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台銀114年 中國據點遠及海南島 | 自由財經 - https://goo.gl/7ZUmqR


台銀114年 中國據點遠及海南島--- 舊台灣銀行在中國

舊台灣銀行在中國支店(分行)

日治時代 在中國擁34據點

〔記者盧冠誠/台北報導〕一八九九年成立的台灣銀行,開幕至今超過一一四年,不僅是台灣第一家銀行,日治時代在中國還擁有三十四處據點,包括支店(即分行)十二處、出張所(即辦事處)二十二處,在清朝時的一九○○年五月成立首間廈門支店,最遠據點甚至達海南島。

「歷史如果是一部未完成的小說,那麼未來的方向,或許可以從過去的足跡中尋找;藉由回顧日治時代舊台銀在中國的布局,鑑往知來,不僅意義特殊,對於我國銀行業的西進,想必會有一些啟發。」台銀經濟研究處處長徐千婷說。

徐千婷表示,甲午戰爭結束後,清朝與日本於一八九五年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一八九七年日本國會通過台灣銀行法,成立「株式會社台灣銀行」(舊台銀),並於一八九九年九月二十六日在台北正式開業。

當時的台灣銀行,除了執行中央銀行功能外,也支援台灣產業發展、累積資本,並進行台灣本地及對外投資,將營業範圍擴展到中國及東南亞等地。

一九○○年 首設廈門支店

徐千婷指出,由於日本認為台灣在行政、農工商業、學術、技藝等方面受到福建的影響頗大,而廈門又居於中心位置,於是一九○○年首先在廈門設立支店,其後日本不僅以廈門支店作為南進的灘頭堡,更陸續在香港、福州、汕頭、廣東、上海、漢口等地增設支店。

自一九○○至一九四五年,台銀在中國已經累積三十四處據點,華北地區設有一個出張所(大連出張所)、華中地區有十八個據點(五家支店及十三處出張所),其餘十五個據點則分布在華南地區及海南島。

3處支店 目前由中國使用

這些在中國的據點,目前仍做為銀行辦公處所者為上海支店、漢口支店、廈門支店等三家,分別由中國招商銀行、中國人民銀行武漢分行清算中心、中國工商銀行使用。

 

------------------------------------------------------------------------------------

◎ 羅克

台灣銀行幾歲了?它的經濟研究處長說,台銀一八九九年成立,今年一百一十四歲。但是,台銀官網卻說它成立於民國三十五年,英文版也是一九四六年,以此計算,只六十七歲。金融界龍頭的官方網站連自己幾歲都搞不清楚,怎會如此錯亂?

 答 案在外來政權的威權統治。官網說台銀六十七歲,是只從戰後起算,把日本時代重要而輝煌的行史一筆勾銷。這是外來政權一貫作風,它無視這塊土地所曾發生的事 物與主體性,敵視「前朝」,強把日本時代的遺留盡可能消滅,連歷史與記憶也難逃蹂躪。台銀總行的文藝復興式古典建築它毀不掉,就動起竄改歷史的勾當;即使 董事長一職,也要到成立九十多年後才出現第一位台灣出生的許遠東。

 進入民主時代,照說這種竄改歷史的威權殘遺不該持續。同樣成立於日本時代(一九二八年)的台灣大學,公開文件說「台大建校已邁向第八十五個年頭」,就是已經落實轉型正義的例子。台銀官網搞不清楚自己幾歲,正好凸顯它被閹割的歷史,以及更悲哀與墮落的,被洗腦的史觀,到今天仍籠罩不去。

 台銀連自己幾歲都不能實事求是而算清楚,公眾如何期待它計算利息等基本業務準確不出錯,並妥善服務這塊土地上的所有人們?

 (作者為新聞工作者)

-----------------------------------------------------------------------------

扁決定留四四南村 歷史遭滅跡

 
四四南村的眷村文物館敘傳,只以文化界人士帶過,未能介紹重要的參與者。(記者劉彥甫攝)
四四南村位置約在現今莊敬路與松勤路交叉的四公頃腹地,應為國民政府在台建立的第一座眷村。(資料照,記者張嘉明攝)

文物館歷史展示資料中 隻字不提

〔記 者劉彥甫、林惠琴/台北報導〕捷運信義線通車後,位於台北一○一/世貿站後方的四四南村湧現大量參觀人潮,但不少眼尖民眾發現,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 內,推動台灣第一座眷村—四四南村「博物館化」,力保眷村歷史,而今四四南村文物館落成後的歷史展示資料卻隻字不提。前經建會副主委張景森與小英教育基金 會社會發展力主任楊長鎮等眷村保留運動參與者對此都感到相當遺憾,張景森更在臉書上質疑:「這些外省政客為何要掩蓋這個事實?」

