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資化身台企高薪挖角逾200名工程師 驚人月薪曝光
晶視智能副董事長曹希康9日遭檢調約談訊後以10萬元交保。(資料照)
中資化身台企高薪挖角逾200名工程師 驚人月薪曝光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Okzx3r
2021/03/11 17:09
〔記者陳慰慈/新北報導〕中國比特大陸公司及其子公司北京晶視智能科技,未經許可,以「中資化身台灣公司」方式,在台成立智鈊科技及芯道互聯公司,並大肆「獵人頭」挖角,據了解,智鈊科技、芯道互聯開出最高月薪80萬元搶人,3年多來已逾200多名我國研發人才被高薪引誘跳槽。
檢調調查,中國比特大陸以設計比特幣礦機定製晶片著名,因跨足開發AI晶片,透過共同投資新創公司方式,與我國IC設計公司前研發人員吳振禧、曹希康等人合作,由2人出任晶視智能公司董事長、副董事長等職務,再透過其等人脈拉攏他們之前任職公司的舊屬加入。
為了招募台灣人才,在未取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許可狀況下,以「中資化身台灣公司」方式,吳、曹自2017年起在台設立智鈊科技、芯道互聯2公司,由顏進忠、黃志輝擔任負責人,並開出原年薪2倍以上高薪條件,挖角具高超研發能力的人才,且於人力銀行公開徵才。
據悉,進入智鈊科技、芯道互聯的新進電子工程師月薪約10多萬元,而被挖角的工程師月薪則依工作內容與資歷,月薪從30萬元至80萬元不等,待遇讓不少人聽聞後欽羨。
新北地檢署黑金組檢察官洪松標9日依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約談吳、曹、顏、黃4人到案,訊後吳、黃各以20萬元交保、曹、顏各10萬元交保。
中資化身台企高薪挖角逾200名工程師 驚人月薪曝光 - 社會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2Okzx3r


--------------------------立法院現場直播---------------------------

中國失最大貿易國寶座 這個國家將取代成世界工廠

字體列印轉寄|plurkshare
台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發表報告指出,印度由於製造成本低、人口紅利等因素,逐漸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法新社)
2017-02-23 07:1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中國在2013年至2015年間,都是全球進、出口貿易額最大的國家,但2016年數據顯示,中國進出口貿易額比美國少204億美元,失去最大貿易國寶座。此外,台北市進出口公會(IEAT)則發表報告指出,印度由於製造成本低、人口紅利高等因素,逐漸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
《中國時報》報導,美國商務部日前公布資料,2016年美國進出口貿易總額為3兆7059.78億美元,中國商務部公布中國進出口貿易總額則為24.3兆人民幣(約3兆6855.73億美元),兩者相差204.05億美元。報導指出,專業人士分析,中國遭美國反超原因是匯率波動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低迷。
本報報導,台北市進出口商業同業公會昨(22)日發表「2017全球暨新興市場貿易環境及潛力報告」。其中美國為全球貿易競爭力第一,新加坡、德國為2、3名。其中印度因年輕人口紅利高,製造成本低,逐漸取代中國成為全球製造中心。


美企要求「去中國化」台商大商機來了
2019-12-04 08:10
中美貿易戰打的難分難解,大型美國企業因為憂心產品在中國製造會被植入晶片,同時要規避關稅,已開始要求零件供應商「去中國化」。(法新社)
〔記者歐祥義/台北報導〕
中美貿易戰打的難分難解,大型美國企業因為憂心產品在中國製造會被植入晶片,同時要規避高關稅,已開始要求零件供應商「去中國化」,此舉造成在中國台商加速外移東協及回台設廠腳步,整個世界產業生態正加速重整中。
據在中國設廠的台商透露,所有你想得到的美國大型企業,包括手機、通訊、筆電等產業,從今年年中開始,陸陸續續要求零組件供應商「去中國化」,主要係考量在中國製造的零組件,恐有遭植入晶片等安全上疑慮,美國企業謹慎到連印表機的代工製造,都要求須移至「非中國」的地區製造,這使得相關供應鍊的台商今年起疲於奔命,時間緊迫地到處尋找遷廠地點。
據指出,大型美國企業係自發性地要求供應鍊「去中國化」,並非得自美國政府的指令,事實上,美國企業從來也不會接受來自政府的任何指令,所以美國企業的「去中國化」動作,已點出未來全球產業分工趨勢,「你要接美國企業的單子,就不能是在中國生產的」。
與美企要求「去中國化」相同,以華為為主的中國企業也在「去美國化」,對於晶片等過去依賴美國最深的重要零組件,紛紛進行自製或尋求美國以外的供應來源,以華為5G手機而言,華為決定逐漸降低向高通的晶片採購比重,轉而自行設計晶片,並改向台灣的聯發科採購部份手機用晶片,台資企業成了中美貿易大戰的直接受惠者。
台商反應指出,業者要回台灣投資設廠,土地與勞工仍是兩大關卡,工業用地價格炒得比住宅地還貴,「現在新竹以北的工業用土地,你都不用想啦」,勞工短缺問題也是難解,工廠招募不到年輕勞動力,就算想回台設廠,仍是困難重重,政府若有意爭取台商回台,這些投資基本元素問題應儘速解決。


