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道兼修--佛道殊途,但殊途同歸-全真「伍柳派」/傅大士-佛家的慈悲,用道家的智術和儒家的論理 宋朝王安石作宰相,他的廳堂裡掛了一幅傅大士的畫像,上面有佛印禪師題的一首贊詩: 道冠儒履釋袈裟,和會三家作一家。忘卻兜率天上路,雙林痴坐待龍華/金剛經,金剛經是驅鬼驅魔最強的一部經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 - https://goo.gl/dxCQB1


三教合一

儒門釋戶道相通,三教從來一祖風

20100130_2ebc6cb248f291cf5f60EeHouJdpArUA279307619391704586120093241113782820110828052004633 (1)下載 (9)images (14)images (15)bki-20091104085028-1278673614下載 (10)16986003051137091602  2011060612482238  27930761939170458682793076193917045861 (1)  

儒釋道三教合一_混元三教九流圖史話
2011-08-28 16:43:20來源:點擊: 2149
中華佛教準提網訊朱厚烷病逝。朱載口拒絕繼承其父爵位,遷居懷慶府城外,自稱“道人”,撰述不輟。萬曆三十九年(1611)逝世,享年76歲,諡號“端清”。
  朱載口勤於著述,尤善音律、曆法,“誌之所好、樂而忘倦”,先後撰寫《律學新說》、《律呂精義》、《樂學新說》、《聖壽萬年曆》、《萬年曆備考》、《律曆融通》等著作。但《韻學新說》、《“先天圖”正誤》等湮滅無聞,或已散佚。
朱載口是中國樂律學史上的集大成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位創立“十二平均律”數理和音準的科學家,在國際音樂學界享有盛譽。他又擅長數學與天文學,在美術、哲學、文學方面造詣很深,被西方學界譽為“東方百科藝術全書式的人物”。
“混元三教九流圖”為線刻畫(見下圖),整個畫面由三個同心圓構成,線條流暢,富有韻律,而寓意深刻,令人稱奇。
中國傳統文化中,“圓”佔有特殊地位,古人認為,“圓”意味著圓融、圓滿、和諧、完美、自(富)足、淳樸。而從宇宙論角度說,“圓”又被視作宇宙的起始狀態,是萬“有”本根,孕化萬象的“太一”,生命靈氣與活力的來源。
  儒釋道三教合一運動自南北朝時就有人鼓唱,宋明後尤得士人青睞。明代中後期,心學旁攝釋道,鳩合百家,三教合一再掀狂潮。朱載口雖精於樂理,但興趣廣泛,涉獵百家,對三家思想均有研究,他曾作《“先天圖”正誤》一書,但此書久佚,如何“正誤”,不得而知。
  “混元三教九流圖”中“混元”一詞來自道教。唐“青溪道士”孟安排《道教義樞》卷七《“混元”義》雲:“形質已具,號曰太極,一日太有,一日太神,一曰太氣,又曰太玄,又曰太上,又曰太一,其形赤黃,質定白素”。“元氣始萌,號閂太初,一日太虛,其精青,其形未有”。”“混元”即萬物起始時混然一體的狀態。北宋時,真宗趙恆(968—1022)崇道,封老子為“混元上德皇帝”。所以南宋謝守灝編《太上老君混元皇帝實錄》,又稱《混元聖紀》。
 “混元三教九流圖”中,最外圍的“大圓”包裹內部“三教”(中圓)與“九流”(小圓),用意明顯。準確地說,大圓應稱作“混元圖”,表示一種終極性或本根性的旨歸。從宇宙論上說,“大圓”寓意宇宙大十仁原始返終,周流六虛,而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均為此大化中之“滄海一粟”,同源異流。三教九流從特定角度、層面展示了這一流轉過程,而其本源則渾然一體,圓融無二。
 中間的圓圈應稱作“三教混元圖”,其外圍巧妙地與一位憨態可掬、慈眉善目的長者融為一體,造化天成。從正面看,長者禿頂、鬚髯,是佛祖類人物,代表釋家。若稍換角度,遮十芒畫像右面,則左面就是頭挽高髻的老子偵IJ面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則是頭戴儒巾的孔子側面像,代表儒教(家)。三教聖人的區分僅以簡單的“頭飾物”(準確地說,佛教人物並無“頭飾物”),而其餘部分珠聯璧合,天衣無縫,準確表達了三教一體(源)的深刻含義。
 中間最小的圓圈應稱作“九流混元圖”,置於長者手中的畫軸中間。此圖由九片輪狀型葉片(或花瓣)繞圓心組成,呈逆時針旋轉。“九流”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為先秦學術派系,後泛指各種學說與思潮,九片葉輪(或花瓣)或有代表“九流”之意。九輪轉動不停,寓指“九流”圓融無礙,或借花瓣長開不謝,寓指“百家”恆久流傳。
  整幅圖以“九流混元圖”為核心,向外輻射,富有動感;除儒道人物頭飾有異外,以佛教人物鼻尖與“九流混元圖”中心連成中軸線,兩邊保持嚴格的對稱關係。人物衣袖寬大舒展,有道教“陰陽魚”圓潤筆法的特徵。
  “混元三教九流圖”上方就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贊”集中闡述三教合一的宗旨,批判“曲士偏執,黨同排異”的狹隘心態。文短意豐,不妨俱引:“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農流務本,墨流備世,名流責實,法流輔制,縱橫應對,小說諮詢,陰陽順天,醫流原人,雜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難精,精者未博。日月三光,金玉五穀,心身皮膚,鼻口耳目。為善殊途,咸歸於治。曲士偏執,黨同排異。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圓融,一以貫之。三教—體,九流一源,百家—理,萬法一門。”
歷史上,擅長繪製“三教圖”之類的畫家為數不少,如唐之孫位,宋之馬遠、陳清波,明之丁雲鵬、陳洪綬等。在諸多“三教圖”中,釋迦牟尼一般處於畫面中心,孔、老二聖則置於其左右,三足鼎立,相資為用。不過,歷來的“三教圖”雖然強調合會三教,融通百家,但三家人物往往保持獨立,切磋借鑒,不會“三位一體”,一身三面。如與朱載培同時的著名佛像畫家丁雲鵬繪製的“三教圖”(見下圖),三聖居於三角形三頂點上,促膝交談,其樂融融,似無中心可言。不過,丁雲鵬佛教信仰虔誠,所以,他還是讓佛教人物(從形像上看類似於中土禪宗初祖菩提達摩,而非釋迦牟尼)佔據較大空間,以彰顯佛教“高於”儒道的深意。
 朱載靖“混元三教九流圖”的思路與諸多畫家一樣,佛教人物也置於畫面中心,但孔老秩序與丁雲鵬“三教圖”相反。且以線條勾畫,洗練簡捷,內涵豐富,給人留下更多想像空間。“混元三教九流圖”筆法圓暢,構思精妙,一改三教“鼎立”的佈局,將三聖融為一體,僅以三個圓圈就勾勒出如此豐富、重大的內容,別出手眼,令人叫絕。
 朱載堉以“圓”代“方”,改變傳統“三教圖”模式,或與他精於樂理有關。音樂是旋律的藝術,而在直觀上,旋律則需一定高低、長短和強弱關係組成“線條”來表現。以“線條”入畫,雜亂、繁複實乃大忌,而簡明流暢,富有層次與動感為最佳境界。表達“三教一體”的“圓融”主題,如以“方”入畫,則棱角分明,質感冷峻,有違初衷。朱載墒化“方”為“圓”,以“圓”攝“方”,應該是深思熟慮的選擇。
 不過,這並不表示朱載靖“混元三教九流圖”完全是他自己“閉門造車”的結果,因此圖與明憲宗朱見深“一團和氣圖'”'合轍”處太多,思路一致,所以,朱載墒在構造“混元三教九流圖”時,應該借鑒了後者的創意與技法。
  明憲宗朱見深(1447—1487),年號成化,明朝第八代皇帝,明英宗朱祁隨長子。“土木堡之敗”後,朱見深曾被立為太子,但景帝(代宗)朱祁鈺登極後,被廢為沂王。景泰八年(1457),“太上皇”朱祁鎮聯合舊黨臣僚,發動“奪門之變”,恢復帝位,改元“天順”。廢代宗,殺擁立朱祁鈺稱帝的重臣于謙等人。但濫殺無辜,也造成政局動盪,人人自危,京師不穩,風聲鶴唳。朱見深昏庸無能,治國無道,卻很有藝術才華,善於繪製神像、牡丹、金瓶、梅竹菊等。他即位後,為緩和政局,穩定朝政,即平反冤案,為于謙等人昭雪。鑑於激烈尖銳的皇權爭奪與官僚傾軋,他力圖營造—和諧、安定的朝政氛圍。而表達三教合一的“虎溪三笑”圖給他以很大啟發,遂殫精竭慮,冥思苦想,創造了這幅“一團和氣圖”。
“一團和氣圖”與“混元三教九流圖”構圖佈局如出一轍,但只有一個圓,其中滿臉含笑的人物頭像,酷似“笑口常開”的彌勒菩薩,頭像左側隱約可見一道冠,右側則為一儒巾,也是—“三教合一”的臉部造型。這一順序與“混元三教九流圖”完全—致。
與“混元三教九流圖”的一個顯著不同是,“一團和氣圖”中有四隻手。上部兩隻手從腦後部向前延伸作圍攏狀,右手空,左手捏一念珠,有籠絡、合會之意。人物胸前的兩隻手正在展開一書軸,兩長袖以弧形緊裹身軀,湊成正圓形畫面,人物形象詼諧喜慶,和睦安詳。
