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仲介到中國!近乎團滅、剩一家堅挺 住商曝兩岸房市:其實差不多
2024/03/11 18:48:00
台灣仲介到中國!近乎團滅、剩一家堅挺 住商曝兩岸房市:其實差不多 | 兩岸(大陸)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https://bit.ly/4c7FQxj
台灣仲介至中國發展多年,但近期碰上房市震盪,近乎團滅,剩泛信義體系的住商依舊堅挺。(圖/住商提供)
▲台灣仲介至中國發展多年,但近期碰上房市震盪,近乎團滅,剩泛信義體系的住商依舊堅挺。(圖/住商提供)
中國與台灣房市比一比!中國最大台商仲介「住商不動產」今(11)日舉辦45周年記者會,同時宣布旗下體系家數,住商中國2500家、住商台灣784家、大家房屋252家。住商表示,眾所皆知,近年中國房市崩盤,近期才回穩,台商仲介倒掉一片,僅剩泛信義體系的住商、信義依舊堅挺,太平洋苦撐中,其它則全部團滅。
陳錫琮表示,近年中國房市管控下,造成不動產動盪,但二手屋現況已暫時脫離泥沼。(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陳錫琮表示,近年中國房市管控下,造成不動產動盪,但二手屋現況已暫時脫離泥沼。(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住商機構董事長陳錫琮表示,中國近年以「房住不炒」原則,進行一系列管控,引發不動產市場動盪,重災區主要在一手屋,也由於買方轉向購買二手屋,讓二手屋市況暫時脫離泥沼。
以房價表現現況來看,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因基本面需求強盛,供給不多,房價整體有撐;同樣是一線城市的廣州,則由於買盤多為外來客,不如北京、上海穩定,房價持續下修。
展望2024年,陳錫琮認為,中國GDP進入緩速發展後,未來市場將著重貨幣政策的穩定性,同時財政政策也會隨同跟進,從房地產上下游表現觀察,民企投資保守,開發速度趨緩,整體熱度仍低,值得注意的是縱然市況表現平淡,但重點城市供給端表現若於需求端,一線城市壓力相較小,日後進入上升軌道時將會具有較強的反彈力道。
李杰峰表示,目前兩岸市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欲漲不易」,故應以自住為主。(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李杰峰表示,目前兩岸市況有一個共通點,就是「欲漲不易」,故應以自住為主。(圖/記者陳韋帆攝影)
住商台灣兩岸營運中心副總經理李杰峰表示,台灣在低利、熱錢挹注,房市表現強勁,其中,又以台積電話題帶動下的中南部房市最為熱絡,另一方面是買盤具有經濟實力,二是市場熱錢氾濫,目前南強與北趨勢不變,而首購與換屋亦將持續擔綱房市主角。
至於台灣房市表現,李杰峰認為,2024年由於許多區域房價已到高點,買方態度更為躊躇,賣方卻無讓價空間,不容易出現全面性降價,但卻有機會找到願意獲利了結的個案。
在新青安貸款的助攻下,中低總價首購型產品仍有一波好光景,因為總價上限影響,業者為促進買氣,某些區域將有機會寫下單價新高,連帶拉抬平均單價。
對於住商在中國存活的策略,他說,「其實無論是信義或住商,進軍中國策略就如同台灣,穩紮穩打,不過度擴店,專心於制度規劃與教育訓練,自然能在這波寒冬下存活。」
