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納粹德國奪走 梵谷水彩畫以10億元成交創紀錄
曾被納粹德國奪走 梵谷水彩畫以10億元成交創紀錄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
梵谷水彩畫《小麥堆》(Meules de blé,左),11日於美國紐約拍賣會上以359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的天價售出,創下梵谷水彩畫的最高紀錄。(法新社)
2021/11/13 15: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荷蘭印象派畫家梵谷1888年完成的水彩畫《小麥堆》(Meules de blé),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被納粹德國奪取,經過佳士得拍賣行協調其中的所有權後,11日於美國紐約拍賣會上以359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的天價售出,創下梵谷水彩畫的最高紀錄。
據《路透》報導,在梵谷1890年離世後,《小麥堆》原本歸弟弟西奧(Theo)所有,但西奧也接著在1891年去世,這幅水彩畫就此輾轉換了幾個收藏家,直到納粹德國佔領法國時便將《小麥堆》奪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小麥堆》一度下落不明,直到1970年代才重新回到世人的眼中。佳士得和目前的收藏家、原始擁有者的繼承人進行斡旋,終於達成了共識,讓《小麥堆》進入拍賣市場並以高價成交。曾被納粹德國奪走 梵谷水彩畫以10億元成交創紀錄
梵谷水彩畫《小麥堆》(Meules de blé,左),11日於美國紐約拍賣會上以359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的天價售出,創下梵谷水彩畫的最高紀錄。(法新社)
2021/11/13 15:10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荷蘭印象派畫家梵谷1888年完成的水彩畫《小麥堆》(Meules de blé),曾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其間被納粹德國奪取,經過佳士得拍賣行協調其中的所有權後,11日於美國紐約拍賣會上以3590萬美元(約新台幣10億元)的天價售出,創下梵谷水彩畫的最高紀錄。
據《路透》報導,在梵谷1890年離世後,《小麥堆》原本歸弟弟西奧(Theo)所有,但西奧也接著在1891年去世,這幅水彩畫就此輾轉換了幾個收藏家,直到納粹德國佔領法國時便將《小麥堆》奪走。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小麥堆》一度下落不明,直到1970年代才重新回到世人的眼中。佳士得和目前的收藏家、原始擁有者的繼承人進行斡旋,終於達成了共識,讓《小麥堆》進入拍賣市場並以高價成交。曾被納粹德國奪走 梵谷水彩畫以10億元成交創紀錄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從未在公眾場合亮相的梵谷畫作《蒙馬特街景》,25日在蘇富比拍賣會以1309萬歐元價格落槌。(法新社檔案照)
2021/03/26 20:30從未公開展出的畫作!梵谷《蒙馬特街景》4.4億元落槌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p74CT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在1887年春天繪製的《蒙馬特街景》(Scène de rue à Montmartre),完成後從未在公開場合展示過,3月25日登上蘇富比拍賣會,以1309萬歐元(約新台幣4億4122萬元)落槌。
綜合外媒報導,《蒙馬特街景》是梵谷畫作中非常罕見的一系列作品當中的其中1件,該系列作品描繪了法國首都巴黎蒙馬特地區的一座建築「風車磨坊」(Moulin de la Galette),以及如俯瞰山頂、繪製首都景色等畫作,而《蒙馬特街景》的繪製時間為1887年春天。
報導指出,繪製《蒙馬特街景》的時機點,正是梵谷與他的弟弟西奧.梵谷(Theo Van Gogh)在巴黎合租公寓的那2年,這幅畫在完成後從未在公眾場合亮相過,1920年1名法國收藏家收購畫作後,此畫就僅在該家族中相傳,但該家族上月決定在倫敦、阿姆斯特丹和巴黎展出該幅畫作,並將它拍賣。
《蒙馬特街景》25日登上蘇富比拍賣會,落槌價預計為500萬歐元至800萬歐元之間,最終卻以1309萬歐元成交,遠高於先前估價,創法國藝術品的最高成交價紀錄。
梵谷是表現主義的先驅,並深深影響了20世紀藝術,尤其是野獸派與德國表現主義,其作品如《星夜》、《向日葵》、《有烏鴉的麥田》等,都是全球最知名的藝術作品。儘管他生前窮困潦倒,仍持續創作,過世之後他的作品才開始獲得各界重視,遺留下來的畫作也屢屢在拍賣市場創下高價
從未公開展出的畫作!梵谷《蒙馬特街景》4.4億元落槌 - 國際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cp74CT

