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告欄
facebook 姜太公廟

誦經可得福報嗎?
道教的經典都是神的話語的傳真嗎?會不會有些經典是人假借神的名義而杜撰的?怎樣區別?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道教也抄襲佛教了,甚至抄襲婆羅門教了,你比如說《丘祖懺悔文中》:“假火風地水以成形。”這就是印度來的概念,但我們承認啊!我們全真教一開始就說三教合一,就是想吸取佛教和儒家好的一面啊!但是頭七怎麼成佛教的了?<揚想了想,頭七和回煞這種習俗都和天干地支有關係,印度並無天干地支一說,也有可能是佛教傳入後,我們道教也貢獻了一點嘛,就找了一下資料,然後發現佛教舶來說完全不靠譜!佛教舶來說中說南北朝時中國就有頭七的習俗了,列舉了一個佛教徒,和一個死後,他人讓僧人設齋的人中有頭七習俗。下面列舉《瑜伽論》為其理論知識,興揚沒看過《瑜伽論》,但知道這是玄奘大師從西天取回的經書,唐僧是唐朝人,南北朝在唐朝之前,那麼在唐朝之前就有的頭七習俗,怎麼是佛教傳來的了?其中頭七的理論中,認為頭七和佛教的中陰身一說有關係,同時認為七日是一個輪迴。這就讓興揚覺得有意思了,佛教說的中陰身,大家理解為普通的鬼魂就好,因為是舶來品的原因,於翻譯上給的感覺很高端。認為人七日一期是中國原本的髮型,如《易經》中就說:“七日來复,天行也”。有《易》之時,佛教尚未誕生,也許這個理論是中國傳播過去的。再找資料興揚發現,佛教還未誕生之時,我們就有虞祭的習俗,虞祭最晚在周時誕生。虞者安也,安息亡靈的祭祀,這個在功能上和頭七一樣。在時間上,當時士之喪三虞,大夫之喪五虞,諸侯之喪七虞,後來禮崩樂壞,大家都用七虞了,也就是以七日為期祭祀亡靈。這下功能和時間都對上了。我們再來看看歷史,清趙翼在《陔餘叢考》卷三十二還結合做七習俗起於元魏,這個元魏就是我們說的北魏,北魏之時,魏之一名是拓跋氏自稱是黃帝后裔,故雖然魏國是鮮卑族主導的國家,但是魏國積極漢化,崇尚道教。更拜寇謙之為國師,以道教為國家,趙翼認為這是道家煉丹拜鬥,率以七七四十九日為斷,遂推其法於送終,而有此七七之製耳。比如太上老君煉孫悟空,就是煉了七七四十九天。而且《道樞》中也說“复卦曰:七日來复。其見天地之心,是以人生四十九日而七魄全,其死則四十九日而七魄絕,此來復之數、陰陽之極也。”這下頭七的時間完全對上了。所以這頭七的習俗怎麼成佛教的了?一樣的還有臘八粥。有的佛教徒說臘八節源於佛祖釋迦牟尼成道之日,稱為“法寶節”,是佛教盛大的節日之一。但在佛教誕生之前,我們祖先就有在臘節祭祀的習俗,據《禮記·郊特牲》記載,臘祭是“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夏代稱臘日為“嘉平”,商代為“清祀”,周代為“大蠟”。臘八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祀的日子,和佛教的節日時間相近,兩者是融合的關係,不是佛教傳來,關於頭七也是如此,在今天過頭七,雖是中國原本就有的習俗,但也有佛教的成分。問題也就在這裡了,抄了就抄了吧,佛教道教互相抄,好比借東西,兩戶鄰居住得近,你今天做飯沒鹽,我借你鹽,你不能說這鹽就是你的吧?難免有人出來說,這鹽是我家的。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傅大士-佛家的慈悲,用道家的智術和儒家的論理-道冠儒履釋袈裟,會三家作一家------道家的巧智活用,佛教的慈卑為懷,儒教的論理基礎


「佛教」 主張「慈悲」;「道教」 主張「無為」;「儒教」 主張「忠恕」;「基督教」主張「博愛」;「回教」 主張「清真」。五教教義雖有不同,真理卻是一致, 即「仁」而已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戩-顯聖二郎真君「斧劈桃山曾救母」。助姜子牙伐紂-楊戩不認玉皇大帝是舅舅,也不聽天庭號令,是個「聽調不聽宣」,能請不能派的自由地仙/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封神榜》孔宣十大战役:佛教不插手,姜子牙过不了金鸡岭!孔宣VS杨戬、韦护、哪吒 - https://goo.gl/NmjbWP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這是一篇加密文章,請輸入密碼
  • 密碼提示:
  • 請輸入密碼: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