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林積德橋

13062366_486311098160448_5678286119310903+++212_n  

北埔 姜家 公號  姜義豐  捐題

由左而右:積德橋(明治42年)、文林閣初創碑(光緒2年)、第一次改建石碑(昭和6年)

積德橋碑

高梘橋、長生橋、積德橋、呈甘橋

儘管名稱不同,但造橋鋪路的義舉善心卻是日月可證

積德橋的碑放在文林閣

大正年間的呈甘橋碑則立於橋邊

2016-05-10_225558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 - http://goo.gl/yLO9Nq

-------------------------------------------------

芎林文化工作室

2013年10月27日 星期日
隱沒了的橋
隱沒了的橋 莊興惠

芎林鄉市街土名高梘頭的地方,有三座老橋,一座叫「呈甘橋」,一座叫「雙匯橋,至於第三座叫做什麼橋?倒底在那裡?似乎是一個有趣的謎題。

呈甘橋是連接文林村高梘頭與新鳳村道別牛的要衝,雙匯橋是通往中坑、水坑的主要橋樑。兩座橋樑,每天往來人車,絡繹不絕,因此早為眾人所周知。

許多到芎林來的遊客,參觀文林閣時,會看到「懷念亭」中,有好幾座石碑,其中有一座是「積德橋碑」。但是問一問當地人,「積德橋」在那裡?卻鮮為人知。

按一般道理,積德橋碑在文林閣中,橋應該就在附近。但是,找了老半天,總是不見蹤影。倒是「呈甘橋」就在附近,很容易便可找到。根據「積德橋碑」的記載:「明治四十年,有總經理劉仁超、會計陳貴進、經理劉朝品、鍾毓山、黃枝業、鄭昌統等,鑑於九芎林街雖與高梘頭庄近在咫尺,但有界溪相隔,往來十分不便,於是倡議邀集庄眾,捐資興建,敦請石匠辛阿木,泥水彭慶連,將谷口填平,中建石橋。」碑文裡頭,對建造的人、事、時、地、物,顯然都有明確記錄,怎麼可能會找不到橋呢?仔細推敲,關鍵在於「九芎林街雖與高梘頭庄近在咫尺,但有界溪相隔」這句話。

因此,我們必須先去找尋九芎林街與高梘頭的界溪。而唯一的可能,就是從紙寮窩流出來的小溪了。這條小溪看起來像是一條大水溝,稱之為「界溪」,著實令人難以想像。事實上,積德橋的確位於紙寮窩溪上,正確的位置是在芎林鄉文林村文昌街68號旁。「積德橋碑」原本立於該地址住戶的門前,民國八十六年,芎林舊街拓寬,石碑被鄉民移走,文林閣改建後,廟方特將之收回,重立於廟埕旁。這就是今天,「懷念亭」中「積德橋碑」的由來

積德橋是一座石砌拱橋,造型宛如隧道,十分優美。紙寮窩小溪的水就是從此穿過,流入九芎林溪。拱橋的上方填有高約十公尺左右的厚實土方,因此除了路面部分外,橋的兩端有一片斜坡,上頭種了許多苦練樹。日治末期,芎林屢遭美軍空襲,積德橋下,常常成為芎林市街居民防空避難之所。更早以前,據說,積德橋下,原為一處重要渡口,現在,不僅渡口不見了,連橋上兩側斜坡的苦練樹也被櫛次比鄰的洋房所取代,看上去與一般街道無異,根本無從辨識橋的存在。唯有繞到溪谷底下,方能察覺仍有石砌拱橋之橋洞,在草叢中依稀可見。

是的,積德橋被隱沒了。所幸「積德橋碑」還存在,這多少讓我們找回一些史實與記憶。讓隱沒了的橋,重現在芎林人的內心深處?

13139043_486311198160438_589470916204831728_n (1)13103258_486311184827106_6529259412208626349_n13062158_486311178160440_6054580051180213566_n13094233_486311154827109_4866557681383941954_n13087341_486311144827110_6143641503417876884_n13102682_486311118160446_8138697205064023195_n13087771_486311124827112_7461486351607226765_n13133398_486311104827114_6969780761536916894_n13139043_486311198160438_589470916204831728_n13062366_486311098160448_5678286119310903212_n  

