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 https://goo.gl/YxNsmb

溪山無盡 大都會三期展再探中國山水畫傳統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3日, 2018
清 王翬 王時敏 仿古山水圖 冊 紙本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閒。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詩仙李白《山中問答》
數世紀以來,神州子民無不醉心讚歎山水畫的壯麗奧妙,在其中神遊故國,那裡曾經有神祇與蒼生共存,虛無縹緲間,善攝生者流連於崇山巖穴,留下奇異而動人的傳說。
凡人眼中的「振衣千仞峰」、「波光瀲灩晴方好」或者「疑似銀河落九千」,在獨具慧眼的畫家筆下實非尋常物,他們視這些大塊文章隱含了古人深刻的智慧,靜觀其變,身心便能為之提升;遁隱於畫中山水,亦能遠離塵囂、世俗紛擾以及無明慾念。
對道家與儒家而言,山水之間有著無盡的智慧。孔子曾言:「仁者樂山,智者樂水。」老子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傳統藝術領域,自繪畫至陶瓷都不乏山水的千姿百態。
就繪畫而言,青綠與水墨山水畫之高超更是傲視群倫。為了表達人類面對天地造化的謙卑與崇敬,畫家慣於以微縮的人物形象點景,映襯出宏觀與微觀的對比。
這些柔翰墨彩的佳構,目前正於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溪山無盡——中國山水畫傳統」的第三期展覽中精采呈現(至2019年1月6日結束)。
中國山水看似深奧龐雜,策展人史耀華(Joseph Scheier-Dolberg)藉由九個主題來展現其在視覺藝術中的應用。其中一個展廳是仿名家筆墨,一個展廳的畫作與歷史傳奇相關,另一展廳則探討詩歌繪畫的關聯與「詩書畫合一」的傳統。
「滿山棘刺雜芳蘭,蘭自馨香隱棘攢。棘刺作薪樵競采,芳蘭棄置耐新寒。」出自清 龔賢 自題 山水十六開 冊 紙本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本期展品多選自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兩千多件中國書畫館藏,另外也有數件私人出借的收藏品。史耀華表示:「即使訪客已經參觀博物館數次,而且自認對這裡的藏品感到十分熟悉,我認為他們還是可以通過這次特展發掘不少驚奇。」因為此次展出的收藏品中,有些已許久未亮相,其中更有館方收藏百餘年卻未曾展出的珍品,機會相當難得。
唐朝晚期,山水畫已從人物畫中獨立出來,成為中國畫的重要畫科;經過數世紀的更迭演變,山水畫逐步走向成熟,綻放得更為燦爛且多元。
明 陸治 種菊圖 軸(及局部) 紙本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山水畫作品有立軸、手卷、冊頁、扇面等基本形制。立軸(掛軸)用縧繩懸掛,手卷一般是捲起收藏於篋中,必要時才會攤開鑑賞。
手卷的長度有時可以與屋室媲美,但一般而言,觀者每次欣賞時只會攤開一臂之長以便瀏覽。手卷能讓觀者彷彿置身其中,隨著畫裡相對高山顯得渺小的人物踱步於曲徑。
明代魏之克的《金陵四時圖》卷是長逾11米的磅礴巨作,其中綜合名家筆法,意在帶領觀者重遊金陵四季與古時勝景。
明 魏之克(魏克) 金陵四時圖 卷 紙本 32.1×1183.6 cm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傳統的中國山水畫看似平淡,其實內含許多典故和象徵,今日惟有熟悉此中傳統的行家才能識別。
例如以蘭亭雅集為主題的畫作,習慣在畫面中安置一群文人緣溪而坐,典故便是來自4世紀時的晉代,當時文豪如王羲之與其友人在休憩日相聚於蘭亭,曲水流觴,吟詩屬文,感悟人生,時人引以為美談。
蘭亭雅集 出自清 陸漢 山水八開 冊 紙本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隱士亦是山水畫題材裡最為人熟悉的象徵之一,畫面裡的隱士往往置身山林之中、泛舟湖上,抑或獨自閱金經、觀瀑布。
中國古時的朝廷官員多半在告老還鄉後,開啟隱居山林的生活。一旦遭逢貶官左遷、國祚將盡而硝煙競起的亂世,這種遁隱的現象更是普遍。達則兼善天下,窮則獨善其身,隱居的文人多投身於學術與藝術,藉此進德修業、砥礪性靈。
