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1905年時的北港公學校女子部學生。學生們大多唐裝纏足。
1898年臺灣總督府開始成立北港國語傳習所(日語),僅收男學生。1900年改名北港公學校,收臺灣人學生,並於朝天宮設置女子部。纏足通常為中上層家戶所為,大約經濟許可的家戶也才有供子女上學的餘裕。據1905年總督府進行的全臺首度戶口普查,臺灣婦女有超過半數纏足,其中又以閩籍占大宗。一直到1915年總督府明令解纏足和禁纏足之後,這種習俗才逐漸走入歷史。(學校變遷部分參考 : 北港學校的變遷@nanshi49 's Blog 及AaRön Tsäi指正)(1) Facebook https://bit.ly/3hKwrjx

134584854_3401845176592716_2963761468059071085_o


教育敕語/奉安殿/奉安庫- https://goo.gl/wIfPkw
教育敕語/御真影 https://goo.gl/mc0HWt

首選珍藏 : 跨越傳統性別形象--臺灣幼稚園與男幼教師
幼稚園在臺發展
清領時期,臺灣教育機構大致分成儒學、書院、社學、義學、私塾。啟蒙教育以後三者為主,教導孩童基本讀書識字能力,社學最早五、六歲即可入學,義學十歲以上,私塾多為六、七歲。然而專門為幼兒設立的教育場所,要到明治三十年(一八九七)十二月一日,臺灣第一所幼稚園「臺南共立幼稚園」才揭開序幕。幼稚園校舍地點位於臺南關帝廟內,聘請兩名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生為保姆1,初期招收學生二十名,男女比例二比一,學童主要來自經濟富裕家庭。該幼稚園的成立源自地方仕紳組織的臺南教育會,幹事蔡夢熊先生觀光遊覽日本當地幼稚園後,深覺此對幼兒成長幫助很大,返臺以後極力說服會中重要成員,並正式向官方提出申請。園所在初期獲得不錯迴響,可惜因缺乏經驗,加上人員、經費問題,開園三年後關閉。
幼稚園
明治30年(1897)臺灣總督府檔案記錄在臺第一所幼稚園「臺南共立幼稚園」設立經過。
(圖片來源: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到了一九○五年,總督府發布臺灣最早的幼稚園法規〈幼稚園に関する規程〉,主要對公立臺北幼稚園制定規範。之後幼兒教育相關條例陸續公布,適用範圍也拓展至全臺,對於園生數、保育內容、保育費進一步加以規定。日治時期大多採取日臺孩童分園施教,共學幼稚園只占少數。由於幼稚園學費昂貴,入學者多來自中產階級以上幼童,並未普及到一般家庭。一九二○年全臺只有十九所幼稚園,總計日治期間不超過一百所。
戰後幼兒教育迅速發展,一九五一年全臺公私立幼稚園超過兩百所,二○一二年起配合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實施,原幼稚園及托兒所改制「幼兒園」,所數更達到六千六百所以上,成長幅度驚人2。
萬「紅」叢中一點「綠」
幼兒教育職場從過往至今,師資一向以女性為主。觀察教育部近二十年來「各級學校概況表」統計結果,幼稚園男女老師人數差距懸殊,以一○一學年度幼兒園教師數為例,男教師一百一十五名,女教師一萬兩千三百六十二名,男性僅占百分之零點九二。原因可能和女性生理上具備懷孕哺乳母性,以及孩童照護工作講究耐心、細心、溫柔體貼、善解人意……這些性格普遍被歸類為「女性特質」有關,產生幼教老師適合女性擔當的刻板印象,然而實際上男女個性也深受後天社會環境、文化影響。此外,傳統觀念裡男性肩負家中經濟重責大任,以及適合工程科學理科領域,都和薪資不高、工作內容偏重照顧教養的幼教職業相牴觸。
幼稚園
民間私學俗稱書房或私塾,是日治唯一留存的清代教育機構。1943年臺灣總督府頒布廢除私塾令,書房被迫完全停辦。
圖為昭和11年(1936)培德書房畢業照。
男幼教師的挑戰
從過去的研究報告可一窺孩童家長對男性幼教工作者的觀點。例如張乃文二○○六年調查臺南縣一百多所私立幼兒教育園所家長對男教師的看法,這些園所不一定都有男老師,部分家長是憑「想像」來作答。調查結果顯示兩成家長接受男性教師,主張能力取向,不過認為男老師適合教授才藝與體能為主的課程,帶班時應搭配女助教;四成無法接受,覺得女老師比較有愛心、親和力、和兒童間較易建立信賴感等等,同時擔心男老師與女童肌膚接觸;另外四成無意見,著重個人特質和品性,但對男老師還是不大習慣。
二○一一年陳景堂訪談男幼教師,整理幼稚園男老師的職場經驗,發現男幼教師面對家長的質疑眼光時,透過展現自我專業能力、其他同事與園所長的協助說明和支持,讓家長得以信任放心。面對與女童肌膚碰觸的敏感問題,像是幼教場所常會出現需要輔助幼兒上廁所、擦屁股、幫孩童換衣服,則盡可能讓女老師處理,或避免單獨相處;安撫情緒時也會減少親密互動改採其他方式,排除「色狼」、「性騷擾」、「戀童癖」等負面形象。
隨著時代演變,「男主外女主內」的印象已經大為改觀,男女適合的學科和職業界線也漸漸模糊。男性幼教工作者表現出不輸女性的耐性和用心,幫小朋友綁頭髮、環境清潔打掃、安撫幼童情緒,經由實際行動取得同事、家長肯定,另方面也成為男童學習與仿效的對象,破除性別刻板印象,有助於兩性共同參與親子教養的風氣。
註釋:
1保姆是日治時期對幼稚園師資的職位稱呼。
2幼兒園提供兩到六歲學齡前孩童教育及照顧服務,統一由教育部監督管理。數據參考自教育部統計處「歷年校數,教師,職員,班級,學生及畢業生數(三十九~一○一學年度)」。跨越傳統性別形象--臺灣幼稚園與男幼教師(第 9頁)-數位典藏與數位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成果入口網 - https://goo.gl/CuwoUC


私塾,也叫私學 、私塾,或學堂,是中國傳統的教育機構,並流行於東亞傳統社會。私塾大多由讀書人、秀才等私人開辦,由教書的人在自宅設立,入學者多係六歲至八歲孩童,由學生繳交束脩,富家門第則獨力延師授課,或由鄉井合貲開課,其教學宗旨主要是啟蒙識字,讀書內容多半與科考有關,包括四書,詩、書、易、和左傳;年齡較大者,則讀古文,習字,作詩文,修業年限視各人需要而定。
私塾通常教些人文的修養以及與科舉考試相關的學問,包括從以識字啟蒙教育為主的三字經、千字文,人文基礎以及考試必考的四書五經,生活修養方面的禮樂、以及能表現個人文學能力的詩文等等。
教學內容
私塾的學習內容,從啟蒙到逐步深化,在中國一般順序是:《三字經》、《百家姓》、《日用雜字》、《千字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詩經》、《書經》、《禮記》、《左氏春秋》等,有的選讀《女兒經》、《孝經》、《幼學瓊林》、《千家詩》、《古文觀止》等書,也有的加學《世事應酬》,即契約、媒柬、輓聯之內容,以應實用。其他地區除了中國的經典外也包括當地儒學著作及詩文等。
祠堂
主條目:祠堂
祠堂春秋舉行祭禮,而平常則作為私塾,教育家庭子弟。當中供了一個牌位─「大成至聖先師孔夫子神位」,同學站在兩邊,老師站在上面,新來的學生向孔子神位行叩首禮。每一次新學生來的時候,這個禮節舊生就看一遍,一生當中從內心裡面尊敬老師,對於道學看得比什麼都重。[1]
現代私塾
在現代東亞地區也有一些私人開辦,專門提供傳統文化課程如書法、茶儀式(中國茶藝、日本茶道、韓國茶禮、台灣茶藝、越南茶藝、琉球茶道)、古典文學欣賞寫作、傳統禮儀等的學校,也常稱為「私塾」