綜觀中國與台灣房市投資前景,他指出,兩岸房市情況差不多,中國是逐步回穩,在政府購屋政策放寬下,2023年下半年已明顯開始回穩,但欲漲不易,而台灣則是房價處於高峰,同樣欲漲不易,所以現階段都只適合自住、長期置產,不宜貿然進場或大舉投資
600萬新台幣(19萬美元)就可以辦理港人到台灣的投資移民。台灣移民局的數據,今年上半年,來自香港的新移民占所有移民台灣的9.4%
英國「香港半年報告」 一國兩制面臨越來越大壓力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quDHgN
中國說《中英聯合聲明》沒拘束力 英國外交部打臉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SnFNdJ
中英聲明變「歷史文件」? 英媒:中國承諾不值錢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 https://goo.gl/5qKtKZ
港人瘋來台 台灣人瘋海外置產
〔記者林美芬/台北報導〕香港人瘋來台、但台灣人近年卻瘋海外置產。日本信義房屋近三年至少仲介高達一○二億元的台灣資金前進東京置產;台灣房屋近兩年每年引介到馬來西亞買房的金額至少六十五億元。
東森房屋董事長王應傑分析,台灣人瘋海外買房,主因就是政府打房無章,造成國內房市交易陷入低迷,且台灣房產租金投報率亞太最低,逼著台灣人轉進海外尋找投資標的。
台灣人海外置產有多熱?從日本信義房屋業績就看得出。前年日本信義仲介台灣人赴日本投資不動產約一二三件、成交金額約新台幣十五.三億元;去年成長到一七三件、二十五.四億元;今年前三季已達六十一.五億元,幾乎呈現倍數成長。
除了房仲積極推動海外置產業務外,老外也來搶食大餅,例如日本的房仲公司「托馬斯」及住友集團,都已在台設立據點;號稱是馬來西亞投資教父的「鄭水興」國際房地投資者俱樂部,也來台招募會員,以集資揪團方式到大馬買房。
也有旅行社或移民業者透過帶團及考察業務經驗,轉戰境外置產業務,例如東京房東網、久久國際移民,都積極舉辦各種說明會,搭配觀光及投資講座帶團海外看房。
但王應傑也提醒,投資海外不動產雖熱門,但利潤都是伴隨風險而來,包括投資的區域條件、匯差壓力、房產管理、稅金等,投資客都得勤做功課,先衡量出成本及可能風險,再出手也不遲。
---------------------------------------------------------------------------
港青對港失望 臉書揪團撤退來台
〔記者林美芬/台北報導〕在「中國因素」介入下,香港電視網絡遭港府拒發 免費電視牌照,引爆超過十萬港人上街遊行抗議,更有一批香港年輕人對唯中國馬首是瞻的港府失望,在臉書上組成「Evacuation to Taiwan」(撤退到台灣)專頁,積極了解台灣房市及人文狀況,號召香港年輕人移民台灣。
工資低房價高 港人想移民
香 港寅亞集團(TAG Development Limited)董事謝正勤表示,這個臉書專頁是他的一群朋友在最近成立的,他們越來越覺得香港沒有希望、越來越不安,不只工資低、房價高、年輕人買不起 房,且政策不明,很多年輕人都想移民到其他國家,台灣就是一個重要的選項。
謝正勤說,這幾年太多中國人到香港生活,教育及其他許多資源都產生排擠效果,導致香港生活品質大降;例如過去香港小孩可輕鬆的進入幼兒園、小學就讀,但現在光是拿幼兒園的申請表就要等兩天,因為人太多,學校不夠。
