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田彌兵衛事件:在1624年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濱田彌兵衛事件:在1624年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濱田彌兵衛事件:在1624年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濱田彌兵衛事件:在1624年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

濱田彌兵衛事件: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易戰
作者 濱田彌兵衛事件: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易戰 | 李維真 / 600秒的歷史課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Ijx2Wa
2021-12-06
濱田彌兵衛事件後,日治時期所立「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紀念石碑。
濱田彌兵衛事件: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易戰 | 李維真 / 600秒的歷史課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Ijx2Wa
被譽為「西方兵聖」的普魯士將軍克勞塞維茨(Carl Philipp Gottfried von Clausewitz)說過,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會捲入整體社會、經濟與軍事,做為較量的資本。台灣有多元族群與不同政權的更迭,競爭中當然也會寫下戰爭紀錄。
今天台南安平古堡有座石碑,由曾經擔任台南市長的卓高煊題上「安平古堡」四個大字。過去這曾經是屬於濱田彌兵衛的紀念碑。
今天台南安平古堡有座石碑,由曾經擔任台南市長的卓高煊題上「安平古堡」四個大字。過去這曾經是屬於濱田彌兵衛的紀念碑。
安平古堡,是明朝與荷蘭的談判結果
濱田彌兵衛是日本江戶時期的船長,駕駛的是由官方許可在海外航行的朱印船,這種船隻因為持有官方蓋上紅色印章認證的文件,因而得名。17世紀,朱印船往來於台灣、菲律賓呂宋與南洋等地進行貿易,當時明朝與日本中止貿易關係,台灣也成為日本與中國商人之間的重要轉運站,簡單來說就是走私,並且從中獲取極大商業利益。
在1624年,台灣成為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據點後,局勢開始轉變。最初荷蘭人相中從宋代開始就是重要漁場的澎湖,並且在17世紀初兩度佔領當地,納為東亞航線的據點。但這對明朝來說有如芒刺在背,於是在1624年出動數千名士兵,希望攻下荷蘭人建造的風櫃城堡壘,卻始終無法攻破。但荷蘭人對於被圍城的困境,也有極大壓力,於是雙方各自派出代表談判。
他們找來在日本發展的貿易老手,長袖善舞的商人李旦居中協調。李旦本來就因為在菲律賓的資產被西班牙人佔據而有所埋怨,能幫助西班牙人的對手荷蘭人,長遠來看也是好事。他傳達明朝的想法告訴荷蘭人:澎湖旁邊有個島,目前不歸我們管,你們轉去那邊發展吧!
於是,荷蘭人就這麼帶著風櫃城的資源,到台灣重新打造據點,來到台南安平,建立了熱蘭遮城,也就是今日的安平古堡。熱蘭遮(Zeelandia)的意思是海陸交界的地方,呈現了往昔台江內海仍存在時的環境特徵。
圖為熱蘭遮城復原模型。
荷蘭和日本的「經濟之戰」
荷蘭人在台灣繼續以貿易做為戰略佈局,也想在此地與中國商人進行交易,但這就與有著相同需求的日本產生衝突。於是荷蘭人乾脆規定,以後從台灣輸往日本的商品,都要課徵10%出口稅,讓日本這方的成本提高,降低他們的競爭力。
