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江九合「濟陽堂」彰化縣員林市為台灣最大的「福佬客」聚落/江九合堂(又名「白鷺鷥厝」)號稱是彰化縣身價最高的「私人祖產」/以「兄友弟恭、合諧修業」為祖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goo.gl/hN0AsN

----------------------------

84歲紅磚古厝 重現漁村文化風華 | 綜合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 https://goo.gl/q3jzLb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

台南楠西江家古厝清明祭祖 七代同堂齊聚
台南楠西江家古厝今舉辦清明祭祖儀式,七代同堂約有200名子孫齊聚。(江明得提供)
台南楠西江家古厝清明祭祖 七代同堂齊聚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Q1UYu
2022/04/05 13:47
〔記者萬于甄/台南報導〕清明祭祖不忘本,台南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今舉辦清明祭祖儀式,雖因疫情關係,但今年回來掃墓祭祖的族人仍約有200人,大家戴好口罩、落實防疫規定,從第19世到第24世,六代同堂一起跪拜開基阿太公,儀式簡單隆重。
楠西江家古厝是全台仍保存完整的最大單姓宗族聚落,每年清明節族人都會從各地回來參加祭祖儀式,因動輒300多人齊聚,前年為落實防疫停辦一年,去年起恢復辦理,今年則約有200多人返鄉參加,從第19世到第24世族人共同參與祭祖。
祭祀管理委員會理事長江明得表示,祭祖儀式遵循古禮,會準備紅龜、鮮花、水果等豐盛的供品,子孫齊聚阿太公江棋壽墓前上香、敬獻供品,最後行三跪九叩首大禮,儀式結束後發放象徵平安的紅龜、發財金等。
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聚落為全台罕見的傳統聚落建築群文化資產,6年前因206大地震,聚落14戶民宅與江家宗祠受損嚴重,南市府文化局隨即啟動保存修護計畫,歷經約5年時間修復完成,也讓聚落建築景觀風貌得以延續。
儀式結束後發放象徵平安的紅龜。(江明得提供)
台南楠西江家古厝清明祭祖 七代同堂齊聚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Q1UYu


「江家古厝」傳承300年 子孫齊聚
By 莊曜聰,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四月 4日, 2017
台南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自12代江棋壽來台後,迄今已傳承至24代,有300多年歷史,目前仍有上百戶居住於此,為全台罕見的大型單姓聚落。每年的清明節,來自各地江家子孫都會返鄉祭祖,4日上午逾200位子孫齊聚先祖墓地,四房子孫同行三跪九叩禮祭祀先人,參與祭祖者年紀相差也將近一世紀。
江家古厝主事江晉清指出,開基祖江棋壽字如難,號信篤,來自福建韶安,相傳是清代台灣三大民變之一「鴨母王事件」中,起兵首領朱一貴的麾下軍師,兵敗後輾轉遷徙,最後落腳鹿陶洋,在此落地生根。他過世後就葬在離古厝不遠處,後代子孫每年掃墓祭祀不斷。
江晉清說,江家子弟開枝散葉,雖分居各地,但不論多忙,清明節一定會返鄉祭祖,昨日參加輩分最高的是19代的江金大,最年長為第20代、88歲耆老江森炎,最年輕的是第24代的3歲女童江祈霈,江祈霈從出生算起已連續3年參加。
掃墓儀式昨日9時展開,200多名親族陸續到達祖墓,持香祭拜,行三跪九叩大禮,追思先祖阿太公江如南,儀式約1個小時結束。祭祀後,江家子弟排隊領取紅龜粿,再齊聚江家古厝公廳分享潤餅,交流情感。


