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戰爭教會他們的事:敦克爾克大行動 - https://goo.gl/qwsksR

File:Dkekzf.jpgFile:British gunner beach dunkirk.png0bhx5ezz95i8h67azjrzievigrynyi.jpgntyyx85nen9mcfm05arasihtykdbjm.jpgdirect (13).jpgdirect (14).jpgla9p7vy409p2k1ew92jw7y015xk83u.jpg

敦克爾克戰役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06JrDS
敦克爾克戰役,又稱敦克爾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在歐洲大陸的一次戰略性撤退。納粹德國部隊瓦解法國馬奇諾防線後包抄英法盟軍。盟軍撤至敦克爾克後(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的港口),為了避免被德軍圍殲,執行了在當時最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撤退過程中,英國皇家空軍與德國空軍爆發激烈空戰,最終英國仍得以動員各種大小船隻將大部份的部隊撤離歐洲大陸。
這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成功挽救大量人力,並成為四年後反攻的根本。但聯軍所有重型裝備都遺留在歐洲大陸,英國的地面防衛卻嚴重不足。由於許多地勤人員無法及時備戰,導致不列顛空戰初期不足。
歷史背景
1939年9月1日凌晨德軍突襲波蘭,爆發第二次世界大戰。9月3日英國和法國對德國宣戰,但實際上英法聯軍只是躲在馬奇諾防線後,沒有軍事支援波蘭。9月27日德國占領華沙,波蘭淪陷,此時英法兩國只譴責德國。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軍在136個師、3,000多輛坦克引導下繞過馬奇諾防線,以A、B兩個集團軍群進攻比利時、荷蘭、法國、盧森堡等西歐國家。德軍的主攻由左翼的A集團軍群指揮強大的裝甲部隊,向馬其諾防線的北端:曾被視為坦克無法通過之崎嶇森林阿登山區進攻,令向比利時進軍迎戰德軍右翼B集團軍群的英法聯軍大出所料。僅十多天時間,德國裝甲部隊就橫貫法國大陸,直擊英吉利海峽岸邊。北部的聯軍被包圍在法國北部法蘭德斯地區。5月27日比利時軍隊投降,400,000名英法聯軍開始全部集中向敦克爾克撤退,西面的英吉利海峽成為聯軍絕處逢生的唯一希望。
「停止前進」的爭論
當德軍從西、南、東3個方向敦克爾克步步進逼,而德軍最近的坦克離這個港口僅10英里,5月24日德軍卻接到了阿道夫·希特勒親自下達的停止前進命令,這道命令後來引起了爭論,很多軍事歷史學家認為是希特勒干涉軍事指揮的命令。首先在法國北部的戰事明朗後,德軍需要為下一步作戰行動保存裝甲部隊實力,德軍總司令部曾計劃由B集團軍完成最後包圍,其次聯軍的反擊雖然效果不大,但加重部分德軍高級指揮官對部隊損耗的擔心,因快速突進的部隊使步兵部隊落後很遠。希特勒在走訪A集團軍司令部後認為有必要令突前的部隊停止前進,阻擋敵軍突圍;同時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保證空軍可以擔當消滅包圍圈中聯軍的任務。另可能是促成希特勒下達命令的原因是,擔心部隊會困於敦克爾克外圍的河道縱橫地帶而陷入陣地戰,從而無法快速阻截英法部隊的撤退。此外也有人認為希特勒有政治上的打算,讓一部分英軍撤回英國,政治上有助於與英國議和。這個決定有包括前線裝甲部隊指揮官的一些人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應該繼續前進。
結果英法聯軍在德軍B集團軍的壓迫下向敦克爾克撤退,而截斷他們退路的A集團軍雖然距離敦克爾克更近,卻在敦克爾克以西的運河地區停止進攻,並沒有集結兵力沿著海岸包抄。當時聯軍為生存而戰鬥,於是加強了敦克爾克接近地的防禦陣地。雖然5月27日德軍部隊為阻止英法聯軍從敦克爾克撤退而恢復攻勢,但他們面臨敵人有組織的防線而無法突破。英法聯軍成功延遲了德軍進攻,並且為部隊撤離敦克爾克贏得更多時間。
戰役過程
5月20日德軍部隊切斷了的英法聯軍與其南翼法軍的聯繫,英法聯軍3個集團軍約40個師被包圍在法、比邊境的法蘭德斯地區,隨後德軍抵達英吉利海峽沿岸,聯軍被壓縮在寬50公里的敦克爾克周邊濱海地區。早在5月20日英國遠征軍司令戈特勳爵提出撤退,希望每天撤退10,000人,5月26日英國海軍下令撤退行動。
英國的撤退計畫面臨幾項難題,首先德國空軍在敦刻爾克的港區內擊沉許多船隻,威脅進出水道的安全,附近海域出沒的潛艇也大幅威脅水面船隻的安全,敦刻爾克西面的沙灘區水深不夠,英國皇家海軍的驅逐艦與運輸艦只能停泊於1.6公里之外,而最嚴重的問題是,英國能夠動用的船隻數量太少。
撤退計畫的執行由多佛的伯特倫·拉姆齊海軍中將指揮,第1步是調動運輸車輛,將食物和醫療設備送往多佛,以應付退回來的大批部隊。隨後,建立通訊網,以維持行動的順利。第1天德國空軍猛烈轟炸敦克爾克,將港口炸成廢墟,阻止聯軍撤退,英國海軍軍艦由於吃水深,無法靠近海灘,撤退速度較慢,5月27日只撤出了7,000多人,英國最樂觀的估計是能夠將45,000名部隊在德軍佔領海灘區前成功撤出,然而以第1天的作業效率來看,英國要40天才能將所有的人員撤離。
拉姆齊中將提出緊急呼籲平民提供船隻,無數業餘水手和私人船主也應召而來,他們駕著駁船、貨輪、汽艇、漁船,甚至遊艇、內河船隻等超過850艘。冒著德國飛機、潛艇和大炮的打擊,穿梭於海峽之間,將一批批聯軍官兵送回英國本土。英軍使用地面、海上和空中的一切力量來支援這次行動。
5月28日敦克爾克地區惡劣的天氣,阻止了德軍空襲,近17,000人撤離。開始撤退後,德軍加強地面攻勢,並從空中和海上攻擊英法運輸船隊。英軍竭盡全力地堅守其東、西側戰線,以保持向海峽沿岸撤退的通道,並加緊部隊登船工作,各式各樣的小船充當擺渡,還將卡車沉入海中,作為海灘延伸入海的登船棧橋。德軍投擲的炸彈在海邊沙灘上爆炸威力大減。5月29日撤出了47,000人,同時估計每小時有2,000名士官被送離法國海岸。5月30日霧氣導致能見度降低而再次阻止了德軍空襲,聯軍撤出近50,000多人,5月31日撤退人數達到68,000人。
敦克爾克的包圍圈逐步縮小,但德軍無法阻止聯軍從海上撤走部隊,英國空軍為了掩護地面撤退,總共出動2,739架次戰鬥機進行空中掩護,有力抗擊德軍的空襲,儘管在德國空軍的攻擊下損失慘重,6月1日仍有60,000多人撤出。
由於德軍空襲和逼近敦克爾克海灘的炮火,6月2日撤退開始轉而利用夜間進行,其後3天聯軍利用暗夜的掩護每天將26,000人撤往英國,6月4日德軍攻克敦克爾克,擔任殿後而來不及撤退的40,000法國軍隊被俘。
撤退從5月26日開始進行至6月4日結束,歷時9天共有338,226人從敦克爾克撤回英國,其中英軍約215,000人、法軍約95,000人、比利時軍約33,000人。英國、法國、比利時和荷蘭同時動用各種艦船861艘,其中包括漁船、客輪、遊艇和救生艇等小型船隻,短短10天時間就把340,000大軍從危機中拯救出來,為盟軍日後的反攻保存大量的有生戰鬥力。
損失統計
被德國俘虜的英法聯軍士兵