下載 (14)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未命名-210225a (1)未命名-210225a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http://t.cn/A6t6pzQl
-----------------------------
藝術家過世後才有名,這句話通常能放在古日時光的人們身上,實際上市面許多的拍賣畫作亦也可作為舉例。例如最近在法國舉辦的蘇富比拍賣會,便拍售出印象派畫家梵谷一幅曾未公開的畫作,最終 1,125 萬歐元價格加上佣金落槌,換價約是 $3 億新台幣成交。
據了解,這幅畫作名為《蒙馬特街景》,創作始於 1887 年,將當時巴黎北部蒙馬特街區為景觀的印象表現的淋漓盡致,藝術專家更表示:「《蒙馬特街景》是一幅於 19 世紀末將蒙馬特景象的重要見證,因那時正於鄂圖曼帝國對巴黎進行衝擊的時刻,工程進度並不保持一致,於當時有些街區更躲過了國家整治,就像是蒙馬特便就被保留了下來,直到現今,也成了巴黎城市劃境中的一塊飛地。」梵谷 134 年前未公開畫作拍出!《蒙馬特街景》「破億成交價」落槌! - COOL-STYLE 潮流生活網 https://bit.ly/31nIkV3
----------------------------------
梵谷作品《蒙馬特街景》首次公開展出,曾在同一私人收藏沉睡百年
近日,一件以前從沒公開露過面的梵谷作品《蒙馬特街景》即將揭開面紗,首次公開展出,並且將以約4000萬人民幣估價於3月25日拍賣。這幅見證梵谷藝術風格轉折期的作品一直被一個家族珍藏超過100年,在 7 本梵谷作品目錄中均有記載,畫作卻從未公開展覽。
圖說:《蒙馬特街景(兩兄弟小路盡頭與胡椒磨坊)》 官方圖
1886 年到 1888 年間,梵谷和他的弟弟提奧在巴黎停留了兩年時間。在這裡,梵谷創作了以蒙馬特煎餅磨坊為主題的系列作品,而這幅《蒙馬特街景》作於1887年春天, 正屬於這個系列, 見證了梵谷藝術創作生涯的重要時期。
1887 年,巴黎的蒙馬特地區四處可見舊磨坊和夜總會。這種田園與城市混雜的獨特氣息深深吸引了當時住在勒皮克大街的梵谷。這條大街正好就是 「 紅磨坊 」 的所在地,紅磨坊至今矗立在這裡。 在巴黎這座19世紀藝術之都,梵谷很喜歡在陌生城市裡到處閒逛。他時不時地光顧名為Cafédu Tambourin和La Guinguette的兩家咖啡館,與當時非常成功的藝術家們會面,包括畢卡索、雷諾瓦、莫奈等人。這些人一起討論巴黎藝術界的繪畫技巧、機會和內部運作方式。和這些藝術先鋒的交流點亮了他的用色風格。早期作品中的陰沉色調逐漸地褪散,取而代之的是燦爛、明亮的色彩。在蒙馬特生活的這段時間是梵谷創作生涯的成長期,為他後來那些舉世無雙的畫作風格奠定了基礎。
蒙馬特獨一無二的風景在梵谷筆下生動傳現。19世紀末,磨坊不再運作,它們變成觀光景點,也是巴黎人開懷暢飲、盡情起舞的社交消閒場所。這個巴黎社區對於一代又一代的藝術家而言,有著近乎神聖的意味。在梵谷那充滿活力和個人格調的演繹下,昔日的人文風采皆定格於畫布上,流芳後世。梵谷在此畫中描繪的蒙馬特高地中心著名地標——胡椒磨坊(又稱德布雷磨坊)建於1865年,並於1911年修築朱諾大道時被毀。畫面角度是從兩兄弟小路盡頭處眺望胡椒磨坊,而煎餅磨坊正門的圍籬上掛著燈籠裝飾,木柵欄後隱約露出旋轉木馬的頂部。
據悉,梵谷的蒙馬特時期畫作大部分都典藏於世界各地的頂級博物館,只有少數還在私人手中。來自這個系列的殿堂級作品如今現身市場,對梵谷作品的收藏家以及廣大的藝術鑑藏家而言,無疑是一段藝壇佳話,也是一次難能可貴的購藏機會。
巴黎蘇富比「印象派及現代藝術」拍賣會將於3月25日舉槌,在此之前,此畫將巡迴阿姆斯特丹、香港及巴黎展出。(新民晚報記者 樂夢融
原文網址:https://kknews.cc/culture/9vk9mr5.html
---------------------
被私人收藏逾一世紀 梵谷《蒙馬特街景》下月拍賣
25/02/2021
被私人收藏逾一世紀 梵谷《蒙馬特街景》下月拍賣 – 光明日报 https://bit.ly/2O13KEE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一幅巴黎街頭風光的畫作,首次向公眾展出,它之前在一個法國家庭被私人收藏了一個多世紀。這幅1887年的畫作《蒙馬特街景》,描繪了法國巴黎蒙馬特地區的一座建築風車磨坊,將會在阿姆斯特丹、香港和巴黎的蘇富比拍賣行展出,下月25日將進行拍賣,估計拍賣價高達500萬至800萬歐元(約2458萬至3932萬令吉)
----------
