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社會接納精神病病友 世界排名第三
newscdn.newsrep.net查看原始檔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根據一項經濟學人智庫中心受亞太區楊森藥廠委託、針對亞太地區15國所做的調查顯示,台灣人對於精神病病友的接納度,排名世界第三,只落後紐西蘭、澳洲等國。台灣精神醫學會賴德仁理事長指出,台灣的優勢包括治療成本較低,加上早在1990年便設立精神衛生法,因此在評估指標中,台灣表現突出。 社會對精神病病友 汙名化嚴重
不過賴德仁理事長也指出,在台灣社會,精神病病友遭受汙名化情況還是層出不窮,社會對於精神病病友的接受度還是不夠,更重要的是,政府對於這一塊也不重視,對於精神疾病病友的照護,不能只著重於治療,病友回歸社會、就學,也需要政府跨部會整合,目前政府並沒有跨部會委員關心這議題,讓人非常遺憾。 心理健康部分 政府預算微乎其微
此外,政府對於精神、身心健康也不夠重視。調查受訪專家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助理教授張書森舉例,政府105年度衛生相關總預算為新台幣1760億元,其中衛福部心口司有新台幣9.5億元,心理健康相關只分到新台幣5.5億元,只有衛生相關總預算的0.35%,連0.5%都不到,可見政府對心理健康、身心健康照護有多輕忽。 精神科診所增2倍 政府預算不增反減
賴德仁理事長補充,從2000年到2011年,台灣精神科基層診所數量增加兩倍之多,由此可知,台灣民眾對於精神科治療、照護的需求日漸增加,但是政府相關預算卻不增反減,過去還有跨部委員會執行政策整合,現在連這部分也沒有,全世界先進國家對於身心健康照護預算幾乎都占衛生相關總預算5%以上,政府在這一方面,與歐、美國家差距甚遠。 賴德仁理事長表示,台灣在醫療方面做得很不錯,但較缺乏社區化配套措施、制度,期待政府可以多重視這議題,提升、維持全民身心健康。
==============================================
原始生活破睡8小時迷思
www.msn.com查看原始檔
© Corbis
長久以來被謳歌為理想的每天睡8小時,很可能只是迷思,人類現實生活根本沒那個期待?美國科學家前往非洲、南美洲,深入調查孤絕、全無現代生活干擾的原住民,發現他們平均也只睡6小時25分鐘,而且絕非日落而息。
「路透」15日報導,科學家表示,接受並參與這次實驗的原住民,共有玻利維亞「齊曼內」(Tsimane)、坦尚尼亞「哈茲達」(Hadza)及納密比亞「山」(San)3個部落成年人共94名,研究日期總計1,165天。3部落以原始的漁獵、採集、原始農耕方式維生。
科學家們發現,就算沒有電力等其他現代羈絆,受訪者平均每天睡眠也只6小時25分鐘,只達工業化社會睡眠平均值的低標。就算沒有電燈,3支原住民受訪者也都要日落3小時之後才入睡,還沒日出也就起床。他們的睡眠時長依季節而有異,夏天約6小時,冬天則接近7小時。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精神病學家席格爾表示,本實驗意義較大的一點,並非原住民睡得較少,而在他們很顯然不睡更多。因此,流行看法認為,人類以往睡眠比起進入現代生活來得長,而現代生活的種種干擾如上網、看深夜電視、吃宵夜、趕在截止期前完工等等,導致人們睡得少,其實只是迷思。
新墨西哥大學人類學家葉提須表示,本研究顯示,長久以來被頌揚的睡眠8小時,實際上人們不想睡那麼久;傳統有關「正常睡眠」的信仰,因此備受挑戰。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
位於佛洛伊德出生地捷克弗萊堡的紀念碑
西格蒙德·佛洛伊德(德語:Sigmund Freud,出生名:Sigismund Schlomo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奧地利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猶太人。生於奧地利弗萊堡(今屬捷克),後因躲避納粹,遷居英國倫敦。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被稱為「維也納第一精神分析學派」(以別於後來發展出的第二及第三學派)。
1881年,佛洛伊德獲取了維也納大學醫學博士學位後,進入一家維也納醫院工作,期間仍未放棄在腦性麻痹,失語症以及微觀精神解剖學方面的研究。這些臨床經驗為他將來對潛意識以及精神抑制機制的深刻理解和精神分析學(一種提倡通過精神分析學家與病人的溝通來治療精神病例的學說)的提出奠定了基礎。[2] 儘管他提出的精神分析學後來有部份人認為並非有效的臨床治療方法,但激發了後人提出各式各樣的精神病理學理論,在臨床心理學的發展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著有《夢的解析》、《精神分析引論》、《圖騰與禁忌》等。提出「潛意識」、「自我」、「本我」、「超我」、「伊底帕斯情結」、「利比多」(Libido)、「心理防衛機制」等概念,認為人類男性天生具有弒父娶母的慾望和戀母情結(即伊底帕斯情結,參見:伊底帕斯),女性天生具有弒母嫁父的慾望和戀父情結(又叫厄勒克特拉情結,參見:厄勒克特拉),以及兒童性行為等理論。如今其理論的大部分細節已經被心理學界拋棄,但理論的框架和研究方式深深影響了後來的心理學發展,而且對哲學、美學、社會學、文學、流行文化等都有深刻的影響,被世人譽為「精神分析之父」,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心理學家之一。
生平
1856年5月6日,佛洛伊德出生在奧地利帝國摩拉維亞弗萊堡(今捷克共和國普日博爾)的一個猶太人家庭。他母親共生了三個兒子和五個女兒,他是長子;還有兩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他的家庭經濟狀況緊迫,住宅擁擠,但他的父母盡力撫養他們,尤其是佛洛伊德。從幼年起,父母就著重培養他的智力,投入的精力往往超過他的兄弟姐妹。