民政局長:公文未見扁 是馬推動

但民政局長黃呂錦茹表示,針對保留四四南村一事,自接任以來,公文上未曾見過與陳水扁相關的資料,只清楚是馬英九擔任台北市長時推動,而且詢問其他資深同事,也不知道陳水扁原來有參與此事,因此對於歷史沿革只是提供所知的,而無其他用意。

張景森:扁堅持留下來 當年挨批

張 景森在陳水扁擔任台北市長時擔任發展局長,上週他在別名「藤井樹」的臉書貼上自己在四四南村前的照片,並說:「幸虧我們還活著。一九九八年,即將要拆除的 四四南村,在扁市府的堅持下保留下來,成為台灣第一個保留的眷村。當時有個姓費的傢伙說,信義計畫區保留破落的眷村,是為了要用來羞辱外省族群。我記得, 陳水扁為了化解族群的不信任,要我去找林正杰、凌峰、林美倫,請這些外省菁英發聲支持。可惜歷史是現在當權者寫成的眷村保留下來的決定者陳水扁,在現有 的展覽之中,完全被消音滅跡。」

楊長鎮在接受記者訪問時也回憶到,二○○一年時,加拿大籍的史康迪、葉乃齊與自己成立的「四四南村古蹟促進 聯盟」,向文化局申請四四南村為市定古蹟。當時的眷村還有竹片及石灰泥巴建造的房屋,與日治時期留下來的碉堡,儘管在二○○三年,最後只保留四棟建物,但 各時期為四四南村聲援的重要活動者,都應該被世人所知。

前天記者走訪四四南村,住在南港瓶蓋工廠附近的金先生提到,歷史建築一經都更就「回不來了」,雖然四四南村得以保留,但存廢的論辯太久,保留面積還是太少,現在連文物館都將過去參與者的貢獻含糊帶過,實在「不夠意思」。

網友:國民黨當權之後 竄改史實

也有網友在臉書回應:「這件事被揭露的重點不在於民進黨有沒有人發聲,在於國民黨將當初陳水扁極力保留的經過完全滅跡,這形同竄改或隱匿史實。」

 --------------------------------------------------------------------------------------------------------

【小檔案】四四南村

四四南村位於台北市三張犁,位置約在現今莊敬路與松勤路交叉的四公頃腹地。村內居民全為聯勤第四十四兵工廠的廠工,因位於四四兵工廠之南,故名四四南村。依據「四四南村國家古蹟促進聯盟」調查,該村興建於一九四八年,應為國民政府在台建立的第一座眷村。

(記者劉彥甫)

-----------------------------------------------------------

四四南村扁有功 將重製解說牌

四四南村的眷村文物館敘傳,只以文化界人士帶過,未能介紹重要的參與者。(記者劉彥甫攝)
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推動四四南村博物館化,吸引劇組取景。(資料照,記者胡舜翔攝)

〔記者林惠琴/台北報導〕前總統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決定保留四四南村,但文物館展示史料隻字不提的爭議,在市議會民政委員會要求下,民政局跨部會調閱資料,證實陳水扁功不可沒。藍綠市議員均表示,未來將要求重製解說牌內容,一定要完整還原史實。

根據民政局調閱的資料顯示,四四南村文化保存推動過程,最初追溯至八十六年函送至都委會審議的「修訂台北市信義計畫區地區細部計畫暨配合修訂主要計畫案」,正值陳水扁任台北市長期間,印證其對於此事確實有所貢獻。

市議員吳思瑤認為,四四南村一案土地問題最關鍵,因此陳水扁堪稱是最大功臣,但信義區公所在一○二年修繕該地解說牌紀念社區民眾與文化界人士時,竟然獨漏最重要的人,顯然存有「刻意」抹滅歷史的跡象,未來會要求更換解說牌,將有貢獻的人士據實列出,以傳達正確的訊息。

市議員李芳儒也贊成更換解說牌,他指出,雖然民政局提供的官方資料未見具體參與人士的名單,但建議可從報章雜誌尋找資料,整理出推動過程的有功人士,並且全數列在牌碑上,而非草草帶過,畢竟每一段歷史都有必要完整呈現。

民政局強調,未來將依市議員建議,整合相關文獻,還原四四南村文化保存的歷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