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觀音媽聯/現代台灣的「家堂五神」為觀音菩薩、天上聖母、關聖帝君(或玄天上帝)、灶君、土地神[1]。而「家宅六神」在中國為灶王(或鍾馗)、地主神、門神(戶尉)、井泉童子、三姑夫人(或東廁司)。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Mzxk6f

觀音媽聯/「家堂五神」/是為台灣家庭、神明廳、佛堂擺設中相當普遍盛行的祭拜用神明繪像。一般分為二到三層,觀音居最上層,由善財、龍女旁侍;中段為媽祖,由香火女、執扇侍女或千里眼及順風耳旁侍,有些觀音媽聯還加上關公,由關平、周倉旁侍;下層則為司命灶君與福德正神的坐像。有些觀音媽聯僅有觀音、灶君、土地三者,稱為「家宅三聖」,而觀音、媽祖、關公、灶君及土地,則稱之為「家堂五神」。/台灣之觀音彩本無一定格式,有單繪觀音像的,也有繪觀音及善才龍女的,也有繪其他許多神祇的。/漢人的觀音信仰始於漢代末年,不過宋朝以前,觀音的形象是男性,觀音菩薩造像全部是男身。後來,由於信仰者眾多,觀音逐漸轉化為慈悲的女性形象,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Gznl5e

正廳改善運動/中央為神宮大麻,右邊為諸神社之神符,左邊則奉安祖靈靈代/1937年以後開展「台灣 人家庭正廳改善」運動以及「寺廟整理」運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8xKwox

牌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KLMjJl


立牌位位不造像

信徒認為「玉皇上帝」為至道的化身,無始無終、無形無相,無從描塑,或因敬畏而不敢塑畫其形象,或惟恐偏差失準而冒犯,故其香案皆不以造像供奉,而是設立書寫尊號的牌位
------------------
義民牌位
祭祀在械鬥、民變、戰爭中,因保衛家鄉而犧牲的義民爺。因義民爺非單指一人,而是一個群體,故多數建廟係以牌位代表數十或數百位之義民爺,上書「褒忠義士眾姓諸公之神位」
--------------------
報答檀越施主,而為之立下長生祿位,每日誦經功德迴向。或是在父母親人遭遇災難時,在佛寺廟宇內設立牌位,以唸經和功德迴向給至親,祈求患難者得以延年益壽、消災解厄,通常是以紅紙來書寫。「長生祿位」在客家禮俗的意思是把在生者的名字提前寫在神主牌,再利用紅紙將生者的姓名掩蓋,表示生者尚未接受香火的膜拜,直到生者過世以後,方才把紅紙撕去
------------------------
祖先牌位應設在正廳的白虎位,位置不可超過神位,宜低宜退;[29] 客家人崇敬祖先,祖先多設在正位,神明供奉在旁,為「祖在家,神在廟」之思想,即在家祖先最大,在廟則神明最大。佛教徒的家中無此忌諱,牌位設在佛像左右均可
-----------------------------------------
神位是供奉神明的位置[29] ,各路神明依職能可分爲天公、后土、門神、正神、灶神、太歲、地主、普渡公、大眾爺等,並非所有的神明都有設置神像、肖像或牌位,有些地神、陰神或泛靈只是在石碑、紅紙、紅磚、牆壁、石頭寫上名諱,設置香案和供品即可接受膜拜,亦可稱爲「香座」、「香位」
在設壇建醮儀式中,會把神明請到特定位置,在紅紙寫上神明的名諱作為臨時的牌位,完成儀式後就送神火化。
---------------------------------------
牌位是儒家信仰的特有產物,隨著儒學的傳播,牌位的使用也遍及整個東亞文化圈,再隨著東亞人口的遷徙,流傳到東南亞的亞裔聚居地方。
宗法和宗教意義
清末帝溥儀祭祀清朝列祖列宗的牌位
儒家亦名「儒教」、「禮教」、「名教」,極為重視道德、禮樂和人際關係,在木板寫上鬼神和先人的名諱,即代表祂的神靈附著於此接受供奉,表示「慎終追遠」、「飲水思源」、「尊師重道」的寓意。中國歷史各朝代的太廟,都供奉著歷代君王的牌位,牌位上書寫君王的諡號或廟號,供當朝君主與後世皇族祭祀,同時也樹立宗廟社稷的正統。在古時中國只有天子、諸侯和士大夫可以安設宗廟,平民直到明朝以後才可以蓋建祠堂,[22] 深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朝鮮、越南和琉球也有相同的宗法制度。日本伊勢神宮是全國神社本廳的本宗,裡面供奉列代天皇的靈位,是日本皇室祭祀天照大神和列代先祖的場所,也屬於宗廟的性質
-------------------------------------------
「天地君親師」是儒家思想中被尊崇的五個對象,發端於《國語·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而後形成於《荀子‧禮論》:「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相傳明代的解縉首先爲「天地君親師」創立牌位,此位在兩湖、雲貴等地風行,鄉民常在「天地君親師位」的兩側寫上眾神與祖先的字號,又以「正堂祖先靈位」、「東廚灶君神位」最多。
天地君親師位」寫法非常講究,口訣曰:「人不頂天,土也相連,君不開口,親不閉目,師不當撇,人不離位。」或曰:「天不連二,地不離土,君不開口,親不閉目,師不帶刀,位要端固。」
「人不頂天」(或「天不連二」),指「天」字的「一」和「大」要分離,比喻人者大不過天,應當順天而行,不可冒犯上天。
「土也相連」(或「地不離土」),指「地」字的「土」和「也」字必須連著,比喻時刻不忘土地的滋養。
「君不開口」,指「君」字的「口」要緊閉,比喻君者要一言九鼎,應當重諾守信,不得無端開口戲言。
「親不閉目」,指「親」字右上角的「目」字,最後一劃要留有縫隙,比喻後代子孫要視親者恆在,時刻牢記尊長的教誨,親族亦不可反目。
「師不當撇」(或「師不帶刀」),指不寫「師」字的第一撇(刀),比喻學生要尊師重道,不撇師長的教導,又喻不可對師者用武動刀。
「人不離位」(或「位要端固」),指「亻」(人)和「立」字要連著,且字型要端正穩固,比喻爲人處事要端正,不可逾越本分。
民國廢除君主制度以後,民間又衍生出「天地國親師」和「天地聖親師」的兩種寫法。


images (74)51q1o78907704q7q98p85841pn1p6nsop106pq3q816n426on07q06po9192983709o19o29720p42oon01209q2395r2n7086p7q7oo34514o77n37n85r510007098n254or76034o40n98255q7qn79qso1q84o48n1298871406r8s3017165796nnsn