  在此圖上方,朱見深又作《御製“一團和氣圖”贊》雲:“朕聞晉陶淵明乃儒門之秀,陸修靜亦隱居學道之良,而惠遠法師則釋氏之翹楚者也。法師居廬山,送客不過虎溪。一日,陶、陸二人訪之,與語道合,不覺送過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此豈非一團和氣所自邪?試揮彩筆,題識其上:嗟!世人之有生,並戴天而履地,既均禀以同賦,何彼殊而此異。惟鑑智以自私,外形骸而相忌,雖近在於一門,乃遠同於四裔。偉者達人,遐觀高視,談笑有儀,俯仰不愧,合三人以為一,​​達一心之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團之和氣。噫!和以召和,明良其類,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豈無斯人輔予盛治?披圖以觀,有概予志。聊援筆以寫,懷庶以警俗而勵世。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
  如果說《“混元三教九流圖”贊》主要闡述三教九流融通互補,重在文化“會通”的話,《御製“一團和氣圖”贊》則帶有明確的政治目的,它希望朝臣“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和睦相處,上下團結,“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豈無斯人輔予盛治?”諷喻色彩呼之欲出。
  成化帝“一團和氣圖”主旨鮮明,充滿喜慶,流傳甚廣,朱載口為明宗室貴戚,久居京師,涉獵廣泛,應熟知此圖。“一團和氣圖”與“混元三教九流圖”在結構與運思上如出一轍,顯然有前後承襲關係,但“混元三教九流圖”用意更深,抽象程度更高,哲理性也更強,可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混元三教九流圖”合會三教,融通釋道,彰顯了中華文化的博大胸懷與海納百川的勇氣,少林寺歷千年而不衰,正是三教文化孕育的結果。儒、釋、道三足鼎立,構成了華夏文明的長江大河。普京總統對中國文十七情有獨鍾,而少林寺集中了中華文明的精粹,是展示華夏悠久文化一個窗口。朱載口“混元三教九流圖”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出中華文明的特質,簡潔與厚重,含蓄與精深水乳交融,相得益彰,以它的模型贈與這位深為俄羅斯人民愛戴的總統,實在是非常合適的選擇。
來源:本站整理
上一篇:心的管理就是生命管理下一篇:修行與生活:道場中的情愛問題
延伸閱讀:


舊時報刊多有種種漫畫,題材多樣,或諷刺時弊,或寫意生活幽默,引人開懷、發人深思、為讀者喜聞樂見。漫畫一詞起源於日本,1925年5月《文學週報》連載豐子愷的畫並註明為漫畫,是中國最早稱之為漫畫的作品。二十世紀上半葉,由於受西方人道主義思想和人文、科學精神的影響,出現了幽默漫畫、多格漫畫、長篇連環漫畫等等。這大約是我國漫畫作品的鼎盛時期。當今,由於多種影響,真正意義上的漫畫作品已不多見。1998年5月起,遼寧畫報出版社陸續編印了《老漫畫》選輯,使人們重溫當年漫畫的風采。
《老漫畫》所選的第一幅漫畫,是明憲宗朱見深(1447-1487)的《一團和氣圖》,畫幅遠看好似一尊團坐彌勒佛,仔細看了之後才發現是三個人相擁相抱在一起,三個人臉的五官互相借用,合而為一,造型奇妙,人物的線條也相當流暢。畫正中為一手持佛珠的僧人(惠遠法師),左為一著道冠的老者(道士陸修靜),右為一戴方巾的儒士(陶淵明),二人各執經卷一端。此畫除“一團和氣”美好的傳統民俗外,還寓意為儒釋道三教合一。
漫話三教合一圖- 東風滿樹- 東風滿樹的博客
畫的詩堂有朱見深“御題一團和氣贊”:朕聞晉陶淵明乃儒門之秀,陸修靜亦隱居學道之良,而惠遠法師則釋氏之翹楚者也。法師居廬山,送客不過虎溪。一日,陶、陸二人訪之,與語,道合,不覺送過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此豈非一團和氣所自邪?試揮彩筆,題識其上。
嗟世人之有生,並戴天而履地。既均禀以同賦,何彼殊而此異?唯鑿智以自私,外形骸而相忌。雖近在於一門,乃遠同於四裔。偉哉達人,遐觀高視;談笑有儀,俯仰不愧。合三人以為一,​​達一心之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噫!和以召和,明良其類。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豈無斯人,輔予盛治。披圖以觀,有概予志。聊援筆以寫懷,庶以警俗而勵世。
款署:“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鈐“廣運之寶”。
漫話三教合一圖- 東風滿樹- 東風滿樹的博客
《一團和氣圖》源自“虎溪三笑”的典故:東晉時,著名禪宗法師慧遠在廬山修行三十餘年間,從不下山、入城,送客也不越過虎溪。一日,儒生陶淵明與道士陸修靜倆遠道來訪,三人相聚甚歡。後來,慧遠送他們下山。到了虎溪雖不時傳來老虎的呼嘯聲,但因為談得太熱烈而沒發覺。直到越過虎溪,三人才驚覺,但旋即會心地縱情大笑起來。他們在不經意間,已破除了不過虎溪的執念,笑聲傳遞了他們難以言喻的欣喜之情,因而成了名垂千古的美談。
根據這一典故從宋代直至當代,許多畫家創作了“虎溪三笑圖”,其中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宋]佚名的《虎溪三笑圖》尤為珍貴:在參天的古樹下,虎溪蜿蜒奔流,水花飛濺,霧藹沉沉,三位氣宇軒昂的老者面對淙淙的虎溪仰天長笑,幾個童子或肩負包袱,或牽驢等候,形態樸實天真。圖中遠山、小樹,古樹、山石用墨淡濃相宜,使畫面富有立體感。
漫話三教合一圖- 東風滿樹- 東風滿樹的博客
但是,“虎溪三笑”的典故可能只是一個美麗的傳說。依史實,慧遠歸寂於東晉安帝義熙十三年(417),陶淵明逝世於劉宋元嘉四年(427),兩人為同一時代之人,兩人之交遊有可能。但據史料介紹,陸修靜逝世於劉宋泰始三年(467)或劉宋元徽五年(477)。因此慧遠與修靜之時代相去較遠,二人交遊之說似不可能(畫中人則年齡相當)。事實上,中唐以來,儒道佛三教融和之說漸趨流行,虎溪三笑一事或因此為人虛構。
明憲宗朱見深的畫作於成化元年六月初一日,系登基不久。史界認為,朱見深有鑑於其父朱祁鎮(英宗)製造冤獄的教訓,繼位之後下令平反昭雪,並在朝廷上下提倡,是這位皇帝之所以作此詼諧圖畫的重要原因。
明正統十四年,瓦剌軍進攻北京,宦官王振挾持英宗親自征戰,發生了著名的土木堡之變,英宗被俘虜。時兵部尚書于謙等擁立英宗之弟郕王朱祁鈺為帝(明代宗),年號景泰,同時,于謙率領明軍在北京城外打退了瓦剌軍的進攻。後瓦剌釋放了英宗。英宗回到北京,代宗尊他為太上皇,但英宗並沒有受到應有的禮遇,在驚恐中度過了七年的軟禁生活。景泰八年(1457)正月,景泰帝重病,武清侯石亨、副都御史徐有貞等迎太上皇(明英宗)復位,改元天順,廢景泰帝為郕王。天順元年,英宗論奪門迎复功,封石亨忠國公,其餘功臣如張軏、徐有貞等人分別晉官加爵,各有賞賜。又清算擁立景泰帝的舊臣,殺于謙、王文等。天順八年(1464),英宗駕崩,皇太子朱見深(憲宗)繼承皇位。初年為民族英雄于謙平冤昭雪,恢復景帝帝號。明憲宗的《一團和氣圖贊》強調“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號召臣民“合三人以為一,達一心之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對朝政的安定團結有積極意義,同時體諒民情,勵精圖治,奠定了成化、弘治、正德到嘉靖的百年穩定局面。
歷代帝王書畫傑出者不乏其人,有的公認為大家,如宋徽宗趙佶,但畫作卓然若漫畫形式《一團和氣圖》者則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畫中三人五官合一,似借鑒敦煌三耳三兔圖,但從寓意到形式此畫顯然遠勝後者。在中國,香火旺盛的寺院中,總能看到一尊袒胸露腹、喜笑顏開席地而坐的彌勒佛菩薩。古往今來,許多文人墨客寫下了不少語言詼諧、飽含哲理的楹聯,點撥人生,給人們留下了有益的啟迪。如“開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與己何所不容。” 告誡世人要達觀豁朗、淡泊名利、與人為善、團結和諧。對於明憲宗朱見深,期望在給于謙等功臣平反後人人安分守己,彼此一團和氣,大明江山得以長治久安。孔子說:禮之道,和為貴。無論政通人和,家和萬事興,其中的和就是穩定的和諧,提倡人們安於現狀,人人為順民、良民,家庭倫理中要求長幼有序,家人和睦;社會生活中要求下級服從上級,地方服從中央,這是歷朝歷代統治者所需要的。此畫(或摹本)也就能歷經數百年流存至今。對於普通老百姓,無論古今,總希望有一個和平安定的環境,就在昨天(2012年1月14日),海峽對岸棄保效應的成功也充分證明這一點。此外,由人物構成不同主題的畫像,可能會聯想到超現實主義的人像攝影大師哈爾斯曼拍攝的《達利的紅粉骷髏》。


 

從虎溪三笑、一團和氣、混元三教九流圖看三教合一
由虎溪三笑、一團和氣、混元三教九流圖看三教合一
“虎溪三笑圖”、“一團和氣圖”、“混元三教九流圖”均為儒釋道人物之畫題,呈現儒釋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傳為佳話,乃中華之不朽經典。
