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爐是在室外的

003001004005  

----------------------------------------------------------------------

 伯公廟與室內天公爐

摘要:客家地區的土地公廟叫做「伯公」-一個碑上面寫「后土」,這是很古老的傳統。那敬天,客家這一點也表現的很直接,他們在室內不放天公爐。

  那麼敬土地就是要蓋土地公廟,客家地區的話,他也是村莊的四周有土地公,把它叫做「伯公」,他這個土地公廟跟閩南人的土地公廟不一樣的,你們有沒有看過客家人的土地公廟?遠看以為是一個墳墓,近看才知道是一個伯公廟,它有些時候甚至沒有屋頂,它是一個碑,就如同墓碑一樣,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古老的傳統,開始出現這樣的屋頂,是很後代的,就是讓土地公住在一個小屋子裡面,這是很後代的,其實是一個土丘,隆起來的,這樣就叫土地公廟,最古老的是這樣。那後來因為一個土丘跟旁邊的土丘容易混淆,他們就弄了一個碑,上面寫「后土」,所以一般在公墓的地方,你看每一個墳墓旁邊不是還有一個小碑,寫兩個字「后土」就是這個,這都是很古老的傳統,那這裡我有兩個圖,左邊這兩個,遠看很像墳墓,但是這是一種很正統的,客家地區的土地公廟-伯公廟,那這兩個右邊的比較古老,它是一個碑,左邊那個又蓋了一個小房子在那裡,這個就是後期的-擬人化,把它當成是一個人,所以後來就變成有一個形象,你們看到那個閩南地區土地公長的什麼樣子?有點像一個月下老人有沒有,老老的一個形象我們叫土地公,後來又覺得應該替他娶個太太,還有土地婆,所以我們現在在閩南地區這種土地公廟裡面,居然是夫妻住在裡面,一個叫土地公,一個叫土地婆,它居然還有老伴,這都用人的想法去想像它,其實最早期的就是一個土堆,就是土地公,再加上兩個字寫「后土」,黃天對后土這兩個字,所以這兩個是右邊那個比較古老,左邊那個是比較後代的、比較近期的,所以近期也不是幾十年,大概幾百年也有,這是敬地。
那敬天,很明顯地天就在外面,所以客家這一點也表現的很直接,他們室內不放天公爐,把那個天公香爐放到外面對著天,所以通常放在圍牆旁邊,圍牆那邊有一個凹進去的小窟窿、小深坑,裡面放個小香爐,有時候寫幾個字,天官賜福之類的寫幾個字,這樣代表天公爐,這個是非常容易區別的,你在台灣鄉下旅行,你看到把天公爐擺在室外的,大概百分之九十九,這戶人家是客家人,如果說天公爐是吊在室內的樑底下、門裡面,大概百分之九十九他不是客家人,他是一個閩南人,這是很好認的一個技巧。

--------------------------------------------------------------

玉皇大帝才是「天公」

客家夥房的天公爐

文‧圖/健 雲

民間俗稱的天公爐,是代表玉皇大帝的神明象徵。天公爐在民間的公廳是不可少的神明象徵,因為地位在神明界最崇高,民間對於天公信仰習慣上是不塑神像而以天公爐為代表,一般家宅安置天公神位皆依循此例,只有少數稱為天公壇或天公廟的寺廟為玉皇大帝塑立金身。

玉皇大帝在道教神明界的地位最高,主宰天地四方,民間俗稱天公,每年農曆正月初九「天公生」,家家戶戶拜天公,祈求來年吉祥平安萬事如意。台灣地區以閩粵兩省人口為多數,閩南人拜天公,除了「天公生」當天的隆重祭典之外,平時也普遍在自家公廳的燈樑下懸掛著象徵天公的天公爐,每天早晚在為祖先上香之前,一定先拜天公爐。

閩南人將天公爐吊掛於三合院公廳燈樑上的居中位置,客家夥房的天公爐則必須見天,也就是說,客家認為廣闊無邊的浩瀚蒼穹即代表玉皇大帝,既然是拜天公,就應該到室外參拜,天公爐要擺在室外,因此客家夥房的公廳大多數依照傳統,將天公爐安置在靠近大門內側的左邊(龍邊)牆面中間(或牆柱)的凹槽內,但台灣因地區不同,也有放在不同位置的天公爐神位。