1895年,日本初領臺灣,對於此一新領土,必須在最短時間內訓練一批能輔佐行政業務的通譯人員;也為了長久統治斯土的考量下,思考對新附民的教育/教化問題。因應如此課題,設計出「國語傳習所」的教育機關。1896年,於臺灣本島主要街庄,開設14處國語傳習所。隔年(1896年)3月起,紛紛在各地建立分教場。
1898年﹝明治31年﹞10月,總督府公布《公學校令》,將各地的國語傳習所與分教場,改為公學校。此時的公學校分布在臺灣西部的主要街庄。其大多採急就章方式,沿襲舊時書房的傳統,使用廟宇為校舍。並在附近先行成立分校,待日後獨立為公學校。
日治時期的公學校與現今國民小學有相當程度的延續性,當時的公學校大多可以對應到現在的國民小學,如今以當地地名為校名的學校,往往就是最早設立的學校。也因設置地點遍布全臺各主要聚落,校址大多沿用至今,對於方便就學、普及教育著重要貢獻。以現在為例,世居一地的家庭,往往祖孫三代皆畢業於同一所小學。地方上的公學校與地方社會,在頻繁的互動中,得到緊密的結合。
本圖的製作是以時間(校名、學制的改變)、空間(校址的遷移)作為經緯,在GIS.中做定位。順著時間的推演,我們可以在地圖中看到各學校的沿革。各學校的沿革主要是依據各校的網站所載的校史為基準。但是各校網站架設體例不一,顯示了主事者的態度與城鄉的差距。
由此系列的圖,宏觀的看,我們可以看出公學校的設置是由少至多,由西至東,由重要地區到偏遠地區。微觀的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區域的發展與地方認同的結合。如今,這一批學校都有百年左右的校史,可說是地方鄉土教育的中心與重心,也是我們重要的資產。
日治時期各級學校分布圖 - https://goo.gl/iDHcY4
各國民小學所架設之網際網路。﹝可參考:http://140.111.1.22/school/index_b6.htm﹞


漢文書房
我出生於1938年,二次大戰結束時(1945)我還沒上小學,由於我家並不是國語(日語)家庭,所以我不會日語,是光復後從頭開始接受北京話及中文教育的第一届學生。
漢文(中文)本來就是台灣的主要語文,只是用閩南話或客話念而已,日據時期雖然公用語文是日文,但是民間仍然使用漢文,這種情形猶如香港人英文之外,使用廣東話中文。
光復後,全台興起一股學習北京話的熱潮,補習班如雨後春筍林立。此時,原先遭日本政府強制關閉10年的漢文書房也紛紛重新開館,算是另類的中文補習。漢文是中文的日文稱謂,書房則是私塾的閩南語講法,所以正確地說,到書房讀漢文是學閩南話或客話文言音的中文。
小學升上二年級後,我父親帶我到附近一家剛剛重開的書房進修漢文。書房老師陳漢水,年紀已過七十,學生則是十歲以下的小學生。據老師說以前的學生年齡較大,有許多是成年人。
書房設在老師家三落大厝的大廳,採個別教學,課本及進度因人而異,下課前老師會對大家講些歷史故事包括日治時期發生的事件。一次上課約二小時,每個禮拜二天。不意,當我正在念論語和千家詩時,因老師生病無法授課,書房關閉,從重開到關閉不滿二年。
 書房在日據早期是台灣人求學的另一條路,有許多人不到學校上課,只念書房,所以有些書房除了漢文外,也教一些實用課目如算盤,記帳等。全盛時全台有數千家,1937年日本政府藉皇民化運動下令關閉。8年後且因光復而重新開館,不過這段戰後復興期為時甚短,因為漢文即是中文也是學校教的國文,因此到了1950年前後,便因老師及學生都短缺的情勢下而結束。
在這難逢的書房重開的歷史一刻,我能到書房讀漢文首先要感謝我父親。讓我有機會在書房消失的前夕,體驗已有300年歷史的台灣私塾教學,學會台語(閩南語)的文言發音,養成對台灣歷史文化的興趣。結果,至今我閱讀中文都還使用台語默念,這種習慣絕無僅有,我問過年齡比我大,以及年齡同我一樣的人,他們閱讀中文都使用北京語(國語)默念。
小學讀北門國小,是光復後才入學的一年級新生。因為國語剛由日語變為北京語。所以大部份的老師與學生一樣,從 [大狗跳,小狗叫] 學起,上課則是國台語混合,因此沒經歷過後來聽說的 [講台語要罰錢] 的事。
國語二字雖是漢字,郤是日文用語,意思是國家的法定語言。不意,事事以去日本化為優先的國民政府,卻保留國語一詞使用至今60餘年。 結果,[國語]變成實質的[台灣國語], 因為台灣的[國語]不僅腔調,更有許多用語的意思與北京語大不同。另外,一向稱為台語的福佬話因有部份的客人,原住民,及外省人不會,所以通用性不如[國語]。如今,[說國語]或[講國語]通行全台灣。
光復初期學校的老師,除了教國語及/或算術的級任老師外,教其他科目的老師大部份不是正牌的老師,包括從滿州(東北),上海等地回來的台灣人,及原本不是老師的本地知識份子,其中有許多人念過書房。因為他們懂中文(文言文及白話文),教學輕鬆有趣,上課常會說些課外故事,沒有家庭作業,這種經驗是後來學生所沒有漢文書房 @ 鍵盤留住我的記憶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9N1xHS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獲得文化部180萬元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補助款。(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積極爭取中央補助地方古蹟歷建,歷史建築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日前獲文化部補助修復及再利用計畫核定180萬元,縣長邱鏡淳表示,未來將廣納當地居民意見進行文化資產硬體及軟體計畫執行,加以活化。
文化局張宜真表示羅屋目前由後代經營,管理人是返鄉創業青年羅仕龍,結合老宅推廣輕旅行、客家食堂、客家菜包DIY等各樣活化措施,多樣化及網路行銷,讓老屋持續活化,目前已經有一定的成效,並且吸引了多國際人士及國內深度旅行的觀光客。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獲得文化部180萬元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補助款。(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羅仕龍說,經營羅屋書院幾年下來,常常「受寵若驚」,曾有一位來自國外的旅客,來台灣將近一個月,遊歷台灣一圈後,離開台灣前,決定在手臂上刺青,作為台灣行的紀念;他選擇了3個圖像,羅屋書院竟然就是其中之一(另外是101大樓、高山) 讓他非常感動。
由於此建築承載了上南片羅家的拓墾歷史,並呈現豐富的客家傳統建築工藝特色,未來期望能透過規劃設計的資源導入,讓老屋的活化能繼續提升;規劃以百年三合院為平台的經營管理模式,以羅屋書院為平台,結合周邊社區,進行上南片羅屋聚落的活化。
▲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獲得文化部180萬元修復及再利用計畫補助款。(圖/新竹縣政府提供 )
羅屋書房是由人稱「阿發師」的大木匠師卓見發設計,自明治34年(1901年)開始興建,大正二年(1913年)完工,歷時十二年;由於當時學校在關西街上,羅氏子弟上學不便,於是羅家聘請來自廣東蕉嶺原鄉的羅仕華先生來教書,將羅屋書房作為私塾用。
昭和19年(1944年)起,關西街上常有空襲,羅屋書房便借予關西國小四年級以下學生上課,小五、小六學生則被徵召農事勞動,直至戰後為止,民國35年羅屋書房借予關西天主堂幼稚園使用,直至民國45年關西天主堂於街上落成後才歸還關西豫章堂羅屋書房有故事
 成老外刺青選項 | 地方 | NOWnews今日新聞 - https://goo.gl/EgrkC8


