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愛其羊,我愛其禮/爾愛其禮,我愛其羊
----------------------
八佾: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八佾:
子貢想在祭祀時,省去活羊。孔子說:「子貢啊!你愛惜羊,我愛惜禮。」
----------------------
這是子貢和孔子交談的話~
春秋時代,魯國的禮制衰廢,告朔之禮徒然保存一隻供羊而已,正禮久已廢而不行。子貢之意,只是私論此禮制,覺得枉費一隻羊,只具備禮之形式,成了虛而不實,沒有意義。但孔子與他的意見相反,他覺得即使殘存著這一形式總比完全廢棄好,因為正禮雖然廢了,但後人看到這隻供羊,還能識別這個禮制,或許還能恢復它,如果連羊也免除了,那麼禮就全部滅亡了。故羊在子貢見之為羊,在孔子見之為禮。以羊為羊,是禮在羊之外而禮亡;以羊為禮,是禮在羊之中而禮存。以聖賢之心而論,聖人之心,如父母痛(疼)子,無微不至,顧我護我,望子成器,子雖不肖放蕩無度,雙親還是祈望回頭的一天,賢人之心是簡簡脆脆用就用,不用就免了,不再拖泥帶水。
------------------------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八佾第三】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白話:
子貢見魯國早已不行告朔禮,主其事的官員卻循例在祖廟供奉一頭宰殺的餼羊當祭品,他覺得沒意思,想要把宰殺餼羊的事也給廢除了。孔子說:「賜啊!你愛惜這一頭羊,我則心疼這個祭禮要因此滅絕了。」
中間選民曰:
周朝規矩,每逢季冬之月,周天子會以來年十二個月的政事,訂定成政令書(曆書,或稱月令書),頒告各國諸侯。諸侯接受了這曆書,藏于祖廟,每月初一(朔日)宰殺一頭羊當牲禮,祭於祖廟,請出曆書觀看,然後回到朝廷聽政。這個祭祀祖廟請出曆書之禮叫做「告朔」。但是到了春秋後期,王道式微,禮崩樂壞,許多諸候國已經不用周王朝頒佈的曆法,魯國則在文公時就不再親自參與「告朔」之禮,而主事的官員卻照常在朔日宰殺一隻活羊供祭。
子貢認爲魯君既然早已對告朔不聞不問了,主事的官員卻照例在朔日宰羊供祭,告朔的精神已死,徒留餼羊的形式有什麼意義呢,不如一併廢掉算了,如此還能救活一頭羊,節省財政開銷。孔子當然理解子貢的想法,子貢這麼做其實無可非議,但想到,如今國家政令不行,都是源於禮樂崩壞,王道不尊的緣故,告朔的精神雖死,但餼羊的儀式仍然保留著尊王敬祖的遺跡,可供後人緬懷禮樂興盛的文、武、周公盛世,從而或許能因此振興禮樂,恢復王道,重回太平治世也說不定。
在孔子眼中,廢除餼羊是小事,保留告朔祖廟的大禮才是大事,子貢眼光怎麼可以如此淺短因小廢大呢?孔子至在復古,希望保留餼羊儀式的用心是值得令人同情的,可禮樂崩毀的大勢是大環境使然,孔子欲憑一己之力扭轉狂瀾於既倒,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可說是一個不肯接受現實的天真理想家。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從此成了千古名言,正如俗話說的:「青菜蘿蔔各有所愛。」已故作家思果先生也曾自創一句順口溜:「張三的熊掌,李四的砒霜。」子貢視餼羊為砒孀欲廢除之,孔子卻視如熊掌欲保留之。誰對誰錯都各有他的立場和理由,子貢是否聽從孔子的勸止不再堅持把餼羊廢掉呢?我們無從得知。但可以確定的是,告朔之禮從此成為歷史絕響,再也沒有任何朝代和國君恢復並遵行此禮了。
--------------------------------------
子貢欲去告朔之餼羊。子曰:「賜也,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要解通這段經文,首先要明白裡面的字
子貢,就是後面的賜,同一個人的兩個稱呼(名、字)
欲去,希望去掉,就是省卻後面所說之東西
告朔,月有朔望盈缺,告朔就是月朔之禮,要以一羊獻祭
餼羊,舊注言為宰殺未烹之羊,大概是前儒曲解以護孔子,宰殺未烹,子貢何需去之以愛羊呢?當為活羊
賜也,賜就是子貢
爾愛其羊,我愛其禮
你珍惜獻祭的羊,我珍惜獻祭之禮
------------------------------------------------------------------------------------------------
正月初六清水祖師誕辰,三峽祖師廟賽神豬總是讓廟埕及老街萬人空巷。(陳俊雄攝)