隱藏百年的梵谷畫作一曝光就賣出!抽象派藝術大師畫作《蒙馬特街景》以4億天價在巴黎拍賣場落槌 https://bit.ly/2NXNc0c
《蒙馬特街景》是梵谷在1887年造訪法國時所繪製的作品,也是他的畫作系列「蒙馬特」中的一幅畫。畫中除了描繪在街上挽著手散步的男女,也出現當時梵谷住處附近、受到雷諾瓦等畫家青睞的著名景點「煎餅磨坊」(Moulin de la Galette)。據悉,這幅畫作在完成後,就在1920年被一位法國收藏家與他的家族收藏至今。
隱藏百年的梵谷畫作一曝光就賣出!大師19世紀畫作《蒙馬特街景》以4億台幣天價在巴黎拍賣場落槌
FINE ARTGETTY IMAGES
隨著畫作的曝光,《蒙馬特街景》位於巴黎的公開拍賣也受到極大的關注。不僅因梵谷的畫作近四年來幾乎鮮少在拍賣市場出現;蘇富比的負責人也表示,因《蒙馬特街景》是梵谷畫作「蒙馬特」系列中少數不屬於博物館,而是由私人收藏的畫作。因此《蒙馬特街景》拍賣的消息一曝光,就吸引了許多私人賣家與機構的注意,想將它納入囊中!
--------------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2021年03月26日 21:02:41
梵谷是一個著名的畫家,也稱後人稱為瘋子畫家。他的任何一張作品意義重大,也影響著整個畫壇。
對於普通人來講,梵谷的作品很難被理解,畫得不夠好還有很多地方看不懂,這怎麼可以稱為出色的畫家呢?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也許正如人們所說的那樣子,瘋子的世界就是不一樣,下面我們聊到的這一張作品是被個人收藏家雪藏了超過134年的畫作,也是梵谷唯一一張沒有進入博物館的私人作品。
目前這一張作品被估價超過2億人民幣,而且還在持續上漲之中。這一張《蒙馬特街景》的作品據專家透露比梵谷作品《星空》和《向日葵》還要早。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目前已經準備在世界著名文化交流中心進行展出,該作品被發現之後也是引起了大家的轟動!
《蒙馬特街景》最特別的地方其實在普通人看來是有一些令人害怕,似乎是告訴著大家梵谷生前生病時候的樣子。專家解讀這一張作品被收藏已經超過134年,當時的梵谷是生活在蒙馬特地區,作品描述的也是當時他眼裡看到的場景。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畫中可以看到一些舊的磨坊,還有酒吧和一些村莊。繪畫的風格比《星空》陰沉很多,而且放大細節看觀看你真的會感覺看恐怖片一樣,人物的臉部繪畫並沒有被梵谷畫出來,尤其是畫中穿著黑衣婦有婦人,還有老人和孩子,都是簡單的幾筆顏料帶過,似乎是梵谷不願意多畫。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既然是描述了《蒙馬特街景》的街景,怎麼這一種繪畫的風格會如此的陰沉呢?尤其是多色線條的布局似乎是有一些明亮的歡快感,但又是雜亂無章,就連樹枝和畫中的一些籬笆也是筆法凌亂的繪畫。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這似乎是描述了當時梵心的內心世界,專家解釋這對梵谷早期心裡的解讀有一定的幫助。《星空》創作是在這一張作品之後,這是不是也代表著梵谷畫這一張作品的時候精神已經出現問題?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網友留言:我一個外行看這一張作品也感覺不簡單,梵谷是繪畫大師無疑,但這一張作品怎麼感覺很害怕,不太敢多看幾眼。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這一張作品有特色,也符合梵谷的繪畫風格,只是看久了就感覺不舒服,尤其是遠景繪畫的手法很牛很獨特,一般人真學不來。
被雪藏百年的梵谷名畫,放大細節讓人害怕,你敢在晚上看著它嗎? - 資訊咖 https://bit.ly/3cqErF6
-------------------------
【#梵古作品蒙馬特街景將首次展出#估價達800萬歐元】外媒報導,荷蘭著名畫家文森特· 梵古的一幅巴黎街景畫《蒙馬特街景》將首次向公眾展出。 此前,這幅畫被一個法國家庭秘密收藏了一個多世紀。 據悉,這幅畫是梵高1887年在法國巴黎與弟弟提奧住在一起時創作的,描繪了一男一女在巴黎街頭手挽手走過搖搖欲墜的籬笆,背景是一座風車。 該畫作將在阿姆斯特丹、香港和巴黎的蘇富比拍賣行展出,下個月將進行拍賣。 拍賣行對這幅藝術品的估價在500萬至800萬歐元之間