「天地君親師」這幾個字究竟是何含義?具體該怎麼用你知道嗎?
2019-07-11 
(孔子畫像)
「天地君親師」這幾個字眼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都比較陌生,因為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哲學概念。中國古人講究天人合一,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亦是人的一部分。在古代,天人關係的概念比較複雜,基本上包含了兩重意義。其一,人類的所有生活、均依從並服從於大自然的一切客觀規律;其二,自然界的普遍規律和人類道德的最高原則是一而二、二而一的關係。在中國古人的眼裡,天地的地位很高,人應該遵循自然規律的變幻,凡事都有兩面性,陰陽並存,相輔相成。天性人性是相通的,天道和人道亦是相通的,只有相互協調,相互通達,才能達到和諧統一。
中國數千年以儒治天下,而實際人生一般態度皆含黃老氣。雖然在漢朝之後,這種局面逐漸變的外儒內法,但儒家文化的影響力可謂穿雲裂石,波及範圍極廣極大,其深遠、其廣度真是無與倫比,甚至在清朝之前,孔子是被列到「法律」裡頭的,誰要是敢對孔聖人出言不遜或者語言攻擊孔子,那就是犯法行為。反觀當下,很多人嚴重缺少敬畏之心,尤其對上古先賢更是缺少著一些最基本的尊重,很多網絡噴子經常信口胡云、張口就來,質疑這質疑那,一味的只知道當網噴,真的是無知者無畏。
(元聖周公旦畫像)
一個真正的中國人應該心存敬畏之心,要敬天愛人,要熱愛華夏文化,更要尊重中華文化,最後一定要認真傳承並努力發揚中國文化。一個合格的中國人理應被中華文化的深邃涵養包圍著,這是一種溫文爾雅並且極其通透的書卷氣,腹有詩書氣自華,由內而外的散發,這種書卷氣還透射著我們對祖國文化的深深敬畏和尊重。作為一名中國人,努力傳承中華文化是我們每一個螺絲釘必須且必須的責任,大家務必要身體力行。
而我們今天要探討的「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大字,正是與儒家文化大有關係。嚴格的說,「天地君親師「原本是中國儒家祭祀的對象,更是一種精神偶像的象徵。現在很多人都陸陸續續住樓了,可能沒見過,但若去了中國鄉下,不少地方他們的正廳禮桌上都擺放供奉著一些牌位或者條幅,上面就寫有這幾個字。甚至在中國北方有些地區,都會根據這幾個字的含義,多寫些字,並把它裱掛於中堂。
(天地君親師的書寫懸掛格式示意圖)
「天地君親師」的源頭思想,始發於《國語》,形成於《荀子》,中國歷史上有兩個朝代對此極為尊奉,一個是漢朝,另一個就是大明王朝。
前文所講,古人把「天 地」看得非常重要,祭天跪地源於古人對大自然的無限崇拜,而「天地君親師」這裡頭既包含了古人敬天法祖、忠君愛國的思想情懷,又包含了他們孝親順長、尊師重教的價值觀概念。
另外「天地君親師」是舊社會傳統意義上的幾個精神象徵。天地,自然不用贅述,古人以天為尊,所謂九重天,天乃至高之神,天降甘霖,才有五穀豐登,才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類勞作循環;天不僅是至高無上的神,更是俯瞰主宰著大自然的一切,天在上地在下,所謂乾坤,以地配天,陰陽相和,遂有萬物之祥,遂有春種秋收、春華秋實;天地之配,天地之合,化育萬物,因此古人祭祀天地是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含義,因為人定勝不了天,人只能順應自然!
而「天地君親師」中的君,指的是君王。在中國古代,君王是一個國家的象徵,是為天子,因此供奉祭祀天子,亦有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之意。咱們現在通常說的祭親,字面上理解就是祭祖,這便是由最開始的祖先崇拜逐漸衍變而來的。
東漢時期,《太平經》就出現了「天地君親師」的連續用語,直至北宋初期,這五個字儼然開始正式出現,乃至到了明朝末年,把「天地君親師」作為供奉祭祀對象業已在民間廣為流傳,甚至形成了一種非常普遍的社會現象。滿清時期,雍正繼位後,把這五個字正式排列了順序,是為「天、地、君、親、師」,又找大學士對其真正的含義進行了重新註解,算是徹底規範化了。從此以後,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大字就成了風靡全國的祭祀對象,更是人們不能隨意玷污的精神至最。
關於「天地君親師」這五個字,宏觀上講,它這一價值系統的出現,猶如佛教在民間盛傳一樣,對於當時的統治者而言,絕對是大有裨益,它便於統治,也從某種思想上講著實有助於社會秩序的穩定;另一方面,從這個五個字本身的微觀意義上講,它充分表現了在儒家思想的治國之下,人們對祭拜對象的尊重感念。即:對天地的感恩、對君師的尊重、對長輩的懷念。這五個字組合在一起,形成了人們的一套新價值體系,甚至指導並重新確立了人們的三觀,這在某種程度上甚至是一種倫理道德合法性的體現,這五個字在人們思想深處慢慢紮根發芽,使得對中華民眾的物質生活以及精神層面都產生了巨大影響。
天,在古人眼裡,天是至尊之神。天也是人間福禍吉凶的主宰,大自然的一切仿佛都受著老天爺的支配,天能予人以福澤,亦能降大禍予民眾,天可以讓黎民百姓五穀豐登碩果纍纍,天又能讓山洪爆發太陽灼燒,導致四處饑荒,人民累不堪言苦不堪言。因此,天在古人眼裡就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更是支配者。
地,萬物本源,舉物之載也!地是所有生命跡象的根源,廣袤的大地任勞任怨地承載著一切,不爭不搶,不抱怨,不訴苦,是默默無聞的奉獻著,是付出不求任何回報的「大母親」。日行月移,萬丈星河,天無日月,何談晝夜,沒有四季的輪迴,就沒有春夏秋冬的交替,沒有這一切的碾轉變幻,何談春種秋收,何談萬物呈輝。
天地即乾坤,天為陽,地為陰,天似父,地似母。在中國民間很多地方都有供奉土地神的習俗,這就是人們對大地的敬仰和感念。在民國之前,但凡有漢人居住的地方,供奉土地神是必須要做的一件事,而且人們要十分虔誠。相傳土地神能夠保四方之安寧,避禍就吉,人們對土地神擺果盛肉,許香奠酒,不僅表達的是對大地母親的無限敬仰,更是有祈福求財,永保平安的寓意。
君,從有中華歷史開始,古代之聖君,無外乎「炎、黃、堯、舜、禹、湯、文、武、旦」這些人。華夏子民從茹毛飲血的野蠻荒蕪時代,慢慢衍變到能夠刀耕火種,逐漸上升到正式的文明時代,都離不開這些聖賢古人,而且這些聖賢古人都是我們不得不永遠銘記的先祖至聖。《春秋緯》有言:「三皇五帝,三代聖王都是感天動而生。」因為君王是一個國家的象徵,因此除了天地,在古人心裡,君王就是至高無上的一切主宰,正所謂,天子應運而生,必有神裙……
親,人之至親,是為父母。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和地。《孝敬》有言:「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進入人倫者謂之親,姑且不論旁系如何之多,單就直系便有很多很多。
儒家講究孝悌仁義,即:對長輩要尊重孝順、對同輩要仁愛友好、對朋友要寬容仗義、對晚輩要提攜愛護、對夫妻要尊重禮遇。古人的論誼之道、交友之道非常值得我們後世認真研習。為何會有那麼多的成語出現,這一切皆源自古人對「親」字的充分理解,遂有:刎頸之交;遂有舉案齊眉;遂有兩小無猜;遂有青梅竹馬;遂有把臂入林……
師,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此道不僅是通常意義上的小道,此惑亦不是普通之小惑。古人云,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是培養塑造一個人的燈塔,更是培育一個人的啟明星。師之概念不僅僅是簡簡單單傳授你技法的老師,亦不僅僅是一兩本使你受益終身的書本,更多的是能夠以德服人,並立標杆樹榜樣的精神導師,他是一種指引,更是一種鞭策,讓你在前行的征途上懂得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師可以是私塾先生,但從更廣度的範圍講,師亦是「堯舜禹湯文武」式的先古聖賢。因此,惟有尊師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尊重。
作為一名中國人,要敬天愛人,要感恩我們的先祖,更要尊重我們的文化。文化代表中國,中國人的民族認同不是看血緣的而是看文化的。作為一名合格的中國人,要認真學習我們偉大的文化,更要身體力行努力傳承我們偉大的華夏文化。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天地君親師」這幾個字究竟是何含義?具體該怎麼用你知道嗎? - 每日頭條 https://bit.ly/2zwcB9Q
----------------------
牌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KLMjJl


