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頂嘴時,不要回應
By 一流人, m.gvm.com.tw查看原始檔
比起傳達行動,言語更常被用來虛張聲勢。──魯道夫.德瑞克斯
不要回應頂嘴,回應頂嘴只會導致拉鋸戰或惡性循環
1重視感受:「聽起來你真的很生氣。」
2擔負你自己的責任:「我知道我聽起來頤指氣使或語帶批評,不夠尊重你。」
3「我們花點時間冷靜下來,直到我們能夠彼此尊重。」
4「你知道我真的很愛你嗎?」
STORY簡的故事分享
那天晚上,亨德森太太第三次對兒子喬恩說:「你最好趕快寫作業,免得時間太晚寫不完。」
喬恩回嘴說:「如果這件事對妳這麼重要,為何不由妳來做?」
亨德森太太很震驚。畢竟,她只是想幫忙。她回應:「年輕人,別這樣跟我說話。我是你媽媽。」
喬恩馬上回嘴:「喔,別那樣跟我說話。我是妳兒子。」
此刻,亨德森先生挺身而出,大吼:「現在就回到你房間。在你學會尊重前,你都被禁足了。」
喬恩吼回去:「很好。」他跺著腳回到房間,用力甩上門。
造成這種場景的原因是什麼?媽媽回應兒子的頂嘴,親身示範她想要教導給兒子相反的一面。而要如何改善以上的場景呢?
媽媽:「我注意到你還沒寫作業。當你拿到老師給的不好成績時,我很好奇你會有什麼感覺。」
喬恩(老早習慣媽媽的嘮叨):「我覺得很好,這是我的事。」
媽媽:「你說得沒錯,我只是好奇,如果你因為沒有完成作業而感覺良好,那麼我很高興你沒寫作業。」
喬恩:「妳在挖苦我?」
媽媽:「不是。我希望你能提前思考,你的選擇所造成的後果,會為你帶來什麼感覺。你認為不做的感覺很好,那就不要做。」
喬恩(慢慢地走去寫作業):「嘖!」
喬恩看起來不想寫作業,媽媽避免回嘴,反而讓喬恩思考他的選擇會造成什麼長遠的後果。既然他選擇寫作業──即使不情願──他一定也了解他不喜歡不寫作業的後果。
以下是一些典型家長的回話:
「小女孩,別這樣跟我說話!」
「我為你做了那麼多,你怎能這樣跟我說話?」
「你被剝奪所有的特權。」
「你說話不饒人,不覺得會惹禍上身嗎?」
如果你是聽見這些回應的孩子,你學到了什麼呢?你會決定怎麼做?如果你檢視前言中列出的性格與生活技能,你有學到任何一項嗎?你會忍住不做挑戰清單上的某些行為嗎?
以下列出一些採用正向教養方式家長的對話,避免回應孩子的頂嘴,能夠有效舒緩情況,而不是使情況加劇。再次,從孩子的觀點聆聽這些回應。
「哇!你真的很生氣。」
「我懷疑我做了什麼,讓你這麼心煩?」
「我看得出來,你現在很生氣。可以多告訴我一些嗎?」
「你知道我真的很愛你嗎?」
現在,再次檢視兩份清單。身為孩子,你從這些回應中學到了什麼?這會再次提醒你,要留心回話對孩子產生的長遠影響。
STORY布萊德的故事分享
我在家庭會議上提及這項工具時,女兒說:「嘿,爹地,這聽起來就像你與吉普森的狀況。」
罪名成立!我必須承認,我傾向與兒子發生激烈的爭吵。我覺得,兒子熱愛與我爭論。不管什麼議題──他看起來樂於採取反方觀點。但是我確信,他認為我試圖挑起拉鋸戰,只為了證明我是對的。
舉個例子。我們為了新學期開學而去採買物品,我必須去大賣場退貨,於是我說:「嘿,孩子們,我們去大賣場看看他們開學季特賣有些什麼好東西。」你可能認為,我剛邀請了吉普森買下整間店。
吉普森:「爹地……我不喜歡你這麼做。」
爹地:「做什麼?」
吉普森:「我們外出時,你總是增加額外的瑣事。」
爹地:「吉普森,如果逛大賣場是你今天覺得棘手的事情,那我覺得你過得太好了。也許我們該把你送到第三世界去,在那裡你必須為了生存做些事。」(請注意,這並非正向教養的溝通方式。)
吉普森:「隨你便。」
爹地:「吉普森,為什麼你總是這麼負面?跟你一起做事很不好玩,因為你總是這麼負面。」
吉普森:「我一點也不負面。」
爹地:「你非常負面。」
吉普森:「不,我才沒有!」
知道了吧?那天,我絕對不該回應兒子的頂嘴。我認為我應該重視兒子的觀點:「我知道你不喜歡這些瑣事,但我們仍舊需要去大賣場退貨,所以我必須請你跟我一起來。」
我不需要陷入惡性循環。如果我是陪家人辦瑣事的青少年,可能也會有同樣的感覺──就算我沒有其他更好的事情可以做。
STORY 瑪麗的故事分享
練習「不要回應頂嘴」這項工具時,我突然有個領悟。事情發生在某個星期剛開始時,當時我急著出門。我對兒子嚷嚷,他正在做一件他等不及上車再做的事情(他正在組裝新的間諜總動員玩具)。我用不尊重的語氣跟他說話,他立刻用同樣的語氣回應我。
以前也曾經這樣;這次的不同之處在於我能立刻察覺。我蹲到他的視線高度,說:「因為我剛剛對你吼叫,還以不尊重的語氣跟你說話,所以你也對我大小聲、說話不尊重。我很抱歉,沒能理解你在做自認很重要的事情。我期望你能重視我需要準時出門的急迫性。」
你能猜到他的回答嗎?「媽咪,沒關係。」
我再次發現,我的生活過得如何,無關孩子的行為舉止,而是關於我──為人父母──的行為舉止。
孩子會模仿我們的舉動。當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時,就不能期望孩子能控制他們的行為。換句話說,如果你想知道孩子為什麼對你說話不尊重或頂嘴,就倒帶或回想看看你剛才怎麼對他們說話。
那星期接下來的日子,我特別留意我的語氣。下一次,葛瑞森拖拖拉拉時,我輕柔地碰觸他的肩膀,說:「我很擔心會遲到,所以需要你的幫忙。」他立刻停止磨蹭,做好準時出門的準備。
每次我用到像這樣的工具,我都疑惑為什麼會忘記有這項工具。與兒子說話時,只要花幾秒鐘蹲到他們的視線高度,而不是生氣地嚷嚷。這麼做,省下我許多怒氣與壓力,也能享受更多與他們和平相處與彼此尊重的時光。
密西根州的成功經驗
正向教養中「不要回應頂嘴」這項工具,幫我避免了許多拉鋸戰。我面臨最棘手的親職困境,就是如何別管太多孩子學校的事務。我發現,在自己想要介入時,改採「重視感受」的方法會更有幫助。
去年,我一個兒子正在適應中學的要求,當他拖延時(這種事經常發生),我們就會陷入拉鋸戰。沒有使用啟發性提問,我開始告訴他,我認為他該做什麼──當然這沒有任何幫助或效果。
還好,正向教養使我立即察覺到了自己的錯誤,在事情不順利時改採這項工具,讓我想起要重視孩子的感受,並承認今年學校的事務真的很難,與往常不同。
我有責任干涉他的事務,但我只是放手。這麼做,協助他養成自行思考的習慣,也避免我們陷入爭吵的狀態中。
──克莉絲汀.加拉格(Kristine Gallagher)
正向教養小技巧
1.留意你是否以身作則──示範你要教導的行為舉止。
2.溫習本章先前〈控制你的行為〉一節。
3.準備好用「深思熟慮的行動」取代「反應」──如同你的孩子。
4.記得:先連結情感,再糾正行為。
本文節錄自:《跟阿德勒學正向教養:從49個練習開始,用鼓勵提升孩子的歸屬感與自我價值》一書,簡.尼爾森(JANE NELSEN)、瑪麗.尼爾森.坦伯斯基(MARY NELSEN TAMBORSKI)、布萊德.安吉(BRAD AINGE)著,劉盈盈譯,大好書屋出版。
遠見雜誌 - 前進的動力:孩子頂嘴時,不要回應 - https://goo.gl/xFknFh

============================

博客來-教室裡的阿德勒:人生三角柱裡的處世智慧 - https://goo.gl/Qq23Yt

2017-06-17_190506  

溫美玉 溫柔雕琢每一塊璞玉 | 非常木蘭-點燃妳的勇敢 - https://goo.gl/4wZMcd

144247752336  


 

【陶冶片】3040世代壓力大 愛買勵志書
www.appledaily.com.tw查看原始檔
心靈勵志書可以陶冶心志,一向受到讀者青睞,據博客來觀察,30、40世代的壯年族群為購買勵志心靈書的最大族群。開業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認為,這年紀往往面臨工作、結婚、生子等重大人生階段,生活有更多考驗,壓力和責任相形30歲以前都加倍變重;加上尚在探索自我,藉由閱讀心理勵志類的書籍,能幫助了解、超越自我,或是讓自己變得更有自信、懂得待人處事之道等。在訪問博客來後,也歸納出3大暢銷趨勢。

網路社群名人出書:如Peter Su、肆一等,或是補教界名師呂捷,以清新文字或自身故事出勵志書,吸引較年輕的讀者。另外,宗教界的紫嚴導師繼出版的第二本書《緣來,就是你》,才短短3個月多,銷量就有不俗成績,在博客來銷售已近萬冊。
大師阿德勒受推崇:這類書籍銷售歷久不衰,像《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迄今已達122刷的驚人成績,也帶動相關阿德勒書籍的出版和銷售。
人際議題受關注:跟人際相關的心靈書籍,如家庭、兩性、職場等,甚至是探討如何面對死亡議題,都受到30~40歲這族群的關注。(林明佳/綜合報導)


 

100元就能剪頭髮,為什麼有人願意付1000元?從心理學談價值與價格

同樣一個東西,可以從價值(value)的角度看,也可以從價格(price)的角度看。你想要那個?當你覺得一件商品價格很貴的時候,不妨先想想他的價值!若您覺得有價值,再貴你都會買單,若您覺得沒有價值,你大可不必買單。但你的不買單,也無法否認他本身的價值所帶來的價格

「阿德勒」的圖片搜尋結果

File:Alfred Adler (1870-1937) Austrian psychiatrist.jpg

心理學家阿德勒學派近年爆紅,成為顯學。阿德勒心理學,帶給人「勇氣」,選在他逝世79週年的這一天,讓我們一起回顧他的金玉良言,以及為我們人生帶來的小革命。

● 天下編輯每日為您送上第一手新聞,掌握財經時事,對焦國際零時差! >>
自我啟發之父‧ 阿德勒為何默默無名?

再也沒有像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外的阿爾弗雷德‧ 阿德勒(Alfred Adler,一八七〇年∼一九三七年)這般,為現代心理學留下莫大貢獻,卻默默無名的偉大人物

我們就算不熟悉心理學, 也聽過西格蒙德. 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一八五六年∼一九三九年)、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一八七五年∼一九六一年)的名字,但大多數人卻不曉得和這兩位並稱三巨頭的阿德勒。

阿德勒被稱為「自我啟發之父」,只要讀過商管書經典名著,戴爾.卡內基的《人性的弱點》、《人性的優點》,以及史蒂芬‧ 柯維的《與成功有約》,會發現書裡有不少見解與阿德勒心理學(Individual Psychology)非常相近。此外,以人際溝通術廣為人知的教練技巧(coaching)、NLP,也受到不少阿德勒心理學的影響

此外,經營管理大師大前研一刊載於鑽石週刊(二〇〇八年十一月八日號),名為《實用心理學》專欄中,曾探討阿德勒的理論比佛洛伊德積極的說法,留下這般評論:

「其實我也是典型的阿德勒學派,要說我有多麼阿德勒學派,那就是我不認為人生中有什麼『我辦不到的事』。」

阿德勒心理學也被稱為「人性心理學的源流」,深受阿德勒影響的心理學家不知凡幾,代表性人物有亞伯拉罕‧ 馬斯洛(Abraham Harold_Maslow)、維克多‧ 弗蘭克(Viktor Emil Frankl)、卡爾‧ 羅傑斯(Carl Ransom Rogers)、阿爾伯特‧ 艾利斯(Albert Ellis)、亞倫‧ 貝克(Aaron T Beck)、艾瑞克‧ 伯恩(EricBerne)、艾利西‧ 佛洛姆(Erich Fromm)、威廉‧ 葛拉瑟(William Glasser)等人。

雖然阿德勒的理論帶給後世深遠的影響,但身為源流的阿德勒,卻鮮為人知。

加拿大精神科醫師艾倫伯格的著作《發現無意識──動力精神學的源流》一書中提及:

「阿德勒的成就遭眾人抹殺,他所催生出來的東西全都成了其他學者的成就,這是一種無法解釋的現象。

「像阿德勒這樣,自己研究出來的理論被全方位剽竊,卻沒有人向他道歉的例子還真是少有。套句法文用語,他的學說猶如『公家採石場』,誰都可以面不可改色地從他的學說攫取什麼。而且奇特的是,就連一向會仔細列出引用出處的專家學者,也不想說明自己的論述是引用自阿德勒心理學(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自己對於自創的理論被別人引用一事,似乎寬容看待,不太在乎的樣子