佛洛伊德在他的幼年起已經表現才智過人,9歲時便以優異的成績提前一年升入中學,在八年制的學習過程中連續六年是班級第一名,特別在體育這項科目上面名列前茅有七年已久。雖然當時社會上有反猶的組織,但是他依然於1873年進入維也納大學學習醫學。大學時,佛洛伊德對生物學和生理學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先後在動物實驗室和生理實驗室實習,發表了多篇論文。1881年5月,佛洛伊德通過醫學院畢業考試,獲得醫學博士學位。[3]
畢業後,佛洛伊德繼續在恩斯特·布呂克的生理實驗室工作。與瑪莎訂婚後,為了增加收入,接受布呂克的建議放棄理論研究,改行做專職醫生。1882年7月31日,佛洛伊德開始在維也納綜合醫院工作,直到1885年8月底。
佛洛伊德的早年生活鮮為人知,因為他至少兩次銷毀他的個人紀錄,一次是1885年,第二次是1907年。
納粹德國佔領奧地利後,佛洛伊德因為是猶太人的關係,必須逃出奧地利。佛洛伊德得到他的病人和朋友,拿破崙家族的瑪麗·波拿巴公主的資助,公主花了一大筆錢,把佛洛伊德一家老小從納粹黨手上贖出來。1938年6月4日,佛洛伊德經過法國巴黎到英國倫敦的漢普特斯,住在20 Maresfield Gardens,今佛洛伊德博物館。當他離國時,佛洛伊德被要求,簽署一份他曾被納粹黨敬重、善待的聲明。
佛洛伊德每天抽一盒雪茄;直到1939年9月23日因下顎癌而安樂死。
家族
佛洛伊德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也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學家,特別擅長在兒童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領域。
佛洛伊德的孫子,包括畫家盧西安·佛洛伊德和喜劇演員、政治家、作家克萊門特·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的曾孫,包括旅行家艾瑪·佛洛伊德和時裝設計師貝拉·佛洛伊德與傳媒巨頭馬修·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是公共關係與宣傳學的先驅者愛德華·伯尼斯的親舅舅。愛德華的母親,安娜是佛洛伊德的妹妹。他們兩家聯姻,愛德華的父親,伊里·伯尼斯的妹妹瑪莎·伯尼斯,是佛洛伊德之妻。
人格基本結構
佛洛伊德認為人格或人的精神主要分成三個部分,即本我、自我與超我。佛洛伊德把人的動機歸納為餓、渴、睡、性等,其中性慾佔主導地位(本我)。但本我往往受到道德、社會法規等現實條件的制約(超我),受到壓抑的衝動透過夢、失語等形式來尋求滿足。佛洛伊德相信一個人如果以前曾經有一些創傷性的事件而導致心理問題,只要他能夠知覺地再重演一次,並將本我、自我和超我作回平衡的處理,那麼問題就會解決。
夢
佛洛伊德認為「夢是一種在現實中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的滿足」。他更大膽地認為這些實現不了和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夢是一種潛意識的活動,由於人的心理防衛機制壓抑人的本我願望,被壓抑的願望在潛意識的活動中並不會直接表達於夢中,而是通過扭曲變作為象徵的形式出現,故夢都是象徵的。佛洛伊德認為夢是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所組成的。前者乃夢的表面形式,像經過扭曲與偽裝的「密碼」,以表現隱夢。佛洛伊德認為夢可以使睡者的內心渴望滿足;另一個是睡者的求生機制,藉著在夢中重新經歷生命的創痛來保護自己。
創新
觀點
佛洛伊德對兩種既相互聯繫又相互區別的原理有很大的影響:他同時發展了人類心理構成和內部運作的原理以及心理的組織狀況是如何決定了人的行為。這使得他贊成嘗試用一些臨床技術來幫助治癒精神疾病。他在理論上闡述了人格的發展是基於個人的童年經驗。在他的哲學著作中,他主張一種無神論的世界觀;他被頌揚為「二十世紀無神論者的試金石。」
早期著作
佛洛伊德一個較少為人所知的興趣是神經學。他是大腦性麻痹(腦癱)論題的早期研究者。
潛意識
主條目:潛意識
佛洛伊德對當代思潮貢獻最著者,為其動態潛意識之概念。19世紀西方主流思潮為實證論,相信人可取得關於自身及其所處環境之真實認知,並以明智判斷予以掌握。佛洛伊德則認為自由意志本為幻念,人無法全然意識到自我,且行為之因與意識層次所思,關係極微。潛意識之概念可推翻以前理論的原因,在於佛洛伊德提出意識的層次之說,「在表層之下」另有思緒運作。佛洛伊德稱夢為「通往潛意識之王道」,提供參與潛意識生活的最佳入徑,是說明潛意識「邏輯」之佳例,此邏輯與意識層次思緒之邏輯迥異。佛洛伊德在其夢的解析一書,發展最初的心理拓樸學,論證潛意識之存在,並描述如何參與潛意識之法。前意識(the preconscious)則被視為存於意識與潛意識之間的思緒層,欲探求之不難。佛洛伊德認為啟蒙理念、實證論、與理性論之完備,可藉由理解、轉化、與掌控潛意識而得,而非給以否認或壓抑。
性心理發展
主條目:性心理發展
佛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如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慾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慾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性器期(phallic stage),隨後是潛伏期(latency stage),而最後性器官成熟後就會達到生殖期(genital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有著禁忌的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佛洛伊德希冀此模型能放諸四海皆準,故轉求古典神話和當代民族誌為比較素材。佛洛伊德戀母情結一詞,原名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即取自著名希臘悲劇作家索福克里斯之名作《伊底帕斯王》(Oedipus Rex)。佛洛伊德說:「我從自己身上發現對我母親的愛,對我父親的妒。如今我認為此乃孩童遍存之現象。」佛洛伊德嘗試於心理動態層面落實此發展模式。每一階段均為邁向成人的性成熟期之進程,該成熟期將產生堅實自我,並發展出延遲慾望滿足之能力。(參見《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佛洛伊德視伊底帕斯衝突為性心理發展與啟蒙之型態,藉此指出他所確信人性對亂倫的渴求,與壓抑此慾望的必要。他轉求文化人類學對圖騰崇拜的研究,主張此崇拜以儀式性演繹,正反映出部落型態之伊底帕斯衝突。