“虎溪三笑圖”
佛門傳說。虎溪位於廬山東林寺。相傳,東林寺創始人慧遠法師居廬山下,有言“遠公居山,餘三十年,影不出山,跡不入俗”,每“送客無貴賤,不過虎溪”,過此溪流,便有“虎號”。一日儒者陶淵明與道士陸靜修來訪,與慧遠交談甚歡,送別時意猶未盡,不知不覺過了虎溪木橋,此時只聽到那虎又咆嘯起來,三人才如夢方覺,相視會意而仰天大笑,這就是著名的典故《虎溪三笑》。後人於此建三笑亭。從漢代始,社會信仰已變為儒、道、佛三教並立。三教之間,多有攻伐之舉。但是在最高境界,則是相互融合的。本故事就是一個典型。實則慧遠與陸修靜不同時代,陸修靜始到廬山時,慧遠已去世三十餘年,淵明亦去世二十餘年。本故事,也僅是美麗的“故事”。
虎溪三笑之說始自唐代,至宋代李龍眠首作三笑圖,智圓並為之作圖贊,成為膾炙人口之美談;於大宋僧史略、隆興佛教編年通論、佛祖統紀、釋氏通鑑、釋氏資鑑、釋氏稽古略等書中皆有載述。虎溪三笑世傳佳談,雖說虎溪三笑之主人公不是生活在一個年代,但其精神之生存卻劃破時空息息相通。後人不惜筆墨盛讚“虎溪三笑圖”,實則蘊含人類對和諧的永恆追求,表達了人類對和諧寄託的美好意願。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的和平友好、人內心的和諧境地,虎溪三笑無不進行了蘊含。
人與自然的和諧在虎溪三笑中十分突出,“虎鳴止溪,其樂融融”,大千世界生命之間的互通靈性令人讚嘆,同時山與人相依相承,“廬山之名因三笑而高,慧遠如巨峰,陶淵明如奇岩,陸靜修如飛泉,三者相依成廬山,三賢相依成盛名。”也可以說,廬山的濃濃的文化底蘊和海納百川的人文特徵,才成就了儒釋道三教文化的共存共依,才造就了虎溪三笑的不朽經典。
人與人的和諧。“陸修靜異教學者,而送過虎溪,是不以人而棄言也;陶淵明耽湎於酒,而與之交,蓋簡小節而取其達也。”,“然陶忘懷得失,晉宋間一人耳。修靖後得道度世,兩人固非入社者,皆善法師。”故有詩讚,“淵明修靜不談禪,孔老門中各自賢。送別虎溪三笑後,白蓮流水兩淒然。”,一派和諧之象。
人內心的和諧,才是成就虎溪三笑的根本。佛教東度傳入中土,其出世之大意與中國本土儒家入世建功之文化、與以超世逍遙為導向的道家文化,客觀上是一種衝撞,文化的衝撞、文人心理的衝撞。而慧遠法師、五柳先生、簡寂觀主的共同創造的佳話,已經超越了時空的概念,更多的表達的是文化對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傳遞的是有容乃大的博大胸懷。三人三笑語,如果不是內心之清靜,不是內心之達觀,不是內心之和諧,怎能做到互相欣賞、怎能達至語契忘溪。
清朝唐英有一副對聯贊曰“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題廬山虎溪三笑亭)
“一團和氣圖”
由虎溪三笑、一團和氣、混元三教九流圖看三教合一
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明朝第八任皇帝成化帝朱見深登基不久繪製的《一團和氣圖》,並附《御製一團和氣圖贊》一首。憲宗朱見深正是依照“虎溪三笑”之意,作《一團和氣》圖,將陶淵明、陸修靜、慧遠法師三人相擁一體,構思獨特而巧妙,展現和睦氛圍,期望人們團結友愛,社會和平。
憲宗朱見深命運多舛,可稱得上是大明朝一個略顯另類的皇帝。他能書善畫,是位堪與宋徽宗相媲美的才子加帝王;他幼時迭遭政治驚嚇,落下了口吃的毛病;他極端寵愛一個大他十九歲的宮女萬貴妃,並對她的感情始終不渝;他在大明朝多數或殘忍、或暴虐、或懶惰、或昏庸的帝王裡面,勉強稱得上是一個明君;他以德報怨,不計較景泰帝廢掉自己的太子之位,恢復了景泰帝的帝號;他以文人的方式而不是以帝王的方式,用一幅畫來化解朝堂上百官的派系分裂,成功的為于謙等一批蒙冤的前朝功臣平反昭雪。而這幅作為政治道具的畫,就是“一團和氣圖”。朱見深並為之御製一團和氣圖贊:
“御製一團和氣圖贊”:朕聞晉陶淵明乃儒門之秀,陸修靜亦隱居學道之良而,惠逺法師則釋氏之翹楚者也。法師居廬山,送客不過虎溪。一日,陶、陸二人訪之,與語,道合,不覺送過虎溪,因相與大笑,世傳為三笑圖,此豈非一團和氣所自邪?試揮彩筆,題識其上:“嗟!世人之有生,並戴天而履地,既均禀以同賦,何彼殊而此異。惟塹智者,以自私外形,骸而相忌,雖近在於一門,乃逺同於四裔。偉者達人,遐觀高視,談笑有儀,俯仰不愧,合三人以為一,​​達一心之無二,忘彼此之是非,藹一團之和氣。噫!和以召和,明良其類,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備。豈無斯人輔予盛治?披圖以觀,有概予志。聊援筆以寫,懷庶以警俗而勵世。”
很久以來,儒、佛、道三教一直是影響我國文化的三大主流,關係錯綜複雜。如果各自教派相互對立,必然消耗內力,不利於社會安定發展。成化帝所繪《一團和氣圖》乍看如同一人,實為三者。根據《御製圖贊》可推測,圖中笑面彌勒應為“惠逺法師”,左側著道冠者應為“陸修靜”,右側飾儒巾者則為“陶淵明”,三人各為佛、道、儒三教代表,整個畫面佈局精妙絕倫,一團和睦喜慶氣氛。當時成化帝欲為于謙等前朝老臣平反昭雪,卻遭到了近半數朝臣的反對,導致朝臣的對立分裂更為加劇。這位才子皇帝並沒有用乾綱獨斷的方式,而是連夜畫了這幅畫,並為之御製一團和氣圖贊。第二日早朝,憲宗帝將此圖帶上朝堂,展開來與眾臣觀摩,說明創作此圖的良苦用心,大臣們觀此圖、讀此贊,莫不唏噓流涕,從此消除恩怨紛爭,朝政趨於安定團結,皆賴此圖之功也。然而,此圖的功用卻遠沒有結束,其後更成為三教合一的重要像徵。而畫面中的陸修靜、陶淵明和惠遠,也被看作成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的合體像。
“混元三教九流圖”由虎溪三笑、一團和氣、混元三教九流圖看三教合一
“三教合一”的思想不僅流露在成化帝身上,其它許多寺廟文物中也有類似情況。以嵩山為例,佛教聖地少林寺的千佛殿西側是具有道教色彩的地藏殿,殿內南北兩面供十大閻羅王神位;後壁繪製儒教色彩的二十四孝畫圖;鐘樓前有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鄭王之子朱載堉所立的《混元三教九流圖贊》碑,刻有《混元三教九流圖》,圖面是釋迦、孔子、老子三聖合體像,該圖極有可能是朱載堉借鑒其曾祖成化帝的《一團和氣圖》所製。圖贊中寫到:“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體現了三教合流、和睦相處的思想宗旨。
“混元三教九流圖”與《“混元三教九流圖”贊》均出自明朱載堉之手,集中反映了少林寺深厚的文化底蘊與融通三教、合會百家的博大襟懷。“混元三教九流圖”為線刻畫,整個畫面由三個同心圓構成,最外圍的“大圓”包裹內部“三教”(中圓)與“九流”(小圓),用意明顯。準確地說,大圓應稱作“混元圖”,表示一種終極性或本根性的旨歸。從宇宙論上說,“大圓”寓意宇宙大化原始返終,周流六虛,而三教九流,諸子百家均為此大化中之“滄海一粟”,同源異流。三教九流從特定角度、層面展示了這一流轉過程,而其本源則渾然一體,圓融無二。中間的圓圈應稱作“三教混元圖”,其外圍巧妙地與一位憨態可掬、慈眉善目的長者融為一體,造化天成。從正面看,長者禿頂、鬚髯,是佛祖類人物,代表釋家。若稍換角度,遮住畫像右面,則左面就是頭挽高髻的老子側面像,代表道教(家);遮住左面,右面則是頭戴儒巾的孔子側面像,代表儒教(家)。三教聖人的區分僅以簡單的“頭飾物”(準確地說,佛教人物並無“頭飾物”),而其餘部分珠聯璧合,天衣無縫,準確表達了三教一體(源)的深刻含義。中間最小的圓圈應稱作“九流混元圖”,置於長者手中的畫軸中間。此圖由九片輪狀型葉片(或花瓣)繞圓心組成,呈逆時針旋轉。“九流”即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家,為先秦學術派系,後泛指各種學說與思潮,九片葉輪(或花瓣)或有代表“九流”之意。九輪轉動不停,寓指“九流”圓融無礙,或借花瓣長開不謝,寓指“百家”恆久流傳。整幅圖以“九流混元圖”為核心,向外輻射,富有動感;除儒道人物頭飾有異外,以佛教人物鼻尖與“九流混元圖”中心連成中軸線,兩邊保持嚴格的對稱關係。人物衣袖寬大舒展,有道教“陰陽魚”圓潤筆法的特徵。
“混元三教九流圖”上方就是《“混元三教九流圖”贊》,“贊”集中闡述三教合一的宗旨,批判“曲士偏執,黨同排異”的狹隘心態。:
“佛教見性,道教保命,儒教明倫,綱常是正。
農流務本,墨流備世,名流責實,法流輔制,
縱橫應對,小說諮詢,陰陽順天,醫流原人,
雜流兼通,述而不作。博者難精,精者未博。
日月三光,金玉五穀,心身皮膚,鼻口耳目。
為善殊途,咸歸於治。曲士偏執,黨同排異。
毋患多歧,各有所施。要在圓融,一以貫之。
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
俗稱社會上人物複雜多樣,便叫做“三教九流”,“三教”最早的記載緣起於三國孫權和上書令闞澤談話.提到儒、道、佛教三教;“九流”或“九家”的說法最早見於《漢書?藝文志》,其中收錄諸子189家.但最重要的是九家:“諸子百家,其可觀者九家”指儒、道、墨、法、名、陰陽家.縱橫家、雜家與農家。實際上是漢代之後對中國主要宗教和各種學術流派的泛指。