大膽西進?被鬼打到!
2017-10-29 13:23
李宗穎
美國德州農工大學經濟學博士,旅美二十多年,曾任軟體工程師,在美國和台灣的金融業服務達十五年,現在成功大學兼任。[完整介紹]
現在中國至少不缺資金,要的是歐美日等國家的先進技術,也不缺台灣的(半導體除外),人才也是要歐美日的,唯一能解釋為何要對台灣讓利的就是統戰。中國對台灣以經促統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台灣對中國的曝險約一兆八千億台幣左右,台流約上百萬人,就算嫌人質和曝險不夠多,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也不應該大膽西進,現在提大膽西進的人可能是被鬼打到。圖片/ Wikimedia Commons/DrRandomFactor
現在中國至少不缺資金,要的是歐美日等國家的先進技術,也不缺台灣的(半導體除外),人才也是要歐美日的,唯一能解釋為何要對台灣讓利的就是統戰。中國對台灣以經促統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台灣對中國的曝險約一兆八千億台幣左右,台流約上百萬人,就算嫌人質和曝險不夠多,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也不應該大膽西進,現在提大膽西進的人可能是被鬼打到。圖片/ Wikimedia Commons/DrRandomFactor
最近台灣又有人提到「大膽西進」,彷彿回到數十年前,整個人又年輕起來。那時中國一窮二白,缺資金、缺技術、缺人才,又適逢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國際經濟制裁,只有台商拼命向錢衝,幫忙建設中國。現在中國至少不缺資金,要的是歐美日等國家的先進技術,也不缺台灣的(半導體除外),人才也是要歐美日的,唯一能解釋為何要對台灣讓利的就是統戰。中國對台灣以經促統早已經是公開的秘密,台灣對中國的曝險約一兆八千億台幣左右,台流約上百萬人,就算嫌人質和曝險不夠多,從經濟和政治的角度,也不應該大膽西進,現在提大膽西進的人可能是被鬼打到。
有人質疑台灣每年從中國賺進兩三兆台幣,被日本、韓國賺走兩三兆台幣,為何還要親日韓而仇中國?原因很簡單,日本、韓國沒有併吞台灣的野心,沒有飛彈對準台灣,況且同樣是自由民主國家。自由民主很重要,但是不能忽略民生;經濟很重要,但是不能忽略基本人權,這些是相輔相成,不是互相排斥的。歐美日GDP約四十兆美金,人口約十億,平均人GDP(per capita GDP)約四萬美金。中國人口十四億,GDP十二兆美金,平均人GDP約八千六百美元。
誰比較有購買力?歐美日是自由民主國家,講究法治,保障人身和智慧財產權,中國呢?有錢人還不是提心吊膽,擔心隨時可能一切歸零。
台積電為什麼要留在台灣蓋三奈米廠而不用外移?從今年總統應用科學獎可以看出端倪。得主余振華是台積電負責研發的副總,當初0.13微米銅製程也可以跟IBM買技術,後來決定自己開發,研發成功打下基礎。自行研發時間較久,有其風險,萬一開發不成功,落後對手一大截。買技術比較快,但是如果遇到問題無法自己解決,要花錢、花時間處理,長期下來,反而不划算。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無法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反觀研發,成果長期累積,遇到問題可以自己解決,知識和經驗的累積就是競爭力的累積,自然可以拉開跟競爭對手的距離,附加價值也比較高,自然可以給員工較好的薪水和福利,提高整體士氣,良性循環的結果,人才聚集,生產力大幅提升,離對手愈來愈遠。自己沒有開發技術,只能靠壓低成本來維持獲利,因為競爭對手也可以買同樣的技術,甚至逐水草而居,四處找尋低成本所在地,對內變相壓榨員工,造成士氣低落,連帶產品品質也被拖累。
以此也可以看中國的山寨經濟,自己不研發,只能靠偷搶拐騙,若僥倖得手還勉強可以維持。萬一不得手,例如歐美日本防止高科技被偷,或是拿到的技術不完整,成長的動力從何而來?
有三位知中派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的新書質問中國是否可以領導世界(Can China Lead? Reaching the Limits of Power and Growth)?不錯,中國的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國內生產毛額,包括所有在中國的外商)是世界第二,僅次於美國,但是國民生產總額(GNP, Gross National Product,中國企業在世界的生產力)世界僅排名89!中國的經濟實力沒有吹噓中那麼強。而當中國常常嘲笑民主的印度經濟成長不如它時,這幾位教授用基尼係數(Gini Coefficient,常被用來衡量貧富差距的係數,越接近一,表示貧富差距越嚴重)顯示中國的貧富差距遠比印度嚴重。
台北市商業會理事長王應傑說:「台灣賤民不知中國的進步。」中國房地產是大泡沫舉世皆知,特別是一線和二線城市,中國銀行又普遍資本不足,中國的金融危機和房地產泡沫破滅隨時會發生。台灣的銀行不知放貸多少給東森房屋,金管會要不要查一查?
房地產這項產業對台灣有甚麼貢獻?不像一般製造業,拚出口、外銷,賺外匯,房地產炒作通常是貧富差距擴大的元兇,對社會造成多大傷害?而房地產仲介是幫兇,年輕人薪資有四五成要付房租,哪還有錢消費?哪敢結婚生子?
一個人或企業,若是不得已為了五斗米而離鄉背井,大部分國民可以理解和同情。但是如果到了中國就忽然間飄飄然,忘了自己是誰,自覺很了不起,唱衰台灣、看不起台灣,就非常悲哀。寫到這裡,忽然想起中國前總理周恩來的一句名言:「天下光明的地方很多,只有蒼蠅拼命往糞坑裡飛。」


