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外交失靈!日本提前退還中國2貓熊 擬再還16隻朱鷺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動物外交失靈!日本提前退還中國2貓熊 擬再還16隻朱鷺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記者陳慰慈/台北報導〕北市產發局將在後天公告貓熊寶寶「圓仔」的公益授權條文內容與圖片,至於商業授權部分,權利金加上保育金,北市府最高抽八%,以增加市庫收入與動物保育經費。
產發局長黃啟瑞指出,公益授權申請分為兩類,一為非營利團體且用於公益,二是營利公司,但販售所得拿來做公益,由於公益授權免費,商品得印上台北市動物園Logo,且開發商品將限於馬克杯、T恤或資料夾等低單價文具用品。
黃 啟瑞表示,商業授權則要收取權利金與保育費,比率多少目前還在討論中,可能各三到四%,舉例來說,廠商賣一百元的商品,每件要給市府六到八元的授權費,因 商品單價較高、變化也多,甚至可以做成3C商品,有廠商提出想做「圓仔」數位相機,另還有廠商研發「擬真」的圓仔玩偶,SIZE跟圓仔一樣,手腳還能轉 動,就像家裡有一隻真的圓仔,每隻八百到一千元。
不管是公益或商業授權,廠商開發的商品均須經產發局、觀傳局、北市動物園與專家學者組成的產品審議小組審查,審核廠商申請授權品項與數量,並按比例收取授權金。
-------------------------------------------
研究:貓熊該吃肉而不是竹子
2015年05月23日 06:32 楊明暐
大貓熊整天啃竹子,科學家卻發現牠們比較適合吃肉。(美聯社)
眾所周知,大貓熊整天啃竹子,應該屬於草食性動物,但科學家研究卻發現,大貓熊的消化系統屬於肉食性動物。
香港《文匯報》網站援引外國媒體報導,研究人員對121份大貓熊糞便樣本進行基因分析後發現,大貓熊腸道內的微生物群最適合消化肉類。然而,大貓熊在過去至少700萬年裡實際上一直進食竹子,而竹子作為大貓熊的單一食物來源也至少有200萬年歷史。
美國《微生物學》網路雜誌最近發表這一研究成果,對這種瀕臨絕種的動物也許不是什麼好兆頭。目前僅有大約1600隻野生大貓熊仍生活在中國大陸的森林裡。
論文作者寫道:「大貓熊腸道菌群的特殊性或許令大貓熊面臨滅絕的高危風險。」
理論上說,大貓熊腸道內的微生物應該很活躍。大貓熊每天要吃12至13公斤竹子,消化這些食物需要長達14小時。竹子進入大貓熊腸道後,酵素應當開始忙於消化這些纖維。在某種程度上,大貓熊已適應牠們與眾不同的食草習慣。研究指出,牠們有「強大的顎和齒」,能分解大量的纖維。
但另一方面,進化顯然拋棄了大貓熊。它們沒有像其他草食性動物那樣進化出較長的腸道,以便自己有更多時間來分解難以消化的植物。它們也沒有改變DNA,以便產生不同種類的酵素來幫助消化竹子。
大貓熊如何因應?只有一種可能性,研究人員寫道:「大貓熊似乎別無選擇,只有依靠共生腸道微生物來適應高纖維飲食。」
因此,來自中國多所大學和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對大貓熊糞便進行研究。他們採集了45隻野生大貓熊的糞便樣本,包括24隻成年大貓熊,16隻幼年大貓熊和5隻尚未斷奶的幼仔。
在對樣本進行DNA排序後,研究人員有了一些驚人的發現,其中最出人意料的是,從腸道內的微生物群來看,大貓熊很像肉食性動物,尤其像黑熊、北極熊和眼鏡熊,缺乏擅長降解纖維的腸道菌群。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