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茶道-李曙韻+解致璋/李曙韻-唐人煮茶、宋人點茶、明人煎茶-台灣1980年代農業注重茶葉生產,好喝、功能性,1990年代,茶藝興起,講究茶環境、茶道具的美感,2000年代,技術面轉藝術面,邁向精神面 藉由抄經喝茶穩定情緒,達到宗教靈修目的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abNcjF
茶道/茶藝/茶起於神農氏姜姓/日本茶道精神/陸羽是中國茶道的鼻祖/廣東潮汕地區、福建武夷地區的"工夫茶"則是中國古代"飲茶之道"的繼承和代表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nRz9Wt
千利休(1522年-1591年)茶道宗師/茶聖。十九歲時出家,被豐臣秀吉收為茶頭。 天皇賜號「利休」/天下第一宗匠-千利休,他站在「美」的頂端,隨心所欲將其操縱並掌握, 只要被他認可的事物,就是極品的保證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iQDCRn
宋代點茶/泡茶/喝茶/韓熙載夜宴圖/日本抹茶和宋茶非常相似/鬥茶/「唐宋茶文化」唐宋高度發展的茶文化,為何無法直接流傳下來 反而東渡日本完整且精緻的保存下來,如今再回傳中土-唐。宋。元。最澄。榮西。南浦紹明。千利休/徽宗名作《大觀茶論》世界上維一的由在位帝王撰寫的茶學專著/英國紅茶和印度拉茶/素菜館叫故「素分茶」/小費稱為「茶湯錢」/日常飲食叫「茶飯」/服務生:茶飯量酒博士/唐朝「茶聖」陸羽/《茶經》是唐朝人陸羽所著的關於茶的著作,是世界上第一部有關茶的專著/唐朝人喝茶,喝的是「煎茶」:把茶葉焙乾,碾碎,篩成粉末,撒到鍋裡,咕嘟嘟燒開,喝那鍋茶湯。這鍋茶湯很香,但也很苦,簡直像藥湯。為了減少苦味,或者說為了壓制苦味,唐朝人會往茶湯裡放鹽、薑、花椒、胡椒、核桃仁,結果又把藥湯變成了菜湯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6r41Ao
-------------------
茶道包括茶藝、茶禮、茶境、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