 

論「去中國化」 中共才是正統祖師爺啊
毛澤東自1966年起的十年間由上而下推動「文化大革命」,動員成千上萬的紅衛兵大規模毀壞文物古蹟、宗姓祠堂等。香港《蘋果日報》資料照片
字級:最小字型預設最大字型
分享到 Facebook分享到 Plurk分享到 Twitter2017年08月11日13:24
張喆繽/國會助理
中國國台辦旗下的官網「中國台灣網」10日刊出一篇《還敢跟大陸講「善意」,細數蔡英文言行不一的那些事》文章,批判蔡英文總統口是心非,表面上說了一套「善意」,實際上卻幹盡「去中國化」的工作。
文章臚列了包含去蔣化、去孫化、推動歷史新課綱、取消遙祭黃帝陵……等十三項「致力於切斷臺灣與祖國的聯繫」的作為。
我們又聽到中國碎了滿地玻璃心的清脆聲音。
姑且不論文章列出洋洋灑灑十三項「數典忘祖」,究竟是不是民進黨政府的「陽謀」,光看到中共涉台部門罵民進黨「去中國化」,真是既可笑又可悲。
要論「去中國化」,中共治理下的中國才是真正祖師爺,去得更徹底,後遺症至今還存留在這個「被去中國化」的中國裡。
一、中共執政之初,以革命之名,對傳統中國文化大肆批判,毀滅孔子、孟子思想,各地孔廟、佛寺教堂被永久摧毀;中共更嚴禁中國人民宣傳學習中國傳統思想,用共產主義對人民進行洗腦改造。
二、文革時期,在毛澤東一聲令下,毀壞了數不勝數古代建築、長城;數千年歷史的北京城牆和城樓,被拆得屍骨無存。
三、傳統的中國字,被改成「殘體字」,早已脫離了中國古文字的美感和深遠義涵。
四、台灣各地都可見到的宗姓祠堂,早已不見於中國大陸,這些祠堂早已在文革被永久摧毀、宗姓家譜、家族神祖牌被燒毀,把家族的根刨得徹徹底底。
五、文革時期,中國人民一律穿著列寧裝,戴列寧帽,不但古裝、清裝不准穿,甚至戲裝也得燒毀。中國古書典籍一律被稱作為封資修張目,而加以沒收並付之一炬。
中共這些不辯自明的「去中國化」,對中國的傷害存留至今,還未復原。如今,看到蔡英文「去蔣介石化」、「取消遙祭黃帝陵」,就馬上扣上「去中國化」的帽子,套一句前民進黨立委林濁水的話來形容:「偉大的中國原來這麼脆弱」。
中國共產黨是專制體制,對自由心靈、多元價值無不徹底壓制。反觀台灣,早已在民主自由、憲政法治,生活25年,中共的威權價值當然不可能被台灣人民接受。
更何況,台灣文化中,中華文化只是其中一部分,還有原住民南島文化、西方和日本的異國文化,更有奔放多元的東南亞文化等等,不斷豐富台灣文化。
中共這種「去威權化」和「去中國化」傻傻搞不清楚的混亂思維,不但無法贏得台灣人民的民心,反而只會在台灣社會貽笑大方。


 

台灣人為何反服貿不反麥當勞?

經過太陽花學子的奮鬥不懈,社會認真思辯檢視服貿協議,民意顯然站在學生這一邊。

本報民調顯示,七成五贊成重新談判服貿,八成認同先立法監督再審查。同時,今周刊民調指五成六反對與中國簽服貿,六成三民眾告訴TVBS,政府應退回已簽署的服貿。另一方面,國民黨主席馬英九無視廣大民意,仍透過同黨立委虛與委蛇,毫無妥協的意思,迫使學生週日要前進總統府前凱達格蘭大道抗議。

服貿在台灣引發強烈抗爭,從馬政府到中國媒體,給反對服貿的人士戴了不少帽子,也貼上許多標籤。從「保守」、「退縮」、「鴕鳥」、「誤國害台」、到「逢中必反」,不一而足中國和香港親中媒體日前更聯手批判台灣學生「害怕開放、變化」,宣稱台灣別無選擇,經濟捨服貿將「死路一條」。也有海外人士不解,服貿只不過是一項貿易協議,相關產業必然有得有失,何以在台灣會引起軒然大波;而台灣畢竟是民主國家,學生何需以攻占國會的方式表達訴求?