在撤退中英法聯軍將重裝備全部丟棄,撤回英國本土後,英法聯軍只剩步槍和數百挺機槍等輕武器,在敦克爾克的海灘上,英法聯軍共丟棄了近1,200門大炮、750門高射炮、500門反坦克炮、63,000輛汽車、75,000輛摩托車、700輛坦克、21,000挺機槍、6,400支反坦克槍以及500,000噸軍需物資。英法聯軍有40,000餘人被俘,還有28,000餘人死傷。在撤退過程中總共出動861艘各型船,有226艘英國船和17艘法國船被德軍炮火擊沉。英國空軍在掩護撤退過程中總共出動2,739架次,損失飛機106架,英軍戰鬥機和地面高射炮火擊落德機約140架。 一艘名為「蘭開斯特里亞號」豪華郵輪,曾被徵用為撤退軍事運輸船,後被德軍炸沉,至少3,500名英軍士兵死亡,這次海難事故比「鐵達尼號」死亡人數還多。
紀念活動
敦克爾克撤退結束後,英國首相邱吉爾就在下議院發表演講:
我們必須極其小心,不要把這次撤退蒙上勝利的色彩,戰爭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德國人拚命想擊沉海面上數千艘滿載戰士的船隻,但他們被擊退了,他們遭到了挫敗,我們撤出了遠征軍!……
他說明了英國將決心繼續戰鬥:
歐洲大片的土地和許多古老著名的國家,即使已經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納粹統治的種種罪惡機關的魔掌,我們也毫不動搖,毫不氣餒。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即使這個島嶼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仍要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


以撤退作為攻擊:諾蘭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扭轉二戰的奇蹟戰役(上)
由關鍵評論網《廣編團隊》製作,由產業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二次世界大戰中,恐怕沒有一個事件能夠比得上「敦克爾克大撤退」(Battle of Dunkirk)這場交雜著挫敗與勝利、屈辱與光榮、充滿各種矛盾評價的龐大戰役了。9天、近40萬人等待撤退,最後成功撤退了33萬人,動用海軍艦艇及民船933多艘。這場撤退讓人驚嘆,保留英國和納粹一搏的一線生機,也種下二戰同盟國勝利的遠因。從一開始只能撤出7,000人,並且隨時可能停止的情況,到最後成功救出33萬名的士兵,遠遠超過預期。 這段動人的歷史,促使國際大導克里斯多夫・諾蘭執導《敦克爾克大行動》,希望在這危殆時代,促使我們思考與反省戰爭的殘酷,以及重現人性的希望。
77年前的今天(5/26~6/4),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英軍及其盟軍被德軍團團包圍,攻守失據、進退不得的時候。而此時,英軍下令撤退行動。在德軍獲得壓倒性勝利、雙方持續激烈交火,撤退計劃難以實行的情況下,這可以說是一個充滿勇氣的決定。
如果撤退失敗,意味著英國遠征軍將被全員殲滅,也意味著英國將會喪失抵抗德軍的力量。再也沒有什麼能力阻擋德軍統一西歐。沒有這次成功的撤退,整個二戰的歷史將會改寫,沒有後來諾曼第登陸,也沒有最後納粹德國的覆滅。
存活下來就是勝利 他們唯一的武器是:希望
回顧二次世界大戰戰史,或許再也沒有另一事件比敦克爾克大撤退(Battle of Dunkirk,又稱敦克爾克戰役)更複雜、充滿各種矛盾評價的戰役了。敦克爾克戰役交雜著挫敗與勝利、屈辱和光榮,標示著德國在歐洲西線戰場的全面獲勝,同時,又埋下英美盟軍日後反擊的伏筆。它不像後來為人所熟悉的諾曼第登陸V-day,直接描繪戰事的逆轉,明確導向勝利的終局,在1939年5月26日至6月4日期間,這場由英國政府所主導的敦克爾克大行動,就像標點符號中一個難解的「分號」,無論是停頓或轉折,它都靜靜橫躺在歷史的長河中,等待人們理解它的重要和意義。
敦克爾克戰役的複雜本質,加上欠缺可歌可泣的英雄元素,讓它逐漸淡出世人的關注,不為娛樂傳媒所重視。約60年前由英國導演Leslie Norman所執導的《Dunkirk,1958》幾乎是最後的絕響,後來再次出現在電影中,只以時代背景的元素帶過,如《贖罪》(Atonement,2007)等。
導演克里斯多夫・諾蘭曾經在訪談中提到他受到敦克爾克戰役的吸引與啟發,讓他決定改編將它改編成電影作品。諾蘭說:
這是一個能帶你到另一個世界,讓你真實感覺你親臨現場的故事。
——This is a story that needs to carry you through and make you feel you are there.
【敦克爾克大行動】2017年7月20日,全球同步上映
諾蘭的作品一向關注個人層面的心理互動,本次將這樣對小我的關注,投注到大時代的變動中,能激出什麼樣的火花?不禁令人拭目以待。
如同上世紀末名導史蒂芬・史匹柏的《搶救雷恩大兵》,讓人們重新凝視戰爭的意義,諾蘭《敦克爾克大行動》在這危殆不安的時代裡,或許也能讓人們對當下的現實,有著更深刻的反省和思索。就讓我們在今日,根據電影的不同階段,重溫這段二戰中令人難忘的史實。
由自願投入戰場救援的人民所築成的海上通道
當英國國內終於決定對受困的英軍展開救援作戰行動時,此時可供運輸的船隻十分有限,盤旋於空中的德軍轟炸機摧毀了港口的設施和停泊的船隻,海面上則佈滿了水電,以及水面下的德軍潛艦神出鬼沒的威脅。敦克爾克又是一沙洲港灣,吃水較深的英方大型船艦只能在一公里多的外海等候。在種種不利條件下,資源有限,需要撤出的人數如此龐大,這根本是件不可能的任務。
負責主導整個撤退行動的雷姆賽中將,在寫給妻子的信件中,都忍不住透露了自己的憂心:
「每當我想到我正在⋯⋯指揮一項前所未有、最為艱困和危險的作戰行動時,都覺得實在可怕,除非上天非常仁厚,否則整個撤退行動將無可避免會發生許多悲劇。」
為了讓撤退得已進行,英國皇家海軍開始徵召各類船隻,包括漁船、遊艇、貨輪、汽艇、接駁船等,形形色色。
徵召的過程一開始並不順利,因為戰時的新聞管制,多數英國人民並不知道子弟兵在前線的處境。但隨著官方高效率的徵召,與消息的逐漸流傳,越來越多的船隻投入救援。除了船艦外,民間的水手和船主也志願投入駕駛的工作,這是一項極度充滿勇氣的抉擇,因為空中的襲擊與海面上下的威脅,讓這些小型船隻隨時都有覆頂的風險。
這支「迷你大艦隊」,從行動的第一天開始,就投入救援,後期甚至成為登陸沙灘救授的主力,一次數十人,一船一船的來回,與官方的軍艦彼此合作。這些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海上男兒,冒著生命危險,離開安穩平靜的日常生活,駛向遍佈硝煙彈雨、滿目瘡痍的戰場,反覆在兩個不同世界中往返、切換,構成一條海上的通道,解救著遭受圍困的英軍。
緩慢且殘酷的撤退過程
但戰場並不是有著浪漫結局的童話故事,雖然有了民間船艦的投入,撒退的工作仍是十分緩慢且殘酷,一批批的英軍退到沙灘上準備登船,僧多粥少的情況下,只能在沙灘上漫長等候,沒有足夠配給,多數士兵都處於脫水的狀態。港口設施已被破壞,為了加速撤退,要登船就必須身著全副軍服,走入海中,貼近船身;又或者使用老舊殘破的防波堤設備,想辦法跳到船上,落水者無數。