他曾說:「也許會有沒人想起我名字之時,即使有阿德勒學派存在,我的名字也可能被忘記,但就算這樣也無所謂,因為在心理學領域工作的所有人,都會像是和我一起學習般,進而付諸行動吧。」

阿德勒為何名氣比不上成就的理由,還有各種解釋。

.由於阿德勒留下來的論文和著作不多,而且阿德勒在他的理論被體系化之前便去世。
有別於佛洛伊德,阿德勒並無自成強勢的學派。
由於納粹迫害猶太人的緣故,許多阿德勒派的追隨者慘遭屠殺。
用阿德勒的3句名言 掀起人生小革命
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
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
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
「為什麼我這麼沒用呢……」聰明、長得不錯又開朗的人,卻深深為強烈的自卑感所苦,這種例子履見不鮮。

無論是誰都有自卑感,為什麼呢?因為人總會無意識的抱持這般目標:「我想成為這樣的人,我想過著這樣的人生。」目標往往比現況來得高遠。即便是人們眼中一帆風順、似乎不需要再企求什麼的人,心中也抱持著更高遠的目標。也就是說,正因為目標永遠不會有達成的一天,所以自卑感油然而生。

此外,人在孩提時期也會因為與父母、兄姊做比較,而懷有自卑感。

「大人可以輕鬆的做任何事,我卻什麼也不會……」

小時候面對大人懷有的自卑感,烙印在心裡。「我是個沒用的人」、「反正再怎麼努力也無法追上……」長大後,心裡還是殘存著此種自卑感。

由此可見,自卑感不是「大大不如他人的人,特有的東西」其實不只你,身邊看似完美、優秀的人,大家都抱持著「主觀的認定」,這就是一種自卑感。
許多以自卑感為藉口,逃避人生的膽小鬼。
也有不少以自卑感作為發條而成就豐功偉業的人
人只要正面看待自卑感,便能成就豐功偉業。好比樂聖貝多芬失聰,印象派畫家馬內的視力不佳。不只肉體的缺陷,由於家境窮困而無法上學,卻成就豐功偉業的人也不少。二宮尊德(江戶時代後期思想家)點蠟燭讀書時,被斥責:「農民讀那麼多書幹嘛!不要浪費蠟燭!」他只好自己種油菜籽,用油菜籽油點燈讀書,就這樣一邊做農事,一邊精進學問,成了名留青史的人物。

不如他人的遺傳基因與成長環境,的確是扣分的因素,但光是這樣不能成為「做不到的理由」。以惡劣的環境作為發條,比他人更努力,還是可能有所成就,阿德勒稱此為「補償作用」。因此,以自卑感作為發條,產生補償作用,才能成就豐功偉業的說法一點也不誇張。

或許你會不以為然的說:「貝多芬和二宮尊德是難得的天才,我只是普通人……」這就是藉口。「因為沒有自己的房間可以安心唸書」、「因為父母的學歷不高」、「因為體質差」等等,不能拿這些與遺傳、生長環境有關的事當藉口。之所以做不到,真正理由是因為你以環境為藉口「逃避努力」,絕對不是由於環境的影響。
有些人為了逃避社交與愛情任務上的挫敗,
全心全意投入工作,
這種人恐懼週末假日的到來
有些人從不休假,每天工作到深夜,成了所謂的工作狂。那麼,他們真的如此熱愛工作嗎?

當然有人的確是,但有人並不是,而且多的是那種為了逃避交友與愛的任務,而全心投入工作的人。

有一位朋友對我吐露心聲:「和妻子關係冷淡,所以不想回家,只好每天在公司待到她上床睡覺才回家。」可說是為了逃避愛的任務,只好全心投入工作的典型例子。

他們熱中工作的理由,不單是為了逃避「目前面臨的交友與愛的課題」,也是為了逃離「將來可能會面臨的交友與愛的課題」,而投入工作尋求慰藉。譬如,有人「因為工作太忙,遲遲結不了婚」,就阿德勒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其實這個人根本不想結婚,只是因為害怕婚姻失敗、害怕人生遭受挫折,選擇逃避必須面對的人生課題

「因為工作太忙,沒空拓展社交圈」的理由也是一樣,為了逃避「自己不擅與人交際」的挫敗,所以拚命工作,努力將自己與他人隔離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6572#sthash.XNS7O3mI.dpuf

==============================

2016-12-31_081931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年2月7日-1937年5月28日),生於奧地利維也納,是一位醫生、心理治療師,以及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阿德勒是佛洛伊德早期的重要門徒,後因佛洛伊德過分強調性本能而與他決裂,阿德勒對社會動機與意識思考的強調更甚於性衝動本能與潛意識的歷程,於是自創「個體心理學」),為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位反對佛洛伊德的心理學體系,由生物學定向的本我轉向社會文化定向的自我心理學。亦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先驅、現代自我心理學之父,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幼年生活與求學階段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生於奧地利維也納郊區一個叫做魯道夫斯海姆的小鎮,雖然因父母為猶太穀物商人而家庭富裕,但是卻有個不幸的童年。家中有六個兄弟、兩個姊妹,阿德勒排行第三,從小因患有佝僂病而體弱多病、行動不便,使得他沒有辦法和一般小朋友一樣跑跳自如,也因此他時常覺得自己不如哥哥或鄰居而產生自卑感,後來曾發生兩次車禍;五歲時,得了嚴重的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他曾說他的童年生活籠罩著對死的恐懼和對自己的虛弱而感到的憤怒,而這些幼年經驗也使他強調的早期記憶對個體心理的重要影響。
  求學時期,剛開始他的成績並不好,他為了克服自己的自卑感,努力向學,再加上父親不斷地給予鼓勵和支持,成績逐漸進步,尤其是在數學科,更是從原先的班上倒數幾名成了前幾名。另外,求學時他也很努力地參加活動,結交朋友。成績好轉後,阿德勒決定要當個醫生拯救世人,1895年他獲得維也納大學醫學院博士學位,起先是眼科與內科醫生,他特別強調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但後來,他卻發現自己並沒有辦法防止死亡而感到無力,因而將重心移轉到於神經學和精神病學1899年遇見精神病理學權威弗洛伊德,並跟隨弗洛伊德學習了九年之久,成為當時精神病理學分析的核心成員之一,在1910年阿德勒擔任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主席一職,後來,因為弗洛伊德過分強調性衝動的影響,和阿德勒的想法起了衝突,於是阿德勒脫離了精神分析學派,開始發展自己的個人心理學。在1912年,他創立了個人心理學協會,還引進了團體治療,是現代團體治療的先驅。後於1924年受聘為維也納教育學院的講師。
早年生涯
阿德勒受到哲學家費英格一本名《虛假的心理學》的出版物影響,認為人們很容易活在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與虛幻的心理境況下,而這樣的情況發生很大程度上源自「男性傾慕」(Masculine protest)這一貌似正常的社會現象。阿德勒同弗洛伊德的分歧開始在1911年的魏瑪精神分析會上,阿德勒公然對當時的精神病理學權威弗洛伊德的理論提出不同意見。強調社會因素在精神病理學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而不認同弗洛伊德一直所推崇的性慾、生理等方面起決定性因素的論點。甚至很大程度上否決了弗洛伊德認為精神病理學的最重要元素:俄狄浦斯情結及陰莖羨妒等理論。隨後阿德勒亦離開了維也納精神分析學會,自己創建了個體心理學派並組建自由精神分析研究會自任會長,研究會又在1912年正式更名為個體心理學會。
阿德勒人類個性的理性接近
阿德勒在1912年完成了他的一部重要著作:Über den nervösen Charakter(神經症的特性),在這部著作裡,阿德勒所主張的個體行為在社會中的效用被詳細的闡述。尤其在個體無意識指導性支配自卑感與優越感而形成的心理問題,從而對社會規範道德提出控訴。如果不能及時的糾正這樣的不利因素,個體將會發展成為自卑、自私的極度個人主義,並表現出對權利、財富的巨大需求。
阿德勒對性格(character)的定義
1.一個人嘗試去適應他所居住的環境,因而顯現出來的特殊作風。
2.性格特點是一個人的整體人格(personality)在獲取認同及意義時,所使用的工具和計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於是生活「技巧」。
3.性格特點並非遺傳,他們好比是一種生存模式使人能夠不經過有意識的思考而過活,而在任何情況下表現其人格。
個體心理學之重要概念
1.個體心理學:身體與心理是一體的。(個體是無法分割的.整體的我)
A.人格的一致性與統一性:生活形態管轄所有表現形式,整體統治部分。所謂的統一性,指所有表現形式都受著一個原則的管轄。
B.個體對自己本身和環境的觀念決定他的行為:每一個個體的行為朝向解決生活中不斷變遷的問題。
C.單一動力:個體在問題的解決中追求成功,這種追求牢固在生活中的每一結構,但對於成功的判定視其觀念而定。個體心理學評估這些個別成功的標準是以提升人類的福祉與發展而定,因為個體心理學發現個人所面對的那些問題只能以充分的社會興趣才能解決。
D.每一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個個概念以生活方式呈現出來。
E.社會興趣就像人所有的內在潛能,它的發展跟個人自我一致的生活方式具有一致性。
F.生活方式起於孩童時特有的創造性力量,也就是從他所知覺到的世界以及知覺到所謂的成功。
2.虛構目的論:由個人信念構成,為一種想像的中心目標,引導人們的行為。(由現在賦予過去意義)
3.自卑感:人的行為受自卑感影響,是追求卓越的驅動力,非病態象徵。
4.生活型態:幼年經驗中為了克服自卑感,而形成獨特的生活方式,反應個人的信念與處理事情。
5.家庭星座:個人的心理狀態因出生序而有所不同,影響每個人認為自己在家中的地位,對成人後的人際互動有影響。
A.老大:值得依賴
B.老二:超越者
C.排中間者:被壓迫者或協調者
D.老么:獨特者
E.獨子:小大人
6.人生任務(D,E為阿德勒學派學者Mosak、Dreikurs補充)
A.友誼(friendship):與他人建立關係
B.工作(work):對社會做出貢獻
C.愛情與家人(love):維持親密
D.自我接納:與自己安然相處
E.價值觀、生命目標、宇宙觀:發展精神層面
7.社會興趣(社會意識)
A.個人關心、關懷他人福祉的一種心理狀態。也是個人尋求超越的核心。
B.指個體覺知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包括: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未來。
C.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感會漸漸消失。
D.人們由共同參與活動與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往生命的光明面發展,而未具社會興趣的人會變得沮喪,生活在黑暗面。
人依社會興趣發展狀況可分成四種類型。
統治-支配型(高活動、低社會興趣) 社會利益型(高活動、高社會興趣)
逃避型(低活動、低社會興趣) 索取-依賴型(低活動、高社會興趣)
8.課題分離:不介入課題.給予支援與建議但不強制執行
9.此時此刻:人生不是一條線,人生是一連串的點,最關鍵的一刻就在「此時、此刻」。
阿德勒心理學成為顯學
然而正當阿德勒準備為自己的個體心理學做深入研究時,卻被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煙火終止了。在那期間他被徵召進入奧地利軍隊,擔任一名戰地醫生。戰後阿德勒的影響力亦日益增加-1921年開始從歐洲到美國遊歷講演,並在1927年成為哥倫比亞大學的客座教授。由他親自授課關於兒童心理學的臨床講義指出成長期兒童經歷的重要性,早期記憶是影響一個人的重要心理狀態。並致力推廣社會性在人生命中扮演的重要角色,講述合作才是人一生中必須努力遵循及學習的重點。阿德勒亦由此得以成為同弗洛伊德、榮格等齊名的重要心理學家,為心理學的三巨頭。阿德勒最重要的觀點,「個人行為是否具有社會意義表現為:對於社會的責任性,工作中與旁人的聯繫以及是否很好的完成性別角色的扮演。」
關於同性戀
同賣淫和犯罪一樣,阿德勒將同性戀亦放在了所謂失敗的生活的表現方式當中。在1917年,阿德勒出版一本52頁說明同性戀以及比對各種同時期有關同性戀作品的刊物。荷蘭的精神病理學家Gerard J. M. van den Aardweg特別提出在1917年阿德勒已經發現並指出了同性戀與自卑之間的必然聯繫
移民與早逝
1932年後阿德勒在奧地利的臨床講義大部分被禁止,這是因為他身為猶太後裔的關係。為此阿德勒來到了美國長島醫院擔任美國醫學心理學的第一講師,並定居紐約。1937年在赴蘇格蘭阿伯丁做旅行講演時因突發性心臟病逝世。然而他所創立的個體心理學說卻並沒有因此而沒落,被這個新弗洛伊德派學說所吸引的人繼續著阿德勒的工作。
到目前為止的很多地方都存在著繼承阿德勒工作的團隊,一個名為阿德勒學校的專業心理學機構運作已久;被稱為阿德勒protégé(擁護者)的戴克斯(Rudolf Dreikurs)成立了位於芝加哥的阿德勒研習會;舊金山和西北華盛頓的阿德勒學會,都是阿德勒最初教學以及精神療法的風格體現。同時亦有各種不同地方的組織以阿德勒學說為基礎定位社會個體以及福利。
貢獻與評價
阿德勒對於後世來說,有相當大的影響,雖然之後的追隨者受到迫害猶太的氛圍影響,所以沒有自成強勢的學派 。
正面評價方面,將人視為天生的社會動物,且以統整的觀點來看待人性的問題,並首先提出「創造性自我」的概念,將人視作最小單位。也為認知取向的先鋒,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進而影響行為。由此發展的諮商模式屬於短期的成長模式,可以運用的對象、型態範圍極廣,對於往後的諮商學派影響很大,建立的「學校心理衛生中心」相當於現在的諮商中心。強調鼓勵的重要性,而非上對下的讚美。最重要的為,改變了佛洛伊德人格發展的重點,建立了「個體心理學」。
負面限制方面,其所點出的補償作用,多重視生理組織方面的缺陷,而忽略了社會文化的影響。為了反抗自卑感而進行補償作用,此解釋過於消極,忽略了積極支配慾。而補償作用,僅適用於有足夠信心、外在支持力量下產生理想的「優越感」才能順利適用,且無法立即解決問題。
出版物
阿德勒最重要的著作是1927年出版的《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與《理解人性》。在華盛頓阿德勒研究會出版了十二冊的《阿德勒臨床選集》包含了他自1898年至2016年的著作,其中《神經症的特性》一書被重新翻譯,並在選集第一冊中作為最重要文獻刊登。

