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之母講座 沈芯菱明談公益
2017年12月18日 04:09 中國時報 林志成/台北報導
為引領年輕學子與社會大眾學習失敗、探索成功之道,國立台灣大學系統、中國時報聯合主辦「成功之母講座」,第12場將在明(19)日舉行,由台灣6.0希望工程創辦人、台大博士生沈芯菱,分享「請與我一起改變世界─沈芯菱的公益之路」。
沈芯菱從11歲開始從事公益活動,她出身弱勢家庭、一路半工半讀,但念茲在茲的不是改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反而將17年所賺來的錢,幾乎全數投入公益事業,至今已獨力支出超過800萬元資金
沈芯菱被《時代雜誌》(Time for students)稱為「天堂掉落凡間的天使」,曾獲「總統創新獎」、兩度蟬聯「總統教育獎」十大傑出青年等獎項,也獲選為「台灣十大慈善家」、「台灣百年代表人物」等殊榮。
沈芯菱在貧困的流動攤販家庭長大。11歲那年,她架了一個網站,幫阿公和家鄉老農賣文旦,從此開啟她的公益之路。這場講座明天晚上7時至9時在台師大校本部禮堂舉行(6時30分開始入場),由「遠山呼喚團隊」創辦人林子鈞主持,下半場,他將與沈芯菱對談。林子鈞與沈芯菱都是年輕世紀關懷社會的代表人物,先後獲得台大「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的表揚。


她28歲 賺800萬做公益
By 林志成,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9日, 2017
國立台灣大學系統、中國時報聯合主辦「成功之母講座」,第12場將在12月19日晚間舉行,由台灣6.0希望工程創辦人、台大博士生沈芯菱,以親身經驗出發,主講「請與我一起改變世界─沈芯菱的公益之路」。
出身弱勢家庭、現年僅28歲的沈芯菱,已累積超過17年的公益資歷,更靠著半工半讀的收入,獨力支出超過800萬元資金,直接或間接影響、幫助超過百萬人。
沈芯菱的故事,不僅被寫進台灣高中、國中小學13本教科書,她更兩度蟬聯「總統教育獎」,成為最年輕的「總統創新獎」得主,也獲「台灣十大慈善家」、「台灣百年代表人物」等殊榮。
沈芯菱從小在流動攤販之家長大,住的是漏水的鐵皮屋,市場水泥地就是她寫功課的桌子,幫父母吆喝叫賣就是她的課後生活。11歲那年,她的媽媽賣掉珍藏多年的珍貴玉飾,籌到足夠的錢,幫沈芯菱買了第一台電腦。
因為家裡經濟拮据,沈芯菱捨不得把錢花在電腦相關書籍上,那段時間她最常做的事情,就是站在書店裡一口氣讀完一本書,再以最快的速度跑回家,趁著還有印象的時候,實際打開電腦操作與研究,從摸索與錯誤中,一點一滴不斷學習與進步。
12歲那年,沈芯菱幫阿公和家鄉老農架站賣文旦,打開全省銷售通路;14歲靠著接案架設網站,累積到人生的第一個100萬;不到17歲,她已經考取37張國際國家級證照,成為各界公認的「電腦天才」。
沈芯菱童年的3個願望:「坐火車、搭飛機,以及賺到100萬做公益。」這些願望,她都已經實現,她投入17年時間與心血,超過800萬經費之後,擴充為「台灣6.0希望工程」完整計畫,成為一生的志業。
沈芯菱如何克服重重挑戰,成立「台灣6.0希望工程」慈善事業?她如何翻轉自己、家庭,乃至更多弱勢孩子命運?想知道她的故事,不要錯過12月19日晚上7時至9時在台師大校本部禮堂舉行的「成功之母講座」!

2017-11-30_193732  

---------------------------------------

沈芯菱的個人網站---「少女公益慈善家」沈芯菱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hrvU2X

------------------------------------------

23歲的網路公益家沈芯菱+成功,是可以幫助多少人+這世界可能只有兩種人,一種是do,一種是do not+誠懇就是最好的品牌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UGWJNJ

--------------------------------------------------------------------------

現在,沈芯菱有兩個身分,一個是公益演說家,另一個身分則是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青年公益家沈芯菱年僅二十五歲,卻已經從事公益超過十三年,不到都會區,選擇留社區高中+既然自己沒有夢想,那麼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創造夢想,甚至完成夢想,於是她踏上了她的公益之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f7tf30

---------------------------------------------------

w800 (19)  

