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北港曾有客家族群 古契約曝光

2018-01-22 14:44聯合晚報 記者蔡維斌/雲林報導
雲林縣北港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不僅是藝術展館,館主吳春塘更典藏一批清乾隆到日據年間約280餘年的古笨港土地買賣古文書,還被收錄在「台灣文獻」期刊,見證笨港土地交易和戶籍遷動的史實,更難得的是專家從中研究發現,劉厝里(庄)曾是客家庄,進而推論在乾隆前期曾有客家族落籍笨港,讓這批文件彌足珍貴。
北港鎮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典藏有清乾隆到日據年間的契約書,被登錄到台灣文獻期刊...
北港鎮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典藏有清乾隆到日據年間的契約書,被登錄到台灣文獻期刊,見證早年地方土地買賣和戶籍遷動歷史,十分珍貴。 記者蔡維斌/攝影
吳春塘的妻子徐淑珠說,這批土地買賣契約和古地契約有20多件,是公公吳塗水留下來,原先家人不以為意,差一點淪為回收資源,幸在6、7年前創立生活館、整理物品時,細看這批破舊文書,才發現竟是清代的書類,才在物產館中設立專櫃保存並供人觀賞。
這批古文書年代,從清朝乾隆9年(1744年)至日據大正9年(1920年),前後達 177年之久。見證了早年土地交易及貨幣種類與幣值的演變。
除了印證笨港土地交易史,這些古文書更有一項重大發現,是許多研究笨港史書不曾發現的歷史,徐淑珠說,曾有一年,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副館長劉澤民來訪,看到這批古文書甚感驚喜,就複製收錄在「台灣文獻」期刊,且研究後發現這批契約中出現「劉屋庄」地名。
文獻館學者認為,台灣新竹關西、新埔與新豐、台中東勢有「劉屋庄」,全是客家庄,為何以河洛人為主的笨港,也出現「劉屋庄」,經進一步以其他史冊典籍考證,證實劉厝庄清朝曾是客家庄,這項發現顛覆許多人的認知,就連北港人都不知道劉厝庄曾有客族落籍
只可惜,學者沒有進一步考究出客家族後來如何遷出「劉屋庄」,變成現在的河洛庄,吳春塘很感恩祖先細心保留這批「古董公文」,讓後人可從中探索劉厝過往歷史。


2018年01月06日 04:10 中國時報 許素惠/雲林報導
雲林北港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主人吳春塘典藏一批古早笨港地區土地買賣契約及地契等古文書,最早可追溯到清代乾隆初期1744年,距今280餘年,被列入《台灣文獻》;專家還從中研究發現,劉厝里(庄)曾是客家庄,推論在乾隆前期變成河洛庄,但原因難考。
吳春塘的妻子徐淑珠指出,該批土地買賣契約有20多件,是當地劉厝庄早期的文書,都是公公吳塗水留下來的,家人原本不以為意,6、7年前創立生活館時整理出來,細探發現,很多張竟然都是清朝時候的,才仔細製作專櫃保存。
徐淑珠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副館長劉澤民有次來訪,發現這批古文書大為驚喜,便複製入列《台灣文獻》中。由於契約中對劉厝庄地名另有「劉屋庄」,根據劉澤民等學者考證研究,台灣新竹關西、新埔與新豐、台中東勢都有「劉屋庄」,全是客家庄,加上其他史冊典籍證實劉厝庄清朝曾是客家庄,顛覆許多人的認知,就連北港人都不知道劉厝庄曾有客籍入墾。
吳春塘夫婦珍藏的古文書從清朝乾隆9年(1744年)至日據大正9年(1920年),前後達177年之久,還見證了貨幣種類與幣值的演變,最早使用銀兩,至乾隆時期則使用劍銀、花邊銀,嘉慶以後以佛(面)銀為主,貨幣與銀兩的兌率也隨時間而有變化。
吳春塘表示,學者專家雖然沒有考究出劉厝庄為何從客家庄變成河洛庄,但從中觀察到劉厝過往歷史,很感恩父祖先公細心保留傳承這些「古董」,讓後代人在探討過往地域開發、家族發展、社會經濟、宗法制度等時,發揮了相當的功用。