從日本的角度來看,當然會感到不服氣,一來日本對荷蘭進口商品有提供免稅優惠,二來先前在台灣交易不受限,後來的荷蘭反而插手管理,是不講先後順序與情面的無理行為。再者不給幕府認證的朱印船面子,等於不給幕府面子,於是多數日本商人對荷蘭的增稅政策不予理會。荷蘭因此升高制裁手段,甚至當時的荷蘭台灣長官還扣押了長崎富商末次平藏的朱印船,導致衝突加劇。雖然各自都有協調的想法,但最終因為利益盤算而擺出的高姿態,導致溝通未果。
1626年,末次平藏的手下濱田彌兵衛再度來到台灣,他發現荷蘭人對台灣原住民的統治存在許多弊端,於是帶著新港社的長老理加等人前往日本,向末次平藏陳述遭遇,之後又以使節團的名義,與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會面,在獲得幕府的正式支持認可後,成為反擊荷蘭的伏筆。
圖為濱田彌兵衛綁架時任荷蘭台灣總督的彼得納茨。
國際政治角力曝露出的背後利益
1628年,濱田彌兵衛帶著包括上述這群原住民在內的470名人員與大量的武器返回台灣,時任荷蘭台灣總督的彼得納茨(Pieter Nuyts)得知此事,迅速查扣船隻,但這反而讓被扣押的濱田彌兵衛有機會在磋商的會議上挾持納茨,並且綁架他的兒子做為人質。於是荷蘭這方只能同意放行被扣押的貨物,末次平藏也迅速關閉荷蘭人在平戶的商館,讓原本想藉此據點反撲日本的彼得納茨毫無翻轉機會。
最終一連串的失利,讓荷蘭東印度公司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彼得納茨被拿來祭旗,先是拔除總督職位,而後交付日本關押,交換荷蘭商館重新開啟。而整個事件中也能看到台灣是如何走入東亞政治舞台,以及新港社原住民、荷蘭和日本之間的三角關係。
這場「經濟之戰」沒有硝煙,而是策略上的彼此攻防,從不同角度可以提出不同詮釋。例如荷蘭面對武裝的日本人,當然必須反制,課稅其實符合國際法規;或者日本看似為台灣原住民發聲,但其實只是把這群人當作工具,好讓他們有名義出兵。這背後的利益本質,就是明朝、荷蘭與日本的國際政治角力,延伸交會在台灣這片土地的結果。而這些進入台灣的外部勢力,也從這塊土地發端,轉動出各自不同的未來。
濱田彌兵衛事件: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易戰 | 李維真 / 600秒的歷史課 | 獨立評論 https://bit.ly/3Ijx2Wa


濱田彌兵衛事件,是一件日本寬永五年(1628年)發生於荷蘭荷屬東印度公司統治下的大員與日本之間的貿易衝突事件。日本稱為大員事件(タイオワン事件)或奴易茲事件(ノイツ事件)。
濱田彌兵衛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uz3Hl
背景
在荷蘭人佔領台灣之前,漢人與日本人就在台灣從事走私貿易。荷蘭人佔領台灣之後,日本商人與荷蘭商人在台灣競逐漢人貨物,因此存在著相當大的利害衝突。1625年起,荷蘭東印度公司當局開始向來台灣的日本商人課徵一成的貨物輸出稅,但因為日本人較荷蘭人早來台從事貿易活動,且此時荷蘭貨物輸入日本享有免稅優惠,因此日本人拒絕向荷蘭人納稅,雙方因此發生糾紛。同年,日本人所購得的一批生絲,因拒絕納稅而遭荷蘭統治當局沒收,雙方關係更形惡化[1]。
事件經過
濱田彌兵衛綁架彼得·奴易茲,1628年
1626年,日本人濱田彌兵衛帶領朱印船到台灣買生絲,並欲向東印度公司借用中式帆船到中國閩南的泉州港運回貨物,但均遭到東印度公司拒絕。是時濱田彌兵衛知悉新港社原住民不堪東印度公司的虐待,對荷蘭心生不滿,因此在1627年帶領該社的理加等十六名原住民回到日本,向長崎代官末次平藏控訴荷蘭人壓迫,並將十六名原住民以「高山國使節團」的名義晉見幕府將軍德川家光,準備鼓勵江戶幕府採取反荷作為。
1628年春天,濱田彌兵衛再度率船來台,同行者共四百七十名,其中包含先前十六名原住民。此時的荷蘭台灣長官為彼得·奴易茲,他在濱田抵台前獲密報日船載有士兵及大砲、刀槍等武器,因此在日船抵台之際派員登船安檢,果然搜出大量武器及火藥,因此荷蘭當局便將武器及火藥全數扣留,並軟禁濱田將近一週,十六名原住民則遭到監禁。
之後濱田提出發還武器及火藥、釋放十六名原住民、提供船隻赴中國福建取貨、將一行人放返日本等要求,但均為荷蘭當局拒絕。濱田因此採取武力行動,率領數十名日本人闖入彼得·奴易茲住處,綁架了彼得·奴易茲及其兒子。後經雙方協商,以彼得·奴易茲之子為人質,隨同濱田返抵日本。