服貿如果只是台灣與一般貿易夥伴的雙邊協議,台灣人民不致強力反對。我國在十二年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去年與紐西蘭、新加坡簽署自由貿易協議,都顯示台灣社會對經貿自由開放,並未持保守封閉態度。我國以外貿為經濟最大動力,國人對經濟開放競爭,一直身體力行,實不勞馬政府以「開放帶來進步」的道理說教;只是,中國不是一般貿易夥伴,台灣不但不能以正常國家待之,服貿尤非只是尋常的貿易協議。

不妨看外界提到這次學運所描繪的服貿性質。「紐約時報」說,學生和反對黨深恐服貿給中國太多經濟影響力,這種經濟影響力是政治影響力的化身。「時代」雜誌指馬英九推動與中國經濟統合,對學生和反對黨而言,服貿是向中國靠攏的一大步,會出賣台灣的民主成果。中國學者何清漣在「美國之音」說得更清楚︰服貿是中國與台灣一體化的最後一塊巨大鋪路石,也是「溫水煮青蛙」的過程,一旦實施,「台灣經濟將被中國掌控」。顯然,服貿是中國「以經促統」的重要一招,既是經貿、政治,也攸關台灣安全,明眼人都可看穿。

不過,別具用心的馬英九,卻一直要台灣人把中國當成一般正常貿易夥伴。他週日在記者會以麥當勞、肯德基、星巴克等服務業前來台灣,要國人不必擔心引進中國服務業。事實上,台灣人不但歡迎麥當勞等美國餐飲業,即使來自法國的家樂福量販店、香港的頂好超市、日本的三田製麵所,也毫不擔心。箇中道理很簡單,美、日、法或香港,沒有一國對台灣有主權野心,各國人民不致大量前來搶工作;中國卻不論政經武力途徑,一定要併吞台灣。馬英九不會不知其中差別,卻幫中國掩飾,宣稱沒有開放投資移民,但一俟小吃、麵包、服飾等上千行業入侵,低價競爭與假投資真移民等惡果浮現,台灣必深受其害。

事實上,這正是服貿引發的最大關切及反感︰開放中國人既來搶生意也搶工作。台灣前此與中國往來,工商業大膽西進,主要是前去利用廉價勞工,雖有少數人獲利,卻導致產業升級不成,薪資、就業反遭拉低,整體經濟陷入困境,政治且受「以商逼政」之害。馬政府不設法扭轉這一偏差,反而進一步加碼,企圖以服貿對中國門戶洞開,讓對岸大小企業大舉前來,且讓金融業西進,資金流去,曝險大增。

有這樣的主政者,江宜樺為反服貿人士貼上「逢中必反」標籤,就不足為奇。然而,台灣人民對中國反感,出自中國是舉世唯一揚言把台灣吃掉的敵國,它在國際社會到處打壓我國不遺餘力,「逢台必反」才是真實狀況,「逢中必反」卻倒因為果。江宜樺之流不敢嗆中國敵視台灣,卻為反服貿人士戴上莫須有帽子,難怪台大政治系系友要燒他的書。

就此而言,服貿爭議實在是一面照妖鏡,照出服貿的本質、馬江及其高官的倒因為果,混淆視聽,為中國掩飾。太陽花學子堅持理想不妥協,台灣人民自應義助其成,一起前進國會,走上凱道。

--------------------------------------------------------------------------------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709193832436715&set=vb.100000383156464&type=2&theater

在此呼籲大家:雖然我沒有辦法很確定其他人有沒有被施暴,因為我的頭部受到重擊,警察又故意派那麼多人混淆視聽,但我確定的是,我有同伴被打成重傷,還有女生被扯頭髮去撞牆造成腦震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我們有義務讓人民知道真相!!
警察就是這樣把記者全部驅離...
我們要記者留下的聲音,是我們最後的求援...
當記者被驅離後,一大堆的鎮暴警察從旁邊的門走了出來
然後四面八方的警察與鎮暴警察包圍著我們這些手無寸鐵的學生
表情面目猙獰明,明顯得蓄勢待發要施暴
我們都很清楚,等等就要遭到不平等的暴力對待
很多女同學都掉著眼淚...
還是不停得喊著『退回服貿、捍衛民主』
我只能強忍著我的不安,想辦法安慰著她們
我不懂?我們才多少學生?50個?60個?
而且我們不準備反抗,有需要動用到這麼多鎮暴警察嗎?
如果這是正當執法,為什麼要把記者驅離呢?
因為下一秒我們要面對的...
是『喪失人權的殘酷對待』
我在被拳打腳踢的過程中...
我的腦袋不停的出現這些問題:為什麼警察要打我?你們的良心在哪?我們不是都是台灣人嗎?
但這些問題,始終沒有答案...
眼見同伴們被施暴,我完全沒有辦法制止
直到我被半拖半爬的丟了出去,下一秒我有意識的時候

我已經在急救站。。。

◎ 陳中寧

三二四凌晨學生佔領行政院,一部網路影片(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v=709193832436715&set=vb.100000383156464&type=2&theater)呈現了毛骨悚然的場景:困守內部的六十名學生,被警察包圍。對於手勾手坐在地上的學生,在人數優勢下警方卻捨棄制服員警不用,全副武裝的警察耍弄警棍朝學生走去。影片戛然而止,留下了恐懼的氣息與抗議者的傷痕。國家暴力前比例原則不復存在。這樣的手法,要達成的不僅是驅離,更是要摧毀抗爭者的意志。

