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班護病比明年上路 缺口8000人估需80億支出 | 生活新聞 | 生活 | 聯合新聞網


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

護理師不上街抗議了!政院加碼夜班津貼 地區醫院差距縮小
夜班護理獎勵金被疑不公 社區醫院協會:不分醫院層級、全天班都要加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c1RfhY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今在行政院主持「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與衛生福利部政策溝通會議」,回應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訴求,雙方並達成7項共識,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並停止8日的遊行陳抗活動。(行政院提供)
護理師不上街抗議了!政院加碼夜班津貼 地區醫院差距縮小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4PtXG
2024/03/04 20:04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衛福部於1月26日公告夜班護理人員獎勵方案,引起地區醫院強烈反彈,原訂8日上街抗議。行政院副院鄭文燦今日在行政院主持「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與衛生福利部政策溝通會議」,回應台灣社區醫院協會訴求,雙方並達成7項共識,台灣社區醫院協會並停止8日的遊行陳抗活動。
鄭文燦表示,他事前有向陳建仁院長報告,社區醫院關心夜班津貼及護理人力問題,陳院長指示,必須妥善回應協會訴求。他在會中感謝台灣社區醫院協會所提出的政策建議,也認為分級醫療是健保改革的核心,行政院及衛生福利部會盡力提升各層級醫院醫護人員權益,讓健保永續經營,並維持最好的醫療品質。
今日會議達成共識如下:
一、在短期作為方面:
(一)護理獎勵夜班費層級差距縮減,大夜班醫學中心1,000元、區域醫院950元、地區醫院900元;小夜班醫學中心600元、區域醫院550元、地區醫院500元,確保護理人員於各層級醫院服務受到合理保障。
(二)為落實分級醫療,今年重啟大醫院門診減量措施,內容由衛福部召集各層級醫院代表(含地區醫院層級代表)共同討論。
(三)為確保各層級醫院回歸其應盡之功能定位,邀請台灣社區醫院協會共同參與衛福部醫院評鑑改革小組相關研修工作。
(四)為提升社區醫療照護量能,健保署應監控各層級醫院服務量能的合理占比,完善分級醫療的政策。
二、在中長期作為方面:
(一)衛福部未來將「醫院總額支付制度研議方案」之「地區醫院點值從優支付」,優先納入健保改革。
(二)檢討健保藥價政策,協助解決社區醫院藥品採購困難,如:研擬多元藥價基準、藥價調整政策與藥價重分配等。
(三)政策引導地區醫院投入高齡照護,鼓勵與獎勵其參與長期服務。
鄭文燦指出,行政院與衛生福利部一致認同社區醫療的專業性與必要性,期許社區醫院在第一線守護國人的健康,並且讓醫療就近可及,充分發揮地區醫院友善服務的功能。護理師不上街抗議了!政院加碼夜班津貼 地區醫院差距縮小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V4PtXG
-------------------
國民黨中央黨部召開「同工不同酬、捍衛基層醫護人員權益」記者會,左起: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周繡玲、台灣護理學會前理事長王桂芸、萬華醫院副院長陳寰、國民黨組發會社會部主任水雲翔。(記者田裕華攝)
2024/02/29 12:43
〔記者施曉光/台北報導〕衛福部公布各層級醫院三班護病比新制明將上路,其中護理人員獎金發放標準依照醫院層級遞減,引發同工不同酬爭議,國民黨今日上午與醫護界代表召開記者會,強調對護理人員的獎勵應「不分三班、不分層級」,要求政府正視地區醫院的重要性,統一各層級的發放金額,不應該讓護理人員同工不同酬。
國民黨醫療委員會副主委、台灣護理學會前理事長王桂芸,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常務理事周繡玲、財團法人萬華醫院行政副院長陳寰、國民黨組發會社會部主任水雲翔等共同召開記者會,代表醫護界發聲。
陳寰質疑,包括居家護理、護理之家、坐月子中心等,都是根據護理法成立的護理單位,為何其中的護理工作人員得不到獎勵?在疾病分級管理情況下,為何診所的護理人員沒有獎勵,只有醫院有?為何做同樣的事,小醫院護理人員獎勵少,大醫院護理人員拿的多?這些不公平已引發護理人員不滿,並嚴重影響許多醫療院所未來招募人員。
陳寰表示,萬華醫院是台灣第一家慢性醫院,也是目前僅存的慢性醫院,歷年來屢次配合政府政策,這次卻不幸被懲罰,他感慨,從這件案子可以體會「會爭的就有糖吃」,慢性醫院全台灣只有一家,當然就成為被犧牲的少數。
王桂芸表示,護理人員需24小時值勤,維持人力穩定極為重要,這次衛福部端出的補助屬於獎勵機制,要讓護理人員有感,就不應分班別與醫院的層級,才有獎勵效果,未來也應重新定位護理專業的公平對待,讓護理同仁更願意貢獻與付出,有助醫療穩定與服務品質。
周繡玲指出,雖然1月份開始補助護理人員夜班獎勵,但卻不是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最重要的訴求,全聯會最重要的訴求是希望政府補助三班的獎勵金,而且不要分層級,此外,目前補助僅納入一般病房護理師,其他符合醫療機構設立標準的護理師也應該有所獎勵。
水雲翔指出,衛福部在年初與護理師全聯會達成共識,應不分班別與醫院的全面補貼,後來端出來的居然是分地區、分病房、分時段的補助,根本是唬弄醫護人員,針對這個議題,政府應重新審視分級醫療重要性,統一各層級的發放的金額,避免同工不同酬的情況,以確保醫療量能,保障國人就醫需求。
夜班護理獎勵金被疑不公 社區醫院協會:不分醫院層級、全天班都要加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c1RfhY
-----------------------------
夜班護理獎勵金被疑不公 社區醫院協會:不分醫院層級、全天班都要加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c1RfhY
衛福部公布「三班護病比」、夜班獎勵 觀察期早達標可提前入法
  夜班護理獎勵金被疑不公 社區醫院協會:不分醫院層級、全天班都要加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c1RfhY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資料照)
衛福部公布「三班護病比」、夜班獎勵 觀察期早達標可提前入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LM4lT
2024/01/26 17:12
〔記者吳亮儀/台北報導〕衛福部今天(26日)公告護理師「三班護病比」各級醫院的標準,並提出護理師輪值夜班有獎勵金。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表示,如果立即入法,現在醫學中心大概要減少8%病房才合法,但只用新標準可以觀察成效,若多數醫院很快能達標,就能提早入法。
醫界對三班護病比目前決定初期採取獎勵措施表示肯定,因為根據歐洲研究最佳標準護病比為1:6,每增加照顧一名病人除工作量增加外,病人在30天內的死亡風險率增加7%,因此降低護病比對於民眾醫療照護品質是有幫助。
「但降低護病比,醫療機構勢必增加護理人員數及人事成本」,洪子仁說,從另外一個角度觀察,如果目前立即實施新的護病比,醫學中心大概要減少8%病房數量才能符合,如此一來,勢必影響病人等候床位時間,惡化醫療品質。
洪子仁說,先用新標準來觀察有多少醫院可以達標,如果絕大部分醫院都可以達標,就表示合理,可以提前入法;反之,如果非常困難,入法時程就要多考慮。
洪子仁提醒,對醫院的經營者而言,如果有足夠的護理人力可以符合新護病比,可以提高醫療品質當然樂見,但如何招募到足夠護理人力才是醫界目前最大的挑戰,而增加留任跟回任的護理人力是推動新護病比的關鍵,除了醫院應強化薪資待遇之外,盼政府也要多給獎勵措施,提高健保總額成長率到6%以上、保障健保點值到0.95以上,強化醫療機構經營韌性,這樣才能水到渠成。衛福部公布「三班護病比」、夜班獎勵 觀察期早達標可提前入法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LM4lT