凶兆!如果家中神明廳出現這些現象 皮請繃緊
www.nownews.com查看原始檔
凶兆!如果家中神明廳出現這些現象 皮請繃緊(圖/保庇)
(文/連宜方 客家和泰雅混血、熱愛旅行的民俗文化見習生)很多人家中都會安排神明廳的空間,不僅方便祭拜,也讓祖先、神明能就近庇佑一家大小。但若是神明廳出現了以下現象,那你可能就要思考一下,最近家人是不是做了什麼事情惹祖先生氣了?或是祖先、神明正在警告你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了!
祖先爐發爐。(圖/歡樂網)
祖先爐發爐
神明發爐我們比較常看到,有的人解釋為要「發(財)」了,但也有地方則是解釋為神明要辦事;但如果是家中的祖先爐發爐,這就比較少見了,祖先爐發爐通常是祖先有話想說、有事想交代,通常都是家中問題,像是祭拜方式祖先不滿意、家庭失和、誰誰誰皮在癢等等……所以,若是家中祖先爐發爐了,記得趕快請示祖先是哪裡出問題,驚動到祂們老人家了。
供品發霉。(圖/中華網)
供品發霉
雖然說食物本來就都有保存期限,但若是你拿來祭拜神明的供品拜完後,在異常快速的時間內腐壞、發霉的話,那有兩種可能:一是代表你祭拜不夠虔誠、周到,讓神明眉頭一皺;二則是代表家中有看不到的「髒東西」在偷吃供品,那就要請專業的法師到家中清理一下。
神桌前緣傾斜。(圖/KTZone)
神桌前緣傾斜
若你的家中神明廳使用的是訂在牆上的壁虎式神桌,使用久了可能神桌前緣會漸漸往前滑,導致神桌有些傾斜。這樣會對家中做的生意造成影響,生意會一落千丈,甚至可能會賠錢。所以若是家中神明廳的壁虎式神桌傾斜了,記得趕快請工人來重釘!
神明廳牆壁龜裂。(圖/佳淂榮防水網)
神明廳牆壁龜裂
家中牆壁有裂痕都是不好的,尤其是神明廳若出現裂痕,則代表家中可能會有人生病、出意外,若出現了裂痕警訊,記得趕快找師傅將裂縫補起來!在風水學中牆壁裂痕是會破壞家中的財路,進而影響到全家的財運。
雖然以上的現象都有科學解釋,究竟「凶兆」是真是假見仁見智,但該注意的還是要注意!倘是情形不嚴重也不用自己嚇自己,若真的很在意的話就趕緊把這些現象消除就好了,或是請師傅到家中看一看,不用想太多。

凶兆!如果家中神明廳出現這些現象 皮請繃緊 | 保庇 | NOWnews今日新聞 - https://goo.gl/6xXK7v

-----------------------------

神主牌爭產

一張神主牌 引爆鶯歌老街2億土地爭奪戰 
分享一張神主牌 引爆鶯歌老街2億土地爭奪戰到Facebook 分享一張神主牌 引爆鶯歌老街2億土地爭奪戰到Line 分享一張神主牌 引爆鶯歌老街2億土地爭奪戰到Google+
2017-08-07 00:12
〔記者王定傳/新北報導〕85歲黃姓老翁自稱是日治時過世的黃姓苦力養孫,拿神主牌委由許姓律師,提訴繼承新北市鶯歌老街價值2億、無人持有的440坪土地,勝訴後以1億多賣掉,建商接手後趕住戶、商家走人;在土地上有建物的陳家人指控,對方偽造神主牌。新北地院法官發現等證據有詭,律師角色可疑,判黃男繼承權不存在
苦力死於日治時,神主牌卻寫民國。(記者王定傳翻攝)
苦力死於日治時,神主牌卻寫民國。(記者王定傳翻攝)
律師及建商 均否認指控及認定
法官同時判建商及黃翁吐回土地,回復登記在黃姓苦力名下,等同所有權人仍不明,未來勢必有一番爭奪戰;陳家委任律師鄭文龍說,法官認真才能發現事實,做出公正判決,但尚未定讞,不便多說。黃翁在此案的鄭姓委任律師說會上訴。
102年,一名許姓男子自稱聽到黃翁欲繼承土地,因而寄出存證信函,稱他祖父在日治時向苦力買地,黃翁沒權繼承土地;黃翁因而對許男提出「 確認繼承權存在」訴訟,並指日治時苦力收養他父親,他是「過繼孫」,並提出過繼承嗣、神主牌照等;法官依日治時的過繼承嗣等證據認定,黃是養孫,有繼承權,許沒上訴而定讞。
黃隨即持判決跑去地政機關,將土地登記為己所有,把2筆440坪土地以1億1千萬元賣出,若含早年已被政府徵收的2筆土地,總面積應有5、6百坪;林姓建商接手後對陳姓等住戶、商家提訴拆屋還地,法官判敗訴,上訴中。
同時,土地使用者、3名陳姓堂兄弟驚覺大事不妙,對黃、林提出塗銷所有權移轉登記指,當年苦力死後,苦力侄子無法辦理繼承,但卻是土地的實際所有權人,並於1957年售給陳家長輩,有證書為證,他們已合法占有近60年,依民法應視為未登記的不動產。
他們質疑,1932年即昭和7年出生的黃翁,本名有個(耳羲)字,1952年改為曦,繼承嗣若真於1934年所寫,怎可能是曦字?且苦力死於1936年,神主牌上竟寫:「卒於民國丙子年」明顯偽造。
法官調查,苦力的侄孫證稱,苦力死後土地都是其侄子管理,確實出售給陳家;且黃翁未對苦力姪孫訴請有繼承權,竟對毫無血緣關係的許男提訴,十分奇怪,再者,黃的律師稱黃原本不知苦力有遺產,許男又怎會知道黃欲繼承土地而寄存證信?不僅如此,許男在繼承權官司敗訴後沒上訴,竟當土地仲介,還任買賣保證人。
法官認為,除繼承嗣等有問題,賣出的土地價款,黃只拿550萬,律師不肯交代剩款流向等瑕疵,因而懷疑許男早已跟黃及其律師有私下協議,律師主導及安排買賣及分配,甚至預謀先取得黃翁授權,待繼承權確定後,快速出售,掩飾取得土地有瑕疵,從中獲取鉅額利益判黃翁繼承權不存在,建商及黃翁塗銷所有權登記;律師及建商等均否認指控及認定。


 