清 戴熙 山水 冊頁八開 紙本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中國古代的繪畫技術並不專斷於職業畫師手中,文人畫家兼具繪畫、詩歌、音樂與書法素養,讓「文人畫」在宋代(960~1279年)蔚成氣候。孔子曰:「君子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務求在繪畫中表現其內在的道德與外在的修為。
明 文徵明 拙政園圖詩 冊 紙本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如同其他藝術,中國繪畫也強調效法宇宙運行規律,即自然(大道),注重「神」的把握,表現在作品中,則重視寫意——形而上的氣韻。
畫家筆下的意境與神韻透露著作者的內心特質、情感以及世界觀,策展人史耀華稱之為「心印」(心志的印記)。他對此表示:「就像書法一樣,山水畫的確可以讓你了解創作者,真正具有深刻的表現力。」
繪於紙素之上的自然山水,因而成為畫家傳遞最深層感受的媒介。當他們遇見能理解畫外之意的「知畫」時,便是人生一大樂事。
乍見中國傳統山水畫,觀眾可能覺得畫面不過是數座山峰、樹林與岩石的組合,但其實隱身在畫面之後的,或許是更深刻、精緻而博大的事物。策展人史耀華說:「(中國山水畫)這門藝術傳統的樂趣就在於,你可以用一生去品讀它,最終仍然能從中領悟些事情。」
清康熙 景德鎮窯青花前後赤壁賦圖方瓶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公有領域)


親子惡緣 張尚書這樣了結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23日, 2018
周家父子之間的恩怨,原本是前世宿怨,今世只是彼此還債罷了!圖為南朝梁 張僧繇《謝靈運詩意(六)》。(公有領域)
宋寧宗慶元年間,發生了這麼一起案件。
絲帛莊主人周翁的長子極其不孝,常常酗酒,喝得爛醉,逞凶鬥狠。每次喝醉了,都會拿著刀猖狂地大喊:「一會兒必須殺死那個老畜生。
長子每次鬧酒瘋,周翁都驚恐不已。鄰居們覺得周家長子太不像話,竟敢悖逆行凶,要殺親爹。長此下去豈不玷污淳樸民風嗎?
眾人商議一番,決定聯名訴狀,將周家長子告到官府。
知府張尚書審閱狀子,派差吏傳喚周翁。周翁絲毫不知情,不解因何事被傳喚,差吏也不告訴他,只說讓他到官衙去一趟。周翁來到官府,張尚書問他長子悖逆一事,他回答說:「確實是。」
張尚書接著派人傳喚周翁長子。張尚書先是好言詢問周家長子在家侍奉長輩的情況。周家長子說:「父親已年邁,我一直擔負著孝養父親的責任。」
張尚書拿出多位鄰居的訴狀給他看,周家長子嚇得立即跪拜,乞求道:「因為我被瘋藥所害,不覺忘形,狂發惡語。」張尚書叫其他人都回去,將周家長子關進監獄,並叮囑刑訊差吏,不要讓他戴腳鐐手銬。
處理完這件事,張尚書親自前往城隍祠焚香禮拜,對城隍祝禱:「最近,由我管理的郡縣百姓中,出現了親生兒子想要謀殺老父的事情,這實在天理難容。我身為郡守,也難逃失職失教之罪。本官想不明白,您作為神明,又是如何安享百姓祭祀,卻坐視不理此事呢?」張尚書祝禱完畢,就返回府邸。
當天晚上,張尚書夢到城隍神。城隍神對他說:「我怎會不知?周家父子之間的恩怨,原本是前世宿怨,今世只是彼此還債罷了!周家長子本是外州商人,三十年前帶著財貨來到周家。周翁見商人一人獨行,心裡貪戀他的財物,於是心生一計,帶他出城泛江,故意弄沉船隻,溺死了外州商人,貪占了所有財物。從此,周家才有了營生的本錢,這些別人根本不知道。少年在陰司告狀,閻君允許他托生為周家長子,以索報應。尚書應該了解這些因緣,才好處理。」
次日,張尚書再次傳喚周翁,問他:「你捫心自問,這一生是否做過什麼不仁不義的事?」一開始,周翁還狡辯,撒謊說從來沒做過什麼惡事,哪怕一點小惡!
張尚書提醒他,說:「你還記得三十年前,在江中謀殺外州商客一事嗎?」並且告訴他,如今已經大赦天下,說出往事又有何妨?周翁一聽,嚇得汗流浹背,叩首請罪。
張尚書將城隍神告訴他的事,告訴周翁,那長子就是外州商人轉世,向他討債來的。周翁一算長子年紀,正好契合,不禁驚恐萬分。
張尚書想了結他們的冤怨,以免輪迴相報,無休無止。於是對周翁說:「我想為你了結這樁惡緣。如果你能捐錢千貫,讓長子出家為僧。這樣或許永絕寃債惡業,你意下如何?」周翁同意了,只擔心長子不想出家。
張尚書從中調解此事,繼而對長子說:「根據你的所作所為,按律應當被斬。不過,本府想促成一樁好事,已經和你父親約定,讓你出家為僧,你可同意?」周家長子欣然答應了。
當天,周翁長子剃度出家為僧,周翁又另給了他許多路費,使他能夠雲遊四方。@*#
張尚書對周翁表示,讓長子出家為僧,這樣或許永絕寃債惡業。元 盛懋《竹院逢僧》。(公有領域)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不得志的時候就要潔身自愛,精進自己的道德修養,得志的時候就要努力讓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