護理師國考門檻降低 薛瑞元:碩士畢業也考不及格
護理師國考門檻降低 薛瑞元:碩士畢業也考不及格 https://bit.ly/46jqr8R
護理人力缺口問題嚴重,衛福部才剛著手為護理人員加薪,另一方面,考選部著手降低護理國考門檻,把難度較高的「基礎醫學」比率從20%調降到10%,引發護理團體痛批是走回頭路,薛瑞元今天再度強調,調整考科的原因就是因為出題難易有問題,就連碩士畢業的人平均分數只有50分,半數以上都沒有及格,因此才要改革。
行政院院長陳建仁拋出將編列200億預算替醫事人員加薪,另一方面考選部同時著手降低護理國考門檻,此舉引發基層團體和護理師不滿,把難度較高的「基礎醫學」比率調降,想藉此補上人力缺口根本是走回頭路,對此,衛福部部長薛瑞元日前回應:「不曉得不滿的護理師是用什麼樣的理由?」更說,「不知道邏輯在哪裡?」
今天再度被問到為什麼要降低門檻?薛瑞元拿出數據反擊,他說,過去三年,國考總共考5科,過去各占20%,平均60分就算及格,可以取得護理師資格。
然而,三年來,檢視平均60分者中,其基礎醫學科的分數,只有40幾分到50分之間,也就是說,50%以上、現在已經取得證照的護理人員,基礎醫學都不及格,當中不乏碩士班畢業來應考,他們的基礎醫學平均也只有50分;至於不及格者,5科平均沒有達到60分的,他們的基礎醫學這科,平均只有30幾分。
薛瑞元指出,其他科目都沒有此現象,顯示題目難度有問題,當然要去檢討考試的制度,從出題、題庫的蒐集、命題老師的選擇還有閱卷等。
「外界批評的,沒有對價」,他解釋,護理問題非常多,從教考訓用都要重新檢討,所謂「邏輯上有問題」,是因如處理考試的問題,也許對於及格率會有所提升,就有更多本來想要從事護理人員,但卻被科拖垮而沒有辦法取得證書者,這些人就比較有機會進入職場,對於職場人力充實一定有幫助。
護理師國考門檻降低 薛瑞元:碩士畢業也考不及格 https://bit.ly/46jqr8R
更多


政院拍板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 薪水月增8千至2萬
政院拍板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 薪水月增8千至2萬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vl2vV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護理人員夜班獎勵,以護理師每個月上20天小夜班,每個月增加8000至12000元;每個月上20天大夜,每個月將增加12000至20000元,每年約需43億元。(記者鍾麗華攝)
2023/09/28 13:37
〔記者鍾麗華/台北報導〕行政院會今天通過「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報告提出12項策略,包括訂定三班護病比、補助護理人員夜班獎勵等,每年所需經費約180億元,其中夜班獎勵,若每個月上20天夜班,可增加8千元至2萬元。對於相關經費來源,衛福部表示,正透過明年健保總額協商及相關政府預算積極爭取中。
衛福部表示,台灣至2030年需要再增加至少5.5萬的護理人力,「護理人力政策整備計畫」擬訂12項策略計畫包括:醫院全日平均護病比改三班護病比填報、完成三班護病比標準訂定、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等,所需預估經費每年約需180億元。
對於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表示,小夜班部分,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分別為400元、500元、600元,大夜班分別為600元、800元、1000元。以護理師每個月上20天小夜班,每個月增加8000至12000元;每個月上20天大夜,每個月將增加12000至20000元,每年約需43億元。
至於護病比,蔡淑鳳指出,全日平均護病比將改三班護病比填報,但經過計算,目前仍短缺7553人,衛福部提出獎勵機制,補助50%的新增人事費用,預算約25億元;若補助70%,預算約35億元。
蔡淑鳳解釋,8月已要求醫院填報三班護病比,下月會找醫療機構等開會討會,目前綜合各界提出的版本,加上護理時數與工作負荷,提出的草案為醫學中心的白班、小夜、大夜,護病比為6:9:10,區域醫院為8:11:13,地區醫院為9:13:15。
蔡淑鳳指出,希望12月訂出新的護病比標準,明年先試行一年,獎勵各醫療院所,穩定之後再入法,把可行的護病比納入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或醫院評鑑相關規定,預計2025年才會正式實施。
政院拍板護理人員夜班費獎勵 薪水月增8千至2萬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6vl2vV


 陳翠玉-台灣護理之母,台灣現代護理教育的創立者,台灣的南丁格爾,支持台灣獨立建國,為返鄉而死的台灣女英雄/她一生充滿熱情、勇氣與奉獻熱情的精神,創下許多非凡的「台灣第一」,足供後世作為典範/首位被世界衛生組織聘用的台灣護士/陳翠玉於1950年成立台灣大學醫院附設高級護士學校(台大護校)、擔任首任校長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D00lqC

-------------------

護理師到底多血汗?2分鐘看他們的一天
www.thenewslens.com查看原始檔
5月12日是國際護師節,然而台灣約22萬名領照護理師卻可能無心慶祝。近年來,醫護人員血汗案件頻傳,超時超量工作、護病比居高不下等問題,導致人員流動率居高不下,醫院照顧病患的人手不足。到底護理師一天下來要做多少事?花2分鐘來了解吧!

小蓉(化名)是白班加護病房的護理師,從早上七點四十交班就要一路忙到約下午五點才能下班:

7:40 交班,就要開始幫病人翻身、換尿布
9:00 幫病人抽痰、灌牛奶、給藥
9:30 進行查房、處理醫囑
10:00 又是翻身、換尿布
11:30 翻身、換尿布、倒尿壺
12:00 醫師會客時間,安排醫生與病人家屬解釋病情
12:30 幫病人轉病房、灌牛奶、給藥
14:00 翻身、換尿布
14:30 倒尿壺、換點滴
15:00 寫護理紀錄、開始交班
16:00-17:00 下班

此外,還得時常幫病人測量生命跡象,進行生命評估、清潔病人身上所有插在鼻子、嘴巴、身上的管線。工作內容看似簡單,但小蓉也表示,很難用特定時間去區分工作內容,且病人的突發狀況比上述固定的例行公事多出太多。例如:一有空床隨時要接病人、病人狀況惡化要放下手邊工作,立刻急救,甚至還得留意病人有沒有自行亂跑,必須上前制止,甚至被迫上演追病人的戲碼…

然而,小蓉的狀況並非特例,而是全台灣護理師的縮影。

103年起,護理人員全面適用勞基法,每天工作不能超過8小時,加班時間不可超過12小時。但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的資料顯示,護理人員平均每天仍然超時工作1到2個小時。

另外,「護病比」(一個護士照顧幾個病患)太懸殊,也是長久以來的問題。總統馬英九曾公開承諾,要達成護病比1:7的願景,但根據105年公布的最新資料統計,台灣白班平均護病比約為1:9-10,小夜班約為1:13-14,大夜班甚至高達1:15-16,比起美國法律規範的護病比1:4,多出了二到三倍,甚至四倍之多。

面對超時工作、過重的工作量、薪資不如預期、用餐時間和休息時間被剝奪等種種因素,護理師離職率居高不下。根據衛生福利部醫院醫療服務量調查,104年台灣護理人員總離職率為10.50%,相當於每10人,就有1人離職

除了給予護理人員足夠的尊重與鼓勵,新政府又該如何改善現況,讓台灣的白衣天使不再成為過勞的憔悴勞工?

諮詢顧問:加護病房周姓護理師、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

---------------------------------------------------------------

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

我也要「男權」:護理師被粉色制服框架的女性形象

當社會將「性別平權」視為進步必須的過程和價值時,卻不自覺地多數重點放在「女權」身上,然而誠如英國知名演員艾瑪.華森在聯合國的演講揭示:我們該爭取的是兩性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的平等地位。不僅僅是女權,更是兩性的自由。」男性在某些職業中的弱勢身分,也是值得關注的。
推文到plurk
作者:逆思| 2016-06-15 12:47

黃顗臻、李宛諭
在美國時間西元2016年6月8號,希拉蕊.羅丹.柯林頓(Hillary Rodham Clinton)篤定成為民主黨下一屆美國總統大選被提名人,她也將成為美國227年來,首位被兩大黨提名的女性總統候選人,創下歷史紀錄。希拉蕊說:「這個勝利要獻給所有有廣大夢想的女孩。」曾經,女性在許許多多的行業上受到限制,無法晉升高階領導人、無法當建築師(在過去,許多建築系不收女性)……,因此希拉蕊的勝利,是在玻璃天花板上留下打穿的一個窟窿,為女權創下一個嶄新的里程碑。但當社會在為女性爭取平等的權利時,有多少人曾經想到,在某些行業中,或許男性,才是弱勢族群?