「天地君親師」是儒家思想中被尊崇的五個對象,發端於《國語·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而後形成於《荀子‧禮論》:「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
相傳明代的解縉首先爲「天地君親師」創立牌位,此位在兩湖、雲貴等地風行,鄉民常在「天地君親師位」的兩側寫上眾神與祖先的字號,又以「正堂祖先靈位」、「東廚灶君神位」最多。
「天地君親師位」寫法非常講究,口訣曰:「人不頂天,土也相連,君不開口,親不閉目,師不當撇,人不離位。」或曰:「天不連二,地不離土,君不開口,親不閉目,師不帶刀,位要端固。」
「人不頂天」(或「天不連二」),指「天」字的「一」和「大」要分離,比喻人者大不過天,應當順天而行,不可冒犯上天。
「土也相連」(或「地不離土」),指「地」字的「土」和「也」字必須連著,比喻時刻不忘土地的滋養。
「君不開口」,指「君」字的「口」要緊閉,比喻君者要一言九鼎,應當重諾守信,不得無端開口戲言。
「親不閉目」,指「親」字右上角的「目」字,最後一劃要留有縫隙,比喻後代子孫要視親者恆在,時刻牢記尊長的教誨,親族亦不可反目。
「師不當撇」(或「師不帶刀」),指不寫「師」字的第一撇(刀),比喻學生要尊師重道,不撇師長的教導,又喻不可對師者用武動刀。
「人不離位」(或「位要端固」),指「亻」(人)和「立」字要連著,且字型要端正穩固,比喻爲人處事要端正,不可逾越本分。
民國廢除君主制度以後,民間又衍生出「天地國親師」和「天地聖親師」的兩種寫法。
-------------------------------------
牌位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 https://goo.gl/KLMjJl
---------------------
長生祿位也稱爲「長生牌位」,是為活人而設的牌位。有些是受恩人爲報答施恩者而設的牌位,供奉者每日在牌前燒香叩頭,祈求恩人得以福壽雙全;[54]一般廟宇常會為了報答檀越施主,而為之立下長生祿位,每日誦經功德迴向。或是在父母親人遭遇災難時,在佛寺廟宇內設立牌位,以唸經和功德迴向給至親,祈求患難者得以延年益壽、消災解厄,通常是以紅紙來書寫。「長生祿位」在客家禮俗的意思是把在生者的名字提前寫在神主牌,再利用紅紙將生者的姓名掩蓋,表示生者尚未接受香火的膜拜,直到生者過世以後,方才把紅紙撕去。[55]
----------------------------
功德牌位
功德牌位有多種,其中「消災牌位」是佛教普渡法會時,爲在世親友眷屬設立的牌位,目的是爲生者祈福、消災及延年益壽,是以紅紙來書寫;「超薦牌位」是爲過世亡魂設立的牌位,對象是要超拔的歷代祖先、冤親債主、累世父母、無祀男女、嬰靈或指名個魂等,則是以黃紙來書寫。[58][59]
-------------------
佛號碑位
參見:佛號,南無阿彌陀佛和泰山石敢當
舊時民間信仰盛行在路口、巷弄、橋道、要衝或朝著「煞方」的家宅正門前,豎立上刻「石敢當」三字石碑,以鎮壓不祥之物。[32] 石敢當上刻的文字,常見的有石敢當、泰山石敢當、石敢當止煞、佛號、道教符號等字樣,不勝枚舉。[33]
根據佛經所言,佛菩薩度化眾生各有善巧方便,一般歸為「相好光明度眾生、說法度眾生、神通度眾生、名號度眾生」四種因緣。其中以名號度眾生最為方便,因為佛號即為光明圓滿之本體,對佛本身來說,佛體的本身和祂的佛名是一如不二,若有眾生能夠至心稱念,即能得到佛願攝受。[34] 佛號即佛,佛教徒設立佛號即視之如佛般禮敬,混合民間信仰者更有將佛號設立碑位,虔心供奉。
漢傳佛教由於淨土宗的興盛,「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流傳甚廣,故在一些常發生車禍、災害或傳有鬼魅作祟的地方,便設有佛號的碑石建築物,[35] 如臺灣嘉義縣大林鎮之「阿彌陀公廟」,主祀刻有「南無阿彌陀佛」六字的大石碑位。[36]彰化縣溪州鄉的溪墘厝阿彌陀佛碑更是當地的信仰中心,每年正月十七都有大量的酬神戲來還願。

-------------------------------------------

天地君親師

家五種至尊的倫常。即天、地、國君、雙親、老師。

如見到在供台上或佛桌前有供奉天地君親師者,大概與宗教有關連,據我所知在一貫道當中有禮拜天地君親師,以示感恩之心。 
天、地、君、親、師,合稱五恩,為儒家五種至尊的倫常。即天、地、國君、雙親、老師。 
天—天覆恩(世間萬物皆沾天恩所長。) 
地—地載恩(培育萬物出生,而無有計較。) 
君—一國之君王、元首或總統,或一個公司之主持者。 
親—生我肉身之父母。 
師—包括傳道的明師,與傳授技藝學識給我們的老師。

中國民間祭祀的對象 。 舊時民間多設一 天地君親師牌位或條幅供奉於中堂。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聖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祭天地源於自然崇拜,中國古代以天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萬物,祭天地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於君權神授觀念。由於在封建社會君王是國家的象征,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國泰民安之意。祭親也就是祭祖 ,由原始的祖先崇拜發展而來 。祭 師 即祭聖人,源於祭聖賢的傳統,具體指作為萬世師表的孔子,也泛指孔子所開創的儒學傳統。天地君親師何時合並在一起祭祀已不可詳考 。在中國封 建社會末期 ,這一祭祀已遍及千家萬戶,具有肯定宗法關係、強化封建意識的作用。 
徐梓經過係統的曆史資料梳理,在《北京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發表學術文章《“天地君親師”源流考》。 
文章說:“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廣為流行,把它作為祭祀對象也已經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國家的名義,確定“天地君親師”的次序,並對其意義進行詮釋,特別突出了“師” 的地位和作用。民國時期,“天地君親師”又衍變出“天地國親師” 和“天地聖親師”兩種形式。

-----------------

堂屋裡張貼的福神牌位,寫著奉祀的“天地國親師位”。與我同行的嚴博士,生於帝都而居魔都,於此鄉俗頗感新鮮,向我問究竟。我能知道的也不多,答曰湘中習俗多如此,土家與漢人雜處,浸染既久,習俗自然漢化。但我平日所見者多寫作“天地君親師位”,這裡多是以“國”代“君”,未審其故
頃閱吾湘陳子展先生文,雲福神牌位以“國”代“君”,乃辛亥鼎革,咸與維新之舉。前歲辛亥百年,海內外開會紀念,總結革_命遺產,啁啾不已。殆以今日視前清,皇帝雖然是沒有了,帝王思想一仍其舊;皇宮依稀還屹立在霧霾中,寶鼎卻已隔海。能夠說得上遺產的,一百餘年傳至今日,這牌位上的“國”字,我想或許可以算一例。
錢賓四先生治思想史,曾問余英時先生“這五個字(天地君親師)連成一句,懸掛在家家戶戶的廳堂上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後來余先生著文《談“天地君親師”的起源》,把出現的時代大致定在了不早於13世紀中葉,而至少在明末已流行
錢先生是無錫人,余先生潛山人,可見“天地君親師”牌位在江蘇安徽都是有的。浙江自然也不例外,如魯迅曾經寫過“我家的正屋的中央,供著一塊牌位,用金字寫著必須絕對尊敬和服從的五位:'天地君親師'。” 
大概在清末民初,這習俗已經風行於全國。而吾鄉之俗又與此有別,幼時鄉居,每歲暮除夕之時,家家必買紅紙。恭恭敬敬寫好新牌位,大年初一張掛於堂上,點燭上香,祭拜如儀。書寫牌位的紅紙大約闊二尺,高三尺,上面不寫“天地君親師”,只寫郡望堂號,如“某堂上歷代宗親”、“某堂宗親位”,其左右偏上位置又分別小字斜書“左昭”、“右穆”,其下再書“九天司命”、“福祿財神”,左右兩緣寫吉祥聯語。聯語或與堂號有關,宣揚祖宗功績之類,如彭城堂的“彭城世澤”、“大漢家聲”皆習見之語。