正因香港有愈來愈多「雙非」,就是父母都不是香港人,卻到香港生孩子,孩子出生後就是香港人,可享受香港的福利,讓港人福利受到排擠。
中國人入侵 大幅排擠福利
他說,在Evacuation to Taiwan網頁上,有貼出台灣馬英九總統被連續丟鞋的慘狀,也有台灣人的熱情及溫馨;移民台灣後,即使台灣工資只有香港的六成,但工時也只有六成,居住費用也是六成,多出的時間,「終於明白什麼叫生活」。
這網頁還拿壹傳媒黎智英當例子,指出壹傳媒旗下香港「爽報」長期虧損後停刊,但蘋果日報總裁黎智英靠著賣台灣土地,先是套現二.七億港幣、約十.四億台幣元來彌平虧損。最近第二次賣台北內湖土地,再套現二十九億台幣,兩次套現,黎智英約大賺兩到三倍的價差。
謝正勤表示,他已有多位朋友移民台灣,其中有一位移民台南,每週一搭清晨班機飛回香港工作,假日再飛台灣居住。他強調,這個臉書專頁正積極收集更多有關台灣生活的區域條件及房價等,就是要說服香港年輕人鎖定移民台灣。
-----------
新北桃竹推案破1.6兆 房市埋隱憂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
第三季國泰房地產指數日前發布,本季仍維持高檔調節格局,造成928檔期呈現旺季不旺,市場觀望氛圍濃厚,其中新北市、桃竹地區近6季推案金額分別高達1.1兆元、5289億元,新北市推案戶數更是北市的5倍之多,倘若無法順利去化,將是後續房市發展的隱憂。
桃竹推案戶數超新北
德明財經科技大學副教授花敬群表示,QE(量化寬鬆)退場與升息是未來必然出現的趨勢,只是時間早晚問題,近期國際也紛紛傳出房市利空消息,不過整體來看,短期內還不會升息,預期首波升息態勢將會出現在2014年下半年,而升息的幅度與速度將成為左右房市景氣的關鍵。
近 年來取代北市房市推案主導地位的新北市與桃竹地區,近6季來推案金額與推案戶數大增,其中新北市近6季的推案金額高達1.1兆;桃竹地區則高達5289億 元,平均每季推案金額約882億元,推案戶數甚至超越新北市。花敬群指出,以人口數來看,新北市不過是北市的1.3-1.5倍,推案戶數卻較北市多出5 倍,桃竹地區人口數又不及新北市如此多,而且兩個地區房市最熱的時間已經過去,推測兩個地區長期累積的賣壓將是後市發展的一大考驗。
未來仍是小漲小跌格局
國泰建設協理陳仁澤指出,近期總體經濟沒有太大起色,政府又祭出稅負手段,造成房市的確無大漲的條件,不過,目前房價處於相當高檔,土地價格又沒有下跌,加上游資多、利率低等因素,房價也沒有大跌空間,預期未來幾年將維持小漲、小跌高檔盤整格局
---------------------------------------------------------
貪婪催生泡沫
好賭是人類天性,這是炒作可以獲得認同且無限擴散的關鍵,房地產、股票、黃金都是如此,比特幣更是其中經典。
美國三階段貨幣寬鬆(QE),共釋出約3.5兆美元的資金,若再加上歐洲、日本與中國的貨幣寬鬆,資金的數量更大。這些資金流竄到市場,以無限量的資金競逐有限的商品,因此扭曲了資產的價值,市場上因此常傳出令人咋舌的商品價格,就連無任何擔保的比特幣,竟也可飆出一枚兌1124美元的天價。
炒作的過程往往有暴利可圖,前幾年北部地區房價暴漲,在奢侈稅施行前,不乏一轉手即可有數百萬獲利的案例出現,比特幣更是在今年一年之內,價格暴漲89倍,暴利的出現,吸引更多投機資金進場,這是炒作誘惑人之處,在泡沫破滅之前,貪婪戰勝一切。