當社會為女性爭取平權時,有多少人曾經想到,男性也在某些行業中如護理師、媬姆中屈居弱勢?(圖:Nurse, free from wix)
護理師這一行,男性才是少數
在醫院中,時常有人誤叫女醫生為護理師,稱男護理師為醫生的尷尬情況,徹底表露了工作中的性別刻板印象。社會觀念總根深蒂固地認為,某些工作只適合某特定性別從事,也因此導致了醫院中男護理師與女醫師身分尷尬。但這樣的刻板印象,其來有自。從人數上而論,受訪者聯合醫院何帥穎護理師表示,當初入學時,班上有20%的男生,畢業時剩下10%,而在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更只有5%的男性護理師,身為少數分子,被誤稱,實為自然而然的常態。
但,為什麼男性護理師這麼稀少呢?
傳統上,女性被賦予生兒育女的責任,照顧人,本來就是女生的天職,也因此負責病人照護的護理師,儼然被認定為專屬於女性的工作,再加上護理師的始祖南丁格爾是位女性,白衣天使的形象早已深植人心,種種作用的加乘形成了護理師應該由女性擔任的刻板印象,也讓男護理師遭受沉重的社會壓力。何帥穎護理師提及當初考上護理系的心情,表示父母對此不悅,街坊鄰居都認為那是女孩子念的科系,許多人都建議他轉系,各種偏見所造成的壓力都成為龐大的阻力,想當然能撐過四年唸完護理系的男性,自然少之又少。

日前新生醫為即將擔任護理師的學生們舉行加冠典禮,716位準護理師中共有73位男性。(資料照,記者周敏鴻攝)
身為少數,我也有「男權」
因為身為少數,決策過程中,往往是被犧牲甚至忽略的對象,身為護理師中的性別少數,大多數的醫院並未為男性準備中性的服飾。他們必須和女性同事一樣穿著粉色外套的制服男性護理師曾表達想改為藍色外套,卻被院方拒絕,當女學生可以在校園中穿短褲、公務機關的女性得以脫下裙裝改為褲裝時,男性護理人員卻還被困在粉色的制服中無法脫身,「我自己都覺得男性護理師穿粉紅色的衣服很奇怪。」目前在醫院工作的女性實習醫生小璦說到,「更何況是他們自己!所以大部分的男性護理師都在外面穿自己的藍色外套。」
其中暴露的問題有二:首先,醫院的管理階層並未尊重少數的存在,才會讓所有人穿著同樣顏色的制服,「因為在護理師的行業,女性是多數,所以還是主要考量她們吧!」何帥穎護理師略帶無奈的表示;其次,粉紅色是一個極具性別敏感度的顏色,為什麼護士的制服需要選粉色系呢?這其中很可能隱含對護理師以及對女性的性別刻板印象,而這個決策,也加重了職業性別化的產生。
我的工作,和性別無關
打針、抽血、給藥、打點滴、量血壓……這些都是護理師一天的工作內容,許多人總認為護理師非女性不可,但仔細一想,其實,護理師的工作內容無一不是專業技能,這些技能和性別有什麼關係呢?
何帥穎表示,急診室中刀光血影、步調緊湊,但許多女同事都表現得非常好,能夠勝任繁重的工作量;相同的,男性護理師也能做女性護理師的工作,能力和性別並無關連。但很多時候,病人首先關注的並非工作能力,而是性別,舉例而言,如果有人稱呼他為「男護理師」,他會感覺不被尊重,因為病人首先注意到他的性別,並非工作能力;他也曾經在教導孕婦如何按摩或是進產房的時候,遭病人要求更換為女護理師進行協助,因為男性護理師的出現會令她們感到不自在。在專業面前,許多人選擇先看性別。「護理師本來就要將心比心,所以我們都能體會病患的心情。」何帥穎護理師說道,「但還是難免會被傷到,要慢慢調適。」護理師懂得尊重病人的想法,那麼,我們有懂得尊重他們的專業嗎?
透過此事,不妨想想,社會上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當蔡英文女士選上總統時,各家媒體都不約而同強調「女」總統的身分,當女性立委質詢女部長時,動輒以「『兩個女人』的戰爭」為新聞標題,當賈斯汀(Justin Timberlake)聘請保姆時,需要特別強調其「男」保姆的身分……耳濡目染之下,我們總習以為常地先檢視個人性別,做為他適合該職業與否的判斷標準,卻忘記性別背後的專業能力,才應該是我們評斷一個人工作表現的重要依據。
除了女權,更是平權
因為千百年累積著對於女性的壓迫,近年來,社會對於女權議題特別關注,若是出現貶低女性的歧視言論,立即遭到排山倒海的批評,但是面對社會某些對於男性的壓迫,卻鮮少有人關心、爭取。我們該深思的是,女性主義,僅僅是爭取女性的地位提升嗎?誠如英國知名演員艾瑪.華森在聯合國的演講揭示:「我們該爭取的是兩性在政治、經濟、社會上的平等地位。不僅僅是女權,更是兩性的自由。」性別平等,不該僅僅是女性蒙受其利,也該讓被壓抑的男性解除束縛,也該讓職業中明顯的性別界限消失,也該讓我們的性別刻板印象被打破,如此一來,才是真正的平等,真正的自由。

---------------------

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

護師節,又要抗議了

推文到plurk
2016-05-11 06:00

◎ 邊立中
五月十二日是護師節,今年不例外的又要上演向政府抗議的戲碼。
近幾年護理師對職業安全與健康的意識覺醒,開始爭取合理的工作負荷與薪資福利;但是政府都用發放補助金作為安撫的手段,臨床上「只有在評鑑當天才有合理的護病比」,許多醫療院所更是利用畸形班表、彈性人力、跨科調動及超時加班不給加班費來壓榨護理人員,以獲取經營者最大的利益。

台灣護病比一直顯現護理師的不足,未來長照法施行後,醫療照護與長照體系將會面臨更大的照護人力缺口。(資料照,記者花孟璟攝)
相較於先進國家(澳洲昆士蘭省、美國加州、日本等)護病比法制化,台灣護病比的討論除了缺乏明確的法規規範、實證基礎以外,更是缺乏基層護理人員的參與。許多參與專家會議的大多是醫院的管理者,並且討論的資訊不公開、透明化。醫院管理者是否會站在勞方的觀點發聲,可想而知。
未來長照法施行後,醫療照護與長照體系將會面臨更大的照護人力缺口,護理人員可能面對的是更嚴峻職場環境與挑戰;政府為了民眾健康,應該要站在護理人員、病患這一方,不是嗎?
(作者為護理人員,台大健管所博士候選人)

----------------------------------------------

一個60歲醫師對年輕人的讚嘆

2016-01-06 06:00

◎ 彭壽貴

 

年輕時,在台北榮總當外科住院醫師,那時的長輩醫師,要求我們努力工作,勤勉學習,我們戲稱 "work, work, like a slave." ,而且要求我們 "no complain, no argue, and smile."。像奴隸一樣工作就對了,不要想太多。

現在的年輕醫師大不同了!他們不只會電腦、會網路、會用達文西機械手臂開刀,也會成立醫勞盟,要求合理工時、合理的權益。他們一步一步,贏得尊重,所以政黨領袖也想聽聽他們的聲音。宋楚瑜先生前幾天就找他們討論現在的醫療問題,很看重年輕人的意見。

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圖擷自醫勞盟官網)

現在,年輕的下一代,已站在他們的位置,為人生理想奮鬥。他們許多都接受良好教育,在各行各業展現才華。有個年輕朋友主持生物科技顧問公司,同時也在加拿大商會當理事,在一次生技展的會場,我們深刻交談。

他說,「我們所謂顧問工作,就是協助生技業解決問題。譬如瑞士的藥品要進入台灣、韓國、泰國市場,要如何做法規、研發、行銷策略、物流的規劃,賣到日本需要知道相關法規,我們協助解決這些問題。」「又譬如,台灣的藥品要在國際行銷、要擁有品牌、要擺脫代工,又有TPP的來臨,該如何規劃多國市場策略、技術策略、法規策略等。」