設置在公廳門邊的天公爐香位

客家天公爐完全採露天見光型態,陳設特殊,很有「拜天空」的意味,但只有香爐一座,及紅紙書寫的神明神位和清茶。有的寫「玉皇大帝神位」,有的寫「天官賜福香位」,也有的以鐫刻「天官賜福香位」字樣的銅鑄香爐放在牆頭上等,是獨特的客家信仰型態。

天公爐的由來

民間相傳,台灣第一個天公爐出現在台南,並與鄭成功的反清復明有關。明朝末年,鄭成功來台後,在台南天壇祭天,向玉皇大帝稟告反清復明的心願。鄭成功用以祭天的天公爐,事後交給當時台南的十二庄輪流守護,民間並成立「天公會」神明會,象徵反清復明的思想逐漸傳播於民間,這是台灣第一個天公爐的由來。

民初後,台南天壇正式建廟並設立天公爐,後來其他廟宇也陸續仿造台南天壇,在廟門口正中間設立天公爐,代表祭拜玉皇大帝,這也是目前一般寺廟普遍可見天公爐的由來。

客家夥房的天公爐探討

客家公廳戶外的天公爐,有「牆面佛」、「太陽神」、「拜天空」、 「天公塔」 或「天神爺」、「天神坪」及「太陽公」等不同稱號,但民間習慣皆統稱為天公爐,是獨特之客家信仰習俗。

據耆老表示,中部地區的客家天公爐,最早是擺在內埕靠廊間的牆角地面,因為孩子們嬉戲時不懂事常跨越神明香位有所不敬,後來提高移到牆面約一尺見方的凹槽壁龕內,以紅紙書立「玉皇大帝神位」、或「天官賜福神位」。

客家所稱之天公爐,在民間又有另一種特殊說法,稱天公爐為「太陽神」或「太陽公」。傳說這種稱呼暗喻著「反清復明」,據耆老口述,稱天公爐為「太陽神」或「太陽公」,源自客家先民以「三代遺民,中原士族」自居,在滿清入主中原之後,客家先民認為清朝為滿人乃異族政權,而將天公爐放在公廳室外牆頭上,藉供奉太陽神,表示仍認同明朝為漢族正朔,後來才演變為天公爐。

彰化縣是台灣福佬客的大本營,茲以八卦山麓社頭鄉山腳路的福佬客劉家「團圓堂」老三合院為例,劉家家族雖然已完全是說閩南話的福佬客,但至今仍將祖傳的天公爐保留在內埕的龍邊圍牆的牆頭上,並每日上香祭祀。但劉家「團圓堂」的天公爐採用銅製的天公爐,並以露天式安置,也就是放在左邊的牆頭上,香爐上浮刻有「天官賜福」四個字,該座香爐坐落的位置及形式都很特殊,與多數客家夥房將天公爐安置在牆面 壁龕 凹槽內,並以紅紙書寫「玉皇大帝神位」的不同。

放在牆頭上,但避免公廳祖先牌位直線相對的中部客家天公爐

台灣客家夥房的天公爐位置,有地域差異,例如北部新屋范姜古厝將天公爐放在公廳門口龍邊的廊柱上;苗栗等中部地區將天公爐放在禾埕龍邊的牆面上;南部六堆地區則普遍以俗稱之「天公塔」放在禾埕的中線靠近圍牆處,或者將天公爐放在牆頭上。此外,南部六堆地區所有的天公塔都與公廳的祖宗牌位成直線相對,北部與中部則以放在龍邊 牆面凹槽內 最常見。

同時,南部六堆的客家鄉鎮,一般是將「天公塔」露天擺放在內埕的正中間,天公塔的下方以單腳鐵架當作底座,上方的型式為正方形透空鐵架,中間設平台以安置天公爐,透空鐵架上端有鐵蓋用於防雨。而且,同一地區,有的夥房不使用天公塔,是將天公爐放在禾埕的牆頭上,是六堆客家鄉鎮為數較多的一種。這種牆頭式天公爐與 社頭鄉山腳路的「團圓堂」有類似之處,兩者之間的差別只在位置的不同,是否與社頭鄉福佬客劉家原籍是漳州南靖,而 六堆鄉鎮的客家人原籍多為廣東嘉應州「四縣」,由於原籍不同以致出現天公爐位置的差異?這一點有待進一步探訪了解。