作品年表

《神經症的性格》 第一版1912年第二版1974年
《器官缺陷及心理補償的研究》 1917年出版
《理解人類本性》 第一版1918年第二版1969年
《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 第一版1919年第二版1971年
《生活的科學》 第一版1927年第二版1969年
《生命對你意味著什麼》(中文也翻譯為《自卑與超越》) 1932年出版
《神經症問題》 第一版1932年第二版1964年

重要生平發展史

1911年 離開佛氏,組自由精神分析學家聯誼會,開始走向個體心理學之路
1912年 發表論文「神經症的特性」,奠定個體心理學派的基礎
1919年 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
1924年 在維也納召開第一屆個體心理學大會
1926年 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
1927年 出版《個體心理學的實踐與理論》及《理解人性》
1931年 在維也納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
1935年 定居美國,並開業為精神科醫師
1937年 心臟病突發,逝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

你聽過阿德勒這位與佛洛伊德、榮格並列為心理學三大巨頭的心理學家嗎?他開創的個體心理學,為我們所有與人際關係相關的問題,找到通往幸福的解答。如果你總是無法不在意他人眼光,那麼,你應該來認識一下阿德勒,讓他帶給你被討厭的勇氣。(同場加映:今天要比昨天燦爛!四個心理學問答讓每天都是好日子)
「人生沒那麼困難,是你讓人生變得複雜了,其實,人生非常單純。」
阿德勒,出生於奧地利維也納的心理學家,開創個體心理學。我原本對他的名字並不熟悉,只偶然一次,在地下書街隨意翻看,上頭那句話就如此赤裸裸地出現在我眼前。從那天開始,我陸續閱讀了許多阿德勒心理學的相關書籍,並且試著把它們當成人生的指南。

那是二十週以前的事了,買下這本書時,我在 Instagram 上隨手上傳了書封的照片。雖然近日掀起一陣對社群媒體的反思熱潮,但此刻又很感激它幫我記錄下了這天。我很慶幸我在書街遇見阿德勒,陪我走過疑惑,走過挫敗,走過所謂的自卑,和所謂的人情世故。(推薦閱讀:逃離症候群:台灣人,窮得只剩下美食和旅行?)

從前我一直以決定論過活而不自知,或許是佛洛伊德比阿德勒有名得多,許多時候,我認為我此刻的行為,都是我的過去完整成就的。我容易埋怨過去,容易替自己找藉口,躑躅不前時,也常常缺乏了改變自己的決心。而現在的我,懂得在每個日常裡,練習自由生活的勇氣。和你分享阿德勒帶給我的六個自我小革命。

01. 其實,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無論之前我們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那對我們將來要怎樣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
我們之所以無法改變,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儘管有種種不滿,但保持『現在的我』還是比較輕鬆又安心的。」
「有些人,會想要藉由自己的不幸,好變得特別;把不幸當成武器,想要支配別人。」
在阿德勒的觀念裡,並非心理創傷或是任何不幸造就了現在的我們,而是我們為了眼前的需求,而自己「創造」了心理創傷和不幸。這樣的觀念其實不難理解,我們常常會利用不幸讓自己變得特別,而為了維持這樣的特別,又必須保留這樣的不幸,久而久之,這樣的循環便成為了我們不改變的藉口。(同場加映:改掉讓你越來越累的拖延戰術,現在就行動)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明明看見自己被卡在某個困境中,卻選擇唉聲嘆氣走不出來。許多時候,並不是他們無力走出,而是他們需要眼前的困境,創造悲劇英雄的劇本,且踏出改變步伐將面臨的是無限的未知,停留在原地的樣貌卻已能被清楚摸透,再怎麼差,好像也就是這樣了;再怎麼差,還是做現在的自己比較舒服。

也許我們都會在無意識狀態下,不小心緊抓心理創傷為我們帶來的糖與蜜,但別忘記,因著不幸換取來的特別,都是虛幻而不切實際的,而且,還必須承擔一直處在不幸中的壓力。如果你的人生卡關了,減少抱怨和唉聲嘆氣,靜下心來想一想,你是否把不幸當成武器了?無論這份不幸來自家庭背景、學業、長相、身材,或是任何其他來源,能改變你的,都只有你自己。

02. 所有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

「為什麼會討厭自己?因為我們過度害怕被別人討厭,也怕在人際關係中受傷。」
「要除去所有煩惱,唯有獨自一人存活在宇宙中。」
「我們就算要感受孤獨,也需要其他人的存在。」
人類所有的煩惱,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第一次看見這個觀念的時候,我很震撼,把書闔了起來放在腿上,然後靜靜設想了各種情境。才發現,從小到大的各種煩惱,竟無一與「人」脫了關係,就連「孤獨」這種看似如此個人的感受,也得要靠其他人才能完成。

無法認同自己的人,常常都是因為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納,而選擇先否定了自己。「我這麼無能的人,人家不和我往來也是應該的。」、「我什麼都給不起,誰會喜歡我?」其實,說出這種話的人並非不想和他人建立關係,他們內心也渴望被接受、被愛,卻因為缺乏自信,為了避免被拒絕後所帶來的尷尬和傷心,而封閉自己。

充滿防備而否定自我的活著,會讓我們像隻刺蝟一樣,無法接受和付出愛。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個特別的位置,像《小王子》裡說的,花園裡那麼多的玫瑰花看起來都是同個樣子,但對於豢養了其中一朵花的人而言,他所悉心澆灌的那朵玫瑰,絕對是與眾不同的。真心接納自己,就會有懂得欣賞你的人保護你,為你澆水、施肥、翻土。(一起來看:愛上一朵玫瑰的任性:小王子教我們的六個關係課題)

03. 割捨別人的課題,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
「老是尋求認同、在意他人評價,到最後我們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所有人際關係中的紛爭,差不多都是因為一腳踩進別人的課題,或是自己的課題遭到干涉所引起的。」
「要區分是誰的課題,只要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在台灣長大的我們,「課題分離」最好的舉例,大概就是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了吧。從小,父母就要求我們好好讀書,如果讀得好,就買好吃的給我們;讀不好,可能會遭到一陣責罵。而碰上人生十字路口時,你會讓父母幫你決定,還是勇敢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很多人,與父母妥協了,也許是讀了不喜歡的科系,也許是做了不想做的工作,無論如何相同的是,最後那份不快樂,都只能自己承擔。

對阿德勒而言,這就是父母介入了我們的課題所導致的後果。在每一次做決定前想一想:「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如果這個承受的對象是你,請大膽而勇敢的自己做選擇,選擇了之後,如果有別人因你的決定感到憤怒或傷心,那就是對方的課題,而非你的了。如果,承受後果的對象不是你,也要記得,干涉別人的課題,是不會為雙方帶來快樂的。

在感情關係裡,我們常常會不小心越了界,認為自己有權力幫對方決定好與不好,許多爭執便從這裡開始。拿出你的愛和關心,告訴對方若有需要你的建議,你很樂意;如果暫時不需要,你也能獻上陪伴和祝福。割捨別人的課題,是讓自己和身邊的人獲得自由的第一步。(推薦你看:放下.放空.放平.放心.放手)

04. 避免權力鬥爭,用無條件信任建立橫向關係

信任,就是相信別人的時候不附加任何條件。只要你害怕信任,終將無法與任何人建立深厚的關係。」
「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其實只是在為別人而活。」
「不責罵,也不稱讚,只要感謝。」
「當有人挑起權力鬥爭,千萬不要隨之起舞。」
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信用,是相信得有條件;而信任,則是不帶任何條件的相信。如果我們沒有信任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愛的能力。根據阿德勒的說法,如果無法信任另一半,常常疑神疑鬼,害怕關係隨時崩毀,那麼就真的準備迎接關係崩毀吧。當彼此之間缺乏信任,所有日常相處都能找到能產生裂痕的蛛絲馬跡。若你懷疑對方劈腿,怎麼樣都能找到證據。就算因為全然信任而被傷害,也不要失去信任的能力,因為信任,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另外,面對身邊的人,就算是下屬、比自己輩份小的人,不要責罵也不要稱讚,因為那都是評價他人的方式,一旦評價了,上與下的「縱向關係」就成立了。還記得嗎?小時候父母常和我們說「做得好棒!」,這樣的話語便代表了上與下的階級關係。如果真心覺得對方做得不錯,就感謝吧,打從心裡一句真摯的謝謝,試著與他人建立「橫向關係」,別人就容易感覺到他的貢獻了。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是「共同體」,而不是競爭對手。這是阿德勒很上層的觀念,也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總在每日生活中汲汲營營,與他人競爭,試圖打敗他人,但每個人都是全然不同的,不同的人,卻去競爭相同位置,是沒有意義的。我們啊,一輩子的競爭對象,應該只有那個「理想中的自己」。因為每個我們的存在,都無可取代。

05. 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

「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無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
「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
「無論如何都覺得『反正我不行』的想法,是『自卑情結』,而不是單純『自卑感』。」
「一個心懷忌妒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用的人。忌妒亦是嚴重深層自卑的產物之一。」
有時,我也難免會有陷入自卑的時刻,看著別人光鮮亮麗的成就,甚至是美麗亮眼的外表,常常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輸了一大截。 我以前對於自卑的感受非常厭倦,每每急於想擺脫,因為自卑總讓自己越變越渺小。但阿德勒清楚區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結」兩者間的差異,其中「自卑感」是人追求卓越的動力,是健康而有利我們成長的。

「自卑情結」指的則是不相信自己有改變的可能,並且把自卑當成藉口使用,「我本來也想這樣啊,但是⋯⋯」、「不管怎樣反正我就是不行啦」,這樣的情結,便是讓自卑阻礙了前進的步伐。另外,阿德勒也提到由「自卑情結」衍伸而出的「優越情結」,是一種為了掩飾內心自卑,而拚命裝出優越模樣的情形,像是「要不是我懶得參加那個比賽,第一名早就是我了」利用虛假優越感來為自己建立自信,但這樣的自信只是虛幻的。

仔細反芻這些概念之後,每當我開始羨慕別人、開始準備一腳踏入自卑之前,我總會提醒自己,自卑是讓我們成為更幸福的自己的一種感受,而不能被拿來當作不成長的藉口。我們常常仰望他人,卻忘了審視自己,正因我們都不完美,才會有源源不絕值得追求的目標。試著去做個美好而非完美的人吧。(延伸推薦:我的生活裡只有我是主角,何必羨慕別人?)

06.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就是自由活著的證明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別人的評價、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最近,台灣幾個藝人接二連三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做這種選擇背後的原因,不乏受不了攻擊言論、常被酸言酸語,造成心理壓力甚至疾病,讓人看了既心疼又難過。如果來得及,多想所有人都能理解,我們不是為了追求他人認同而活在這個世界上,而我們也永遠無法討好所有人。「被別人討厭,就是活得自由的證據。」阿德勒說。

Passenger 的〈Let Her Go〉中,有句歌詞是這麼唱的:「Only know you've been high when you're feeling low. 唯有在低谷時,你才發現你曾那麼好過。」我想,生命有很多時候很折磨,總讓人覺得過不去了,但回頭看看那些痛苦,我們才發現苦難和美好本就是交錯出現的。當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請鼓起被討厭的勇氣,因為,勇氣才是讓人有無限可能的,最強大的武器。

「生命總會設法延續下去,而且在面對外來阻礙時,生命的力量絕不會還沒掙扎就先高舉白棋。Life always seeks to continue, and the life force never yields to external obstacles without a struggle.」—— 阿德勒 Alfred Adler
從今天開始,用一點點決定論,回頭看看過去的自己,溫柔擁抱那個受過傷的你;然後用更多阿德勒的目的論,去相信生命和勇氣的力量,別被過去束縛,因為,從前發生過的事,只能做為「解釋」,無法提供「解決之道」,我們需要的,從來都是往前走。將阿德勒教會我的六件事分享給你,願每日,每日的你,都能比昨日的自己更有勇氣。

參考書目

1. 岸見一郎, 古賀史健《被討厭的勇氣》
2. 小倉廣《接受不完美的勇氣》
3. Alfred Adler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The Science of Living》

=======================================

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個體心理學
55587教育閱讀
阿德勒
阿德勒(Alfred Adler,1870~1937)是著名的精神分析學者,也是個別心理學的創始者。阿德勒曾與佛洛依德合作過10年,後來因為對佛洛依德的泛性論不能茍同而拆夥,繼而發展自己的人格理論。阿德勒的學說以「自卑感」與「創造性自我」為中心,並強調「社會意識」。