想像中,以前的商會或醫師公會…,都是年長者在參加、在喬事情,年輕輩很難置喙。現在,醫勞盟或加拿大商會,注入年輕力量,真的很不一樣。

我年輕時,美軍第二海軍醫院,就在榮總隔壁。我們那個時代,大家比較欠缺國際觀。美軍醫院,好比強鄰壓境,但隔鄰的我們只感覺是個美國衙門而已,住院醫師們只被要求日夜工作,工作,工作。甚至還以為終將反攻大陸。

我們那時的年輕人,真是懂得太少,學習環境太閉塞。而現在的年輕人,學習環境好又多元,懂得比較多,在自由、民主、法治的天空下,實在應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好好發揮!(作者為醫師,台北市民)

辛酸薪酸 9成2護理師一年內曾萌離意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近幾年醫院暴力事件頻傳,八仙塵爆的案例使醫護過勞、醫病關係緊繃的問題再次浮出檯面。1111人力銀行17日召開「護理人員出走調查」記者會,據統計,9成2的護理人員近一年內曾萌生離意、5成2想當「護理逃兵」、9成曾遭惡意對待及2成3被暴力相向,導致目前全台擁護理執照有25萬人,僅15萬人在醫院線上工作,職缺人數高達近6千人。
近期八仙塵爆案突顯醫病關係緊張,讓護理人員積壓已久的出走情緒再度潰堤。1111人力銀行最新的調查顯示,9成2護理人員近一年萌生離意,出走主因除了輪值三班導致「工時太長」(49.2%)、「醫療體制不佳,薪資與勞力付出不成比例」(55%)外,則由「醫護人員不受尊重」(70%)居冠。在逐漸惡化的醫療體制內,護理人員也難逃「七年之癢」,執業5~7年最易產生轉行念頭,7~9年人員直接轉換跑道的比例最高。

為家庭甘願減薪3成的Phobe表示,擔任護理師,薪資比一般上班族好,不過必須輪值三班,工時長,輪完班就回家休息,休息完繼續回醫院工作,如同過著「宅女」的生活;目前轉行到企業擔任健康管理師,上班時間固定,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的事,兼顧家庭與事業。Phobe也表示,會想念以前擔任臨床護理師,照顧病人並看到病人康復的喜悅,不過在企業工作,可以學習到護理之外的管理經驗。

目前從事保險業務的采璇,20歲就入行擔任護理師,曾在大醫院呼吸加護病房服務。采璇表示,加護病房醫病比大約是1比3,而在一般病房,1位護理師至少要照顧10位以上的病患,且大醫院輪值三班的制度使他們付出過多個人時間,無法陪伴家人,更使她身體出狀況,導致經期不順。

采璇也以自身經驗提供意見給想要轉換跑道的護理師,她表示,雖然護理師被認為是鐵飯碗,薪資比一般上班族高出許多,「不過這些薪資都是以勞力和健康換取的」,一語道出護理師的心酸;她也說,護理師轉行需要很大的勇氣,慶幸自己當初的勇敢選擇是對的。

-------------------

請用「護理人員法」規範護病比
推文到plurk
2015-05-12 06:00
◎ 邱慧洳
為保障幼兒之照顧品質與教保人員之照顧負擔,幼兒教育及照顧法第十八條三項規定:「幼兒園應依下列方式配置教保服務人員:一、招收二歲以上至未滿三歲幼兒之班級,每班招收幼兒八人以下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一人,九人以上者,應置教保服務人員二人」。然而為保障病患之照顧品質與護理人員之照顧負擔,衛福部為護理人員做了什麼?
人家是用「法律」來規範「教保人員與幼兒之人力比」,我們是用「醫院評鑑基準」這種效力位階極低的行政規則在規範「護病比」;人家這條法律在民國一百年已經施行了,我們的「護病比」相關規範,年復一年過去了,卻一直停留在「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階段。「教保人員與幼兒之人力比」的主管機關是教育部,「護病比」的主管機關是衛福部,在勞工權益的保障上,衛福部顯然已落後教育部四年了。希望衛福部急起直追,在未來一年內幫馬總統兌現「護病比一比七」這張支票,並放棄以醫院評鑑基準規範護病比,應改以護理人員法規範之,且應制定相關罰則,對違反護病比規定之醫院,輕則予以罰鍰,重則予以停業。
馬總統曾多次且在不同場合承諾護理界「護病比一比七」,開出這種信誓旦旦的支票,卻無能力使其兌現而跳票了,可能會成為護理人茶餘飯後的笑話,反之,若兌現了,想必將傳為護理界佳話,要當笑話或佳話,還有一年時間,由馬總統自己決定。
(作者為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理教授、律師) 

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  

護士血淚告白:困境裡的白衣天使

2015-04-02 康健雜誌 作者:黃惠鈴
相關關鍵字: 醫療醫院評鑑護士
護士血淚告白:困境裡的白衣天使
圖片來源:王建棟
一位默默守護病人健康的天使,在面對醫院評鑑陽奉陰違、護士人力短缺、沒時間思考的現實環境下的真心告白…..
他們是默默守護病人健康的天使,但現實環境裡,這群天使正面臨危機......

我畢業沒多久就到一家醫學中心的神經內科病房工作,病房裡很多是中風病人。上白天班,一個護士要照顧7∼8床病人,輪小夜班時要照顧10床,大夜班13∼14床,累昏了。尤其白天醫師來看診、查房、開一堆醫囑,我除了常規該做的事之外,得趕快執行醫囑,如果剛好照顧的病人中有一床狀況不好、病危,可能得每隔一小時量血壓,光忙這個病人就忙不完了,何況還有其他六、七床要照顧,而且通常其他家屬、病人也有問題要問。我常發覺很累,處在壓力下沒辦法好好吃飯,半年內瘦了七、八公斤,也常感冒生病,」兩年後選擇離開臨床護理工作的蘇小姐回憶。

求學時,她的夢想是希望將來當個盡責的南丁格爾,好好照顧病人,但踏入醫院後,她無奈地發現事與願違,即使熱情再多,也被繁重的工作澆熄。

蘇小姐是醫療體系中,默默奉獻的白衣天使的一個縮影,與她相似的故事從不間斷,甚至有愈來愈多護理人員有此心聲。

醫院中最多的工作人員是護理人員,大概佔了3∼4成。你可能曾見過他們或著白衣,或穿粉紅、淺橘,出現在門診、急診、病房、產房等許多地方,站在第一線接觸病人。

但你或許沒發現,現在在醫院裡,這群人正逐漸減少。因為在健保財務壓力下,許多醫院基於成本考量,把節省人事成本列為優先,其中又以節省護理人力最普遍。

因為目前健保並沒有把護理費獨立計費,只在病房費中含56∼60%的護理費。「醫院行政主管就認為我們(護理人員)只是吃飯,沒有幫醫院賺錢。這個情況下,外面待業護士一大堆,但醫院還是呈現人力吃緊狀況,」國際護理榮譽學會中華民國分會理事長、台北榮總護理部主任尹祚芊,直言台灣普遍的護理現象。

醫院評鑑,大家陽奉陰違

依照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訂定的醫院評鑑標準,區域醫院應有專任護理人員每2.5床至少1名,加護病房每床2名;醫學中心應有專任護理人員每2床至少1名。加護病房每床2.5名,手術恢復室每班每床0.5名。

但這樣的評鑑規定,幾乎各家醫院陽奉陰違,頂多在評鑑時做做樣子。實際上護理人員平日照顧的病床數,遠超過評鑑標準。

正著手研改「以病人為中心」的新版醫院評鑑制度,醫策會副執行長薛亞聖無奈地說,新版評鑑制度中原本指出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等各級醫院,應有多少護理人力配置,但遭醫院反對,結果只好拿掉人力規定。

「要求人力只會造成負擔,不會達成效果,」薛亞聖寄望未來參與評鑑的人從品質,而不是依人數多寡,去考核醫院的護理工作。

但,「人都不夠了,怎麼要求品質?」一家醫學中心的感染控制科護理長抱怨。

目前服務於中部一家公立醫院的外科病房,已有二十多年經驗的一位資深護理人員感慨地說,一個白天班的護理人員以前照顧8∼10床病人已很吃緊,現在要照顧10∼13床,一天8小時的上班時間算下來,每個病人被照顧的護理時數不到1小時,「護理時數太少了,病人常抱怨『人(護士)怎麼那麼少?點滴打完了,小姐怎麼還不來?』」她認為每個病人的護理時數至少要2.2小時才合理,尤其她待的是急性病房,照顧的是急性病患。