任何對佛洛伊德思想的討論,其影響力深遠又爭議不斷,關於女性角色與心理層面之議題,便無法稱之完備。雖佛洛伊德為早期提倡女性自由與教育之健將(參見其〈開化性道德與當代神經失衡〉(Civilized Sexual Morality and Modern Nervousness)),一些女性主義人士辯言,不過佛洛伊德對女性性發展的看法,讓西方文化中女性的進步倒退數十年,向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靠攏。佛洛伊德相信女人為殘缺之男,必須學習接受自身的毀傷(缺了陰莖),謹記想像的生理誡命。他據此提出陰莖欽羨與閹割恐懼等術語,描述欲於家庭以外場域,展其才學的女性心理,不僅「豐富」了歧視女性的辭藻,更造成1970年代以前,女性教育權的傷害,增加女性進入傳統以來由男性主導之社會場域的障礙。
雖佛洛伊德的論點受到關心女性平權人士質疑,然而朱立葉·米契爾(Juliet Mitchell)、南西·查德羅(Nancy Chodorow)、潔西卡·班哲明(Jessica Benjamin)、珍·蓋洛普(Jane Gallop)、珍·弗萊斯(Jane Flax)等女性主義理論家,認為精神分析理論與女性主義所謀者並不分馳,可面對如其他理論傳統,將其納為己用,去除其中性別歧視成分。另一女性主義者舒拉米斯·費爾史東(Shulamith Firestone),也認同佛洛伊德理論對女性主義運動仍有所用。在其〈佛洛伊德主義:誤導之女性主義〉(Freudianism: The Misguided Feminism)一文中,認為佛洛伊德的論點基本上可謂正確,除一重要細節須作修正:即佛洛伊德寫道「陰莖」處,都可換為「權力」一詞。
此外值得注意處,為佛洛伊德早先認為歇斯底里症(hysteria),源自孩童時期之性踰矩(sexual abuse),但之後捨棄此稱為誘姦理論(seduction theory)的說法(參見其《性踰矩索引》(The Index of Sexual Abuse)),直言許多案例中均發現,孩童時期性踰矩之記憶,並非出自事實,多源自於想像。轉而重視伊底帕斯理論,認為人潛意識均希望與雙親發生性關係。
本我、自我與超我
主條目:本我、自我與超我
在其晚年作品中,佛洛伊德提出心理可分為三部分:本我、自我與超我(id, ego, and superego)。
潛意識的本我(拉丁文字彙為「it」,原德文字彙則為「Es」)代表思緒的原始程序—我們最為原始,屬滿足需求的思緒;此字為佛洛伊德根據喬治·果代克(Georg Groddeck)的作品所建。同屬潛意識的超我(德文字彙為「Über-Ich」)代表社會引發生成的良心,以道德及倫理思想反制本我。大部分屬於意識層次的自我(Ich)則存於原始需求與道德/倫理信念之間,以此平衡。健康的自我具適應現實的能力,以涵納本我與超我的方式,與外在世界互動。認為心智並非具單一與同質性之物的立論,仍深遠的影響著心理學領域以外的人們。佛洛伊德極為關注心智這三部分之間的動態關係,特別是三者間產生衝突的方式。
這三個系統錯綜複雜,交互作用,從而產生各種行為和思想。本我要求自我滿足其慾望,超我則要求自我將慾望壓抑下去,自我則調和兩方面,依照現實環境,採取適當措施。
心理防衛機制
主條目:心理防衛機制
佛洛伊德認為自我為解決超我與本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會使用心理防衛機制。使用這個機制需要愛慾(Eros)——厄洛斯,此為希臘愛神之名;羅馬神話則名為丘比特(Cupid)。若適當使用,防禦機制可減緩超我與本我間之衝突,但過度或過當使用,而不正視面對衝突,則會造成焦慮或產生罪疚(guilt),最終將導致如抑鬱沮喪的精神失衡。佛洛伊德之女安娜·佛洛伊德,在防禦機制領域的研究相當傑出,但她將首開防禦機制先河的榮耀歸於其父。防禦機制有以下數種:否認(denial),反應結構(reaction formation),轉移(displacement),壓抑/抑制(repression/suppression),投射(proje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合理化(rationalization),補償(compensation),昇華(sublimation),及退化情感(regressive emotionality)。
「否認」為避免去意識到對自我產生威脅的不快事實或現實。例如學生接到表現不佳的成績單,而對自己說成績並不重要——有早期研究者辯稱,佛洛伊德的「否認」,與尼采歸為奴隸或畜群道德的「憤懣」(ressentiment )和「價值的再價值化」(revaluation of values)等概念,相似性極高。
「反應結構」為意識性的採取某種與潛意識的慾望完全相反的進向。例如某人強烈仇視某一種族,宣稱其理由為該種族低下卑微,但潛意識而言,是其人感覺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說。
「轉移」為情緒從危險物轉向安全物。例如擊打枕頭,以避免攻擊某人。
「壓抑」為下意識的將極度痛苦的經驗(如戰爭創傷),強制驅離意識層次;「抑制」則為有意識的進行同樣工作。
「投射」是將基本上本屬自身一部份某種不快的思緒、動機、慾望、或情感,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一個吝嗇的人會說別人愛斤斤計較,而一個不願承認自己滿腦子想著性的人可能愈容易對別人成天想著性的樣子感到憤怒。