----------------------

天:老天爺,上天.
地:土地爺
君:皇上,
親:父母
師:老師
合稱五聖.是我國民間供奉的"神",因為以前沒有照片,簡化下來就供奉牌位,用紅紙書寫,貼在木製的牌位上,擺在神龕裡,供家人祭拜:"天地君親師"之神位,要長年祭祀。
所謂"禮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先祖者類之本,君師者治之本。"
又說::"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上無君師,下無父子,夫是之謂至亂。"敬天地君親師,希望大家學仁義禮智信。
天地君親師神位一般一年除夕都要重寫一次。"天地"二字寫得很寬,取天寬地闊之意;"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須封嚴,不能留口,謂君子一言九鼎,不能亂開;"親"(親)字的目字不能封嚴,謂親不閉目;"師"(??)字不寫左邊上方之短撇,謂師不當撇(撇開)。反映出民間對五者神聖的崇拜。寫"天"必須站著寫,寫"地"則必須坐著寫。"地"不能大過"天","國"雖然不可大於"天",但最好看上去跟"地"一般大小,以示我國富有四海,率土之濱,莫非王土."親"與"師"則字體略小。舊社會,一般都寫的"天地君親師",民國後,我國君主制度廢除,民間遂將君字改為"國"字,成為"天地國親師",不過,現在是兩者並存

--------------------

天地君親師 
天地君親師,為中國儒教祭祀的對象,多設一天地君親師牌位或條幅供奉於中堂。為古代祭天地、祭祖、祭聖賢等民間祭祀的綜合,也是傳統敬天法祖、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觀念取向。
天地君親師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在西漢思想界和學術界頗為流行,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更在民間廣為流行。
祭天地源於自然崇拜,中國古代以天為至上神,主宰一切,以地配天,化育萬物,祭天地有順服天意,感謝造化之意。祭祀君王源於君權神授觀念。由於在封建社會君王是國家的象徵,故祭祀君王也有祈求國泰民安之意。祭親也就是祭祖,由原始的祖先崇拜發展而來。
天地君親師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依據,由於深入人心,對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產生巨大影響。

“天地君親師”五字成為人們長久以來祭拜的對象,充分地表現出儒教民眾對天地的感恩、對君師的尊重、對長輩的懷念之情。同時也體現出“中國民眾的敬天法地、孝親順長、忠君愛國、尊師重教的價值取向”。這幾個字正體現出中國民眾的終極關懷所在,是傳統社會中倫理道德合法性和合理性的依據,由於它的深入人心,對民眾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這也是正使得中國人不同於西方人,中國文化不同於西方文化。
  在四大文明古國中,只有中國的漢字流傳時間最久,作為一種象形文字的它有其深刻的含義。漢字書法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聲譽,在這裡對“天地君親師”五個字的寫法也極為之講究,“'天地'二字寫得很寬,取天寬地闊之意;'君'字下面的'口'字必須封嚴,謂君王一言九鼎,口不亂開;'親'(親)字中的'目'不能封嚴,謂親不閉目;'師'(師)字不寫左邊上方之短撇,謂師不當撇(撇開)。此外,還有所謂'人不奪天,地不離土,君不離口,親不閉目,師不掉巾'的說法” 。這種寫法形像地體現出中國漢字深刻的象徵意義,同時這種象徵意義也表露出儒家倫理對其深刻影響,對君王威嚴的敬畏,對親上長壽的祝愿,對教師角色的重視,對天地自然的感激,這都充分體現了儒家思想中“仁”、“孝”觀念。
天地君親師
天地君親師(5張)
 很顯然,人們對“天地君親師”的崇奉,體現出人們的精神信仰,即仁孝觀念,積極上進、尊重規律的入世心態。人們的這種焚香祭拜“天地君親師”牌位的現像有別於宗教祭拜,久而久之,這種行為就成為了民間的一種風俗習慣。
起源
“天地君親師”的思想發端於《國語》,形成於《荀子》。東漢時期,在《太平經》中就出現了形式整齊的“天地君父師”的說法。北宋初期,“天地君親師”的表達方式已經正式出現。明朝後期以來,崇奉“天地君親師”在民間廣為流行,把它作為祭祀對像也已經比較普遍。清雍正初年,第一次以帝王和國家的名義,確定“天地君親師”的次序,並對其意義進行了詮釋,特別突出了'師'的地位和作用。從此,“天地君親師”就成為風行全國的祭祀對象。
  通過徐梓先生的這段話,就可以很明了地得知“天地君親師”牌位的起源與儒家思想有著莫大的關係,與此同時,官方對“天地君親師”的極力推崇,說明了“天地君親師”這一價值系統有利於當時政府對社會的管理,以此從思想上穩定社會秩序,由此觀之,這一價值體係對當今社會也有很大的參考借鑒意義。
  《國語》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的所著,其中有這樣的記載:“民性於三,事之如一。父生之,師教之,君食之。非父不生,非食不長,非教不知生之族也,故壹事之”。在這里左丘明沒有提到“天”和“地”,卻是著重說明了“君”、“親”、“師”三者的意義,正所謂“民性於三,事之如一”。後來的荀子在《荀子》中有講到“天”和“地”,並且對“天地君親師”五者做了闡述,正如《荀子·禮論》中記載:“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類之本也;君師者,治之本也。無天地惡生,無先祖惡出,無君師惡治,三者偏亡,則無安人。故禮,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由此可見“天地君親師”的觀念可以一直追溯到荀子所在的戰國時期,著名國學大師錢穆先生曾指出:“天地君親師五字,始見荀子書中。此下兩千年,五字深入人心,常掛口頭。其在中國文化、中國人生中之意義價值之重大,自可想像”。
天地君親師

在古代人的印像中,天是人間禍福的主宰,也是自然的支配者。天在能給人福澤的同時,也能給人災難,能降雨使得人們豐收,也能不降雨讓人們遭到飢荒。“地者萬物之本源,諸生之根源也”,大地上生長的萬物能夠供應人們的衣食住行,故有“大地母親”之說。人們是天地所生所養,天姓父地姓母,天無日月,就無晝夜、四季的交替,沒有陰陽的交替,大地上的萬物又怎能生長呢?班固在《白虎通義》中記載道:“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穀不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也,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古有國者必立社稷,社稷代表國家,以社稷的存亡,示國家之存亡”。這足以說明古人概念中的“天”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

