家知不知道全台保存最完整、最古老的水井在何處呢?或許就在台南安平的「窰尾古井」喔!

安平是台灣最古老的城鎮,1624年荷蘭人登陸台灣後,隨後在1627年正式開始興建「熱蘭遮城」,這就是安平古堡的前身,而荷蘭人1639年在熱蘭遮城南方約1百公尺處俗稱「湯匙山」山丘制高點上,設置「烏特勒茲堡」作為哨所觀測站,監看是否有來襲敵軍以利即時通知「熱蘭遮城」內的軍隊備戰,並在「湯匙山」山腳下鑿井作為軍隊飲水來源,此水井即為「窰尾古井」,文史工作者認為這應該是目前保存最完整且最古老的水井。

話說當年鄭成功軍隊在安平圍荷久攻未果,據傳當時神明托夢要先將「烏特勒茲堡」攻下後始得拿下「熱蘭遮城」,鄭軍依托夢指示,在1662年「烏特勒茲堡」二軍爆發激戰,「烏特勒茲堡」戰役幾乎全毀,鄭軍在該役獲勝後,不久荷蘭人即議和撤退,因此「烏特勒茲堡」戰役可說是台灣第一場對外成功的戰役,也決定台灣往後近四百年的發展,該古井保留下來後,成為在地居民生活飲水重要來源。

文史工作者鄭道聰表示,「窰尾古井」內壁最下層以咕咾石堆砌,應該是早期先民渡海時攜帶澎湖一帶常見的咕咾石來安平作為建材;第二層以荷蘭磚堆砌,第三層以明鄭清代時期磚砌,第四層由日治及民國時期的磚塊堆砌,而後近代有人將老建築拆除後的荷蘭磚堆疊重修,因此呈現最上層也有荷蘭磚砌的外觀,而多層內壁的堆疊可見古井的年代久遠。

安平區長林國明表示,「窰尾古井」因被位於安平公墓旁,平常少有人煙,因此帶有一些陰森且神祕的氛圍,過去曾聽過在地耆老口述一些關於「窰尾古井」的神話,其中一則傳說,當地居民早期家中有人過世要安葬在湯匙山或是要修先人的墳墓之前,必須要向弘濟宮供奉的池府千歲焚香稟告,否則「窰尾古井」內的井水將會呈現明顯的混濁現象,曾讓在地人嘖嘖稱奇。

林國明說,湯匙山緊鄰海邊,鄭成功來台後,部份軍民落籍在湯匙山之南,即今灰窰尾社部落,窰尾古井距今已逾三百多年,雖歷經滄海為桑田、海岸漸西移及周遭墳墓林立,但目前井水依然豐沛、清澈又甘醇,昔日是住民日常用水,現在仍是部份在地老人泡茶的甘泉。

端午節全台最著名的午時水大甲區鐵砧山有一傳奇劍井,傳說是鄭成功插劍禱泉的地方。相傳早年,鄭成功率領眾兵經過此山的時候,因天氣炎熱,無水可用,士兵、馬兒病死傷亡的很多,鄭成功此時拔起他的劍刺向地面,跪地祈求能湧出泉水。忽然,地面裂開,寶劍真的沈了下去,湧上了神泉,解除了當時的困境。自此之後,鄭成功所為之奇蹟劍井不管發生多嚴重的旱災,劍井的水永不乾枯、生飲清涼,成為鐵砧山主要的景點之一。大甲地方的父老們為了紀念鄭成功在鐵砧山上的插劍飲水的聖蹟,於光緒19年,鑄刻「國姓井」,1953年重修這口古井,在井的四週加磚牆加以保護。此外曾任監察院長的于佑任先生,親書「劍井」兩字,立石為誌,成為今日的觀光景點。
該劍井石碑因年久失修,現今整座基座殘破而搖搖欲墜,臺中市風景區管理所非常重視,於今年八月重新整修該石碑,將該石碑基座重新拉整,並汰換破損石磚,該工程已於九月初完工,希冀提供到臺灣十大觀光小鎮的遊憩民眾都能一起感受這傳奇的氛圍,賦予親子同樂,寓教於樂使孩童們能在休閒踏青之餘達到了解歷史之實效。除了修整劍井石碑,臺中市風景區管理所為配合劍井周邊之環境營造,一併更新了由劍井石碑至鐵砧山內國姓廟途中所經步道之沿線路燈,目前工程正加緊趕工,預計於十月中前完成,以期晚上到訪之遊客亦能享有安全、舒適之休閒人生。

images (3)images (4)下載 (3)下載 (4)下載 (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