「我們都很希望跟病人多接觸,但要照顧的病人數太多,講難聽一點,我們只想趕快把事情做完,」她語氣很無奈。(在她任職的醫院連護理長也遇缺不補,或以約聘方式,兩個單位合聘一個護理長。)

即使在重症病人視為救命生機的醫學中心,一些醫院的恢復室人力也未達醫院評鑑中,一個護士照顧兩床的標準,照顧3∼4床,護理人員抱怨連連。

不該省的,也省

醫院省護理人力,連一些不該省人的單位,例如加護病房、急診,照樣難倖免。

一位權威的心臟外科醫師觀察,在他就職醫院的加護病房,護理人力有時縮到一個人得照顧三床病人,到週末更得照顧四床,「難道週末病人的病情會比較輕嗎?」他質疑。而且有時原本負責行政工作的護理長因人力不足,也得分身照顧病人,「這樣哪能監督、管理新人?」雖然不是護理人員,但站在提供病人好的醫療品質的立場,這位醫師不禁憂心現況。

前一陣子健保局中區分局也曾接到一封來自加護病房護理人員的陳情函,指稱因為就職醫院裁減護理人力,造成留下來的人工作負荷加重,無法好好照顧病人,陳情者擔心自己會出錯。

「加護病房、急診、呼吸照顧病房等單位攸關人命,護理人力只能多,不能少,」健保局中區分局經理蔡淑鈴說,加護病房、急診的人力必須等在那裡,醫院不可以心想佔床率只有6成,就只用6成的護理人力。「你怎麼知道哪天病人來,到時如何能調有經驗的人來?」她懷疑。

縮減護理人力,當每個護理人員被要求照顧比以往更多的病人,偏偏病人的病情又比以往更複雜嚴重,除了激化護理工作固有問題,例如工作負荷加重、輪班(白天、小夜、大夜)壓力變大、工作滿意度更下滑,每位護理人員更精疲力竭、心力交瘁等等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它會嚴重影響醫療品質,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

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國,目前正面臨醫院找不到護士的窘境,公衛學者更早已進行一連串研究,探討護理人力短缺、工作負荷量增大,對醫療品質的危害。

護士少,病人死亡率高

去年《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一篇研究指出,醫院的護理人員照顧的病人數太多時,病人死亡的風險較高。單是讓護士多照顧一個病人,病人30天內死亡的風險就增加了7%。

如果醫院把護理人員平均照顧的病人負荷量,從4個病人增加到6個,病人死亡的風險會多14%,一旦增加到照顧8個病人,病人的死亡率比只照顧4個病人時,更增加到31%。研究更估計,護理人員承受過高的病人負荷量,每年可能在醫療上導致二萬名不必要的死亡數。

另外,美國健康照護政策與研究組織(U.S. Agency for Health Care Policy and Research, AHCPR)幾年前曾進行一項研究,發現病人在執業護理人員較少的醫院動手術,比起護理人力充足的醫院,病人術後較容易發生可避免的併發症,包括尿道感染、肺炎、栓塞、肺充血和其他肺部相關問題。

這篇刊載在1998年護理專業期刊《形象》(Image)的研究指出,在每個病人每天獲得的平均護理時數之外,醫院如多提供1小時的護理時數,術後發生尿道感染的病人數幾乎可以減少10%,發生肺炎的病人可以減少8%。

去年一篇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也有類似發現,護理人數少、照護病人的時間短,與病人住院期間是否有嚴重併發症,兩者間有高度正相關。
在台灣,雖然欠缺探討護理人力短缺與醫療品質之間的相關研究,但醫院臨床上,確實已浮現一些隱憂。

醫療錯誤提高

例如,很多醫生該做的事,丟給護士做,護士該做的事,丟給病人家屬做。即使在醫學中心,給藥都不是護士給,而是家屬給。護士把藥一放就走,忙得沒什麼時間說明。但很多藥是有毒性與服藥時間性,家屬可能不知道該怎麼正確給藥,自然影響病人的治療,在台大公衛學院任教的醫策會副執行長薛亞聖指出。

依據多位護理界人士提出的「護理政策人力建言」,台灣病患住院期間,自費雇用病患陪伴員的比例大約佔1成。據統計,台大醫院14%,國泰醫院8%,台北榮總6%,「此為國際間少有的現象,」建言中指出。

更大的隱憂是,可避免的醫療疏失發生的機率跟著提高。

護理步驟難落實是其一。

例如,當病人從開刀房推出送到恢復室時,有的醫院設計「雙重確認」(double sign in)制度,讓開刀房麻醉科護士、恢復室護士共同確認病人重要的生命徵象(如血壓、心跳等),以避免可能發生的疏失,。

但一位恢復室護理人員坦承,她常因為忙著照顧別的病人,跳過雙重確認的程序,直接先簽名,讓麻醉科護士自己填病人的生命徵象。

結果有一次,她又因為忙著照顧別的病人,讓麻醉科護士先填資料,隔一分鐘,她有空過來看病人時,發現病人的血氧值只有八十幾,不同於資料上填的近一百的數值,後來病人的血氧值一直掉,她趕緊用氧氣罩急救,病人才醒過來。當時離她下班還有15分鐘,她流了整身汗:「幸好當時沒有另一個病人在吐,否則我可能忙著照顧吐的人,而忽略掉更危及的病人,」她心有餘悸。雖然不確定那次的血氧值誤差那麼大,是因為麻醉科醫生在病人術後為他打短效止痛藥,藥效引起血氧變化,還是麻醉科小姐無心之過,但自從那次經驗後,她儘量不先簽名。

沒時間思考

忙著做事,也逼得護理人員沒有時間思考。

待過南部幾家大型醫院加護病房,一位十幾年資歷的護理人員抱怨,人力短缺下,自己就像個女工,上班8小時,只是反射地不停做做做,思考過程變少,「我們有時候會很害怕,擔心是不是忽略病人的情況。我有時候會很自責,因為護士被教育要關心病人,但我也愛莫能助,」她說。

為了省人力、省成本,許多醫院用以時計薪的方式,聘用兼差護理人員,哪個單位有缺,就調到哪個單位。這個單位人力支援差不多了,就再調到另個單位,「這就更難控制護理人員的素質,」北部一家醫學中心的病房護理長憂心。

少用資深護理人員,以較低薪資聘用新人,也是醫院省成本的一個手段。但不少醫院沒有提供資淺護士適切的職前與在職訓練,甚至讓他們在幾乎沒有臨床經驗下,一進醫院就被派去加護病房等重症單位,負起獨立照顧病人的責任,如再加上缺乏資深人員從旁監督,新人想不出錯也難。

去年底發生北城醫院畢業不久的小護士打錯針事件,不少護理人員除了同情小護士的處境,也預期類似的意外恐怕會一再出現。

另方面,醫院機動調度人力,希望護理人員能儘量「通才」,重管理,卻犧牲了品質。

健保局中區分局經理蔡淑鈴指出,有些醫院把管理用到極致,她轄區內一家醫院認為,加護病房護理人力暫時不吃緊,就調去支援人力較吃緊的單位,等原單位需用人,再調回來。但調回來後,「本來照顧病人的工作誰來做?」蔡淑鈴質疑。而且人力來不及回補,原單位其他護理人員的負荷重,照護病人的品質必然堪慮。

「節省成本考驗醫院管理者的智慧,要兼顧病人安全與醫療品質,」蔡淑鈴擔心,東缺西補下,「從整體效應來看,如果讓這群員工過勞,醫療品質也會低落。」

即使醫生也不贊成醫院過度調度人力。

開刀房小姐不認識器械

一位知名的腦外科教授說,他曾多次向醫院開刀房的護理長反映,希望能有一組有經驗的護理人員固定跟他開刀,不要因為調動人力,由資淺的人跟刀,因為沒有經驗的護理人員不僅不知道手術進行中,何時該遞什麼器械給他,搞錯器械之外,甚至可能連他要用的器械都不認識。