壹、前言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幼兒時期,就漸漸形成一種生活模式,根據此生活模式而形成生活的主觀目標,但每個人的生活模式不同,因此每一個人的主觀目標不完全相同,研究心理過程以每個人的特殊心理經驗為對象,故阿德勒的心理學被稱為「個體心理學」。

貳、生平事略

阿德勒1870年生於維也納,父親為猶太商人,六個兄弟中他排行第二。從小因患脊柱症而身體羸弱、行動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窒息。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加上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

1895年進入維也那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初為眼科醫師,他特別注意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
1902年因為讀了佛洛依德夢的解析而深受感動,遂參加佛洛依德所主持的研討會,曾在精神分析學會居重要地位。後來因戀母情結學說上的意見與佛洛依德衝突,便於1911年離開佛洛依德。之後組自由精神分析學家聯誼會,開使走向個體心理學之路。
1912年阿德勒發表論文「神經質性格」,推出自己的學說和主要概念,奠定個體心理學派的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阿德勒擔任奧國軍隊軍醫,戰後對兒童輔導產生興趣。
1919年他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是維也那學校制度中第一所輔導診療中心,從事問題兒童及其家人、學校教師的諮商工作,它相當於現在的諮商中心,由醫師和教師共同參與。
1924年在維也那召開第一屆個體心理學大會,自此以後幾乎每年一次。
1926年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1927年出版「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際」,可以說是阿德勒人格學說的概觀。
1931年在維也那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
1935年定居美國,並開業為精神科醫師。
1937年受聘赴歐洲講學,由於過度勞累,心臟病突發逝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參、理論基礎

一、性格
阿德勒將性格(character)定義為:一個人嘗試去適應他所居住的環境,因而顯現出來的特殊作風。性格特點是一個人的整體人格(personality)在獲取認同及意義時,所使用的工具和計策,其在人格中的存在就等於是生活「技巧」。性格特點並非遺傳,他們好比是一種生存模式,使人能夠不經過有意識的思考而過活,而在任何情況下表現其人格。

阿德勒認為,凸顯於人格中的任何一個性格特點,一定切合每個自幼即開始成形的心理發展方向,它可能是一條直線,也可能轉折及改道;若是第一種情形,小孩就會沿著直線努力去了解他的目標,並發展進取、勇敢的性格,性格發展的開端通常都有積極、前衝的特點。

若是第二種情形,我們就會看到完全不同的小孩,他知道有反對者存在,所以要小心,此時他會嘗試改道,不直接接近,而是利用機巧,以達到被認同及獲得一時權力的目標,他的心理發展與此改道的偏離程度有關,他是否因此變得過份小心、是否配合或逃避生活的需求,全視上述因素而定。兩個人行為表現雖不同,目標卻可能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小孩和環境中的任何互動,都會反映在他的人格中;因為小孩通常沒辦法對外界的影響表示任何批評,所以周圍的大人既不了解他們、也無法幫助他們,再加上他自身對障礙的反應,就構成他的人格。

阿德勒對人類的分法有兩種:分為樂觀主義者與悲觀主義者、或攻擊者與防衛者。他認為樂觀主義者的性格發展大多是直接式,而悲觀主義者則相反,是由兒時經驗及印象而得到自卑情結的,同時,他認為睡眠也是衡量個人發展的絕佳標準,因為一個人如果睡不安穩,顯然是害怕危險的發生,這種連人生自然現象(睡眠)都抱著敵視態度的人,明顯就是悲觀主義者。另外,他認為攻擊者因為不受社會的贊同,往往會轉成防衛者,這兩種類型都有缺點,如攻擊者兇暴、殘酷,防衛者好批評、猜忌。

阿德勒對性格有特別的看法,大致分為激進性格(攻擊性性格)、非激進性格(非攻擊性性格)及其他三類;一般說來,當一個人追求權力及優越的目標,以公開與他人為敵的方式呈現,連對方都可直接感受他的敵意時,就屬於激進性格;相對於激進性格,非激進性格以自人群中撤退的方式,來操縱關心他的人,這種表面上不傷害別人的形式,其實同樣隱藏著對人的敵意。以下大致說明這些性格。

(一)激進性格:
1.虛榮(Vanity)
2.嫉妒(Jealousy)
3.羨慕(Envy)
4.貪吝(Avarice)
5.恨(Hate)
6.犯罪性疏忽

(二)非激進性格:
1.孤僻(Seclusiveness)
2.焦慮不安(Anxiety)
3.懦弱(Faint-heartedness)
4.粗野不馴(Untamed Instincts)

(三)其他:
1.愉快(cheerfulness)
2.思辨力的匱乏(deficient in thought processes and ways of expression)
3.學生式的不成熟(schoolboy immaturity)
4.腐懦及原則至上者(pennants and men of principle)
5.順服(submissiveness)
6.專橫霸道(imperiousness)
7.霉運不斷(hard luck)
8.篤信宗教(religiosity)

二、生活的意義
阿德勒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如果他不能體認人類的重要性是依他們對別人生活所作的貢獻而定,那麼他就很容易孕育出錯誤的意義。在生命開始的第五年未了之際,兒童已發展出一套獨特而固定的生活模式,這就是他處理問題與事物的模式,即使這模式錯得一塌糊塗,會不斷帶來不幸與痛苦,他們也不會輕易放棄,除非由受過訓練的專家來幫助發現最初的錯誤,並從旁建議一種較為合適的意義。以下是三種容易使人賦與錯誤意義的情形:

(一)器官缺陷的兒童:大多數器官或內分泌腺有缺陷的兒童,常因為別人無法了解他們的困難,使他們變得只對自己有興趣,而成為失敗者,但是有些人卻能夠奮力克服身體及外在環境的限制,而對我們的文化有傑出貢獻,所以,光看肉體是無法判斷其心靈發展將會變好或變壞。

(二)被驕縱的兒童:他們多會期待別人把他的願望當法律,他不必努力就會成為天之驕子,所以當他進入一個眾人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情境,且別人也不是以體貼他的感覺為目的時,他就會覺得世界虧待了他;當他們長大後,如果別人不再對他們諂媚或順服,他們往往覺得社會對他們充滿敵意,而想要施與報復,此時如果施與處罰,只會更加強他們別人都反對我的信念。

(三)被忽視的兒童:他們從不知愛與信任感為何物,只因社會曾對他冷漠,他就誤以為它永遠是冷漠的,所以他不但懷疑別人,也不能信任自己,當他面臨生活問題時,他總會高估其中的困難,而低估自己應付困難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與幫助,他們多數會成為失敗者,其中大多數出身為孤兒或私生子。

三、自卑感與優越感
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而優越感即是自卑感的補償。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當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撓時,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門路,爭取優越感,例如人類是所有動物中最弱小的,所以人類需要比其他生物更多的團結與合作。但是有些人卻訂了錯誤的目標,使用錯誤的方法來追求優越感,將他們的努力轉向生活中無用的一面,真正的問題卻被遮掩起來或摒除不談,例如缺乏勇氣的人,因為不覺得自己強壯,所以他們總是逃避困難,透過避免戰鬥,他們得到一種比本身更強壯與聰明的感覺,這種優越感是他們用來逃避自卑感的方法。人類追求優越感是永遠不會停止的,因為我們永遠不會滿足於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這正是我們對文化的貢獻。

四、生活方式
每個人在不同的情境底下會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當他處在一個有利的情境底下,我們便很難了解他的生活方式,當他遭遇困難時,我們便很容易看清他的生活方式;有時我們只需和他談話並使他回答問題,就能夠預知他的未來。要改變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必須減少他的自卑感,實際上我們也不願意完全根除自卑感,因為它是建構某些事物的基礎,所以我們要做的是改變他的目標。早期回憶是了解生活方式方法之一,除此之外,我們還可藉由家中排行來了解。

五、社會興趣
指個體覺知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包括: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感會漸漸消失。人們由共同參與活動與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往生命的光明面發展,而未具社會興趣的人會變得沮喪,生活在黑暗面。

六、出生別與手足關係
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雖然同樣受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的影響,但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卻因出生別而有不同。以下是四種心理位置:

(一)優勢的長子女:每個長子都曾經歷一段獨生子唯我獨尊的時光,通常會受到大量的關懷與寵愛,直到第二個孩子出生。他們通常喜歡搬弄權勢,並過份誇張規則和紀律的重要性,但也可能發展出喜歡幫助人、保護人的性格,或具有善於組織的才能。

(二)壓力下的次子女或中間排行:因為他一出生便須與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的關懷,所以他比長子易於與人合作。次子總是不甘屈居人後,他努力奮鬥想超越別人,好像時時刻刻在參加比賽,他通常都比長子有才能,且更成功。

(三)極力超越的么兒女:父母對么兒總是特別細心對待,因為他們既年幼又弱小,需要別人的幫助,但他們並不喜歡當最小的孩子,因為最小的孩子不值得信賴,沒有信心,所以他想証明他樣樣都能做,因此他特別重視權力的追求,他往往會成為家中最能幹的人。但是有些么兒被塑造成最年幼的超速者,一直想打敗所有的人,所以他要在具有競爭的環境中才過得愉快,他只有犧牲別人才能維持精神上的平衡;另一種么兒就像碰到障礙的馬拉松選手,當他碰到困難時,他會從旁繞過,當他們喪失勇氣後變成徹底的懦夫,所以他們常處在自卑的壓迫感中,為終生難與生命妥協而苦。

(四)備受保護的獨子女:由於父母將希望全擺在唯一的孩子身上,所以有時他會變得依賴,由於他常是眾人注目的焦點,所以他很容易覺得自己真得大有價值,當他不再成為眾人注意的焦點時,他的人生態度便很容易發生錯誤。獨子的父母通常會特別謹慎,對孩子不免表現出過度的擔心,使孩子容易把世界想成充滿敵意的地方,所以他對每一項需要獨立自主的工作都感到困難。

另外,女孩間長大的男孩也很值得探討:如果他是長子,會有被很厲害的女性對手緊跟不放的感覺,如果他是么兒,很可能會成為玩物,如果他正好排行中間,他會腹背受敵,一般來說,他們都不太討人喜歡;但他也可能強烈反抗這種氣氛,時時防衛自己,免得受女性的駕馭,他覺得他必須顯現自己的不凡與優越,所以他常顯得緊張,他會往極端方向發展,不是非常強壯就是非常軟弱。同樣的,在男孩間長大的女孩也是一樣,不是非常男性化就是非常女性化,她會常覺得無安全感與孤立無助。

●本文源自於:台灣醫療網

=================================

強調「人要與社會有連結」,較容易為東方社會接納

一系列阿德勒書籍都提到,他和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和卡爾‧榮格(Carl Jung)齊名,並稱為20世紀精神分析學派三大巨擘,但是前兩者的名聲和觀點的影響力,都遠高於他。

台灣人首度接觸到阿德勒著作的中文譯本,應是台大心理系終身特聘教授黃光國在1971年翻譯出版的《自卑與超越》(英文書名是《What Life Should Mean to You》,距今已45年)。相較於佛洛伊德和榮格,黃光國認為,阿德勒的理論強調「人要與社會有所連結,不要離群索居」,在重視社會性的東方世界,比較好理解,也容易引起共鳴。

多年來,台灣不乏學者專家在研究、著述及推廣阿德勒的理論和觀點,但是不可諱言,這波「阿德勒熱」幾乎可以說是出版業「炒起來的」。

同樣的現象在日本也是。《被討厭的勇氣》共同作者之一古賀史健說,「直到《被討厭的勇氣》出版之前,阿德勒的思想在日本也幾乎無人知曉。」然而,此書日文版自推出以來,在日、韓兩地均已成為百萬暢銷書,在台灣也創下銷售佳績。

圓神出版集團企劃部經理吳幸芳表示,《被討厭的勇氣》在台推出以來,迄今已經104刷、銷量近34萬冊(續集的日文版已推出,中文版也即將上市)。雖然原本就預期這本書會賣出好成績,但是銷售進度卻是出乎意料的快。「這本書在2014年底11月1號上市,只用短短兩個月,就衝上2014全年度暢銷書的第二名。」

訴求別怕討厭之所以會奏效,而且是台灣、日本、韓國都通用,「這可能是因為國情類似,都是處在教育體制和職場文化規範較多、同儕壓力大的環境裡。」吳幸芳觀還察到,很多名人、藝人都主動推薦《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或許也與他們經常面對公眾議論,必須練就不受負面言詞影響的能力有關。

挑戰習以為常的觀念,有人是「故意」讓自己不幸

讀完《被討厭的勇氣》和其他許多日籍作者的詮釋應用之後,很多讀者應該直覺地還會想要進一步探究,那些書中大力宣揚的阿德勒思想,難道就是全貌了嗎?