在地特色客家文化 鹿陶洋江家聚落客家情12月7日登場

NOWnews.com 今日新聞網
2014年 12月 03日 18:50

記者莊漢昌/台南報導
12月7日上午9時起至下午12時30分止,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將舉辦一場客家情活動。現場規劃有江家古厝文化導覽、祭祀活動、宋江陣表演、客家藝文活動、創意DIY體驗等5大項精彩活動。市府邀請市民朋友共同來體驗屬於府城專屬的客家文化風情之旅。
鹿陶洋江家聚落客家情活動於9點開始祭祀,現場重現客家傳統三獻古禮儀式,展現客家特殊祭典文化;10點開幕後即帶來鹿陶洋江家聚落知名的「宋江陣」及客家藝文活動演出,客家藝文活動部分特別邀請到知名客家金曲獎歌手曾雅君、林生祥,以及在地客家社團、學校接連演唱;現場周邊亦有創意DIY體驗攤位,以推廣客家美食、服飾及手作創意及楠西在地特色農產品等特色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楠西區的「鹿陶洋江家聚落」係全臺最大的單一宗族聚落,該聚落為一個保存完整之客家單姓聚落,且當地獨具特色的「宋江陣」,異於其他宋江陣的陣式與教授方式,在臺灣其他地方的傳統客家庄已不多見。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  

 

楠西江家古厝是全國最大的單姓聚落,每一年的清明掃墓家族也都以集體祭拜的方式來追思祭祖,兩百多位的的家族成員一字排開,場面相當盛大。

  主祀者江晉清表示:今年祭拜儀式從年紀最大86歲到年紀最小只有5個月,橫跨六代的子子孫孫都一同回到故鄉參加,除了慎終追遠、認識祖先,也讓散落在各地的家族成員能夠藉此聯絡感情。

  除了遵循古禮的祭拜儀式之外,祭祖完畢後也發放“紅龜粿”給每位家族成員,以傳統的方式祝福每位江家人,而每一年舉辦的集團祭祖兼具傳統特色與盛大場面,也意外的成為楠西地區一大特色。

---------------------------------

 

全國最大單姓聚落楠西「江家古厝」,傳承至今24代,來自各地約300名江家子孫,5日上午返鄉祭祖,子孫行三跪九叩禮祭祀先人,隆重莊嚴,參與祭祖者橫跨3代、相差近1世紀,江家人說,感念祖先是做人基本道理。 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清明祭祖是宗族大事,昨天一早,宗族陸續返回先人墓地。今年參與祭祖最年長的是第20代、86歲江林茸阿嬤(左圖右,曹婷婷攝),最年幼則是第23代年僅5個月的江祈霈(左圖中)。 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主事江晉清說,每年清明祭祖是家族大事,儀式結束後,眾人會排隊領取紅龜粿,最後返回古厝一起吃潤餅「團圓」。 江晉清說,歷年祭祖有一個傳統,就是有100元紅包可領,今年礙於經費無著,取消紅包,明年將會排除萬難再發紅包。 江晉清說,江家古厝開基祖江棋壽是清康熙時期來台,距今293年,開枝散葉分布世界各地,宗族中目前最年長的是第19代、91歲江庭英。 江晉清說,往年,還有大陸、新加坡後代子孫專程返鄉祭祖,由於江家祭祀公業採公司化經營,有系統維繫宗族情感,除夕、清明都有後代回到古厝祭祖。86歲江林茸阿嬤說,看到很多親友回來掃墓,感覺很安慰,年輕人雖多外流,但至少清明不忘本;最年幼的江祈霈被阿嬤抱在懷裡,從小感受飲水思源的重要。

--------------------------------

全國最大單姓聚落 300人盛大祭祖
2014年04月05日14:20
全國最大單姓聚落、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今天舉行祭祖儀式,300多名後代子孫從各地返鄉,在祖墳前行三跪九叩大禮,手持清香虔誠祭拜先人「阿太公」,場面莊嚴盛大。

江家古厝主事江晉清表示,祭祖傳統延續200多年。開基祖江旗壽293年前於清朝康熙時期來台,至今開枝散葉傳至第24代。今天參與祭祖最年長為第20代、86歲的江林茸,最年幼的則是第23代年僅5個月的江祈霈。

「江家古厝」每年固定清明節舉行祭祖活動,儀式結束後,族人領取紅龜粿,再步行回古厝,邊吃春捲邊敘舊,有宗親說,春節、清明都是年度大事,「再忙也要回老家!」飲水思源感念先人,傳承至今始終如一。(王志弘/台南報導)