這位專開困難複雜病例的教授,就曾碰過進行手術時,沒有一位資深護理人員跟刀,結果沒有人認識他要用的器械,儘管病人的腦袋已經被劃開,儘管他心急如焚,一切也只得等小護士跑去打電話向資深的護理人員求助,問清楚器械放哪裡,手術才能繼續。

「有時還得邊夾住病人的腦動脈瘤,邊轉身告訴資淺的護士我要用什麼器械,」他無奈的語氣中,透露出對手術出錯機率的憂心。

另一位心臟外科醫師也指出,有經驗、資深的護理人員幫助太大,除了熟知器械使手術進行順暢外,也會幫醫生把病人安排得好好的,知道病人在手術檯上該怎麼擺。尤其開心手術搶時間,開刀時間短,病人存活率較高。

「人是有情緒的,尤其外科醫生,當情緒被干擾、護士沒辦法配合,一急、一氣,風險就高,」他認為。

手術成功、住院期間順遂、順利出院、終至治癒等一連串的醫療過程中,受病人感激的光環可能絕大多數時候,加冕於醫生身上,但沒有好的護理人員,或當有一天醫院裡沒有護理人員時,還能有這些順利的醫療成果嗎?

「醫院就是認為我們把他們拉垮,經營困難就是(因為)養了我們這群護士,他們從來沒想到,如果醫院沒有這批護士,醫院怎麼run(經營)下去?尤其住院病人完全靠護理,不是靠醫生,醫生一天頂多只來兩次,」一位護理界大老反問。

護士的角色大

《英國醫學會期刊》曾有篇研究報告指出,就制度面來說,讓護士變成病人恢復期的主要醫療監督者,以減少醫師的人力負擔,是值得評估引進的新制度。

為了了解病人術後恢復情況,在傳統由醫生主導的病房,或只由護士主導的病房中,病人痊癒進度的差別,英國研究人員特別針對教學醫院及社區醫院共238個病人做研究。

結果顯示,病人的住院天數、死亡率、身體功能恢復情況或是相關的單獨行動表現等,兩者間沒有顯著差異,但在護士主導的病房中,病人比較不需要接受多餘的檢查或用藥。

想要好的醫療品質,護理人員不可或缺。

一個資深有經驗的護理人員能適時幫助醫生發現醫療錯誤,能及時觀察病人的病情變化。

而在冰冷的病房裡,一早醫生還沒來,護理人員就在,晚上醫生走了,護理人員還是在。雖然幾乎跟每個病人非親非故,但護理人員還是盡責地幫病人把屎把尿、翻身拍背、灌食抽痰,有些護理人員還會親切地與病人談笑、關心病人……

一個工作8、9年的護理人員笑說,當護士是她從小的志願。當初不顧全家人反對,她偷偷報考護校,她爸爸得知,曾經氣得整整一年不跟她說話。

有次她媽媽到醫院找她,她帶媽媽參觀她工作的加護病房環境。一走出病房,到了轉角,她永遠記得媽媽因心疼她,眼淚掉了下來,告訴她「別做了,跟媽媽回家」。

她也永遠記得,有個病人一直不停腹瀉,她不斷幫病人清理。病人的兒子進加護病房時,因為怕髒,只用大拇指與食指捏起床單一角,一看到病人身上有排泄物,立刻破口大罵,不理會她解釋自己的確不停地幫病人清理。

當她好聲道歉,並建議病人的兒子跟她一起幫病人換床單、擦身體時,病人的兒子卻立刻後退幾步,不願意照顧自己的父親。而她當時邊流淚,邊為這個非親非故的病人清潔……。

每個護理人員都有一籮筐與病人互動的點點滴滴,即使光環鮮少落在他們身上,多數依然默默奉獻,守護病人的健康。

即使對環境諸多抱怨,處境日艱,許多善良的護理人員對現況只是抱持「忍耐、再忍耐」的認命心態,不敢讓醫院的名字曝光,也深怕自己被指認出來。

但他們得站在第一線接觸病人,如果他們不被醫院重視,如果他們對工作愈來愈不滿,你能期望有多少位滿懷熱情的南丁格爾繼續堅持初衷?病家又能得到多好的醫療品質?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54期

醫院鑽漏洞 血汗護士變相上演

2014-12-29

〔記者林惠琴、甘芝萁/台北報導〕護理人員今年全面納入適用勞基法,但職場環境卻還是血汗斑斑!

逾五成八醫院 仍有血汗醫護

勞動部專案勞檢發現,有超過五成醫院違規,許多醫院不僅延長工時,但工資並未加倍發給,還有醫院強迫護士淡季刪班,日後再以扣薪或補班方式補還,更有護理人員打卡下班,卻必須繼續做「無薪工」數小時,醫院鑽法令漏洞,血汗護士現象變相持續上演。

  • 護理人員今年全面納入適用勞基法,但人力仍不足。圖為醫院護士生病吊點滴上班,讓人看了不捨。(資料照,民眾提供)

    護理人員今年全面納入適用勞基法,但人力仍不足。圖為醫院護士生病吊點滴上班,讓人看了不捨。(資料照,民眾提供)

勞基法規定,勞工每天工作不得超過八小時,工時與加班合計不得超過十二小時,每兩週工作總時數以八十四小時為限,今年護理人員全面納入適用。

但勞動部今年針對醫療機構進行專案檢查,迄今勞檢四百七十九家醫院,沒發現違規事項的醫院僅二百家,超過五成八的醫院仍有血汗運用醫護人員狀況。其中以違反勞基法第廿四條延長工時但工資並未加倍發給的比率最高,達卅%,其次是休假日工作但工資未加倍發給、達十五%。

台北市府資料更顯示,包括仁康、關渡、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都被勞檢出有違反勞基法情事,大多是要求加班卻未給予合理薪資。

強迫護士刪班 日後扣薪補班

本報則接獲爆料,指國泰醫院會在住院病患較少的農曆七月、醫師出國、過年時節等淡季,強迫護士刪班,最多負班達廿天,被迫累積的負班工時,院方竟要求扣薪或補班償還。

但國泰醫院聲明指出,沒強迫刪班,若有負班,就會直接送給護士,更沒有扣薪或補班情況,可能有所誤會,會對院內員工再做說明。

打卡下班不能走 續做「無薪工」

有其他醫院護士則透露,不少人每天工作滿八小時,會被提醒打卡下班,但打卡後,仍得繼續工作二至六小時不等,卻沒領到半毛錢,且一週輪值二至三種班別、無法正常休息的畸形班表也未改善,但醫院總會設法維持護士「帳面」上無過勞,勞檢查不出來,基層人員有苦難言。

面對血汗醫護現象,衛福部指出,目前評估護理人力缺口還有約三千人,會逐漸補足,也會加強評鑑,要求醫院改善護理工作環境。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盧孳艷認為,醫院有特殊性,勞檢無法比照一般企業,建議可由勞方或工會代表陪同了解,以免被可能作假的帳面數字蒙混;醫改會更提醒,醫院評鑑往往呈現漂亮的人力數字,與實情不符,護士想投訴,卻又擔心經濟壓力,政府應設置保護機制,讓檢舉者無後顧之憂。

勞動部表示,若護士碰到淡季刪班,還是要計算工時,護理人員發現薪資沒全額給付或被迫補班,都可申訴。勞動部每年會做專案勞檢,以突襲式為主,若被檢單位有工會,未來也會要求工會陪同。