[歷史回想].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教育制度的回顧(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62篇)
[歷史回想].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教育制度的回顧(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第0562篇) - https://goo.gl/ePoUVK
圖:芝山岩國語傳習所(設於惠濟宮)
晚清時期,劉銘傳主政台灣時,曾設置「西學堂」,嘗試引進西方近代教育的體制,但 因主政時間不長,劉銘傳去職後,新政多遭擱置。
台灣真正實施普及化的西式教育,是從日治時期開始。
1895年(明治28年),日本正式領有台灣,日本教育家伊澤修二來台,擔任總督府第一任的學務部長 (相當於教育部長)。伊澤修二是日本明治維新時第一屆公費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在1890年創立 「國家教育社」,呼籲日本實施國民義務教育。台灣總督府成立後,伊澤修二即發表《台灣教育意見書》, 主張以免費義務教育方式來普及日語,以有效統治台灣。台灣總督府欣賞其意見書,邀請其來台擔任總督府學務長。
同年,在伊澤修二規劃下,總督府在台北市士林的芝山岩(芝山巖) 的惠濟宮設立第一所「國語傳習所」,招收台灣子弟入學,學習日語。芝山岩國語傳習所即今日士林國 小的前身,是日治時代台灣教育的發源地。
不料,次年初即發生「芝山岩事件」(日本人稱為「六氏先生事件」),芝山岩國語傳習所的六名日籍 教職員遭到抗日群眾的殺害,伊澤修二因未在芝山岩學堂,而幸運逃過一劫。事後,總督府在芝山岩設立神社, 接受學生參拜,並視此地為台灣教育聖地。當時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親自題字立碑以悼念遇害的教職員。
圖:宜蘭南澳「蕃童教育所」(國語傳習所)
1897年,伊澤修二離台。這一年,日本在各地增設14所國語傳習所。
1898年(明治31年),總督府將 「國語傳習所」改名)為「公學校」(相當於現在的小學),專供台灣人就讀。日本人的子 弟則進入「小學校」就讀。
這種台人、日人隔離就學的教育措施,總督府是基於台灣納入日本領土時間 不久,台灣人不熟悉日語,因此採取權宜的隔離教育。「公學校」、「小學校」使用的課本教材 不同,「公學校」的教材較淺顯,內容不如「小學校」。雖是權宜的措施,卻形成台人與人日之間 教育的差別待遇。日本人就讀的小學校獲得官方提供較佳的教學資源,形成日後升學競爭的不公平。
當時,「小學校」是由總督府出資設立,而「公學校」是由各庄街役所(公所)自行籌措經費。這是因為 日本領台之初,軍費浩繁,總督府財政困窘,無法大量設置「公學校」。各庄街的「公學校」,總督府只 負責教師薪資,學校校舍及行政經費須由各街庄自行負擔,能負擔得起的街庄,才准予設立「公學校」。
有些街庄的地方父老,為了使子 弟有機會接受教育,或者慨慷捐出私人土地做為學校用地,或者捐款集資興建校舍,直到今日,我們仍可 在一些成立於日治時代的國民小學校園內,看見這種捐修建校的紀念碑,見證了這一時期的教 育史(註1)。
當時,原住民兒童的就學率遠高於漢人兒童的就學率(註2)。 這是因為日本人為了加強理蕃事業,使原住民能歸順日本政府,因此總督府相當重視對原住民的教化,當時設置 的「蕃童教育所」與「蕃人公學校」,都是由官方出資,免費讓原住民兒童入學。教材的內容則較簡易,修業的年限 也比一般「公學校」較為縮短。
圖:台灣總督府醫學校(1899年)
初期除了設立「國語傳習所」之外,台灣總督府也設置「國語學校」。
「國語學校」分為「國語部」及「師範部」, 前者是以學習日語為主的中等教育(初中程度),後者主要是為了培養「公學校」的學校教員,因此以招收台灣籍學生為主。
後來總督府將「國語學校」改稱「師範學校」。至1919年(大正8年)時,分別設有「台北師範學校」及 「台南師範學校」。
此外,台灣總督府為了解決島內迫切的公共衛生及醫療環境的問題,特別注意醫學人材的培養。1899年 (明治32年)時,設立「台灣總督府醫學校」,專門招收台灣人子弟,實以醫學教育,修業五年。
1919年以前,日本在台灣實施的教育情況大致如以上所述。優秀的台灣子弟從「公學校」畢業後, 除了赴日本留學以外,在島內的主要的升學管道極為有限,一是進入「國語學校」師範部(後來改稱「師範學校」), 畢業後擔任公學校的教員(例如台灣作家吳濁流); 二是進入「台灣總督府醫學校」,畢業後成為醫生(例如台灣第一位醫學博士杜聰明、 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 台灣民眾黨的創立人蔣渭水,都是畢業於「台灣總督府醫學校」)。
1919年以前,「國語學校」師範部及「總督府醫學校」是當時台灣的最高學府,也是培養 台灣知識份子的搖籃。由於這樣的背景,日治時代前期的台灣社會, 教師與醫生是主要的知識份子,普遍受到社會的尊敬;特別是醫生的收入高,更成為台 灣人羡慕的職業。許多家庭都以栽培子弟進入總督府醫學校就讀為榮。這種社會風氣延續至今 ,許多父母仍以子弟考上醫學院,培養子弟成為醫師為榮。
當時總督府為普及國語教育,需要大量的師資,因此國語學校的師範部採公費制(政府負擔學費), 畢業後又有教職保障,因此也成為貧苦台灣子弟所嚮往的出路。因此,升學考試的競爭相當激烈。
圖:台中中學校(1915年)
1895至1919年之間,較著名的教育事件是「台中中學校」的成立。
1914年(大正3年), 台灣士紳林獻堂等人鑑於國內一般教育僅至「公學校」及「國語學校」的國語部,又都以學習日 語為主。因此結合台灣士紳,希望創辦一所專供台灣人就讀的中等學校。
在林獻堂 的倡導下,除了霧峰林家出資最多以外,台灣各地富賈如辜榮顯(鹿港辜家)、林熊徵 (板橋林家)、顏雲年(基隆顏家)、陳中和(高雄陳家)等人都慷慨捐資。當建校的經費籌措已足, 總督府卻不願讓台灣人創立自己的中等學校,遲遲不核准設校的申請案。
最後的妥協方案,則是由林獻堂等人將建校的資金捐贈給總督府,由總督府於1915年創辦公立的「台中中學校」。
「台中中學校」是日治時期第一所專收台灣人的中等學校(高級中學),即今日「台中一中」的前身。 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在台灣主要城市設立中學,日本人多就讀「一中」,台灣人則就讀「二中」; 唯獨「台中一中」例外,以台灣學生為主,日本子弟則就讀「台中二中」。
1919年(大正8年)1月4日,總督府首次發布《台灣教育令》,開始較有系統的建立台灣 各級(初級、中級、高級及職業學校)教育系統,但還是採雙軌制,日本籍學生的教育依據日本內地法令, 而台灣人就讀的學校,教育內容仍比日本同級學校程度低,修業年限較短。
這一年,日本首次指派文官背景的田健次郎就任台灣總督。田健總督為因應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 世界各地興起的「民族自決」的思潮,統治採取較開明的作風,逐步取消台日教育的隔離 及差別對待。田健治郎任內,致力於公學校的增設,以普及初級教育。
1922年(大正11年),台灣總督府頒布《改正台灣教育令》,實施「台日共學制」, 初級教育仍維持台日隔離教育(公學校、小學校),中等學校以上則採台日共學制。
這樣的措施看來立意雖佳,強調教育平等,台灣人也可報考原本只收日本學生的中等學校,然而由於 中學入學考試都以日文作答,台灣人就讀的「公學校」,教材較日本人的「小學校」程度低, 因此入學考試往往無法與日籍學生競爭。雖然台灣學生在初級學校占了絕大多數,但中等學校及高等學校的 學生卻以日本籍學生占多數。只有以招收台灣人為主的「總督府醫學校」及「師範學校」才有較多的 台籍學生(註3)。
1922年,《改正台灣教育令》實施後,雖然台灣島內的中等學校及高等學校日漸增多, 但由於台籍學生處於升學競爭不利的情況,錄取的學生以日本人為主。因此,不少台灣人只好選擇前往 日本國內升學,形成赴日本升學讀書的管道反而比在台灣參加升學考試還容易的特殊現象。
圖:台北帝國大學(1928年)
隨著台灣的產業逐漸發展,對於農工商業技術人材的需求增多,職業學校也成為總督府規劃教育的重點之一。
1917年,總督府成立「台北商業學校」(今國立台北商業技術學院),1919年,成立「嘉義農林學校」(今國立嘉義大學), 專門招收台灣子弟為主。
後來又增設「宜蘭農林學校」及「屏東農業學校」。工業學校、水產學校也都陸續增設。 這些日治時期成立的學校,在台灣光復後,校名或有變更,但大多延續至今。
1928年(昭和3年),總督府成立「台北帝國大學」(今國立台灣大學), 成為日治時期台灣唯一的一所大學,也是台灣的最高學府。 台北帝國大學配合日本南進政策, 以研究台灣、華南及東南亞(南洋)等地的人文為研究重點,初期設立「文政」及「理農」兩個學部,後來陸續增設醫學部、工學部。 就讀的學生以日本人為主,台灣學生人數極少,且多集中於醫學部(原「台總督府醫學校」)。
1930年代,台灣教育制度最值得一書的是實施了國民義務育。當時全台各地兒童就學率逐漸提高,全面實施義務教育的時機 已成熟,於是總督府於1939年(昭和14年)制定《義務教育實施要綱》。1941年,總督府廢除「公學校」、「小學校」 的差別待遇,一律改稱「國民學校」。
1943年,總督府正式實施六年國民義務教育,屆齡學童強制必須接受義務教育。至1943年底,全台共有 1099所國民學校,小學生932,525人,兒童就學率達71%,在當時的亞洲僅次於日本國內,已接近歐美國家的水平。
日本統治台灣,所有的教育投資固然是基於殖民統治利益的需要,其高等教育明顯地排擠台灣籍學生,造成台灣人受教育機會 的不公平待遇。然而在初級教育方面,由於國民教育的普及,消除文盲,提高人民素質,也為台灣社會的現代化,奠定了相當 的基礎,這是不可否認,且應予肯定的歷史事實。
旅遊日期:2008.03.19
註1:例如, 我曾看見過的枋橋公學校(板橋 國小)、新竹橫山公學校大山背分教場(豐鄉國小 -已廢校)、苗栗三灣公學(三灣國小)等。
註2:1926年(昭和元年), 日本人、台灣漢人、台灣原住民兒童的就學比例如下:
註3:1926年(昭和元年), 中等學校以上,日本人、台灣人就學人數的比較表:
(原始資料:矢內原忠雄著《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引自葉榮鐘著,《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上冊)
[日治時代學校舊照片]