--------------------------------------------

全國最大單姓聚落~鹿陶洋江家古厝清明節海內外宗族「團圓日」 全國最大單姓聚落楠西鄉鹿陶洋江家古厝清明節掃墓 鹿陶洋的江家傳承迄今超過300年,屬目前台灣建築結構保留最完整的農村聚落,佔地近4公頃,已通過文化資產登錄。 中央陸續補助3000萬元展開整體規劃工程,包含闢築蓮花半月池,還有文物收藏館展示傳統家具及宋江陣兵器等,並鋪設紅磚步道,讓聚落更添古意。 特色景點除竹拱厝與土埆厝,有一棟西元1928年興建的平房「日本錢」,因正門口楣樑中堵繪製台灣日治時期的鈔票而得名,中下段的牆面飾以泥塑、彩色磁磚及馬賽克拼貼,吸引遊客。 「捉賊巷」也很有特色,寬度僅能容納一人通過,以往是包抄入侵盜匪的路徑,現成為小朋婚禮顧問友嬉戲的場所;「挑水路」保留先民艱苦打拚走過的步徑,寓意深遠。  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江姓祖先自福建省丁州府永定縣遷徙來台定居於龍潭鄉三水村,第六代因家族人丁旺盛,而另建新堂舍~江家古厝。 目前江家古厝已傳至第30世(來台第12代。 當年興建江家古厝時,請到很有名氣的堪輿師,經過幾番勘察後選定現址。因為當地土壤為紅土,適合造磚瓦,因此江家決定自建磚窯,所以古厝的一磚一瓦都是江家祖先自己燒製的。而石材是取自鄰近河床山間,木材則為大漢溪河床底下的漂流木,所使用的木材均取神木。古厝歷經5年完成,約為清光緒9年。  江家古厝的正廳三間東西廂房各兩棟,內廂房各5間、外廂房各6間,一共25間,皆港式飲茶可相通。型式為「五虎下山」客家式建築。  甲仙地震對南縣古蹟及歷史建築損害嚴重,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已成危樓,縣文化處將公告籲請民眾暫時止步。 當地紅瓦厝約70棟,9成以上都有大小災情,35號最為嚴重,猶如一座半露天的涼亭,屋主是78歲江得華,幸磚牆往外倒,否則可能會被活埋,而古厝很多木料建材,淋雨潮濕後容易腐壞,影響結構安全,颱風一來,恐釀倒塌災情。 全國最大單一姓氏聚落的楠西鄉鹿陶洋江家,每年清明節是海內外宗族的「團圓日」,五日有三百多位子孫返鄉祭祖,儀式結束後排隊領紅龜粿吃平安,接著回古厝吃應景潤餅。 全台各地的江家後代陸續返回古厝,最年長的是八十四歲江芳茂、最年輕的是僅七個月大的江芃逸,有的家台北港式飲茶族一口氣卅、四十人返鄉,四代扶老攜幼齊祭祖。江家綿延至今廿四代,靠著祭祖凝聚情感。 祭祀過程長達一小時,個人先返回自家祖先墳位掃墓,再齊聚老祖公江棋壽墓園,依傳統祭儀祭祀,最後在三跪九叩的儀式中結束。接著全體排隊領取紅龜粿吃平安,再返回古厝吃應景潤餅。難得相聚的親族坐在古厝談天說地,宛如過年。  全國最大單姓聚落楠西鄉鹿陶洋江家古厝,舉辦清明節掃墓活動,400多位後代子孫回鄉遵循古禮掃墓 江家古厝開基祖是被稱為「阿泰公」的江如南,目前已經傳至第24代子孫,江家古厝起源於清朝康熙時代,至今已經邁入第289年。江家古厝仍維持四進三院十三條護龍的傳統閩式客家建築,共約136棟、40戶族人居住於此。 400京站美食多位後代子孫回鄉掃墓,連旅居海外族人也與家人一同回到古厝祭祖,最老的有第19世84歲的江芳茂。 在祭祖大公墓之前,族人先到公廳與神明廳上香參拜,並準備祭祖相關牲禮素果等物品,族人彼此話家常,聊起近況聯繫情感。 祭祖活動由四大房輪流主辦,今年則是由大房擔任主辦與招待,參加祭祖活動的族人,都可拿到紅龜粿吃平安,會後包潤餅活動,仍維持濃濃傳統習俗味。~新聞來源:記者劉婉君、吳俊鋒∕記者林孟婷∕中國時報【曹婷婷∕南縣報導】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wu200520/活在未來的廿年中http://www.wretch.cc/blog/wu200520心靈故鄉 心靈角落 夢想花園 夢想故事http://tw.myblog.yahoo.com/wu200620/ 喜瑪拉雅山心靈故鄉室內設計wu200620@yahoo.com.tw 