在“碑贊”中對三教九流及其同歸一源有著十分貼切的敘述。根據碑讚的內容,全文可以分成四小段,下面逐段進行分析:
碑讚的第一段就講三教一體。“佛教見性”,用四個字敘述佛教,抓住了佛教的根本“見性”,佛教是指導人們向善.倡導人之初性本善,人人都以慈悲為懷,以達和諧社會。“道教保命”又用四個字敘述道教,抓住了道教的根本“保命”.即“修性以保神.安心以全身”,道教注重人身生命,倡導人們延年益壽,而達百歲天年。“儒本明倫、正綱常”.儒教注重倫理道德.倡導大愛仁倫,三綱五常正則國家有序百姓安樂。佛、道、儒三教出發點皆從“人”起,只是從人的不同角度解釋,人的本性、人的生命、人的倫理,三教各自提出了自己治世救世的不同觀點和方式方法.但三教都在回答一個相同的根本性問題:“生從何來,死歸何處”、“人應該如何生活.如何做事”、“人類與自然如何相處”。而且起點一致終點也是一致的,都是希望達到大同大和的理想社會,這不就是“三教合一”嗎。
第二段講的是九流一源。“農流務本,墨流備世,名流責實.法流輔制.縱橫應對,小說諮詢,陰陽順天,醫流原人.雜流兼通”各用四字概括九流的根本。農流,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國家最主要的支柱,農家是中華的根本;墨流,墨家能工巧匠,是為社會人世做好各種必備之事:名流.名家的根本是責實;法流,法家社會的法律主要是輔助國家的治理;縱橫,縱橫家主要是應對各種可能發生之事;小說.小說家主要起到諮詢的作用;陰陽,陰家根本是順天;醫流.醫家當然以治病救人為本;雜流,雜家則兼通。和三教一樣,九流的起點和終點也都是關於“人”。九流是人類社會衣食住行等的九方面的根本問題,組成了和諧的社會。可以說三教是縱向的概括人性內涵、生命的本質,指導人類生活;九流則是橫向的各種治世主張,服務於人類生活。可以說,理解了三教九流,就理解了人類生活。碑贊用五十二個字概括“三教九流”的根本要意,可謂字字如金。
碑讚的第三段是歸納總結。歸納出“博者難精,精者未博”的觀點,又從三光、五穀,最後落到最根本的核心“人”。他用“心身皮膚,鼻口耳目”八個字概括人體,而且排序也是按重要程度排列的:心靈、身體、皮膚、鼻子,口腔、耳朵、眼睛。仔細推敲越發覺得妙不可言,準確到位。可能鼻子一閉.沒有呼吸數分鐘後即死;口腔沒有吃飯喝水數天便亡;耳朵可聽萬物之聲,眼睛可觀萬物之形。最後指明一切救世濟世之法皆各有所能、殊途同歸,因此碑贊中認為:“要在圓融.一以貫之”.“圓融”二字卓見其高明之處。
碑贊在其最末段點明了中心:“三教一體,九流一源,百家一理,萬法一門”。四個“一”.概括了人類生活的根本,這個“一”實際上就是指“道”,說的是宇宙萬物的一體性;也就是說,整個宇宙是一個和諧有序的統一體。人是宇宙中最有靈性的了,人體中包含著宇宙的全部信息:生命體每一個局部的部份都反映著整體的信息。參透了這個“一”這個“大道”.人們便擁有了智慧的人生,便找到了“生從何來,死歸何處”、“人應該如何生活,如何做事”、“人類與自然如何相處”等一系列人類生存的根本性問題的答案。
明了碑贊含義,再看碑贊下方的《混元三教九流圖》:三個頭像合在一起,加上合肩、合上身.渾成一體,兩手捧著“九流混元圖”,構成儒.佛.道三教及“九流”的“混元三教九流圖”。儒.釋、道三教合一寓意,深刻難忘。


儒釋道和諧聚嵩山
[來源: |發布日期:2009-03-24 | 瀏覽(4051)人次| 投稿 | 收藏 ]
本報記者米根孝文/圖
  中嶽嵩山已有36億年曆史,被稱為五嶽之尊、萬山之祖。在這裡,相繼產生了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佛教的禪宗祖庭大法王寺和少林寺、道教聖地中嶽廟,從而使嵩山成為儒釋道三教共處的聖地之一——
嵩山大法王寺舍利塔
少林寺的《三教聖像碑》立於金大安元年,從正前方看為釋迦牟尼,左側看是孔子,從右側看是老子,象徵嵩山三教合一。(資料圖片)
  嵩山是儒釋道共處的聖地之一,也是三教合一體現最為完美的地方,其宗教文化各具特色。在嵩山的三教聖地中,以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在我國儒學方面佔有重要地位;嵩山大法王寺建於東漢時期,是中國佛教寺院的發祥地之一,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的禪宗祖庭,佛教文化獨領風騷;中嶽廟​​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道教廟宇之一,踞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在嵩山,儒釋道和諧共處,共同發展。
  儒學在嵩山地區取得真正的正統地位是在宋代,宋代統治者極力恢復儒學的權威,以儒家的倫理綱常為核心內容為封建統治者服務  
  嵩山地區很早就出現了儒學思想。在儒學產生之前,堯、舜、禹、湯等先賢就在嵩山地區有大量敬天衛民的活動,而這些人物正是儒學推崇的“道統”聖人。春秋初期,鄭國潁谷封人、潁考叔被稱為“純孝伯”,一直被後世儒家所推崇,現在登封境內還有很多考叔廟、考叔祠。
  登封市文化局文管辦袁紅建主任告訴記者,嵩山地區儒教在宋代傳播最重要的形式就是書院教學。書院是我國封建社會後期特有的重要教育形式,它是古人以私人創辦為主,教學、研究、藏書三結合的高等教育機構。真正具有聚徒講學性質的書院至五代末期基本形成,北宋初年發展成為較為完備的書院制度,成為中國傳統教育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嵩山地區從書院教育一興起,就創立了嵩陽書院。嵩陽書院是宋代四大書院之首,始建於五代後唐時期,當時進士龐式在這裡聚徒講學,北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宋太宗賜額為太室書院並頒賜九經書疏,自此嵩山書院大大顯揚於天下。後來,理學家程灝、程頤在此講學,使嵩陽書院成為理學尤其是洛學的重要傳播基地。北宋時,嵩陽書院的名師,除二程之外,還有大名鼎鼎的司馬光、范仲淹、王曾、韓維、呂誨、範純仁、李綱、朱熹等大儒,他們的講學活動,使儒學尤其是宋代理學在嵩山地區更為廣泛傳播。
  五千年中國文化,儒學思想前後統治中國2000多年,它大致可分為兩個時期:以孔孟為代表的前期儒學和以程朱理學為代表的後期儒學。理學的產生和發展把中國哲學發展到一個新階段,而以嵩陽書院為中心的嵩山地區是理學傳播的重要基地之一,在中國理學發展到成熟階段的過程中功不可沒。
  佛教在東漢初年正式傳入我國,先後在東漢都城洛陽和地處京畿的中嶽嵩山落跡  
  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明帝下令,在風景如畫、清靜幽雅的嵩山玉柱峰下,為迦葉摩騰、竺法蘭建造大法王寺。少林寺三十一代弟子釋德水對記者說:“大法王寺為嵩山建寺之始。明帝劉莊為了使佛教在我國得以傳播,特許陽城侯(今登封告成)劉峻落髮出家。劉峻出家是嵩山度僧之始,從而為佛教在嵩山乃至全國的傳播與發展拉開了帷幕。”
  嵩山繼大法王寺創建後,興起了建造佛寺的高潮。北魏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大德沙門生禪師在嵩山創建嵩陽寺;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北魏孝文帝為天竺高僧跋陀建少林寺;永平年間,北魏宣武帝元恪詔令馮亮、僧暹與河南府尹甄琛監造了嵩高道場寺;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公元520年),又將宣武帝靈臺行宮改建為閒居寺;正光二年,為安置明練公主創建了明練寺,後因孝明帝的妹妹永泰公主出家於此改名永泰寺;北魏滅亡後,孝文帝在嵩山積翠峰下的離宮也成了澄覺禪師的精舍,隋開皇五年(公元585年)被賜名會善寺。
  南北朝時期中國的禪學重心在嵩山,少林寺的興建加速了嵩山成為中國禪法重心的形成。中國禪宗初祖菩提達摩為了弘揚大乘佛法,不辭艱險來到我國,輾轉來到了嵩山少林寺。達摩倡導的是一種經過革新的獨具特色的禪法,現在嵩山少林寺外的“達摩洞”、“卓錫井”、 “煉魔台”和寺院內的“立雪亭”,就是菩提達摩和他的嫡傳弟子慧可傳承大乘禪法的遺跡。
  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當政期間,中國佛教禪宗南北分爭,北宗大通神秀的嫡傳法嗣普寂和南宗大鑒慧能的嫡傳法嗣淨藏,都相繼來到嵩山會善寺,各傳其法,於是嵩山少林寺、會善寺成了中國禪宗南北分爭的重要場所之一。
  元世祖忽必烈於公元1245年欽立雪庭福裕住持嵩山少林寺,大大振興了嵩山佛教。他還在太原、西安、和林、燕京、薊縣另外建造了5座少林寺,並排定了少林曹洞弟子的70個輩號,開闢了嵩山地區佛教發展的第二個黃金時期。
  嘉靖三十二年(公元1498年),嘉靖皇帝欽立釋儒兼備的小山宗書為少林寺曹洞正宗第二十四代方丈,後來無言正道禪師住持少林,共住持少林31年,不僅名動京闕,還成為北方禪宗的首領,佛教在嵩山地區持續繁榮。
