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分部主辦「留學生團講演會」宣傳單
典藏者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分部於1927年8月12-14日主辦的「留學生團講演會」宣傳單。
主講人為東京商科大學的鄭昌言、東京中央大學的賴遠輝、吳鴻爐、新竹的林冬桂、彭宇棟、李傳興。舉辦三場,日期及地點分別為(1)舊七月十三夜(昭和2年8月12日)在豆子埔郭金塔宅,(2)舊七月十五夜(昭和2年8月12日)在新竹北門外外媽祖宮,(3)舊七月十六夜(昭和2年8月14日)在新竹六家林厝(新瓦厝),日期旁另有手寫毛筆註記新曆年「昭和貳年」等字樣。臺灣文化協會新竹分部主辦「留學生團講演會」宣傳單 | 開放博物館 https://bit.ly/3RmzjX2

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

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Google 地圖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https://bit.ly/3GmnKsF
    清乾隆年間,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林孫檀與侄兒林先坤(六張犁林家)等人渡海來台開墾,逐漸建立聚落。嘉慶年間於竹北芒頭埔建立「忠孝堂」公廳,因較附近六張犁聚落林家祠為晚,故稱之為「新瓦屋」。1947年新瓦屋居民成立花鼓隊,逐漸成為新竹地區知名的表演團體,也是六家地區的文化推手。1990年政府籌備興建高速鐵路,位六家地區的新瓦屋被一併徵收,經文史工作者與六家居民努力奔走下,終成功將其保留,成為台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
    客家委員會於2006年進駐新瓦屋,陸續推動各項事務發展及全區建築修復整建;2011年起新竹縣政府文化局接手進駐,以不斷成長變化的創藝聚落為目標,致力推動館舍活化再利用、委託經營單位進駐、導覽人才培育或舉辦四季主題、小型節慶展演等藝文活動,創造文創產業加值、豐富客家文化發展,也使周邊住戶、外來遊客或學校學生能夠重新認識新瓦屋及傳統客家文化藝術。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https://bit.ly/3GmnKsF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佔地約1.6公頃,以忠孝堂公廳為核心,西河世第門樓作為主要入口,禾埕四周現存圍牆,巷弄間有少部分圍牆殘壁,北側水稻田生態教育園區及北側西側水圳 (十五朗圳) ,定期依時序種植不同作物,還原體驗客家農村景致,東側草坪區域附設木棧舞台,提供民眾乘涼休憩及多元使用,建築物形式涵蓋橫屋(泥磚屋)、紅磚屋、水泥屋、木構屋、玻璃帷幕綠建築,樓層數一至二樓不等,呈現多樣混種特色,反映出聚落內250餘年來新舊融合、保存再利用的變遷、演進過程。
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https://bit.ly/3GmnKsF


竹北新瓦屋擬採全區OT整體經營 8/27舉辦公聽會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Ra2lpY
位在新竹高鐵特定區的新瓦屋,為200多年歷史的林家傳統聚落,行政院客委會斥資數億修繕基本設施並規劃整體空間。(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竹北六家新瓦屋為台灣第一個客家文化保存區,新竹縣政府考量園區營運多年已形塑藝術聚落意象,初步規劃採OT方式由單一廠商營運,預計本週六(27日)下午2點在新瓦屋集會堂召開可行性評估公聽會。
新竹縣政府考量新瓦屋客家文化保存區營運多年已形塑藝術聚落意象,初步規劃採OT方式由單一廠商營運,預計27日召開可行性評估公聽會。(記者廖雪茹攝)
縣府文化局表示,位在新竹高鐵特定區的新瓦屋,為200多年歷史的林家傳統聚落,經文史工作者搶救而保留,行政院客委會斥資數億修繕基本設施並規劃整體空間,2010年中移交竹縣府接管,由文化局進駐管理維護及推動活化營運迄今,每年舉辦板凳電影院、國際花鼓藝術節(已轉型)等多元活動。
文化局考量新瓦屋營運多年已形塑藝術聚落意象,擬根據「促進民間參與公共建設法」第3條第1項第6款之文教設施,規劃採OT方式委由民間經營,委外年期初步規劃6年+3年,廠商經營6年期滿後評鑑符合續營條件可延長3年。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進駐新瓦屋管理維護及推動活化營運迄今,每年舉辦板凳電影院、十三好市集及時令節慶等多元活動。(記者廖雪茹攝)
目前,新瓦屋園區除部分空間供文化局辦公使用外,另有11棟建築物以採購法委外經營,多數店家委託期間最長可擴充至112年6月,待各契約屆滿或終止後,暫不再以分棟分租方式委外經營,改委由單一民間機構營運全區,委託面積含公5合計約1萬6千多平方公尺,進行園區整合及共同行銷。
文化局表示,新瓦屋每年維管支出約1,800萬元,OT後除了減少支出,另有土地租金和權利金收入。27日公聽會將蒐集公民意見,期許未來招募民間專業團隊參與,以創新、永續並兼具公益價值的經營方式,保留聚落特色氛圍,維持既有景觀原貌,賦予文化活力與創意,帶動區域商機和發展,使民眾進一步認識與喜愛客家文化。
竹北新瓦屋擬採全區OT整體經營 8/27舉辦公聽會 - 自由藝文網 https://bit.ly/3Ra2lpY