-------------------------------------------

楠西江家古厝祭祖 子孫穿梭如遊客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
大年初一江家古厝參訪者多,子孫或觀光客已無法分辨。(記者孟慶慈攝)

〔記者孟慶慈/台南報導〕全國最大的單姓聚落—楠西區鹿陶洋「江家古厝」,從小年夜開始,散居外地的子孫扶老攜幼,陸續回祖厝拜祖先。後代子孫與前去參訪古厝的觀光客一起出現,連宗親也不太能分辨誰是觀光客?誰是江家人?

後代子孫估計綿延萬人以上

江家古厝第一代開基祖是被稱為「阿泰公」的江如南,在清康熙六十年來台,後代子孫估計綿延萬人以上,目前已入丁二十四代。過年期間,子孫們會陸續回來拜拜,但主要集中在除夕這一天,祠堂前庭擺滿了祭祀用品。

時代改變,古厝的年味也淡了些。住在古厝的江小姐表示,四、五十年前的過年很熱鬧,圍爐後以及新春期間,大人都會玩牌、擲骰子,小孩子們則穿新衣,穿梭家戶或看大人玩牌;現在大人、小孩聚在一起的場景已不多了,但心念古厝的後代,即使住在中、北部,仍盡可能抽空帶著妻兒一起回來看看。

江小姐分析,三百年來,古厝仍有極強的凝聚力,可能與江家人的神主牌多集中於祖厝有關。另外,古厝規矩亦嚴,每天每戶輪流清理宗祠,每月選定一日,每戶出一人共同打掃公共空間。

古厝已登錄為文化資產

江家古厝佔地面積約三.五公頃,戶籍資料仍有八十多戶居住在古厝,建築為四進三院十三條護龍的閩式聚落,已登錄為文化資產。

--------------------------------------

鹿陶洋的江家傳承迄今超過300年,屬目前台灣建築結構保留最完整的農村聚落,佔地近4公頃,已通過文化資產登錄。

中央陸續補助3000萬元展開整體規劃工程,包含闢築蓮花半月池,還有文物收藏館展示傳統家具及宋江陣兵器等,並鋪設紅磚步道,讓聚落更添古意。

•民國95~98年,江家聚落核定通過並執行完畢「區域型文化資產環境保存及活化計畫」,透過修繕營造等硬體建設,保有原傳統建物風格之外,也加入新文化元素,社區的風貌有別以往。
特色景點除竹拱厝與土埆厝,有一棟西元1928年興建的平房「日本錢」,因正門口楣樑中堵繪製台灣日治時期的鈔票而得名,中下段的牆面飾以泥塑、彩色磁磚及馬賽克拼貼,吸引遊客。

「捉賊巷」也很有特色,寬度僅能容納一人通過,以往是包抄入侵盜匪的路徑,現成為小朋友嬉戲的場所;「挑水路」保留先民艱苦打拚走過的步徑,寓意深遠。

在清朝康熙、雍正年間,江姓祖先自福建省丁州府永定縣遷徙來台定居於龍潭鄉三水村,第六代因家族人丁旺盛,而另建新堂舍~江家古厝。
目前江家古厝已傳至第30世(來台第12代。
當年興建江家古厝時,請到很有名氣的堪輿師,經過幾番勘察後選定現址。因為當地土壤為紅土,適合造磚瓦,因此江家決定自建磚窯,所以古厝的一磚一瓦都是江家祖先自己燒製的。而石材是取自鄰近河床山間,木材則為大漢溪河床底下的漂流木,所使用的木材均取神木。古厝歷經5年完成,約為清光緒9年。
  江家古厝的正廳三間東西廂房各兩棟,內廂房各5間、外廂房各6間,一共25間,皆可相通。型式為「五虎下山」客家式建築。