  道場活動是道教文化的一種體現形式。明清時期,以中嶽廟為中心的道教更是與祭祀嵩山結合起來,昌盛一時  
  在道教形成以前,嵩山地區就傳說有很多神仙活動。嵩山東部的浮戲山有個山洞,叫神仙洞,相傳是神仙廣成子居住之處,軒轅黃帝曾來此向廣成子問道。東周靈王太子姬晉因不滿父親的統治政策,被浮丘公接引上嵩山,後在嵩山北麓緱山駕鶴昇仙。秦代宮女毛女得道,往來於嵩華之間,常棲於嵩山。早期道教五斗米道始祖張道陵在嵩山修煉“黃帝九鼎,太清丹經”,後來才入蜀創立五斗米道。登封市文化館秦松六先生說:“從一定意義上說,嵩山也是道教的發祥地之一。”
  秦松六認為,2000年來,嵩山就是道教傳播的重要地區。嵩山是道教的第六小洞天,嵩山的附屬山脈緱山是道教的第32福地,嵩山的北翼邙山是道教的第70福地。歷史上大多著名道士都曾在嵩山修煉,如浮丘公、王遠知、潘師正、吳筠、劉道合、邱處機、李八百、張道陵等,有的長期在嵩山修道,有的先在嵩山修道後成就了一番道業。北魏時,嵩山道士寇天師自稱太上老君親授他天師之位,要他“宣吾新科,清整道教”,於是他改革了五斗米道,增加了一些新科儀,稱為“新天師道”。隋唐時,道教上清道茅山宗移居嵩山傳道。金朝時,王重陽的弟子邱處機來到嵩山傳道,當時道徒朝拜者絡繹不絕,邱處機開創了道教叢林制度,使全真道在嵩山地區佔據了統治地位。道教在嵩山的重要道場有中嶽廟、老君洞、崇唐觀、三官廟、峻極宮、九龍聖母廟等。
  宋代時,嵩山道教持續發展,雖比唐代遜色,但也是歷史上的興盛時期。經過唐宋兩代的大加修整,中嶽廟規模宏大,曾有“飛甍映日,傑閣聯雲”之稱。中嶽廟和供奉真宗御容像的崇福宮遂成為宋代嵩山地區道教的兩大重觀。
  明洪武年間(公元1368-1398),當時的統治者加強了對宗教的管理,設道會司於崇福宮,管理嵩山道教事務。成化八年(公元1437年),道會司改設在中嶽廟,這時僅嵩山南麓就有道徒近千人。清代統治者重視佛教,對道教採取了抑制政策。嵩山道教也因此隨著時代的發展受到了極大冷落。


道教「北極驅邪院印」考辨 作:李遠國
作者:玄都之王│2015-12-18 21:24:20│贊助:14│人氣:259
 法印是道教最重要的一種法器,它象徵著道教所信仰的三界神靈及職司的威權。近年來四川地區出土、問世了一批道教的法印,但卻因缺乏研究,未能引起學術界、道教界的關注。本文通過對「北極驅邪院印」的辯證,尋其歷史沿革、宗教意義及文化價值,以求證於學界同仁。
作者簡介:李遠國,男,1950年生。現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研究生部教授、碩士生導師。先後編著出版學術著作十餘部,主要有《四川道教史話》、《道家氣功養生學》、《中國道教氣功養生大全》、《道教與氣功:中國養生思想史》(日文版)、《道教靈寶派沿革史》、《道教法印寶藏》、《水的七德:李遠國2001年日本演講集》(日文版)。與他人合著八種著作。在《世界宗教研究》、《中國史研究》、《道教學探索》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先後發表論文百餘篇。
一、道教法印的歷史淵源與宗教功用
 法印是中華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它是歷代的法師們因為宗教法事活動的需要,遵照道教信仰中三清諸神的名號、鬼神司府的稱謂及重要道經的內容,模仿人間社會中古代封建帝王玉璽和官府公印而刻造的各種印章。通常以玉、石、木或金、銀、銅等質材製作鐫成,道教用以上章申表、發書遣文、召役鬼神、通聖達靈、驅邪治病、養身護體等。
 道教法印的出現頗早,早在道教教團形成之前,秦漢的方士和巫師已經將法印施用於治病、解厄、辟邪、通神、達靈等活動中,如「天帝使者」、「天帝神師」、「天帝殺鬼之印」、「天皇上帝之印」、「高皇上帝之印」、「皇天上帝制萬神章」、「天乙北辰章」、「天符地節之印」、「黃神越章之印」等印。後世稱這類印章為「方士印」,或稱「道家印」。
 至東漢道教成立,即沿襲了秦漢方士的這一傳統,創製道教的印章。史載天師道祖師張陵即鐫有「陽平治都功印」,後被張氏子孫世代沿用至今,成為道教正一派最重要的法器。在道教的古文獻中,明確指出太平道、天師道都曾使用「黃神越章之印」施法宣教。葛洪《抱朴子‧登陟篇》說:「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若有山川社廟,血食惡神,能作禍福者,以印印泥,斷其道路,則不復能神矣。」其後,這種法印的印文隨其時代的變遷而有變化,且可分為「黃神」、「越章」兩印。從漢唐到宋明,黃神越章之印被道士們廣泛使用,成為延用千餘年之久的古印。這是道教沿用秦漢方士印的一個典型例子。
 凡此類印章,在道書中一般統稱為「法印」。如《金鎖流珠引》卷二六中謂法印共分三等,天仙道士得二十四印,神仙道士得十五印,考召道士得十二印,又並謂太上老君告天帝君曰:「夫大道符印給有三等道士,天仙道士號天官,主通天上三十六宮,一宮有二十四曹,故居二十四印,以判二十四曹君官司吏也。」「天仙道士行上清玉皇之印,次即元始之印,是常行用者。神仙道士行太上玉京之印,次即飛天九野之印。考召道士行太上老君印,次行三天太上之印。」可見唐時己出現了一大批法印,並有著相當嚴格的傳授使用的儀軌,從而廣泛地運用於各種宗教活動之中,正如該書中所言「以用印符引,並檄禁文書行用,又傳法籙印佩板等行用不絕,過於公中之官印行用不絕。」[1]
 至宋元之際的道教,分為金丹派與符籙派兩大門庭,其中金丹派以張紫陽的南宗和王重陽的北宗為核心,符籙派在漢唐傳統符籙派(天師道、上清派、靈寶派)的基礎上,又新分化衍生出許多新的流派,重要的有神霄派、北帝派、清微派、東華派、天心派、淨明派等,此外尚有許多分支傍流,所謂「七十二家符法」,可是道教符籙諸宗的興旺發達。
 各宗符籙派別雖其法術簡繁精粗有所不同,但多推重法印的功用與神威,如上清派、靈寶派、神霄派、清微派、北帝派、東華派、淨明派、天心派等,都有自己的法印。在宋元的道書,有著大量的關於法印的記載。如《上清靈寶大法》、《靈寶無量度人上經大法》、《靈寶領教濟度金書》、《靈寶六丁秘法》、《太上靈寶淨明法式印》、《靈寶玉鑒》、《鬼谷子天髓靈文》、《道法會元》、《太上元始天尊說北帝伏魔神咒經》、《上清六甲祈禱秘法》、《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錄》、《太上赤文洞神三籙》、《上清北極天心正法》、《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三皇內文遺秘》、《太極祭煉內法》、《上清天樞院回車畢道正法》、《三皇內秘文》、《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太上通玄靈印經》、《秘藏通玄變化六陰洞微遁甲真經》等道經中,即載有數百種道教法印的印譜,並對法印的名稱、功能、用途、使用方法、製作材料、製作方法及來龍去脈,做了或詳或略的闡述,這就為我們研究道教法印的源流、功用及宗教、文化乃至藝術的價值提供了珍貴的史料。
 在道教看來,法印代表著三界神靈職司的威權,故行法用印,猶人間行政施行必用官印。寧全真《上清靈寶大法》卷二七曰:「印者,信也。用者封物相什,亦執政者所持信也。《漢官儀》云:王侯曰璽,列侯至中二千石曰章,其餘皆曰印,此世印也。隆古盛時,人鬼各安其所,陰陽不雜其倫,故道之用,惟見於修真練本,以至輕舉飛昇。中古以降,慢真日益,正道凋晦,邪偽交馳,上下反覆,於是出法,以救其敝,表章以達其忱,付降印篆以為信志。故用印之義,近同世格,亦道運因時損益者也。」[2]《靈寶玉鑒》卷一亦曰:「法之為言正也,正其邪也。亦猶德禮之有政刑,以道之齊之也。故章表奏申關牒符檄,又必假天府之印,以示信也。印則各有師傳者,欲天地神祇人鬼知所行之法,有所受之也。道法之分門別派,不知幾也。獨靈寶為萬法之樞,其為印也,無施而不可也。如上章一事,在靈寶法中雖有通章印,然其印文本是三天合同契卷,專為升度亡魂。不知原於何代宗師,乃於印文中除去召魂升天真子佩法八字,遂用為通章之印,故祖師紫極田真君辯之詳矣。不若只用靈寶印,為無可瑕疵也。」[3]可見法印不僅代表著神真的威嚴與神聖,亦是各個道派傳授有緒的信物。
二、北極驅邪院印的沿革
 北極驅邪院印是一枚具有相當代表性的法印。近年來,四川陸續發現了一批與此相關的法印。如蒲江縣天華鄉出土的一枚銅印,即陽刻九疊篆書「北極驅邪院印」[4]。甚至在阿壩茂縣羌族自治縣亦發現了了三枚被羌族巫師們所使用的道教法印,分別為陽刻九疊篆書的「雷霆都司北極驅邪院」印、「佛法僧寶雷霆都司北極驅邪院」印,以及一枚道教雲篆體的真武「雷神印」。
 這裡所展示的三方印,系私人收藏。銅質,皆為明代作品。其一為立把片鈕,印面方形,逕5.5公分,高4公分。其二立把片鈕,印面方形,逕5.3公分,高5公分。其三亦立把片鈕,印面方形,逕5.5公分,高4.2公分。這些法印多為明清所造,但其淵源可追溯至唐宋之際,且與道教北帝派、天心派在四川的傳播緊密相聯。