---------------

承諾護病比「一比七」 馬被打槍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2014-12-29
衛福部會議 「選舉都輸慘了,還要聽他的話嗎?」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六年前,總統馬英九參加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活動時,曾承諾達成護病比一比七的願景,但有消息指出,衛福部近日聚集各界人士召開相關會議時,有人重提總統說法,現場竟有人回說:「選舉都輸慘了,還要聽他的話嗎?」據悉,最終協商果然未能實現總統承諾,護病比可能一比九起跳,護士躺著也中槍!
依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換算,一家合法醫院,護病比約1:12、13,業界人士透露,幾乎八成以上的護理人員,均有過吊點滴上班的經驗。(資料照)
依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換算,一家合法醫院,護病比約1:12、13,業界人士透露,幾乎八成以上的護理人員,均有過吊點滴上班的經驗。(資料照)
護病比可能一比九起跳
當日與會人士透露,當時聽到此說法時,簡直不敢相信國民黨九合一選舉大敗,竟然會成為在場人士公然挑戰、打槍總統承諾的利器,最後達成共識是,醫學中心全日平均護病比(一位護士照顧病患的數量)為一比九、區域醫院一比十二、地區醫院一比十五,但衛福部是否會以此為定案,仍有待進一步確定。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司長鄧素文表示,護病比一比七是日本的水準,但並非全國均如此,也是按醫院層級劃分,其他尚有一比十一、一比十五、一比廿,我國主要參考日本做法,再依國情調整,近期將以會議協商結果核定公告,列入醫療院所評鑑標準,預計最快明年就可派上用場,但具體定案數字尚不便透露。
逾八成護士曾吊點滴上班
護理及健康照護司統計,截至今年十一月底,國內護理人員合計約十四萬八千人,估計人力缺口約三千人,相較於二○一二年的七千八百人、二○一三年的五千六百人,人力缺口逐漸減少,但仍有不足,現無護病比相關法令規定,但依現行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換算,一家合法醫院,護病比約一比十二、十三,業界人士透露,幾乎八成以上的護理人員,均有過吊點滴上班的經驗。
以往討論護病比方案時,曾有意將不直接照顧病人的專科護理師也納入,疑似「灌水美化數據」爭取獎勵金,鄧素文指出,未來公告護病比評鑑標準,不會計入專科護理師,且廿億元的護理獎勵專款,今年與護病比連動金額為四億元,明年起會逐漸提高比例,也就是達到護病比標準或高於評鑑水準者,獲得款項愈多。
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曾修儀提醒,必須護士照護床數確實減少再發放專款,避免醫院浮報。

---------------------

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
2014/05/09 11:14:00 友善列印友善列印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一個護理人員照顧多少個病人,其比例影響著病人的安全,衛福部去(2013)年開始推動醫院試評鑑「護病比」,評鑑三班白天、小夜、大夜的護病比例,評鑑結果竟然有75%醫院無法達標。

「護病比」關乎病人安全,歐美國家更加重視,甚至立法規範要求醫院必須要強制公布,台灣血汗護士問題嚴重,急診室暴力又頻傳,醫病關係岌岌可危,就有網友比喻,急診醫護比酒店小姐還不如,不但不能不接客,被砸場子了被打了,還得自己吞下去,酒店小姐如果被客人打,那個客人的下場可是會被酒店圍事小弟打的半死哩!

Photo Credit:長庚官網

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盧孳豔指出,根據歐洲的最新研究,最佳「護病比」應該是1:6,每增加1名患者,護理人員勞動條件惡化,病人就可能增加7%的死亡風險。

盧孳豔指出,衛福部試評台灣200家醫院的「護病比」結果,不及格醫院比率竟高達75%,與國際最佳護病比差了好幾倍。衛福部表示,從2010年起就開始推動護理改革的計畫,護理人力也已增近8500人。「護病比」試評是為了明年正式醫院評鑑來預做準備,並會採最嚴格的標準要求醫院改善。

但有民眾質疑,「護病比」問題早存在已久,評鑑制度拖到明年,那有多少病人能拖到明年呢?盧孳豔更批評,衛福部不能只做做樣子,到現在都不肯列入醫院評鑑的必要項目,讓試評鑑淪為假評鑑。更有立委直言:「國內的血汗醫護問題就像癌症,早已病入膏肓!」

其實國際上各國都重視護病比,美國有《病人安全法》規定三班「護病比」都必須符合標準才合格;英國也在今年要求醫院必須要公布每個班別的上班人數讓病人知道。

醫療崩壞程度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醫改會指出衛福部現在還在喊價:一位夜班護理師照護病人數,應是10人還是20人時,不僅讓人懷疑,衛福部是保護醫院還是保護病人?

《醫改會》整理了國際間護病比,不禁感嘆,別人的性命是「金包銀」,臺灣人的性命不值錢、健保補助是白花銀兩。醫改會直批,不知衛福部到國外及世衛組織宣揚健保時,敢不敢秀出這項台灣奇蹟呢?!

世界第一!台灣「護病比」1:13奪全球之冠評鑑結果竟然有75  

--------------------------------------------------------------

2014-05-11
◎ 邱慧洳
護理人員,除了大家熟知的護理師外,尚包括專科護理師(下稱專師),衛福部於民國九十六年開辦專師甄審,台灣目前已有四千四百位護理師領有專師證書。五月十二日護師節前夕,當各界都把目光集中於監督馬總統持續跳票的「護病比一:七」政策之際,有個更急迫的議題,一直被忽略,卻值得我們關注,就是:專師的執業範圍居然法無明文規定,僅數則行政函釋說明其可協助醫師解釋病情、開立檢驗單與領藥單、書寫病程紀錄單或執行醫療輔助行為,反觀所有醫事人員(醫師、護理師、藥師、檢驗師、復健師…)的執業範圍都有法律明文規定。「專師制度」並非剛上路,已行之有年,專師的執業範圍在法律上卻空白,不可思議;縱有函釋規範上述寥寥可數的執業項目,也與實際運作脫節,因專師在臨床上執行的項目早就遠遠超過函釋所規範的項目,這些函釋,除了沒有跟上時代潮流外,還有個「效力位階極低」的缺點,用函釋來規範專師執業範圍,對專師公平嗎?
醫療行為,具醫師資格者,始能執行,專師能執行者,僅醫療輔助行為;但有些介於醫療行為與醫療輔助行為間模糊地帶之行為,除非法令清楚告訴我們,否則也很難判斷專師得否執行。很多醫院正因專師執業範圍不明確,鑽此法律漏洞,強令專師執行介於醫療行為與醫療輔助行為間模糊地帶之行為,這樣很容易踩到密醫罪的紅線。另從勞動條件的角度觀察,一個工作,連基本的執業範圍都沒有,也可能變得很血汗,因為資方醫院很容易藉此上下其手,把你的工作無限上綱。
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專師執業範圍之立法」,近期終獲衛福部健康照護司與少數立委允諾協助立法,這使我們邁向「立法成功」的目標又更進一步,惟此立法草案尚未獲得立法院一讀,離成功目標,還差一哩路,當這個全民監督政府的時代來臨,懇請全民跟我們一起監督政府,協助專師走完立法成功的最後一哩路。
(作者為台灣專科護理師學會法律顧問、臺北護理健康大學助理教授)

--------------------------------------------------

護理師護士公會:大小夜班護病比 應納入醫院評鑑

〔記者蔡淑媛/台中報導〕全國醫院護理人力短缺超過五千五百人,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調查全國三百家醫院,高達九成招募護理人員困難,要求衛福部推動健保住院護理費與護病比連動制度,將大小夜班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改善護理工作環境。

護理師護士全聯會昨公佈全國護理人力最新調查,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二月針對全國三○三家醫院調查,高達二七二家醫院顯示招募護理人力困難,其中四成非常困難,各醫院護理人力缺額超過五.五%

「護理工作實在太辛苦。」全聯會副理事長陳玉枝指出,全國護理人員有二十四萬五千多人領照,實際執業僅六成,各醫院招不到護士,離職率也高達十二%。

陳玉枝指出,今年三月發表在The Lancet醫學期刊一項歐洲十九個國家、三百家醫院的大型研究指出,護理師的人力和學歷不但攸關病人生死,且照顧的病患每增加一人,術後一個月內死亡率就增加七%。

我國健保住院付費給付標準,不論醫院是否配足護理人力,同一等級醫院均採用相同標準,造成醫院護病比偏高,日本是一比七,台灣卻是一比九到十三,要求衛福部參照日本護病比的健保給付加成辦法,護理師照護的病人數愈少,健保給付的住院護理費就應愈多,讓醫院重視護理人力的問題。