「合理化」為在情感上讓自我脫離壓力事件。合理化通常不透過接受現實,而經由合理化解釋來進行自我脫離。
「理智化」為透過建構邏輯的正當性來作出某個決定,而此決定最初的形成原因,來自完全不同於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狀態。例如甲為了聽心靈成長課程而購買隨身聽,但卻怕真正的理由無法被人苟同,而告訴友人是為了聽搖滾樂才購買隨身聽。
「補償」乃因無法達成某種行為,而代之以另一種行為。例如長子很會讀書,次子可能常逗父母開心來取得注意。
「昇華」是將衝動導引至社會認同的行為上。如以黑暗陰沉之詩描寫人生的女詩人愛蜜莉·狄金森,其創作活動即為一例。
「退化情感」 指行為回溯到較幼年期(較早發展階段)中的愉悅及滿足的行為,藉此平衡心理衝突。其常見的例子包括咬指甲、吸姆指、過度進食、易怒與小孩腔調。
生死驅力
佛洛伊德相信人類由互相衝突的兩種慾望所驅動:原慾能量愛慾與死亡驅力死慾。佛洛伊德所說的愛/原慾,包含所有創造性、及產生生命的驅力。死亡驅力(Death Drive)(或死亡本能)代表一切有生之物內在的衝動,欲回歸至平靜狀態,甚至最終回到不再存在。佛洛伊德直到晚年才認知到死亡驅力,而這兩種驅力的對照,代表了佛洛伊德思想風格的一大革命。
宗教心理學
佛洛伊德於不同作品中解釋宗教起源。《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一書,提出人類起始以「原初部落」方式群聚,此多配偶制(polygamy)組合,包含了一男、多女、及其子嗣。依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論,男孩生命早期對母親抱有性慾,此戀母情結為普遍存在的現象。父親有保護部落的能力,因此男性愛慕他,但也同時因父親與眾母親的關係而嫉妒他。兒子們瞭解獨力無法擊敗領導者父親,故合力予以殺害,之後以祭儀宴饗形式啖之,藉此將父親的力量納入己身。然而眾子之後背負的罪惡感,也使其強化對父親的回憶,並予以祭拜。超我便如此取代父親,形成內化的威權之源。部落內也由此產生亂倫與婚姻的禁忌,並以象徵性的動物犧牲(獻祭)(sacrifice)取代儀式性的活人宰殺。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一書,則根據佛洛伊德理論重建猶太教歷史,認為摩西是埃及人,為阿肯那頓一神教的信徒,阿肯那頓一神教失敗後,摩西率領埃及邊境地區的少數族群猶太人出走埃及,前往迦南之地,維持一神教的信仰,沿途並與夸底斯部落結合。但摩西嚴格的一神教信仰使百姓們無法忍受,因此殺死摩西。此後,摩西的追隨者(利未人)一方面堅持一神教的傳統與埃及習俗(如割禮),一方面與夸底斯部族妥協,使夸底斯人崇拜的火山神耶和華成為新一神教的神祇。然而聖經學者與歷史學史家,因其說法與現存可信史料不符,不予接受。佛洛伊德思想在《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一書另有發揚。論及宗教為一種幻象(illusion),佛洛伊德強調其為一幻奇結構,人若要進入成熟期,必須脫離此結構。佛洛伊德對潛意識的處理,則偏向無神論。
佛洛伊德的遺產
心理療法
佛洛伊德身受醫師訓練,因此深信其研究與成果為科學產物。然而他的同僚及晚後的心理學者與學院人士,對他的研究與實踐多所批判。如朱立葉特‧米契爾(Juliet Mitchell)等人,提出其中緣由在於佛洛伊德基本立論──即潛意識的懼怕與慾望,啟動我們意識層次的思想及行為──挑戰了關於世界本身,屬於普遍性與客觀性的看法。某些擁護科學人士,認為此說讓佛洛伊德理論失效,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另擁護佛洛伊德人士,則認為此說同讓科學失效,也使其成為詮解人類行為的一種方式。今日的精神分析,仍與佛洛伊德生前所經歷的醫學與學院,維持相同的曖昧關係。
當今嘗試治療心理疾病的精神治療師,以不同方式與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產生關連。某些治療師修改佛洛伊德取向,發展各種精神動態(psychodynamic)的模式與療程。有些則拒斥佛洛伊德的心理模型,但將其療法的某些部分,特別是其中仰賴患者言談以治療形式者,加以改編再使用。精神醫師(psychiatrists)身受醫學訓練,但如同佛洛伊德時代的醫師,多排斥佛洛伊德的心理理論,療程中不重視言談,而多仰賴激活心理藥物(psychoactive drugs)。
佛洛伊德的心理理論至今爭議仍大,許多重要的學院與研究領域之精神醫師[誰?],認為他不過是個郎中;但也有其他這方面的重量級人士[誰?],認同佛洛伊德的理論核心。精神失序常視為[誰?]純然的腦疾,基本上屬遺傳性病源。此觀點強調心理疾病的生理構成。佛洛伊德則相信大部分的精神失序,源自生理構成與環境因素之共成,何者較為重要,則因人而異。
哲學
不論精神分析作為哲學的形式其價值為何,佛洛伊德引介下列三個概念,與西方以前的哲學產生斷裂。
他創建心理程序的模型,破除了笛卡兒的我思(cogito)。對佛洛伊德而言,思緒產生的程序,非主體直接反思所能探知。自歷史角度觀之,馬克思意識型態的分析早於佛洛伊德,但後者更將主體性之不明視為根本。二者之後,人實踐的目標,及用來合理化其目標的想法,其構成核心不外乎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史,和馬克思的社會階級角色。
在夢、口誤、神經病徵、和精神病患的文字構建等,這些看起來全然難解、無理、和無意義的素材中,佛洛伊德檢視了其中找到的「合理性」。相對言之,在工作活動、政治哲學、制式社會行為這些清楚明白具「合理性」的素材中,他發現了其中的「不合理性」(如純然專斷和怪異的元素)。
佛洛伊德從言談治療引進創新的言說技術,藉此讓人透過間接洩漏潛意識內容的方式以消減沮喪。精神分析療程的逆向程序,顯示了個人如何依據符號壓縮與情緒轉嫁的邏輯,以潛意識的方式形成所遭遇的諸種問題。
