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墻盤銘文-追孝式銘文
史牆盤,又稱墻盤,為西周共王時史官牆所作的禮器。據銘文內容,墻是殷朝微子啟的後裔。1976年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莊白村一號銅器窖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現藏扶風周原博物館。
史墻盤銘文-追孝式銘文
史牆盤,又稱墻盤,為西周共王時史官牆所作的禮器。據銘文內容,墻是殷朝微子啟的後裔。1976年出土於陝西省扶風縣莊白村一號銅器窖藏,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文物,2002年公布的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的文物之一,現藏扶風周原博物館。
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損大篆,異同籀文,謂之小篆。亦曰秦篆。始皇二十六年,始并六國。斯時為廷尉,乃奏罷不合秦文者。於是天下行之畫,如鐵石字,若飛動作,楷隸之祖,為不易之法。其銘題鍾鼎及作符印,至今用焉。則《離》之六二︰「黃離元吉,得中道也。」斯雖草創,遂造其極矣。
蔡邕小篆,讚龜文斜列櫛,比龍鱗隤,若黍稷之垂。穎蘊若蟲蛇之棼縕,若絕若連,似水露緣,絲凝垂下。端遠而望之,象鴻鵠群遊,絡繹遷延。研桑不能數其詰,曲離婁不能睹其隙。間般垂揖,讓而辭巧,籀誦拱手,而韜翰摛華艷於紈素,為六藝之範先,李斯即小篆之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