目前書市上找得到的阿德勒相關書籍,不外乎分成兩類,一類是「阿德勒自己寫的或別人整理他的想法原典」,另一類是「阿德勒專家的延伸解讀版」。翻開前者,你會看到精神分析學家阿德勒談生活的意義、心靈與肉體、自卑感和優越感、記憶、夢、兒童與社會、家庭、社會問題等等,其中搭配了大量個案,帶領讀者探索一個人何以成為他現在的樣貌,又可以透過什麼樣的方式,改變現在的自己。後者就接近於將阿德勒心理學,用於解決阿德勒所說的人生三大任務——愛、工作、友誼所面臨的困境,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平易近人。

比較《被討厭的勇氣》和《自卑與超越》,確實是前者會較快給人「當頭棒喝」,得到一些人生的警醒,像是:人是可以改變的;世界無比單純;誰都能獲得幸福;繭居族不是心靈創傷、畏懼人群,而是自己根本不想出門;憤怒是手段,是用來達成自己目的的工具,不是因為別人做了什麼惹你生氣;自怨自艾或無所作為的人,其實是把自己的不幸當成「武器」,這樣就可以裝可憐、操縱對方的情感,甚至永遠讓自己有藉口不作為,不需要擺脫不幸的狀態;稱讚是一種上對下的評斷;想要行使自由,就要付出一些代價,要不在意他人的評價,要「不怕被討厭」;還有,你或許不喜歡被討厭,但是「別人要不要討厭你」,是別人的課題,不用把它變成你的課題……

或許是因為這樣,《被討厭的勇氣》作者、日本阿德勒學會顧問岸見一郎才會說,阿德勒的學說向來不太悅耳,因為它挑戰你習以為常的觀念。

鍛鍊心理肌肉,面對不確定還敢冒險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強調「任何人都可以有任何成就」,他說,「假使『人的成就完全取決於先天的能力』確實成立,心理學家將無用武之地。人會成功,憑藉的是勇氣。而心理學家的任務,就是要把絕望變成希望,讓人鼓起勇氣、聚積力量,做有用的事。」

「我們害怕被拒絕、失敗與犯錯;我們在乎別人的眼光,因此,我們不敢活出真實的自我。……就個體心理學而言,害怕不只是一種情緒,它還可以當作個人逃避貢獻、或不願意為自我或他人付出努力的選擇……」高師大教育學系教授楊瑞珠與其他兩位作者則在合著的《勇氣心理學》(張老師文化出版)中指出,「勇氣是對危險、失望或失敗的回應」,面對這種本能,我們需要阿德勒的主張,來鍛鍊我們的「心理肌肉」(psychological muscle),讓我們「即使面對不確定的結果,仍然願意冒險。」

=====================================

淺談阿德勒學派
劉春錦
嘉大家庭教育所

一、生平事略
阿德勒1870年生於維也納,其父為猶太商人,六個兄弟中他排行第二。從小因患脊柱症(rachitis) 而身體羸弱、行動笨拙,喉部也常因哭叫而感窒息。三歲時,睡在身旁的弟弟去世,又他幼年有兩次被車撞的經驗,使他十分畏懼死亡。五歲時,因得了肺炎,痊癒後決定當醫生。求學時成績平平,數學成績極差,然因父親不斷地支持、鼓勵,他終成班上數學最好的學生。1895年進入維也那大學取得醫學博士學位,初為一眼科醫師,他特別注意身體器官的自卑,認為它是驅使個人採取行動的真正動力。
1902年因讀了佛氏「夢的解析」而深受感動,遂參加佛氏所主持的研討會,曾在精神分析學會居重要地位。後來因「戀母情結」學說上的意見與佛氏衝突,便於1911年離開佛氏。之後組自由精神分析學家聯誼會,開使走向個體心理學之路。
1912年阿德勒發表論文「神經質性格」,推出自己的學說和主要概念,奠定個體心理學派的基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Adler擔任奧國軍隊軍醫,戰後對兒童輔導產生興趣。1919年他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是維也那學校制度中第一所輔導診療中心,從事問題兒童及其家人、學校教師的諮商工作,它相當於現在的諮商中心,由醫師和教師共同參與。1924年在維也那召開第一屆個體心理學大會,自此以後幾乎每年一次。1926年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1927年出版「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際」(其人格學說概觀的代表)及「了解人性」。1931年在維也那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1935年定居美國,並開業為精神科醫師。1937年受聘赴歐洲講學,由於過度勞累,心臟病突發逝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阿 德 勒 的 生 平 概 況 表(1870~1937)
1870年 出生於維也納,排行第二。父母皆為猶太人。
1875年 得了嚴重肺癌,痊瘉後決定當醫生。
1895年 進入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博士,為一眼科醫生。
1902年 參加佛洛依德所主持的研討會。
1911年 因與佛洛依德理念不合而離開佛氏。之後走向個體心理學之路。
1912年 發表論文「神經質性格」,奠定個體心理學派的基礎。
1919年 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
1924年 在維也納召開第一屆個體心理學大會。
1926年 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
1927年 出版「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及「了解人性」。
1931年 在維也納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
1935年 定居美國,並開業為精神科醫師。
1937年 心臟病突發,逝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二、理論概念
(一)個體心理學基本假定
1 人格的一致性與統一性: 生活形態管轄所有表現形式,整體統治部分。所謂的統一性,指所有表現形式都受著一個原則的管轄。
2. 個體對自己本身和環境的觀念決定他的行為:每一個個體的行為朝向解決生活中不斷變遷的問題。
3. 單一動力: 個體在問題的解決中追求成功,這種追求牢固在生活中的每一結構,但對於成功的判定視其觀念而定。個體心理學評估這些個別成功的標準是以提升人類的福祉與發展而定,因為個體心理學發現個人所面對的那些問題只能以充分的社會興趣才能解決。
4. 每一個體都是獨一無二的: 個個概念以生活方式呈現出來。
5. 社會興趣就向人所有的內在潛能,它的發展跟個人自我一致的生活方式具有一致性。
6. 生活方式起於孩童時特有的創造性力量,也就是從他所知覺到的世界以及知覺到所謂的成功。
(二)人性觀
強調人的整體觀,認為人是不可分割的一個整體,人也只有就整體來看才能加以了解。人們的行為有其目的,認為我們的未來遠比過去重要。我們是自己生活的主角與創造者,並以獨特的生活方式來表達我們的目標。我們創造自己,而不僅受到幼年經驗的塑造。Freud認為人的本性為惡,Adler從生活有用的作為標準來界定,人傾向社會興趣即為善。
(三)生活意義
阿德勒認為,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對別人發生興趣以及互助合作,如果他不能體認人類的重要性是依他們對別人生活所作的貢獻而定,那麼他就很容易孕育出錯誤的意義。以下是三種容易使人賦與錯誤意義的情形:
1. 器官缺陷的兒童:
大多數器官或內分泌腺有缺陷的兒童,常因為別人無法了解他們的困難,使他們變得只對自己有興趣,而成為失敗者,但是有些人卻能夠奮力克服身體及外在環境的限制,而對我們的文化有傑出貢獻,所以,光看肉體是無法判斷其心靈發展將會變好或變壞。
2. 被驕縱的兒童:
他們多會期待別人把他的願望當法律,他不必努力就會成為天之驕子,所以當他進入一個眾人不是以他為中心的情境,且別人也不是以體貼他的感覺為目的時,他就會覺得世界虧待了他;當他們長大後,如果別人不再對他們諂媚或順服,他們往往覺得社會對他們充滿敵意,而想要施與報復,此時如果施與處罰,只會更加強他們「別人都反對我」的信念。
3. 被忽視的兒童:
他們從不知愛與信任感為何物,只因社會曾對他冷漠,他就誤以為它永遠是冷漠的,所以他不但懷疑別人,也不能信任自己,當他面臨生活問題時,他總會高估其中的困難,而低估自己應付困難的能力及旁人的善意與幫助,他們多數會成為失敗者,其中大多數出身為孤兒或私生子。
(四)自卑感優越感
阿德勒說:「人一生下來就要面對二個巨無霸,也就是他的父母親。因此父母指責孩子時,他們讓孩子看到自己的一無是處。」人在開始生活時即具有自卑感,自卑感是每個個體都有的。這種自卑感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這種力量便成為個體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一個健康、正常的人,當他的努力在某方面受到阻撓時,他就能在另一方面找到新門路,爭取優越感。
自卑感來源:
1. 器官卑劣: 器官卑劣容易構成自卑感,因此先天缺憾的人由於受環境壓力的影響容易產生自卑感,如果一蹶不振就變成自卑情結。
2. 溺愛: 寵壞的兒童,由於溺愛使他相信自己每次需要都可以得到滿足,一切以自己為中心,長大後變得自私自利缺乏社會興趣容易發生自卑感。
3. 忽視: 在社會成長過程中,“忽視”會使兒童感到自己毫無價值,引起他們憤怒並使他們用懷疑的眼光看待每一個人,從此容易產生自卑情結。
(五)生活風格
生活風格的差異主要受家庭環境和家庭氣氛所影嚮。家庭環境指影嚮每一家庭成員的社會事實,包括出生順序,單親、雙親家庭。
家庭氣氛指家庭成員之間的情緒關係的性質。如追求優越時的主動或被動,建設性或破壞性等。所有的人都有各種不同的生活風格,追求超越的目標,有的人是發展他們的潛力,有的人是發展他們的藝術才能,或運動才能。我們所做的每一件事基本上都會受到我們獨特的生活風格所影響。阿德勒認為生活風格是從早年在家庭中的互動之學習而形成。因此,如果父母能學習欣賞音樂,有閱讀習慣,較可培養出喜歡音樂及閱讀的小孩;而有良好父母溝通模式的和諧家庭,較易培育出情緒穩定,善與人溝通的孩子。
(六) 社會興趣
1.意義:
個體覺知到自己是人類社會的一份子,以及個體在處理社會事務時的態度,包括:為人類追求更美好的未來。隨著社會興趣的培養,自卑與疏離感會漸漸消失。人們由共同參與活動與互相尊重而表達出社會興趣,此時他們是往生命的光明面發展,而未具社會興趣的人會變得沮喪,生活在黑暗面。
Mosak認為人必須完成五項生活任務
(1). 友誼:與他人建立關係
(2). 工作:對社會做出貢獻
(3). 愛情與家人:維持親密
(4). 自我接納:與自己安然相處
(5). 價值觀、生命目標、宇宙觀:發展精神層面
2. 社會興趣的發展
各個生命階段中的重要他人,影響一個人社會適應能力的發展。早期發展具影響力的人依序是母親、父親、同胞手足與教師。母親是孩子最初人際接觸與合作的對象,社會興趣亦由此開始,其所學習而得的能力會擴展到家庭以外的社交圈,母親也可能會是孩子發展社會興趣的絆腳石。父親也與小孩建立合作關係,並強化母子間初步建立的關係,及補足無法由母親處獲得的部分。兄弟姊妹能激發個人的合作態度並將其擴展至與其他小孩的合作上。孩子若無法與家人建立良好的合作關係,教師有機會修正此關鍵的特質,早期因不良家庭教養而產生的不適應行為,可藉由學校教育而改正。後期發展中具影響力的人依序為朋友、伴侶、工作伙伴、心靈團體與治療師。會鼓勵與支持他人的朋友提供個人追求興趣與參與互利活動的機會,對某些人而言,朋友提供或替代了一個像家庭般的人際網絡。伴侶,無論男女任何一方,兩人間的親密關係能豐富一個人的社會情感。工作伙伴:如與合作度高、富創造力與會鼓勵他人的同事一起做有意義的工作,能讓人體認到個人對團體的貢獻是可貴的。至於心靈團體則能提供個人對團體的歸屬感,情感的發抒與情緒的紓解均有出處。心理治療師提供一個安全與完全支持的情境,建立對人的信賴,並引發尊重和合作的發展動機。這些經驗亦能擴展至與其他人的相處模式中。
3. 社會興趣的不足的影響:不適應
不適應者遇到的挫折或心理失衡時,都顯現出社會興趣的不足。改變的方向:產生社會興趣。此類型的人,必須試著不去追尋個人的優越感,及遙不可及的目標,或是放棄僅有個人意義與價值的事物,才能避免不適應問題的發生。
(七) 出生序
在同一個家庭長大的孩子,雖然同樣受「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的影響,但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卻因出生別而有不同。
1.長子(女):受到大量的關懷與寵愛,直到第二個孩子出生,他們通常喜歡搬弄權勢,並過份誇張規則和紀律的重要性,但也可能發展出喜歡幫助人、保護人的性格,或具有善於組織的才能。
2.次子(女): 一出生便須與另一個孩子分享父母的關懷,所以他比長子易於與人合作。次子總是不甘屈居人後,他努力奮鬥想超越別人,好像時時刻刻在參加比賽,他通常都比長子有才能,且更成功。
3.中間排行: 被壓迫者或協調者
4.老么:獨特者或失敗者。
5.獨子(女): 小大人,權力慾望追求者。

三、治療歷程
(一)治療目標
阿德勒認為適應不良的人,主要是社會興趣不足者,Mosak條列出治療中的教育歷程的目標:
1. 培養社會興趣
2. 協助克服挫折感、自卑感
3. 修改錯誤動機與對生命的假設
4. 改善生活方式
5. 協助當事人感受自己與別人是平等的
6. 協助當事人成為社會上有貢獻的人
(二) 治療者的功能與角色
治療者要探索當事人在思考與價值觀的錯誤所在,如不信任感、自私、不切實際的野心及缺乏信心。治療者的功能主要在評估當事人的功能,可運用問卷來蒐集當事人得家庭資料,或利用早期回憶,讓當事人重新經驗童年發生的事件以反映出目前的信念、態度。
(三)當事人在心理治療的經驗
當事人要探索「私人邏輯」,當事人的問題在於它的私人邏輯跟社會要求不相吻合,治療核心在幫助當事人學習修正錯誤的假設與結論。
例子:中年憂鬱症患者之基本錯誤
© 他深信沒有人會真正關心他。
© 他會搶在別人拒絕他之前,就先拒絕別人。
© 他會嚴厲的責備自己,渴望完美。
當事人的邏輯結構:
© 我本來就是不可愛。
© 這個世界到處都是會拒絕別人的人。
© 因此,我必須不予人來往,才不會受到傷害。
(四)治療者與當事人間的關係
阿德勒學派的諮商以當事人與諮商員兩者間的合作協定為基礎。諮商過程阿德勒最關心能否與當事人發展出相互信任與尊重的關係,為了達到此目的,他們之間須建立一種平等的關係。