 北極驅邪院之名稱及印,首見於《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該書為北宋道士元妙宗編著,書前有政和六年(1116年)序,自言曾訪道三十餘年,後應徽宗詔赴京校注道經,「因得竅覽經籙殆至周遍,神章寶篆靡所不有」,故將所得秘法符印、步綱躡斗諸術,編成十卷以進上。所謂「北極」,是指「天之中極,萬象之所會」,乃紫微大帝之治所。此書卷二收有二種北極驅邪院印印式,一為九疊篆,一為天書雲篆。並有《祭造法印式》講述其傳承及使用法:「昔先師所受真人北極驅邪院並都天大法主印二面,可以雷震棗木,用六丁六甲日至誠焚香,齋戒潔淨,命匠開之。……各方一寸八分,以金玉為之,雷震棗木亦得。召六丁六甲使者,結界守護。置訖以朱紅付印面,先聞奏上天,次申東嶽及關合屬去處照會,方得使用。」[5]
 這裡所說的「先師」、「真人」,是指譚紫霄、張陵。譚紫霄為五代高道,福建泉州人,幼即出家為道士。《南唐列傳》曰:「初有陳守元者,亦道士。嘗鋤地得木札數十貯銅盎中,皆張道陵符篆,朱墨如新藏,去而不能用,以授紫霄,紫霄盡能通之。遂自言得道陵天心正法,竅鬼魅治產病多效。閩王孟昶尊重之,號金門羽客正一先生。閩亡遁居廬山棲隱洞,學者百餘人。後主聞其名,召見賜官,皆辭不受。俄而疾卒,年百餘歲。今言天心正法者,皆祖於紫霄。」[6]
 天心正法為譚紫霄始創,但依托於張陵,故自謂張陵傳其符訣法印,並崇張陵為北極驅邪院使。其曰:「驅邪院使張天師,披白魚髯服,交泰冠,足躡朱履,左手持都天大法主印,右手仗三昧火鈴北斗神劍。」「如三天正一真人服飾。」[7]據《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三載,譚紫霄卒於北宋開寶六年(973年),享年一百五十。弟子百餘人,唯饒洞天得其真傳,並訂定《上清骨髓靈文鬼律》,內亦收有一枚北極驅邪院印式。其注文曰:「臣洞天普受真人指示,得天篆驅邪院並都天大法主星印二面,謄本訖埋於故地。遂以印式契對今世間所用,大尺寸八分,即小尺二寸一分,黍尺二寸四分,皆同也。其分寸上天法式數度所表,使鬼神不測於毫髮之內,故標於此,為法定制。」[8]
 據饒洞天五傳弟子鄧有功言,饒洞天宏揚譚紫霄之天心正法於世,故道門號其為「正法功臣日值元君北極驅邪院使。升天時以法傳弟子朱監觀名仲素,仲素以傳游道首,道首次傳通直郎鄒賁,鄒賁傳臣本師符法,師名天信,至臣有功傳於今。」[9]其時己至北宋末年。鄧有功遂據師傳,整理重編天心正法,刊《上清骨髓靈文鬼律》、《上清天心正法》傳世。故其《上清天心正法》中亦收有二枚北極驅邪院印,並謂「北極紫微大帝乘紫雲,帶領天蓬以下三十六員大將軍,勇猛作法。」[10]
 此外,有北宋道士董大仙傳北帝、天蓬大法於巴蜀地區。《道法會元》卷一五六《上清天蓬伏魔大法》曰:「昔上清紫微宮北極尊帝都天大元帥天蓬真君,降傳秘密之法,務拯群生,蠲除疾苦,垂微妙之訣,以付修真之士。我上清董大仙於蜀城西明山修行上道,忽獨遇元帥授文字三冊。上則訣目符竅,中則罡斗咒訣,下則役使鬼神行持之法。真人得之,下居府城,功行二十餘年,終於西明山持尺乘白鶴白日仙去。秘法藏於山間,後人相傳焉。嗣行此法者,繫上清北極天蓬門下正法驅邪院破邪真人。」[11]書中不僅收有一枚北極驅邪院印,並詳細講述了製作法印、祭印、行印等儀軌,以及元帥帝鍾、天蓬神尺等法器的制做及使用方法。又《無上黃籙大齋立成儀》卷四三、《上清靈寶濟度大成金書》卷二五中各收一枚印式,《大成金書》還簡略的介紹了此印的使用:「建北帝齋,以代靈寶大法司印,及行雷法,一應文移通用。」
 從以上所述可知,北極驅邪院印在宋明道書中已收有九枚,且印文各殊,這即說明了當時對紫微大帝的崇拜相當盛行,也顯示了不同地區、不同道派的道士們都十分重視北極驅邪院印的神聖功用。
三、北極驅邪院印與天書雲篆
 考北極驅邪院印印式,一般或為九疊篆書,或為天書雲篆。所謂「九疊篆」,又稱為「上方大篆」。疊是指印文筆畫屈曲盤回,九為數之終,則言疊數之多。隋唐以來,因官印頗大,多用其體,並把印文折疊佈局得平滿均勻。清陳澧《摹印述》曰:「昔人謂唐時皆九疊文,其實不盡然,厲萬榭嘗辯之矣。九疊文甚俗,然實出於繆篆填滿之法,但加甚耳。」傳世唐宋元官印一般為五至七疊,明清則以九疊居多。沙孟海《印學概論》曰:「九疊文不盡九疊,如勾當公事印用七疊,承受差委印僅六疊,都統之印、萬戶之印乃有十疊,又如行軍都統之印等,則疊數不等。名曰九疊者,以九為數之終,言其多也。疊數多寡之故,大抵因印文多寡而為增損,或因時代不同,而所鑄各殊;或如三代尚數,各有定儀。明九疊篆印,取干元用九之義。」
 所謂「天書雲篆」,亦稱「真篆」。因道教法印在形式上雖與人間官府之官印類同,但其功用卻是人神交通之憑信。故多強調其印文不當用人們熟知的「凡篆」,而是道教秘傳的「真篆」。金允中《上清靈寶大法》卷十曰:「其文則天章雲篆也。」[12]這裡所說的「天章雲篆」,亦名「八龍雲篆」、「飛天之書」,其形體如天之流雲,故名「天章」、「雲篆」。《道藏》中收有許多「雲篆」,如《雲篆度人經》,全經皆以「雲篆」書寫。道教認為,這類文字為天界人間所有文字之根本,故又謂之為「本文」。道教經典分為十二部,其中第一即為「本文」。《道教義樞》卷二曰:「第一本文者,三元八會之書,長行源起之例是也。」所謂「本」者,始也,根也。是經教之始,文字之根,萬法千章的基礎,詮理解奧的關鍵,「既能分判兩儀,又能分別法相;既辯析萬事,又能表詮至理也。」故名之為本文。[13]
 本文的起源最早,它依天象而成。所謂「三元八會」,三元,即指元始之玄、元、始三氣;五德,指天地之少陰、太陰、少陽、太陽及陰陽之和合;三元、五德和合,叫做八會。《洞玄靈寶玄門大義》曰:「古今變文,凡有六種。一者陰陽初分,有三元五德八會之炁,以成飛天之書,後撰為八龍雲篆明光之章。陸先生解三才謂之三元,三元既立,五行咸具,以五行為位,三五合和,謂之八會,為眾書之原。又有八龍雲篆明光之章,自然飛玄之炁,結空成文,字方一丈,肇於未天之內,生立一切也。……三元者,一曰混洞太無元高上玉虛之炁,二曰赤混太無元無上紫虛之炁,三曰冥寂玄通元無上清虛之炁。五德者,所本有三,即陰、陽、和,陰有少陰、太陰,陽有少陽、太陽,就和中之和,五德也。篆者,撰集;雲書,謂之雲篆。此即三元八會之文,八龍雲篆之章,皆是天書。」[14]《靈寶玉鑒》卷十六亦曰:混沌藏真機,陰陽始分判,「三炁開光,聚炁成文,凝雲作篆,五文開廓,八角垂芒,以立三才,以治人道,或以為河洛之書,或倬彼雲漢之象,世之所謂真文靈書者是也。然其大者,以之判天地,以之運陰陽,山川之流峙,人物之生成,亦真文玉字應運流光之妙也。」[15]
 天書雲篆顯現空中,變化莫測,乃人文之本。其後又有真聖,將天書演為六十四種文書。陶弘景《真誥》卷一曰:「造文之既肇矣,乃是五色初萌,文章書定之時,秀人民之交,別陰陽之分,則有三元八會群方飛天之書,又有八龍雲篆明光之章也。其後逮二皇之世,演八會之文為龍鳳之章,拘省雲篆之跡,以為順形梵書,分破二道,壤真從易,配別本支,乃為六十四種之書也。遂播之於三十六天、十方上下也,各各取其篇類,異而用之。音典雖均,蔚跡隔異矣。校而論之,八會之書,是書之至真,建文章之祖也。雲篆明光,是其根宗所起,有書而始也。今三元八會之書,皇上太極高真清仙之所用也。雲篆明光之章,今所見神靈符書之字是也。」[16]於是,神真秘傳、世人難曉的天書,便演變成為六十四種文字,其中即有雲篆神符,亦有俗文世書,所謂「分破二道」,即指符籙與俗文從此分途發展,前者仍用於道門修真通靈,後者則用於世人交際往來。
 在道教看來,天書雲篆皆是元始天尊、太上道君等聖真傳與人間的神諭真信,千形百態的各種符籙即是三界神真的信物,亦是天地造化的載體。《洞玄靈寶玄門大義》說:「神符者,即龍章鳳篆之文,靈跡符書之字是也。神以不測為義,符以符契為名,謂此靈跡,神用無方,利益眾生,信如符契。」[17]正因為如此,故道士在製作法印時,往往強調其印文用天書雲篆,以此顯示法印所具有的神聖性。
 不僅如此,道教的法印往往還加入一些抽像的符號或神像,以強化其役使三界鬼神之靈力。如前文三方印中的其一、其二印文中皆有北斗七星圖,以顯示此印乃北極紫微大帝所掌,且圖案各異,玄虛奇妙。其三則有南、北二斗星圖,左側七星為北斗,右側六星為南斗,顯得更為詭異。又如在巴蜀出土的一枚「雷霆都司北極驅邪」印,銅質。直把,鈕有孔。總高3公分,印面方形,逕7公分。印文上部為聯機的三星,當為道教崇拜的三台星。左側為「雷都霆師」,右側為「北極驅邪」,中部有「雷神」,雷神頭上有一「王」字,足下踏一「正」字,有象徵雷氣和雷的帶環的圓圈環繞。同類法印貴州省博物館收藏有兩枚,印文稍異,且「師」作「司」,「正」作「罡」。「雷霆都司」、「北極驅邪」本為兩枚法印,此印合而為一。亦系紫微大帝所掌。《道法會元》卷五六曰:「雷霆都司,乃北帝專司之所,列官分積,佐玉機之政。凡世間水潦旱魃,悉請玉樞院稟聽施行。至於雷霆斧鉞,慶賞刑罰,有條不紊,悉有司存,天心有雷,但不專耳。」[18]《道法會元》卷一二三曰:「元始上帝付授三洞飛仙、五嶽丈人,其符璽皆玉為之。黃帝得之,佩印登天。雷公、風後二君得之,相續仙去。許都仙得之,同吳猛、丁義統領邵陽雷公。」[19]
四、北極驅邪院印與唐宋道派
 北極驅邪院印的出現,尚可追溯至唐代,並與道教之洞淵派、北帝派之興盛與傳播緊密相聯。道教洞淵派起源於晉未金壇道士王纂,入唐而盛極一時,韋善俊、葉法善、尹愔等,皆為洞淵派高道。洞淵派道士受洞淵三昧法籙,其法上辟飛天之魔,中治五氣,下絕萬妖。該派推重北帝、天蓬之神威,以擅降魔咒鬼之術名重於世。