海岸線上到處擠滿疲倦和無助的士兵,在德軍飛機緊密的轟炸下,紀律和秩序逐漸瓦解,那是近乎無政府狀態的煉獄。有士兵回憶當時的狀況:「起先大家都排成一列,但假如你說這麼一來就能夠比排在後頭的人早一點登船,那你可就錯了,最後,你會發覺自己只能站在水中而無法上船。⋯⋯你會厭惡為什麼一直站在水中,然後你將會調頭往後走,最後又終於坐在沙地上。接著,當其他的船隻又抵達的時候,你又會再度地嘗試。」為了維護登船的秩序,不要讓爭先恐後上船的士兵推翻船隻,有些指揮官在勸阻無效的情況下,情急之下,會試圖揮舞武器,或將子彈射擊在無人的水面上,喚起逃亡者們心中的秩序。
即使登上船,也不等於平安了。英吉利海峽在德軍優勢的海空戰力下,已成為海上的墳場,被魚雷擊中、誤觸水雷、被德國軍機襲擊、遭遇海象變化而擱淺⋯⋯海面上有無數種死法,能順利抵達英國,反而比較像是意外。英軍只能趁著黑夜或天氣的掩護,儘量進行運送的任務。英國軍方也想方設法地維持士兵們的安全,除了海軍的掃雷和回擊外,英軍的主力戰鬥機──噴火式戰鬥機、颶風式戰鬥機、以及挑戰者戰機,從一開始就參與了護航的行動,出動了數千次的架次,提供支援的火力,和德軍戰機在空中纏鬥。
陸面的戰爭仍在繼續,敦克爾克週邊的防禦陣地,必須持續面對德軍無情的炮火,有計畫的邊打邊退,為發電機計畫爭取更多的時間,大量的英法軍隊在堅守陣地的過程中傷亡,或被德軍俘虜。英國高層為了讓撤退能有效率的進行,早已做了最殘酷的決定,讓身體健康者優先撤退,已清出更多的空間和時間,撤退出最多的人數。到了最後幾天,沙灘上到處都可聞到血漬和屍體交織的惡息,連海風都無法吹散。



以撤退作為攻擊:諾蘭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扭轉二戰的奇蹟戰役(下)

由關鍵評論網《廣編團隊》製作,由產業贊助,針對某個特定議題進行研究與探討,不使用浮誇字眼,致力用客觀的角度提供讀者以另一個角度了解商業行為背後發生的議題。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二次世界大戰中,恐怕沒有一個事件能夠比得上「敦克爾克大撤退」(Battle of Dunkirk)這場交雜著挫敗與勝利、屈辱與光榮、充滿各種矛盾評價的龐大戰役了。9天、近40萬人等待撤退,最後成功撤退了33萬人,動用海軍艦艇及民船933多艘。這場撤退讓人驚嘆,保留英國和納粹一搏的一線生機,也種下二戰同盟國勝利的遠因。自此之後,「敦克爾克精神」(Dunkirk spirit)這個詞彙開始被廣泛使用在日常生活中,象徵人們在極為險惡的環境中,仍窮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
在上篇〈以撤退作為攻擊:諾蘭新片《敦克爾克大行動》扭轉二戰的奇蹟戰役(上)〉我們先看到讓人動容的救援行動。但要認識這樣的救援,就必須先瞭解敦克爾克戰役,以及當時在英國國內面對納粹德國的搖擺態度。
一戰後德國的反擊:希特勒與納粹的崛起
一次世界大戰的發生,直接摧毀了歐洲人們對當代文明的想像,戰火無情的將過往帝國年代的自信燒個精光,時代瀰漫著悲觀的氣息。然而,巨大的創傷並沒有帶來相對應的反省,戰後各國於巴黎所舉行的和平會議,雖然是將「永久和平」視為主要目標,但列強之間各懷鬼胎,結果卻帶來更多的問題。譬如:爭執不休的邊界重劃和少數民族的自決問題,都替未來留下了不確定的因子。其中最關鍵的,是《凡爾賽條約》中對德國所進行的殘酷制裁,那幾乎是各國對德國血淋淋的報復,將歐洲的和平建築在對德國的壓制甚至是抹去。
作用力必定引來反作用力,希特勒及其領導的納粹黨趁勢在戰後一片荒蕪的德國崛起,於1930年代取得了政權,以獨裁集權的方式,利用當時經濟大蕭條的外在環境,逐步恢復德國國力,並開始向外擴強勢力,一步步挑戰《凡爾賽條約》的底線,撕毀了和平的假象。
面對這股來勢洶洶的新興力量,英法陣營採取了姑息政策,由英國首相張伯倫所主導,企圖藉由外交折衝的方式,想辦法限制德國的野心,維持現狀的穩定。姑息政策的成立,反應著人們對戰爭的懼怕,不惜放棄一切,只求能保有和平的假象。一次次談判和退讓的結果,反而造成了納粹德國的坐大,引發全面的戰爭和殺戮。當戰爭爆發,早已準備就緒的德國軍隊,利用裝甲部隊、空軍武力的優勢,發動了「閃擊戰」,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橫掃仍在猶豫不決的英法聯軍。僅九天多的時間,就把聯軍逼退到了法國東北岸的港口敦克爾克,包圍著以英國遠征軍為主體的軍隊,似乎隨時都能將他們一舉殲滅。
面對茫茫大海,士兵們退無可退
約莫40萬的聯軍退至敦克爾克附近,四處都是滿臉疲憊和迷惘的士兵,這群遠征歐陸的英國軍人,在一連串的敗退後,不僅讓年輕的他們失去了同袍,更消磨掉了他們鬥志,部署於港口週邊村鎮的兵士們,時時擔心著德軍部隊不知何時來臨,如何能以有限的彈藥和火力抵擋裝甲車的衝鋒。已退至海岸邊的士兵們,則面對著退無可退的茫茫大海,聽著那一陣陣絕望所化成的海潮聲響,海的彼端就是那朝思暮的家園,但卻怎麼樣也看不到歸鄉之路。
在這存亡危急的時刻,希特勒竟出乎意外的下達了暫停攻擊的命令,沒有趁勢出擊,原因至今難以有定論。有人歸咎希特勒個人的獨斷獨行,藉不合理的命令展現絕對的權力。有人則認為希特勒可能過於相信來自空軍的判斷,選擇空中轟炸,代替地面的作戰。或許閃擊戰的過度順利,也讓德軍內部產生自我懷疑,需要重新整裝。也或許希特勒再次玩著以戰逼和的把戲,希望透過外交折衝,兵不血刃的拿下更多。無論如何,這事後看來致命的錯誤,給予了敦克爾克的士兵喘息的機會,也讓英國有機會策劃這場奇蹟般的撤退行動。
Photo Credit:Warner Bros Pictures TW
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
這一代號為「發電機」的撤退行動,在謀劃階段就面臨了的層層的阻礙,連「是否要進行」這樣簡單的問題,都在當時英國內閣激起了正反不同的辯論。時任英國首相邱吉爾,才剛剛上任16天,接替了失去國民信任的張伯倫,邱吉爾一向給人固執、好戰的形象,他一直是姑息政策最大的反對者,與其說他對戰爭沒有畏懼,不如說熟悉國際情勢的他,早就警覺到一再退讓所將導致的危機。
然而,即便他的立場明確,他所面對的內閣乃至整個英國都尚未擺脫那畏縮、偏安的心態,尤其當戰事一面倒的失利後,以哈利法克斯爵士為首的保守派,開始重彈姑息政策的老調,希望透過義大利的墨索里尼政府為中間人,進行和談,讓遭受圍困的英軍選擇投降,不再試圖救援。
邱吉爾堅決反對,雙方展開了激烈的爭論,經過各種政治手段的運用,這位曾大聲疾呼:「不惜一切代價去爭取勝利,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為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的首相,終於取得了政策的主導權,徹底扭轉了姑息的氣氛,確立了撤退行動的進行。這位永不投降的首相,替英國樹立了新的國家政策和精神。
「如果我們這座悠久島嶼的歷史將要結束,唯有我們每個人都倒卧在自己的血泊之中,才能讓它結束。」——邱吉爾
敦克爾克精神
從一開始幾近絕望的處境,到最後成功達成不可能的目標。人們並沒有被艱難的處境擊倒,反而化逆境為力量,雖然難免偶有失序,但整體執行上維持著一定程度的秩序,甚至超越規劃者原本的期盼。從第一天只撤出約7,000人,撤退可能隨時停止的絕望中,每天成功離開的人數不斷增加,一度甚至可以在一天之內撤出六萬多名的士兵,光是這樣的數字就已經超越了原本對計畫預定撤出的人數預估。
到最後甚至能在英軍之外,提供其他盟軍撤出的協助,9天之內撤出33萬名士兵。雖然放棄了大量的軍事物資,犠牲數萬軍力,卻也替英國保存了基本元氣,能繼續和德國對峙。當時大西洋彼岸的《紐約時報》即給予高度盛讚:
