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察總長顏大和提非常上訴,陸正父:司法體系是飯桶,您認同嗎?
2016/7/16 上午 07:51:07

最高法院檢察署檢察總長顏大和15日提起非常上訴。陸正父親陸晉德(圖)得知後氣憤表示,最高法院應該駁回。 (中央社)
陸正父親陸晉德15日聞訊表示,此案纏訟近30年,不計其數的法官、檢察官、當事人及律師參與,不料總算盼到定讞卻未依法執行,還被檢察總長顏大和否定,他質疑背後目的是廢死,痛斥「台灣司法體系都是飯桶!」

高院院長派任案 草率不得

台灣人權指標不忍卒睹

昨天是國際人權日,但除了馬英九總統自我肯定人權政績,大多數人反而覺得「警察國家的幽靈正在台北的上空徘徊」。台灣民主基金會公布的二○一三年台灣民主自由人權調查成果,馬政府在「保障秘密通訊自由」的滿意度表現,也從前年的三.五分大幅度滑落到今年的二.四分,創下新低。當年馬英九用來批評前總統陳水扁的話,現在竟然像迴力棒一樣回到他自己的頭上。昨天,他連趕了幾場人權日的相關活動,而事實上呢?不僅是光說不練,甚至是說一套、做一套,導致台灣的人權狀況類似實質薪資所得,一年不如一年。

馬英九稱:他一向秉持「面對歷史就事論事,面對家屬將心比心」的態度處理二二八及白色恐怖事件,尤其戒嚴時期的執政黨與現在相同,均為中國國民黨,因此政府無從迴避,也毋須迴避;唯有誠實面對及誠懇檢討,才能還原歷史真相,並讓受難者家屬獲得心靈撫慰。然而,那些少數家屬早已淪為他的作秀布景,當他用嘴巴撫慰受害者家屬的同時,一雙手卻在製造新的傷痕。過去,國際媒體與機構對台灣的報導,偏重民主改革的進步面;五年多來,相關報導已經被新聞自由等人權指標的退步所取代了。

遠的不說,九月爆發的整肅王金平案,特偵組竟然開民主倒車,違法濫權監聽立法委員、檢察官,所獲理應保密之司法偵查內容提供馬英九做為鬥爭工具。尤其是,特偵組違法監聽立法院總機,被美國媒體比為台灣版水門案,簡直是民主國家所絕對不容之事。但馬英九反而一味袒護檢察總長黃世銘,發揮「實質影響力」讓法務部長羅瑩雪定調為無主觀犯意的行政疏失,連駐美代表金溥聰也越洋表示敬佩黃的勇氣及人格。這一切,如果不是為了逆勢操作擺脫馬英九的違法嫌疑,是為了什麼?

更扯的是,馬英九的「實質影響力」,還讓監察院的彈劾案未能通過,彈劾案的二次審查會據傳也將無疾而終。真是人權的大笑話,一位違法濫權監聽的檢察總長,竟然獲得馬英九的一路護送,好像唯恐這位破紀錄被起訴的檢察總長出了問題後果堪憂。我們真的想問,馬英九昨天所說的:「人權侵犯事件絕對不能再發生。」到底是廢話、空話還是謊話?這起違法濫權監聽案,所有立法委員的人權都受到侵犯了,主犯卻老神在在,不下台也不赴立法院備詢,難道馬英九的意思是指:「國王人馬的人權侵犯事件絕對不能再發生」嗎?

台灣的人權沉淪,當然不僅此例。從陳雲林到陳德銘來台「巡視」,馬政府都動用不成比例的警力,壓制人民的抗議權。他嘴巴說「人權保障沒有國界」,卻對中國專制政權唯唯諾諾,不敢行動聲援被監禁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更不敢支持中國的民主運動。可以說,對中國、對台灣,馬英九皆非人權之友。他自己支持度僅存九.二趴,所到之處也強力反制抗議民眾。人民行使公投的權利,只要違背馬英九的意旨,一個接一個被技術性封殺。罷免馬家軍立委的連署,也遭中選會技術性干擾。如此這般,豈止是「警察國家的幽靈正在台北的上空徘徊」?根本就是「警察國家的幽靈正在台灣的大街小巷徘徊」了!