黃土高原上歷經兩百年的「張氏書房」,你知道嗎? - M頭條 - https://goo.gl/Ay3ztx
北宋有四大書院之說,南宋亦有四大書院之說,至清末全國共有書院二千餘所 - https://goo.gl/ggof6y
山海關兵部分司署、王家大院遊記 - 雪花新聞 - https://goo.gl/SF3d6v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 https://goo.gl/sceYc3


 


臺北市書房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 - https://goo.gl/Xacrii
中文題(譯)名
臺北市書房
 主題和關鍵詞
資料類型
攝影作品
主題類別
民居、宗祠、老街、書院
關鍵詞
兒童、私塾
 描述
圖像說明
私塾又稱書房、書館,為民間自辦的講學場所,原為地方士紳、儒學生員就私宅、祠廟設置,用以教育地方兒童讀書識字。日治時期除了官方設置的小學校、公學校,民間仍有私設的書房,以補足學校設置的不足。1898年(明治31)發佈「書房義塾規程」,凡設置書房需經由官方核可,並由各廳自訂細則實施。(資料來源:《臺北市志:卷七教育志 教育行政與學校教育篇》曾迺碩總編輯,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8、臺灣日日新報)
 日期
拍攝日期
1930年
 資源類型
原件與否
原件
影像-靜畫資料
 資料格式
色彩
黑白
數量
1張
尺寸
127×180(mm)
 關連/系列/作品集
系列名稱
台北市老照片
 涵蓋時空
時期
日治時期(1895-1945)
地區
亞洲
國家
臺灣
城市
臺北市
 版權規範
來源
台北市文獻委員會提供照片授權國家圖書館進行數位化典藏
-------------------------------------