沈芯菱帶領 孩子探訪金門神秘島
udn.com查看原始檔
2015-09-12 08:17:19 聯合報 記者蔡家蓁/金門報導


賢庵國小昨邀請公益美少女沈芯菱(前右四)代言校方探索體驗的特色課程,她開心地隨學生探查金門之美。 記者蔡家蓁/攝影
分享
金門賢庵國小是教育部全國課綱前導計畫學校,校方設計一系列探索體驗教學,做為學校特色課程,昨邀請公益美少女沈芯菱與120名學生「生態遊學」,騎單車走透透,前往神秘小島建功嶼踏查。

賢庵國小校方表示,校內的特色課程是為了讓孩子開心學習,校長陳為信、教導主任許雪芳等人,巧妙的將自然生態、健康生活、在地環境等3大主題融入,設計包括「單車生態遊學」、「種高粱小麥番薯」、「公背婆舞蹈」等課程。

昨天校方找來沈芯菱代言賢庵國小的生態教育,希望拋磚引玉,往後設計出更多探索課程。 沈芯菱說, 每次來金門都很難忘,這次和小朋友同遊更加難忘,也覺得金門雖發展觀光,人民仍保有傳統的純樸,「金門人就算再辛苦,也不忘對老天微笑的精神」,展現人們的純樸熱情,令人感動。

沈芯菱說,她已是第五次造訪金門,因為她爸爸在金門當兵,小時候就來過金門,全家每次出遊的第一首選也是金門,所以她與金門結緣很早,也很深,現在台大念博士班的沈芯菱透露,她對生態關懷、人文歷史的紀錄與田野調查的理念,和賢庵國小相當契合,所以這次可以到金門帶領小朋友走訪社區、拜訪長輩,她也覺得很開心。

----------------

青年公益家沈芯菱年僅二十五歲,卻已經從事公益超過十三年,不到都會區,選擇留社區高中, 她所創造的第二個人生成績,讓大學之路更寬廣。

沈芯菱,從十一歲起,她的名字就跟公益劃上等號,當時她因為看到爺爺與家鄉柚農年年削價賤賣辛苦栽種的柚子,而成立網站幫柚農銷出一百多萬斤的柚子,之後更成立安安免費教學網站,匯整免費影音教學資源,總共幫助了超過五百萬的弱勢學子,十五歲時,她更因為柳丁產銷失衡問題,投書媒體而名噪一時。

一直以來,沈芯菱都在做超齡的事,也很少迷失人生方向。不過,對此她卻提出反駁笑說,大家都認為她的人生很有目標,其實她是沒有特定目標與夢想的人,才因此讓她去思考,既然自己沒有夢想,那麼自己是不是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創造夢想,甚至完成夢想,於是她踏上了她的公益之路。故事還被入選為高中教科書。

現在,沈芯菱有兩個身分,一個是公益演說家,另一個身分則是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學生,二○一二年報考時,她還同時錄取了九所知名大學研究所。同時兼顧好兩種身分,不禁令人好奇沈芯菱的求學之路。畢業於雲林斗六國中,當時許多同學選擇離開家鄉,到資源比較充足的台中念高中,那時媽媽與師長也曾問過她要不要去,她卻說:「不需要。」

沈芯菱坦言,一方面是考量經濟因素,另一方面是她不想中斷自己的公益行動,她認為,「人只要清楚知道自己的方向,基本上,去哪裡念高中影響都不大。」

當時沈芯菱也有做功課,多方詢問學長姐經驗,理解斗六高中並不像都會區明星高中的高壓式管理和以成績為導向。寬鬆的學習環境讓她更有餘裕從事公益行動。

公益行動是沈芯菱的人生重心,她坦言,高中三年生涯收穫最多的反而是教室外的事,那是她一輩子帶得走的人生養分。高中三年,沈芯菱利用課餘時間,扛起相機,親身走訪了台澎金馬蘭嶼綠島等地,拍攝近三十萬張的台灣草根臉譜影像,真實記錄台灣底層民眾的工作與生活,還到了柬埔寨關懷弱勢學童,並為新移民架設免費的學習網站等。

沈芯菱笑說,身為學生,其實她的力量很微薄,只能透過每天三小時,持續長達十年,累積一萬個小時的力量,才完成許多人眼中不可能任務。堅持夢想與理念,不因學生身分而有所退縮,沈芯菱在高中時,也遇過師長的質疑,但她對於「成績」也有另類思考。

大學不是考一百分的人才能念

沈芯菱自認不是成績很優秀的人,於是當一百人當中,有九十人努力拚考一百分,她選擇拚八十分就好,其餘的分數則透過其他面向來補足。她認為學業八十分和一百分的人同時面對大學推甄,未必是考一百分的人才有資格錄取。