梵谷畫作《橄欖樹》 竟有隻蚱蜢待了128年
分享梵谷畫作《橄欖樹》 竟有隻蚱蜢待了128年到Facebook 分享梵谷畫作《橄欖樹》 竟有隻蚱蜢待了128年到Line 分享梵谷畫作《橄欖樹》 竟有隻蚱蜢待了128年到Google+
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1889年的畫作《橄欖樹》(Olive Trees),最近被發現上面竟黏了一隻小蚱蜢,已有128年歷史。(法新社)
2017-11-09 21:45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當美國堪薩斯市尼爾森艾特金斯美術館(Nelson-Atkins Museum of Art),將世界知名的荷蘭後印象派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1889年的畫作《橄欖樹》(Olive Trees)放在顯微鏡下觀察時,發現到令人意外的入侵者─竟有一隻蚱蜢在梵谷作畫時黏在畫布上,至今已有128年歷史!
綜合外媒報導,美術館的工作人員謝佛(Mary Schafer)想深入了解梵谷筆觸特別的作畫層次與結構,將《橄欖樹》放在顯微鏡下小心翼翼地觀察;一開始她以為在畫作下方看到的一小塊東西是葉子,後來才發現,原來是一隻乾掉的棕色蚱蜢屍體,牠的顏色與背景神似,如同保護色般靜靜融入畫作之中,就這樣待了128年。
謝佛接受採訪時興奮地說:「我們發現的這個小奇蹟,提供了一個有趣的方式來重新檢視梵谷的作品。」
這隻小蚱蜢也反映出梵谷多半喜愛於戶外作畫的習慣,因為風總是會吹來灰塵、青草與昆蟲,有不小機率黏在油畫濃稠的顏料中。梵谷在1885年寫給弟弟西奧(Theo)的信中也提到:「你將收到的4幅畫中,我總共須挑出上百隻蒼蠅,更別提灰塵和沙子……。」
但堪薩斯大學古昆蟲學家恩格爾(Michael Engel)也為梵谷「伸冤」說,蚱蜢不是他殺的!因為蚱蜢的胸部與腹部已消失、但本體卻沒明顯被移動過的跡象,顯示蚱蜢掉在畫布上時早已死去。
梵谷在完成《橄欖樹》後一年自殺,享年37歲;與其感情深厚的弟弟也因過度悲痛,於後年逝世,死後葬於其兄墓旁。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梵谷割耳世紀解謎 非關妓女 而是送給妓院清潔女工!
www.ettoday.net查看原始檔