看看資金撤離後的巴西,逼得巴西今年來升息6次,基準放款利率已來到10%,巴西首富巴提斯上月因資產短減300億美元,聲請破產保護。
印度同樣也陷於痛苦之中,過去廉價資金大量湧入印度,印度富二代曾狂妄地認為,連他們家小狗出去也能募到資金,如今因外資撤出盧比貶值,印度富豪的資產也嚴重縮水。
資金供應的數量,決定所有資產價值,美國要緊縮已是趨勢,資金盛宴即將結束,但貪婪的賭客還不肯離場,執意要喝光杯底最後一滴雞尾酒,不見棺材不掉淚,也是人性的頑劣面,下場會如何並不難想見。(紅布朗)
-------------------------------------------------------
擔憂經濟前景 李嘉誠拋售中港資產
編譯盧永山/特稿
過去半世紀,香港首富李嘉誠以投資時機神準聞名,為自己攢下數百億美元財產,近來他陸續拋售中國和香港資產,並加碼佈局歐洲,反映出他越來越擔憂中國和香港經濟前景。
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和長江實業,最近陸續出脫廣州西城都薈廣場和上海陸家嘴的東方匯經中心,合計套現港幣122.24億元(約15.77億美元),並以港幣57.7億元賣掉香港新界的嘉湖銀座商業中心,還考慮拆分和黃旗下的屈臣氏在港上市,引發市場揣測。
砸180億美元赴歐併購
另一方面,和黃與長實過去3年已砸下180億美元在歐洲併購資產。根據和黃的年報,歐洲資產已占整體資產比重的45%,香港跌至15%,中國則不到10%。這個數字顯示,李嘉誠正加快「脫亞入歐」的腳步。
中國房產泡沫正破裂
儘管李嘉誠本人一再強調,出售資產是基於商業決定。但分析師表示,李嘉誠出脫中國資產,除了因為中國商用不動產的投資報酬率偏低,也凸顯中國商用不動產泡沫正面臨破裂邊緣。
資料顯示,和黃的平均淨資產收益率超過11%,長實更接近15%,但廣州西城都薈廣場的回報率僅達7%,上海陸家嘴辦公大樓的租金回報率僅約5%。
至於李嘉誠加快處理香港資產,反映出在美國聯準會準備縮減刺激措施、港府抑制房市泡沫、中國打擊投機性放款以及上海成立自由貿易區下,香港很難維持過去十年平均4.6%的經濟成長速度。
貝萊德亞洲股票部門主管史萬(Andrew Swan)表示:「香港的大亨開始嘗試分散資產不令人意外。」
英國金融時報則說,李嘉誠對香港不再樂觀,可能因為在去年香港特首選舉中,與很多香港大亨一樣,沒有支持中國屬意的候選人梁振英。
梁振英去年7月上任後推出的打房政策,可能讓香港房市由盛而衰。和黃8月表示,今年上半年房產銷售獲利重挫37%。而今年五月碼頭工人在長實總部外示威抗議,要求調薪,更把李嘉誠形容為妖魔,也讓他心灰意冷。
備足銀彈 投資歐洲資產
李嘉誠出售中國和香港資產套現,讓他有更多銀彈追逐已脫離經濟衰退、長期榮景可期的歐洲資產。
和黃的營收逾半來自歐洲,拜英國和加拿大子公司業績成長所賜,和黃今年上半年獲利大增23%。今年以來至10月底,和黃股價上漲19.4%,長實上漲約2%。
---------------------------------------------------------
都更難行 開發商多管道突圍
記者林美芬/專題報導
都市更新寸步難行,開發商紛紛展開突圍自救,有的是獨立開發「鳥籠案」、也有捐地換容積、還有建商聯手合作,突破彼此利益壁壘,企圖突圍開發新商機。
都更在北台灣,可說是難如上青天,尤其文林苑都更案後,都市更新條例修正案送到立法院待審,但碰到政爭、還難產中,如果未來修法按照行政院版通過,從建商角度來看,台北市都更更難行。
突圍策略一:自地自建鳥籠案