政治人權每況愈下,經濟人權亦復慘不忍睹。馬英九經常炫耀簽署聯合國兩項人權公約,但其「經濟鎖進中國」的「開放是常態」總體政策,造成台灣的產業、資金、技術不斷流往中國,台灣人民的就業機會也流往中國,從而實質薪資所得倒退到十六年前的水準。在一片民不聊生聲中,馬英九親自主導油電雙漲政策,帶動物價齊揚,搞得愈來愈多人水深火熱、愈來愈多家庭悲劇發生。台灣從均富繁榮,落到連基本的經濟人權都不保。只想把台灣的主權與人權、民主與法治,向中國的低標準看齊以無縫接軌、終極統一,馬英九真是把「寶島」變成「保倒」了。

-------------------------------------------

◎ 錢建榮

司法院今天召開人事審議委員會,高等法院院長陳宗鎮六年院長任期將滿,最高法院庭長石木欽在無其他行政首長職的歷練前提下,將「一次加足」直接派任高等法院院長。

高等法院院長有多大?他掌理全國所有法院(最高法院除外)法官的司法行政監督,也擁有各法院院長的實質推薦權,並可對所有法官發動自律及懲戒的權限。更別說我國有限制上訴第三審案件之規定,高等法院在許多案件上就是事實兼法律上的終審法院,其影響力不會小於最高法院院長,而他更是最高法院院長的「儲備人選」。高等法院院長的派任,當然就象徵司法院對於司法改革與人權保障的態度。

石木欽庭長的人權觀念如何?民間團體高度質疑冤判,司法史上羈押期間最長(長達廿三年)的邱和順綁架陸正等案,就是在石庭長手中屢屢撤銷發回,無法確定。不敢自為無罪判決。直到妥速審判法規定羈押期限最高不得超過八年,不知是否畏懼釋放邱和順的壓力,該案突然間就上訴駁回死刑確定,遭到外界質疑「速審法」變成「速死法」

媒體形容為「驚世媳婦」的林于如死刑確定案,也是出自石庭長的合議庭之手。因為公開的量刑辯論,外界始得以知悉林于如的智商竟然只有不如小學生的五十七,比自白殺人卻為高院不予採信而判決無罪的「空總女童姦殺案」的許榮洲的六十九還低。該案無視專業的鑑定報告,不願對林于如是否遭長期家暴的有利量刑因素詳查,更無視聯合國基於兩公約規定,要求對智障者不能判處死刑的決議,更可笑的是不願「三個無期徒刑等於免刑判決」,連林于如最後一面也不見,無論如何都要賜她一個死刑,引來人權與婦女團體的聲援。

在世界人權日隔天要審查這起參不出道理的人事案,我的心情異常沉重。司改需要有正確人權觀念的人來推行,尤其涉及全國普通法院體系人事龍頭的高等法院院長,影響何其重要,倉促草率不得!

(作者為桃園地方法院法官,兼司法院人事審議委員)

------------------------------------------------------------------------------

◎ 呂一銘

去年底的「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因北京強迫台灣媒體對「六點倡議」背書(特別是有國營媒體主管包括中央社、公視等參加),無異是羞辱了台灣媒體的自主性,還昭告天下,讓台灣的「新聞自由」淪落(我們的名次已由2010年跌到47名,2011年更跌到48名,2013年才回到47名),無怪引起國際關注和議論。其一是台灣難道已走向「香港化」了嗎?另一則是批評馬政府愚不可及,明知中國沒有「新聞自由」,竟然沒有對策,讓台灣媒體任由老共「擺布」?