---------------------------------------------

cca-1-20001-rb-tw-p37-n2016-05-10_224208  

臺灣記憶 Taiwan Memory--國家圖書館 - http://goo.gl/XOtzwg

芎林呈甘橋及捐題碑

碑碣原文
善信芳名寄附金額:
呈星公千三百二十円,甘照財九百二十五円,甘木生二百六十円,劉家水三百五十円,林石乾二百四十円,鄭曾氏双二百円,甘胡氏連百二十五円,黎劉氏維百八十円,陳萬發百二十円、傅氏妹百二十円、魏圓淨百二十円,劉仁照百十円。陳貴進一百円、鄭鳴琴一百円、何旭光一百円、魏萬喜一百円、劉坤秀一百円、曾阿興一百円、范彭氏圓一百円、花氏春一百円、胡阿炎一百円、邱阿進一百円。
甘惠南、甘彭氏和、甘陳氏戊、甘鍾氏丁、徐宏春、姜紹清、劉黃氏巧、劉彭氏英、吳合益、何騰龍、徐嚴氏緞、陳劉氏義、彭維漢、邱阿來、林李氏有、楊氏五、魏阿長,以上各五十円。曾永貴、曾保生、邱傳旺、林文勝、邱吳氏義、范莊氏二、林張氏桂、劉鍾氏春,以上各四十円。甘蔡氏章、劉德炃、劉陳光、劉家羗、林阿來、李來井、劉林氏双、羅阿華、羅氏盡、鍾明來、羅詹氏桂、林何氏參、林雲康、吳勝正、林房壽、魏金隆、鄭火清、鄭阿降、鄭阿煌、鄭氏招、鄭陳氏菽、溫清泉、張端泉、余宗勝、鍾連祿、邱張氏就、魏陳康,以上各三十円。
甘玉燕、甘玉禪、曾朝珍、劉登亮、劉鄒氏對、蘇阿珍、曾金喜、李阿生、李阿輝、鄭阿祿、林源石、何劉氏妹、鄭述唐、徐氏美、魏徐氏丁、劉鍾氏覺、鍾氏秀、鄧昌井、魏金秋、魏維昌、溫立煌、古木生、古林氏石、葉仁滿、林劉氏英、邱阿漢、余煥文、曾阿亮、徐錦火、鄭娘保、黃枝富、鄭坤山、曾蘇氏春、陳氏罅、陳如淨、賴普仰、范氏双、張林氏有、戴林氏李、林歐氏六、徐黃氏罅、林劉氏大、吳娘清、鄧陳氏秀、羅阿淋、何騰鳳、楊祥雲、陳阿沐、邱黃萬慶、陳阿戇、劉仁祖、曾春秀、曾陳氏德、呂石海、以上各二十円。
林其昌、謝永興、林許氏鳳、林何氏奈、林黃氏桂、彭古氏春、鄭張氏乾、鄭劉氏桂、賴九勝、莊氏快、林葉氏奈、黃氏那、鄧氏述、張林氏在、黃范氏申、黃張氏珀,以上各十五円。羅廣茂、林會川,以上各十二円。甘必基、甘必生、甘必源、甘必昌、甘必松、甘金球、甘金聲、甘金城、甘少廷、甘少生、甘玉招、甘玉蘭、甘玉團、甘玉嬌、甘玉英、甘玉容、甘鄭氏大、甘范氏霞、甘鄧氏二、甘楊氏六、甘溫氏鳳、甘賴氏良、甘謝氏奔、黃廷真、楊阿進,以上各十円。
碑碣說明
及日據大正十二年(西元一九二三年)積德橋再度重修,二年後竣工,並更名為「呈甘眾善橋」。橋畔樹立方柱形紀念碑,北向書橋名,西向書「大正十二年四月十六日起工」,東向書「癸亥年十二月竣工」。
建方形碑座,四向立面分別崁有捐題情形,即成本件碑記;四向並刻對聯,分別是:
北向「呈意深長留紀念,甘心溟漠仰陰功」
南向「吳感皇恩迎鶴駕,甘心慈善造鰲梁」
東向「眾皆為山川增色,善可與天地同休」
西向「眾便利往來出入,善遵從佛聖仙神」
及民國五十九年(西元一九七○年)十一月,本橋再度重建,但未立碑。本碑雖立橋畔,近年民宅新建而將碑圍住,彷彿切斷歷史一般。從高梘橋、永安橋、長生橋、積德橋以至呈甘橋,皆見修橋舖路的義舉;橋名可以數度更易,但該地仍稱「高梘頭」,撫橋讀碑,歷史可以追憶!