三叔公黑白想黑白講: 2010/11/3 - https://goo.gl/JmLazF
日治時代公學校的教育制
公學校與書房之間
大部分清代的傳統教育機構,像是儒學、書院、社學等,在日本統治台灣之後就不存在了,唯獨書房、私塾留存下來,成為傳承漢學的民間教育機構,書房也因此俗稱為「漢學仔」。
日治時代剛開始的時候,新式教育體制的公學校對台灣人來說並不十分具有吸引力,在生活中,漢語還使日常使用的語言,平常書信、契約都是要用漢文書寫,學習日語對一般人來說並不實用,而且,公學校裡的唱歌、遊戲、體操這類的學習,在傳統觀念裡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事物。因此,有能力讓小孩讀書的家庭,仍比較傾向 送小孩上書房學漢文。
日本統治台灣的前期,在書房讀書的學生仍然比上公學校的學生多。不過,這樣的就學情形隨著書房體質的改變、公學校的逐漸普及,以及台灣人對新式教育和近代文明知識的需求,在日本領台十年之後有了轉變。
國民學校1941(昭和16)與義務教育1943(昭和18)1937 年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與中國的戰爭正式全面展開,接著日本政府提出建立東亞新秩序的意圖,向東南亞進軍。此時,日北國內開始國民精神總動員運動,在教育 方面1941年日本內地頒布「國民學校令」,台灣也以敕令改正「台灣教育令」,規定全島小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為「國民學校」,設六年的「初等科」及二年的 「高等科」,強化國民的身體與意志,為養成忠君愛國的皇國民作準備。1943年總督府規定每一個兒童都應受初等教育,開始了台灣的義務教育。
日治剛開始的時候,有去讀冊的囝仔其實是很少的,公學校的就學率只有2-3%,上書房的孩子還多一點,但即使都加起來,也只是很小部分的人而已。公學校的設立要到大正時期之後才逐漸增多、就學機會也慢慢的增加,尤其是大正8年「台灣教育令」發布以後,公學校數與就學兒童開始穩定的成長,到了日本領台的最後一 年,就學率已經到達71%。
現在溪湖國校校門
公學校以後,繼續升學的人大概只有3%,其中以選擇中學校和實業教育最多。這其實是因為總督府的教育政策裡並不準備對 台灣人普及高等教育,而且希望台灣人朝實用的基本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尤其是農業方面,進入專門學校(尤其是師範學校和大學)的機會是相對的低的,反而是以 居住在台灣算是少數族群的日本人進入高等教育的機會比較多。
--------------------------------------
回顧公學校
〈公學校の思ひで〉
一年生(いちねんせい)︰級任先生(きうにんせんせい) 邱富先生(台灣人)
教室(きようしつ)︰與玄關同列最東邊木造蓋桂竹屋頂舊教室
昭和八年四月一日被次兄帶到溪湖公學校入學,分到檜組,同年度入學新生分為“檜(ひのき)”.“杉(すぎ)”.“椰子(やし)”三組,檜、杉是男生組,各組學生數約五十名左右,椰子組是全部女學生約四十餘名,男生.女生分開教學。
入學男生頭髮全部剃空頭,鵠頭、扁頭、大頭各形各樣頭都原形畢露,呈可愛的,再配穿台灣衫褲,衫是對衿形五粒布鈕三個袋仔,褲是縛“褲帶”的寬鬆褲,如下圖︰
照片網路圖
國語一年級先教「五十音」アイウエオ。單語開始教,記得是「ハナ.花」,「ハタ.旗」,「タコ.凧」,「イト.糸」,「コマ.干錄」,「マリ.球」…
一年級尚有漢文課,教「人有二手」,「一手五指」,「二手十指」…昭和九年升二年級漢文課就被廢止,以後漢字(かんじ)只有由插在日文中漢字認識,日文漢字讀音,分音讀、訓讀。
音讀――模倣中國漢字讀音的讀法。日語稱之為「音読 (おん よみ)」。例:簡単 (かん たん )、新年 (しんねん )、安心 (あん しん )、春夏秋冬 (しゅんか.しゅう とう ) …這些漢字的讀音一聽便知跟中文的發;音很像。
訓讀――借漢字的字形、字義來表達語意,但讀音仍採日本原有語言的說法,這樣的漢字讀音 日語稱之為「訓 読 (くん よみ」。例:春(はる)、夏(なつ)、秋(あき)、冬(ふゆ)… 這些漢字的讀音,一聽便知與中文的發音完全不同。講得更明白些,所謂的「訓讀」便是「經過解釋後讀出來的音」。在漢字傳到日本以前,日本人就有自己的語言,但漢字傳進來以後,日本人就借用漢字來表達意思,這些以原來的日語來表音,而以漢字來表意的讀音便是所謂的「訓讀」。
訓讀同一個字也不一定讀同樣音,舉例如“上.下”一般讀法“上”(うえ)、“下”(した),如加一“川”字漢字“川上”就讀 (かわかみ),“川下”即讀(かわしも)。 “上下”二字是讀(じょうげ、じょうか)。
類似同字發不同音,台語也有,例如“香”字「香港HUNG GAN」,「花香-HUEI PAN」,「上香-SYON HUUN」。
一年級︰宛若憨鴨聽雷年。
二年生(にねんせい)︰級任先生 楊貞祥先生 (台灣人)
教室︰學校門對面舊學校木造教室
楊貞松先生是學校農業先生,印象中我們大部分下午都在家畜飼養區示範作業,
飼雞,清雞屎,雞類有,名古屋コ-チン,長尾鳥,尾巴五.六尺長的長尾雞,チヤボ(粉鳥雞),超小型雞等,都是教學用珍品種,隔壁豬舍有飼養,桃園種豬母、英國バ-グシヤ種豬學生輪流清洗豬舍、運豬椆內排泄物到推肥間擙推肥。
也有分股,種植蔬菜競爭,扛肥水、掮堆肥。印象特別深刻就是到校外示範田,“田植え(播田)”、“稻刈り(割稻)”雖然弄的滿身泥漿還是感覺很快樂。
二年級︰扛肥、擔糞農作年。
三年生(さんねんせい)︰級任先生 酒井芳子(さかいよしこ)先生 (日本人)
教室︰入學校門第一排最西邊磚造教室
酒井先生很年青只有二十歲左右女教師,要管十歲左右頑皮的男孩子班級,談何容易,常常被生徒(せいと-學生)整弄得哭出來,幫助鎮壓都是隣組(となりぐみ)楊慶川先生。
精力旺盛,活潑好比野馬,也像牛仔無鑽鼻一群男孩子,三年級時留下來故事頂多的,呼叫,綽號有「馬-うま」,「牛-うし」,「ゴリラ-大猩猩」,「龜-かめ」,「貸切り-計程車」,「貓-ねこ」等等… 看這樣的綽號,大慨不想而知,如何活潑一群頑童,如何使年青女先生頭痛?一言難盡。其中“馬”與“牛”不知是不是,相性不合,並無深仇大恨,却見面就四目相瞪,見面鬥,老師用盡方法使他倆和好都不齊於事,兩位同學都是三年級時就已經十三.四歲較年長學生,最好動的青少年年紀,他倆明爭暗鬥至卒業(そつぎよう)未和解就離別,經過60年後同窓會上才握手和顏相見,能解開他倆無因之恨,免成終生遺憾,是本次同窓會一大快事。該年代入學年齡較無受限制,我們“檜組”入學時就有6-13歲學生被編納同組,6歲是寄讀生,13歲是超齡生。
「貸切り-計程車」與「龜-かめ」是競走時一對速度差的對比,綽號「貸切り-計程車」100米速度約12秒,「龜-かめ」是要化20秒才能達到終點,因此而得綽號「貸切り」與「かめ」。
「ゴリラ-大猩猩」,「貓-ねこ」是面相相似而得的綽號。
本學年國語讀本(とくほん)文內漸漸插入漢字(かんじ)。
三年級︰一群頑童使先生頭痛年。
四年生(よんねんせい)︰級任先生 楊慶川先生 (台灣人)
教室︰向校庭第一排,東棟向南左起第二間磚造教室
楊慶川先生前學年度,常常幫酒井先生鎮壓過檜組一群頑童,成語有一句「知己知彼,百戰百勝」一群頑童習性,楊慶川先生已了而指掌,很容易抗制頑童頑皮行為,加之先生之善導、鼓勵因此「百教百成」將一群頑童漸漸養成不再鬧事,認真讀書的習慣。
有前因以外,功課加重及屢次舉行各種試驗(しけん-考試)也是使同學們被迫專心學習之因。提前學習「乘法九九」(かけ算九九)(二一2、二二4、二三6、二四8、‥‥、二九18),如唸歌全部要熟記。國語讀本,文內插多量新漢字要「書取り-選寫漢字」應付隨時「書取り」抽考,漸漸進入高學年度,先生當全組準備升學學生,認真教學,我們也跟著很用功學習。
四年級︰收歛頑皮,認真學習年。
五年生(ごねんせい)︰級任先生 楊慶川先生 (台灣人)
教室︰向校庭第一排,西棟向南右起第二間磚造教室
昭和十二年七月七日發生盧溝橋事變。軍歌充滿校園,應戰局捷報常常舉行,日間「旗行列(はたぎようれつ)」,夜間「堤燈行列(ちようちんぎようれつ)」活動。本學年開始全校學生規定,穿學校統一制定卡其色制服(せいふく)。本來穿慣本島衫褲的台灣囝仔,忽然間改穿洋式服裝,頭一天鬧出不能笑的笑話,有的同學將洋式褲前後穿倒反,他說「這樣大號較方便」說得也有道理!
認真盡職的楊慶川先生特別,向書店訂購「尋常小學校」讀本,下課後義務在教室前昭和初年種植將近百年茄苳樹下補習準備升學同學。
崙子腳分教場因被颱風吹毀,分教場學生陳老曾等五名分配到檜組就讀。
五年生此年度也是我個人豐收年。
1,被選,代表溪湖公學校男生,與椰子組代表女生姓羅,二人參加員林郡役所“國語講演會(日語)”題目當場抽,我抽到題目是“台灣の果物”獲得“第五名”。
2,第三學期,學末試驗(がくまつしけん)國語(こくご)、算術(さんじゆつ)、歷史(れきし)、地理(ちり)、修身(しゆうしん)每科獲100點,共500點滿點,朝禮時接受校長公開表揚。
3,畫一張“潑桶(バケツ)、鍬(クワ)、鏟子(コテ)”三合一圖畫,被評“甲上”張貼教室後面揭示板一學期(“甲上”是未曾有評定)。
4,學業進入全組第三名獲優等賞。
五年級︰學習最認真,學業豐收年。
六年生(どくねんせい)︰級任先生 楊慶川先生 (台灣人)
教室︰向校庭第一排,西棟向南右起第二間磚造教室,原教室。
盧溝橋事變已進入第二年,軍部報捷連連,學校也配合,各色各樣活動,除賀勝利“旗行列”“提灯行列”以外,女生送“千人針(せんにんばり)”運動,
由女人一人縫一針,縫成一吉語如“武運長久”等送給前線士兵,表示用千人力量鼓舞士氣意思。也有一人一信,“慰問袋”等送到前線慰勞、鼓勵士兵運動。
民間也被發動種植蓖麻子,刈馬草繳納軍部漸漸進入戰時體制,學校獎勵學童“廢物回收”運動,回收鐵等金屬類供軍事用。
上記是升六學年後,加在生活中的新事頂,雖然如此,學習環境不受多大影響,我們卒業式在剛完成二年的新“講堂”舉行。因家變家中經濟陷入谷底
不敢要求升學,唯一安慰是保持第三名獲優等賞卒業。
我們同組(班)同學不辜負楊慶川先生,熱心指導,約五,六名考入淡水中學二三名到日本京都等地就讀中學。
六年級︰不嘆不怨勇敢邁入社會年。
在公學校舞台上,演六年間喜悲哀樂劇,我扮演角色,不管天配給我任何角色,相信我盡本分都演得無悔。此童年小小心靈上所烙印的歷經,使我不管嗣後在社會扮演是“生”是“丑”都「盡責演好天配角色」,是我以後七十餘年人生的,處世做事原則,志永生不移。
仰げば尊し
仰げば尊し 我が師の恩 教えの庭にも はや幾年 
仰望我尊崇的恩師 在此受教 歲月也已經數年
思えばいと疾し この年月 今こそ別れめ いざさらば 
想起快速逝去的歲月 今要離別 請多保重
互いに睦みし 日頃の恩 別るる後にも やよ忘るな 
日常關愛照顧恩情 離別後也 不能忘記
身を立て名をあげ やよ勵めよ今こそ別れめ いざさらば 
努力盛名出入頭地 今要離別 請多保重
朝夕なれにし 學びの窓 螢のともしび つむ白雪 
朝夕看慣的 學習之窓 螢的螢光 積堆白雪
忘るるまぞなき ゆく年月 今こそ別れめ いざさらば 
不會忘記 過去歲月 今要離別 請多保重
註︰原詞是用日本百年前古文,因此部分難以適切譯之,請諒解。
日本の諺 
昇れない木は仰ぎ見るな
不要仰慕趴不上的樹
自分の身分や能力を越えたことを望んでも無理だから、
望求超越自己身分、能力的事物是無可能,因此,
身の程をわきまえて.それに応じて振る舞うようにせよ。
衡量自己能力,做你能力範圍內能做到的事
三叔公黑白想黑白講: 2010/11/3 - https://goo.gl/JmLazF


