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城鄉差距 雙北海外置產占比高
中央社中央社 – 2016年9月4日 上午11:56
(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4日電)國內房地產投資空間不再,部份投資人轉往海外,台灣搜房網統計近3年投資海外房地產客戶,66%來自雙北,其他縣市卻僅個位數,形成另類城鄉差距。
台灣搜房網統計旗下近3年英國、美國、日本等先進國家房地產已購客戶來源,發現台北市佔36%、新北市(含基隆市)佔30%、新竹縣(含新竹市)佔10%高居全台之冠,其中雙北地區即占投資總人數的6成6之多。
除了北部的縣市之外,其餘縣市的房地產投資人客戶買賣海外標的比例偏低,包括苗栗、彰化、南投、宣蘭、花蓮、台東等縣市僅有1%,即使是六都的台中市、高雄市、台南市、桃園市等地也只有4%到7%,顯然和北部的相對熱絡出現城鄉差距。
台灣搜房總經理楊建傑分析,雙北及新竹的不動產投資環境受高房價拖累,在房市冰河期中不僅價量齊跌,租金成長牛步、房地稅負加重,房市投資人無利可圖,投資者只好將目標轉向海外。
楊建傑還觀察到都會區民眾對外資訊發達、國際經驗豐富,亦是促成大城市跨境投資較為熱絡的助因。
相對的,北部以外縣市的房價低得多,楊建傑認為,房價所得比較北部縣市負擔輕了不少,相對投資海外房地產的急切性不如北部來得強。
楊建傑說,為降低海外房地產的信息不對等和城鄉差距,同時應該要讓投資人在海外投資前清楚了解標的物情形,台灣搜房網自7月起提供YouTube頻道開辦「海外房地產投資說明會LIVE直播」,將實體說明會同步轉播,觀眾可叩應或是網頁留言,與場內進行即時問答。1050904
--------------------------------------------------
房市交易凍 不動產經紀商逾3成歇業
為凸顯建商對施工的用心,代銷業者現場不僅顯示鋼筋的處理方式,包括相關的排水管也都仔細進行處理。(資料照)
記者林美芬/專題報導
在政府頻出手打房、且房價已來到高原區的情況下,全台房市交易急凍。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到今年2月底,全台共9892家不動產經紀業者中,有高達3420家變更為非執業中,也就是處於歇業狀態;此狀況也意味著,全台不動產經紀業者超過1/3恐不支倒地、退出房市。
兩年內 近千家退出市場
再比較變更為非執業中的家數變化來看,前年2月有2425家,但到今年2月已暴增至3420家;也就是說,這兩年來多出近千家代銷或仲介業者處於歇業狀態,甚至恐已關門打烊。
房市交易明顯降溫,造成愈來愈多代銷或房仲業者退出市場,存活業者只能力求轉業或轉型,造成市場競爭更加惡化。
過去原本涇渭分明的代銷、房仲及建築業等,早就形成「大混戰」,原分工合作或上下游關係的產業結構被打亂。
例如不少代銷業者跨入建築業、房仲業者賣起預售屋,互爭地盤。
合作變競爭 市場大混戰
如信義、永慶都有代銷部,信義代銷部甚至已成為全台10大代銷之一;也有代銷轉進不動產開發,最有名的是早年代銷起家的興富發董事長鄭欽天,去年已躍居為全台第二大的推案建商,建案遍及全台,璞園廣告也成立建築團隊,是台北市知名的豪宅業者。
面對代銷、房仲業者紛跨入建築開發領域,也有不少建商建構一條龍,例如遠雄、茂德都成立自家的銷售公司,乾脆自建自銷。
前幾年趁著房市多頭賺到大錢的大型代銷更急著「借殼上市」,搶奪資金市場,如海悅及甲山林廣告都成其中一員;產業線從土地開發、建築到銷售,透過資本市場募來更低廉且更多資金,爭取更多案量。海悅去年接案量成為全台最大,超過千億元,成為代銷王;但在此同時,也擠壓小型代銷業者業務量,甚至面臨「無案可接」的窘境。
---------------------------------------------------
房價高推案少 北市代銷最悲情
記者林美芬/專題報導
前陣子,台北市代銷公會舉行了場春酒宴,但原本是業界歡樂相聚的場合,卻只見理監事們互吐苦水,甚至連往年都要發表過去一年成績及未來一年展望都直接省略,理事長王明成還搖頭直言︰「數據如此難看,不發表也罷。」
建商撐得越久 代銷倒楣
根據住展雜誌市調,過去一年新屋及預售屋銷售率僅約4成,也就是說,有超過5成的新屋沒賣掉。台北市土地難尋、且成本節節升高,加上房價進入高原區,不管推出新案數量或是銷售成績,台北市可說是全台打房後的重災區。
代銷業者說,代銷跟建商不同,建商有雄厚資金背景,房市連續10年榮景,大多數建商早就荷包滿滿;加上利率又低,僅是1998年本土型金融風暴時利率的1/5,當年可撐1年的建商,現在可撐5年,只要不大幅升息,建商有的是資金打持久戰,房價短期內不會跌、也不會折價,但倒楣的是代銷或房仲。
房價不怕下跌 最怕量凍
北市代銷業者直言,房市不怕價跌,最怕不漲不跌、交易量凍。若依住展調查,台北市銷售率僅約4成,對於登記有案的147家代銷業者,真是杯水車薪,不少小型代銷已無案可接,較大型的代銷只好走出台北市,往新北市發展,甚至往南到桃園或新竹。
業者出走台北 南下求生
業者說,現在台中、台南、高雄都可看到台北市代銷搶案銷售情形,雖然有部分是跟著建商一路南下拓點,但還是凸顯出台北市代銷業經營困境。
此外,代銷業近來又碰到新麻煩;未來預售屋申報實價登錄,擬改為「簽訂買賣契約後30日內申報」。
業者說,這當然對市場有正面意義,可提高房價透明度;但對代銷業者來說,預售屋退訂頻率相當高,只要政策風吹草動,預售屋就會出現一波退訂潮。奢侈稅實施前、實施初,就造成整個預售市場大亂,退訂比數之高,讓業者幾乎難以承受;若未來預售契約退訂,卻又已上報實價系統,要讓業者如何處理?
