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大坑村雙龍山的行修寺依山而建,原名為觀音寺,寺廟中供奉著釋迦牟尼佛與觀音菩薩,於清同治十三年(西元1874年)所興建,後因民國二十四年關刀山大地震震損廟宇,現今的行修寺為民國五十三年時修建後的樣貌,有著檜木樑柱結構與黑色的唐風屋頂。行修寺後方有一座小公園裡有一塊震災紀念碑,是為悼念關刀山大地震中的罹難者。根據 行修寺沿革,本寺鑑於 同治9年(1870年),此地頭人 張進生創立精舍,奉祀 觀世音菩薩、地藏菩薩及 目蓮尊者,13年(1874年)獻寺捐地,倡款建寺,歷三年完成,由其孫 張清任住持,聘 洪連興居士長禮堂務
行修寺
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 Apr 23 Sat 2022 11:05
道教祭解-收驚-道教佈施-無畏施/行天宮收驚文化「收驚」安定作用,求心安、氣不順、卡到陰等-收驚往往有著安定心神、穩定魂魄的重要性,進而讓人們安定身心靈、達到心安的作用-只要收過驚後,一切皆能消災解厄
- Apr 22 Fri 2022 17:13
高鐵廣播提示音全線列車《獵前祭槍歌》的故事-布農族蘊含「祝福出行的人」及期待「豐收」的傳統歌謠—《獵前祭槍歌》,轉化為高鐵車廂內的廣播提示音
(1) 全線列車換新聲 —《獵前祭槍歌》的故事 - YouTube https://bit.ly/3OwxmnN 你發現了嗎?高鐵廣播提示音今起全更新 竟取材自這首歌謠! - 客新聞 HakkaNews https://bit.ly/3939aZL
【宋佩遙/桃園報導】台灣高鐵與財團法人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藝會)攜手打造台灣高鐵藝術計畫,其中也將高鐵廣播提示音全面更新,今(20)日起搭乘高鐵時可以仔細聆聽車廂內的廣播提示音,這次的靈感與發想是將布農族蘊含「祝福出行的人」及期待「豐收」的傳統歌謠—《獵前祭槍歌》,轉化為高鐵車廂內的廣播提示音,並推出四款以復古卡帶為設計靈感的限量版紀念車票,希望透過隨身聽與卡帶的印象,觸動旅客回憶往年可以在移動中聆聽音樂的時代起點,進而浸沉在高鐵美好旅程的延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