批判回應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發展模型遭受諸多批判。有些人[誰?]攻擊佛洛伊德認為兒童為性生物的立論(連帶波及佛洛伊德發揚的性概念)。另些人[誰?]雖接受佛洛伊德的性概念,但認為此種發展模式並不具普同性,對於健康成人的發展而言也非必須,另強調社會及環境因素的重要性,並認為需重視佛洛伊德較為忽略的社會動能因素(例如階級關係)。這一支批判佛洛伊德的思想,深受赫伯特·馬庫色作品影響。
也有人批評佛洛伊德拒斥實證論的態度。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形構出一套分辨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他認為一切合理的科學理論,均具備能夠證明其證偽(falsifiable)的可能。若一理論無法存偽,便不能稱之為具備科學性。波普指出佛洛伊德的心理學理論永遠不可被「證實」,因無任何行為得以證明其存偽。雖然科學家普遍接受波普辨明科學與非科學的方法,然而在科學哲學與一般哲學領域內,仍有爭議。學院派心理學[來源請求]通常僅區分出「理論」與「假設」,前者過於抽象無法證明其存偽,後者雖源自理論,卻可能經研究予以驗證。
行為主義、演化心理學(evolutionary psychology)、及認知心理學均視精神分析為偽科學,而予以拒斥。人本心理學(humanistic psychology)堅持精神分析看待人的觀點,既苛刻也不正確。心理學其他學派則建構心理治療的替代方法,其中包含了行為治療(behavior therapy)、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及個人中心治療(person-centered psychotherapy)。
個案案例
重要著作
《歇斯底里症研究》,與約瑟夫·布魯爾(Josef Breuer)合著。(Studies on Hysteria / Studien über Hysterie,1895)
《夢的解析》(The Interpretation of Dreams / Die Traumdeutung,1899)
《日常生活的精神病學》/《日常生活之精神病學》(The Psychopathology of Everyday Life / Zur Psychopathologie des Alltagslebens,1901)
《性學三論》(Three Essays on the Theory of Sexuality / Drei Abhandlungen zur Sexualtheorie,1905)
《圖騰與禁忌》(Totem and Taboo / Totem und Tabu,1913)
《論自戀》(On Narcissism / Zur Einführung der Narzißmus,1914)
《超越快樂原則》(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 / Jenseits des Lustprinzips,1920)
《自我與本我》(The Ego and the Id / Das Ich und das Es,1923)
《幻象之未來》(The Future of an Illusion / Die Zukunft einer Illusion,1927)
《文明及其不滿》(Civiliza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Das Unbehagen in der Kultur,1929)
《摩西與一神論》(Moses and Monotheism / Der Mann Moses und die Monotheistische Religion,1939)
《精神分析概要/精神分析引論》(An Outline of Psycho-Analysis / Abriß der Psychoanalyse,1940)
《詼諧及其與潛意識的關係》(Jokes and Their Relation to the Unconscious,1905)
-----------------------
性壓抑是變態之母:精神分析觀下的鋼琴教師
發佈於2013-09-15 08:00瀏覽4376次 評論2條
心理導讀:弗洛伊德曾指出“性壓抑是一切心理扭曲的根源。”《鋼琴教師》可以說是對此最好的詮釋。影片選取了一名患有心理疾病的鋼琴女教師作為典型,闡述了經典弗氏精神分析中的觀點。本文將對該影片進行解讀。—— www.xinli001.com
一、家庭背景與個人成長:不正常的母女關係
說到精神分析則必然得分析主人公的原生家庭並回溯其童年,而家庭因素則是主人公心理扭曲的主要驅動因素。影片中的母親想要將女兒培養成傑出的鋼琴家,於是從小就向她灌輸高人一等的優越感,且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母親從靈魂到肉體,各個方面都禁錮住了女兒。
所以最後導致艾麗卡的青春期被扭曲成了“禁獵期”。弗洛伊德指出,女性“俄狄浦斯情節”的產生是由於母系角色或者母性權威的存在使女孩不敢釋放自己的慾望,導致了“弒母”情結的產生①。片中的女主角從童年至成年以後都在不斷壓抑自己的慾望,將其壓入潛意識中,從未對潛意識做出任何清理,最後造成了自身心理的扭曲和“弒母”行為的爆發。
二、俄狄浦斯情結與閹割焦慮:戀母情結與缺父弒母
上文中所提及的俄狄浦斯情節可謂是該片的靈魂所在,在男女主角身上都表現的淋漓盡致。在弗洛伊德理論中,“俄狄浦斯情結”的完整表述應為男性的“戀母弒父”情結或者女性的“戀父弒母”情結②。以下就由筆者對男女主角身上所表現的的典型的“俄狄浦斯情結”進行一些簡要的評析。
(1)男主戀母,靈魂契合
電影中,男主角的“戀母”情結是直接呈現於觀眾的眼前的。男主角,一個年輕的小伙子,在聽到女教師鋼琴聲之後,被其深深的感動與折服,於是一發不可收拾的愛上了女教師,並堅持自己可以成為她的學生。
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我們可以將“戀母”情結做廣義與狹義的區分。狹義的“戀母”情結是指男性或者說男孩對母親的愛戀;廣義的“戀母”情結則不僅限於男性對母親的愛戀,它可以是男性或男孩對具有母親功能或者性質的女性主體的愛戀,可以是對老師、長輩、上級、醫生、護士等女性主體的愛戀③。很明顯,在電影中,表現為男主角對女教師的依戀。