▲梵谷的自畫像。他的割耳案真相,如今終於浮出水面。(圖/翻攝自網路)。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荷蘭印象派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割耳自殘是藝術史上的著名事件之一。但他為何割耳說法眾說紛紜。藝術史專家對他究竟割掉半邊耳、抑或整隻耳朵亦有不同說法。更言之鑿鑿的說指他把割下的耳朵送給一名叫蕾秋(Rachel)的妓女。

這宗駭人聽聞事件,1888年12月發生在法國南部城鎮亞耳(Arles),當時的報紙、目擊者、藝術家及警方都有記述此一事件,然而說法分歧。

最新研究發現,當年梵谷是割下整隻左耳的,不過並非送給妓院的妓女,而是送給妓院裡的一名叫蓋璧兒(Gabrielle)的清潔女工。

上述發現來自一封梵谷的主治醫師雷伊(Felix Rey)的信件。信中同時揭露,該名女工因為被狗咬傷,手臂留下傷疤,於是在妓院裡工作賺錢以支付醫藥費。

發現這封醫生信件的女研究員墨菲(Bernadette Murphy)在追查蓋璧兒的家庭背景後指出,梵谷對陷入困境的人特別有感情。他之所以割下耳朶送給她,很可能是把它當作示好的禮物。

上述的最新研究發現,周二(12日)起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的「梵谷美術館」展出,並詳細解說梵谷的精神病及其最終自殺的前因後果。

58歲、目前住在普羅旺斯的墨菲,將把她的研究結果出版,書名是《梵谷的耳朵:真實的故事》(Van Gogh’s Ear: The True Story)。BBC根據該書拍攝的紀錄片,將於今年底推出。相關報導請看這裡

▲梵谷的主治醫師雷伊的信件。信內還有梵谷割耳的繪圖。(圖/翻攝自網路)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梵谷自殺所用的手槍。(圖/翻攝自網路)

---------------------------------------------------

梵谷房間睡一晚 只要10美元 - 中時電子報 - http://goo.gl/FuePcf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比珍藏名畫還有意思!一起住進梵谷的房間,真實版「Bedroom in Arles」 | 大人物 - http://goo.gl/InpT4s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探索---浮世繪v.s.梵谷

浮世繪常被認為專指彩色印刷的木版畫(日语稱為錦繪),但事實上也有手繪的作品。日語 原文浮世繪假名うきよえ罗马字Ukiyo-e。它是日本的一種繪畫藝術形式,發達於十七世紀下半葉,全勝時期則還要在過一個世紀(十八世紀末到十九世紀 初)。以當時代幕府的中心江戶為製作中心。題材多取自民眾生活習慣與日常景象,再加上獨特的色彩與創意,每幅皆具有鮮明的日本民族風格,也反映當時的日本 文化背景。江戶浮世繪版畫最大的特徵,就是題材不出歡樂場所的內容、美人,功能則類似今天的娛樂海報、宣傳單。

 浮世繪的製作是由畫師(繪師)、雕版師(雕師)、印刷師(摺師)分工合作的,版畫的發 行人叫版元。畫師在紙上畫好稿之後,交給雕版師雕版,這時畫稿上的線條並不甚工整,往往由雕版師加以整理。雕刻師在薄美濃紙上,將經過整裡的畫稿描畫下 來,這叫做「版下」;將這「版下」貼在木板上等完全陰乾之後再加以刻劃。所用木板是經過三年陰乾的櫻木,以伊豆的單瓣白花的櫻木最好,這種木板大約有一吋 厚,表面要刨得光滑如鏡,不用另加延磨。用以雕刻「墨版」的木板質地最好,若要雕刻最細微的部分,又往往鑲嵌黃陽木再刻,至於用於色版的木頭較便宜。然後 用美濃紙描好「版下」之後,雕刻師的徒弟便用手掌塗上漿糊,務求均勻。然後由雕版師父貼上畫有底稿的美濃紙,陰乾後就可以雕刻。

 通常刻好墨版之後,要印二、三十張的墨版,交給畫師指定顏色,畫師以「薄朱色」圈出色 版位置後,在紙上寫上指定的色名,若有二十個套色便寫上二十種色名,交給雕刻師(一如墨版的(版下)貼在木板上),分別雕成二十個色版。一個版通常可印兩 百張左右。顏色越多,圖版也就越多,過程亦越複雜。而當雕刻完成就交給印刷師(摺師)印刷。