 據杜光庭《太上洞淵神咒經》序載:「西晉之末,中原亂罹,饑饉既臻,瘟癘乃作。金壇馬跡山道士王纂,常以陰功濟物,仁逮蠢類。值時有毒瘴,殞斃者多,閭裡凋荒,死亡枕席。纂於靜室飛章告天,三夕之中,繼之以泣。」於是感動太上道君,「以《神咒化經》復授於子,按而行之,以拯護萬民也。即令侍童披九光之韞,以經及三五大齋之訣,授之於纂。曰:勉而行之,陰功克充,仙階可翼也。」王纂「遂按經品齋科,行於江表,生民康乂,疫毒消弭,自晉及今,蒙其福者,不可勝紀。」[20]今《道藏》中所收《太上洞淵神咒經》二十卷,前十卷即王纂假托太上道君降授之作,後十卷為中晚唐洞淵派道士增補,由之可見該派思想發展之脈胳。
 初唐高宗、武則天時,有道士韋善俊習洞淵道法。《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六曰:「年十三歲,長齋,誦《道德》、《度人》、《西升》、《升玄》等經,人有所惠,悉為賑救之用。及壯,諧嵩陽觀事黃元賾,參佩道法。又從臨汝洞元觀道士韓元最,復授秘要。」[21]年百歲而仙逝。其後葉法善繼其洞淵道統,並光大之。
 據《唐鴻臚卿越國公靈虛見素真人傳》載:葉法善(616—720年)生即靈異,好古學文,十二學禮樂,研究《周易》,耽味老莊,河洛圖緯,悉皆詳覽,志願修道,棲遲林泉。先後隱遁於卯山、白馬山、括蒼山、天台山、四明山、金華山、天柱山、天目山、勾曲山、衡山、霍山、赤城山、羅浮山等處,「凡名山勝地,自江漢之南,無不經歷」。曾師事豫章萬法師,求煉丹辟榖、導引胎息之法。又入西蜀,「於青城趙元陽受遁甲步玄之術。嵩高韋善俊,傳八史雲蹻之道。後入蒙山,訪求隱術。」因其精潔修持,漸顯靈應,遂感三神人授以道要秘法。謂其本系「太微紫微左宮仙翁」,偶因失職,謫於人間,宜建立功,濟人佐國,「更修功累德,行滿之日,當復汝仙位。今汝行三五盟威正一之法,誅斬魑魅妖魔,救護群品,惠施貧乏,代天行理,但以陰德為先,不必別有貢告。」並授以神劍、法印、靈符、罡訣及內外丹道。從此道法大顯,降滅妖凶,非所不驗。高宗時應詔,多留內庭,問以道法,窮盡源奧,誅狐除祟,屢顯靈異。「帝及皇后諸王公主朝士以下,親受道法,百官子弟、京城及諸州道士,從真人受經法者,前後計數千餘人。王公佈施塞道盈衢,隨其所得,捨入觀宇,修飾尊像及救困窮。每日炊米十餘碩,以供貧病來者,悉無選擇。真人常懷直諫匡保社稷之心。高宗欲登封告成,駕幸中嶽,忽疫疾流行,扈從者多病死。奉敕命令治,真人一誦咒訣,疫癘消殄,垂死者並皆得更生。」其祈晴禱雨,運雷呼風,驅龍攝魅,事跡靈顯。武則天時征至中都,令其於諸名山投奠龍壁。中宗復位,武三思尚秉國權,法善以頻察妖祥,保護中宗、相王及玄宗。迨後平定韋後,立相王睿宗,玄宗承祚繼統,法善應召入京,佐佑聖主,凡吉凶動靜,必預奏聞,寵信有加。開元八年(720年)五月,真人已年一百零七歲,於西京景龍觀中羽化,「京城之人鹹見院中有青煙直上,與天相接,終日不滅。」「葬後一年,棺槨自開,但見衣冠劍舄,始知真人不死,實輕舉耳。帝緬想仙風,眷慕不已,於觀立碑,寵以宸翰,及命太子題額。」[22]有弟子百餘人,惟尹愔、盧齊物、司馬仲容為入室。
 此外,屬於洞淵派的高道尚有黃元賾、韓元最、劉玄元、范仙舟、何子玉、豐去奢等。北宋元妙宗亦承道法,在《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中所收《上清隱書骨髓靈文》三卷,即為葉氏所傳。內曰:「《骨髓靈文》,唐葉法善天師所傳,出自漢正一天師之遺法也。功驗神奇,莫可擬測。舊以九符常用傳授,其餘隱秘,莫不聞見。臣昔於九符之外,復得十符,謹續本文之次,別成中卷,稍闡元綱,以廣妙用也。其餘條律,自如舊本,載之於後雲耳。」[23]
 道教北帝派為中唐道士鄧紫陽開創。因其最崇拜北極紫微大帝(北帝),傳授「北帝籙」等經籙,以擅長治制「酆都」六天鬼神、辟邪禳禍之事而稱著,故後世稱之為「北帝派」,或「酆嶽派」。
 據史籍記載,始祖鄧紫陽,名思權,亦名思璞。唐李邕《唐東京福唐觀鄧天師碣》謂鄧氏乃江西臨川人,為南陽之望族。數代宗祖,「皆秉哲衣德,參寥洞元,代有人矣。且源派分流,達於江海之內。父子傳氣,合於天地之初。尊師幼入廬山,中移恆嶽,吸沆瀣,漱清冷,精魄冥於太虛,耳目靜於穹谷,身枯木,心死灰,固不如也。開元二十三載(735年)皇上下明詔求方士,聞本郡,別行李行偉以尊師應辟焉。帝請問所習,雅重其言。常齋太一宮,集元元教,慮失諸野,思得其人,臨遣尊師,俾巡江南六十郡,冥搜元覽,欲以張皇大道,開覺下人。明年春二月甲子,覆命稱旨意,敕度為道士,名曰紫陽。仍賜紫羅法衣一副,絹一百匹,配東京福唐觀,兼本郡龍興觀以寵之。議者以尊師心奉於道,身事於君,名師於鄉,德揚於國,莫之比也。」其後多次應詔,入宮訪以道妙,並奉詔於諸名山建醮禱福,「詣中嶽、王屋、函谷、宗聖及諸名山,修功德。其所至也,神兵降於壇上,慶雲集於山下,元鷂徘徊於霄漢,丹芝郁馥於原野。」[24]開元二十七年(739年)仙逝於西京太元觀。
 麻姑山位於江西南城縣境內,為漢代仙人王方平、麻姑修道之地。據唐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曰:「頂有古壇,相傳於麻姑於此得道。……源口有神,祈雨輒應。開元中道士鄧紫陽於此習道,蒙召入大同殿修功德。」[25]宋陳葆光《三洞群仙錄》卷四亦曰:「鄧紫陽入麻姑山,日夜誦天蓬神咒,感金甲神人與語曰:吾是北方天使者,緣子念誦靈文,帝君已置子之功矣,遂令降墨篆神符真文。上有神仙之術,中有役使鬼神,下有救療疾病。子宜秘之,後當為王者師。次日果於石室中得其真形符篆,行持有驗。」[26]《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三二曰:「初隱麻姑壇之西北。後因省親,路獲神劍,佩之。性頗剛毅,自負濟世之材,每憩溪壑之間,誦天蓬咒不輟,遂感北帝,遺神人授以劍法。遠訪南嶽朱陵,謁青玉、光天二壇,禮鄧真人(東晉道士鄧郁之),夢有所感。唐明皇開元中蒙召入大同殿,建醮胡藩,封為天師。」[27]
鄧紫陽道法精深,並以北帝道法、神授劍術名聞當時。世傳他「嘗用下元術,使神卒朱兵討西戎之犯境,若雷霆變化,犬戎大敗,時稱為神人。」[28]故在唐時,南嶽已建北帝院,專祭北帝諸神。《南嶽小錄》說:「北帝院,在嶽觀東北,去觀三里。」[29]《南嶽總勝集》說:「北帝院,在銓德觀後半里,修竹長松,前後茂密。梁天監末,女冠徐練師居之,修行而得道。」[30]此北帝院當是北帝派最早的專祠。
 鄧紫陽之後,承其法脈的為其侄子鄧德誠,弟子著名者有譚仙巖、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等。唐顏真卿《麻姑山仙壇記》曰:「紫陽侄男曰德誠,繼修香火。弟子譚仙巖法錄尊嚴,而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皆清虛服道。」唐鄭畋亦說,鄧德成從小便隨紫陽學道,出入內禁,「玄宗奇其穎悟,曰:斯子必為教主。因以巾簡授之,使居華封觀。其交神通靈,除害利人之事,備于先生所撰《家紀》。」
 德成之子鄧延康,又承其家法。唐德宗貞元初年(785)即隨其父「於會稽,受三洞筆錄。尋復麻姑山,葆神茹氣,澹然與天倪元合。三景五牙、二星八道之秘,雲章龍篆齋元醮會之法,神悟靈契,悉臻宗極。屢為廉使郡守請敬師受,排邪救旱,顯應非一。」敬宗寶歷(825—827年)中,「舊相元公制置江夫人有疾,忽夢神人云:何不求麻姑仙師?元公遽命使禱請,既至而疾果愈。夫人稽首奉錄,俱為門人。復以明威上清之道,授鄒平公主於廣陵,涼公逢吉於夷門,自是藩服大臣,爭次迓勞。太和八年(834年)秋,又召至闕下,嘉其道德,籍隸太清宮。……開成初(836年),鴻臚少卿屈突謙妻李氏魅狐得孕,厥害濱死,先生以神篆針砭,即服而誕,則妖雛數首皆斃矣。」得朝野宦民擁載,紛投其門下,「神都威儀與名德道士半出於門人,法教之盛,近未有也。昭肅皇帝(按即唐武宗)幸興唐觀,訪先生修真之道,宸旨嘉豫,錫以紫服。後帝受籙於南嶽廣成師,請先生為監度。上(按即唐宣宗)嗣位,爾時於內殿訪其元旨,第以《道德》、《黃庭》、《西升》經旨應對,若丹砂硫黃之事,置而不論。居常惟食元氣,微飲旨酒,熊經鳥伸而已。」大中十三年(859年),逝世於興唐觀,享年八十六。其子有三,「長曰道牙,棄舒州太湖丞,授三洞經籙;次曰道石,試協律郎,假職閩越;次曰道苗,襲經符,奉齋戒,以法教之系,駐於龍興。」[31]又將鄧氏北帝派嗣傳於後世。
 據五代徐鍇《茅山道門威儀鄧先生碑》載,紫陽後人鄧啟霞,「性理和敬,神識宏遠」。鹹通元年(860年)始詣茅山太平觀拜柏道泉為師,六年後披度為道士。「十二年(871年)詣龍虎山十九代天師,參授都功正一法籙。干符三年(876年)詣本觀三洞法師何先生元通,進授中盟上清法籙。」「太和四年(932年)歲在壬辰,解化於山門。君所傳經籙,昭顯於時。」[32]鄧啟霞享年八十五,他將上清、正一及北帝派融合為一,並為習道者普遍接受。
 概而言之,從紫陽肇開北帝一派,歷經德成、延康、道牙、道苗、啟霞數代,再加眾多弟子譚仙巖、史玄洞、左通玄、鄒郁華、何元通、王棲霞、黃洞元、瞿童等人的推衍,並得於唐代皇室如玄宗、德宗、憲宗、武宗、宣宗、懿宗的大力支持,北帝大法便很快在江西、江蘇、浙江、河南、陝西、四川等地區傳播,並修建了一批北帝、四聖專祠。