因此,面對成績,沈芯菱不會花全部的心力拼一百分,而是謹守本分,保持八十分以上,藉此空出更多時間做公益行動。她笑說,當她在第二領域慢慢累積出六十分成績時,她的人生就是八十+六十=一百四十分,「比起只拚一件事,得到一百分的人,我可能得到更多的快樂與滿足。」

面對人生方向很有定見的沈芯菱更直言:「當有九成的人走那條一定要拚一百分的路,剩下十個人拚另外的名額,也許機會更大,」後來沈芯菱果真如願推甄上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年僅二十五歲的沈芯菱,從小累積了許多人生體驗,促使她很早就察覺到自己想要做什麼,本身能力又能做什麼。對此,沈芯菱認為這是一種練習,她常鼓勵學生要練習感覺,所謂的感覺是感受加察覺,首先你要增加生活體驗,才能多方感受你的快樂與悲傷,再進一步練習察覺你為什麼快樂、悲傷?而面對這些感受你能不能做什麼。

當然,身為高中生要增加生活體驗並不容易,沈芯菱建議多讀不同人物的傳記,透過他人的人生歷程感受喜怒哀樂,察覺你想不想要過這樣的人生,而慢慢摸索出自己的未來藍圖。

沈芯菱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生不是只有念書這件事,當你面對未來有所徬徨時,不如學習沈芯菱的樂觀與勇於所為,增加人生體驗,或許你的方向就能漸漸浮現。


全文網址: 沈芯菱:大學不是考一百分的人才能念 | 家庭與婦女 | 生活消費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X1/8690394.shtml#ixzz32V6hTsqW
Power By udn.com

------------------------------------------------------------------------------

C1426846255126  

沈芯菱 草根孩子跳上救貧火線

2008-07-02 天下雜誌 400期 作者:鄭淑儀
相關關鍵字: 草根臉譜雲林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汪洋中的一條船
沈芯菱 草根孩子跳上救貧火線
圖片來源:鍾士為
為偏遠學生設免費教學網站,將百萬酬勞全部用於公益,這些行為不是來自大人或大企業,卻是來自一個出身弱勢的女孩...
沈芯菱這個名字,每隔一陣子,就會出現在媒體上。

有人稱她網路天才,有人讚許她為柳丁農民請命,最近有更多人因為她所拍攝的草根臉譜所感動。

她做的每一件事,總是讓人驚訝與佩服。

今年暑假過後,沈芯菱將離開故鄉雲林,到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就讀。連這個選擇,都嚇壞了周遭的人。

「大家都覺得我應該選資管。」沈芯菱笑著說。的確,擁有三十四張電腦資訊專業證照,小學五年級就成立自己的個人工作室這樣傲人的資歷,推甄上名校資管系應該是「正常的選擇」。

「台灣不缺電腦工程師,但很缺社會人文的人才。」這是沈芯菱的理由。

貧困、搬遷、顧攤子的童年

沈芯菱的外表跟同齡的年輕人沒有什麼不同,她很愛笑,左臉頰有個可愛的酒窩,說話時偶爾也會蹦出年輕人的語助詞。但是她的思考深度與行動力,卻異於常人,甚至超過大多數的成年人。

是什麼環境與成長過程,造就出現在的她?

雲林斗六市郊,省道台三線旁的一家小成衣廠,是沈芯菱住得最久的家。

小學以前的她,跟著父母親當流動攤販,跑遍台灣每個有夜市的角落。住過貨櫃屋、漏水的鐵皮屋,更常擠在小車裡過夜。

貧困、搬遷、顧攤子,佔滿了她的童年。但在求生存的縫隙中,沈芯菱所得到的愛與學習機會,卻不比其他孩子少。

為了償還巨額的貸款,當時除了擺攤之外,只要有錢賺的工作,他的父母都願意做。其中一個是幫寵物繁殖場送狗。

他們常開著一台一千CC的小破車,載著二、三十隻被隔在五、六個籠子裡的小狗,從南到北,送到預訂的寵物店。

小車擁擠不堪,味道更是難以忍受,但小小的沈芯菱,坐在爸爸媽媽中間,開心得像在旅行,沿途發問,這是什麼、那是什麼。「我的國字是看路上的招牌學的,」沈心菱笑著說,「上小學的時候我不會ㄅㄆㄇ,但我已經看得懂很多國字。」