荷蘭牧師法倫泰因所作之1726年《新舊東印度誌》(Oud en Nieuw Oost-Indiën)第四冊中,關於臺灣的專章裡,便有一張描繪濱田彌兵衛挾持彼得·奴易茲的版畫圖像。[2]
後續
日本方面在濱田返抵日本後,將彼得·奴易茲之子及荷蘭船員下獄,並封閉荷蘭人在平戶的商館。荷蘭雖數度向日本交涉恢復通商事宜,但都未成功。巴達維亞方面感到事態嚴重,在1629年將彼得·奴易茲撤職,並宣判其兩年有期徒刑。1632年,荷蘭將彼得·奴易茲引渡至日本監禁,荷蘭人在日本的貿易才獲得恢復。
紀念
戰後,中華民國政府將原濱田彌兵衛事件碑改為今安平古堡碑
日本統治台灣後,日本人為紀念濱田彌兵衛向荷人抗稅的英勇事蹟,於安平古堡立石碑刻「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戰後官派之臺南市長卓高煊改刻「安平古堡」
濱田彌兵衛事件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ouz3Hl
------------------------
濱田彌兵衛(生卒年不詳)是江戶時代初期的朱印船船長。長崎出身。1627年,日荷貿易衝突的濱田彌兵衛事件(奴易茲事件)的實行者。1915年(大正4年),贈從五位。
濱田彌兵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IdxNj
濱田彌兵衛事件
1624年,作為朱印船貿易的重要中繼基地高砂(台灣)被荷蘭東印度公司占領,建立熱蘭遮城,並對交易課徵10%的關稅。
1627年,長崎貿易商末次平藏的朱印船船長彌兵衛受幕府的後援,挾持荷蘭台灣長官彼得·奴易茲(Pieter Nuyts,1598年-1655年12月11日)為人質,要求荷蘭撤回關稅。最後迫使荷蘭人屈服,高砂成為自由貿易地。
法倫泰因(François Valentijn)1726年《新舊東印度誌》(Oud en Nieuw Oost-Indiën)一書中有描繪濱田彌兵衛挾持奴易茲的情景,圖中坐在椅子上的便是遭脅持的奴易茲[1]。
子孫
末次氏在第4代末次茂朝斷絕,濱田氏改仕於大村藩。子孫濱田謹吾15歲時,作為鼓手參加戊辰戰爭,在角館附近戰死。現在在角館建有銅像。
紀念
台灣日治時代,日本人為紀念濱田彌兵衛向荷人抗稅的英勇事蹟,在安平古堡立石碑刻「贈從五位濱田彌兵衛武勇之趾」,戰後改刻「安平古堡」。濱田彌兵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bit.ly/3lIdxNj

濱田彌兵衛事件:在1624年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濱田彌兵衛事件:在1624年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


1627年16名新港(新市)人去東京告什麼東洋狀?
荷蘭人從1625年開始要向在台灣的160名日本人(依翁佳音研究員之研究應住在新市)課10%之貨物輸出稅,包括從明朝運來安平轉口的生絲。此舉引起濱田彌兵衛與其他日本人的不滿,因為他們比荷蘭人早到台灣。濱田彌兵衛乃當時在台日本人之首領,且不是一般日本人而是官或貴族,此由他有姓即可知(在1875年之前有姓之日本人皆為官或世族,1875年後一般日本人才有姓),而且他手上有朱印狀(日本政府在江戶時代的貿易特許狀,非一般人可得),所以日本政府獲得台灣後之1915年追諡其為「從五位(代表官位或貴族)」表示日本在荷蘭人之前已殖民台灣(日本從1609年起已數次企圖殖民台灣)。
    根據國內台灣史之多數說法,濱田在1627年初次回日本時誘去(誘走,另說偷偷拐騙)了16名新港社人到東京向日本江戶幕府第三代大將軍德川家光與第二代大將軍秀忠(1624年家光雖接大將軍,但重要事項仍由其父秀忠決定)報告荷蘭人的虐待及種種行為。濱田在1628年回台時同行有470名士兵(含該16名新港人),攜帶大砲,刀槍與彈藥,因荷蘭人已知16個新港人去告東洋狀而有所防備,所以沒收了他們的武器,監禁該16名新港人,並軟禁了濱田。該16名新港人因濱田之要求才獲釋,之後濱田在與荷蘭總督訥次談判時,日本人以武士刀挾持了總督,史稱濱田彌兵衛事件。