不可諱言的,新上台的習「強人」對控制媒體作風強硬,不論是「新三反」(反黨、反國家、反民族),或是「七不講」(普世價值、新聞自由、司法獨立、公民權利議論、公民社會、黨的歷史錯誤及權貴資產階級),都是「掐住」媒體的頸子和命根子,並通知媒體單位記者在未得當局許可之下,不得於「微博」轉載、引用海外媒體報導等等,不一而足。像前一陣子的「新快報」記者剃光頭認錯照片,就是一個「殺雞儆猴」的樣板。

換言之,中國媒體之淪為「傳聲筒」工具,無乃自然。就像美國「自由之家」主席大衛克萊默(David Kramer)在去年報告中所說,中國依然列為「不自由國家」,猶甚且超越國界,審查過濾來自其他國家的新聞。像去年24名包括紐約時報和彭博社等記者的簽證都遭到刁難和報復,即為例證。主要是因報導、揭露了中共政治局常委級別官員的家產醜聞。而紐時中文網又傳出不堪長期遭到北京遮蔽帶來的經濟損失,刻正評估是否結束中文新聞網站。諸此雖因美國副總統拜登和英國卡麥隆最近訪問北京時斡旋,獲致舒緩,但此警訊卻已造成「寒蟬效應」,受到國際社會的密切關注。

其實,馬政府從上台以來,對中國舖天蓋地而來的政經攻勢(含媒體交流合作),大多採「被動」或「不變應萬變」的態度,並無什麼對策(從2009年以來,泰半以三條件作制式回應,包括中國應該解除對台灣新聞網站的封鎖、允許台灣雜誌在中國落地發行,及中國停止干擾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廣播等,藉以「交換」中國新華社、人民日報常駐台灣)。而胡錦濤主政時期,忙於「以經促政」,搞ECFA,著墨不多,頂多加強文宣,或促成台商買媒體或偷渡中國廣告招商等。

及至習強人上台後則不然,他師法老毛,對媒體部分相當著力,亦因常年擔任閩浙要職,對台知之頗深,像以「圍點打援」戰術孤立台灣主流媒體,並以非主流的「量變」影響主流,相當厲害。又如對美國的主流華文媒體,就軟硬兼施、威脅利誘奏效,並不惜花大錢透過論壇、講習、研討會等活動交流,招降納叛,此知名的何清漣教授著述中均有提及,完全是一種「分化、統合」的統戰手段,逼使媒體經營者和編採人員就範。

如今「海峽兩岸媒體前瞻論壇」,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像拒邀自由時報和蘋果日報兩大報,便是寧可濫芋充數以壯聲勢的做法,還邀國營媒體主管「默認」(如果北京未經台灣媒體同意就發表聲明,與會的台灣媒體人應提出抗議,不能只是「不承認」),便是一種另類「背書」,自遂其統戰目的。

顯然在馬政府未有更好的兩岸媒體對策之前,自須步步為營,否則便易落入陷阱,萬劫不復。為今之計,何妨參照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和守護民主平台研議的兩岸簽署「新聞自由保障協議」(包括保障採訪自由、人身自由、報導自由、行動自由、網路自由、流通自由,以及雙方各級政府及所屬公營企業,不以任何直接或間接方式介入對方媒體經營,干涉人事或節目內容,並嚴禁購買有償新聞或置入性行銷等),落實推動,才是正辦!(作者為前國營台灣新生報發行人兼社長)

------------------------------------------------------------

媒體之恥 政客之恥 你我之恥

◎ 張勳慶

在二○一○年中國劉曉波得到瑞典諾貝爾和平獎,而這位得獎人至今仍遭中共監禁,直到二○一四年才有人想起此事,那就是有三位港人針對劉曉波妻子、也就是詩人劉霞,因夫而受到牽連,也遭中共軟禁在北京家中,要去探視劉曉波一面,還得先經過談話內容彩排,且一次面會只有三十分鐘。

這則新聞傳到一度以人權立國自稱的台灣,沒有多少人關注,主要媒體,不論是平面和電子,也沒幾家要(敢)登。最後是呂秀蓮、李昂、蕭美琴站出來,簡單聲援劉霞一下。會如此知情者一看便知,台灣眾多媒體不報導,是擔憂得罪中共損及企業版圖和其他利益,商人無祖國,竟沉淪到媒體也跟進,還無人權理念。這和往昔大登翁山蘇姬和過世的曼德拉相較,十足風向雞選擇性報導。

同樣的,台灣也沒有媒體去問國內官員對此有何看法;何以以前報導六四天安門整版大篇,今日對劉曉波便視若無睹?這是民主國家當有的精神嗎?