濃濃的中國氣息,你或許會愛上他 - 每日頭條 - https://goo.gl/Z6Ct1X


公學校(日語:こうがっこう;臺灣話:kong-ha̍k-hāu[1]),簡稱公學,是台灣日治時期政府開設的兒童教育學校,入學對象大多是臺灣本島人,由1898年起至1941年。
在同一時期,當時台灣最高統治機關台灣總督府還依照台灣實際情況,在此以本島人(台灣的漢人,即臺灣閩南人、客家人)兒童教育為主的學校之外,設有供通日語兒童(多為內地人,也就是在台日本人)唸的小學校,與專供台灣原住民學習用的蕃人公學校。
簡介
1895年,日本開始於台灣的統治。隔年,1896年,台灣總督府轄下之學務部以普及日語為目的,於6月公布〈國語傳習所規定〉,並在同年9月總督府公布「國語學校規則」。在此兩規則下,台灣總督府在各地設置14所國語傳習所。這規則裡面所稱的「國語」指的是日本語(因當時台灣為日本殖民地)。
1897年,學務部長伊澤修二提出了將國語傳習所改成公學校的構想[2]:2。伊澤修二所構想的公學校,是由六年的小學科與四年的中學科所構成,教授科目除國語(日文)、地理、歷史、算術、理科之外還有儒家經典,但日後實際成立的公學校與伊澤修二的構想有相當的出入[註 1][2]:3。
1898年台灣總督府見國語傳習所成效斐然,於1898年8月16日再行發布〈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台灣公立公學校官制〉與〈公學校令〉。這些法令明定以中央或地方的經費開辦公學校,以取代國語傳習所,成為正式的台灣教育機構。台灣的現代化教育出現於此。除此該法令並明定公學校的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臺籍兒童,另外也詳細制定六年制的公學校應教授的科目(修身、國語、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師資與例假日等。
1907年(明治四十年)2月26日,總督府廢除1897年(明治三十年)7月發布的〈公學校令〉,同時制定〈台灣公學校令〉。
公學校的設立目的相當明顯,可從公學校規則開宗明義的第一條條文可見一斑:「本島人子弟施德教,授實學,以養成國民性格,同時使精通國語。」這四項要點,「施德教」與「養成國民性格」的目的是相近的,在使台灣子弟成為忠貞順服的「日本國民」,而「授實學」,「精通國語」則是訓練台灣子弟具備生活必需的技術能力,以協助開發台灣資源。
科目
台北州八芝蘭公學校講堂。
新竹州山腳公學校宿舍。
1898年(明治三十一年)8月10日總督府以府令第七十八號制定〈台灣公學校規則〉。規則第四條規定教授科目為「修身」、「國語」、「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及「體操」等八個科目,修業期限為六年。國語科包含說話方法、造句方法等。讀書科則包含日語讀法及漢文教育,其中漢文教材選用《三字經》、《孝經》、《大學》、《中庸》、《論語》等。習字科即練習日文假名字母與漢字,另外亦採用《上大人》等台灣傳統習字教材。規則第十一條規定「公學校教科課程表」,讀書科教授上述儒家漢文經典;六個學年的科目教授時數均為12小時,前四學年以臺灣話文讀音進行,五、六學年則改以日語訓讀進行。其中,第一與第五學年均教授《三字經》與《孝經》,而第三與第六學年皆教授《論語》,唯前後所使用的教授語言不同。[3]
1903年,總督府府令發布〈公學校規則改正〉。改正要點將原本作文、讀書、習字三科的日語部分一併納入國語科中,而前述三科的漢文課程則新設立成為「漢文科」。漢文科每週有5小時的教授時數,漢文教育的地位較改正先前提高不少。改正後,漢文科教授內容刪除不適合學童心智的儒家經典,改以平易的文體和合適實用之內容作為新教材。1904年,官方編纂《漢文讀本》作為漢文科的新教材,較先前的四書五經更貼近台灣學童的日常生活經驗,但教授語言已從原先的台語文讀音及白讀音轉為以日語訓讀授課。
1918年3月31日,總督府〈公學校規則中改正令〉以涵養日本國民精神及培養具有生產力之人民為理由,將漢文科授課時數減為每週2小時,並增加日語及實科之時數。1922年,為實施日台共學以實踐內地延長之同化政策,漢文科成為每週2小時的選修課程(隨意科),並由各地學校自行決定是否廢除漢文科。
日治時期欲透過學校教育,灌輸臺灣人效忠日本「皇國」(忠君愛國)的觀念,形塑其所期望的「公民」。因此教材設計上,對於涵養國民精神最直接相關的「修身」和「國語」這兩科就顯得特別的重要。其中,「修身」科成為日本欲形塑臺灣人服從、勤勉、團結和忠誠的國民特性,在近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工具[4][5]。
沿革
1919年與1923年台灣教育令兩度修正與修正公學校規則,重點為採取內地共學,公學校課程至此與日本內地相同。
1941年3月,台灣教育令再度修正,將小學校、蕃人公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至此,以台灣兒童為施予對象公學校學制才正式結束。
影響
公學校的教育實施下,1944年的台灣,公學校(與小學校一同改名為國民學校)共有944間,臺籍公學校學生人數達87萬6000餘人(含女學童),就學率為71.17%。該就學率於當時全世界,已是先進國家的標準。2006年2月6日日本外務大臣麻生太郎根據這數據,認為「台灣之所以現在擁有這麼高的教育水平,完全是因為日本的殖民統治」云云。但實際上,在1939年也就是日治40年後,台灣的就學率才超過50%,換言之有將近一半的學齡兒童無法入學,究其原因並非是台灣人不願意就讀,而是因為學校不足的原因[6]
公學校列表
新竹州
桃園郡
桃園街
臺北國語傳習所桃仔園分教場(1897年)→桃仔園公學校(1898年)→桃園公學校(1905年)→桃園第一公學校(1934年)→武陵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桃園區桃園國民小學)
桃園公學校埔子分教場(1923年)→埔子公學校(1928年)→星岡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桃園區中埔國民小學)
桃園第二公學校(1934年)→春日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桃園區東門國民小學)
蘆竹莊
南崁公學校(1899年)→南崁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蘆竹區南崁國民小學)
新莊山腳公學校坑仔外分校(1918年)→南崁公學校坑子外分校(1920年)→坑子公學校(1921年)→坑子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蘆竹區外社國民小學)
南崁公學校蘆竹分教場(1921年)→蘆竹公學校(1928年)→蘆竹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蘆竹區大竹國民小學)
坑子公學校海湖分教場(1939年)→坑子國民學校海湖分教場(1941年)(今桃園市蘆竹區海湖國民小學)
大園莊
南崁公學校大坵園分校(1904年)→大坵園公學校(1921年)→大園公學校(1921年)→大園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大園區大園國民小學)
大園公學校竹圍分離教室(1921年)→大園公學校竹圍分教場→竹圍公學校(1928年)→竹圍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大園區竹圍國民小學)
大園國民學校埔心分教場(1941年)→大原國民學校(1943年)(今桃園市大園區埔心國民小學)
龜山庄
龜崙口公學校(1918年)→龜山公學校(1921年)→龜山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龜山區龜山國民小學)
龜山公學校坪頂分教場(1923年)→坪頂公學校(1928年)→坪頂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龜山區大崗國民小學)
坪頂國民學校南崁頂分教場(1942年)(今桃園市龜山區大坑國民小學)
龜山國民學校塔寮坑分教場(1943年)(今桃園市龜山區龍壽國民小學)
八塊庄
仁和公學校(1899年)→八塊厝公學校(1905年)→八塊公學校(1921年)→八塊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八德區八德國民小學)
八塊公校大湳分教場(1923年)→大湳公學校(1928年)→大湳國民學校(1941年)(今桃園市八德區大成國民小學)


蕃人公學校
日語原文    蕃人公学校
假名    ばんじんこうがっこう
平文式羅馬字    Banjin kōgakkō
蕃人公學校是指1905年起,台灣日治時期以中央或地方經費所開設的台灣原住民兒童義務教育學校。蕃人一詞是日人解釋『居住於未開墾蕃地』台人的稱呼,亦即今日的原住民。此名稱於1936年由「高砂族」(高砂為台灣的異稱)替代。雖名稱中有「公學校」三字,但學制與內容與一般公學校有別。
1941年,蕃人公學校連同其餘公學校改制為國民學校。二次世界大戰後的1945年,國民學校改制為現在的國民小學。
簡介
1895年,日本開始於台灣的統治。1896年,台灣總督府學務部以普及日語為目的,於6月公布「國語傳習所規定」,同年9月公布「國語學校規則」。在此兩規則下,台灣總督府在各地設置14所國語傳習所。這規則裡面所稱的「國語」指的是日語(因當時台灣為日本領土),而設立此傳習所最重要的目的在於普及日語。
1898年9月根據此規則,台灣南部恆春的「恆春國語傳習所」特地於豬朥束(今滿州鄉里德)設置恆春國語傳習所豬朥束分教場,此為台灣第一所原住民小學。不久,當時部分位於「蕃地」附近的國語傳習所亦隨後分別在原住民部落設置數所國語傳習所分教場。
1898年8月16日,廢國語傳習所,另行設立同樣性質的公學校,並發布「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台灣公立公學校官制」與「公學校令」。不過當時,原住民所唸的分教所通常未達設置公學校的標準,只能升格為「國語傳習所」,例如豬朥束分教場升格為豬朥束國語傳習所。
1899年,台灣總督府再以訓令27號規定「蕃人子弟」進入公學校之規定,此為限制原住民義務教育的法源。1905年,台灣總督府發布名為「蕃人子弟就學之公學校教育規程」的訓令32號,明令廢止原有存在的「蕃人」國語傳習所,改名為「蕃人公學校」。例如豬朥束國語傳習所改制的蚊蟀蕃人公學校,就是台灣第一所蕃人公學校。
蚊蟀公學校就是今滿州國小,滿州國小校園還留存有一塊當時前人所立的「高砂族教育發祥地紀念碑」供人憑弔。
特色
1905年,連同改制的國語傳習所,供原住民研習的「蕃人公學校」共有20所。當時除了特殊的蕃童教育所之外,所有「蕃童」教育就獨立於教育體系,全部納入此「蕃人公學校」。
蕃人公學校與六年制的公學校不同,基本上的學制是四年。根據1914年的蕃人公學校規則,該學制還可因地制宜,設立3年制的蕃人公學校學制。而在學習科目方面,蕃人公學校主要有國語、算術與修身三科目。另視情況可加設農業、手工與唱歌。
1922年將蕃人公學校更名為公學校前,蕃人公學校共有30所,學童4700人。
影響
1922年,台灣總督府發布第二次台灣教育令,廢除蕃人公學校名稱,改用一般公學校名稱,例如蚊蟀蕃人公學校改為蚊蟀公學校。自此,蕃人公學校於教育體制中消失。1941年後,更將所有公學校改名國民學校。不過,北部某些蕃童教育所則仍獨樹一格的存在。
台灣總督府於原住民教育上,投入較清朝更多的心力。原因雖不免是為了統治治理上的方便,但比起消極的驅逐與設置隘線,長期來看是有效率得多;但主要也是因為清朝對於原住民的統治僅局限於平埔族,而未涉及高山族原住民政權。也因此,日治時期的原住民日語普及率比漢語高很多。1945年中華民國統治台灣後的一段時間內,日文或日語仍是原住民區域較普遍的文字與第二語言。