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


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

1999年新瓦屋

客家花鼓藝術節 周末掀熱鬧
By 莊旻靜,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月 2日, 2017
2017新竹縣客家花鼓藝術節將於10月7日登場,新竹縣政府邀請19個表演團體到場。
新瓦屋花鼓隊經典戲碼是大小老婆爭風吃醋,演出精彩令人發噱。(莊旻靜攝)
2017新竹縣客家花鼓藝術節10月7日將在新瓦屋文化保存園區登場,以「花舞十月天.鼓動新瓦屋」為主題,邀請國內外共計19個團體參與踩街嘉年華、歌舞樂戲大匯演等活動,2日舉辦活動記者會,預計將在花鼓節登場的新瓦屋花鼓隊、藝想台灣、築夢舞集也先表演了一小段演出,預告活動的精彩。
踩街嘉年華逗趣
新竹縣長邱鏡淳表示,今年花鼓節邀請來自日本高知的YOSAKOI舞蹈團、青森口雜子團,以及南太平洋群島文化表演藝術團外,新竹縣及國內也有優秀團體參與演出,顯示結合在地、也接軌國際的精神。
文化局長張宜真表示,活動當天午4點先展開「花啦嗶啵─創意踩街嘉年華」,由在地11個團隊、國內5團、國外3團一同踩街,民眾可欣賞在地的新瓦屋花鼓隊,帶來逗趣的表演,還有日本高知及青森踩街團體,將以鮮豔的服飾展現節慶文化。而文山國小將有30隻獅子演出「群獅獻藝」,與新竹縣客家武獅團互別瞄頭。踩街活動分為「花鼓鬧洋洋」、「鼓‧動」、「春‧吶」、「起‧舞」、「夏漾歡歌」等段落,由參與團體接續出場。
客家新曲獎頒獎
晚間6點先穿插今年客家新曲獎頒獎典禮,並邀請揚音樂集、曾仲瑋、王鳳珠、欒克勇演唱客家歌曲,呈現濃厚的客語文化與風情。7點則是當日重頭戲之一的「鼓聚藝堂─歌舞樂戲大匯演」,海外3個表演團體將與在地的福摩沙舞劇團、九天民俗技藝團、藝想台灣等團體輪番演出。
除此之外,當天在新瓦屋還有多項活動,包含草地音樂祭、青農市集、古風車巷弄室集和13好市集的私房餐桌等,邀請民眾體驗在地文化活動、欣賞國際級演出,活動詳情可搜尋臉書粉絲專頁「竹縣go藝思」,或電洽03-5510201轉300-306查詢。

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157949.shtml

有長壽鄉美名的新竹縣關西鎮,昨天舉行「仙縷情緣」微電影首映會,促銷關西鎮觀光與仙草產業,影片中農民幾乎全是素人演員,即日起在YouTobe網站及鎮公所官網推播。

無獨有偶,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昨天舉行「大老婆的喜劇」開鏡,希望透過網路播放,讓更多人知道新瓦屋花鼓隊

全國第一支以仙草產業為主題的微電影「仙縷情緣」,昨天在關西鎮農會仙草加工廠舉行首映會。現場農民看到自己在大螢幕上的模樣,劇情中出現熟悉的仙草農 田、仙草加工場、東安古橋,個個樂到不行。關西鎮農會總幹事林兆暉表示,期望透過網路、各通路商,將仙草產業與客家精神行銷到全世界。

與微電影首映會同步登場的仙草創意餐品評鑑會,鎮內12家餐廳參賽,「仙草披薩、仙草飯煲和風仙草蔬果等創意料理繽紛上桌,最後由「黃家大院」的農家菜獲得金牌獎。

 

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
「仙縷情緣」微電影中有許多素人演員,昨日參與演出的農民看到自己出現在大螢幕上都非常興奮。
記者張郁國/攝影竹北新瓦屋客家花鼓隊明年邁入70年,傳統鼓藝也將拍成微電影,

「大老婆的喜劇」昨天開鏡,花鼓隊大老婆、小老婆、財主亮相,有阿公、阿嬤演員,也有家庭主婦、國小學童,大都是素人演員,表現在地文化和特色。

竹北新瓦屋花鼓隊,源起於農村喜慶扮裝踩街,民國34年為慶台灣光復,臨時通知地方自備節目參與遊行踩街,竹北六家地區組花鼓隊,採男扮女裝,有財主、大老婆、小老婆一路爭風吃醋、打打鬧鬧,配合打花鼓、步伐,營造喜樂氣氛,很受歡迎,至今延續了近70年。

【2013/09/12 聯合報


全文網址: 70年!新瓦屋花鼓隊 拍微電影了 | 桃竹苗 | 地方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DOMESTIC/DOM3/8157949.shtml#ixzz2ee6jqedM
Power By udn.co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