甲仙地震對南縣古蹟及歷史建築損害嚴重,楠西鹿陶洋江家古厝已成危樓,縣文化處將公告籲請民眾暫時止步。

當地紅瓦厝約70棟,9成以上都有大小災情,35號最為嚴重,猶如一座半露天的涼亭,屋主是78歲江得華,幸磚牆往外倒,否則可能會被活埋,而古厝很多木料建材,淋雨潮濕後容易腐壞,影響結構安全,颱風一來,恐釀倒塌災情。

全國最大單一姓氏聚落的楠西鄉鹿陶洋江家,每年清明節是海內外宗族的「團圓日」,五日有三百多位子孫返鄉祭祖,儀式結束後排隊領紅龜粿吃平安,接著回古厝吃應景潤餅。

全台各地的江家後代陸續返回古厝,最年長的是八十四歲江芳茂、最年輕的是僅七個月大的江芃逸,有的家族一口氣卅、四十人返鄉,四代扶老攜幼齊祭祖。江家綿延至今廿四代,靠著祭祖凝聚情感。
祭祀過程長達一小時,個人先返回自家祖先墳位掃墓,再齊聚老祖公江棋壽墓園,依傳統祭儀祭祀,最後在三跪九叩的儀式中結束。接著全體排隊領取紅龜粿吃平安,再返回古厝吃應景潤餅。難得相聚的親族坐在古厝談天說地,宛如過年。

全國最大單姓聚落楠西鄉鹿陶洋江家古厝,舉辦清明節掃墓活動,400多位後代子孫回鄉遵循古禮掃墓

江家古厝開基祖是被稱為「阿泰公」的江如南,目前已經傳至第24代子孫,江家古厝起源於清朝康熙時代,至今已經邁入第289年。江家古厝仍維持四進三院十三條護龍的傳統閩式客家建築,共約136棟、40戶族人居住於此。

400多位後代子孫回鄉掃墓,連旅居海外族人也與家人一同回到古厝祭祖,最老的有第19世84歲的江芳茂。

在祭祖大公墓之前,族人先到公廳與神明廳上香參拜,並準備祭祖相關牲禮素果等物品,族人彼此話家常,聊起近況聯繫情感。

祭祖活動由四大房輪流主辦,今年則是由大房擔任主辦與招待,參加祭祖活動的族人,都可拿到紅龜粿吃平安,會後包潤餅活動,仍維持濃濃傳統習俗味。

---------------------------------

人數號稱全台之冠的桃園新屋葉五美公祭祖,5日上午有近萬名派下各房子孫齊聚祖塔,向開基祖葉春日公致敬。遠從拉斯維加斯回台的葉倫鈖說,每年都期盼這天向先祖致意,表達後代子孫飲水思源的美德。  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總幹事葉斯蓁說,葉氏5大房海外子孫回台祭祖,今年已邁入第66年,有人遠從澳洲、巴西、美國、日本回台外,人數創歷年之最,保守估計約有超過8千名後代子孫齊聚祖塔,加上周邊公祠等,人數近萬人。  位於桃園新屋永興村的葉五美公祖塔,供奉葉氏宗親來台始祖葉春日,5房子孫分別命名「大榮」、「大華」、「大富」、「大貴」、「大春」,象徵人間5大美事,後世統稱為葉五美公,子孫開枝散葉,不但在全球各地都有葉五美公後人,每年清明祭祖盛事,人數更號稱全台之冠。  葉春日公派下協進會創會理事長葉倫境說,各房子孫合建祖塔,奉祀葉家先靈,多年來清明祭祖已成為凝聚家族向心力的傳統活動。每年都有子孫兼程從國外趕回,慎終追遠精神令人動容。  從美國拉斯維加斯回台的葉倫鈖說,已經連續7年參加葉五美公祭祖,旅居國外40多年,這天感覺意義十分重大,除了是子孫表現對先人飲水思源追思外,更是身為葉家人不可缺席的重要時刻。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文徵明以90高齡所寫下〈題宋高宗賜岳飛手敕詞〉,筆力蒼健展現畢生功力。下  