臺灣南部的「天公塔」

南部六堆地區的天公爐,俗稱「天公塔」,又有一點與北部、中部不ㄧ樣的地方,南部六堆夥房不論是將天公塔放在禾埕的正中間,或在牆頭上,其位置一律與公廳內的祖宗牌位成一直線遙遙相對;北部、中部的天公爐則未見與公廳祖宗牌位成直線相對的情形。

南部六堆地區的天公塔,目前因鄉野之間的夥房數量日漸拆除而減少,許多原來住在夥房的當地人,在改居現代化透天或大樓公寓之後,仍保持舊時習慣,將天公塔放在與公廳內祖先牌位呈一直線相對的陽台上,還有一種,是將天公塔放在公廳門口正中間的小型案桌上等等。

關於南部客家夥房天公爐的設置地點,根據地方耆老口述,天公塔的位置是經過逐漸演變而來的,並以美濃地區客家夥房天公塔的位置演變情況為例,簡述如下。

美濃地區客家夥房的天公爐,最早本來設在半月池邊,後來設在靠近廊間的圍牆角落,其次又改在禾 埕 ,因此美濃地區客家夥房的天公爐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擺在在廊間圍牆或禾埕內側之間,但是因露天之故,每逢下雨香爐會被雨水淋熄。同時,放在禾埕附近的 天公爐,於農忙時或小孩子嬉戲玩耍時又會不小心碰到,被視為對神明不敬,後來再改在祖堂公廳的門口前,但是也會帶來人員出入上的不方便,最後才安置於門聯的左邊(俗稱龍邊), 成為多數夥房採用的傳統型式, 這是目前美濃地區客家夥房常見的天公爐位置 。

臺灣南部六堆地區的客家夥房天公塔,與公廳祖宗牌位直線相對

另外,在南部的萬巒與內埔等六堆客家鄉鎮,發現極少數客家夥房在其禾埕牆面的正中間,仍保留著壁龕式 凹槽及香插的遺跡 ,顯然 過去某個時期曾經作為天公爐的位置,雖然已未見壁龕凹槽內 貼紅紙書寫 「天官賜福」或「玉皇大帝神位」的痕跡 ,但壁龕式凹槽與目前南部的天公塔一樣,它的位置也正對著公廳裡的祖宗牌位。

出現這種情形的夥房,雖然佔極少數,尚不足以探究牆面式天公爐在六堆地區曾經出現的散佈面積究竟有多廣泛,但可以根據尚保留的牆面式天公爐加以推斷。

六堆地區的客家夥房天公爐,可能在過去的某一段期間,曾經使用過牆面式天公爐,即使不是全部客家夥房都如此,但至少有若干目前已難以確認數量的夥房,使用過台灣中部常見的牆面式天公爐。至於天公塔與公廳裡的祖宗牌位、土地龍神直線相對的原因,則係與屋後化胎蘊含的龍脈之氣有連帶關係。

部份客家夥房沒有天公爐

此外,在田野訪查過程中,從台中縣東勢鎮、石岡鄉等大埔籍客家夥房,發現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幾乎都沒有看到上述地區的傳統客家夥房在牆面上建有天公爐。這種情形,以石岡鄉土牛村的劉家「老屋家」夥房為例,劉家「老屋家」曾經在九二一地震時全部倒塌,之後在政府機關與民間團體的合作下完成重建,目前已轉型為土牛客家文化館,完成重建的劉家「老屋家」,在九二一地震前,就是一座前有半月池、後有化胎,公廳祖宗牌位下方有土地龍神,坐落地點又是背山面水的夥房,可以說是具備了典型的客家傳統配置與建築格局。