「只要英文這個語言沒有從這個世上消失,敦克爾克這個名詞從此以後將被以崇敬的心情談及。因為,在那個港區裡,出現了地球上從未有過的煉獄,在一場被打敗的戰爭末期,原先已遭玷辱的民主靈魂如令又再度地清明。在敦克爾克,被打敗的部隊非但未遭征服,還散發出傲人的光芒來面對敵軍。」
能達成這樣的結果,原因可能很多,堅定的意志力和眾志成城的決心,或許是其中關鍵的一項。當我們再回頭看二戰前期德軍的快速勝利,雖然在軍事設備和戰術執行上,納粹德國和英法之間的差距並不見得如此懸殊,是否有決心一戰,化解內部的爭議,一致對外,才是決勝的關鍵。
這也是敦克爾克大行動,雖然是敗退的一環,卻被賦與了頌讚和光榮的原因,除了在軍事上的奇蹟成功,它凝結了英國上下對抗德國的決心,讓英國得以挺過接下來的英倫空戰,爭取美國的支持,養精蓄銳,迎接諾曼第登陸後的逆轉勝利。
就如同行動結束後,邱吉爾在下議院所發表的「戰爭不是靠撤退來取勝的」著名演講所言:「歐洲大片的土地和許多古老著名的國家,即使已經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納粹統治的種種罪惡機關的魔掌,我們也毫不動搖,毫不氣餒。我們將戰鬥到底。我們將在法國作戰,我們將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戰,我們將具有愈來愈大的信心和愈來愈強的力量在空中作戰;我們將不惜任何代價保衛我們的島嶼。我們將在海灘上作戰;我們將在敵人登陸地點作戰;我們將在田野和街頭作戰;我們將在山區作戰;我們決不投降。即使這個島嶼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並陷入飢餓之中,這是我一分鐘也沒有相信過的,我們在海外的帝國臣民仍要英國艦隊的武裝保護之下,繼續戰鬥,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認為適當的時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來拯救和解放這個舊世界。(中文翻譯引用自中文維基百科。英文演講原文:英文維基百科)」

《敦克爾克大行動》(英語:Dunkirk)是一部2017年英國、法國、美國和荷蘭合拍的驚悚戰爭電影[3][nb 1],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和編劇,並與艾瑪·湯瑪斯共同監製。電影主演包含菲昂·懷海德、湯姆·格林-卡尼、傑克·洛登、湯姆·哈迪、肯尼斯·布萊納、阿紐林·巴納德、哈利·斯泰爾和席尼·墨菲。故事設定於二戰背景,主要敘述敦克爾克戰役事件。
諾蘭在撰寫故事時,是以空中、陸地和海洋這三個角度來組成敘事。此外,諾蘭還努力透過細節來營造其懸念,因為劇本極少有對白。拍攝於2016年5月23日在法國的敦克爾克進行,攝影師霍伊泰·凡·霍伊泰馬以IMAX70毫米和65毫米的大格式電影膠片來拍攝。
《敦克爾克大行動》由華納兄弟負責發行,並定於2017年7月21日在美國上映[2]。
敦克爾克大行動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tuRAS5

File:Dunkirk 2017 Poster.jpg


拍攝技術獨步影壇,結構迂迴複雜,情感則節制疏離,《敦克爾克大行動》將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一以貫之的冷調知性美學淬煉到極致,以無止盡的壓迫感和以假亂真的戰爭重現,取代慣常的英雄旅程。觀看過程自然是讚嘆連連,但看完後的疲憊感不知是來自戰場大難不死的如釋重負,還是始終與眼前一切保持無形距離,所帶來的空虛感?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敦克爾克大行動》描述在二次大戰期間,面對德軍的不斷進攻,在海軍無法突破德國封鎖下,英國政府運用民間船隻,拯救 30 萬受困於法國海岸的英國軍隊返國。一反類似電影常見的全知視角(透過計劃者構思、敵軍威脅、地面部隊反應等),諾蘭選擇略過整個大架構,分別透過參與此一行動陸、海、空三面的凡夫俗子,帶領觀眾回到戰場,回到槍林彈雨,體會那份緊繃與絕望。
可以確定的是,身為整個電影院觀影經驗(尤其是最近才槓上Netflix…)最大的捍衛者,諾蘭打造了一部最好在電影院—–銀幕越大越好,最好是 IMAX 或 70 釐米放映觀賞的電影。純粹就技術面來說,《敦克爾克大行動》超越了所有人的想像:砸下重金還原的各種物件與機械,霍伊特範霍特瑪油畫一般的光影,以及各式各樣身歷其境的音效(忽遠忽近的槍響、魚雷劃過水面的風聲、戰鬥機駕駛艙的風聲),真正是不需要戴眼鏡,便有 3D 或 4DX 的身歷其境。當這一切製作元素結合在一起,佐以一點點漢斯季默更像是音效而非音樂的高壓配樂——如一場運輸艦遇襲的前因後果-觀眾彷彿能真正走電影的世界裡,以最優雅又逼真的方式,感受從四面八方襲來的絕望。純粹就想要真實體驗戰爭來說,《敦克爾克大行動》可以說是獨一無二。
但當一切都是為了重現戰爭的壓力而生,在技術面以外,《敦克爾克大行動》的精雕細琢成為一把雙面刃,太過簡單又太過複雜。做為諾蘭在《全面啟動》後的另一個獨立完成劇本(通常諾蘭會和弟弟強納森一同創作劇本),《敦克爾克大行動》將各個故事線間的時間差(整個地面線在片中時間長達一週,海面是一天,空中則是一小時)壓縮到同等比重(換算成片長皆是大約半小時上下),看似平鋪直述的故事(電影純粹討論行動的「執行」,關於「前因後果」僅是寥寥數語)瞬間變得無比複雜。
此外,演員表現也明顯受到上述風格影響。在《敦克爾克大行動》裡頭,演員的重點從來都不是心路歷程,而是當下面對困境的執行與反應。有些受益於出場時間而較為立體(名義上的男主角菲昂懷海德),有些能靠著自身演技突破單調故事(英倫戲精馬克勞倫斯,或多數時候只能靠眼神與喘息聲演戲的湯姆哈迪),有些則試圖用演技撐起根本不存在的角色(充其量只能說是客串的肯尼斯布萊納),但本片幾乎沒有任何觀眾可以投射或支撐的人物,搭配片中大量的多人遠景,以及滴血未流的動作戲,讓電影有些時候更像是裝置藝術或紀錄片,除了少數片刻外總保持著與觀眾之間的距離。
這毫無疑問是一部諾蘭想拍的電影,執行上也可說是無懈可擊—–但這是不是觀眾想看的電影,坦白說有討論空間。在好一陣子前的 Netflix 紀錄片《五人歸來》裡,眾多地位顯赫的二戰時期好萊塢導演試圖在紀錄片的框架裡,戲劇化二次大戰的衝擊;《敦克爾克大行動》則正好相反,用盡一切資源去真實重現現場,某些時候像是特別有美感的紀錄片或實驗電影。觀眾的確體會了戰場上無所不在的絕望與壓力,只是某些時候,多麼希望一部電影除了絕望或壓力外,還有一點「其他」。
------------------
《星際效應》克里斯多福諾蘭最新作品,這是他首次執導的二次世界大戰題材,湯姆哈迪、馬克勞倫斯主演。二次大戰數十萬名英軍與盟軍被敵人武力團團包圍,腹背受敵的他們將進行史上最大軍事撤退行動。
片長:107分 上映日期:2017/07/20 廳數 (90)
更多本片預告 (7)
劇情簡介
《黑暗騎士》、《星際效應》克里斯多福諾蘭最新作品,這是他首次執導二次世界大戰的題材,《瘋狂麥斯:憤怒道》湯姆哈迪、《間諜橋》馬克勞倫斯、英國莎劇才子肯尼斯布萊納、英國男子團體「一世代」哈利史泰爾斯主演。
《敦克爾克大行動》以二次世界大戰為故事背景,當數十萬名英軍與盟軍被敵人的武力團團包圍,他們的背後只有冰冷的大海,而敵軍正從四方進逼,隨時可以一舉殲滅盟軍。敵軍利用大規模空襲的方式攻擊海灘上無處可躲、彈盡援絕的盟軍。為此,英國下令出動各式大小船隻,冒著猛烈的戰火,出發拯救盟軍。