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恰切不過的了。在易經中,乾主要是說天,有天父的含義;坤則主要說地,有地母的含義。在我們的實際感覺中,天就像一位嚴父,地就像一位慈母。地球這位無比偉大的母親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恩澤,卻從未向我們索取過一絲回報。因此,中國民間以祭拜土地神的方式,以表達對大地的敬仰。土地神也是中國民間信仰普遍的神之一,主要流行於漢族地區,部分受漢文化影響的民族也有信仰。土地神還屬於民間信仰中的地方保護神,是具有福德的善鬼神;在中國大陸,中華民國時期及之前,凡有漢人群居住的地方就有供奉土地神的情景。而現代祭祀土地神,多屬於祈福、求財、保平安、保農業收成之意。

從傳說中的伏羲女媧開始,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到文、武、周公,這些人都是歷史的有道明君,把人們從茹毛飲血的蠻荒時代引導至人類文明時代,發明了各種生活工具,提高了生活質量,奠定了人倫大綱,為人類社會文明的發展,做了巨大的貢獻。據說伏羲女媧制定人倫夫妻大綱,成為人倫之祖;炎帝嘗百草,一天能遇上五十種毒,神而化之,從而發明了中草藥,直到今天人們都在使用;黃帝所著的真宗修身養性之道,發明的醫理和針灸流傳世界使用到今;大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這種大公無私的精神,正是人們學習的榜樣;周文王發明的農曆,二十四節氣,一直沿用至今,對中國這樣的農業大國的貢獻是毋庸置疑的;“周公之禮,國與國交,大禮三百,人與人交,威儀三千,成為社會穩步發展的保障”,現代的人與人之間,還是得用禮來維持人際關係,國與國之間,還是得用禮來維持著國家之間的交往。

進入人倫者為親,旁系的不說,直系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劃分,它屬於孝悌仁義的範疇,也就是說,對長輩要孝順,對同輩要友好,對朋友要寬容,對晚輩要慈愛,夫妻之間要有禮遇。在這裡不說血親,只說朋友。朋友雖不是血親,但勝似血親。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也是分層次的,有刎頸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神交、至交等等,還有酒肉之交。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朋友講究的是交心、知心。朋友相親,如同男女相愛,愛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反目成仇的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古人說,對朋友要講仁義,要相互寬容、諒解、忠信、尊重。還有諍友,是說還要相互批評幫助。古人的論友、交友之道,很值得今人學習。
人的至親者即是父母,父母就是子女的天和地,中國二十四孝的故事是家喻戶曉的,這就是教育為人子女應當孝順父母。以至於《孝經》中有言“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損傷,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這些正說明中國傳統孝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而孝正是儒家的中心思想之一,他的傳承得益於儒家思想的不斷傳播。

如果說父母孕育了人的肉體,那麼師就培育了人的心靈。這個師不僅僅是傳授文化知識的教師,而且也指心靈根源的精神導師。然而在古代這個“師”更多的指歷代明君,如伏羲、炎帝、黃帝、堯、舜、禹、湯、周公、孔子。因為他們的德服眾人,功績使得後人受益,比如人們都熟知周文王的故事,“文王身體力行,為人君,止於仁;為人臣,止於敬;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與國人交,止於信”。孔子也在《大學》中說:“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他給人們立下了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人生觀。這些道理都是社會繁榮,國家穩定,民族昌盛的基石。
相關傳說
據史料記載:明朝永樂年間(約公元1404年),三朝元老賈宰相七十大壽。曾以“神童”著稱,14歲入朝的翰林學士解縉,對明成祖說:“卑職要送一件寶物給賈宰相,讓他們家世世代代頂禮膜拜”。
明成祖覺得解縉說話太狂妄,便半真半假地說:“那麼,我們不妨打個賭。” 解縉問:“不知聖上有何賭法”,明成祖說:“我要讓你那件寶物根本擺不上正堂”。解縉也毫不示弱地說:“我不僅要擺在正中間,而且要人人向他打躬作揖!”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賈宰相的壽誕之日轉眼就到了。明成祖考慮再三,親筆寫了個米筷那麼大的“壽”字,令人用金片連夜趕製出來。第二天天剛亮,就派人送到了賈府。賈宰相見萬歲送來如此貴重的禮物,真是受寵若驚,立即擺香案跪接,並披紅掛彩,將金壽字擺在堂屋中間,還特地在兩旁各點燃一支紅燭以示尊重。明成祖心想:做壽的時候送“金”字,又是朕御筆親書,這是任何礼品也不能替代的,看來這次與解縉打賭是萬無一失了。
解縉姍姍來遲
早飯後,明成祖為了能親眼看看解縉花招,竟不顧“君不拜臣”的禮節,早早便起駕來到賈府。誰知來賀壽的文武官都到了,卻一直不見解縉露面,眼看拜壽儀式即將開始,解縉才姍姍來遲。更奇怪的是他竟什麼禮物也沒有帶,進門之後,首先拜見萬歲說:“不知聖駕來臨,有失君臣之禮,萬望恕叩”。明成祖說:“不知者不為過,只是一年前愛卿與朕打賭之事,……”。萬歲話音剛落,解縉馬上就說:“與聖打賭之事卑職拳拳在心,豈敢有忘”。“既然不敢忘,卻為何孤身獨影而來,兩袖清風而至,莫非愛卿會變戲法不成?”一席話說得文武百官哈哈大笑。賈宰相更是不失時機地戲落道:“ 解學士不是說要送一件讓老朽全家子孫萬代頂禮膜拜的貴重禮物嗎,想必是怕把萬歲爺的金壽字比下去了,才不敢拿出來吧?”賈宰相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群臣們的戲笑聲給打斷了。
明成祖見解縉沉默不語,又不無憐惜地說:“解學士既然認輸,眾愛卿就別再難為他了,還是快飲酒賀壽吧。”賈宰相本想趁此機會將解縉戲落一番,見萬歲開了金口,也只得很不情願地坐到那把早已準備好的太師椅上,準備接受兒孫和下屬、家人們的禮拜。
哪料到主持司儀,剛剛說了一句“開始拜壽”,解縉卻一步上前,制止道:“且慢!”說著從袖筒裡抽出小半卷紅紙,隨即往堂屋後牆的正中央一貼說:“還是先拜拜祖宗牌位再說吧!”賈宰相抬頭一看,只見解縉說的所謂“祖宗牌位”不過是在紅紙上寫著三行字。中間寫的是:“天地君親師位”六個大字,左右寫的是:“賈氏堂上宗祖”和“九天東廚司命”兩行小字,便冷笑一聲說:“什麼祖宗牌位?顧名思義,祖宗牌位就應以'賈氏堂上宗祖'六個字為主”。
解縉不以為然地說:“有道是:天生我,地載我,君管我,親養我,師教我。請問賈大人,難道你'賈氏堂上宗祖',能大於天地,高於君主麼?更何況賈氏堂上宗祖同樣是父母養的,老師教的,未必他們可以不尊重父母雙親?不敬重教誨自己的師長麼?”
不愧為三朝元老
一席話,問得賈宰相瞠目結舌,無言以對。不得不點頭稱是,但他也不愧為三朝元老,話鋒一轉;又問:“這'天地君親師'的位置擺在正中間就算是理所當然吧!不過,我賈氏堂上宗祖,按照“右為尊上之位的慣例,擺在右邊總該是名正言順的吧!為什麼非要擺在左邊呢? ”
解縉沒有正面回答賈宰相的問話,而是反問道:“請問賈大人,還記不記得臘月二十四送九天東廚司命,也就是送灶王菩薩上天時的那副對聯麼?”賈宰相想都沒有想,便回答說:“當然記得,上聯是:上天言好事,下聯是:下界道吉祥。橫批是:一家之主。”解縉緊接著又追問了一句:“請問這一家之主,應不應該享受'尊上之位'呢?”沒等別人回答,又接著說:“灶神是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家家戶戶,無不供奉,難道還不如你一姓之宗祖麼?!”
磕頭如像雞啄米
那時候,人們都說灶王爺能上通天界,下統五行,主人壽命,賜人福祿,因此,誰也不敢怠慢。賈宰相雖然是身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卻也不敢不敬重灶王爺啊! 解縉的這一手絕招,實在使明成祖始料不及。皇帝再大也只能是“天子”而已,而對“天地乾坤”,和“九天東廚司命”,他仍然是小巫見大巫,不得不將那金字壽搬到一邊,帶頭拜起天父、地母和司命爹爹來,賈宰相和文武百官見萬歲都對著解縉送來的“壽禮”打躬作揖,那還敢說半個不字,一個個磕頭如像雞啄米。
將解縉貶至廣西
賈宰相見自己的一場隆重的“ 古稀 ”之壽,就這樣被解縉輕而易舉地攪亂了,真是啞巴吃黃蓮,有苦說不出。解縉雖然取勝了,卻因此得罪了皇帝。永樂五年(1407年),明成祖果然以“洩禁中語”和“廷試讀卷不公”為藉口,將解縉貶至廣西。三年後,又以“無人臣之禮”的罪名將解縉捕入獄中,並派人將其殺害。
祖宗牌位的來歷
解縉雖然被殺,而他所獨自設計的祖宗牌位卻沒有人敢更改,所以,從此以後,祖宗牌位仍然寫著:“天地君親師位”、“九天東廚司命”和“某氏堂上宗祖”三行字,這就是祖宗牌位的來歷。