暴力並轉化為看似無害的語言。江宜樺出面說「關愛學生」,當被問到血腥鎮壓時「微笑不語」;要塑造政府不得已的假象,卻又透露出對成果的得意。行政院發言人孫立群說:學生並不和平,有攻擊員警、丟擲水瓶。然早有多位員警指出:攻擊行為存在,卻僅是少數人。無攻擊行為的人同樣挨了警棍,塑膠水瓶拿來與鋼棍相比更是荒誕。暴力轉化了形式,變成了認知的塑造,更別提行動開始沒多久,「學運失序、暴力化」的指控就成為新聞標題。掌權者拿著媒體小刀,割裂學生的形象、刻劃社會的認知。

佔領行動是針對場所,警棍毆打卻是朝人身體。許多言論對學生多所指責,卻輕言放過掌權者,這種批評不過是卑怯者對權威的順從和畏懼。對於人民來說,最大的威脅與恐懼,始終是國家暴力。不能縱容、必須對抗,我們要展現做為人民的勇氣。

(作者為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博士生)

---------------------------------------------------------------

警一錯再錯 血染太陽花重創台灣

 
3月24日清晨,警方第7波驅離,用強力水柱直攻在北市中山南路聚集的民眾,一名男子站在路中間不願屈服。(圖:資料照,記者王藝菘)
3月24日凌晨,警方強勢噴水驅離,手無寸鐵的學生與民眾,只能手勾手背對水車做抵抗。(資料照,記者王藝菘攝)

記者姚岳宏/新聞側寫

如果時光能夠倒流,行政院23日沒被攻陷,就不會有這麼多學生及警察受傷,也不會讓原本還算平和的反服貿抗爭變成血腥鎮壓,造成警民嚴重對立。

事前錯估形勢的警政署,居中指揮調度的台北市警局,竟選擇警力薄弱的南港分局鎮守行政院,不應該有人為此負責嗎?

國安高層證實,早在上週五就接獲情資,行政院將成為目標,其實政院許多公務員,見附近的立法院淪陷,上班時已有警覺,也互相提醒,下班後記得把抽屜及辦公室的門鎖好。

行政院內瀰漫緊張氣氛,咫尺的警政署卻渾然未覺,既未掌握確切情資,沒加派警力,還在週休假日安排現場警力分批輪休,警政署錯估形勢太離譜,責任最大。

負責指揮調度的台北市警局,局長黃昇勇則判斷,抗爭稍平歇,學生應該會固守立院,於是從20日開始,調派台北市各分局警力最少的南港分局,負責看守國家最高行政機關,而沒有選擇警力多3倍、相對兵強馬壯的大安或中山分局駐守。

負責看守行政院的南港分局長楊鴻正,對於「長官器重」一力擔下,相信長官說的「有拒馬就沒問題」,也不奏報南港分局人少,雖有保警支援,畢竟默契不足。

停休趕回支援 怎不打紅眼

就拿架設鐵拒馬來說,經驗豐富的中正一分局一定是把拒馬牢牢釘在柏油路上,南港警方竟把拒馬釘在人行紅磚道上,群眾一下就推倒,遇緊急狀況,首尾無法相顧,最後終告失守。

而且南港分局員警從20日開始,幾乎沒休息過,好不容易23日獲准回去洗澡,甫回駐地,就傳來行政院淪陷,硬著頭皮再趕回去救援。

週日當晚,群眾先在前門進攻,院內警力全部趕往前門應付,以致群眾從後門攻進政院辦公室,現場指揮官楊鴻正無計可施,後來靠台北市其他分局及鄰近縣市趕忙動員增援,強勢鎮壓才奪回行政院,只是血濺台北,代價太大。

支援的員警長期身心疲憊,情緒自然不穩,當晚才會發生員警驅趕學生時打人;警方因一連串錯誤,終至不可收拾,這是誰造成?又是誰該負責?

------------------------------------------------------------------------

警棍耕出太陽花

服貿協議,有利有弊;利的要發揚,弊的須補救。前者是經濟,後者是人道。

因服貿而受害的產業、家庭、子女,都是台灣同胞,是一條條人命,不把他們安頓好,就會製造社會問題,甚至治安問題,大家承受不起;台灣的金融家、企業家、資本家宅心仁厚,重視因果報應,絕對不願看見同胞受災殃。

政府要濟弱扶傾,做好救濟配套,不能馬英九一句「利多於弊」,就棄受害者不管,逼他們走上反抗之路。

事緩則圓,民安而後治安,治安而後國安,明明服貿爭議這麼大,不禁想問馬:您,到底在急什麼?

馬的黑箱手段傳染了警察,打學生之前,警察先趕記者,說是保護記者,這理由不成立。記者身經百戰,懂得自保,何況學生手無寸鐵躺著,一點也不危險;事實證明,那晚最危險的是警察。

挑釁警察的多是外來插花者,警察被激怒,倒楣的卻是學生,連醫生、老師都應聲倒地警方說有百餘警受傷,其實「運動傷害」居多

明天青年節,紀念反抗清帝國的革命青年,也就是黃花崗烈士。歷史告訴我們,太平多順民,暴政出烈士,當邱毅把花農變成果農,馬江體制卻派出警農,插盾為犁、揮棍當鋤,朝人民的血肉之軀翻土,榨人民的淚血來灌溉,警察渾然不知,染血的鐵拳播下反抗的種籽,未來將開出自由的太陽花。

在政院浴血的學生決定三三○上凱道,要把太陽花種在總統府前方,他們可能再次承受國家暴力,大學校長們應該一字排開保護學生,並正告當權者:莫一意孤行。(莊榮宏)

