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研究突破 製嗎啡不用種罌粟
a.msn.com查看原始檔
© 由 AFP 提供
(法新社巴黎18日電) 科學家今天表示,他們從基因改造的一種酵母菌,找到可用於製造嗎啡等麻醉劑的方法。不過科學家也擔心這項技術日後恐淪為毒梟的生財工具。
其他專家也同意這項說法,表示任何人只要擁有基本的釀造啤酒技術和設備,就可以利用這種酵母菌來製造嗎啡與可待因(codeine)等毒品。
這篇新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雜誌」(Nature Chemical Biology)的研究,和上月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PLOS ONE)的1篇研究,皆對透過生物工程培育的酵母菌來製造嗎啡等止痛藥物的關鍵步驟加以說明。
科學家試圖改造酵母菌基因,使其能夠製造成本較罌粟低廉、也較不易上癮的止痛藥。
在這份新研究,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C Berkeley)學者為酵母菌植入甜菜的一種酵素基因,使酵素轉化為酪氨酸(tyrosine),再轉化為嗎啡的前體物質reticuline。酪氨酸為1種容易從糖導出的胺基酸。
研究團隊並未繼續製造這些藥物,不過從嗎啡的前體物質reticuline轉化為嗎啡或可待因的過程為已知知識,還不清楚的是從酪氨酸到reticuline的過程。
研究人員警告說,這對製藥業可能是一大福音,卻也可能使自釀毒品加速實現。
研究共同作者杜柏(John Dueber)表示,即使不需10年或更久的時間,可能也要好多年,才能更可靠的製造出受到控制的物質。
不過杜柏說:「目前該思考的是因應這項研究領域的政策。這項領域研究進展地意外快速,現在就必須預先思考相關政策,以減少這項技術受到濫用的可能性。」(譯者:中央社陳怡君)
=----------------------------------------------------
阿富汗毒品為害 家暴增28%
方家敏 2013/12/25 18:32 點閱 113 次
阿富汗每10個家庭中就有1名毒癮者。 (photo by U.S Embassy Kabul Afghanistan on Flickr – used under Creative Commons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方家敏綜合報導】阿富汗為全球最大的鴉片製造國,本以為能可透過毒品產業改變經濟狀況,卻讓不少民眾因而染上毒癮,心神渙散,進而失業。在經濟來源短缺與扶養家庭的壓力下,毒癮者開始對妻兒暴力相向,造成2013年的家暴比率較去年增加28%。儘管如此,被實際定罪的男性施暴者卻不多,造成情況加劇。
《半島電視台》報導,一名男子因長年吸食海洛因,在癮頭襲來要求妻子將珠寶首飾讓他拿去典當換毒。妻子不從,遭到男子暴力相向,以石頭擊昏,再以小刀將妻子的嘴唇與鼻子割下。他們的4名孩子目睹這一切,卻也無力阻止。在醫院中妻子不斷說著:「這輩子我從來沒有對不起他,沒想到他居然企圖殺害我。」但這已是近兩天內第3件與毒品有關的家暴案。
【阿富汗為毒品大國】
阿富汗因地理位置與氣候因素,適合罌粟花生長,從1980年當地人就開始大量種植罌粟花,並淬煉為鴉片、嗎啡、海洛因等各式毒品,換取金錢和軍備,以抵禦蘇聯的入侵。從1992年起阿富汗的海洛因產製量就超過緬甸金三角、拉丁美洲等毒品輸出國,位居世界第一。
到了2007年,全球毒品交易市場中有92%罌粟花產製品都是源自阿富汗,總價約40億美元,其中4分之1歸於農民,其他則由地方官員、地主、運毒者等瓜分。另外,阿富汗也是全球最大的大麻產地。過去兩年,國際毒品需求與價格持續攀升,赫拉特省的製毒產業也達到全盛,投入製造、運送、販售的人口持續攀升。
據《紐約時報》報導,政府每年撥出約莫400萬美元的資金改善毒品犯罪與照護戒毒者,另外還有約1200萬美元的國際金援。2001年至今,美國已投入約600萬美元資金打擊阿富汗國內的鴉片產業。除了大規模掃蕩毒品交易與生產,也教導當地民眾種植高經濟效益的替代作物維生。但當地政府多將心力放在戰事與解決貪腐的問題,沒有足夠心力與資金打擊犯罪。
【毒品致家庭破碎】
根據國際毒品調查事務部的統計,身為全球最大的鴉片製造國,阿富汗目前吸毒人口高達160萬人,居全世界之首;換言之,阿富汗每10個家庭中就有1名毒癮者。
阿富汗的主要製毒地區赫拉特省約有7萬名用毒者,,該地戒毒中心的負責人表示,幾乎所有的毒癮者都會因為神智不清,或無法控制自己而產生暴力傾向。再加上大多數的吸毒者都沒有工作,失去經濟來源的情況下,為了買毒只要見到錢就殺紅眼,甚至不惜殺害自己的親人。根據美國法務部統計,有61%的家暴者都有酗酒、用藥的習慣,且毒癮者對配偶、伴侶施暴的比率是一般的9倍。
【家暴定罪率低】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指出,2012年阿富汗的18個省份共有650名登記有案的受暴婦女,2013年卻成長的28%,相當於832位登記遭受家暴。但根據《每日郵報》指出,在832件案例中只有109件依法行事,且在家暴比例攀升的同時,男性施暴罪犯的比例卻因而遞減,相對地反而有更多女性因「逾越道德」的罪名而入獄。
當地的女權運動人士歐扎拉‧內瑪表示,僅管因毒品施暴的案例近年來不斷增加,施暴者卻沒有得到相對應的制裁。國內的家暴案件定罪率過低,對性情扭曲的毒癮者而言施暴者自然不會當成一回事。「當男性潛意識裡深知自己可輕易用金錢、權力凌駕於法律之上時,他就不會改變自己,而是改變法律來順應自己的行為。」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