拉康在弗洛伊德的理論基礎上提出了“鏡像機制”,是指當母親在寶寶幾個月大的時候第一次抱著嬰兒照鏡子時,寶寶第一次意識到自己與母親的區別,意識到自己與母親是兩個相互分離的主體,而在此之前其一直認為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即同一個主體④;用弗洛伊德關於潛意識的論述來表示拉康的鏡像機制,即在母親第一次抱著嬰孩照鏡子之前,寶寶的意識停留在“自己與母親是一體”的層面上,但是當其第一次與母親照鏡子後,其意識逐漸過渡到“自己與母親是分離的主體”的意識層面之上,而寶寶之前的“自己與母親一體”的精神上或者靈魂上的契合感覺或者有意識逐漸被淡忘或者進入潛意識。而在電影中,當男孩聽到女教師的琴聲之後,激發了其潛意識裡面似曾相識的靈魂相契合的感覺,激發了男主角的“戀母”情結。
(2)女主缺父,閹割弒母
相對於比較直接表現出來的“戀母情結”,女主角鋼琴教師的“戀父”情結則表現的更加隱晦。表面上,電影中並沒有出現一個在年齡上可以作為女主角父親的角色的男性主體的出現,其主要男性角色只有一個——就是作為學生的男主角。對老師存在“戀母”情結的男性學生同時也是女鋼琴教師“戀父”情結的對象。
這一觀點看似離奇,但是也是弗洛伊德的理論分析範圍之內的。“戀父”情結的劃分與“戀母”情結的劃分是相似的,也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狹義的“戀父”情結是指女兒對父親的愛戀;而廣義的劃分則可以包括多層含義,包括對自己的長輩、男性老師、上級等,然而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其不一定是以年齡來劃分的,如果其在某一方面對女性起到了啟蒙、引導,或彌補了其心靈上的創傷,對可以成為女性“戀父”的對象,其行為就像小時候父親引導自己走路、成為第一個關注、關懷自己的男性對象所產生的影響⑤。
男主角作為走近在男性缺失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女教師的第一位男性主體,並且他對自己的情愫、關心與其男性特質逐漸喚醒了其存在於潛意識中的壓抑了許久的對父親與性的渴望,於是從心理上產生了對其認同,“戀父”情結就是在這樣的機制下逐漸形成。
關於閹割焦慮,弗洛伊德如此解釋:女性認為自己是被閹割了的男性,其生來就具有一種對男性生殖器不可抗拒的迷戀的感情。他的心理分析中指出,少年時期父愛的缺失是成人後精神分裂產生的原因,戀父情結的扭曲是對人性的閹割⑥。
在艾麗卡的字典裡,父愛是一個稀有而珍貴的東西,她從未觸及也從未品嚐過。父親死於精神病院也暗示了艾麗卡在人格上不僅缺失父愛,而且扭曲、誤解了父愛。的確,人性的殘缺也造成艾麗卡性格的諸多病態,如若無其事地觀看自助色情錄像,陰冷的用刮鬍刀割身體的下處,偷窺別人在車裡交歡。在這樣潛在的侵犯性行為中,艾麗卡達到自我畸形性意識的滿足與陶醉,這些都是在肉體的自虐與偷窺的刺激下玩味痛楚的快感。
女主角的生活給了我們明確的啟示:在一個父愛缺失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女教師長期壓抑了自己對父愛或者男性的渴望或者慾望,或者說壓抑了被閹割了的自己對男性性器官的迷戀的情感;並且由於母性的權威使其很少有與男性接觸的機會,最終導致其對男性的態度表現為雙重性:渴望(或者說對性的追求)與憎恨(或者說對其對性的渴望的心裡狀態的罪惡感)。
又或許如阿德勒所言,女人生來就是自卑的動物,她們防備男人、又依賴男人,那是源自人類心靈深處的雙重自卑⑦。
三、強迫性神經官能症與分離焦慮——追求完美與害怕分離
影片中的母親是個可圈可點的人物,首先便是她所患有的強迫性神經官能症:一種重複出現缺乏現實意義的、不合情理的觀念、情緒、意向或行為,雖力圖克制但又無力擺脫的神經症⑧。一切都力求完美,為了將女兒塑造成一個“完美”的鋼琴家,一切都應按照她既定的軌道去運行生活,否則就是大逆不道,就會走向萬劫不復。她生活的所有內容就是毫無道理的監控自己女兒,盤問她所有的行踪,不允許流行與色彩鮮豔的衣服,甚至恥笑女兒與其他男人的正常交往,這是一個扭曲變形的母女關係,這種殘暴的管教方式無疑在艾麗卡病態的精神世界的形成中起到了一個推波助瀾的作用。
這種宣揚是愛子女的畸形管教之愛在現實中其實並不少見。父母們總是為自己兒女擔憂,並且永遠能發現兒女的“成長問題”並為之深深焦慮。其實,他們是置換了焦慮的內容,就是說,他們真正焦慮的並不是兒女的成長,而是與兒女分離。他們自己缺乏獨立,所以需要那種無時無刻的關愛另一個人的感覺。這種黏在一起的感覺消除了孤獨,也消除了我們生命中經常要遇到的無意義感,即空虛。
片中的母親伴侶本身罹患有精神疾病並且逝世多年,女兒成為了她唯一的精神寄託,她生怕女兒會與自己分離,於是選擇了一種變態的、密不透風的關愛方式。從影片中看,艾麗卡所需要的並不是媽媽“密不透風的關愛”,相反的,這其實是媽媽的需要,她渴望與女兒黏在一起,相依為命。當自己的女兒越來越大、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渴望自己為自己做主時,這位媽媽就感到了極大的分離焦慮。所以她禁止女兒穿的花哨,禁止女兒和男人接觸,當女兒和男人有交往時她會譏諷辱罵自己的女兒,指望通過令女兒自卑來牢牢的把她拴在自己身邊,這樣她就感覺不到分離了。
如果連到一起真的能對兒女成長有幫助,那麼這種控制方式也算可以接受的。但影片中已經清楚的表明效果恰恰相反。那些無時無刻都在為兒女“的成長問題”而焦慮的父母,那些時刻都將兒女牢牢的綁在自己身邊的父母,長大後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人格必定無法獲得獨立。
四、結語
在精神分析的視角下,這是一部強勁的俄狄浦斯式電影,力比多的情慾釋放由內而外。閹割焦慮和分離焦慮同台競技,理智與慾望糾纏到底。電影的最後,艾麗卡還是以自殘的方式來證明她作為女性的脆弱,展現生活的極至是超越美醜。說不清他和她以及她的母親是美,是醜,我只知道他們都殘缺,渴望愛又不知愛為何物,絕望而真實。甚至於觀影者本身,多多少少都能在他們身上找到些許自我的投射。
參考文獻
[1] 楊德煜;希臘神話傳說中的複仇主題探究[D];上海師範大學;2004年.