這 一年多來,台北市建商急著突圍「自救」,最多是採「自地自建」。在過去一堆建商都投入都更整合中,各自買地,從零星介入著手,老舊公寓都炒到一坪百萬元以 上,等著整合,不管自建或是參與他人都更,都可分一杯羹,但受到文林苑事件影響,建商不得不從都更案中撤退,但已投入太多的、或是不甘撤退的,只好硬著頭 皮繼續衝,整合不成的「鳥籠案」就成推案新法。
根據住展市調,台北市現有低於100坪基地的鳥籠建案約20個,而台北市10億元以上個案,在近幾個月來,逐月減少,已到10年來新低量,今年6月甚至才兩案,市場幾乎是冷清如冰。
突圍策略二:分享利益建商合建
不 過建商也是積極求變,各自努力,建商聯手就成了另一個選項;建商聯手合作推案早有前例,最有名的合作案,首推忠泰建設與長虹建設聯手推出的「明日博」,是 由忠泰佔60%、長虹佔40%合資成立「忠泰長虹」建設來推案,地點位在台北市大安區市民大道與建國北路口,達到2231坪,推案之初,在寸土寸金的台北 市,引發相當的矚目。
「明日博」採取豪宅規劃,根據實價登錄價格(今年8月公告交易物件)一坪是91.3萬元,而台灣蘇富比國際物業銷售中的物件是82.3坪,總價1.5億元,但拆建物及兩個車位列計,房價一坪174萬多元,車位一個330萬元。
另 吉美建設在新北市永和區市中心,與海霸王企業聯手,打造當地新地標「吉美一品」,這塊基地是早期的中信集團、鴻源百貨、太平洋百貨,幾度易手落入吉美建設 手上,但吉美長達5年的整合後,海霸王也買到緊鄰的120坪土地,在整合面臨無望之際,海霸王打算自己興建一棟12層樓銷售,但整個坪效實在是小了點,在 吉美建設的提議下,轉變成兩家合作,整合成基地1580坪,在擁擠的永和區內,成為重大的推案量體。
「吉美一品」預定興建29層樓,規劃每戶64-82坪,每坪房價75-88萬元,創當地新高價,加上車位,等於一戶要5000-8500萬元,全案日前動工,預定花3年時間興建完成。
突圍策略三:捐地換容積銷售
位在台北市大同區南京西路上的「黑美人大酒家」土地124坪,看似不大,但整個區域都被台北市政府列入優先都更範圍內,但總是談不攏都更案。
最 後由宇謙建設進行新整合自救行動,宇謙建設總經理王凱弘表示,從2005年開始,不做都更,而是整合地主,將「黑美人大酒家」登記成歷史建物,地主不止捐 地,還要負責原貌整建、修復,牽涉到的政府單位之多,從建築到文化,一關關的闖,整個費用花下來,約是6000萬元,現在的黑美人大酒家變成台北市政府所 有,一樓可能是做商業空間經營,二樓改造成人文咖啡館,做為「Space Share, Taipei空間資源分享平台」的基地。
但捐出者能獲得什麼?台北市都市更新處長林崇傑說,被指定為歷史建物後,地主可將容積轉賣出去,一樣獲利。
依據台北市政府的規定,容積移轉可使用在同一市內,由於台北市土地昂貴,容積價格高,從黑美人大酒家轉出去的容積銷售價格可能不如直接改建的價格高,但是一樣獲利,且原地保留之後,不止城市文化得以繼續,地主也獲美名。
根 據北市府的介紹,「黑美人大酒家」的本體建築興建於1930年,是台灣第一家純吃茶的咖啡廳叫「維特」(Cafe Werther),後來改為酒館,是台灣人開設的第一家高級酒家,當時文人墨客與士子趨之若鶩,戰後由台籍人士謝火爐所購下,林啟東與蔡朝立承租並更名為 「萬里紅大酒家」繼續經營,1965年更換經營權並更名為「黑美人大酒家」,就是(All Beauty)的意思,成為政商名流與仕紳的交際重地。
-------------------------------------------------------------------