更現實之處,那就是中國大陸當局,對於一位因發出民主聲音而榮獲諾貝爾桂冠的文化人,竟然更加緊抓不放,連他的老伴都不放過!那不禁讓人質疑,以此種標準,兩岸間最基本的文化和學術交流,能走得下去嗎?

諾貝爾和平獎強大光環,不一定真的頒對人,因為這有前例可考。但因得獎而下場更慘,基本人權更遭剝奪,大家也只看到金錢而不管人權,可能劉曉波是第一人,「民主之賊」你我有份。

可以想見,以目前態勢,國內不分藍綠政治力量,都不敢在與對岸互動上提這個基本人道關心,甚至劉曉波、劉霞成了禁忌名詞。因為大家都盤算著自身中國政策對選舉的影響,會不會因此而碰壁、踢鐵板,或者和中共談不下去又拒絕溝通。

當劉曉波早在金錢巨利和個人權力爭奪中被甩在一旁,那真當反問,你我還有臉自稱是民主人權國家嗎?

(作者任職文化機構,新北市民)


反墮胎公投懲罰了誰?
2019-10-17
https://is.gd/tiUOX4
青少年懷孕的議題,究竟是個人因素,還是社會結構所導致的結果?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反墮胎公投已通過第一階段連署。有宗教團體推廣「青少年純潔運動」,在全國小學晨讀課有組織地恐嚇不守貞的危險。現在更進一步,訴諸立法懲罰不守貞。去年宗教團體反同公投一役,持續以劍橋分析政治公關公司的手法操弄資訊。甚至在投票所前分送指導投票的傳單,誤導年長選民。原先民進黨的支持者和中間選民,許多人因為被LINE群組的恐同謠言轟炸說服,採取反同立場,大規模轉藍。
反墮胎公投繼續把選民洗藍,國民黨主席吳敦義說,國民黨執政就簽《兩岸和平協議》。那麼簽完兩岸問題變成中國內政問題,就算台灣人被送中,各國也無從插手支援反送中,統一在望。無論選舉結果如何,2020大選以後台灣如果僥倖還有選舉,每屆附贈宗教立法公投絕不意外。現在政府縱容劍橋分析的後繼者肆虐,是民主危機和國安問題。
尤美女立委表示,反同公投過關後,導致9位同志自殺,事後得到「人權不能公投」的血淚教訓,如果今天又被政府當成空話一句,這樣可以嗎?
反墮胎公投以懲罰懷孕青少年作為政治套利的祭品,令人無法原諒。是否對他們來說,沒有一巴掌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兩巴掌。本文說明,為什麼甩巴掌無法阻止青少年懷孕。
「沒有人愛」的女孩
如果無法想像青少年為什麼要替自己找這種麻煩,看看韓片《寄生上流》裡的兩個女兒。
第一個是窮人家少女金基婷,假扮上流千金「潔西卡老師」面試當社長小兒子家教,端起冷酷高傲的貴族架子鎮住富太太,撒謊面不改色,流暢自信。富家男童多頌手持玩具弓箭滿屋子亂跑、朝人胡亂射擊,流氓舉動連富太太都連說沒轍。金基婷試教,堅持跟多頌單獨闢室密談。
再跟富太太談時,金基婷叫多頌離席,多頌竟然手貼褲縫、恭敬鞠躬才敢走,前後判若兩人。治得了外強中乾的富太太,也治得了寂寞無依的小霸王,乍看金基婷能擺平任何事。然後電影才逐漸鋪陳她內心的無助騷亂。
全片父親初次注意到她,是評價她偽造學歷證件,說「如果有首爾大學偽造文書系,一定榜首」。然後,女兒冒充派遣公司電話客服騙人,父親也在旁自豪吹噓「女兒聲音好聽,像我」,乍看父親讚美了女兒的才能,但卻是用來證明父親自己的價值。