---------------------------------------------------------------------------------------

◎ 謝碩駿

警察為了執行勤務,可以在「警械使用條例」的授權下,使用警械而攻擊或拘束人民的身體。

依據「警械使用條例」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警械的種類包括「棍、刀、槍及其他經核定之器械」,同條第三項則授權行政院,針對警械之種類及規格以行政命令定之。行政院在「警械使用條例」第一條第三項的授權下,訂定了「警察機關配備警械及規格表」,該表對於警械使用條例第一條第一項所稱的「棍、刀、槍」,有更為細膩的種類及規格規定。而「警械使用條例」第一條第一項所稱「其他經核定之器械」,在「警察機關配備警械及規格表」中,則區分成「瓦斯器械」、「電氣器械」、「噴射器械」以及「應勤器械」四大類。

綜觀「警察機關配備警械及規格表」明文列舉的各種「警械」種類與規格,完全未見「盾牌」。因此,盾牌並非「警械使用條例」第一條第一項所稱之「警械」。既然如此,那麼警察在使用警盾時,只能將其當作防禦器具,而不能拿來當作攻擊工具(例如拿警盾敲打人民的身體)。警察在採取強制驅離措施時,用盾牌打人,這其實不用探討是否執法過當的比例原則問題,就可以輕鬆得出違法的結論,因為「警械使用條例」根本沒有授權警察可以拿盾牌打人!也因此,警察拿盾牌打人,造成人民受傷,警察不能主張警械使用條例第十二條「警察人員依本條例使用警械之行為,為依法令之行為」。

(作者為世新大學法律學系助理教授)

---------------------------------------------------

◎ 吳宗泰

網路盛傳一段二十二分鐘的短片,完整記錄一位醫生被棍棒毆擊倒地到送醫的過程。這讓筆者想到近日政府跟部分媒體呈現對於學生佔領立法院、行政院直呼好暴力,卻對於血淋淋的國家暴力冷處理的詭異情況。

程序正義、是否支持跟中國經貿往來、譴責國家暴力,都是不同的問題。學生「反黑箱反服貿,不必然反對跟中國經貿往來」,更別說是否譴責國家暴力跟支持服貿與否是兩碼子事。

政府跟部分媒體對於太陽花學運與警方強制驅離標準迥異,對於警察戕害人民的國家暴力輕描淡寫。但對於學生卻嚴詞批評暴力、破壞法治!法治目的在保障人權,一個對執政者寬容,對學生苛刻的,不會是法治,毋寧只是統治工具。政府跟部分媒體應該更公允的處理每一項社會議題。

(作者為輔仁大學法律系畢業)

-----------------------------------------------------

◎ 王美琇

得知週日學生要發起凱道集會,一則以喜、一則以憂。憂的是,馬政府的奧步是否會重創學運。

什麼是馬政府的奧步?他們對付街頭運動的SOP,步驟如下:

一、滲透:以便衣臥底混進群眾之間或決策中心,開始潛伏準備。

二、分化:在群眾或決策群中製造謠言分化,引起內部矛盾,並積極接近較為激進的份子展開言語煽動。

三、製造暴力衝突:在群眾中製造暴力衝突,引起「內暴」;或伺機拿起準備好的石塊等物品開始向警方展開攻擊。

四、鎮壓:警方開始鎮壓群眾。鎮壓過程中並拍攝照片(諸如民眾為自我防衛而攻擊警察、警察受傷等)以備所需。

五、抹黑文宣攻勢展開:鎮壓隔天開始上場的就是「全面抹黑社會運動為暴力」。通常都是國民黨的御用媒體積極配合,將社會運動定調為暴力行為,違害社會秩序和安寧,強烈譴責,讓社會運動的道德性全面淪喪。

凱道集會是非常關鍵的戰役,在此呼籲所有台灣的進步公民們,全力以赴吧!為可能的奧步預作準備,也請社團和在野黨全力協助排除奧步。

只有有組織的非暴力,才能夠遏阻馬政府的組織暴力!

(作者為專欄作家)

-----------------------------------------------------------------------------------

◎ 劉文玉

馬英九大談服貿協議對台灣的好處,千篇一律就像小學生在背課文一樣。昨天他又丟出話題,說在台灣有人支持進行「習馬會」(馬英九周圍的既得利益者當然支持),實在可悲。學生和民眾的抗議吶喊,以及前幾天震驚國際的血腥鎮壓都不在他的關心,他念茲在茲的還是想和習近平見面,去創造他的「歷史定位」。

其實馬英九還沒見習近平之前,已經寫下他的歷史定位,包括無知(鹿茸說成鹿耳毛),無能(把台灣搞到民不聊生),笨蛋(英國經濟學人雜誌說他是bumbler),說謊當成家常便飯的總統(六三三跳票要捐半薪卻一毛不拔,濫權監聽整肅異己導致檢察總長被判刑),胡作非為違法違憲的總統,第一位血腥鎮壓學生運動的總統等等。

不過筆者認為,馬英九最有可能的歷史定位,是在他還沒有去見習近平之前,已經因為獨裁專制,引起台灣人民的公憤而被唾棄下台的總統。

(作者為醫師)

--------------------------------------------------------------------

◎ 高盈瑩

對於日前馬政府對佔領行政院的學生,採取暴力驅離手段,令人不敢苟同。我們這一代,很幸運的生長在台灣解嚴時期,從小受的教育就是民主、自由、和平與理性,所以我們選擇以非暴力的和平抗爭手法在立法院前面靜坐,我們始終相信,透過理性對等的溝通,政府可以聽見我們的聲音。

但是他們沒有。於是我們採取了比較激烈的手段,佔領行政院。政府不問我們佔領行政院的原因,只告訴我們一切依法行事,於是採取了鎮暴警察、噴水車、警棍、盾牌往手無寸鐵的民眾身上攻擊,即使一切合法,但有合乎比例原則嗎?