[283711_444676608885819_226539949_n%255B4%255D.jpg][552287_444676798885800_1749022764_n%255B4%255D.jpg]

新竹老【呈甘橋】保留同時,居民應先自我省思平日對古蹟環境的維護 | PeoPo 公民新聞 - https://goo.gl/HoIzAN

文化資產類別
歷史建築     種類 橋樑
歷史沿革 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專區亦提及「興建呈甘橋捐題碑」碑記,碑中說明:1923年(日據大正12年)積德橋再度重修,2年後竣工,並更名為「呈甘眾善橋」。橋畔樹立方柱形紀念碑,北向書橋名,西向書「大正十二年四月十六日起工」,東向書「癸亥年十二月竣工」。並建方形碑座,四向立面分別崁有捐題情形,即成碑記﹔四向並刻對聯,分別是:
北向「呈意深長留紀念,甘心溟漠仰陰功」
南向「吳感皇恩迎鶴駕,甘心慈善造熬粱」
東向「眾皆為山川增色,善可與天地共休」
西向「眾便利往來出入,善遵從佛聖神仙」
及民國59年(1970年)11月,本橋再度修建,但未立碑。本碑雖立橋畔,近年民宅新建將碑圍住,彷彿切斷歷史一般。從高梘橋、長生橋、積德橋以至呈甘橋,皆見修橋舖路的義舉﹔橋名可以數度更易,但該地仍稱「高梘橋」,撫橋讀碑,歷史可以追憶! (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
歷史沿革資料來源 國家圖書館
評定基準
具歷史文化價值者     
表現地域風貌或民間藝術特色者     
指定/登錄理由 呈甘橋1923年所建,三拱式石橋造型優美,具構造及歷史文化價值。捐題碑紀錄當年歷史,亦極具價值。

其他記載事項:呈甘橋體被混凝土包覆,遮蔽立面,價值受限。於兼顧行水安全、結構、及視覺觀瞻,同意橋樑解體移築,易地保存。
法令依據 文化資產保存法第15條,歷史建築登錄廢止審查及輔助辦法第4條。
公告日期
2012/09/20 公告文號 新竹縣政府 府文資字第1010101677號
主旨 公告登錄「芎林呈甘橋及捐題碑」為歷史建築。
所屬主管機關 新竹縣政府
所在地理區域 新竹縣 芎林鄉
地址或位置 新竹縣芎林鄉文林村文昌路4號旁
經度 121.081855
緯度 24.773309
主管機關
名稱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聯絡單位   文化資產科
聯絡電話   03-6580651
聯絡地址   新竹縣 竹北市 縣政九路146號
管理人/使用人
  關係 名稱
  管理人 新竹縣芎林鄉公所
代表圖像
地籍圖 下載檔案
土地使用分區
或編定使用類別
都市地區 商業區
定著土地之範圍 新竹縣芎林鄉文昌段493-3,805地號
所有權屬
  關係 公私有 名稱
  土地所有人 公有 中華民國
 
創建年代 日大正年間
創建年代(西元) 西元 1923 年
竣工年代 日大正年間
竣工年代(西元) 西元 1925 年
外觀特徵
長約45公尺、高約12公尺、寬約6公尺
使用情形
河道橋樑,連接芎林街和新鳳村
附近景觀
劉承豪公館、廣福宮、文林閣、芎林老街、鄧雨賢公園及飛鳳山
土地使用狀況
為連接芎林街及新鳳村的主要道路
構造
三拱石橋
材料
八里觀音山觀音石
簡介
呈甘石橋的歷史可以追朔到1818年(嘉慶23)間由林先坤及徐熙振所建造的木橋,經多次改建。到1924年由當時地方熱心人士呈星公與甘照財的捐獻下改建成今日石橋風貌。

石橋不但有歷史,構造亦具特色,足以代表時代工藝,原來的橋欄杆也很有美感,完成後還立了一個紀念碑,名為「興建呈甘橋捐題碑」,可說是新竹縣現存最漂亮的石碑之一。另外還有一個石碑放在文林閣,叫做「積德碑」,十分有紀念性。由此可知這橋與芎林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

13439221_997514886964140_4571629275181801331_n13529171_997514873630808_8500578081067520899_n13509136_997514906964138_8571474211483448353_n13532982_997514916964137_148686356029428566_n  


神隱的芎林百年積德橋 爭取登錄歷史建築 列印
 分享神隱的芎林百年積德橋 爭取登錄歷史建築到Facebook 分享神隱的芎林百年積德橋 爭取登錄歷史建築到Line
 芎林鄉民代表劉名揚建請提報百年積德橋,爭取登錄歷史建築,予以保護與傳承(記者廖雪茹攝)