女兒設計陷害了社長僱的尹司機,讓父親當上新司機,起初顯得自私,犧牲別人毫不在乎。父親擔憂尹司機失業後能否找到工作、新老闆好不好時,女兒突然情緒崩潰,抱怨「與其同情別人,不如先顧好自己,我們才危險。有時間關心尹司機,不如關心我就好」。
一家人享受豪宅之樂,爸媽客廳沙發睡醒了就問兒子在幹嘛,沒想到女兒。只有女兒遠離全家,一個人躲在樓上豪華浴缸裡泡澡看電視。這個鏡頭,對應於富爸爸社長在異時同地獨自泡澡的鏡頭,也對應於金基婷在自家坐馬桶的悲慘畫面。
窮人家遇到危機,女兒問父親怎麼辦,父親說不用怕,就交給他處理。女兒不相信,回到貧民窟豪雨水災淹水的家,獨自默默坐在馬桶上,對著腳下灰色水面抽菸。泡澡鏡頭說明女兒的快樂無從分享,坐馬桶鏡頭說明她的憂慮無人商量,內心荒涼。 https://is.gd/tiUOX4
為什麼?原因要從前頭的戲去找:在父親擔憂尹司機時,女兒大叫:「別擔心什麼尹司機了,關心我啊!」但,還是沒有人關心她。她才能雖然高,雖然盡力守護家庭,但爸媽只圍繞著兒子過活,女兒非常寂寞。
第二個是富人家女兒朴多蕙。家教凱文老師教多蕙,多蕙罵多頌扮無厘頭藝術天才全是裝的。因為她嫉妒,她寂寞。見到凱文老師帶潔西卡老師來面試,多蕙問「她是你什麼人」,凱文以為騙局被揭穿;等多蕙問「是你女友吧」,凱文才鬆一口氣,揭露多蕙嫉妒,她寂寞。許多父親缺席的女兒,經常會懷疑伴侶有第三者。
她在嫉妒什麼呢?
第一次,社長每天下班回家,不只家人,連三條狗都衝出來迎接。而社長只顧大喊:「朴多頌!你在哪裡!」狂抱多頌。
第二次,在豪宅庭園,多頌隔著墨鏡看太陽,用爸爸送的無線電對講機報告雲況。爸爸在屋裡聽,對講機甜蜜直播「朴多蕙嘟著嘴,臉超臭」。因為多蕙說不想去露營,想跟凱文老師留在家中讀英文,爸爸不准。富太太恐嚇她說,弟弟生日露營大事,不去你一定後悔。
第三次,露營回家,多蕙抱怨母親只想到多頌、爸爸。因為富太太回家前先叫女傭煮麵給多頌吃;結果問了多頌、社長,他們都不吃。富太太自己吃掉,沒想過多蕙。富太太無辜,說若多蕙想吃,就叫女傭再煮好了嘛。這話當然是閃避問題。多蕙講的不是麵,是愛。
第四次,爸媽在庭院辦多頌生日宴熱鬧非凡,多蕙就像當初金基婷一樣,躲在樓上。
第五次,生日宴出事,爸媽圍著多頌驚慌失措,沒人注意到多蕙。
所有戲都說明,這家媽媽以爸爸為主。爸爸的自戀展現於只關注兒子,所以媽媽也只關注兒子。為什麼多蕙會跟每個家教男老師談戀愛?為什麼《房思琪的初戀樂園》房思琪會遭受補教老師性虐待?因為老師侵犯她時,她只想到母親在欣賞她的獎狀,所以她沒有對象可以投訴。在高度成就競爭下,富爸爸關注女兒只關注成績,所以媽媽也只關注成績。
沒有人關心女兒們。
未婚懷孕的責任,到底在誰身上?
在現實中,只有更慘。
懲罰無法預防青少女懷孕,這是現場經驗殘酷的結論。中山醫大婦產科醫師林靜儀的醫療紀實《診間裡的女人》當中的一篇〈小兒科來的女孩〉中說,13歲的女孩半夜3點肚子痛急診,小兒科發現月經過期,會診婦產科,發現有孕。結果是女孩因為子宮外孕切除一條輸卵管,醫師以經驗判斷「很可能短期內會再懷孕」,那另一條也會被切掉。果然一年後又見到女孩挺著6個月大的肚子等產檢。
當初女兒第一次懷孕,爸爸臉色鐵青出現在病房,痛罵女兒一頓。醫護和家長都以為女兒「以後就知道怕了」,但作者表示,責罵或懲罰無法預防青少女再懷孕。
要預防很難,因為背後因素是男女交往的地位不平等,少女不敢開口要求男生戴套,或男生堅持要少女冒險不戴套;缺乏知識,無法明確抉擇懷孕計劃。婦產科醫師無法片面解決,只能充實青少年男女的避孕知識、保險套,稍微減少機會。書中描述的責任源頭是什麼?女孩沒有做好性把關,還有不負責任的男孩。