記者徐義平/台北報導
就算日前營建署發布的小宅空屋率是全台最高、接近20%,但是 北市小宅房價仍維持高檔。根據最新一波實價揭露資訊,北市實價揭露最高單價是坐落在信義計畫區的小宅「新世界」,以總價2730萬元成交,拆算每坪單價約 161.9萬元,相同總價可在新店中央新村買到3房加車位(約46坪)住宅,顯示市區精華地段小宅身價仍燙金。
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觀察最新一波實價揭露資訊,市區精華地段的豪宅、小宅,仍不時出現單價動輒破百萬元的高價交易紀錄,包括中山區市中心的區域中,便有新案「三輝白宮」、「遠雄富都」的交易紀錄,每坪價格分別約154.9萬元、144.4萬元。
至於信義計畫區與大安區的明星學區小豪宅,成交單價更在每坪160萬元以上,即便奢侈稅上路後,北市交易量大幅下滑成為重災區,但精華地段的住宅仍維持一定買氣。
雙北市最高單價 套房奪冠
台 灣房屋智庫執行長劉怡蓉表示,此次實價揭露,雙北市最高單價由「套房」奪冠。根據內政部實價揭露資訊,2012年8月至今年9月,北市共有3018件套房 揭露資訊,其中單價突破百萬便有149件,占比約4.9%,包括「仁愛A+」、「新世界」、「菁選集」、「新川普」、「法意」等小宅,每坪身價均百萬以 上。
-------------------------------------------------------------
■多哥
QE(量化寬鬆),簡單來說,就是大量印鈔票。金融海嘯時市場出現系統性危機,流動性幾乎凍結,因此聯準會使出QE政策手段,開動印鈔機,不斷挹注市場,期使全球經濟脫離險境。
QE是一種緊急狀況下的急救措施,一旦病人恢復健康,便不應再施打此一強心針。因而,聯準會若根據經濟數據的研判,宣布QE退場或緩退(taper),無異認定全球經濟已可推出加護病房,那顯然是一項好消息。
不過,投資人卻經常反向解讀,認為金融海嘯以來這幾年,實體經濟並未成長,只是靠著QE所帶來的資金潮,才使股市、房市、大宗商品市場大漲,因此QE退場意味資金退潮,勢必衝擊金融市場。
在聯準會幾輪QE的餵食下,全球投資人已染上QE癮,不為實體經濟打拚,卻只想吸吮資金的奶水、摘取投機的果實,因此股市常出現「逆向行駛」的現象。美國經濟表現差,投資人便認定QE會持續下去,股市反而大漲,美股甚至創下歷史新高;而美國經濟復甦力道強勁,投資人卻擔心QE退場,股市反倒重挫。
幸好,最近這個禮拜以來,投資人的QE癮似乎有點退燒了。儘管這兩天聯準會正在召開會議,QE是否退場顯然是討論重點,加上美歐一些經濟數據非常亮麗,按理股市應該聞聲重挫,但此次歐美股市卻反而大漲。投資人終於戒掉QE癮,願意為實體經濟的表現按讚,似乎預告明年股市是大多頭行情。
-----------------------------------------
【MR JAMIE專欄】比特幣不只是位元幣,而是金融秩序的徹底改寫
By 林之晨 WIRED.TW | 8 一月 2014
在上一篇關於比特幣的文章中,我論述了為什麼 Bitcoin 不是一個穩定的價值儲存介質,因此很難成為一個廣為消費者所接受的交易貨幣。但即使如此,Bitcoin 去中央化、基於網路與演算法運行等本質,仍是非常革命性的設計,也開啟了一個巨大的新世界。因此不管比特幣本身最後有沒有通用,它所掀起的革命,以及衍生出來的變種,仍將帶來金融秩序的徹底改寫。