媽媽許麗娟,還常常到舊書攤買書,在顧攤的空檔,唸給沈心菱聽。沈心菱還記得,六歲的時候,媽媽在昏黃的路燈下,唸著一本字都模糊掉的《汪洋中的一條船》,講鄭豐喜奮鬥的故事。「媽媽說『我們都是海口人,他的故事,在我們那時很有名喔!』」沈心菱回憶。

故事在斷斷續續中講完,家也在追尋溫飽中頻頻遷移,沈心菱沒有床邊故事,但親子之間的感情,卻在街頭,更加緊密。一直到今天,那本舊書,沈心菱還保存著,那也是影響她最深的一本書。

百萬收入全部投入公益

貧窮,讓沈心菱懂得珍惜,淳樸而寬厚的父母,也讓「分享」的種子在沈心菱心中漸漸萌芽。

「人要常給,不要多拿,」沈心菱的父母常常跟她這麼說,「如果自己賺的錢都藏口袋,老天爺可以給你,有一天也會要回去。」

後來沈心菱靠著電腦的天份與努力,小學五年級幫自己家的成衣廠架設電子商務網站,穩定客源、改善家計之後,她開始成立個人電腦工作室接案子、辦公益活動與寫書,至今所獲得的酬勞、獎金、版稅,超過一百萬元,全部投入公益。

對一個曾經負債累累、靠著攤販收入維生的家庭而言,一百萬絕對是天大的挹注。不過沈芯菱一家人,並沒有把這些錢用來購屋、擴廠甚至改善生活,而是扎扎實實的把收入跟社會分享。

現在沈心菱的家還是租來的,陳舊的兩層樓完全沒有裝潢,樓下是成衣廠與店面,樓上是住家。前面的省道,每隔一兩分鐘,就有砂石車呼嘯而過,揚起漫天塵土。家的旁邊是一片稻田,西部縱貫鐵路穿過田間,每隔幾分鐘也會有「嗚~~嗚」的火車經過。一樓左半邊的成衣廠,其實就是三台二手的縫紉車台,三位操作車台的中年婦女是社區裡的鄰居,在這裡找到她們最好的工作,養家活口。

「上帝對窮人是最慷慨的,因為他在最飢餓的時候給他一口麵包吃,他就會覺得滿足,在最困頓的時候給他一夜好眠,他就會覺得非常愉快。」經歷過飢餓困頓、居無定所,沈心菱對於當下,感到無比的幸福與感恩,她引述自己所看過的一部伊朗電影「心靈印記」說 。

在台灣,國小到高中這段青少年時期,獨立思考的能力,似乎總被分數與考試所淹沒。但沈心菱不同,她認為,「學校給你的是分數,但自己要的是人生。」

在一百分與九十五分之間,她選擇九十五分,然後做自己想做的事。因為九十五到一百的距離,需要更多的心血和時間,如果把這樣的時間和心血,投入到一個零的領域,就可以從零到五十,或零到六十。

她心中「零的領域」,就是對弱勢學生的幫助。

「曾經身為弱勢,我更清楚弱勢的需要。」從小六開始,沈芯菱投入所有課餘的時間,打造她的「安安免費教學網站」,至今已超過兩百萬人次點閱,後來更延伸出中國版、柬埔寨版,幫助那些沒有錢請家教、補習或買昂貴的線上教學教材的國中小學生,自我學習。

光是虛擬的網站還不夠,沈心菱還在自己十四歲時,獨立舉辦暑期英語學習營,號召大學生當老師,到雲林偏遠地區挨家挨戶邀請小學生參與營隊學英文。

貧窮線下的光芒

在投入公益的過程中,她的確曾感到孤獨與無力。因為師長總認為,「這是大人的事,你一個小(中)學生怎麼可能做?」而同學即使有心想幫忙,也會因為家長的反對而退出。

幸運的是,沈芯菱的父母並不像社會一般對小孩的期待要求她。

「他們很願意我給這個社會去用,」沈芯菱說。媽媽許麗娟補充,「這個孩子是老天爺給我們的恩賜,如果她真的有這個能力,就應該把這個能力給需要幫助的人。」國小畢業就到台北作學徒、當小妹,沈芯菱的父母,沒有很高的學歷,但是他們的想法,深深的影響了沈芯菱的人生。他們也是唯一從頭到尾,支持她、陪伴她的力量,讓沈芯菱的公益路,不是踽踽獨行。

「想做就去做,不要因為自己的年齡、身分而澆熄理想,」即使自己的知名度變高,沈芯菱依舊低調、謙虛,她就像黑暗中的小小發光體,散發出貧窮線下的光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