然而,現在土牛客家文化館的前身,劉家「老屋家」本來就沒有設置壁龕式凹槽安置天公爐。

根據推動重建的主要劉家成員之ㄧ劉祥三的說明,劉家「老屋家」夥房從嘉慶年間其第十五世祖劉文進起建當時,就沒有設置天公爐,至於是什麼原因,劉家後代至今尚不明瞭,亦缺乏相關資料可資探討。

劉祥三又表示,因為原始建築結構中並無天公爐,重建時仍依照原樣不予設置,所以現在的土牛客家文化館,雖然保持了典型的客家傳統配置與建築格局,但卻唯獨沒有天公爐。關於劉家「老屋家」夥房沒有設置天公爐這一點,即使不是特例,也是一般田野所見客家傳統夥房之中的極少數個案之ㄧ。

由於東勢、石岡一帶,在九二一地震之後尚存的大埔籍客家夥房,也以無天公爐的夥房居多數。因此,從此一面向觀察思考,是否廣東大埔籍客家夥房原本即無天公爐之設置?或者大埔籍客家夥房與其他地區客家族群不一樣?這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將「天官」混淆為玉皇大帝的「天公」

客家所謂的天公爐,綜合一般客家民間對天公爐的 俗稱與種類相當多樣,大致上有「牆面佛」、「太陽神」、「拜天空」、 「天公塔」 或「天神爺」、「天神坪」及「太陽公」等不同稱號;同時,有的夥房天公爐寫「玉皇大帝神位」,有的夥房寫「天官賜福神位」等,因為玉皇大帝與三官大帝是不同層次的神明,如果一律都稱天公爐,顯然就出現了混淆的現象。

前述這種情形,據田野訪查,一種是,可能有些地區的客家夥房將三官大帝之中的「天官」涵義混淆為玉皇大帝的「天公」,所以會在代表天公爐的牆面凹槽內用紅紙寫上「天官賜福神位」;另一種是,可能有些客家夥房的天公爐,其實本來拜的是客家俗稱「三界爺」的三官大帝,也許時日久遠之後,以訛傳訛地隨俗將「三界爺爐」改稱天公爐。

在民間現存的客家合院傳統式公廳裡,經常可以見到燈樑上高懸著一對上書「三官大帝」三個大紅字的黃色燈籠,從民俗信仰角度來看,那一對燈籠代表的應該是將俗稱的「三界爺」神明安置在公廳裡,至於禾埕牆面凹槽裡的天公爐,則另外寫著「玉皇大帝神位」,這種神明的個別配置才合乎客家所稱天公爐必須「見天」的傳統,也就是沒有誤將「天官」與「天公」混淆。

因為在一部份公廳陳設已經掛起閩南化的「佛祖漆仔」,但公媽龕下方仍保留有土地龍神,禾埕也有天公爐,該戶主人仍然會說流利客家話的客家夥房裡,發現主人在「佛祖漆仔」的下方邊緣,貼著用紅紙寫有兩至三位不等的神明稱號,卻並無香爐的情形,據主人告知,他的上述作法就是在「拜神明」,此與公廳燈樑高掛「三官大帝」燈籠,當作拜三界爺有異曲同工的涵義。

然而,一部分客家夥房不但在公廳懸掛三官大帝燈籠,又再將所謂的天公爐放在室外「見天」,卻在禾埕牆面凹槽裡上書「天官賜福」,這種情形可能是把「三界爺爐」當作天公爐在拜的例子。

設在牆面上的壁龕型天公爐

「天官賜福神位」是否天公爐的疑義與探討

客家合院式夥房設在牆面上的壁龕型天公爐,通常在壁龕內部以紅紙書寫並貼上牆面的的神位代表天公。但根據田野訪察所見,客家夥房的天公爐神位名稱,卻有「天官賜福神位」或「玉皇大帝神位」等不同的寫法。

有一部份客家夥房將「天官賜福神位」稱為天公爐,也當做天公爐祭拜,這種情形如果從道教神明位階的角度分析,則存在著若干疑義。因為,在民間所謂「天公」的涵義,指的是玉皇大帝,而且只有玉皇大帝才稱天公,然而,有些客家夥房卻將「天官賜福神位」稱為天公爐,實際上,所謂「天官」並不是玉皇大帝,而是屬於比玉皇大帝低一個層次的神明「三官大帝」。