這是改變二次大戰結果的關鍵行動,也是塑造現今世界的決定性事件之一,希望是他們唯一的武器,存活就是勝利。
二次世界大戰的一次軍事撤退行動,1940年5月25日,英法聯軍在德國軍隊凌厲攻勢下潰不成軍,英軍在敦克爾克這個位於法國東北部靠近比利時港口城市進行的史上最大規模的軍事撤退行動。
--------------------
克里斯多夫諾蘭自編自導的史詩動作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在昨天(12/14)釋出第二支中文預告與前導海報,敘述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一場驚心動魄、分秒必爭的軍事大行動。
《敦克爾克大行動》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為背景,英國、法國與比利時的聯合軍隊,總計超過40萬名軍人被敵軍武力重重包圍,他們的背後沒有退路,只有冰冷的海水,敵軍正從前方一步步逼近,隨時可以一舉殲滅盟軍。敵軍利用大規模空襲的方式攻擊海灘上無處可躲、彈盡援絕的盟軍。為此,英國下令出動各式大小船隻,冒著猛烈的戰火,出發拯救盟軍。這是改變二次大戰結果的關鍵行動,也是塑造現今世界的決定性事件之一,希望是他們唯一的武器,存活就是勝利。
《敦克爾克大行動》卡司包括《全面啟動》湯姆哈迪外、馬克瑞蘭斯《間諜橋》,肯尼斯布萊納、奇里安墨菲《黑暗騎士》,年輕演員包括:菲昂懷海德、阿紐林 巴納德、傑克洛登、艾紐林巴納德、英國男子團體「一世代」的哈利史泰爾等。
-------------------------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今後在提起經典戰爭片的時候,我們可能必須多加入克里斯多夫諾蘭《敦克爾克大行動》這部作品了。這是一部創新形式的戰爭電影,也是諾蘭突破自己生涯的代表作。
《敦克爾克大行動》(Dunkrik,2017)是備受矚目的國際大導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第一部改編自史實的戰爭片,從《黑暗騎士三部曲》就開始使用IMAX攝影機拍攝的他,在這部片中採用15/70mm IMAX與Super Panavision 65mm攝影機拍攝,為的就是有最清晰的細節、最精緻的畫質讓觀眾可以真正地感受處在當下。
諾蘭說:
這是我從來沒有做過的嘗試,但是《敦克爾克大行動》一片的故事氣勢磅礡、震撼人心,所以必須以波瀾壯闊的畫面呈現。
諾蘭也提到他堅持使用IMAX底片拍攝的原因:「IMAX底片能呈現超高解析度的畫面,能讓觀眾完全進入電影的世界。當觀眾坐在戲院看這部電影,他們會覺得大銀幕頓時消失,眼前的畫面彷彿伸手就能觸及,IMAX讓他們擁有最真實的感官經驗,所以最適合拍攝視野廣闊、規模龐大的動作場面。」
諾蘭作品另一個眾所皆知的「特色」,就是他酷愛「真實」。在他的電影裡,能夠真實拍攝的東西——都得是真的。
例如《全面啟動》中,為了拍攝夢境中旋轉的飯店走廊,諾蘭利用貨櫃做出真實的場景,讓演員在裡頭釣著鋼索,實際在劇中的扭曲場景裡演出。在《黑暗騎士・黎明昇起》中,片頭的飛機場景戲,可真的是找了台飛機機身,釣在半空中拍攝。在《敦克爾克大行動》中,講求「真實」的諾蘭同樣堅持畫面中的物件都要是真的——船是真的、戰機是真的、敦克爾克港也是真的。拍攝時,甚至一度有高達62艘的船艦在海上參與拍攝。其中,有許多是曾經實際參與行動代號為「發電機行動」這個撤退計畫的船隻。
諾蘭說:
對我來說,能夠盡量讓真實的演員,利用真實的道具,在真實的場景拍攝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拍出來的效果才會有彷彿讓人看得到、摸得著的真實感,而且更能夠將觀眾帶入故事中。
Photo Credit: Warner Bros Pictures
諾蘭與製作團隊用各種方式,把笨重的攝影機置入機艙、甲板,取得一個更貼近寫實的視角。他試著營造一個真實的環境,讓演員們能夠更自然地融入其中。為了更貼近當年的現實場景,諾蘭找了一群沒有大螢幕經驗的年輕人擔任要角。他要的不是熟練的演技,而是要讓觀眾跟這群如同新生兒般的演員一起重新體會、感受他所創造出的現實。
第一次參與電影演出、人氣音樂團體One Direction的哈利史泰爾斯(Harry Styles)說:「諾蘭在你周圍營造出一個逼真的世界,真的能讓你彷彿置身其中,不必多想什麼就能自然演出。」
諾蘭說:
我為了真實呈現片中的三條故事線,希望挑選符合每一個角色真實年紀的演員。我們下定決心要讓觀眾知道,當年被徵召入伍,前往危險戰區打仗的菜鳥新兵到底有多年輕,其中有一些新兵根本就還是青少年。
表面上看來,《敦克爾克大行動》非常地「不戰爭片」,但或許這就是真正的「戰爭片」。而也只有諾蘭,才能拍出這樣的戰爭片。
如果提及那些有著大型場面調度、改編自史實的經典戰爭片,近代大概不出《現代啟示錄》(Apocalypse Now,1979)、《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1987)、史蒂芬・史匹柏《搶救雷恩大兵》(Saving Private Ryan,1998)等作品。爆破、衝鋒,各種聲光刺激與動作,幾乎型塑了我們對「戰爭片」的想像。但就這點看來,《敦克爾克大行動》非常地「不戰爭片」。克里斯多夫諾蘭(Christopher Nolan)在《敦克爾克大行動》中,給了戰爭片新的形式創新。 諾蘭帶給觀眾的,不是戰爭電影中有的刺激感,反而更接近於恐怖片的驚悚、懸疑片中的焦慮,一種屬於希區考克式的壓迫。
諾蘭在訪談中也曾提到他希望用這種懸疑感來推進電影,除了希區考克的作品之外,他也參考了許多默片,將默片特有的空間停滯、以及時間滴答經過營造出的焦慮感受,帶進作品中,成為《敦克爾克大行動》的基底要素。
如同諾蘭過去傑出的作品,這回他的老班底們從演員、攝影、剪接到配樂,也再度為這部大師之作提供卓越的貢獻。
必須提及的亮點,仍是當代配樂大師漢斯季默(Hans Florian Zimmer)這次與諾蘭的合作。包含《黑暗騎士三部曲》、《全面啟動》、《星際效應》在內,這是他第六次跟諾蘭合作電影配樂。在《敦克爾克大行動》裡,他用諾蘭懷錶走動的滴答聲當做電影配樂的主體,利用時間的聲音,強力營造出懸疑的迫近感,彷彿將觀眾也推入這個法國的海灘上,成為盟軍的其中一員——面對彷彿會從任何地方出現的德軍一步步逼近、一面對自己不知道能否順利存活滿是焦慮。
Photo Credit: Warner Bros Pictures
電影上映前,諾蘭曾在採訪中這麼說:
我們要把觀眾丟進噴火戰機的駕駛艙裡,讓他們跟梅塞施密特二戰德軍戰機製造商纏鬥。我們要把他們丟到海灘上,讓他們感受遍地沙礫、海浪。我們要把他們丟進小型平民船裡,往險惡的戰區的旅途上隨海浪起伏。
這是沒有裝備的虛擬實境。
儘管諾蘭長期以來作品備受肯定,也從未讓影迷失望,但還是有人懷疑他是否能夠做到。電影上映後證明,諾蘭說的這段話並非空話。《敦克爾克大行動》正是他目前為止,最好的電影作品。
靠著IMAX攝影、實事求是的場景調度與出色的編劇,諾蘭成功地將觀眾吸進他的世界之中。我們可以這樣說:他創造出了一個現實——一個只有在螢幕上才能達到的現實。