而每當 Paradigm Shifts 發生,就是創業者隨之崛起的機會。因此今天的文章,我想更深入 Bitcoin 的設計,以及這些設計所產生的遊戲規則。Bitcoin 社群在他們的 Wiki 上經營了一個 Myths 頁面,裡面討論了很多關於比特幣的關鍵迷思,以下我選出特別值得討論的,用我的語言跟大家分享。
天幣、魔獸幣、巴幣,虛擬貨幣由來已久,比特幣也沒什麼新奇的
在比特幣之前,幾乎所有廣為使用者接受的虛擬貨幣都是「中央集權」控制的。中央集權的壞處是:
1.當權者可以「任意」決定要印多少鈔票
2.擊潰當權者就可以毀壞整個貨幣系統
3.當權者可以任意的修改貨幣使用規則
而「去中央化」之後,以上這些問題都會被解決。
比特幣並沒有解決任何法定貨幣與黃金不能解決的問題
與黃金相比,Bitcoin 的優勢是:
1.更容易運送
2.更容易儲存與保全
3.更容易驗證
4.更容易切割
跟法定貨幣相比,Bitcoin 的優勢是:
1.可預測且有上限的供給
2.沒有一個中央集權者可以控制它 (相對於央行可調整新台幣發行量)
3.不是基於債權的 (聯準會必須購買政府公債才能把美金實質打入經濟體中)>
跟虛擬法定貨幣 (銀行帳戶餘額與 ATM 轉帳) 相比,Bitcoin 的優勢是:
1.不會因為單一銀行財務問題而產生擠兌、存款風險
2.交易速度通常更快
3.交易成本通常更低
4.可以是匿名的
5.不會被凍結 (銀行存款可能被政府扣押)
因此 Bitcoin 的確有解決上述三種較廣為接受的交易介質所不能解決的問題。
比特幣的價值基礎是所有採礦電腦運算能力
中央集權的美金,其價值基礎的確是美國政府的購買、償債與軍事能力,但相對來說,P2P 分散式的 Bitcoin,它的價值基礎卻不是所有參與電腦的運算能力。事實上,如果所有參與 Bitcoin 交易的「人類」明天睡醒都不想要 Bitcoin 了,那麼即使全體採礦電腦在過去花了再多運算與電力在維護這個系統,也不會使明天的 Bitcoin 再有任何價值。因此,Bitcoin 的價值基礎在於交易者的「信心」,而不在任何實質的東西。
比特幣沒有任何價值,因為它沒有任何價值基礎
貨幣成為法定之前,過去是金本位,也就是以黃金為價值基礎。但試想,黃金實質的價值基礎又是什麼?它不能吃、不能喝,不能幫助你維持生存,因此在最極端的戰亂環境裡面,事實是連黃金也不會有價值。因此到最後,東西的真正價值基礎是人們對它的信心與慾望,只要有使用者繼續想要以其他物品換得 Bitcoin,無論這些物品是美金、台幣,或是衣服、食物,那個行為本身就會支撐 Bitcoin 的價值。
比特幣沒有隱含的價值
黃金的隱含價值是少數人穿戴它的慾望,相對的 Bitcoin 沒有辦法被拿來作其他用途,當然如果真的要說,單位比特幣裡面可以儲存約 1,000 筆交易資料,因此有隱含的「歷史價值」。但如果只看單位比特幣,那就錯過了整個全局。Bitcoin 真正的隱含價值是「網路效應」,也就是全體參與者賦予它的價值。想像 Facebook,如果你的朋友都沒有在上面,則這個平台一點價值也沒有。Facebook 之所以有價值,是全體參與者賦予它的,而同樣的道理也發生在電話、傳真機、網際網路等等我們生活中有極大價值的事物上面。與其他人交流是人類的心之所嚮,無論交流的是資訊或、物質或是價值,因此比特幣最大的隱含價值,就是這個系統之上所產生的交易與網路效應。
比特幣不會普及,因為沒有控制通貨膨脹的機制
