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宜靜

昨日邊局長公開表示華光社區將闢建千戶公營住宅,此宣稱僅提數字、未談軟體制度,再度凸顯了市府對於目前公營住宅問題的不了解。台灣公有住宅比例僅佔○.○八%,在房價高漲的台北市,更是需求孔急,近年北市府雖陸續興建公營出租住宅,但只注意硬體的供給,恐怕重蹈數年前國宅及平宅政策的覆轍,應重新引入社造概念,營造公有住宅。

公營出租住宅從推出開始,即不斷遭到周邊社區因誤解而生的鄰避壓力,造成興建不易。就入住狀況來看,最長五年的租期、接近市價的租金,是家戶入住的門檻,甚至入住後反被市府迫遷的主因。這些現象都顯示出市府目前公營住宅政策的盲點:僅在意公宅的數量及硬體設備,卻忽略社會住宅「經營居住」的社會目標

「經營居住」必須重視居民的生活及生產,如日、德等國皆投注大量心力,須考量居民負擔能力設定租金租期制度,並在社區網絡經營上,重視居民自發的社區互助網絡,甚至提供具生產性的小型創業空間及社區商店,使入住居民從社福依賴者,轉為社會安全互助網中的積極行動者。事實上,這些概念對於在台灣的我們並不陌生,正是政府推動多年的「社區營造」基本ABC,只是當前公營住宅政策鬼遮眼,見樹不見林。

華光原居民在被迫遷前,即已在多年鄰里關係中形成緊密的社會及心理支持網絡,既然也要在這裡蓋公營住宅,何不就以華光為實驗基地,在新建的公營住宅中,提供部分單元予原居於此的華光居民,讓華光居民為市府解決當前問題,成為建立公營住宅新模式、活絡社區互助網的臍帶血。

(作者為台大城鄉所碩士生)

--------------------------------------------------------

〔記者高嘉和/台北報導〕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昨在「天下經濟論壇」演講指出,台灣的悶與亂,都是源自於人才不足;而兩岸人才競爭加劇,中國對台灣人才的磁吸效應,已使台灣企業競爭力面臨挑戰。他建議政府可選擇性的引進外國人才,而不是光引進外勞。

張忠謀指出,台灣人才缺乏問題已經造成企業轉型升級淪為「口頭禪」,沒人才,就算企業投入研發(RD)也做不出甚麼東西!他說,低毛利企業沒錢去認真做RD、不去投資,台灣的人才也看不到出路,也就不願意投入企業工作,就會出現「悶」與「亂」的情形,這是「雞跟蛋」的問題。

他表示,相較於中國什麼都講開放、唯一不開放的就是政治,但台灣政治很開放,就是別的都不開放;張忠謀建議,國家當然需要培育自己的人才,但制度與觀念的改變需要一個世代才能解決,政府或可先選擇性的引進外國人才,而不是光引進外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