這部片也是諾蘭繼《跟蹤》(Following,1998)、《全面啟動》(Inception,2010)後,再次獨立創作的劇本。《敦克爾克大行動》故事劇情本身極為簡單,諾蘭擅長的多線敘事能力,是最受影迷津津樂道的部份。而在《敦克爾克大行動》裡,如同電影海報三種字體顏色所暗示的,他將故事分成三條主要路線:陸、海、空三路,三個空間時序並不相同,在他慣用的剪接手法下,將三個時空串連起來,像是同時發生一樣。
諾蘭在訪談中解釋:
對那些深陷戰火衝突的士兵來說,事件發生在不同的時序。
在陸地上有些人被困在沙灘上一週,在海中,事件持續最長是一日,而如果你要飛往敦克爾克,英軍的噴火戰機會盛滿一個小時的燃料。
要結合這不同版本的時事,必須要融合時序階層。即使是簡單的故事,也是一個複雜的結構。
Photo Credit: Warner Bros Pictures
《敦克爾克大行動》被看做諾蘭最好的電影作品,最大的原因是劇本的成功。這部76頁的劇本,完美的將諾蘭以往作品中,曾被人詬病的幾個缺點填補起來。例如多餘的解釋性對白、懶惰的多線敘事方式,過於樣板的情感戲⋯等等。
例如從《記憶拼圖》(Memento,2000)一直到《星際效應》(Interstellar,2014)諾蘭慣用對白解釋、推動劇情,這種容易讓人出戲的方式,讓人懷疑他對影像語彙的掌握是否不夠爐火純青。而在《敦克爾克大行動》中,他讓這個缺點一掃而空。
他將默片的敘事方式引入本次的新作中,電影中對白極少,僅有的少數台詞,都是強而有力、不突兀的話語。回歸到由視覺來推動整個故事主體。
諾蘭的多線敘事、與掌握分鏡斷點節奏的能力,是無庸置疑的。但在他過去作品中,故事情節的銜接仍然是全知視角的。一段故事到一個段落後,就粗暴的接上另一段故事,像觀眾僅僅坐在位置上跟著故事情節走,毫無參與感。
《敦克爾克大行動》在多線敘事的呈現上,比起以往的作品更具有故事性,諾蘭企圖嘗試一種順著角色視角來看故事的方式,讓觀眾進入影片中而非旁觀者。呼應諾蘭想要在作品中引領觀眾進入他所營造的「虛擬實境」。
情感戲也是一直以來也是觀眾對諾蘭多有批評的部份,雖然諾蘭曾為自己辯駁說「想讓觀眾帶入情感。」不過,他卻從未解釋為何他作品中的情感戲份,給人過於樣板而做作的機械感。而在《敦克爾克大行動》中,或許因為題材傾向的緣故,反而讓這種灑狗血式的情感,發揮的淋漓盡致。
簡而言之,諾蘭在2017年繳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一部雖短(全片僅106分鐘)、但把焦慮感厚實的堆疊出來,讓戲院裡的時間一分一秒前行,卻讓觀眾隨著螢幕時刻掛著心的傑作。


湯姆哈迪圓軍人夢
By 潘鈺楨,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2日, 2017
劇組在敦克爾克海灘重建防波堤與碼頭建物,重現1940年樣貌。(華納兄弟提供)
湯姆哈迪在片中飾演飛官,只露出一雙眼睛。(華納兄弟提供)
湯姆哈迪只有在休息時刻,才能脫下飛行員面罩露出全臉。(華納兄弟提供)
在電影《敦克爾克大行動》飾演皇家空軍戰鬥機飛行員的湯姆哈迪(Tom Hardy),因趕著拍片一直沒出席先前的宣傳活動,直到日前才現身倫敦首映紅毯。片中的他駕駛二戰噴火式戰機「Spitfire」,他說:「我心裡一直很想開開看,真的令人不可置信,引擎棒透了!」
湯姆心中一直有軍人夢,因為他的爺爺就是皇家海軍成員,當年也參與敦克爾克戰役。根據家族歷史網站「Find My Past」,湯姆爺爺1898年加入皇家海軍,雖然身高只有167公分,卻是一名極為優秀的海軍,文件中記載:「個性好、身材矮小但非常機靈。」湯姆爺爺於1905年離開海軍後在倫敦消防隊工作,但又在1914年英德戰爭重啟時回歸武裝部隊。
戴著面罩用眼睛演戲
湯姆這次飾演空軍,全片幾乎都戴飛行安全帽,遮住俊帥臉龐,他從《黑暗騎士:黎明昇起》的班恩、《瘋狂麥斯:憤怒道》的麥斯,到這次的飛官,幾乎都戴著面具面罩,半遮面示人。與他3度合作的老朋友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就說:「湯姆在《黎明昇起》只露出眼睛、眉毛與額頭就夠令我毛骨悚然了,所以我想看看如果他沒有額頭、眉毛,也許只有一隻眼睛會是怎樣!」諾蘭補充:「當然啦,湯姆就是湯姆,就算只用一隻眼睛來表演,也比其他人用盡全身還精彩!」
紅毯伴侶愛犬病逝
陪湯姆走紅毯的是老婆夏洛特雷麗(Charlotte Riley),而非他過去固定的紅毯伴侶愛犬伍迪。原來才6歲的伍迪在上月因多發性肌炎病逝,讓伍迪曾在紅毯上追鴿子、逗笑觀眾的畫面成為追憶。電影首日上片橫掃全台800萬票房,現正上映中。

光榮背後其實是失敗——敦克爾克大撤退的謎團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Xavier
獨到的觀點,深入的剖析,以理性還原真相,用文字帶來改變。曾任聯合新聞網、Yahoo網站作家。 個人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XavierStyle/
訂閱作者
收藏本文
來試試我們的新功能!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解密70多年前英法聯軍在敦克爾克(Dunkirk)大撤退的爭議和謎團。希特勒(Adolf Hitler)於5月24號下令德軍裝甲部隊停止追擊,長年以來被外界視為是英國遠征軍死裡逃生的關鍵,也是最大的爭議處。
糾葛70多年的謎團,1940年5月英法聯軍在敦克爾克(Dunkirk)的大撤退至今爭議仍未平息。希特拉(Adolf Hitler)於5月24號下令德軍裝甲部隊停止追擊,長年以來被外界視為是英國遠征軍死裡逃生的關鍵,也是最大的爭議處。
當時英國策動為時9天的「發電機計畫」(Operation Dynamo),動員軍方和民間各式船隻進行救援。在德國陸軍和空軍的夾擊之下,最後英法聯軍仍成功撤出33萬8226人抵達英國,遠超過當初只能撤出4.5萬人的預估,奇蹟似的逃過德軍圍殲,最近還被翻拍成電影。
究竟為什麼當時希特拉會下達這樣的命令?過去外界有多種說法和推測,大致可歸納為下面幾點:
一、保留裝甲部隊實力
由於德軍在先前的戰鬥中坦克消耗頗大,敦克爾克周遭又沼澤遍布,不適合裝甲部隊行動,為保留坦克實力應付下一階段的作戰,故希特拉下令停止追擊,有些德軍將領也支持這個做法。
二、希特拉受到戈林蠱惑
戈林(Hermann Göring)為了搶功提升自己的地位,要求希特拉讓空軍獨立完成任務,他還向希特拉強調若由陸軍將領獨攬其功,將衝擊希特拉在國內的聲望,卻高估了德國空軍的能耐,由於希特拉接受戈林的建議導致錯失良機。
三、希特拉的政治考量
希特拉先前就對英國有著複雜的愛恨情緒,為避免過度刺激英國人,以便將來和英國進行和談,因此希特拉刻意放英國遠征軍一馬。
因為希特拉下令裝甲部隊停止追擊,英法聯軍才死裡逃生的說法真的是對的嗎?答案恐怕是不見得!事實上在英法聯軍利用時間加強敦克爾克的防禦之前,古德林(Heinz Guderian)曾留下裝一師對其攻擊,但並沒獲得什麼明確進展。
Bundesarchiv_Bild_101I-139-1112-17,_Hein
Photo Credit: German Federal Archives @ CC BY-SA 3.0 DE
負責指揮德軍進攻的裝甲司令古德林
會有這樣的情況,關鍵在於德軍裝甲部隊在初期缺乏步兵的有力配合,加上敦克爾克周遭水網密布,都讓德軍的攻擊效果打了很大的折扣。想追擊的古德林自己也承認:
在沼澤地區使用坦克攻擊是沒有意義的。
因此,說24號的停止追擊令救了聯軍的說法是會有問題的,顛覆了過往許多人對敦克爾克大撤退的主觀認知。應該說如果沒有希特拉下令停止追擊的命令,古德林的裝甲部隊可能會對英法聯軍造成更大的困擾,但由於缺乏步兵協同作戰,戰果大概也不會像外界想像的這麼大。