看到血濺行政院的畫面我們不敢置信,我們傷心難過,因為我們一直所信仰的民主和平等就這樣在我們面前崩盤,我們知道政府會驅離我們,但我們始終不認為政府會以對待暴民的方式「鎮壓」我們。新聞的畫面就像一面嘲諷我們的鏡子,看著鏡子中我們所信仰的一切開始支離破碎。

我們受過教育,我們就有社會責任,大眾可以不贊同我們,但此時的沉默將成為贊同國家暴力的幫兇。(作者為研究生)

------------------------------------------------------------------------

◎ 陳柏諺

反服貿的學運延續至今已一週,至今仍有許多支持服貿的聲音批評反對者根本沒把條文讀懂,甚至不少大企業財團認為反服貿的學生是在阻礙台灣的經濟發展,而政府就用服貿對台灣是利大於弊一句話來搪塞抗議者的嘴。但就我看來,其實這議題根本就一點都不複雜,簡單來說,這就是場馬政府要將台灣帶入統一的前哨戰。

服務貿易協議就如同統獨一樣沒有絕對的好與壞,但可肯定的是服務貿易協議的最大獲利者必然是大財團與企業主,犧牲的則會是一般基層勞動階級,這也是為何許多大企業主急著挺身支持服貿的原因;而馬政府達成兩岸政治統一後,共產黨一黨專政下或許可讓台灣的政局不再紛擾,但必然會失去現在生活於台灣所享有的民主與自由。讓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目前台灣社會超過八成均為勞動階級,而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自由與民主是身為台灣人的驕傲,但卻在一次又一次的選舉中選擇了支持大財團與兩岸政治統一的政黨,真不知究竟是該政黨實在太會選舉,還是台灣人民的選票實在太好騙?(作者為捷克查理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研究生)

------------------------------------------------------------------------

◎ 陳志賢

三月二十日下班後搭車前往立院,到現場不為了參與活動,只求能眼見為憑。三個點的停留時間都不長,但三個點的秩序都井然有序,學生們也很清楚他們要求的是什麼,全然無被黨派操弄的跡象。隔天在課堂上與學生分享在立法院的所見所聞,課堂尾聲還告訴我的學生別擔心─「政府很快就會接受民意與各界人士再次商討協議內容!」對於七年級中段的我,印象中的社會運動都能夠令政府或多或少有所修正。

至二十三日上午全程觀看馬總統的中外記者會,越看越讓筆者心寒,為何馬總統並無正面給予立院中的學生回應?為什麼還是如此堅定要通過現有的服貿協議?深夜,朋友告知,政府將對政院的人民進行驅離。天真的我還以為警察會用溫和的方式請離這些民眾,但當棍棒與盾牌落在人民身上時,我的心也在淌血,每一棒的落下猶如敲打在自由與民主的基石上。

關掉電視後躺在床上細想馬總統在連任後的作為,思緒轉到二○一三年九月的馬王政爭、二○一三年十一月修改黨章至二○一四年面對學運仍堅定通過服貿。霎時背脊發涼,「或許」大家口中無能的馬總統一點也不無能;「或許」大家口中軟弱的馬總統一點也不軟弱。「可能」他已經在進行一項交易,交易的籌碼之重是你我都無法承受。(作者為教師)

---------------------------------------------------------------------

◎ 張世賢

太陽花學運團體終於號召大家在三三○走出來,塞滿從凱道延伸立院的馬路示威。總指揮林飛帆宣布,馬政府誠意回應之時,才是這項運動結束之日。他說:「雖然我們身體疲累,但都意志堅定,我們一定會勝利!」

這是多麼豪邁的宣示!顯然,這些年輕人已經看透馬金江集團的本質,決心進行一場持久戰了。不過,年輕人兩手空空,唯一的依靠是社會的肯定與後援,群眾聚集越多,越能鼓舞他們的士氣,各項資源湧來,也才可持續發揮和平抗爭的能量,迫使在國內信用掃地、國際間又聲名狼藉的馬金江集團低頭。

深感前途茫茫的「崩世代」已紛紛覺醒,起而自救了。沒能把美好的國家交給他們的父老世代,慚愧之餘應該踴躍站出相挺了,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畢竟這是救亡圖存的關鍵一戰,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今後將被納入國共兄弟的獨裁體制裡,永無翻身之日啊!(作者為退休研究員)

----------------------------------------------------------

◎ 蔡玉茂

為了讓台灣在國際上有能見度,許多僑民犧牲自己的生活品質,奉獻金錢,舉辦活動,邀請周遭的國際友人參加,為的是建立台灣民主和文化的形象,讓台灣在國際上能有多一點能見度。