----------------------------------------
北市代銷公會理事長王明成警告 房市資金 流向人民幣及海外置產
記者林美芬/專題報導
近來財經官員紛表示台灣房市的錢很快會流向股市,但台北市代銷公會理事長王明成卻認為,房市的錢不一定到股市;他研究客戶的資金走向發現,不少房市資金根本是流到人民幣套利,或是海外置產,只有一部分會流向台股。
房市熱錢 已開始鬆動
王明成表示,台灣房市投資熱錢確實在鬆動,他追蹤客戶資金走向,發現利率仍低、熱錢仍在,但房市熱錢已分成3股在流失中。
他分析,一股熱錢是流向人民幣定存,主因是人民幣匯率長期升值,且人民幣定存利率約3%,較新台幣定存利率來得高;從央行統計資料來看,到2月底止,國銀的人民幣存款已暴增至近2500億人民幣。
第二股熱錢是流向海外置產。王明成說,台灣因經濟成長追不上房價,自然出現租金報酬率遠不如其他亞洲國家的情況,這就造成近年來不少資金轉向海外置產,包括日本、馬來西亞、泰國,就連義大利都有人來台灣爭取投資客到當地投資房產。
他指出,根據內政部統計,到今年2月底止,台灣不動產經紀業專做外國不動產的業者達189家,比去年同期大增45家,就可看出台灣人海外置產有多熱。
----------------------------------------------
海悅董座黃希文建議 解決都更困境 老舊國宅先行
![]() |
海悅董座黃希文建議 |
記者林美芬/台北報導
都更條例卡關立法院,都更更難行;全台最大代銷業者—海悅國際董事長黃希文提出建議,或許政府應先從老舊國宅著手,由公部門出面整合,再透過民間競標方式興建,採先建後配售,逐一推動都更改建,才能帶起其他民辦都更更易行。
以代銷起家的海悅,在借殼上市後,跨入建商領域,已在新北市鶯歌購地,準備自行推案。
先從北市老舊國宅著手
黃希文指出,在民辦都更難整合的情況下,公辦都更及國宅都更或許是可行道路。公辦都更有政府機制為後盾,較易推動,若政府願協助推動國宅都更,那更可帶起市場效應,讓更多老舊住宅戶願意參與都更。
他說,現在台北市國宅中,有許多社區已超過30年屋齡,早年受限於規劃、建材及興建品質等,到現在整個建築品質並不好,抗震及防災係數明顯不足,可說是安全堪慮;但這些國宅又地處當地交通便捷的精華地段,擁有很好的立地條件,改建誘因十足,既可照顧弱勢住戶,又可改變城市風貌,提高城市安全係數。
黃希文認為,推動國宅都更最好是由民間競標改建,且採取先建後售方式進行;也就是由政府先找一塊地,由民間競標來興建安置住宅,整體安置戶搬遷後,國宅基地接著改建,改建完成後,住在安置住宅的國宅戶可選擇返回改建後國宅,或是留住安置住宅。
他也指出,對於都更國宅,最好是減少建蔽率(拉高建築高度、增加空地)、增加容積,整個市容才有機會改變,最後營造多贏。為何要由民間規劃及競標?黃希文解釋,以「合宜住宅」跟過去國宅相比,品質、等級顯然高出許多,原因就是民間競標公開競爭後的結果,這樣的成功模式當然可加以沿用。
王明成指出,第三股熱錢才是流向股市,雖然看得出政府刻意引導房市熱錢轉向台股,但相對現有房市熱錢來看,數量有限;或許是近來台股強彈,成交量也跟著回升,官員就認定是房市熱錢開始轉向台股吧!
但王明成大嘆,近來媒體廣告有很大比例是銷售馬來西亞、泰國的房產,氣勢都快壓過本地房產廣告,恐令台灣消費者搞不懂,現在是在台灣、還是在其他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