通貨膨脹,也就是物價上漲,是貨幣供給快過於貨幣需求的結果,也就是國家發行貨幣的速度快過於人們需要貨幣來儲存與交易價值的速度。傳統上,由於貨幣由中央供給,因此當權者必須要正確的預測貨幣的需求,適時的供給,才能夠維持貨幣價值的穩定。而實務經濟學上,維持 2-4% 微幅年度通膨有很多好處,也因此是不少國家發行貨幣時的目標。但比特幣的設計的邏輯是相反的,它有既定的發行時程,而其價值漲跌就留給交易市場自行去決定。因此你可以說控制通膨不在比特幣的設計目標裡面,因此這個題目沒有任何意義。但實務上,即使發行量已知,由於參與交易的人類很難完全理性,因此比特幣的價值高度震盪,是可以預期的。
比特幣無法成為貨幣,因為它需要 10 分鐘才能確認交易
當 A 把一個 Bitcoin 支付給 B,B 的電腦需要向龐大的 P2P Bitcoin 網路確認 A 給他的這枚比特確實「存在」,而這個確認時間往往需要高達十分鐘。十分鐘對一筆交易來說是很長的時間,因此這也是比特幣作為交易介質目前顯著的缺點。想像 20 年前信用卡剛剛普及,每次刷卡時餐廳需要打電話向銀行確認那個狀況,Bitcoin 就是處在那裡。但經過這些年的演化,信用卡的交易現在已經幾乎是即時確認了,所以 Bitcoin 也會朝那個方向前進。無論是延伸 Bitcoin 的功能,或者是新一代更好的虛擬貨幣,這個 10 分鐘未來絕對會被壓縮至接近即時的速度。
當 2,100 萬枚比特幣發行完畢,就沒有採礦電腦願意參與這個網路了
這是 Bitcoin 網路長期最大的隱憂,當 2,100 萬枚 Bitoin 幾乎發行完畢,大約在 2040 年左右,本來參與採礦,順便維繫 Bitcoin 網路運作的所有電腦,就失去了繼續參與動力 ── 雖然它們還是可以從「確認交易」中賺取微薄的手續費,但那個價值應該遠遠低於採礦的報酬。當然,2040 年還很久,並且 Bitcoin 是一個開源專案,因此在那天到來前,整個維護它的社群可能會微幅修改設計來避免悲劇的發生。但如果沒有的話,那我們就得期待下一個變種的 P2P 貨幣,去完成 Bitcoin 沒有完成的革命。
結論
所以,從本質上來看,Bitcoin 的確是人類社會前所未見的價值儲存方式,並且相較於貨幣、黃金等先前的工具,它有著許多顯著的好處。然而就像所有第一代的革命性工具一樣,Bitcoin 的設計也不是沒有缺點,長期甚至還有巨大的隱憂。但無論 Bitcoin 自己本身會透過延伸、修正來解決這些問題,或是未來會有變種的 Bitcoin 出現,網路化、去中央化,絕對是人類金融秩序會走的方向,也是我們為什麼必須關注 Bitcoin 發展的最重要原因。
李火增拍攝1942臺灣神社祭典,遊行隊伍行經大稻埕太平町影像(經手繪上色),背景建築販賣大宗民生用品的「德記商店」,2樓則是臺灣人經營的珈琲店「珈琲維特」(Café Werthers),這棟建築現在還存在哦!也就是在今延平北路南京西路口的森高砂咖啡館。
1942年10月28日 臺灣神社祭擴大舉行,神輿由臺灣神社(原址位於今圓山大飯店)迎出,沿敕使街道(今中山北路)往南遊行經大稻埕區域後由北門三線道進入城內各地,這張影像中可以看到金光閃閃神輿在大街上被人群簇擁的樣子,一旁看熱鬧的人們穿著也相當正式呢。
上色圖收錄於《彩繪李火增Ⅰ:找回真實的歷史色彩》(2023新修訂版),這次修訂版也依據新取得的史料進行修正,如圖中的臺北大和町法披顏色修正為藍色,希望可以帶來更貼近現場的視覺體驗。
http://gjtaiwan.com/r/1qw
臺灣古寫真上色 - 猜猜圖中地點在哪裡?... | Facebook https://bit.ly/44vXshX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