----------------------------------------------

2014-05-21
◎ 劉梅君、辜智芬、朱顯光
馬總統昨(廿)日出席就職六週年活動,到中國醫大校園時,有學生提台灣血汗醫護過勞問題,總統回應「有哪家血汗醫院就告訴我」。為了不讓馬先生成為不知民間「疾」苦的總統,醫改會「立馬」報告總統,並「馬上」寄資料到總統民意信箱,請府方公開回應。
台灣血汗醫院問題,不僅上過CNN,醫療業還連續多年名列勞動部違反勞檢前五大業別。醫改會彙整各縣市自一○一年起公布違反勞基法之醫院名單,發現衛福部醫院多次帶頭違規,台大、榮總及長庚等龍頭體系所屬分院、時下最夯最賺的醫美診所也上榜,請總統上醫改會網站(www.thrf.org.tw)查閱。
此外,我們依據國際資料對照台灣護病比評鑑成績後發現,台灣三班護病比平均高達一:十三,遠高於歐洲、日本平均的一:七,若這不是血汗醫院,什麼才是血汗醫院?令人不禁感嘆,別人的性命是「金包銀」,我們的性命不值錢。不知衛福部長到WHO時,敢不敢秀出這項台灣奇蹟?
不過我們願善意相信,總統真的不知道哪些是血汗醫院。而您之所以被蒙蔽,乃因衛福部公布醫院評鑑成績時,竟幫護病比超標的醫院都打上「馬賽克」。如有家大型區域醫院,一名大夜班護士竟得照顧廿二至卅三位病人(可上網看圖,https://zh-tw.facebook.com/TMAL119/posts/469866289811451),忙得像戰鬥陀螺,豈有醫療品質可言?但我們僅知該醫院代號是「區域醫院77」!如果總統真心想知道哪些是血汗醫院,可否先幫我們解碼,找出這家大夜超人護士服務的醫院?
最後提醒總統,別再誤把「護床比」由一:四變成一:三當成政績。「護床比」是落伍的觀念,應以考量實際病人數的「三班護病比」來規範才是國際標準。即使民間疾呼及立委提案要求把「三班護病比」列為必要評鑑項目(不過就死當),但衛福部仍只願列為重點項目(允許醫院補考)。人力是最基本的病安底線且人命關天,豈容放水補考!況且國際文獻早指出,落實護病比規定可降低醫院感染及併發症的成本,進而改善醫院經營與健保財務;美國加州實施嚴格的護病比規定後,也沒有一家醫院因此倒閉,請政府別再拿醫院會倒閉或關床來恐嚇全民健康。
(作者分別為醫改會董事長、研究員、研發組長)

------------------------------------

護病比新制 讓關床更嚴重
m.udn.com查看原始檔
衛福部去年底將護病比列入醫院評鑑重點項目,明訂三班平均人力標準;不過,護理界表示,新制雖能夠改善醫護職場環境,提高醫療照護品質,但也可能讓部分醫院關床情況更為嚴重。
依照規定,醫學中心護病比為1比9,不管日班、夜班、大夜班,最低標準為一個護理人員照護九名病患,區域醫院則是1比12,地區醫院為1比15,護病比列入醫院評鑑重點稽查。該項新制於今年上路,外界預估護理人力不足的醫院為求評鑑過關只好關床。

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常務理事梁秀眉表示,醫護人力短缺只是醫院關床的原因之一,部分醫院為了賺錢,刻意選擇性關床;例如關掉賠錢的復健科病床,卻另闢自費的VIP病房,專供陸客和有錢的患者使用。

衛福部照護司長鄧素文指出,國內醫護人力逐年補足,101年醫院護理人員空缺率平均為7.22%,102年為6.31%,103年為6.1%;至於醫護人員離職率,101年13.14%、102年11.2%、103年11.5%。

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曾修儀指出,衛福部於101年針對護理人力不足提出十大改革,近兩三年醫院護理人員空缺率、離職率均已下降,不過,醫院職場環境仍有改善空間,才能留得住護理人員
----------------------------------
護理師缺很大 醫院關床
m.udn.com查看原始檔
護理人力不足問題未解,國內部分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紛紛關床,永和耕莘醫院陸續關閉兩層病房,床位嚴重不足,加護病房病人情況好轉,卻無法住進普通病房,急診室也無法收治病患。衛福部照護司統計,目前全國護理人力缺口達5000多人。
待遇提高 仍招募不到人

「永和耕莘關床絕非單一個案。」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曾修儀指出,儘管衛福部提高醫護人員待遇、改善職場環境,但國內護理人力仍然不夠。

永和耕莘指出,為了聘請護理師,該院深入各地護校招兵買馬,祭出獎勵措施,取得執照的護理系學生只要與醫院簽約,就可獲得10萬元獎金,但成效有限「等嘸人」。由於長期護理人力吃緊,永和耕莘早在幾年前就關了一層普通病房,去年底又關了一層,總計近30張床,以致出現「加護病房有床位,普通病房卻滿床」的奇特現象。

病床少 急診室天天爆滿

由於普通病房爆滿,加護病房重症病患即使病情穩定,只能繼續住在加護病房;此外,永和耕莘急診室幾乎天天和119勤務中心聯繫,通知床位不夠,希望救護人員不要再將病人送過來。

衛福部照護司司長鄧素文表示,國內約有六、七成醫院在招募醫護人員上遭逢困境,其中又以偏遠地區的醫療院所,以及區域醫院、地區醫院最辛苦。醫學中心待遇較高、升遷管道通暢,相較之下,地區醫院、區域醫院待遇較差,招募護理人員確實比較辛苦,缺額嚴重才會關床。

醫院關床恐讓病患就醫權益受損,但主管機關醫事司代理副司長黃純英指出,目前關床仍在合理範圍內,102年全國急性一般病床為7萬2692床,103年底則為7萬2293床,只減少399床。
---------------------
血汗護士 臨盆前值班整天
2015-05-11 14:38:43 聯合晚報 記者蕭照平/台北報導
關鍵字:過勞 ‧護理人員 ‧醫勞盟 ‧醫病關係

立委田秋蓳(左二)、劉建國(左三)與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上午在立法院舉行「評鑑大放水,爆量護病比;醫師兼媽媽,勞動沒人權」記者會,揭露護理師的血汗實況。 記者黃義書/攝影
分享5月12日是國際護士節,台灣醫療勞動正義、病人安全促進聯盟與台灣護理產業工會,今紛紛對護病比例、薪資勞動權益舉行記者會。醫勞盟認為台灣護病比例不均,而護理產業工會則認為薪資遭資方零碎化,形同變相減薪;聲援的民進黨立委劉建國說,衛福部應透過醫院評鑑改善問題。
醫勞盟理事長張志華表示,護病比例不均,造成護理人員過勞,甚至有懷孕35周的護士值班24小時的案例,他希望護理人員納入勞基法,並嚴格限制護病比例。

醫勞盟4月透過網路蒐羅了2700筆資料,調查全國護病比例;發現六成一在醫學中心內外科病房服務的受訪者,大夜班要照顧16床病人;區域醫院內外科病房更有八成五的受訪者,大夜班要照顧16床病人,醫勞盟大嘆護病比例嚴重不均,根本不可能達到總統馬英九承諾的1比7目標。

醫護過勞 影響病患安全

醫勞盟表示,對照歐洲國家1比6的護病比,台灣現況根本是爆量,在惡劣的勞動環境下,護理人員不僅過勞,也影響病人安全;醫療盟呼籲醫療院所,應將護病比例資訊透明化並公布三班護病數據,同時仿效美國直接將護病比例明確入法。

劉建國質疑衛福部的評鑑制度是無牙老虎,他要求衛福部監督醫院專款專用情形,避免撒錢卻不見效果的情況發生,未來也應將護病比例列為醫院的重點評鑑項目。

院方巧立名目 變相減薪

不只護病比引發關注,台灣護理產業工會理事長盧孳艷今表示,近來各大醫院巧立「執照費」、「簽約金」、「工作津貼」、「各式加班費」等薪資名目,成為彈性調整薪資、變相要求超時工作的手段,比起兩年前的41K平均薪資硬是少了1500左右;希望行政部門介入了解,並積極透過評鑑制度改善問題。

衛福部醫事司副司長黃純英表示,今年2月9日已公告各級醫院護病比例,各方意見衛福部都會參採;而在薪資部分,衛福部僅表示整體薪資有增加,且護理人員流動率趨緩。被質疑巧立薪資名目部分,勞動部回應,工資零碎化並不影響勞動權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