 如成都玉局治中專設北帝院,「雲是天曹庫,收貯玉局化所奏錢。」[33]蜀州唐興縣大通觀,「有紫微閣,是開元中道士蔡守沖以敕賜匹帛所造。」[34]襄州「舊有北帝堂,歲久蕪毀」,後楚王趙匡凝鎮襄州,得北帝靈驗而重加修飾。[35]這樣一來,修習北帝道法成為當時道門的一種風氣。如孫元會遇道士教誦天蓬咒,爾後堅持不懈,後臨難之時,「忽然照一見空中,天蓬大將軍與部眾等,護衛己身,於茲脫難。」成都雙流縣道士王道珂,「行坐常誦天蓬咒」,為民辟邪誅妖,屢見靈異,是知「天蓬將軍是北帝上將,制伏一切鬼神。」[36]泗州人曹載之,於僖宗時遇蘇門道士劉大觀,授以天蓬神咒,勤而持誦,獲正心脫禍之果。有仙官告之曰:「太帝是北斗之中紫微上宮玄卿太帝君也,上理斗極,下統酆都,陰境帝君乃太帝之所部,天蓬上將即太帝之元帥也。」成都人范希越,「得北帝修奉之術,雕天蓬印以行之,祭醮嚴潔,逾於常法。」[37]
 其後,五代杜光庭於天祜三年(906年)在四川酆都道觀,得北帝派道書《黑律》。所謂「黑律」,是指北帝所傳文籍皆為黑色。「北帝統率神將吏兵,演大魔黑律,行酆都九泉號令符,糾察三界鬼神印。降伏魔群,驅蕩妖氛,救護黎庶。」「紫微北極玉虛大帝,上統諸星,中御萬法,下治酆都,乃諸天星宿之主也,北極驅邪院是其正掌也。」所謂「正掌」,即是說紫微大帝為北極驅邪院的主神。他主掌該院,考召三界鬼神,「居紫微垣中,為萬象宗師,眾星所拱,為萬法金仙之帝主,上朝金闕,下領酆都。」[38]此《黑律》又經宋代廬養浩、徐必大、鄭知微等註釋,編成《黑律收攝邪巫法》、《黑律靈書》、《黑律儀格》,收入《道法會元》之中。
 北宋天師張繼先亦習北帝道法,並傳地祗法於世。《道法會元》卷二五三說:「地祗一司之法,實起教於虛靖天師。」「地祗法諸符,如丙丁生鬼符、急捉符、治病符,皆是虛靖天師所傳。」所謂「地祗」,即北帝摩下地祗上將溫太保。張氏後以其法傳王宗敬,宗敬傳吳道顯,道顯弟子五百餘人,其後柳伯奇、鍾明相繼而為宗師,並衍變為眾多法門,「有蘇道濟派,溫州正派,李蓬頭派,過曜卿派,玄靈續派,如此等類,數之不盡,千蹊萬徑,源析支分。」[39]此外,南宋劉玉即習地祗之法,又師廬養浩、徐必大、盛宮椿、李守道、呂希真等修北帝黑律法訣,同時又得神霄派金火天丁大法,「悉有靈著」,名震當世。又有蜀人廖守真,傳北帝天心地司大法於世。後以此法相繼傳予蕭安國、彭元泰、史白雲、費文亨、陳一中,陳氏為元代延祜時人,說明該系一直傳至元代。
 需要說明的是,鄧紫陽的北帝派與葉法善的洞淵派,皆系漢晉正一派的衍化。故在元妙宗的手中,是將鄧、葉的著述合編於《太上助國救民總真秘要》中。如「天蓬馘邪真法」、「天蓬救治法」、「天蓬三十六將符口訣」等,皆為鄧紫陽所傳。內曰:「大唐時麻姑山中有一人,姓鄧名紫陽,焚修道典,於此山中,修酆都之術。在此山洞之中,五載矣。」遂得北天六丁使者降賜上帝黑篆神符「天蓬三十六符。」[40]因此,明天師張宇初稱葉法善一支為北帝酆嶽派,並將它與靈寶、神霄、清微三宗並列,稱為道門四輔,說:「清微、靈寶、神霄、酆嶽者,洞輔之品,經籙是也。……酆嶽則朱熙民、鄭知微、廬養浩、葉法善,倡其宗者,左、鄭、潘、李,而派益衍矣。」[41]如此眾多高道的推衍,促使北帝派道法興盛於唐宋時期。
 概而言之,法印為道教最重要的法器之一。它象徵包容宇宙萬物的道統,載付著三界神真的權威。北極驅邪院印的廣泛運用,說明宋元以來北帝派在各地盛行一時的歷史情況,並告訴我們其時對紫微大帝(即北帝)的信仰亦達到高峰。它不僅在漢族生活的地區傳播,而且受到了西南、東南地區許多少數民族如苗族、羌族、布依族、瑤族、壯族的崇拜。這就是今天在四川、貴州等地區出土發現了許多有關北極驅邪院的法印,且有苗族、羌族巫師所使用者的內在原因與歷史背景。
註釋:
[1]見《道藏》第20冊第477頁,文物出版社、上海書店、天津古籍出版社1988年影印本。本文所用皆為此版本。
[2]見《道藏》第30冊第900頁。
[3]見《道藏》第10冊第142頁。
[4]見龍騰《蒲江道教北極驅邪院印考》,《四川文物》1995年5期。
[5]見《道藏》第32冊第61頁。
[6]見《歷世真仙體道通鑒》卷四三引,《道藏》第5冊第348頁。
[7]見《道藏》第32冊第58、56頁。
[8]見《道藏》第6冊第917頁。
[9]見《道藏》第10冊第607頁。
[10]見《道藏》第10冊第611頁。
[11]見《道藏》第31冊第400頁。
[12]見《道藏》第31冊第400頁。
[13]見《道藏》第24冊第816頁。
[14]見《道藏》第24冊第736頁。
[15]見《道藏》第10冊第258頁。
[16]見《道藏》第20冊第493頁。
[17]見《道藏》第24冊第734頁。
[18]見《道藏》第29冊第136頁。
[19]見《道藏》第29冊第594頁。
[20]見《道藏》第6冊第1頁。
[21]見《道藏》第5冊第305頁。
[22]見《道藏》第18冊第79頁。
[23]見《道藏》第32冊第57頁。
[24]見陳垣《道家金石略》第125頁,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版。
[25]見陳垣《道家金石略》第155頁。
[26]見《道藏》第32冊第259頁。
[27]見《道藏》第5冊第284頁。
[28]見唐鄭畋《唐故上都龍興觀三洞經籙賜紫法師鄧先生墓誌鉻》,《全唐文》卷七六七。
[29]見《道藏》第6冊第864頁。
[30]見《道藏》第11冊第115頁。
[31]見唐鄭畋《唐故上都龍興觀三洞經籙賜紫法師鄧先生墓誌鉻》。
[32]見《全唐文》卷八百八十八。
[33]見杜光庭《道教靈驗記》卷十五,《道藏》第10冊第852頁。
[34]見《道教靈驗記》卷二,《道藏》第10冊第804頁。
[35]見《道教靈驗記》卷九,《道藏》第10冊第833頁。
[36]見《道教靈驗記》卷十,《道藏》第10冊第834頁。
[37]見《道教靈驗記》卷十三,《道藏》第10冊第842、847頁。
[38]見《道藏》第30冊第624、625頁。
[39]見《道藏》第30冊第557頁。
[40]見《道藏》第32冊第71頁。
[41]見張宇初《峴泉集》卷一,《道藏》第33冊第187頁。


 

宗教的人性與神性(張宗永)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
5月中旬,跟舊同學和朋友跑了一趟大西北,從寧夏自治區開始,經內蒙、甘肅,陝西、末站湖北。參觀了內蒙的藏傳佛教寺院、甘肅的麥積山石窟、陝西寶雞的重陽宮,最後是湖北武當山,由藏傳佛教到道教的傳真派,算是囫圇吞棗地上了一堂中國宗教史。
我個人沒有宗教信仰,但並不抗拒宗教,人性天生就有一種對超自然的膜拜。所有的宗教都包含了神性與人性兩部份,亦需要在入世與出世之間取得平衡。如果一個宗教只有神性而沒有人性,單出世而不入世,很難廣泛流傳。當年天主教和基督新教的一個主要分歧就是天主教為了維持教宗的超然地位,堅持在耶穌身上既有人性亦有神性,這樣人性上,教宗便順理成章成為耶穌的接班人基督教並不支持這教義。很多年前我讀過精通梵語的北大教授季羨林談佛教的書,他提出佛教的興衰與當時印度的政治經濟有很大的關係. 佛教是二千多年前由印度傳入,中國人善於將舶來品本土化,藏傳佛教也包含了很多藏民苯教的內容,但比起我們土產的道教,佛教的神性仍是比人性多。宗教的推廣也需要場地,道教在北方以傳真派為主,傳真派的邱處機在元朝被奉為國師,在全國廣建道觀,令傳真派的勢力大增。反觀在南方比較流行的正一派,往往更著重在家修行,缺少了儀式和固定的聚集地方都不利於教派的長遠發展.。道教作為國產宗教,固然揉合和借用了一些儒佛的內容,就連中國古代的神話人物也不放過。伏羲是道教『三皇五帝』的三皇之首,我們行程之中有一個站是到天水參觀伏羲祖廟,伏羲存在於中國早年的神話世界中,被視為華夏民族的祖先,創八卦,有說是代表一個人,亦有說是代表一個族,有說他娶了他的妹妹女媧。我對神學的認識很膚淺,所以不想在這些大題前自暴其短,我只是想提出宗教的普及必須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就像推銷產品一樣。中國四大石窟是甘肅敦煌的莫高窟、山西大同的雲岡石窟、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和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麥積山石窟一共有窟龕204個,保留雕塑7,000餘身,離地依山打造。麥積山和其他石窟相比,不以量勝,而是以內容多樣化見稱,相比之下,敦煌的莫高窟,有洞窟492個、彩塑2,400餘個、壁畫45,000平方米。敦煌由於天氣乾燥,壁畫保存比其他著名石窟為佳。麥積山石窟記錄了人類文明的軌跡,也反映了不同朝代的思潮和風尚: 北魏的秀骨清像、西魏的東方微笑、北周的渾圓敦厚、大隋的恢宏氣度、盛唐的華貴艷麗、兩宋的世風濃郁等等。這次旅程看到很多精彩的民間藝術,都始自南北朝(420-581)的年代。在那晉沒隋起之間的不足二百年,政局混亂但卻孕育出燦爛的民間智慧。 歷史上,統一的強權往往扼殺了自由思想,反觀戰國春秋、南北朝甚至民初軍閥割據年代,卻是中國人民思想奔放的時代。張宗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