[2] 周華;閱讀俄狄浦斯情結[D];四川大學;2005年.
[3] 陳達;戀母情結——以弗洛伊德的觀點解讀哈姆雷特[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3期.
[4] 楊倩;發展中的精神分析學——從榮格、霍妮到拉康[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5] 弗洛伊德.弗洛伊德文集.精神分析引論新編.車文博譯.長春出版社,2004年.
[6] 王建成;青春期閹割症的焦慮——新時期女性主義文學的性啟蒙[J];山東省青年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4年02期
[7] 張海鐘.精神分析學派與女性心理學的發展.蘭州大學出版社,2006年.
[8] 劉新民,談成文主編.變態心理學導論.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11年
------------------------
精神分析學 - MBA智库百科 - http://goo.gl/xhlbpZ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精神分析學的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於1856年出生在弗賴貝格市,該市現在位於捷克斯洛伐克,當時是奧地利帝國的一部分。他四歲時全家遷居到維也納,他的一生幾乎都是在那裡度過的。弗洛伊德讀書時就是一個出類拔萃的學生,1881年他在維也納大學獲得醫學學位。在隨後的十年中,他在一個精神病診所行醫,個人開業治療神經病,同時致力於生理學的研究。他在巴黎與傑出的精神病專家讓·夏爾科共事。他還曾與維也納內科專家約瑟夫·布魯爾共過事。
弗洛伊德的心理學思想是逐漸發展起來的。直到1895年才出版了他的第一部論著《歇斯底裡論文集》;他的第二部論著《釋夢》於1900年問世,這是他最有創造性、最有意義的論著之一。雖然該書開始非常滯銷,但是卻大大地提高了他的聲望,他的其它重要論著也相繼問世。 1908年弗洛伊德在美國做了一系列演講,當時他已是一位知名人士了。 1902年他在維也納組織了一個心理學研究小組,艾爾弗雷德·阿德勒就是其中的最早成員之一,幾年以後卡爾·容也加入了這個行列,兩個人後來都成了名符其實的世界著名心理學家。
弗洛伊德結過婚,有六個孩子。他晚年患了頜癌,為瞭解除病根,他從1932年起先後做過三十多次手術。儘管如此,他仍然工作不息,繼續寫出了一些重要論著。 1938年納粹分子入侵奧地利,由於弗洛伊德是猶太人,因此他不顧八十二歲高齡逃往倫敦,翌年在那裡不幸去世。
---------------------
佛洛伊德精神分析、性學研究
李日新
南華大學社會所
轉向你的內在、觀察你的內心深處,
乃是學習了解你自己的第一步
Sigmund Freud
沒有任何人能像Freud一樣,對當代的人格理論具有如此大的影響。他的精神分析學系統,是第一個正式的人格理論,而且至今日仍是最為廣為人知的一個理論。Freud的研究,不只影響了心理學與心理疾病領域裡對人格的看法,他同時也使我們看待自己與這個世界的觀點產生了莫大的變化。
Freud認為性是我們的基本動機,性慾願望來自於身體上的性感區:嘴巴、肛門、以及性器官。他的看法是人類主要為一尋求愉悅的生物。他的人格理論大部分,都圍繞著增進或壓抑我們的性渴望之必要性來討論。
一、 Freud的人格理論與精神分析
分析Freud的人格理論架構,從行動(包括思想、感情)方面來考慮,可分為意識、前意識以及潛意識三者:
意識:包括了任何時刻我們知覺到的所有感覺跟經驗。
前意識:儲存我們在某些時刻不會被知覺到,但是可以輕易的招換到意識中的記憶。
潛意識:是本能、願望與驅動我們行動的慾望所在之地,包含了全部行為背後主要的驅力,是精神分析理論的焦點所在。
Freud將三者比喻為一座冰山,意識只是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潛意識才是冰山的主體。
本我、自我及超我
本我(id):對應於稍早潛意識的概念,本我是本能和慾力的儲蓄池,他與滿足身體直接需求有關,努力於立刻得到滿足,而不能接受延宕或為任何理由。它驅使我們當我們想要甚麼東西就要立刻去要取,不管他人的需要。它依照Freud所說的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 )來運作。
自我(ego):自我擁有對現實的知覺,他有能力已以種實際的態度去接收和處理外在環境,並且依照現實原則(reality principle)運作。