------------------------------------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

江家古厝 中軸線上的神明廳中軸線,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__(記者楊美紅攝)

全台保存最完整單姓家族聚落
全台公認保存最完善的單姓活聚落楠西鹿陶洋 江家古厝 ,爭取納入歷史建築與聚落,江家子弟更期許能仿照澎湖花宅模式,成為台灣本島第一個國家重要聚落。

向台南縣政府申請登錄歷史聚落的江家古厝 ,由4大房子孫組成江家「公司」管理,古厝內都是公地,區內房屋不管是新建或修建,都以紅磚厝為主,且其高度不能超過宗祠,由於祖訓規定土地不得買賣,後代子孫傾向由國家管理、維護古厝。

登錄為歷史聚落的澎湖縣望安鄉花宅、花蓮縣鳳林鄉林田山、屏東縣萬巒鄉五溝水等,唯有澎湖花宅向文建會登錄成為國家重要聚落。

江家子孫希望能仿照花宅申請流程,由縣府文化資產委員會現勘、召開公聽會,進行審議後公告為歷史聚落,繼而向文建會爭取登錄為重要聚落,雖然申請手續繁雜,但江家子孫信心滿滿。

江家古厝 有300年歷史,整個聚落以「4進3院」為主軸,中軸線為江家祖先宗祠,前有神明廳、公廳、拜亭總共是4進,除了連接廳堂的左右廂房外,於橫向有13條護龍,左邊6條,右邊7條,為子孫住屋,縱軸前方護龍延伸形成一個外埕,最外圍為雞寮豬舍。

江家古厝 佔地3公頃多,保留了200年曆史的土角厝、竹編厝,以及日治時代的紅磚屋、洗石子屋,共有136棟建築,可說是台灣300年來農家建築變遷的縮影,也是台灣現有保存最完整的單姓家族聚落,目前住有2、30戶,約100多人,家族歷經10餘代而未分家,可說是一座活的聚落歷史博物館。

家族有心 保留古宅保留根


江德淞(左1)說服家族成員,協助社造團隊,共同營造江家古厝 。_(記者楊美紅攝)


要把江家古厝 透過社區營造方式,打造成桃花源,最需要的除了經費,還要江家人的認同,以及家族的強大凝聚力。

遠在高雄經商的江家子孫江德淞,認同營造團隊的構想,說服家族兄弟,將自家古厝庭園的圍牆打掉,率先捐給營造團隊,讓建築師規劃,用行動支持社造計畫。

人在外地卻心繫古厝的江德淞和二哥江德敏,每逢家族內舉辦活動時,都會返回古厝關心,和他們一樣的江家子弟也不少,原有80戶的江家古厝 ,由於人口外流,子弟都到外地求學、工作,但家族凝聚力大,江家人回到古厝才像找回自己的根。

江德淞說,隨著年紀越大,在外遊子只有返鄉時,才能一解思鄉苦,他積極奔走,說服族人配合社造計畫,未來若江家古厝 成歷史聚落,可讓更多遊客體驗江家古厝 的傳統生活。

古厝有夢 未來變身桃花源


江家古厝 後方將圍牆打掉,後院成為開放空間,可營造出遊客休憩點。(記者楊美紅攝)

鹿陶洋 江家古厝 文化資產環境保存與活化計畫,由台南藝術大學組成執行團隊,希望透過景觀活化,再現傳統農家桃花源。

江家古厝 獲文建會3千多萬補助,執行團隊水牛設計部落公司指出,已經完成多數調查研究內容,包括傳統建築工匠工法調查紀錄、整體水與綠環境調查與分析、社區人力庫、社區組織運作模式建立、聚落地形測量圖建立等。