因此,筆者認為天公爐壁龕應書寫「玉皇大帝神位」才是正確的寫法,至於將「天官賜福神位」稱為天公爐,也當做天公爐祭拜,應該是民間將「天官」與「天公」的認知產生混淆等因素所造成的結果。

農業時代不論閩南與客家族群,對於主管天、地、水三界的神明信仰都十分普遍,只是閩南與客家拜天公或三界爺的表現方式不同。閩南人透過自家公廳燈樑上的三界公爐祈福,因為閩南人認為天公的地位在所有神明之上,一般民宅不能拜天公,也不能擺放天公爐,要拜天公則只有在寺廟祭拜,所以一般閩南民宅公廳懸掛的其實是三界公爐,並非天公爐,然而,民間相沿成習,普遍將三界公爐稱為天公爐,或許因此被一般民眾誤解為家中祭拜的是天公爐。

例如彰化鹿港的老街中山路(五福大街)至今仍然保留流傳久遠的天公祭典,當地拜天公,是採街坊鄰居組成的會員制及爐主制,在每年農曆正月初九當日子時「天公生」,由全體「天公神明會」的會員,在會館舉辦天公祭典,鹿港老街中山路的天公祭典也不為天公塑造金身,只有一座代表天公的香爐,交給每年輪值的爐主保管,平時各家各戶公廳燈樑上懸掛的是三界公爐。然而,客家則認為天公爐必須「見天」,所以將上書「玉皇大帝神位」的香位放在室外壁龕,代表天公爐。

至於客家庄的三界爺信仰,有一種早期流傳的模式,在過去許多客家庄的三界爺祭祀,是採傳統的爐主輪值制度,也就是各地村里或庄頭奉請的三界爺不塑金身,只有一座代表三界爺的香爐,各地每年擇定日期以擲筊方式換新爐主,將三界爺的香爐交給新爐主負責每日奉祀,地方信眾則於大年初一與逢年過節時才去爐主家拜三界爺。

關於「天官賜福神位」,是否可稱為天公爐的疑義,根據民間訪查與耆老口述等資料,經過歸納有如下不同的版本:

1.「天官賜福神位」本來的涵義,是僅指專門職司「賜福」的天官,天官屬於民間俗稱的「三界公」信仰範疇,三界公就是三官大帝,客家則俗稱三界爺。三官大帝包括各別主管天、地、水三界的天官、地官與水官。三官大帝在神明界的地位崇高,僅次於玉皇大帝,而天官是三官大帝之首,並非俗稱天公的玉皇大帝。

換句話說,如果根據上述道教神明位階的內涵加以認定,則一部份客家夥房的「天官賜福神位」,應該稱為「三界爺爐」,而不應稱天公爐。

2. 三官大帝的職務主管天、地、水三界,顯然與農業密切相關。早期以務農為主的先民認為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是最重要的生活大是,至於農作物的豐收與否必須「靠天吃飯」,所以百姓普遍敬拜三官大帝之首的天官,希望天官能夠賜福民間。其次,土地是農業時代最重要的生活依賴,土地能夠滋生萬物以養人,民間因而敬拜地官;至於水源則是農業社會不可或缺的墾拓資源,故民間也敬拜水官。

但因天官在三官大帝中,稱為一品紫微大帝,其品階最高,農業時代的名間,通常於農曆正月十五日天官誕辰時,在家宅裡貼有「天官賜福」的紅紙,祈求未來一年的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故天官成為三官大帝的代表。

民間有一種傳說,謂早期農業社會因一般民眾經濟條件普遍欠佳,沒有能力為三官大帝蓋廟,因此,才將代表三界爺的「天官賜福神位」安置在夥房的內埕,以簡單方式安置於牆面上早晚祭拜。早期先民可能源自於當時農業時空環境的心理需求而衍生在自家夥房拜三界爺的習俗,同時,天公地位崇高,一般家宅只有在農曆正月初九的「天公生」才拜天公,否則必須到寺廟拜神明時才有代表天公的天公爐可拜。然而,久而久之,本來代表三界爺的「天官賜福神位」卻變成了天公爐。前述這種傳說,是否就是「天官賜福神位」也被稱為天公爐的來由,有待再做進一步的訪查。

