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23 年,奧地利人類學家馬丁・古辛德(Martin Gusinde)拍攝了一張令人難忘的照片:一位塞爾克南(Selk’nam)女性懷抱著孩子,以沉靜而堅定的目光凝視著鏡頭。這張照片后來成為一個瀕臨文化消亡的族群所留下的最后視覺見證之一。

















1923 年,奧地利人類學家馬丁・古辛德(Martin Gusinde)拍攝了一張令人難忘的照片:一位塞爾克南(Selk’nam)女性懷抱著孩子,以沉靜而堅定的目光凝視著鏡頭。這張照片后來成為一個瀕臨文化消亡的族群所留下的最后視覺見證之一。
國安局揭露,包含「DeepSeek」、「豆包」、「文心一言」、「通義千問」及「騰訊元寶」5款中國製「生成式AI語言模型」,有政治立場親中、歷史認知偏差等問題
5款中製AI生成內容偏頗貶台 陸委會:已限制公部門使用
無領袖世代 已顛覆多國政權Z世代,如今展現出前所未有的政治行動力。他們用滑鼠與手機串聯群眾,讓世界看到一種新的抗議模式「無領袖、去中心、跨洲同步」2025年或許將被歷史記錄為「抗議之年」Z世代的抗議運動已不再依賴政黨、工會等傳統組織網絡,而是以演算法驅動的社群平台為核心,形塑出一種「平台即戰場」的新動員模式。這一代抗議者在街頭行動之外,透過社群媒體、短影音直播與加密聊天群組,建立起靈活的網路協作架構。TikTok短影音、Discord群組與Telegram、WhatsApp等加密訊息應用,便成為許多抗議行動的「臨時指揮所」。
2025/11/06 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