----------------

“天地君親師”的作為中華民族祭祀對象的曆史悠久。從而鑄成一個民族的“天地君親師”文化體係,其形成的意識形態和思想道德規範,已滲透在中華民族家教家傳的言行舉止中。 
天地君親師

天 
  中國人對天有著極大的敬畏,把人力不可主宰、無法改變的一切都歸結於天,創造了天命、天意、天道、天然、蒼天、老天、天神、天子等等詞彙,從骨子裏認為生男生女,富貴貧窮,升遷遭貶,得意落魄,得到失去,意外收獲,在劫難逃……都是上天的意誌,上天的安排,天定了的事情。天既是指天空、宇宙,又是指抽象神秘的神靈。天的確是神秘可畏的。且不說是否有神靈存在,僅它的廣大浩淼、遙不可及,就足以令人望天興歎了。然而,天也有不大的時候。有句話說得好:比地大的是海,比海大的是天,比天大的是人的胸懷。物質的天,是自然形成的;精神的天,卻是人類創造的。人創造了精神的天,又反過來去跪拜精神的天,人卻不知道他是在跪拜自己! 
  地 
  人類的一切生存所需都取之於地,把大地比作母親,是再恰切不過的了。在易經中,乾主要是說天,有天父的含義;坤則主要說地,有地母的含義。在我們的實際感覺中,天就象一位嚴父,地就象一位慈母。地球這位無比偉大的母親給了我們太多太多的恩澤,卻從未向我們索取過一絲回報。而我們對天的敬畏,卻遠遠超出了對地的敬畏;豈止有敬畏,還肆無忌憚地去糟踐她,毀壞她的美麗容貌,挖空她的心肝腸肺,汙染她的血液脈絡,肢解她的軀體……我們忤逆不孝啊!我們把大地劃分為若幹界塊,把她交給廟破位卑的土地神去管理,土地神也在為她而哭泣。倘若不信,你到農村的土地廟裏去看看吧,它的眼淚早已幹涸了,隻剩下兩個無珠的空洞。 
  君 
  亞聖孟子有著濃厚的民本意識,他說: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一個偉大的理論,一個光輝的思想,一個美好的願望。然而,在數千年的曆史長河中,為人主、為人王的君,何時輕過?他們重得不能再重了,以至於需要普天之下的老百姓去抬他們。一個“群”字,便可說明問題。“群”的異體字,君在羊的上邊,眾多的羊一般的老百姓,是君在牧放他們、驅使他們、宰割他們。為奪得一個君字,子可以弑父,弟可以殺兄,無數次的改朝換代,無數次的暴力革命,用無數的老百姓的人頭去換取,屍骨成山,血流成河,一次次的積累,一次次的破壞,直到天昏地暗還不罷休。這個君輕嗎?它是所有的人頭、所有的鮮血、所有的財富相加的總重量! 
  親 
  進入人倫者為親,旁係的不說,直係的就有很多。按照儒家的劃分,它屬於孝悌仁義的範疇,也就是說,對長輩要孝順,對同輩要友好,對朋友要寬容,對晚輩要慈愛,夫妻之間要有禮遇。在這裏不說血親,隻說朋友。朋友雖不是血親,但勝似血親。俗話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朋友也是分層次的,有刎頸之交、八拜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患難之交、神交、至交等等,還有酒肉之交。人以群分,物以類聚。朋友講究的是交心、知心。朋友相親,如同男女相愛,愛和恨的程度是呈正比的,反目成仇的往往是最要好的朋友。因此古人說,對朋友要講仁義,要相互寬容、諒解、忠信、尊重。還有諍友,是說還要相互批評幫助。古人的論友、交友之道,很值得今人學習。

----------------------------

eac4b74543a982269e29b6498c82b9014b90ebf0b21c8701a18b87d6cc42bca00f0828381f30fd0929381f30e924b899db38e8a368061d950a7bf621caef76094b36acafe2e407677ad98d1001e99c21bba1cd11728b4710a4286c57c5cec3fdfc032321d52a2834349b033bf0666d4113ce36d3d439bdbb3801213fb80e7bec81dd927a292eb9389b506b22p80752231039280540_o2016-10-18_0902282016-10-18_0902452016-10-18_0903002016-10-18_0903162016-10-18_0903322016-10-18_090344  

此六字的書寫法則,乃是

***> >天不干上即書寫天字時,其左邊一撇,不可觸及上面一橫,以表示敬天之意. 

***> >地不離土就是於書寫地字時右旁也字的起橫,必得與左旁土字的下橫相連.不可分而為二,此乃表示對生產事業和民食問題的重視.*

***> >君不開口就是書寫君字時.下面之口字,須予以緊閉此時既暗示為君者必謹言慎行,再引申為臣民者不可因君令之不及,而稍有輕忽冒瀆之意*

***> >親不閉目就是書寫親字時,右則上截之目字,必於其左上角略留空隙,而不可全予閉塞,以表示欲親永存之意 .*

***> > 師不並排就是書寫師字時,其左旁之吕必較右帀為高,不可予以齊排並列,以表示尊卑之有別  *

***> >位不隔人就是書寫位字時,右側立字之下橫,必與左側人字之下垂相連,不可使其彼此隔絕,以表示一切皆由因人而立之意.

------------------------

圖片搜尋結果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天地君親師牌位的正確寫法 - https://goo.gl/iiB0Qr