3. 所謂「天官賜福神位」,很可能是一部分夥房主人對「天公」的涵義有所誤解而出現的寫法,也就是說,一部分夥房主人將天官當作天公在拜而不自知。

筆者在客家庄作客家天公爐探訪的過程中,曾經發現各種型態的天公爐,例如,在客家庄也曾發現有少數夥房的屋主竟然將寺廟使用的天公爐放在禾埕入口邊緣或門口,做為家宅天公爐祭拜的特殊例子,該戶屋主顯然並未遵照一般客家夥房的傳統,在牆面或牆頭等地點安置客家式的天公爐。這種情形逾越了道教以玉皇大帝為眾神之首的儀軌,因為只有寺廟的門前才可安置天公爐,不論該寺廟的主神是那一位,其神明的位階都在玉皇大帝之下,信眾進廟拜神之前必須先拜天公,代表神明界的尊卑體制,同時,民間傳說,所有天神凡路過人間寺廟時,必須參拜天公爐;而且寺廟往往也是魑魅魍魎充斥之處,只有神明有能力鎮壓化解,如果民間家宅也在門前安置天公爐,則不但有違天界神明體制,也可能隨時招來魑魅魍魎之騷擾而導致家宅不平安。

職司賜福、消災、解厄的三官大帝

三官大帝的神明位階在玉皇大帝之下,現將三官大帝相關資料陳述如下。

一般閩南傳統合院民居的公廳,在入門上方的燈樑懸掛一個有三個爐耳的三界公爐,三界公爐代表的神明是三官大帝,三官大帝全名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台灣民間普遍習稱的天公爐,其實應該是代表三官大帝的「三界公爐」。至於代表天公的天公爐,應該是四個爐耳的香爐。 
民間傳說的三官大帝,較普遍的說法,認為三官大帝就是堯、舜、禹的化身。因堯帝為使百姓農事作息有序,制訂天時,將一年劃分成四季、12個月、365日,並設置閏月,故被稱為「天官」。舜帝率眾墾土開荒,並劃分中原為12州行政區,以安置百姓安居樂業,故被稱為「地官」。禹帝因奔走天下治水有功,百姓感念禹帝,故被稱為「水官」。 
民間俗稱天官(上元一品紫微大帝)、地官(中元二品清虛大帝)、水官(下元三品洞陰大帝)為「三界公」,客家則習稱「三界爺」。三官大帝個別職司賜福、消災、解厄,但因三界公之中,以一品天官的位階最高,同時,民間認為「賜福」是最迫切的心理需求,故普遍以主管「賜福」的天官為三界公的代表,習慣將家中公廳懸掛的三界公爐習稱為「天公爐」,事實上,三界公爐與天公爐不一樣,不可混為一談。

相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大帝,在其個別誕辰時(分別是農曆正月15日天官、7月15日地官及10月15日水官)會下凡為人們賜福、赦罪、解厄。因為三官大帝管轄的事物與民間禍福相關,所以百姓普遍在自家祭拜三界公,祈求賜福、消災、解厄。

只有寺廟宮壇門口設天公爐

在寺廟宮壇的大門口,一定會有一座以雙龍拜表、三獅檯爐或三象檯爐等作為裝飾的天公爐。天公爐,顧名思義,是俗稱「天公」的玉皇大帝的象徵。民間對於神明習慣塑造金身以方便膜拜,玉皇大帝為眾神之上的宇宙主宰,民間惟恐有所褻瀆,故極少塑其金身膜拜以表尊崇,只以朝拜天公爐就代表崇敬天公。

按照道教習俗,若設有天公爐的神壇宮廟,就是萬神朝帝之所,只要有神明路過就必須下壇朝禮,此為天界禮儀。同時,民眾入廟點香參拜神明,由於各路神明皆屬玉皇大帝麾下,所以第一件事就是先拜放在廟門口的天公爐,然後再進入主殿參拜諸神明,這是人間敬神的基本禮儀。