北港曾有客家族群落籍!這批古契約文書是見證
分享留言列印
A-A+
2018-01-22 10:26聯合報 記者蔡維斌╱即時報導
北港鎮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典藏有清乾隆到日治年間的契約書,被登錄到台灣文獻期刊...
北港鎮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典藏有清乾隆到日治年間的契約書,被登錄到台灣文獻期刊中,見證早年地方土地買賣和戶籍遷動歷史,十分珍貴。記者蔡維斌/攝影
雲林縣北港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不僅是藝術展館,館主吳春塘更典藏一批清乾隆到日據年間約280餘年的古笨港土地買賣古文書,還被收錄在「台灣文獻」期刊,見證笨港土地交易和戶籍遷動的史實,更難得的是專家從中研究發現,劉厝里(庄)曾是客家庄,進而推論在乾隆前期曾有客家族落籍笨港,讓這批文件彌足珍貴。
吳春塘的妻子徐淑珠說,這批土地買賣契約和古地契約有20多件,是公公吳塗水留下來,原先家人不以為意,差一點淪為回收資源,幸在6、7年前創立生活館、整理物品時,細看這批破舊文書,才發現竟是清代的書類,才在物產館中設立專櫃保存並供人觀賞。
這批古文書年代,從清朝乾隆9年(1744年)至日據大正9年(1920年),前後達 177年之久。見證了早年土地交易及貨幣種類與幣值的演變。
除了印證笨港土地交易史,這些古文書更有一項重大發現,是許多研究笨港史書不曾發現的歷史,徐淑珠說,曾有一年,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副館長劉澤民來訪,看到這批古文書甚感驚喜,就複製收錄在「台灣文獻」期刊,且研究後發現這批契約中出現「劉屋庄」地名。
文獻館學者認為,台灣新竹關西、新埔與新豐、台中東勢有「劉屋庄」,全是客家庄,為何以河洛人為主的笨港,也出現「劉屋庄」,經進一步以其他史冊典籍考證,證實劉厝庄清朝曾是客家庄,這項發現顛覆許多人的認知,就連北港人都不知道劉厝庄曾有客族落籍。
只可惜,學者沒有進一步考究出客家族後來如何遷出「劉屋庄」,變成現在的河洛庄,吳春塘很感恩祖先細心保留這批「古董公文」,讓後人可從中探索劉厝過往歷史。
北港鎮劉厝里「北港春生活館」典藏有清乾隆到日據年間的契約書,被登錄到台灣文獻期刊...


【考古台灣】古笨港遺址 看不見的河港城市
www.rhythmsmonthly.com查看原始檔
撰文/陳歆怡(經典雜誌撰述)【考古台灣】古笨港遺址 看不見的河港城市 – - http://goo.gl/RoXcHQ

 


點擊圖片放大


笨港曾是清代台灣西海岸的第二大河港↑ 十八世紀的笨港曾是清代台灣西海岸的第二大河港,市街上人聲鼎沸,兩側店家販賣各種舶來品、南北雜貨,有人在路邊喝茶、抽菸、下棋,街上有叫賣吃食的小販,挑擔的苦力,也有牛車載著五穀雜糧準備運往碼頭。(繪圖/王琮澤)
溪水改道↑ 崩溪缺地點發掘出一口埋在北港溪岸的古井,說明此處一百多年前仍是笨港的街市,後因溪水改道而埋沒。(圖片/科博館)
北港朝天宮↑ 北港朝天宮的藝閣從廟埕前的大街出發,伴隨媽祖誕辰的喜氣繞行街市。昔日先民帶來女神信仰,三百年後仍虔誠供奉。

香火鼎盛的媽祖廟,空氣裡飄散的麻油香,廟前大街上販賣的大餅、蒜頭、花生,是大多數人對北港這座老城鎮的印象。

但你可知道,北港及新港南港村一帶的古地名叫做「笨港」,兩、三百年前,這裡曾是緊鄰海口的河港城市,是早期中國閩、粵移民進入台灣的要道,十八世紀前半,更躍升為嘉南平原的貨物集散地及吞吐港,而有「一府、二笨、三艋舺」的俗諺。

隨著海岸地形的演變,加上河川曲流的影響,笨港地區三百多年來,從瀕臨潟湖的河港城市,變為內陸,現在已距離海岸線十餘公里;歷史上的笨港,更數次遭遇河川氾濫、改道的侵襲,早期市鎮或被沖毀或埋沒在地底。因此,透過考古發掘封存在地底下的遺跡與遺物,成為研究古笨港的必要途徑。

古笨港的考古工作早在一九九二年就已揭幕,一開始是由於朝天宮旁的中央市場施工時,翻挖出埋在地底約三公尺深的大量考古遺物,而這只是古笨港遺址的冰山一角;過去十多年來,考古學家們又在北港及新港地區不同地點發掘出古笨港遺跡,一點一滴揭露了這座「看不見的城市」的輪廓。