公投要懲罰墮胎的女性和醫師,是性別歧視的一部分。男性決定不戴套,女性受罰生小孩,未來墮胎還要被宗教團體懲罰,這有沒有罰錯人呢。退一百步說,如果要以反墮胎來懲罰性行為,豈不是應該罰這些不戴套的自私男性,無論是否懷孕都是一砲100萬,消除心存僥倖賭不會懷孕的想法。也許這能讓他們想想女性為生養小孩付出的代價,那遠遠不止於此。
受虐、逃離、階級複製
一擲數千萬連署公投的宗教團體也許從未想過,未成年生育是貧窮問題,經常只是因為少女無家可歸。
報導者網站李雪莉、簡永達、余志偉的《廢墟少年:被遺忘的高風險家庭孩子們》一書紀錄,一個17歲少年說,有天有個男人開車到他家,放下一個男孩,車就開走了。那陌生男孩是少年同母異父的兄弟,被沒見過面的一家人收留後,趁夜拿石頭去砸外勞。老師以為,砸外勞是氣媽媽交了外勞男友。但是,男孩說,他猜自己的爸爸應該是個外勞。
生育回應了底層高風險生活的寂寞飢渴,滾雪球擴大傷害。
台灣一年2萬多件高風險家庭通報,新北市佔了近4成。善牧蘆洲少年福利服務中心主任侯雯琪形容欠缺照顧的孩子為「百元少年」,他們每天怎麼吃,就是早午一顆茶葉蛋加一罐豆奶,晚上一大碗滷肉飯配免錢的湯,偶爾去少年之家等機構吃一頓飽。
22歲的嘉妤就曾是這樣的孩子,水泥工父親長期家暴她和她母親,失業後成天酗酒,常捶女兒的肚子,拿她頭去撞牆。所以她14歲就逃家,被通報中輟。高二她半刻意懷孕,奉子成婚,「明知道這條路不好,但為了逃離原生家庭,腿斷了也要爬過去。」父親去年多重疾病過世,她覺得解脫了。婆婆常給嘉妤臉色看,丈夫愛玩交友軟體,離婚後嘉妤失業,無處可去,只好暫住夫家。
每年約有900位15到17歲的少女生育,再就學者不到四分之一。貧富懸殊正在加劇,2011到2017年,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戶數和人數都不斷升高,從16萬3千戶增加到26萬戶,從43萬人增加到67萬人。2013年調查發現,低收入戶和中低收入戶,父母47.9%國中學歷以下,離婚和分居是一般家庭的一倍以上,更多喪偶和貧病。這為少女未來一生的漫長受虐,準備好了一切條件。
南台南家扶中心督導蔡雅貞,擔任兒保社工督導後,轉到婦女庇護所。卻碰到輔導過的兒保個案,15歲懷孕,被男友毆打,來申請緊急庇護。在婦女庇護所,她發現受暴婦女很多小時候是兒保案,長大就離家,在外面誰要收留她?通常會碰到不合適的男人,男友對她們家暴,然後她們又打小孩。虐待使她們感到自己毫無價值,靠酗酒吸毒填補空虛,影響教養風格,導致傷害代代世襲。
那些「後段班女生」的生涯
她們和嘉妤的處境,是醫師教育青少女避孕能改變的嗎?
國內外學者都注意到這些少女的性早熟表現。《診間裡的女人》裡,林靜儀醫師看著國中女生懷孕,想起自己當年在南投讀國中,剪了耳上2公分的西瓜皮髮型,滿心焦慮比不過台中國中生英文讀3本補充教材時;後段班女生已經把制服改出腰身、燙出線條,把裙子改短,吹瀏海,週末兩女各自找男同學回家開房間,幾個月後懷孕休學結婚。難再有如林靜儀醫師升學和事業的機會,脫貧無望。
後段班女生的提早性成熟,統計上很明顯。英國流行病學學者理查.威金森、凱特.皮凱特的《社會不平等:為何國家越富裕,社會問題越多?》書中談到,有許多研究證明,幼年衝突,與父親缺席,預示較早成熟。她們比沒有這種壓力的女孩早發育和進入生理期,而較早進入青春期也較常提早性行為和未成年生育。