2019-04-02 22:26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芎林鄉有一座「神隱」多時的百年過壟石橋「積德橋」,1907年由地方出錢出力建造,橫跨紙寮窩溪貫穿文昌街作為界橋,現在雖然已經沒有使用,卻見證百年前的榮景,歷經大地震依舊挺立,地方提報爭取登錄歷史建築予以保護與傳承。
 劉名揚提供的積德橋碑老照片。(記者廖雪茹翻攝)
劉名揚提供的積德橋碑老照片。(記者廖雪茹翻攝)
 積德橋是從頭前溪以人工搬運大塊溪石打造而成,歷經百年基礎依舊穩定。(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是從頭前溪以人工搬運大塊溪石打造而成,歷經百年基礎依舊穩定。(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因道路拓寬、房子興建等因素而被湮沒,橋面早已不見;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因道路拓寬、房子興建等因素而被湮沒,橋面早已不見;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碑在1997年因舊街拓寬,被移到文林閣廟埕旁。(記者廖雪茹攝)
積德橋碑在1997年因舊街拓寬,被移到文林閣廟埕旁。(記者廖雪茹攝)
芎林鄉文林閣廟埕上樹立一座積德橋石碑,但很多人不知道積德橋身在何處。芎林鄉民代表劉名揚考查積德橋的歷史背景,建請公所向縣府文化局提報列入文化資產,依文資法程序,審議委員今天下午現勘評估。
劉名揚說,根據積德橋碑說明,1907年(明治40年),劉仁超、陳貴進、劉朝品等人,因九芎林街與高梘頭庄(老地名)有紙寮窩溪相隔,且溪谷有一定的深度,造成人車來往不便,提議募款興建石橋,請石匠辛阿木(或水)、泥水彭慶連,將溪口填平。
劉名揚說,積德橋長約100公尺、寬90公分,自頭前溪人工搬運大塊溪石打造而成,後來因道路拓寬、房子興建等因素而被湮沒,橋面早已不見,人行的橋面換成了馬路和房子;由於地理位置特殊,不易被發現,人們漸漸忘了它的存在。石碑則在1997年,因舊街拓寬而移至文林閣廟埕旁。
住在積德橋旁的田姓老翁回憶說,在他8歲時,庄民為躲避二戰美軍空襲,紛紛躲進積德橋內的防空洞。
劉名揚說,九芎林已開墾200多年,曾為北台灣除了竹塹城外極為繁榮的市街。九芎林街歷經乙未事件的焚燬和關刀山大地震,積德橋依故挺立,石橋由地方人士出錢出力建造,見證芎林鄉百年歷史,深具文化歷史的價值。不過,有審議委員憂心橋面上的民宅,會影響登錄歷史建築,尚待進一步研議。


    倒別牛」是客家話「倒撇牛」的發音,農夫用牛索拍打牛身使它前進的意思,位於芎林鄉新鳳村1-3鄰,從芎林街上沿120線舊道往東過北二高高架橋後左側,有一農路可進入倒別牛。倒別牛原屬大字地名,包括小字之「倒別牛」、「五股林」與「燥坑」等三個小字地名。
根據楊鏡汀編著《新竹縣舊地名探源》調查:「如果牛走的方向偏右,就要向左拉牛索;若是偏左,就要用左手的牛索拍打牛身,牛就會偏向右方。這種用牛索拍打牛身的動作,稱為『倒撇』。」楊鏡汀先生曾訪問當地耆老田錦成先生,他說古時候,通往倒撇牛的路在芎林高筧頭順著溪流往中坑、水坑至倒撇牛。當牛車到達倒撇牛時,必須要用牛索拍打牛身,就地形而言是向右彎,久而久之,倒撇牛就成為該地的名稱。
倒別牛早期產業為柑桔、茶葉與造紙,人工造紙與紙寮窩齊名。因倒別牛在山窩肚中,有一小溪流蜿蜒流過,林木茂盛,風氣秀麗,環境清幽,現成為中產階級興建別墅區的最愛。
         鄭淼生FB留言:我覺得吳大師說得很有道理。如果閣下「駛」過牛犁田,而且能懂客家話,就很容易明白。以前我們駛牛,牛鼻子穿洞用金屬的「牛鼻串」戴上,然後那裡綁上牛索,且這個牛索在犁田時牛索是在牛的左側,不管是掛上犁或牛車的木條,牛索已在左邊,若要牛往左一點點走向,就輕拉一下牛索,牛有教過的都知道牠會往左方向偏,大力點拉,就是左轉,若持續拉著就是由左迴轉過來(犁到田的盡頭要回頭時都是如此,由左向回頭)。那麼,若要向右方偏呢,那就是駛牛者,手持牛索,用牛索直接用索拍著牛的後臂或其肚子部位,(因為牛索自牛頭延伸到牛尾再到駛牛者手上)。簡單地說,要牛向右轉,就是要倒別牛;或許現今大家都沒駛牛了,講這個沒辦法體會,又是客家話發音,一般年輕一輩,當然就聽不懂,看不懂字意了。「倒別牛」(倒撇牛)地名釋義 @ 金山面文史工作室 :: 隨意窩 Xuite日誌 https://bit.ly/3wGD2m2

0 (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