然而,多年經營的「民主台灣」形象,在三月二十四日行政院暴力驅離事件中已經毀壞殆盡,透過世界主要媒體及網際網路的傳播,台灣「警察打人」的印象深刻地烙印在人們的腦海,不知道要再做多少年的努力,才能將「民主台灣」形象再次建立。

這對於長年努力經營「民主台灣」形象的僑民,情何以堪?最反諷莫過於「民主台灣」形象最大的破壞者竟是台灣政府。期望台灣政府能有一個完整的說法,誠摯的道歉,以挽回僑民的信心與對台灣的熱忱。

(作者為電腦工程師)

-----------------------------------------------------

◎ 王英明

說穿了,服貿之爭就是統獨與否的問題。不管是否沒有服貿台灣就走不出去,被邊緣化,不管服貿是否能使年輕人拿到50K,或會讓許多人失業,不管服貿是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我們舉國上下多少的說明會、辯論、抗爭、流血、耗盡社會資源,其實應該先認知:服貿最後的目的,就是要台灣與中國走向統一。

因此與其花那麼多精力時間,辯論服貿好不好,不如先問你要統一或繼續目前的獨立狀態(「台獨」與「中華民國獨」其實是相同的,因為有一樣的領土、人民、軍隊、政府,只差國名)?

如選擇統一,那麼根本不需要服貿協議,直接統一就好了,同一國家,何需貿易協議?如果選擇要繼續獨立,那當然要拒絕與想併吞台灣的豺狼國家硬逼的服貿協議。

香港民眾在刊登聲援反服貿的廣告有一句寫得好:「寧可邊緣化,也不要中國化」

(作者為醫師)

-------------------------------------------------

◎ 王兆慶

馬英九一直拿韓國比台灣,但韓國尚未簽訂重大自由貿易協定時,出口量早就超越台灣了!一九九三年韓國出口與台灣相近,十年後卻是台灣的一五○%!原因不外乎韓國的產業政策、產品實力本身就夠強。如果台灣沒有足夠的實力,自由化也不會就變得有本事與他國競爭。自由貿易協定,不是經濟起飛的充分條件。

更何況,「對中」自由貿易不可能是台灣悶經濟的萬靈丹。原因一、台灣早就從「便宜勞動力+外來投資=經濟成長」的時代「畢業」了,此刻開放中資服務業來台,不會有過去美、日、荷等「外商」帶來的產業升級效果,也不會替台灣引進更正面的員工福利、勞動條件、管理文化及龐大營收!原因二、近年中國的「李克強經濟學」,是要拋棄世界工廠及廉價勞動力的出口型態,轉向內需經濟。各國英雄好漢想進攻中國市場,都必須與中國自己的商品競爭。HTC也不易和中國自己的「小米機」競爭,其他服務業就一定有辦法在中國賺大錢嗎?

就連經濟部自己委託中經院的「服貿影響評估報告」也說,服貿的GDP效益僅○.○二五%,預估的「就業人口增加量」也僅○.一%,只不過是在全台灣七四○萬就業人口中增加一萬人的就業數(這還沒算失業數),可見台灣服務業出口到中國的比例本來就極小,而該去、可以去中國做生意的,早就去了。就算「服貿」再次開放,對於全台整體服務部門的就業效益也不過是「滄海一粟」,並沒有拯救國家經濟的萬能作用。

與其滿腦子想著「貿易政策」,政府不如把重心轉向「失能」已久的產業政策吧!(作者為智庫研究員)

----------------------------------------------------------

◎ 林正義

兩岸服貿協議,國人質疑有其合理性。一、簽署對象是有敵意的中國,若沒有逐條審查,中國將加快以經濟吸納台灣的戰略腳步。二、部分承諾開放的台灣行業將受到衝擊,網路、數據通信服務,也危及個人資訊的保護。三、事前談判溝通不足、協商過程不透明,事後審查程序又出現嚴重的不正當性。四、馬英九下令談判團隊限期簽署、國民黨團立委限期通過,在時間壓迫下,壓縮台灣的經濟利益空間。五、不相信馬總統有決心捍衛台灣的主體性,及其處理重大國政與危機的能力,而他有自己的兩岸關係時間表,更忽略中國對台的中長程威脅。

根據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第十一條,台灣雖可採取「例外措施」,但難以期待政府有能力確實把關。馬政府到今年才建立兩岸協議的國家安全審查機制。第一階段由陸委會提報,經行政院的跨部會審查之後,再由國安會負責第二階段審查,檢視對國家安全所造成的衝擊。此套機制根本沒有適用在去年簽署的服貿協議。

馬政府上台之初,王金平與民進黨一再呼籲政府訂定「兩岸協議處理條例」,行政部門卻深怕國會與社會的監督,會拖延兩岸協議生效的時機。反服貿的學運同樣的訴求,終於得到絕大多數民意的支持。兩岸協議有立法監督條例,北京要知道台灣的民意,台北也有說不的籌碼。

台灣有數百年對外通商的歷史,既不鎖國也不怕國際化。馬總統執意快速處理王金平關說、服貿協議案,雙雙帶來台灣社會的動盪。馬習北京APEC會面已經破局。在太陽花學潮之後,馬總統應早日放棄在第三地馬習會的安排。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歐美所研究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