小學校來自日語,即「小學」之意,為台灣日治時期,自1898年起,以中央或地方經費所開設的兒童義務教育學校學制之一。在同一時期,當時台灣最高統治機關—台灣總督府還依照台灣實際情況,將此以兒童義務為主的學校,除了此小學校設置之外還設有公學校、蕃人公學校及蕃童教育所。
小學校(或稱尋常小學校)與其他同時間台灣所設兒童義務教育學校最大不同的是,小學校為專供通日語的學童(幾乎為日籍學童)所唸,科目與日本本土一般的尋常小學校完全相同。
戰前,小學校數目15校[來源請求],學童人數達20000多人,日童就學率則達99.62%(1943年)。
1895年,日本開始於台灣的統治。隔年,1896年,台灣總督府轄下之學務部以普及日語為目的,於6月公布「國語傳習所規定」,並在同年9月總督府公布「國語學校規則」。在此兩規則下,台灣總督府在各地設置14所國語傳習所。其中,這規則裡面所稱的「國語」指的是日本語。
因為國語傳習所設立以普及日語與台灣學童為主,因此,針對在台的日籍學童,台灣總督府特別成立國語傳習所的「小學分教場」或相關機構傳授義務教育。其科目與日本本土完全相同,而學制定為四年。當時,日本本土尚未全面實施義務教育,因此台灣該教育制度的實施,多少具有實驗性。
1898年台灣總督府見國語傳習所成效斐然,針對日籍學生與台籍學生於1898年8月16日再行發布「台灣公立小學校規則」、「台灣公立小學校官制」、「小學校令」、「台灣公立公學校規則」、「台灣公立公學校官制」與「公學校令」。其中,這些法令明定以中央或地方的經費開辦小學校等初等教育學校。
簡介
小學校與公學校的最大不同在於法律上:「常用國語(日語)者的初等普通教育,依據小學校令」。也就是入學小學校資格必須為日籍學童或通日語的台籍學童。不過一般來說,少有台籍學童擁有足以進入小學校的日語程度。
1898年小學校令明定小學校的就學資格為8歲以上,14歲以下的日籍兒童、並將本來的四年制教育延伸至六年,並設兩年的尋常高等小學校(初中)。除此,該規定還明定此小學校應教授的科目(作文、讀書、習字、算術、唱歌與體操)、師資與例假日,除了某些部分因應台灣特殊情形外,小學校所有科目與師資等等規定,一律與日本本土尋常小學校完全相同。[1]
因為日籍學童人數較少,總督府也較為重視,日籍學童的小學校教學率達九成五以上,遠比台籍學童就讀公學校的七成一高,除此,也因為學習制度較能連接,小學校考上尋常高等小學校的比率遠高於公學校畢業生。
沿革
1910年2月26日修正小學校規則,將小學校視為義務教育,採取強制入學。1919年與1922年台灣教育令兩度修正小學校規則,重點為採取內地共學,小學校課程至公學校課程完全相同。
1941年3月,台灣教育令再度修正,將小學校、蕃人公學校與公學校一律改稱為國民學校,至此,以日籍兒童為施予對象小學校學制不再施行。不過,1941年後的台灣小學校,在實務運作上,仍與當地公學校有所差別。直到1945年二戰後,該小學校學制才因日治時代結束而正式消失。
戰前,只能由日本學童就讀的小學校共有15校,擁有學生約兩萬多,學生人數遠比八十多萬台籍學童少,但其99%的就學率或其個別資源都優於台籍學童就讀的公學校。1945年後,隨著五十萬日人的離台返日,所有小學校均予廢除或轉為普通小學。
1953年,日僑學校創立,接續在台灣的日本學童教育工作,但是日僑學校只有數百名僑生的規模與私立學校的辦學性質等營運結構,與當初日治時代的小學校已完全截然不同。
小學校列表
台北州
台北市
建成尋常高等小學校。
台灣總督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台北第二尋常高等小學校→台北第二尋常小學校→台北城東尋常小學校→台北市旭尋常高等小學校→台北市旭國民學校→台北市城中區東門國民小學→台北市中正區東門國民小學
台北市壽尋常高等小學校→台北市壽國民學校→台北市龍山區西門國民小學→台北市萬華區西門國民小學
台北市南門尋常高等小學校→台北市南門國民學校→台北市古亭區南門國民小學→台北市中正區南門國民小學
台北市建成尋常高等小學校→台北市建成國民學校→台北市政府→台北當代藝術館、台北市大同區建成國民中學
台北州錦尋常高等小學校(今臺北市大安區龍安國民小學)
台北州幸尋常高等小學校(今臺北市幸安國民小學)
台灣總督府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今臺北市教育大學附設小學)
台北州末廣尋常高等小學校(今臺北市萬華區福星國民小學)
台北州樺山尋常高等小學校(國府遷台時廢校,原教室有一棟位於今行政院中央大樓前(已拆除),其他位於今內政部警政署)
海山郡
台北州海山郡板橋尋常高等小學校(戰後為板橋中正國民學校,於1965年風災停辦,原址今新北市立板橋國民中學)
台北州七星郡北投尋常小學校(今北投國中)
台北州七星郡松山(錫口)尋常小學校(今臺北市信義區興雅國民小學)
台北州七星郡汐止尋常小學校(原名錫口尋常高等小學校水返腳分教場, 戰後廢校,原址今新北市立汐止國民中學)
台北州新莊郡新莊尋常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今大觀路旁新海瓦斯公司一帶及恆毅高中大門對面的公路局舊址空地)
台北州海山郡板橋尋常高等小學校
台北州海山郡三峽尋常高等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今新北市立三峽國民中學舊址)
台北州文山郡新店尋常高等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今新北市立文山國民中學)
台北州文山郡深坑尋常小學校(原名臺北城東尋常小學校深坑分教場,現為新北市立深坑國民小學)
台北州基隆郡雙葉尋常高等小學校(原名基隆尋常高等小學校, 今基隆市仁愛區仁愛國民小學)
台北州基隆郡仙洞尋常小學校(今基隆市中山區仙洞國民小學)
台北州基隆郡日新尋常高等小學校(今基隆市中正區中正國民小學)
台北州基隆郡真砂尋常小學校(今基隆市中正區正濱國民小學)
台北州基隆郡金山尋常小學校
台北州基隆郡雙溪尋常小學校
台北州基隆郡平溪尋常小學校
台北州淡水郡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今新北市淡水國民中學,另有淡水尋常高等小學校禮堂位於建設街口為縣定古蹟)
台北州基隆郡金瓜石尋常高等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今新北市私立時雨中學)
台北州基隆郡瑞芳尋常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今國立瑞芳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台北州基隆郡菁桐坑尋常小學校(今新北市平溪鄉菁桐國民小學)
台北州宜蘭尋常高等小學校(今宜蘭縣宜蘭市光復國民小學)
台北州宜蘭郡頭圍尋常高等小學校(現之頭城社區托兒所)
台北州宜蘭尋常高等小學校 坪林尾分教場
台北州羅東郡羅東尋常高等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今羅東民生市場)
台北州羅東郡叭哩沙(三星)尋常高等小學校(戰後廢校,原址在今三星國中)
台北州羅東郡太平山尋常小學校
台北州蘇澳郡蘇澳尋常高等小學校(蘇澳鎮延平路35巷與永光路口北側,1941年原校舍因風颱倒去徙來今士敏國小現址)
台北州蘇澳郡蘇澳尋常高等小學校南方澳分教場
台北州蘇澳郡南澳尋常小學校(在今南澳衛生所)