傳承超過百年的三峽清水祖廟正月初六賽神豬,11日參賽日截止,廟方表示,今年輪值的中庄集姓共推出10頭神豬參賽,將在19日秤重、21日公布最重神豬。另廟方也表示不會停辦神豬賽,但會在民國106年檢討是否延續贈送最重5兩黃金豬的獎勵政策。
隨著春節腳步到來,三峽清水祖師廟一年一度的賽神豬日也越來越近,祖師廟前晚開會討論後,公布今年輪值的大溪中庄集姓推出10頭神豬參賽。
祖師廟表示,每年正月初六清水祖師誕辰的大拜拜賽神豬,依序由劉、大集姓、陳、林、中庄集姓、李、王共七姓輪值,以往每逢「大集姓」輪值時,參賽神豬數量往往暴增,在民國80多年時,甚至還創下45頭神豬參賽紀錄,由於廟埕擺不下,還得擺到三峽老街。
外傳祖師廟賽神豬將在民國106年停辦,廟方人士強調絕無此事。
廟方說,12年前祖師廟提出金豬、獎狀等方式鼓勵信眾飼養神豬,特等獎得主可獲5兩金豬、一等獎4.5兩金豬、二等獎4兩金豬,但僅600斤以上才能有金豬拿,以下的只能拿獎狀跟紗燈。
為避免帶給外界不良觀感,2年後(105年)這一輪的爐主輪值結束,祖師廟將討論106年是否繼續提供金豬做為鼓勵,但神豬賽不會停辦。
另對於賽神豬是否「虐待動物」?廟方表示,賽神豬是超過百年的民間習俗文化,「違不違法不是祖師廟決定,而是由主管機關決定。」
------------------------------------
250年三峽祖師廟 發起全民提報古蹟運動
newtalk.tw查看原始檔
已經有250年歷史的三峽祖師廟,素有「東方藝術殿堂」之稱,竟然不具文資身份! 國內學界、文史專家與團體,最近發起「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為古蹟」行動,希望替這座老廟建立歷史身份。三峽祖師廟,從前輩藝術家李梅樹在1947年進行第四次修建後,將台灣廟宇提升至藝術層級,獲得有「東方藝術殿堂」美名。
當年,李梅樹請來著名藝術家林玉山、郭雪湖、陳進、陳慧坤、傅狷夫、林之助、梁丹丰、孫雲生、李秋禾、王逸雲、陳丹誠、歐豪年、蘇峰男等都是台灣藝術界一時之選;書法家陳雲程、于右任、閻錫山、林柏壽都在祖師廟留下重要創作,廟方再將這些繪製草圖或書法轉為石刻。使得三峽祖師廟成為台灣重要廟宇之一。
三峽祖師廟花了 36年時間修建,建築特色包括將祖師廟分為前殿與後殿,為三進九開間殿堂式廟宇,廣達約四百坪的空間。廟前有廟埕,「假四垂」式屋頂環境特徵;祖師廟與三峽老街相鄰,兩百多年來一直為安溪人沿河發展的聚落守護神,與早期三峽開發息息相關。
三峽地區文史工作者指出,三峽祖師廟是福建安溪移民信仰,西元1767 (清朝乾隆時期) 三峽地區的居民等建祖師廟,供一般信徒參拜祈願,以求平安從事開拓,藝術家李梅樹的重修,而奠定了祖師廟的藝術地位。
最近,由三峽文史工作者與台大老師邱函尼、台北市教育大學助理教授蕭文杰、台灣地方廟宇研究專家郭喜斌和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等人士,發起的「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為古蹟」行動,已正式向新北市共同提報,希望三峽祖師廟取得文資身分後,未來在修復過程,獲得專業修護的協助;因為三峽祖師廟是全民的文化財,250年來都是由信徒捐獻而建,透過文化公民權的行使,先指定文化資產,全民監督修繕,依照文資法規範,找到最好的匠師來進行修護工作。
郭喜斌指出,當他知道三峽祖師廟不具文資身分,相當訝異,這座廟宇俱足了在地文化自信,呈顯了「文化尊嚴」;對於三峽祖師廟未列為古蹟政府與民間都要負責;而納為古蹟後,對三峽和大台北都是加分的。
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行動小組指出,目前三峽祖師廟即將進行營建工程,要針對過去之結構施工,包括了漏水修繕,但是沒有文化資產身分,無法依法要求依照相關規範,全民亦無法監督,這些缺憾可能導致原屋頂樣貌被變更、藝術造型走樣,或無法依照原貌原材質修復,所以依據文資法三十三條:「發見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之建造物,應即通知主管機關處理。營建工程或其他開發行為進行中,發見具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及聚落建築群價值之建造物時,應即停止工程或開發行為之進行,並報主管機關處理。」
前輩藝術家李梅樹在1947年進行第四次修建後,將台灣廟宇提升至藝術層級,獲得有「東方藝術殿堂」美名。圖為當年李梅樹修建三峽祖師廟的設計圖。 圖:全民提報三峽祖師廟行動小組/提供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