江家古厝 已進行到硬體修繕營造階段,包括要打造出可種菜的生活園區,開放老人、遊客泡茶聊天的聚會空間,預計6月能陸續完工。

除了硬體修繕,另外也針對未來的觀光進行發展願景規劃,執行團隊依據江家聚落的人文與生態特色,以宗族宋江陣演練的姿態、楠西鄉盛產的楊桃、龍眼、洋香瓜,以及從鹿陶洋 後山俯瞰聚落風情,行銷江家古厝 觀光,讓歷史聚落真正「活」起來。
資料來源:自由時報記者記者楊美紅/專題報導

------------------------------------------------

悲歡台三線

照片裡是台三線台南鹿陶洋段的江家大厝,近三百年歷史的閩南世家,有著平埔血緣,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

台三線旁的閩南古厝,只是想說明,台三線北起台北,南至屏東,它並不只是貫穿「客家族群」的代表道路,而是一條貫穿台灣「多元族群」的歷史道路。

最早台三線,出現在清代的隘線道路,從桃園市大溪到台中市東勢,作為漢番交界線,多少原、漢在此衝突。

到了日治時代,正式修築桃園-台中防番道路,作為戰備道路,並且從台中延伸到嘉義,修築「竹山道」、「林內道」、「小梅道」、「竹崎道」等,分段建立多條山林戰備道路,先是防番,後是因應太平洋戰爭。

到了民國之後,延續戰備道思維,讓軍備可運行在密林中,在向南延伸到屏東,台三線用一個譬喻,像是台灣版的「滇緬公路」,繞行山林,在反攻復國的年代,南北輸運軍事物質。

台三線的出現,其實呈現的是台灣多元族群的變遷史或鬥爭史,從北部的南庄原住民、竹苗客家族群,到南部的嘉南閩南族群,玉井平埔族群,再到屏東的閩客農業平原,其實台三線非單獨分布客家族群,而是一條幾乎貫穿包容台灣各族群的道路,在歷史上分布著欺壓、征戰、開墾,合作等等豐富故事。

一條數百年的歷史道路,其實一點都不浪漫,而是有太多悲歡,甚至是一條學習台灣族群近代史的知識之路。


江如南先生,在康熙60年(西元1721年)自福建省漳州府詔安縣來臺。傳說故事裡如南公為天師神轉世,得天書懂法術,在鴨母王朱一貴起義時擔任軍師,兵敗後幾經遷徒才來到鹿陶洋定居,後世人丁興旺,聚落也不斷擴大,至今仍保留宋江陣的傳統文化。
這個鮮少進入公眾視野的古蹟,不是一間老厝,而一個210公尺深,160公尺寬,占地3.5公頃的客家聚落,保留土角厝、竹編厝以及日治時代的紅磚屋、洗石子屋等不同時間的老厝群,見證臺灣300年來居住建築變遷,也能看見日治時期高貴的花磚,精緻的彩繪與窗花等裝飾在樸實的老厝中如驚鴻一瞥出現在牆角屋頂。
江家聚落的建築以宗祠三合院為中心,左右護龍的家屋往外延伸擴大,門前的半月池兼具風水、防災的功能也是客家宅院的一大特色,江家聚落建築群也有規定高度不能超過宗祠,且都以紅瓦做屋頂。
江家聚落為文化部登錄傳統聚落 ,目前也開放遊客自由參觀,這裡最興旺時有100多戶人家,近年不敵人口外移的影響僅剩20餘戶,聚落入口兩株巨大的榕樹像門神戍守著時間巨輪的無情輾壓,樹下是居民們和樂融融話家常的好地方,當您來訪時別忘了跟聚落的主人們熱情地說一聲:「你好~~吃飽沒」。【臺版桃花源!隱身山野300年的古聚落】... - Li-Ho Taiwan 你好臺灣 | Facebook https://bit.ly/3LWVlwt
【臺版桃花源!隱身山野300年的古聚落】... - Li-Ho Taiwan 你好臺灣 | Facebook https://bit.ly/3LWVlwt

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客家-福佬客/鹿陶洋江家閩南文化的福佬客/鹿陶洋宋江陣/全國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