同時,民間一般家庭以祭拜家神為主,既無領受諭旨設宮壇,家中又非帝王居所,因此,民間所習稱的家中的「天公爐」,正確的說,應該是「三界公爐」。一般家庭必須遵照神明儀軌,不可以私下設天公爐。因為民間傳說,家中如果設立四個爐耳的落地式天公爐,就等於是成立宮壇,萬一有其他孤魂野鬼誤認為其為宮廟而入內伸冤投訴,這些事宜是家神無法有能力處理的,反而招引陰魂至家中盤據,所以天公爐只能在廟宇設置。 
古代帝王專制時代,只有天子可以祭天,也就是百姓不能拜俗稱「天公」的玉皇大帝,所以民間一般家庭才拜三官大帝,又因三官大帝主管天、地、水三界,故民間乃俗稱三官大帝為「三界公」或「三界爺」,農業時期的一般家庭多在自家公廳奉祀三界公,例如閩南人是以吊在公廳燈樑正中間的香爐代表「三界公」,稱為「三界公爐」,祭祀三界公時,所準備之牲禮皆與拜天公相同。

三官大帝在天界的神格位階,僅在玉皇大帝之下,由於神格相當於人間帝王之下的公卿,又由於三官大帝並非凡人往生之後轉為神格化,而係道教虛擬之神明,百姓唯恐為其塑造金身無所依據而生冒瀆,因此很少塑造金身膜拜。

廣東大埔縣的「天官」

在廣東省大埔縣的客家庄,凡家族祠堂門前的照牆上都有天公爐,但當地習稱「天官」,不稱「天公爐」,在大埔一般寺廟門前的空地上也都有祭拜天官。

照牆是一座 面對正門的短牆, 又稱影壁或照壁, 照牆是傳統建築特有的入口屏障建築形式,可以隔開內外,讓外人無法對屋宅內的陳設一目瞭然,又具有阻擋邪氣的功能,也有摒除外界干擾的作用。 民間傳說,邪魔只會直線前進不會轉彎,因此照牆可以將邪魔擋在門外。

http://subtpg.tpg.gov.tw/web-life/taiwan/9712/9712-05.htm

---------------------------------------------------------------------------------------

天公爐是吊在室內的

2014-03-07_131503  

http://mygod0328.pixnet.net/blog/post/27139217-天公爐?眾真爐?該祈禱什麼?

2014-03-26_132828  


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大年初九是「天公生」,即玉皇大帝的誕辰,有民俗信仰的朋友都會誠意拜天公。(記者陳鳳麗攝)
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qZCnE
 2023/01/30 05:46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今天是大年初九「天公生」,有民俗信仰的人會準備供品向天公祝壽,民俗專家廖大乙指出,「天公」是主宰天界的神,準備供品隨個人心意,其中最好有米粩、花生粩、糖果,表示敬天最大誠意、長壽和恭喜天公說好話,拜天公時能跪拜,行三跪九叩禮更佳,跪拜時真心懺悔這段時間做錯的事,並允諾改過及布施,此舉是「補財運」、旺財最簡單也最有效的方法。
 長達10天的春節連假結束,今天開始收心上班的同時,適逢大年初九「天公生」,有民俗信仰的朋友,有的在29日深夜11點過後,即子時就先拜天公,也有人今天起床後、上班前拜天公,或是上班中間找空檔向天公(玉皇大帝)祝壽。
 民俗專家廖大乙表示,拜天公準備的供品可隆重也可簡單,但最好都是素食,麵線、壽桃、米粩、花生粩、麻粩、生仁、紅圓、糖果…皆可,水果則可準備代表「大吉大利」的桔子,有「招來旺」之意的香蕉、梨、旺來(鳳梨)。
 廖大乙說,拜天公的誠意和敬意最重要,簡單供品也能展現敬意,建議可準備米粩、花生粩、糖果等3樣供品,米粩以米製作,民以食為天,用米製作的點心拜天公表示滿滿的敬意,而花生粩有「土豆」(花生),含有「呷到老老老」的吉祥寓意,而糖果是請天公幫說好話,其中有5顆糖果能剝開包裝紙,讓天公能聞到糖果的味道。
 廖大乙也說,過年期間很多人都到廟裡補財庫,希望今年能財運亨通,其實最好的補財運方法,就是先以三跪九叩方式拜天公,接著跪著跟天公懺悔這一段時間做錯的事,請求天公的原諒,並允諾改過及多布施助人,此舉就能「補財運」,當然財運能能旺旺來。
 初九拜天公,可準備素的點心、糖果、水果,數量隨心意,心誠最重要,有包裝的糖果,撕開5顆的包裝紙,讓天公聞得到味道。(記者陳鳳麗攝)
初九拜天公,可準備素的點心、糖果、水果,數量隨心意,心誠最重要,有包裝的糖果,撕開5顆的包裝紙,讓天公聞得到味道。(記者陳鳳麗攝)
 廖大乙建議,若沒有準備花生,也可以花生?拜天公,一樣有「呷到老老老」的吉祥寓意。(記者陳鳳麗攝)
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qZCnE
民以食為天,以米製作的米?來拜天公,就是最高的敬意。今天初九「天公生」拜天公 備3樣誠意供品可旺財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DqZCnE

