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基隆義重町(今義二路)老照片 | 台灣回憶探險團 - http://goo.gl/ouhZbs
日治基隆義重町(今義二路)老照片
令人無法想像的基隆。
– 日治基隆義重町(今義二路)老照片
義重町是臺灣日治時期臺北州基隆市的一個町,名稱來自清朝時的「義重橋街」,1903年時先改為土名「義重橋」,1931年7月21日公告設置義重町,同年10月1日正式改制[1][2]。1937年改名為中一區,1941年又改名為義重區。戰後隸屬第三區。今屬基隆市中正區德義里(一至三丁目)、正義里(三丁目及四丁目)、信義里(四丁目及五丁目)和義重里(六丁目)。
義重町,攝於日本時代
町內設施
基隆神社
臺灣總督府立基隆醫院(今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
基隆警察署
真宗派光尊寺(今佛光山極樂寺)
參考文獻
劉澤民. 〈臺灣市街町名改正之探討─以臺灣總督府檔案相關資料為範圍〉. 《臺灣地名研究成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2008年12月: 150-152、192頁. ISBN 978-986-01-6942-3.
《臺灣總督府府報》〈府令第四十三號〉,1931年7月21日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 - http://goo.gl/jyH5xh
中文題(譯)名 基隆港哨船頭義重橋道路
其他題名 基隆港哨船頭義重橋通
其他題名 Street of Gizhubashi Kyirun.
系列名稱 日據時期臺灣地區明信片
攝影者
繪圖者
時間 時期 日治時期(1895-1945)
日期
地點 國家 中華民國
城市
地名
圖像格式 色彩 彩色
數量 1張
尺寸 91×140(mm)
主題類別 民居、宗祠、老街
發行者 藤倉
發行地
臺北
發行時間
約1920年代
中文題(譯)名 (臺灣)基隆 義重町道路
其他題名 (臺灣)基隆 義重町通り
其他題名 Gijucho Street, Keelung, Formosa.
系列名稱 日據時期臺灣地區明信片
攝影者
繪圖者
時間 時期 日治時期(1895-1945)
日期
地點 國家 中華民國
城市 基隆市中正區
地名
圖像格式 色彩 彩色
數量 1張
尺寸 88×139(mm)
主題類別 民居、宗祠、老街
發行者 臺灣生蕃屋本店
發行地
臺北
發行時間
約1930年代
中文題(譯)名 (臺灣)基隆 義重町道路
其他題名 (臺灣)基隆 義重町通り
其他題名 Gijucho Street, Keelung, Formosa.
系列名稱 日據時期臺灣地區明信片
攝影者
繪圖者
時間 時期 日治時期(1895-1945)
日期
地點 國家 中華民國
城市 基隆市中正區
地名
圖像格式 色彩 彩色
數量 1張
尺寸 88×139(mm)
主題類別 民居、宗祠、老街
發行者 生蕃屋本店
發行地
臺北
發行時間
約1920年代
DigiCollage4 - http://goo.gl/XoG8ne
---------------------------------------
基隆 義重町 新風華 @ 時 空 旅 人 :: 隨意窩 Xuite日誌 - http://goo.gl/cDyHab
基隆市區(義重町通)
05.基隆交通
基隆是台灣北部第一商港,而且是要塞司令部的所在地。
自從前年(1932)以來, 基隆港濬深海口,增築碼頭,使大輪船可以出入停泊。
日本郵船、大阪商船都有定期航線,除福州、廈門每週一次的航班之外, 並可直通香港、菲律賓、上海、青島、天津、大連、及日本各口岸。 其餘則須由上述的各港口再轉乘兩公司其它航線的輪船。
基隆全市人口還不到十萬人,然而交通、教育、衛生、慈善機構,種種設備,應有盡有。從廈門到基隆, 一水之隔,一夜的行程,感覺兩地氣象截然不同。
由基隆往全台首府的台北市,有火車、電車、長途汽車,每半小時一開,約一小時可達。 林梧村預約叫客汽車(日本稱汽車為「自動(人+動)」車,而腳踏車名為「自轉車」。), 除司機以外,一輛車可以乘坐五名乘客,每人車資僅五角。 沿途所見的鄉村風景,農家外觀與閩南的漳州、泉州等地完全一樣,只是公共建築及都市的外觀,都已成為日本建築風格了。
義重町街道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 2001.008.0081.0022
尺寸: 16.5 * 12.1 CM
外文名稱: 義重町通り(基隆市)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 西元1933~1937
年代描述: 相簿發行年代約1933-1937年
類別一: 圖書文獻類 - 照片與相簿 - 名勝史蹟 - 建築
創作者/製造者: 不詳
產地源始/
製造地: 不詳
關鍵詞: 基隆市、哨船頭、義二路、街屋
文物描述: 1.《臺灣寫真大觀》編號22之黑白照片,影像內容為基隆市義重町(今義二路與信二路一帶)商業街,商店林立的市街景象。 2.照片左側貼有說明文字:「(22)義重町通り(基隆市) 市は本島最北端の商港都市にして、大小船舶輻輳の處。又雨の市として有名だある。即ち寫真は市の北東に位する義重町通りである。」(譯:基隆市是本島最北邊的商港都市、大小船隻聚集之處。又以下雨的都市聞名。這張照片是位於市區東北方的義重町街道。) 3.義重町街道,位於今日基隆市哨船頭、義二路一帶。清領時期政府曾於基隆設塘汛,可瞭望港外,是巡邏或監視船集結的碼頭,稱為「哨船頭」。清代開墾初期,原來基隆田寮港河出口處河水漫流,為一片塗灘,大基隆區(指現仁愛區)與哨船頭區的往來,須靠渡船交通,後架設木橋以便利行人,此橋名為「義重橋」。 日本領臺後,開始於基隆地區開闢新市街,並整理田寮河築成運河,填築浮洲淺灘,大規模興建官衙、金融機構等,市區街衢整齊。1931(昭和6)年10月,哨船頭改訂地名,沿海岸一帶改為日新町,分七丁目,中心街道沿山一帶為義重町,分六丁目,是當時基隆港邊繁華的商業街。
參考資料: 1.義重町街道(基隆市),臺灣記憶日治時期臺灣寫真,國家圖書館,2014/08/22。
編目者: 張淑卿
編目日期: 2014/08/22
---------------------------
1. 臺灣總督府
2. 台北表町通り
3. 臺北榮町通り
4. 基隆義重町通
5. 臺中大正町通り
6. 嘉義北門外通り
7. 臺南州廳
8. 高雄銀座通り
--------------------------------
日本攝影師公開近40年前年輕時到台灣拍的照片,復古街景美到讓人想搭上時光機回到過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