圖片搜尋結果

---------------------------------------

觀音媽聯

圖片搜尋結果

閩南漢人的家庭正廳,必設「觀音媽漆仔」,是「列位正神」的象徵體。「觀音媽」就是觀音佛祖,所以民間也稱觀音為佛祖或「佛祖媽」,這種漆畫則稱「佛祖漆仔」,有此陳設的家庭,一定是佛道皆拜之通俗信仰者。
燒金化紙祭拜神佛,酒過三巡之後,必燒紙錢以示奉獻。不同神祇用不同的紙錢,大抵神佛用「金紙」,「拜天公」要燒「天公金」,「拜公媽」要燒「九金」,而陰神則用「銀紙」。〈郭博州攝〉 

life-2e  圖片搜尋結果

-----------------------------------------------------------------------------------

450px-Kuan-Yin-Picture  

觀音媽聯,又稱觀音彩、佛祖彩、神明彩、觀音漆、佛祖漆、神明漆等,為台灣家庭、神明廳、佛堂擺設中相當普遍盛行的祭拜用神明繪像。今即使於台灣都會區的公寓或大樓,該繪像擺設仍常置於客廳,並通常會釘於吉位牆壁上。因為該神明繪像最主要及最上方圖像為觀世音菩薩,因此以觀音彩名之。
台灣之觀音彩本無一定格式,有單繪觀音像的,也有繪觀音及善才龍女的,也有不繪觀音,而繪其他神祇的,如安溪諸聖圖。
近現代因印刷技巧等因素,繪像圖案漸趨一致。其中除了觀世音及旁祀善才龍女外,尚有多尊台灣佛道教徒所信仰的神祇。

 

另外,觀音彩仔兩側通常會加裝文字對聯,觀音彩的本身材質常是木材或壓克力,上面偶會覆蓋防塵用玻璃。

 

屬於移民社會的台灣,其觀音信仰多源自中國閩南的泉州、漳州兩地,其發展軌跡與持色,與台灣佛教十分相近,都受其民間信仰影響甚深。
一般來說,觀音菩薩慈悲靈應、廣度世人的形象深植民心,閩南、台灣民間信仰者仍多主祀、旁祀觀音菩薩,觀音菩薩亦是佛教、道教均祭祀之神明。基於此理由,以觀音為主,旁祀民間諸神的祭祀用繪像,就此因應而生。而此繪像以觀音為最主要神祇,所以稱為觀音彩仔。
台灣觀音信仰中的主神觀音,常被稱為觀音佛祖、觀音菩薩、觀音媽、觀音大士、觀世音等,其形象通常為女性,另外,也有所謂的千手觀音。也因被稱為觀音佛祖,有時甚至直接簡稱為「佛祖」,而此「佛祖」這個稱呼,在台灣常與釋迦牟尼佛相混淆。
規格與設置
觀音彩繪像的大小長寬並無制式的尺寸,通常會依神案所使用的神明桌寬度而增減。例如上座寬5.8台尺的神明桌,連同兩側文字對聯的觀音彩則約也是5.8台尺左右。除此,近現代觀音彩亦會斟酌是否放置公媽(祖先)彩或公媽牌位而增減長寬尺寸。一般來說,公媽彩祭祀裝置不得侵犯觀音彩。
除了平面式神桌外,觀音彩亦有配合神龕式神案專用的、不必固定於牆壁上之標準制式化規格繪像。因為有溝條、抽屜式接條、邊條且不用考慮造字吉祥禁忌,因此深受歡迎,今觀音彩仔以此種為大宗。
觀音彩圖樣
單一觀音像
觀音彩於台灣日治時期之前即出現,根據台灣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早期觀音彩顯示,只有簡略的觀音菩薩黑白繪像。如今亦有僅繪觀世音菩薩單一像者,或配有善才龍女。
家堂五神
今於台灣最普遍通行的觀音彩為彩繪作品,其所繪製的神祇大多為家堂五神。繪有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關公、土地公、灶君。
常見的神祇排列方式,由上至下,由左至右為:
龍女-觀音菩薩旁祀神祇
觀世音菩薩-佛教大菩薩,聞聲救苦,普渡女像,頭有光環,頭部兩側有寶瓶、柳條、念珠、經書及喜鵲等
善財童子-觀音菩薩旁祀神祇
順風耳—天上聖母旁祀神祇
天上聖母-即知名海神媽祖
千里眼-天上聖母旁祀神祇
周倉-關公旁祀神祇
關聖帝君—即三國名將關羽
關平-關公旁祀神祇
福德正神-即土地公
灶君-即灶神
變格
家堂三神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下層土地公、灶君。
家堂四神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中層繪有天上聖母,下層土地公、灶君。
家堂五神另版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中層繪有天上聖母與玄天上帝,下層土地公、灶君。
家堂六神
上層繪有觀世音菩薩,中層繪有天上聖母、玄天上帝、關聖帝君,下層土地公、灶君。
安溪諸聖
主條目:安溪諸聖圖
安溪諸聖圖,是福建省泉州安溪人所崇奉的諸多神祇的合繪。通常,上層有清水祖師與張、黃、蘇、李(另說:趙、王、蘇、李)四大護法神,中層繪顯應祖師於中央,一邊繪雙忠、雷萬春、南霽雲等神,另一邊繪有法主真君三兄弟,下層繪有安溪城隍、文武判官、陰陽司等諸司爺、范謝將軍與土地神等。
三寶佛圖
受到日本佛教曼荼羅影響,臺灣也有人繪畫諸佛菩薩形象以奉祀,以上首為三寶佛,故稱。上層為釋迦牟尼佛、配祀迦葉尊者、阿難尊者,兩側為藥師佛與阿彌陀佛;中層上方繪畫觀音菩薩,配祀韋馱菩薩、伽藍菩薩,一側為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另側為虛空藏菩薩、地藏王菩薩:中層下方為彌勒菩薩,配祀四大天王。下層為不動明王、穢跡金剛。
其他
為了配合佛堂擺設等因素,觀音彩仔兩側通常會加裝文字對聯。若為普通信徒,有時也會配合神桌上的公媽神位及公媽爐加上公媽彩。若是住家,在觀音彩旁,有時也會加上公媽彩。公媽(祖先)彩一般是繪有福祿壽三仙的,也有單寫一個金色或紅色「壽」字的;甚至為佛教化,而繪有救度冥府的地藏菩薩立像的。
供奉觀音彩仔之台灣信徒於平日並不移動或大幅擦拭觀音彩,只會於膜拜請示後,略為小幅度清潔。農曆年底送神到除夕期間,則會擇日由家中男子登上神桌,將觀音彩連同神案加以清理。

1433768019-785207568_n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2015.05.30-大樹:姑婆寮莊家古厝梅魁 @ 白小明旅遊誌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wzwaii

------------------------------

正廳改善運動/中央為神宮大麻,右邊為諸神社之神符,左邊則奉安祖靈靈代/1937年以後開展「台灣 人家庭正廳改善」運動以及「寺廟整理」運動 @ 姜朝鳳宗族 :: 痞客邦 PIXNET :: - https://goo.gl/8xKwox

日本時代,正廳改善

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圖片搜尋結果

神札、神宮大麻、神棚 & お守り(御守) & 御朱印-1 @ 神社殘跡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s://goo.gl/0Am0jK

284474439_m284435801_m284430932_m  

===========================

f_10995360_1 (1)  

圖片搜尋結果


天地君親師 詞語解釋
君,皇上;親,雙親。 舊時教育子弟,供一木牌,上寫此五字,表示此五者依次為人生最須尊崇、服從者。 儒家五種至尊的倫常。 即天、地、國君、雙親、老師。

2022-09-02_143744

君親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