4195489_1_14195489_4_14195489_3_14195489_2_1


拜天公求財運、補財庫 民俗專家:別忘了「初十拜地」
 農曆大年初九天公廟人潮達到全年度的巔峰,敬拜金紙數量相當驚人。(記者王姝琇攝)
 2023/01/31 07:50
〔記者王姝琇/台南報導〕今天是大年初十。大年初九信眾瘋拜天公、補財庫,祈求新年財源廣進。民俗專家廖大乙指出,盤古開天第9日造天、第10日造地,故從初八晚上11點(初九子時)至初十晚上11點,都是敬天謝地的重要日子;「初九敬天、初十拜地」才算十全十美、十分圓滿;而最佳供品就是白米和水,甚至無須燒金紙,心誠則靈!
 究竟每逢新春眾神之都要燒化掉多少金紙?以知名兩大天公廟為例,開基玉皇宮每2.5公噸金紙為一車次載運集中燒,新春9天至少要100趟車次,費用25萬起跳;台灣首廟天壇志工協助金紙集中在照牆前堆成一座小山,也是送往集中燒,新春期間也要花費數10萬,若再加上台南登記有案的上千間廟宇,更是可觀。廖大乙說,「如果這些都能省下來幫助弱勢,不是更好;更貼近信仰的本質。」
 廖大乙表示,信仰扮演著安定人心的重要力量,自古大地子民懷抱著感恩與回饋的心情敬天謝地,無須排場,也沒有宗教之分;他解釋道,盤古開天第9日造天、第10日造地,人們會在初九、初十,簡單而虔誠地敬天謝地,民以食為天、水則代表財,所以只要準備米和水作為供品,在「抬頭是天、腳踏是地」的位置,雙手合十跪拜,真心懺悔、反思自我,加上佈施轉運正能量,自然財運就會旺。
 廖大乙說,敬天謝地的水可以作為平安水喝,或在瓶身貼上10元硬幣大小的紅紙,置財位可作為招財水;白米能自己呷平安或分給友人,以台灣首廟天壇推行的「以米代金」為例,還能捐助弱勢;強調「毋須燒金紙,既浪費也不環保。」
 廖大乙指出,初十是轉運正能量、靈動力強的日子,除了米和水,也能準備有節節高升意涵的甘蔗,及象徵開枝展葉的蕃薯,重要的是,要分享供品、虔心佈施,自然財源廣進;若心不誠、未懺悔、吝捨得,燒再多金紙恐怕只會越燒越窮!
 民俗專家廖大乙強調「初十拜地」水和米就是最好的供品,不妨省下燒金紙的錢轉做公益佈施,才能真正招財。(記者王姝琇攝)
  台灣首廟天壇志工協助金紙集中在照牆前堆成一座小山,等待送往環保爐集中燒。(記者王姝琇攝)
 開基玉皇宮每2.5公噸金紙為一車次載運集中燒,新春9天至少要100趟車次。(記者王姝琇攝)
拜天公求財運、補財庫 民俗專家:別忘了「初十拜地」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40qt2f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