四、治療技術與程序
(一) 建立適當治療關係
創造合作性治療關係,幫助當事人覺察自己的資源與優點所在。
使用技術:投入、傾聽、確認、澄清目標。
(二) 探索個案心理動力
目標:使個案瞭解自己的生活方式,此生活方式中各項功能的影響。
使用技術:
1. 生活評鑑:家庭星座、兒童期歷史、探索個案幼年回憶、參考社會情境因素來瞭解個案、夢、優先偏好的選擇
鼓勵:每個階段都用到鼓勵的技術,經由鼓勵使人體察其優點、內在資源,以及自我抉擇與導引權力。也鼓勵個案檢查個人錯誤知覺。
(三) 鼓勵內省與自我了解目標在於協助個案覺察錯誤目標與自我挫敗行為,使隱藏著的目的與目標顯現出來。
使用技術:面質、解釋、同理心。
(四) 協助當事人重新定向
目標:協助個案作新的決定並修正目標-解決問題
阿德勒鼓勵案主將洞察付諸行動,成為他們所想要成為的那種人,此即所謂重新導向,此學派的目標是產生建設性的行為,以使當事人更有效能。

五、應用領域
阿德勒的諮商模式乃屬短期諮商,是成長模式而非醫療模式,故可應用在不同層次的人、不同型態的諮商情境。許多諮商模式及治療,如:兒童輔導、親子諮商、家族治療、婚姻治療、團體諮商、兒童青少年個別諮商、文化衝突、矯正與復健諮商、藥物濫用防範計劃及社會問題等,舉凡教育、親子關係、婚姻及社會問題都有阿德勒的影子。接下來,就其中的家族治療作較深入的介紹。
(一)家族治療
1.目標:不在改變個人,而在教導家人如何共同生活。刺激其社會興趣並學會彼此鼓勵,對家庭有一份歸屬感與責任感。
2.首務:觀察家庭動力。家庭動力包括家庭結構與家庭功能。家庭結構指家人個自所佔位置及家人如何被放在一起。家庭功能指家人間的互動及表現。
3.觀察家庭動力的重點:
(1)家人的距離與親密度
( 2)家中成員的力量、權力分配
( 3)在家中不同的位置對彼此的期待
(4)溝通型態為何
(5)家人對事情「主觀」的解釋

六、評價
(一)正面評價
1.認為人是天生的社會動物,人的行為乃受社會驅力所推動,而社會興趣乃人格形成之要素,使心理學者注意到社會變素的重要性,並助長了社會心理學的發展。
2. 最早提出「創造性自我」的觀念。
3. 強調人格的獨特性統整性:一個人所做的一舉一動代表著他自己特有的生活格式。
4. 認為意識是人格的中心:人是一個自我意識的個體,他能充分了解自我實現的意義,從而計劃並指引個人的行為。
5.「學校心理衛生中心」的最早設立者之一。
6. 阿德勒轉變了佛氏人格發展的重點,而將重點放在社會的需要與社會文化的影響力。
7. 創設了人本主義的人性理論:人能夠主宰自己的命運,不必受命運支配。
(二)負面評價
1.阿德勒強調的補償作用,多重視生理組織方面,而忽視社會文化各方面的影響。
2.並非所有有缺陷的人都能得到積極的補償。其補償作用只適合用在缺陷者本身有足夠的自信,並有外在支持的力量,才能發生理想的「優越感」。
3. 阿德勒的補償作用乃為反抗自卑感而來,解釋太過消極,忽略了人尚有積極的支配慾(Maslow)。

七、結語
阿德勒是著名的新精神分析學派學者,因對佛氏的泛性論不能茍同而創立了「個體心理學」,認為人類的行為都是出於自卑感及對自卑感的克服與超越。在人性觀方面,認為人是自己生活型態的創造者、決定者,重視人格的整體觀,「自卑感」是所有人都具備的一種正常感覺,自卑感激起個體產生追求補償力量,這種力量便成為個體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生活方式是從早年在家庭中的互動之學習而形成,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人邏輯,朝向自己的生活目標。社會興趣是阿德勒最重視的概念之一,社會興趣越高,自卑感越低,社會興趣的不足會造成個人的不適應。 受「家庭星座」的影響,但每個人的心理狀態卻因出生別而有不同。阿德勒的諮商模式乃屬短期諮商,是成長模式,可應用在不同層次的人、不同型態的諮商情境,對後來的諮商學派影響貢獻很大。

=====================================

個體心理學是指A.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心理學體系。1911年,阿德勒因突出強調社會因素作用,公開反對弗洛依德的泛性論而兩人關係破裂,創立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是精神分析學派內部第一個反對弗洛伊德正統精神分析的心理學理論體系,使生物學走向的本我心理學轉向社會文化走向的自我心理學,是古典精神分析向新精神分析轉變的中介。阿德勒的心理整體論、主觀目的論和社會文化定向,對後來西方心理學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它不僅為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的產生奠定了基礎,而且也為人本主義心理學的發展提供前提條件。但是,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仍屬於潛意識心理學範疇,如把神經症的病因視為一種潛意識中的補償作用。他的“向上驅力”,先天“社會興趣”潛能的思想均帶有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生物學化的烙印。
個體心理學的基本假設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基於下述10點基本假設:

  1.應該全面地而非片面地把人看作為一個整體。人的所有局部官能是對整個人起作用。

  2.人的心理既非取決於過去、遺傳或環境,也非完全脫離這三者,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因而每個人都需盡責。

  3.人的一切行為都是有明確目標的。人在追求其目標方面,追求的運動和方向最能為人所理解。由於這種追求目標的活動,使人始終處於生成轉化的過程之中,其結果導致個體朝著由負向正的情境運動。

  4.由於人具有選擇的權利和能力,因而他們就應該被看作是積極主動的人,而非僅僅是被動地作出反應的人。他們能夠感知事件、評價事件、對事件作出結論。

  5.人不僅能適應其環境、事件或刺激,還能客觀地或主觀地創製、修正和改變這些刺激。

  6.人能主觀地理解世界。因此,為了瞭解一個人,“我們必須能以其人之目視之,以其人之耳聞之”。

  7.個體心理學也可看作是一門社會心理學,因為人的一切行為應在社會環境中加以理解。如同早期的格式塔心理學派描述的那樣,人們在現象場內東逛西闖,個體心理學也是一種“場”。

  8.弗洛伊德認為精神分析在價值方面是中性的。與弗洛伊德的價值觀相比較,阿德勒介紹了一種有價值觀的心理學。他認為,最高價值,即人的理想價值,在於社會利益。後來,有許多人把這一觀點看作對諸如“愛鄰猶愛已”和“切莫總是鶴立雞群”等宗教戒律在心理學上的重新闡釋。阿德勒是現行存在主義的先驅,他不僅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闡發了生活常規,而且不斷強調諸如選擇、個體責任和生活意義等觀念。

  9.個體心理學可以被描述為一種研究特殊規律的心理學。一方面,阿德勒認為研究一般規律的描述也可用於教學目的,另一方面,他又總是告誡其學生說:“不過那時,它也可能是全然不同的局面”。

  10.個體心理學是一種應用的心理學而非一種擁有的心理學。它屬功能的,也是能動的。除非為了探索,個體心理學不再會有分支。診斷術語尤與阿德勒學派的實踐格格不入。


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主要思想
  阿德勒認為,人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有自己的獨特目的,尋求人生意義和追求理想,並且是一個與社會和他人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1、追求優越
  阿德勒認為,追求優越是人們行為的根本動力。

  追求優越既是與生俱來的又是後天發展出來的。人在剛出生時,它只是作為潛能。但從5歲開始,則開始確立優越的目標,以帶動心理的發展。他認為,追求優越和自卑感是密切聯繫的,是對自卑感的補償。

  阿德勒區分了追求優越的兩種不同方法。一種是只追求個人優越,很少關心他人,其行為往往受過度誇張的自卑感驅使。另一種是追求一種優越、完善的社會,使每個人都獲得益處。

  2、自卑與補償
  阿德勒把自卑與補償看作是追求優越的動力根源。

  他指出,自卑與補償是與生俱來的。因為人在嬰幼兒時期,在生理、心理和社會三方面都處於劣勢,需要依賴成年人才能生存,他們由此必然產生自卑和補償。當然,這種自卑與補償在大多數情況下是正常的健康的反應,可以驅使人們實現自己的潛能。但是,如果不能成功地進行補償,就會產生自卑情結,導致心理疾病的發生。

  3、生活風格
  阿德勒把個人追求優越的目標的生活方式稱為生活風格,但有時他又給出其它定義,如一個人自己的風格、人格的統一體、個體性等。總之。生活風格是因人而異的。阿德勒認為兒童到5歲左右便形成了生活風格。其家庭關係、生活條件和經驗決定了他今後一生的生活特點。他提出三種研究途徑:出生順序、早期記憶和夢的分析

  阿德勒把個體追求優越目標的方式稱為生活風格。他認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也就是一個人自己的人格,是人格的統一性、個體性,是一個人面對問題時的方法和希望對人生做出貢獻的願望等。

  阿德勒認為,生活風格在5歲左右就基本形成了,不過只是潛意識地表現出來。阿德勒提出了三種途徑來幫助理解一個人的生活風格。

  第一是出生順序。他指出,在家庭中,父母對子女教養的方式或給予的關註會根據子女的出生順序而變化,同胞兄弟姐妹之間也常常因要爭取父母的愛而相互競爭。因此,長子的性格特征是聰明、有成就需要、但害怕競爭;次子喜歡競爭、有強烈的反抗性;最小的孩子有雄心、但懶散、難以實現抱負。獨生子女的性格類似於長子,因為其競爭對手往往來自學校的同學。

  第二是早期記憶。阿德勒根據人的記憶具有主觀性、創造性和想象性的特點,認為個體對於自己早年生活的記憶往往為人們瞭解其獨特的個性提供了線索。

  第三是夢的分析。阿德勒認為意識和潛意識共同構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夢能夠顯示一個人的生活風格。

  4、社會興趣
  社會興趣是指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或對人類本性的一種態度。表現為為了社會進步而不是為了個人利益而與他人合作。阿德勒認為社會興趣是人類本性的一部分,植根於每個人的潛能之中,因此,必須先發展起社會興趣,才能形成有用的生活風格。阿德勒還把社會興趣作為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

  社會興趣是指個體對所有社會成員的一種情感,或是對人類本性的一種態度,表現為個體為了社會進步而不是個人利益而與他人進行合作。

  阿德勒強調,社會興趣根植於每個人的潛能中,是在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特別是早期的親子關係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兒童能否形成成熟的社會興趣。

  阿德勒指出,可以通過人們的職業選擇、參與社會活動和愛情婚姻這三大任務的解決情況來衡量其社會興趣的發展狀況。三大任務的順利解決反映了個體具有豐富的社會興趣,反之則是缺乏社會興趣。缺乏社會興趣的人會產生兩種錯誤的生活風格:一種是優越情結;另一種是自卑情結。他還根據人們所具有的社會興趣表現的特點,把人劃分為四種類型:一是統治--支配型;二是索取--依賴型;三是迴避型;四是社會利益型。他認為,前三種類型的人的社會興趣和生活風格都是錯誤的,只有第四種類型的人具有正確的社會興趣和健康的生活風格。

  5、創造性自我
  阿德勒認為,每個人在形成自己的生活風格時並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能夠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遺傳積極地建構它。創造性自我能夠使我們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決定了人的心理健康與否、社會興趣正確與否。

  阿德勒的創造性自我的思想與行為主義的“刺激—反應”模式是針鋒相對的,他極其重視自我及其創造性在人格形成中的作用。這深深地影響了人本主義心理學家,他們的自我概念都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
對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評價
  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對西方心理學有重要的貢獻,又有明顯的局限性。

  1、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貢獻
  首先,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對精神分析社會文化學派、人本主義心理學家、自我心理學的形成和研究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其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確立了心理學的社會價值取向。

  再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提出了整體研究的方法論原則。

  最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推動了心理學走嚮應用。

  2、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局限
  首先,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仍然帶有強烈的非理性主義色彩和生物學化的傾向。

  其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對人性的社會本質的看法仍然是膚淺的。

  再次,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帶有較大的主觀性和片面性。

  最後,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科學性不強。他的學說雖然是建立在臨床觀察的經驗研究的基礎上的,但後來的許多研究並未對其科學性提供較多的支持。

======================================

分享阿德勒帶給我的六個自我小革命。

01. 其實,心理創傷並不存在

「無論之前我們的人生發生過什麼事,

那對我們將來要怎樣過日子,一點影響也沒有。」

「我們之所以無法改變,

是因為自己下定決心不要改變。」

 

在阿德勒的觀念裡,

並非心理創傷或是任何不幸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而是我們為了眼前的需求,而自己「創造」了心理創傷和不幸。

這樣的觀念其實不難理解,

我們常常會利用不幸讓自己變得特別,

而為了維持這樣的特別,又必須保留這樣的不幸,

久而久之,這樣的循環便成為了我們不改變的藉口。

 

這就是為什麼,

很多人明明看見自己被卡在某個困境中,

卻選擇唉聲嘆氣走不出來。

許多時候,並不是他們無力走出,

而是他們需要眼前的困境,創造悲劇英雄的劇本,

且踏出改變步伐將面臨的是無限的未知,

停留在原地的樣貌卻已能被清楚摸透,

再怎麼差,好像也就是這樣了;

再怎麼差,還是做現在的自己比較舒服。

 

也許我們都會在無意識狀態下,

不小心緊抓心理創傷為我們帶來的糖與蜜,

但別忘記,因著不幸換取來的特別,

都是虛幻而不切實際的,而且,

還必須承擔一直處在不幸中的壓力。

如果你的人生卡關了,減少抱怨和唉聲嘆氣,

靜下心來想一想,你是否把不幸當成武器了?