心理學家布魯斯艾利斯追蹤研究美國和紐西蘭的女孩成長過程,發現父親缺席的時間越長,女兒越可能提早有性行為、和未成年懷孕。父親缺席的影響,遠超過女孩的行為問題、家庭壓力、管教風格、社經地位或社區環境。
讀者會驚訝發現,性早熟是女兒治療困境的適應行為,滿足依戀父親、尋求保護的需求。這種適應冷不防把她們拖入懷孕的困境。
這些家庭沒父親,是因為因為高失業、低薪地區的年輕男人自顧不暇,要養小孩無疑雪上加霜。收入低到無法養家,無法負擔責任束縛,也受不了養不起家的自尊壓力,而逃離家庭或忽略家庭。
未成年生育可說是貧窮厄運的放大機,容易導致早產、嬰兒猝死、教育失敗、犯罪、世襲未成年生育、失學、貧窮等。書中談到,假如青少年學會了不信任別人,相信人性自私投機,資源稀少而且難以預測,那麼他們會生理早熟、提早發育性徵、感情關係短暫、較少投資於親子關係。
金基婷不信任別人,相信人性自私投機,資源稀少而且難以預測,所以她才能抓住機會輕易犧牲尹司機。
弱勢女兒會不會未成年懷孕,取決於她遇到什麼男人,是無心接吻的凱文老師,還是補教老師李國華無情的利用少女來滿足心靈空虛。《社會不平等》書中案例是2005年12歲、14歲、16歲的英國三姊妹分別產子,小妹男友分手,二姊男友否認有上床,大姊男友是38歲的男人,至少是4個孩子的爸。
她們需要的,從來就不是懲罰
《社會不平等》指出,英國未成年少女生育率,最窮的四分之一家庭有5%,是最有錢四分之一家庭的4倍。美國也相仿。較不平等的國家如美國,未成年生育率是富國OCED國家第一名,是較平等的國家如歐盟平均的4倍,日本的10倍。 
貧富懸殊,原因在政治分配。政府決定了利率、稅率、匯率、勞動法令,就決定了房價、薪資、物價、工會是否存在、勞工有沒有勞資談判籌碼。民主是消除貧窮,爭取平等機會。獨裁就是繼續呼青少年巴掌,要求最末端受害者負責,期待事態因此有所改變。
弱勢少女需要有地方住,需要有東西吃,需要有人照顧、疼愛,需要有人陪伴她、聽她講話,需要受教育的機會,需要有人期待她成長,需要被人需要。事情就這麼簡單。有錢有勢的大人把錢花在甩她們巴掌上,於事無補。 https://is.gd/tiUOX4
《診間裡的女人》中的另一篇〈陸橋〉,救護車把一個年輕女孩送進急診室,到院已經沒有呼吸心跳,白皙清秀,烏黑的短髮被血黏在額頭,雙眼緊閉,表情安詳。醫師奮力為她做心肺復甦術,不斷注射各種藥品,卻一直測不到心跳血壓。最後才發現,女孩的後腦全碎了。像是打過仗的一團亂,全安靜下來。隔天的報紙說,第一志願的高中女生,跟已婚男友談判後,從陸橋上一躍而下。
你可以繼續呼屍體巴掌,期待她會醒。但,拚命裝睡的人是你。  https://is.gd/tiUOX4
(作者曾任《自由時報》主編、台北之音電台主持、《Premiere首映》雜誌總編、《明日報》、《蘋果日報》主編、金石堂書店行銷總監,現職寫作。獲《聯合報》等文學獎,著《帽田雪人》、《愛比死更冷》等書。​本文授權轉載自《思想坦克》,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https://is.gd/tiUOX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