初等教育
日治時期由公學校、小學校構成的初等國民教育。公學校以臺灣人兒童為招收對象,小學校則以日本人兒童為招收對象。公學校及小學校均成立於1898年(明治31年),原住民就讀的公學校自1905年成立;至1941年(昭和16年)與日本本國學制改革同時,三者全部改為國民學校。1943年開始實施六年初等教育義務制。
1896年臺灣總督府設國語學校及國語傳習所,國語學校前後共有4所附屬學校;國語傳習所則分為甲科及乙科,甲科招收成年學生,乙科招收學齡兒童。國語學校附屬學校及國語傳習所乙科可視為小、公學校的前身。
公學校成立的法源為1898年以敕令公布的「臺灣公學校令」,其中規定公學校設置、維持經費,除了教職員薪水之外,由地方民眾負擔。1907年,改以律令發布「臺灣公學校令」,承認公學校可以擁有基本財產;此律令至1920年(大正9年)廢止。1922年以後公學校的基本法制改依新「臺灣教育令」的規定。在基本法制規範下,臺灣總督府以府令公布「臺灣公學校規則」,規定各項教則,其中規定臺灣初等教育的教育目標在「施德教、授實學,以養成國民性格,並精通國語」,此目標通貫整個日本統治時期,未有大改變。1922年之前,部分公學校於六年之上設有實業科或補習科,1922年以後改為二年制高等科。
在臺灣的日本人子弟教育始於1897年國語學校第四附屬學校,1898年以敕令公布「臺灣總督府小學校官制」,始在臺灣設置小學校,教則則沿用先前的規定;至1902年公布「臺灣小學校官制」及「臺灣小學校規則」,基本上是準據日本本土的規定。大多數小學校於六年制的尋常小學校之上都併設二年制的高等小學校。1922年以後,原則上精通國語(日語)的臺灣人兒童也可以就讀小學校。
原住民教育發端於1896年恒春國語傳習所豬朥束分教場。1898年小公學校設置後,原住民地區的國語傳習所仍然留存,至1905年以敕令公布「關於蕃人子弟就學之公學校事宜」,為在原住民地區設置公學校的法令依據,同時以訓令發布相關規程。1914年總督府以府令發布「蕃人公學校規則」,規定原住民教育的目標在於「施行德育,教授國語,傳授生活所須之知識技能,使他們化於國風」。1922年,廢止蕃人公學校,一律適用根據新「臺灣教育令」公布後發布的公學校規則。除了蕃童公學校之外,原住民地區自1904年起設置蕃童教育所,1936年以後改稱教育所,其雖不屬於正式的學校體系,卻是大多數原住民兒童的初等教育機關。
小、公學校修業年限原則上為六年,原住民地區的公學校多為四年制;1922年以後規定的入學年齡為六歲。學校中的教學科目有國語、修身、算術、唱歌、體操等,但小公學校及原住民公學校教材內容有異。公學校的教科書是由臺灣總督府編纂,而小學校的教科書則大多採用日本文部省編纂的教科書。此外,在臺灣國語課的時數較多,且特別重視實科教育。至日本統治結束前1944年的統計,臺灣共有1,099所國民學校,學童93萬餘人,其中有5萬餘日本人,臺灣人學齡兒童就學率為71.31%。整個日本統治期間,歷年公學校畢業生超過110萬人。


古風小學堂為免費教學,有人形容是「武訓興學現代版」-古風小學堂招收小四到高一學生,從民國105年開班以來,每屆招收7名學生,以「忠孝節義書劍江山」排輩分;每年農曆春節左右開學,現在是第四屆「義」字輩學生。老子道德經「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學生朗讀後由倪振金講解。倪振金告訴學生,朗讀可以加深印象並增進作文能力,是學習最好的方法---學生牢記「忠孝節義」,並培養成「書劍江山」人才,也就是文武全才。「劍」代表武,包括能力、人際關係和運動等,「江山」則是要有大氣魄。https://is.gd/UGV7YP


金門古風「私塾」拜師 想錄取要靠「誠意」  https://is.gd/WdUfLQ
2017-02-25 20:01
〔記者吳正庭/金門報導〕不面試、不口試,錄取靠的是「學習的誠意」,金門古風小學堂今天舉行開學拜師儀式,校長倪振金表示,授課內容回歸「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教育初衷,凡識字辨文、中外通識、天文地理、美學賞析、作文寫作等,都是講學範疇。
法學碩士倪振金,在國立金門大學擔任講師,選在浯島文化發祥地、也是老家的舊金城一處山丘,蓋了一間「古風草堂」,地址特別申請「古風巷」,去年開始以「古風小學堂」為名,「現代私塾」的概念,招收國小四年級國中的第一期「忠」字輩學生,免費授課。
古風小學堂第二期「孝」字輩學生,有39人報名,錄取7人,特別的是,另外增收2位慕名的在台「函授生」。
倪振金說,這2名函授生的家長,分別是台灣一間科技公司負責人、清華大學教授,輾轉打聽學堂地址,於農曆春節間,專程攜子登門拜師;返台後錄製小學堂校歌,誠意十足。
一名金門學生家長說,倪老師上課旁徵博引,以傳統為本,不以傳統為限,天南地北、十分風趣,所以讓孩子「繼續升學」。
倪振金說,今年招生不口試、也不筆試,根據報名39名家長回函的速度和內容作參考,有的家長劈頭就問「會教學測的課程嗎」、「有無交通車」,甚至有隔了3個月才回覆的家長。
古風小學堂招生,依忠、孝、節、義、書、劍、江、山為入學輩分,今天「孝」字輩的開學拜師儀式,同時舉行「忠」字輩結業式,全程遵循詩經大雅之禮,簡單隆重。
軍旅退下的倪振金相當感性,提及雙親和創辦學堂想法,說理鏗鏘的過程一度哽咽,他說:「教育是一種使命感」,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正如校歌歌詞:「莫忘忠孝節義,嘯傲書劍江山」。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https://is.gd/WdUfLQ
金門現代私塾「古風小學堂」校長倪振金(左四)為第一期「忠」字輩同學主持結業式。(記者吳正庭攝)
https://is.gd/WdUfLQ
金門古風小學堂校長倪振金表示,授課內容回歸「以天下蒼生為己任」的教育初衷。(記者吳正庭攝)


武訓-終身行乞辦學,身邊不留分文,為群眾辦學的先驅者,著名平民教育家-「使他們(貧苦人家子弟)無錢也能讀書,使他們讀了書不再被人欺」-先是賣掉右邊的辮子,剃光了右邊的頭髮;後來又剃光了左邊的頭髮,而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髮。也表演「拿大項」、「蠍子爬」的節目,或給人當馬騎,供人取樂,甚至吃糞便、磚瓦,以得到辦學的款項/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興辦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並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費全免,辦學所需經費由學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6lepd2k


王貫英1906年-1998年-原籍山東省效法武訓精神,行乞以救國。1949年跟隨國民政府而遷居於臺北市,是(臺灣)的平民教育家,有「現代武訓」之譽。生前經常在臺北市拾荒,並把所得的收入購書興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http://tinyurl.com/yxjlz7lf


武訓-終身行乞辦學,身邊不留分文,為群眾辦學的先驅者,著名平民教育家-「使他們(貧苦人家子弟)無錢也能讀書,使他們讀了書不再被人欺」-先是賣掉右邊的辮子,剃光了右邊的頭髮;後來又剃光了左邊的頭髮,而在右邊又留起一撮頭髮。也表演「拿大項」、「蠍子爬」的節目,或給人當馬騎,供人取樂,甚至吃糞便、磚瓦,以得到辦學的款項/在堂邑縣柳林鎮東門外興辦起第一所義學——崇賢義塾。學校建成後,他到當地有學問的進士、舉人家跪請他們任教,並到貧寒人家跪求他們送子上學。當年就招收了50多名學生,學費全免,辦學所需經費由學田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