無論這份不幸來自家庭背景、學業、長相、身材,

或是任何其他來源,能改變你的,都只有你自己。

 

02. 所有問題,都來自人際關係

「要除去所有煩惱,唯有獨自一人存活在宇宙中。」

「我們就算要感受孤獨,也需要其他人的存在。」

 

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

第一次看見這個觀念的時候,我很震撼,

把書闔了起來放在腿上,然後靜靜設想了各種情境。

才發現,從小到大的各種煩惱,

竟無一與「人」脫了關係,

就連「孤獨」這種看似如此個人的感受,

也得要靠其他人才能完成。

 

無法認同自己的人,

常常都是因為害怕自己不被人接納,而選擇先否定了自己。

「我這麼無能的人,人家不和我往來也是應該的。」、

「我什麼都給不起,誰會喜歡我?」

其實,說出這種話的人並非不想和他人建立關係,

他們內心也渴望被接受、被愛,卻因為缺乏自信,

為了避免被拒絕後所帶來的尷尬和傷心,而封閉自己。

 

充滿防備而否定自我的活著,

會讓我們像隻刺蝟一樣,無法接受和付出愛。

出生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個特別的位置,

像《小王子》裡說的,花園裡那麼多的玫瑰花看起來都是同個樣子,

但對於豢養了其中一朵花的人而言,

他所悉心澆灌的那朵玫瑰,絕對是與眾不同的。

真心接納自己,就會有懂得欣賞你的人保護你,為你澆水、施肥、翻土。

03. 割捨別人的課題,找到真正的自己

「我們並不是為了滿足他人期望而活。」

「老是尋求認同、在意他人評價,到最後我們過的就是別人的人生。」

 

在台灣長大的我們,

「課題分離」最好的舉例,

大概就是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係了吧。

從小,父母就要求我們好好讀書,

如果讀得好,就買好吃的給我們;

讀不好,可能會遭到一陣責罵。

而碰上人生十字路口時,你會讓父母幫你決定,

還是勇敢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很多人,與父母妥協了,也許是讀了不喜歡的科系,

也許是做了不想做的工作,無論如何相同的是,

最後那份不快樂,都只能自己承擔。

 

對阿德勒而言,這就是父母介入了我們的課題所導致的後果。

在每一次做決定前想一想:

「因為這個決定而帶來的結果,最後會由誰來承受?」

如果這個承受的對象是你,請大膽而勇敢的自己做選擇,

選擇了之後,如果有別人因你的決定感到憤怒或傷心,

那就是對方的課題,而非你的了。

如果,承受後果的對象不是你,也要記得,

干涉別人的課題,是不會為雙方帶來快樂的。

 

在感情關係裡,我們常常會不小心越了界,

認為自己有權力幫對方決定好與不好,許多爭執便從這裡開始。

拿出你的愛和關心,告訴對方若有需要你的建議,

你很樂意;如果暫時不需要,你也能獻上陪伴和祝福。

割捨別人的課題,是讓自己和身邊的人獲得自由的第一步。

 

04. 避免權力鬥爭,

用無條件信任建立橫向關係

「在害怕關係崩壞的恐懼下過日子,其實只是在為別人而活。」

「當有人挑起權力鬥爭,千萬不要隨之起舞。」

 

信用和信任有什麼不同?

信用,是相信得有條件;

而信任,則是不帶任何條件的相信。

如果我們沒有信任的能力,也就失去了愛的能力。

根據阿德勒的說法,如果無法信任另一半,

常常疑神疑鬼,害怕關係隨時崩毀,

那麼就真的準備迎接關係崩毀吧。

 

當彼此之間缺乏信任,

所有日常相處都能找到能產生裂痕的蛛絲馬跡。

若你懷疑對方劈腿,怎麼樣都能找到證據。

就算因為全然信任而被傷害,也不要失去信任的能力,

因為信任,是幸福的必要條件。

 

另外,面對身邊的人,

就算是下屬、比自己輩份小的人,

不要責罵也不要稱讚,因為那都是評價他人的方式,

一旦評價了,上與下的「縱向關係」就成立了。

還記得嗎?小時候父母常和我們說「做得好棒!」,

這樣的話語便代表了上與下的階級關係。

如果真心覺得對方做得不錯,就感謝吧,

打從心裡一句真摯的謝謝,試著與他人建立「橫向關係」,

別人就容易感覺到他的貢獻了。

在這個世界上,人與人之間是「共同體」,

而不是競爭對手。這是阿德勒很上層的觀念,

也是很難做到的。我們總在每日生活中汲汲營營,

與他人競爭,試圖打敗他人,

但每個人都是全然不同的,

不同的人,卻去競爭相同位置,是沒有意義的。

我們啊,一輩子的競爭對象,

應該只有那個「理想中的自己」。

因為每個我們的存在,都無可取代。

05. 只要是人,都會有自卑感

「不是因為你不好而有自卑感,

無論看起來多麼優秀的人,多少都會感到自卑。」

「只要還有目標,當然就有自卑感。」

 

有時,我也難免會有陷入自卑的時刻,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的成就,甚至是美麗亮眼的外表,

常常看著看著就覺得自己輸了一大截。

我以前對於自卑的感受非常厭倦,

每每急於想擺脫,因為自卑總讓自己越變越渺小。

但阿德勒清楚區分了「自卑感」和「自卑情結」兩者間的差異,

其中「自卑感」是人追求卓越的動力,是健康而有利我們成長的。

「自卑情結」指的則是不相信自己有改變的可能,

並且把自卑當成藉口使用,

「我本來也想這樣啊,但是⋯⋯」、

「不管怎樣反正我就是不行啦」,

這樣的情結,便是讓自卑阻礙了前進的步伐。

另外,阿德勒也提到由「自卑情結」衍伸而出的「優越情結」,

是一種為了掩飾內心自卑,而拚命裝出優越模樣的情形,

像是「要不是我懶得參加那個比賽,

第一名早就是我了」利用虛假優越感來為自己建立自信,

但這樣的自信只是虛幻的。

仔細反芻這些概念之後,

每當我開始羨慕別人、開始準備一腳踏入自卑之前,

我總會提醒自己,自卑是讓我們成為更幸福的自己的一種感受,

而不能被拿來當作不成長的藉口。

我們常常仰望他人,卻忘了審視自己,

正因我們都不完美,才會有源源不絕值得追求的目標。

試著去做個美好而非完美的人吧。

06. 擁有被討厭的勇氣,

就是自由活著的證明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如果你無法不在意別人的評價、

無法不害怕被人討厭,

也不想付出可能得不到認同的代價,

就無法貫徹自己的生活方式;

也就是,得不到自由。」

最近,台灣幾個藝人接二連三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做這種選擇背後的原因,

不乏受不了攻擊言論、常被酸言酸語,

造成心理壓力甚至疾病,

讓人看了既心疼又難過。

如果來得及,多想所有人都能理解,

我們不是為了追求他人認同而活在這個世界上,

而我們也永遠無法討好所有人。

「被別人討厭,就是活得自由的證據。」阿德勒說。

Passenger 的〈Let Her Go〉中,

有句歌詞是這麼唱的:「 唯有在低谷時,你才發現你曾那麼好過。」

我想,生命有很多時候很折磨,總讓人覺得過不去了,

但回頭看看那些痛苦,我們才發現苦難和美好本就是交錯出現的。

當有人不理解你的時候,請鼓起被討厭的勇氣,

因為,勇氣才是讓人有無限可能的,最強大的武器。 

「生命總會設法延續下去,

而且在面對外來阻礙時,

生命的力量絕不會還沒掙扎就先高舉白棋。— 阿德勒 Alfred Adler

從今天開始,用一點點決定論,

回頭看看過去的自己,溫柔擁抱那個受過傷的你;

然後用更多阿德勒的目的論,去相信生命和勇氣的力量,

別被過去束縛,因為,從前發生過的事,

只能做為「解釋」,無法提供「解決之道」,

我們需要的,從來都是往前走。

將阿德勒教會我的六件事分享給你,

願每日,每日的你,

都能比昨日的自己更有勇氣。

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

===========================================

書文化-誰在乎阿德勒?
2015年12月19日 04:10 黃宗潔(東華大學華文系副教授,曾任明志科技大學學生輔導組組長 )
書 文化-誰在乎阿德勒?
被討厭的勇氣:自我啟發之父「阿德勒」的教導岸見一郎、古賀史健著,葉小燕譯,究竟出版,300元,勵志
書 文化-誰在乎阿德勒?
活躍於20世紀初的心理學家阿德勒。(圖片取自阿德勒大學)
阿德勒(Alfred Adler)是個體心理學派創始人,與佛洛伊德是同時代人。近一年來,書市突然出現許多阿德勒心理學,其中不乏「一小時讀懂阿德勒」、「用漫畫輕鬆讀懂阿德勒」這類訴求。阿德勒彷彿一夕間變成大眾心理學的顯學,且讀者的目標還是在最短時間內理解他。

莫非心理學界最近特別「流行」阿德勒?以此問題就教心理師朋友,他表示並不覺得輔導界近期有特別強調阿德勒,且學界的論述和大眾閱讀的熱潮並不「同步」,譬如先前《內向心理學》(漫遊者)也曾暢銷一時,但特質論的論點在學界其實已有不少批判和反省。

另一位從事翻譯工作的朋友則指出:「因為去年底《被討厭的勇氣》(究竟)一書熱賣,今年才突然多出許多同類作品。上一個類似的現象是『超譯』系列。」跟順風車的現象不難懂,但為什麼是阿德勒?《被討厭的勇氣》一年內銷量即將上看25萬冊,並成為多所高中的指定閱讀書目,它打中現代人心靈的關鍵何在?

當代版的心靈雞湯

綜觀同類型作品的書名,「阿德勒」加上「勇氣」似乎成為無往不利的暢銷關鍵字,甚至連內容無關的書都要湊個熱鬧。這些「勇氣書」成功讓廣大讀者群深陷阿德勒魅力中,或許得先歸功於書名之賜。畢竟,誰在生活中沒有幾個討厭的人或是被某人討厭?只要牽涉到人,就會有價值的衝突,旁人的眼光更時常影響我們的自我認同。此時這些鼓勵你「不用太完美」、「不必改變自己」的書,不啻一劑定心丸,告訴我們「做自己就好」。從這個意義上來看,其實書名本身就已經產生「療效」了。換言之,它是當代版的「心靈雞湯」,大眾心理學的「靜思語」,「超譯」的阿德勒。

其實,這波「勇氣書」的始祖《被討厭的勇氣》並不是一本「好讀」的書,書中所謂的「蘇格拉底對話體」,亦即年輕人不停地:「您、您說什麼?!」「這、這是……」或不斷重複哲學家最後幾個字的對話法,常造成閱讀上的干擾。這種不停被打斷的節奏,完全無法讓它比阿德勒本身的專著更易於理解。若想真正認識阿德勒理論,直接看《自卑與超越》(志文)或《阿德勒心理學講義》(經濟新潮社)都較為完整有系統。

誤解佛洛伊德

更讓人錯愕的是,這本書未必能讓人30分鐘理解阿德勒,卻絕對可以在3分鐘內誤解佛洛伊德。(儘管要誤解佛氏有時30秒就夠了:他不就是那個覺得所有人都想跟自己母親上床的人嗎?)書中不斷以佛洛伊德為反例來凸顯阿德勒的價值,諸如:「佛洛伊德的決定論,……是通往虛無主義的入口。……否定個人自由意志、把人當機器的理論。」「以佛洛伊德的決定論來看,父母離婚是一個很大的創傷,所以和自己的婚姻觀有確實的因果關係。」但這些看法卻都基於誤解之上。

對佛洛伊德而言,個案表面上主訴的「創傷」同樣是需要被懷疑的。儘管佛氏和阿德勒最後因理念而分道揚鑣,但他們並非位於對立的兩端,更別說阿德勒同樣也討論夢、討論早期記憶。阿德勒的重點確實如書中所言,強調「對經驗和記憶的選擇與詮釋」,但這和「人跟過去沒關係」仍有差別。阿德勒並非完全拋棄記憶,而是強調人如何詮釋經驗,以及人會依心理需求去創造或召喚記憶。

這類作品頻頻以「其他諮商師的決定論如何無用」,強調阿德勒心理學的特別之處,往往亦是曲解。例如強調「尋求協助的諮詢者要不要改變,並非是(阿德勒學派)諮商師的課題。」但個案要不要改變,同樣也不會是其他學派諮商師的課題。