或許有人會問,笨港作為清代台灣漢人移民的重要聚落,年代已經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時期,這段「唐山過台灣」的故事,文獻上難道沒有記載?考古又能提供什麼不一樣的認識呢?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副教授盧泰康指出,笨港雖然在台灣近代漢人移民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但出乎意料的是,翻遍相關史料,不論荷西時期文獻、清代方志到日治時期史料,對於笨港的記載都非常少,且文獻也可能有所偏誤。「歷史考古學的目的,就是要結合考古與歷史學、地理學、地質學等的研究成果,提出整合性的分析。」

重訪古笨港,最大的驚奇在於,與台灣其它近代移民河港城市(如台南、鹿港、艋舺、淡水)相比,笨港同樣經歷海岸線外移、河道淤積的過程,以致失去河港機能而沒落,甚至遭到地震、火災及漳、泉械鬥等連串天災人禍的打擊,卻始終屹立不搖,且憑藉著與周遭廣大農村的緊密聯繫,最終蛻變為盛名遠播的宗教城市,本身就是一則傳奇!

命運之河左右的城市

隔著北港溪與北港鎮相望的水仙宮,行政區畫隸屬於嘉義縣新港鄉南港村,卻是古笨港的重要考古發掘地點。在長期鑽研古笨港歷史的文史工作者林永村帶領下,我們沿著水仙宮西側短短十幾公尺的小徑來到河堤邊,北港地區與河川的「緊張關係」一覽無遺:北港溪在流經北港地區時,形成明顯的S形流路,北港鎮則位在北港溪曲流河道包夾的「環流丘」(曲流在掘鑿作用中,曲流頸被切斷所形成的地形)上,而水仙宮所在的南港村則位在北港溪曲流的凹岸。由於北港溪的上游集水區廣闊,中下游的河道曲流地形明顯,歷史上河川氾濫與改道頻繁。「直到今天河道還持續變化,凸岸持續堆積,凹岸不斷被侵蝕,一九八六年的韋恩颱風釀成的水災,還把水仙宮淹了一公尺深。」林永村說。

根據林永村的調查,這條水仙宮旁的小徑,在清代中期以前,是一條可以直通北港朝天宮的大道,舊名「豎(kia,閩南語發音)街」,街道兩旁都是生意興隆的商家。四年前,南藝大考古隊在林永村指引下,於水仙宮西側空地進行試掘,果然在地下發掘到豐富的遺物與古代磚牆一隅。

轉進水仙宮,當年大水災的慘況就記載在重修廟宇的碑記上:「嘉慶年間,溪水漲滿,橫溢街衢,浸壞民居,不知凡幾……而二廟蕩然無存里中。」原來,如今隔著北港溪相望的南、北港,在兩百年前還是相連的土地;這樣想來,每年農曆三月北港朝天宮媽祖誕辰繞境,必定會在第一天「南巡」至南港水仙宮,也就合於情理!

盧泰康指出,從事歷史時期的考古,可從古老廟宇收藏的傳世文物如碑文、香爐的落款等尋找線索,此外,墳墓也是調查重點,可輔助探討聚落形成年代及移民發展歷程。

舉例而言,北港鎮西北側的崙公宮公墓區,經調查可知,在十八世紀中期前,僅見施、黃、蔡三姓的墓葬,此後居民來源才漸漸多樣,但仍以泉州人為主,符合漳、泉械鬥所造成的族群遷徙分布。

此外,一座建於一七一二年的施家墓葬,可讀到墓主生平事蹟:「為錢江始祖,典公之二十世孫,少有大志,隻身遠渡台灣,擇居於笨港之樹子腳村,務農兼賈,生息日繁至今。」恰恰印證笨港的經濟形態。

「笨港雖然自古常遭水患,但因為位居要津,水患過後,仍然吸引居民不畏災患,回到舊居,填高地面數尺,重建家園,這樣堅忍不拔的精神,令人敬佩。」林永村說。

~更多詳細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 十八世紀的笨港曾是清代台灣西海岸的第二大河港,市街上人聲鼎沸,兩側店家販賣各種舶來品、南北雜貨,有人在路邊喝茶、抽菸、下棋,街上有叫賣吃食的小販,挑擔的苦力,也有牛車載著五穀雜糧準備運往碼頭。(繪圖/王琮澤)
↑ 崩溪缺地點發掘出一口埋在北港溪岸的古井,說明此處一百多年前仍是笨港的街市,後因溪水改道而埋沒。(圖片/科博館)
↑ 北港朝天宮的藝閣從廟埕前的大街出發,伴隨媽祖誕辰的喜氣繞行街市。昔日先民帶來女神信仰,三百年後仍虔誠供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