 雖然浮世繪具有高度的藝術價值,但是當時日本人卻將其視為宣傳單或海報,也因為當時的製作過於氾濫,所以當時的幾乎是人手一張,膩了就丟,並且被拿來當作物品的包裝紙,於是在江戶末期至明治時代之間(十九世紀後半),大量流傳海外。

 又因為西方各國會由日本進口茶葉,而日本茶葉的包装纸,常會印有浮世繪版畫圖案,因此 許多當時代的西方印象派畫家,亦受其風格影響不少。1865年法國畫家布拉克蒙(Felix Bracquemond)將陶器外包装上會的《北齋漫畫》介绍给印象派的友人時,就引起許多回響。而其中,梵谷又是著名畫家中,受浮世繪影響最深的人。

 1885年梵谷到安特衛普時開始接觸浮世繪,1886年到巴黎時也與印象派畫家有所往 來,其中馬內、羅特列克也都對浮世繪情有獨鍾,例如馬內的名作《吹笛少年》即選用了浮世绘的技法。同样地,梵谷也臨摹過多幅浮世繪,並將浮世繪的元素融入 他之後的作品中,例如名作《星夜》中的渦卷圖案即被認為参考了葛飾北齋的《神奈川衝浪裡》。而《唐基老爹》的背後,則也畫有許多浮世繪的畫作(1887 年)。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唐基老爹》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

最廣為人知的浮世繪之一-神奈川衝浪裡
《冨岳三十六景》之一,葛飾北齋繪

------------------------------------------------------

奧塞美術館 印象派真跡4月登台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奧古斯特.雷諾瓦1892年的《彈鋼琴的少女(鋼琴前的少女)》。 (故宮提供)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尚-法蘭斯瓦.米勒1857年的《拾穗》,為米勒代表作、奧塞美術館鎮館之寶。
梵谷繪畫中的文化撞擊浮世繪梵谷1889年至1890年作品《午睡》。

曾在台灣掀起「印象派旋風」的奧塞美術館藏,4月將再度登台,包括米勒的《拾穗》、雷諾瓦的《彈鋼琴的少女》,暌違1、20年再度造訪台灣,在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印象‧左岸:奧塞美術館30週年大展」當中亮相。總計69件奧塞館藏之世紀名作來台,總保值超過4億歐元(約新台幣150億元),其中,米勒《拾穗》、梵谷《午睡》兩幅畫作保金各達6000萬歐元,顯見重要性。

米勒、梵谷名作在列

 
 

「印象‧左岸」由故宮與時藝多媒體聯合主辦,奧塞美術館策展,適逢奧塞建館30週年,這座曾被譽為「歐洲最美博物館」,從超過1000件的經典收藏當中精選出69件巡迴,包括梵谷、米勒、雷諾瓦、莫內、塞尚、高更、竇加、秀拉與德拉克洛瓦等49位名家經典。

故宮院長林正儀表示,奧塞巡迴展亞洲原只規畫韓國一站,在我方極力爭取之下,才又增加台北一站。中國時報副社長張景為表示,奧塞美術館藏之印象派作品,即使在台灣也是老少能詳,「這次展覽可親睹真跡」。法國在台協會主任紀博偉出身巴黎,他提及奧塞是法國最重要的美術館之一,1848年至1914年為館方重點收藏,每年吸引超過350萬名旅客參訪,也是台灣人到巴黎必訪景點之一,現在無須到巴黎,也能在台北看到印象派經典。

展區規畫囊括49名家

「印象‧左岸」囊括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藝術精粹,展區規畫:浪漫主義與古典主義、學院派與寫實主義、印象派與自然主義、象徵主義與折衷主義以及20世紀現代藝術之起源等。除了《午睡》、《拾穗》和《彈鋼琴的少女》,還有竇加的《證券行群像》,塞尚《諾曼第農舍庭院》和《聖安東尼的誘惑》,高更的《布列塔尼農婦》,摩洛的《嘉拉蒂》等作品來台展出。

「印象‧左岸」主要贊助為中國信託商業銀行,力晶文化基金會擔任公益贊助,4月8日起在故宮圖書文獻大樓登場,展至7月24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