無可否認,阿德勒的觀點相當實用,作為當代人的心靈解方來說,也不失為平易近人的中肯建議,但實在不需要貶低甚至曲解其他學派,來凸顯阿德勒如何重要。

話說回來,如同《被討厭的勇氣》作者一早即清楚說明,這是「岸見版的阿德勒」。將這批勇氣書視為作者吸收阿德勒概念後,順應現代人需求重新開出來的一劑處方,或許更為適切。與其說這是阿德勒心理學,不如說是當代人的人際心理學。因此,誰在乎阿德勒呢?其實我們只要看看書名,反覆確認「做自己就好」、「被討厭也沒關係」,也就夠了吧。

==================================

阿德勒「勇氣心理學」:擁抱不完美,一起重設目標
編輯部 │ 2016-09
這兩年關於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的各種理論衍生著作,始終高居台灣書市暢銷排行榜。

這位有「個體心理學之父」稱號的大師,在過世近80年後,重新掀起大眾閱讀風潮,因為愈來愈多人發現,在自我培養與團隊領導上,「阿德勒心理學」放在今天都非常好用。

1870年出生於奧匈帝國的阿德勒,本來是眼科醫生,後來從事一般醫療並開設醫院。因為對心理學有興趣,他開始投入研究,成為精神科醫師,1927年出版的《了解人性》一書熱賣,於是直到1930年代中葉,他都是美國收入最高的演講家,忙於受邀在各地演講。阿德勒不僅與西格蒙德.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齊名,並列為19世紀心理學三大巨人,包括20世紀近代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的理論,也都與他的思想有殊途同歸之處。

要了解阿德勒的心理學,有幾個關鍵字,第一個關鍵字,就是「目標」。

想改變行為,得先理解目標

阿德勒認為,若不知道一個人的目標,就無法理解他的行為。因此,他以「人都是朝目標而行動」為前提,試圖去理解人類的行動與心理。

換句話說,想改變一個人的行為,得先理解他抱持的目標,並盡可能使他意識到自己的目標可能是錯誤的;之後,再跟他一起找出正確的目標,協助當事人抱持勇氣,勇敢朝新目標邁出步伐。

《勇氣心理學:1小時讀懂阿德勒》一書指出,這就是阿德勒學說經常被稱為「給予勇氣的心理學」或「勇氣心理學」的主因。阿德勒相信,人的行為是他依據目標或目的而決定的結果,而非歸結於某個既定、難以扭轉的理由。所以,他對人類行為或心理的掌握,是從主動「目的論」出發,而非被動的「決定論」。

舉例來說,「事情做不好是因為資質不好」,這是「決定論」思考;反過來,「事情做不好是因為目標設定不對」,就是阿德勒式的「目的論」思考。當然,抱持後者的觀點,很多事就有了更大可以作為的空間。

第二個關鍵字,則是「社會興趣」。

阿德勒認為,人類天生難以離群索居,因此,為了維持群體運作,每個人都必須具備「社會興趣」。對這4個字,阿德勒的詮釋很簡單,就是「對同伴抱持關心、成為團隊的一員、盡可能對人類福祉帶來貢獻」。

對等、同理心是最佳人際羅盤

從這個概念延伸,想培養社會興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首先必須接受自己,就算當下的自己並不完美。犯錯了,只要虛心承認,隨時調整即可,人們真正應該追求的,是不斷向上提升的動態過程,而不是所謂的終極完美。

另方面,既然要在群體內生活,就必須懂得站在與對方對等的立場,學習從「他」的角度觀看、聆聽和感受。即使彼此存在上下關係,也要相互尊重、平等對待,這是阿德勒主張的重點。

阿德勒的得意門生華特.貝蘭.華夫(W. Beran Wolfe),曾以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寓言來說明:有一天,村裡的驢子失蹤,大家為了找到牠,足足討論三天三夜,沒想到,驢子後來竟被一個眾人眼中的「笨蛋」帶來現場。

「你是怎麼找到的?」在眾人七嘴八舌追問下,這個「笨蛋」回答:「我只是跑去驢子所在的小屋,想像自己是驢子;又想說跑掉的話會去哪裡;去了之後,果然驢子就在那裡。」

=======================================

我們生而自卑,超越卻得以強大。-我讀《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我要來推薦一本我昨天買,今天就看完的好書--這本書是《阿德勒心理學講義》。
 
說到心理學竟然不說佛洛依德?而說阿德勒?其實阿德勒是20世紀跟佛洛伊德、榮格齊名的三大心理學家,阿德勒跟榮格兩個人原本是跟著佛洛依德做心理學研究的,後期因為各自的見解不同,他們便先後跳出來,反對佛洛依德一部分的理論,最後就都跟佛洛依德決裂了。不過三個人對於精神跟心理學的見解都有各自的價值,因此三人被稱為三大巨頭,都很值得一看。
 
《被討厭的勇氣》和《接受不完美的勇氣》兩本書都是因為受到阿德勒的心理學啟發而寫下的。這本《阿德勒心理學講義》是阿德勒的原著翻譯,最早在1927年第一次出版。阿德勒心理學的特別之處,在於相較於其他心理學理論來說,是比較淺顯易懂的,讀起來一點都不艱深,非常貼近大眾生活。以下簡單介紹一些重點:


我們都生而自卑

《阿德勒心理學講義》有個非常重要的核心:「自卑與超越」,其實說的就是人人都有自卑感、以及試圖超越自卑的優越感。阿德勒說,每個人都有自卑感,這並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刺激人們變得更好的力量。只有當自卑感越來越嚴重,甚至變成壓垮自己的最後一根稻草時,他才是一種病。而自大(書翻作「優越情結」,意思其實就是自大。)則是有自卑感的人來逃避困境的方式。這樣的狀況是是在覺得自己不夠好的時候,反而轉了心境,作了自己最好的假設。

每個人都在跟自己的自卑感對抗,阿德勒認為這是很正常也很健康的,自卑會成為你超越、追求優越的動力,但是不要過度誇張的追求優越感,因為過度的追求容易成為炫耀,而炫耀正是因為自卑。

另外也提到羨慕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少量羨慕是正常的,且完全無害,但必須讓羨慕變的有用,羨慕如果能讓人做出成果和面對問題,就會是有益的。相反的,忌妒就是一個很棘手和危險的心態,也是嚴重自卑感的產物。有這樣的心態不管做什麼都是無益的,而充滿忌妒之心的人,永遠不會成為有用的人。


幼年時期是形成人格的原型

另外阿德勒還是有一些論點是支持佛洛依德的,像是他同樣也認為「幼年是形成人格的原型」,而阿德勒認為最主要是在四五歲間。在這個期間孩子所遭遇到的環境會造就他的「人格原型」,並且以此訂下人生的目標。

書裡以被寵壞的小孩當做例子,若孩子從小遇到問題就有人解決,就會造就他未來面對不同環境時老是要別人幫忙,無法獨立,這樣的孩子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很多時候也可能會因此停滯不前,或乾脆逃避問題。最後變成問題兒童、罪犯、精神病患、嚴重更可能走向自殺一途。阿德勒說:「生命中的問題之所以無法解決,是因為關懷社會太少,停留在自己太多,失去社群連結。在克服自卑的過程中,在乎自己也能關心別人,終究能解決生命中的問題。一個人若具備常識,代表他對社會抱持高度興趣,只管自己在乎什麼的人,常會顯露出自己在明辨是非方面的無能。」

這正是最終價值觀會扭曲的原因。當然被寵壞的小孩只是其中一種狀況,有很多的狀況都會造就嚴重的自卑感,最後產生扭曲的價值觀。但是阿德勒認為我們不應該去苛責這樣的人,他認為懲罰跟講道理都無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原型。只有幫助當事者了解自己幼年時期是如何形成這樣的性格,才可以改變現狀。


不耐煩、脾氣暴躁是自卑的表現

他也認為:「一個人之所以會不耐煩,是因為沒有克服困境的耐性。當我們看到有人不斷躁動、脾氣暴躁、情緒起伏很大,就能推斷他應該具有強烈的自卑感。知道自己終能克服困難的人,在努力的過程中一定能耐住性子。」


人生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

阿德勒非常反對宿命論,他認為生命是可以自己創造的,而宿命論只是對人生的一種逃避,因為相信宿命的人,就不必在有益的人生方向努力。這種信念只是虛假的精神支柱。人的過去並不會決定未來或結果,而是看他如何知覺和運用。

他提到一個重點:「一個人的感受,肯定跟他對某種目標的觀點一致。」認為人的不幸是自己選擇的,因為賦予意義的是你自己,決定該怎麼解讀事情角度的也是你自己。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都會有不同的解讀。而人選擇了正面或負面的角度,正與他處事風格相符。


沒有科學根據的阿德勒

介紹完幾段阿德勒很中肯的論點,最後要平衡的說一下,阿德勒的心理學簡單和生活化的另一個面向,是理論的科學佐證不足,例如其他章節在談夢、早期記憶,都是用自身角度來推斷,我認為阿德勒在書裡從病人的早期記憶來判定問題的原因,顯得太過牽強而沒有什麼實驗依據。當然沒有科學根據並不能說就是完全無用的,只是我們並不能以此當做科學的證據,而是一種心理學的引導,當然,只要對當事者或是讀了書的人有幫助,就是一本好書了

=============================================

如果你有這樣的團隊將無所不能
www.cw.com.tw查看原始檔

美國社會心理學家馬斯洛曾說「績效=內在潛力—妨礙因素」

這個妨礙因素有些來自工作本身,有些則是來自家庭或是社會。

企業人不是孤立的,無論是你在企業中扮演什麼角色,同時也是家庭人和社會人,他們的問題是作為一個多重角色的人的問題的綜合,在工作層面很難發揮一個人的潛能。

因此,每一個人都需要一個教練來說明自己發揮內在潛力,排除妨礙因素。企業的教練的立場是不同的。

他們可以從第三方立場來看整個公司內部,發揮團隊的最大價值。

通常這種優秀團隊會表現出底下這種生活及工作態度:

一個字:做。

二個字:主動。

三個字:讓我來。

四個字:積極思考。

五個字:責任是我的。

六個字:有誰需要幫助。

七個字:目標一定會實現。

八個字:一切的工作為了愛。

九個字:我要成為多給予的人。

十個字:只有結果才能證明實力。

1.什麼叫目標?

朝思暮想、做夢都想、時刻都想,而且一想起就熱血沸騰,那才叫目標!

2.什麼叫信念?

經歷過冷嘲熱諷、人情冷漠、三番四次的跌倒打擊、幾乎絕望的境地且還咬牙前行,那才叫信念!

3.什麼叫堅強?

經歷過半夜抱頭痛哭、經歷過內心的孤寂與寒冷而依然堅定初衷,那才叫堅強!

4.什麼叫淡定?

面對誘惑而毫不動心、面對打擊而面不改色,縱然困難重重也微笑前進,那才叫淡定!

5.什麼叫團隊?

一起經歷過風雨洗禮、跌宕起伏、浴血奮戰、榮辱與共、艱難困境,依然迎難而上,創造奇跡,那才叫團隊!

6.什麼叫團隊價值最大化?

相互溝通,透過互相激蕩, 彼此質疑, 共同闡述, 協同解答,改變固有養成的、裝載滿滿的自幼積累的模式,思維,價值觀與處事風格。每一個人手牽著手共同擎劃而出的結果,就是團隊價值最大化。

(本文轉載自詹長霖博士部落格,轉載作者意見,不代表《天下雜誌》立場)

==================================

青松絮語:不把好意強加人
www.epochtimes.com查看原始檔一月 4日, 2017

出於好意與關心,首先便是尊重別人的選擇,才是真正的包容與關愛。
攝像者: fotolia
早上叫女兒起床,發現她上火了,眼睛紅腫,嗓子沙啞。

生活一切如舊,孩子沒有生病,唯一可能讓她上火的是昨天下午和奶奶發生「爭吵」。女兒放學後,在外面玩得很歡,回家就要換衣服。奶奶怕她著涼,攔著沒讓換。孩子可能是燥熱,著急要脫衣服,見奶奶再三阻攔,就氣得大吼起來。

我正在書房,聽到孩子喊就出去看。奶奶是好意,但孩子也確實熱,我便拿了套寬鬆衣服,讓她換了。換上衣服之後,女兒還在因為奶奶的干涉而生氣,不讓奶奶靠近。奶奶端來水,她也賭氣不喝。

我覺得孩子那麼小,使性子是平常事,也沒多想,就回去忙了。只是,沒想到孩子原來很上火。要不是看到她上火後身體上的表現,我真的不敢相信,一個不到五歲的孩子會生這麼大氣。現在想來,當時她大吼奶奶的時候,已是忍無可忍。

奶奶當然疼愛孫女,但是她把自己的好意強加給孩子,理所當然地以為孩子小,不懂事,沒有自己的判斷,所以需要大人拿主意。事實卻是,孩子冷暖自知,年齡再小,這些最起碼的判斷還是有的,不需要別人干涉。

好多時候,當事情不盡人意而又被埋怨的時候,人們最習慣於說出的藉口便是「我是好心」。然而,出自好意,並不能抹去傷害。將好意強加於一個幾歲的孩子,尚且能讓孩子著急上火,強加給更具有自主判斷力的成人,後果更不用說了。所以,任何事都不能強加給人,包括好意。既然是出於好意與關心,那首先要做到的便是尊重別人,尊重別人的選擇。只有這樣,才是真正的包容與關愛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