敦克爾克大撤退對英國來說究竟是光榮還是失敗呢?單就救援任務本身而言,敦克爾克戰役是成功的,畢竟救出了多數想救的人。即使英法聯軍在撤退過程中損失6萬8000多人(其中4萬法軍被俘),還有226艘英國船艦被德軍擊沉、折損100多架戰機,並遺棄各式戰車、戰防砲、大砲和彈藥等裝備,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但如同國共內戰後期國軍在湖南青樹坪擊退共軍一樣,這是潰敗中的一個亮點,不過就全局而言並沒有決定性的影響。不論這十多萬的英國遠征軍能不能順利撤回英國,由於隔著英吉利海峽,在德國海軍較薄弱、空軍無法獲得制空權的情況下,德軍地面部隊亦無法即刻渡海對英國本土發動攻擊,之後的海獅計畫(Unternehmen Seelöwe)驗證了這個道理。
這十多萬倖存的英國遠征軍成為數年後盟軍反攻裡英軍的骨幹,但納粹德國會覆滅關鍵還是在東線戰場對蘇聯作戰的失利,德軍主力承受蘇軍反攻沉重的打擊早已吃不消,英軍參與的西線戰場充其量不過是加速第三帝國敗亡的速度、減輕蘇聯壓力罷了。
從另一個角度看,要不是英法兩國在初期對德國「宣而不戰」,選擇被動觀望的態度因應局勢發展,戰局不至於惡化這麼快,英國遠征軍不見得會面臨狼狽的敦克爾克大撤退。英法高層最初的盤算與利益考量可說不無責任,這不是敦克爾克成功撤退可以掩蓋的。
AP_4006240289
Photo Credit: AP/達志影像
另外,表面上英法聯軍在敦克爾克頂住了德軍的攻勢,看似盟軍十分團結和英勇。實際情況是英、法兩國在撤退過程中彼此矛盾重重,英方優先撤走英國人,甚至阻止法國人上船的政策一度讓法方相當不滿,在法國總理雷諾(Paul Reynaud)警告此舉將產生「嚴重的政治後果」後,情況才獲得改善。大難臨頭時盟友們依舊只想到自己,「人性面」顯露無遺。
7月12號英國陸軍部長還曾向蘇聯駐英大使麥斯基(Ivan Maisky)坦承:
在敦克爾克之後情況很恐怖,帶離法國的30幾萬人,只不過代表著愛國傾向,但完全潰散和無武裝的大孩子。
一席話諷刺意味十足。
只是為了政治上的宣傳以及激勵民心,面臨領導危機的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急需一場像樣的戰役來穩定情勢,敦克爾克大撤退會被塑造成光榮的勝利也就順理成章了。在敦克爾克英國贏了,1940年一無所獲的英國遠征軍卻輸了,光榮的背後是失敗。
-------------------------------------------
《敦克爾克大行動》戰敗撤退為何成光榮戰役?你會想了解的真實歷史與觀影重點
Posted by: 愛德華 in 電影專題 2017-07-19 2,413 Views
Facebook61LineGoogle+TwitterSina WeiboWeChat
《敦克爾克大行動》是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設定以「敦克爾克戰役」為電影主要描述的背景,而這場戰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在歐陸戰場中最獨特的一場戰役 ,獨特的原因是,英法聯軍遭到德軍包圍,英軍不想再作戰,只想撤離戰場逃回英國,而德軍當時已把聯軍進逼到僅剩10公里處,最強的「閃電戰」坦克大軍突然接到希特勒命令停止前進,改由空中作戰的模式,而英國則策動「發電機計畫」,動員軍方及民間所有大小船隻,營救被困在法國敦克爾克沙灘上40萬左右的大軍,最後居然能奇蹟式的在9天左右的時間,撤出近34萬的人回英國,遠超過當初預估的4.5萬人。
這場戰役兩邊的戰略似乎都有些詭異,像英法聯軍全部集結沙灘急於撤退,在沒有屏障處,不等於被甕中捉鱉,像被當打沙包般?而德軍引以為傲的坦克大軍沒有再進逼,作戰著重在空軍,看似正確的選擇,從空中打平坦無障礙的地面及海面,更容易輕鬆摧毀目標,但為何最後反讓已戰敗的英軍大量脫逃成功?
愛德華看了一些史實及資料,覺得這場戰役真的很特別,你可以說它是事後諸葛來評論功過,也可以說英國像是一種阿Q式的自我勝利,因為這場戰役仍是德國獲勝,英國是敗逃,但無論如何,這場戰役已成歷史,它確實在二戰期間,起了很大的反攻作用,而當時英國首相邱吉爾這個決定,曾被不少人批評,聯軍也不太能接受英軍撤退,不過撤退成功後,他在下議院發表的演講,為這場戰役定調為「以退為進」的軍事行動,同時「敦克爾克戰役」的撤退成功,也成了一種軍民團結對抗納粹的精神意念,鼓舞了士氣,因為當時聯軍幾乎未從德軍手中贏過一場代表性的象徵戰役,雖然敗逃,但卻逃得光彩有價值。
而在此次沒有催毀英法聯軍所剩戰力的德軍,原因有很多,在政治上的因素上,來自納粹二當家赫爾曼戈林過於搶功,擔心德國陸軍將領攬功,結果過於拉抬德國空軍的戰力;在軍事戰力上,德國陸軍的主力戰車部隊已有些疲乏,但空軍卻跟不上陸軍作戰的速度,同時英國的空軍在適時發揮阻礙、保護的能力(這也是電影中,為何諾蘭會選擇詮釋的重要場景之一),除此英國是海權國家,海軍的實力遠大於德軍,使得德國海軍不太敢直入英吉利海峽(這也是電影中,諾蘭不會出現兩國海軍對戰的畫面);在地理及氣侯因素上,敦克爾克的地形不利德軍坦克再前進,單獨靠著步兵前進有風險,而在撤退的第二天開始,敦克爾克的氣候變差,接著幾天又有濃霧,這些都影響了德軍空襲的成效,也使得英國大小船隻有機會來回拯救出受困的英軍,大部分般隻也能躲過德軍在空中的追擊。(所以觀影時,不要認為一堆大小船隻能開進海灘,覺得不可思議,因為事實真的是如此)
敦克爾克大撤退發生的時間是在1940年5月26日到6月4日,9天的時間,而《敦克爾克大行動》有一段時空,即以此時間為主,喜歡諾蘭電影的影迷應該知道,諾蘭敘述故事喜歡運用時空穿插,採「非線性敘事」的方式說故事。那到底什麼是「非線性敘事」?(愛德華以下的解釋給可能還不懂或常混淆的讀者了解)先說「一般線性敘事」,就是常看到的電影敘述方式,它有固定的時間軸,前因後果完整的將故事說完。
而「非線性敘事」就是仍然有完整的故事(注意真的好的「非線性敘事」是看完,知道有完整的故事,而非故事接不起來),但說故事時,打破直線的時間軸,故事時間不會有順序,但卻能連接上。用「非線性敘事」手法來拍電影,考驗編劇說故事的完整度及導演剪接畫面的功力,而諾蘭是有故事的編劇,也懂得影像銜接的導演,所以觀看《敦克爾克大行動》時,不必擔心看不懂,如果真怕看不懂,可注意同一畫面,不同角度拍攝的暗示性。
此次諾蘭為呈現逼真的場景,採用IMAX攝影機拍攝,同時摸擬了真實的戰場,像沙灘上有數千個穿軍服演員,海上有大型驅逐艦,空中有噴火式戰鬥機飛過,接著爆炸聲迎來,觀影相當有臨場感。所以如果觀影,愛德華建議選擇IMAX廳觀看,因為可感受更多細緻的場景,還有進IMAX廳,記得不要坐得太前面,選擇愈後面的位置愈好。
在演員上,湯姆哈迪飾演飛行員(注意他的飛機,切換故事銜接不少時空),馬克勞倫斯飾演民間救援船的道森先生,背後有故事,而此次新生代演員幾乎撐起主要故事線,菲昂懷海德飾演英國陸軍二等兵,幾乎是主角,「一世代」的成員哈利史泰爾斯一樣飾演英國陸軍二等兵,為戲剪去長髮,但請注意他的演技。另外,阿紐林巴納德飾演陸軍的角色,席尼墨菲飾演受炮彈創傷的土兵也有不少戲,詮釋人性遇到戰爭的一面。
《敦克爾克大行動》的配樂有一種焦慮又充滿懸念的營造感,這是金獎大師漢斯季默的作品,觀影時,音樂也是欣賞的重點之一。


 

美超級航母「福特號」今服役 川普講了啥

2017-07-23_113800.jpg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七月 23日, 2017