    台灣史未交待該東洋狀之真正原因及內容,應是故意掩飾。何事如此重要,驚動兩位大將軍?何事需要有16人這麽多人去東京告狀?鄭芝龍在1626年移民漢人到新市應是1627年16名新港人去東京告東洋狀的內容之一。
    濱田彌兵衛在1627年所帶去東京(當時稱為江戶)的理加等16名新港社人備受日本禮遇,德川家康之子第二代大將軍秀忠與第三代大將軍家光親自接見。當時東京由1592年之50戶左右小漁村被德川家康祖孫三代發展成江戶工商發達之都市,理加等16位新市先人應是大開了眼界。
    台灣史卻未交待此次東洋狀之真正原因及內容,而只說新港人受到荷蘭人虐待,甚至說16位新港人是被濱田拐騙去東京的。這顯然是故意掩飾。除16人前往東京的開銷支出龐大顯非兒戲外,由當時日本幕府處於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兩位大將軍仍接見,亦可知事情之嚴重性。根據1622年英國派日商館的報告,當時有8個大藩(很多是德川家康的部將)謀反,幕府處於內戰邊緣。而基督教在各地勢力擴大,長崎奉行所在1627年剛處死340名基督徒。在此內憂外患情況下,兩位大將軍仍撥冗接見理加等16位新港人,表示事涉幕府職權,而且事關重大。
    新港社與日本的關係甚為融洽,南科考古隊在社內遺址也挖掘出17世紀九州肥前陶瓷,但需16人一起去,表示要向幕府證明新港社對他們向幕府説的事「新港社有共識」。我認為他們是去請幕府出兵趕走荷蘭人及鄭芝龍之漢人移民的,所以,荷蘭人才會在其回台時將16名新港人監禁入獄。這一歷史涉及1624年之前的臺灣主權歸屬,統派歷史學者不願提,應是不願我們知悉原來在荷蘭人來之前台灣與日本的親密關係,而獨派歷史學者不探討,應是因為不願我們知悉鄭芝龍確有移民臺灣(中國以此主張荷蘭初期乃明朝與荷蘭共治臺灣),但我們要的只是歷史事實。
    1627年16位新港(新市)人到東京告什麼東洋狀呢?幸好西班牙人給了我們答案。根據所附1626年西人所繪台江內海沿岸圖,內海南緣之台南台地(即台南市區與永康)有樹林及一隻鹿代表獵鹿場,而內海東緣中央的新港砦旁邊已無樹林,而只有兩隻耕牛代表耕地。耕牛所在地即為現在之南科基地,其中木柵,王甲,中寮與道爺等地遺址出土文物已經過南科考古隊證明為明清漢文化遺址,與我2009年所作研究結果相苻。
   荷蘭人在 1624年進入台江內海後發現裡面已有中國人與日本人之貿易據點(貿易港),為避免爭端,荷蘭人一開始向他們說亦只要建一貿易據點,但後來憑其人數與武器優勢建了安平古堡及新港砦,1625年對出口商品課10%貨物輸出稅,1626年委託鄭芝龍(因通荷語,日語與閩南語而擔任荷蘭人通譯官,同時為當時台灣漢人領袖)移民第一批漢人到安平及新市,此舉激怒了濱田彌兵衛等日本人。除荷蘭人不允許日本人以較早到台灣為由主張豁免該稅使濱田不悅外,鄭芝龍移民漢人來台灣嚴重破壞當時漢人與日本人在台灣的勢力均衡,因此,日本江戶幕府秀忠與家光兩位前後任大將軍才會接見濱田所引薦的16位新港社人。
    新港社與繳貨物輸出稅問題無關,因此,讓新港社人不悅者為漢人移民的到來,而且,除漢人增加所生之排擠效應外,第一批漢人移民的位置(現在南科基地)正是其獵鹿場,而鹿已變成西班牙人所畫之兩隻耕牛了!因此,16位新港人同時去東京以證明新港社有共識願意作內應,希望江戶幕府出兵台灣,趕走荷蘭人及漢人。但當時幕府正逢前述的內憂外患以及考慮到與荷蘭人自1609年已建立之貿易關係,所以未同意由日本中央出兵。最後才會只由濱田帥三隻船帶470士兵到台灣。
    不久後,日本即因要抑制基督教在其國內的擴張而在1632發布第一道鎖國命令,1634年因彈壓基督教而發生島原之亂,因此,1635年發第三道鎖國命令,不允許日本人出海,出海歸來一律死刑。在新市之160個日本人於1635年日本江戶幕府第三度發布法令落實鎖國政策時,要非回日本便是融入臺灣人的血液中了!(1) 許忠信 - 1627年16名新港(新市)人去東京告什麼東洋狀?... | Facebook https://bit.ly/3ZijcMJ

濱田彌兵衛事件:在1624年400年前,荷蘭與日本在台灣的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