全球最先進的航母「福特號」7月22日起開始服役。
攝像者: Mass Communication Specialist 2nd Class Ridge Leoni/U.S. Navy via Getty Images
【大紀元2017年07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婷綜合報導)全球最先進的航母、美國最新型核動力航母「福特號」週六(22日)正式在美國海軍服役。川普(特朗普)在「福特號」的入列服役儀式上讚揚美國海軍及「福特號」的製造工人,同時也強調增加國防經費的重要性。
綜合CBS、ABC新聞的報導,「福特號」(USS Gerald R.Ford)是美軍40多年來首款新設計的超級航母,配備電磁彈射器等最新技術。
川普在服役儀式上稱讚「福特號」的建成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成就」。川普說:「這件不可思議的藝術作品(「福特號」)成為美國海軍的驕傲,也是美國聲望的象徵。」
川普還說:「我們(軍隊)每一天都在變得更大、更好、更強大。」
這艘花了8年時間、耗資129億美元建造的航母是歷來最貴的軍艦,也是美國「福特級」第三代核動力航母的首艦,排水量超過6.4萬公噸,是目前最大型的「超級航母」。
「福特號」的重量高達10萬噸,川普週六稱讚「福特號」的建造顯示了美國的力量,他說:「美國的鋼鐵、美國人之手已經向世界發出了一個10萬噸的信息。美國的力量首屈一指。」
川普還表示,這艘最先進的航空母艦加入海軍後,將使敵人一見到她就會感到「畏懼」。
「福特號」是美國第一艘以第38任總統傑拉爾德.福特為名的軍艦。福特總統在二戰期間曾在美國海軍服役。
川普在服役儀式上回顧了福特總統的海軍生涯,並說「我們用這艘船來紀念他一生的無私及卓越的服務」。
福特總統的女兒拜爾斯(Susan Ford Bales)當天也參加了「福特號」的服役儀式。拜爾斯說:「沒有人,絕對沒有人會比美國(前)總統福特為這艘強大的航母服役更感到驕傲。」
川普強調增加國防經費的重要性
在服役儀式上,川普還向美國軍隊闡明了國防經費的重要性。他說:「你們在為這個國家盡職,現在是我們政府來履行對你們的職責。」
川普表示,美國的國防經費受限制已經導致「維護延期,缺乏對新設備和技術的投資以及軍隊備戰不足」。「換句話說,對於我們的軍隊來說,這是一個非常非常糟糕的時期,這就是為什麼國會要達成一個協議,確保今年給國防增加200億美元的經費;這也是為什麼我要求國會明年再額外撥款540億美元的經費給國防部。」
川普還藉此機會呼籲國會通過預算,他說:「現在我們需要國會來做其工作,通過預算,以便能夠為我們的軍事需要提供更穩定的以及可預測的籌資水平。這是我們的男女戰士應該得到的,你們將會得到。」
川普鼓勵海軍和「福特號」一起履行好職責
川普對海軍說:「你們正在開始一個真正的偉大的冒險。」川普解釋說:「海上會有很多挑戰和威脅,但從今天開始,你們將會作為一個團隊一起去面對,在這艘船上服役,那是你們的責任。」
川普說:「我們將會贏,我們將永遠不會輸。」「在戰鬥中,我們不想要一個持平的戰鬥,我們要求勝利,我們將會取得全面的勝利,相信我。」
川普還說,對於每一位在這艘船上服役的愛國者,「我會說保護她(福特號)、捍衛她、愛她。祝你們好運」。
川普還說:「願神保佑並指引這艘戰艦及艦上所有的人。」
出席「福特號」入列服役儀式的除了川普外,還有現任國防部長馬蒂斯、前任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Donald Rumsfeld)以及弗吉尼亞州州長麥考利夫(Terry McAuliffe)。
麥考利夫州長對川普說:「你來到了最偉大的州!我們偉大是因為9,000名造船者使得今天成為可能。」
因應國際局勢 「福特號」可能提前部署
因為眼下美軍現役航母的部署任務重,「卡爾文森號」(USS Carl Vinson CVN 70)與「里根號」(USS Ronald Reagan CVN 76)等航母集結朝鮮半島,應對朝核危機局勢。「福特號」的首次部署有望提前至2019年或2020年。
戰略暨預算評估中心的分析師克拉克(Bryan Clark)表示,由於海軍希望維持部署在朝鮮半島和中東海灣的航空母艦,「福特號」提前部署將減輕水兵與軍艦的壓力。
「福特號」身長1,100呎,是美軍第一艘配備全電子裝備、配置新型的艦載機起降系統等新一代尖端設備的航母。#


德軍為什麼沒能阻止敦克爾克大撤退?|國際|歐洲|201 : 5|即時|天下雜誌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敦克爾克戰役是二戰期間,盟軍在歐陸的一次戰略性撤退行動。1940年5月,納粹德軍經比利時繞過固若金湯的馬奇諾防線,佔領法國全境,包抄盟軍。盟軍撤退到法國東北部靠比利時的敦克爾克港,執行大規模撤退行動,最終成功保留大量兵力,成為之後反擊的根本。
如果不是德軍一開始決定「停止前進」,沒有直接對灘頭發動武裝攻擊,二戰歷史可能將改寫,因為當時盟軍勢難反擊德軍火力全開的猛烈進犯。
在德軍的「誤算」下,33萬多盟軍成功撤離,比英國一開始預估能撤離的兵力多出接近9倍。為什麼1940年5月24日,德軍會在敦克爾克外圍停止前進?
二戰專家西提諾(Robert M. Citino)表示,歷史學界對原因仍是莫衷一是,恐怕永遠也不會有答案。
西提諾說,原因可能包括地形惡劣、打算只讓空軍轟炸灘頭、節省坦克、希特勒打算與「亞利安」英國談和。
最關鍵的因素是什麼?
西提諾說,別忘了阻止坦克攻擊敦克爾克灘頭的,並不是希特勒5月24日的「停止令」。在5月23日,坦克軍團就因為陸軍元帥馮‧克萊斯特(Ewald von Kleist)的靠攏令而停止。
克萊斯特的坦克軍團,因橫越北法的高速追擊嚴重分散,因此有重新集結的必要。有些其他指揮官希望繼續前進,陸軍指揮官馮‧倫德施泰特(Gerd von Rundstedt)支持克萊斯特,陸軍參謀長哈德(Franz Halder)不贊同,情況一團混亂。
希特勒5月24日飛往前線時,他最尊重的指揮官倫德施泰特已經不在決策圈,其他指揮官做決定時也沒把希特勒算在內,希特勒決定阻止這一切。這是5月24日「停止前進」命令的由來,也就是希特勒企圖在前線奪回控制權。
幾天後,希特勒撤銷決定,但戰局發生了什麼改變?
2天後(5月26日),許多指揮官敦促希特勒讓他們進軍。但一週前面對德國步兵團防衛粗糙潦草的英軍,現在已經整頓好防衛,戈林(Hermann Goering)自豪的空軍轟炸機則攻不破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守衛的天空。
西提諾認為空戰是關鍵,因為德軍轟炸機從簡陋的基地大老遠飛來,英國皇家空軍戰鬥機則離基地近得多。
西提諾指出,英軍撤退期間,惡劣的天候顯然也對德國空軍不利,因為這時候德國空軍已經被嚴重削弱、過度使用,而空軍總司令戈林總是做出愚蠢的承諾或誇談。
德軍知道他們錯失了大好機會,從很多回憶錄裡都可以看到德國軍官譴責希特勒要為一切負責,包括倫德施泰特和克萊斯特,但當時這兩人都認為他們筋疲力竭的坦克軍團需要休息、整備。希特勒當然要負責,但不是只有他需要負責。
德軍為什麼沒能阻止敦克爾克大撤退?|國際|歐洲|2017-07-25|即時|天下雜誌 - https://goo.gl/2okzW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