自我並非防止本我得到滿足,而是依照現實環境考量去延緩、延宕或是改變本我的方向以符合現實的要求。Freud將本我與自我的關係比喻為馬上的騎士;馬的原始粗暴力量必須由騎士來引導、制止和約束。
超我(superego):人格中道德的一面,通常在5到6歲時習得,是父母與社會的價值和標準之內化。超我的功能不在於延宕本我的尋求享樂需求,而是去抑制他,以追求道德完美。
自我承受來自本我、現實以及超我等三方壓力,當自我過分的使用而非常嚴重的損傷時,焦慮便會發展出來。
對抗焦慮的防衛機制
Freud將焦慮描述成一種害怕的感覺,以及沒有明顯原因的恐慌。他將焦慮視為神經質行為和精神病行為發展的基礎。焦慮是一種信號,代表著有危險接近,有一個對自我的威脅,必須要去對抗或是避開。自我必須降低在本我的要求與社會或超我之間產生的衝突,根據Freud的理論,這種衝突是一定會出現的,因為本能總是希望得到滿足,而社會的禁忌則是企圖去限制這類滿足。就如同所有的行為都被本能所驅動一般,所有的行為也都是防衛性的、為了對抗焦慮而作的防衛。這個在人格內部的爭戰的強度也許會有變動,但是它卻永遠不會消失。
防衛機制:自我用來防衛他本身的策略,以對抗日常生活中的衝突所引發的焦慮,防衛機制雖然在特點上各有差異,但是卻有兩個共同特徵包括對現實的否認以及扭曲以及它們是在潛意識下運作的。
1. 壓抑(repression):無意識地將困擾的想法從意識層面中移去,壓抑的概念是Freud大部分人格理論的基礎,而且是包括在所有的神經質行為中。
2. 否定(denial):否認一個外在威脅或是創傷事件的存在 ,例如飽受喪子之痛的父母親,可能藉著保持孩子的房間原樣,而持續地去否定失去孩子的事實。
3. 反向(reaction formation):表現出與困擾衝動相反的衝動,例如慾望可以扮成美德,怨恨可以變成愛。
4. 投射(projection):把困擾衝動投射到他人身上,例如父母遇到小孩考出好成績會說「都是我教的好」,遇到孩子做錯事則會反批對方「都是你教的差!」,藉以卸責。
5. 退化(regression):返回到一個比較早期,令人愉快的階段,譬如孩子氣或是依賴的行為。
6. 合理化(rationalization):重新解釋行為使他看起來比較合理和易於接受,譬如被解雇的員工會認為這份工作不如理想,被解職也罷。
7. 替代(displacement):把衝動轉移到另一個對象而非那個原來可以滿足他的對象身上,例如怨恨上司的下屬,想表達自己的恨意但又怕受到懲罰,可能會移至攻擊性到其他事物上,像是電玩或是出氣娃娃上。
8. 昇華(sublimation):改造會帶來麻煩的本我衝動,譬如性慾能量可以被轉向或是昇華成藝術性質的創造行為。
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
* 研究法:個案研究
* 遭受批評
* 研究建立在少數、不具代表性的樣本上
* 客觀性受質疑
* 自由聯想法:
一種讓病人說出出任何想到的事情的技巧
* 夢的解析:一種解釋夢境以發掘潛意識衝突的技巧,主要在拆除中間的偽裝、潤飾,要看到隱意
二、 Freud的性學研究
1. 關於"性對象"的變異
性顛倒(性對象的顛倒,即同性戀)
性本能也許完全與其對象無關,也絕不是來自於從對象身上發出的刺激。
以性發育尚未成熟者或動物為對象
性生活異常的人,其他方面(如精神)均與常人無相 異之處。他們在這些方面與人類的文明一齊發展著,但他們在性問題上卻跟不上步伐。
許多場合中,性對象的價值和意義對某些人不再是重要的,性本能中必定還有某種根本的和必須的成份,還沒有被我們發現。
2. 性目的方面的變異
對於性對象的過分評價
對性對象的過高評價,使得其性目的漸漸沖卻性器官結合的狹小限制,使身體的其他部位也變成了性所追逐的目的。
1) 口唇粘膜的使用
接吻可以被看作是正常性行為同反常性行為之間的過渡階段。只有當一個人用嘴唇(及舌頭)與另一個人的性器官觸摸時,才能算作性反常現象。
2) 肛門的使用
肛門粘膜在性方面的地位並不只限於男人之間的性交,對這種方法的喜愛也並不能顯示這個人就是一個性顛倒者。在真正的性顛倒者之間,互相手淫才是最為常見的性目的。
3) 性對象的不適當替代品:戀物症
可能發生在某種損害(性器官的衰弱)之後。而即使是正常人,也有可能發生相近的情形;他們心中經常會把性的對象評價過高,以至把所有與之相關的事物都加以誇大化和想像化,一旦物戀的追逐得到固定,從而完全取代了正常的性目標,或者所崇拜的物品與其所屬之人脫離了聯繫,本身成了性的對象,這種情形才算是病態的。
3. 虐待症與被虐待症
所謂虐待症,實際上是性本能中侵略性成分的獨立及強化。它是這種成分經由"轉移作用"的一種明顯表現形式。虐待症的主動與被動性質經常在同一個人身上表現出來。一個在性關係中因對方之受苦而感覺快樂的人,同樣也可以在受苦之中得到快感。這就是說,一個虐待症患者同時也是一個被虐待症患者,被虐待症其實是一種指向自我的虐待症,是一種把自己比作性對象的結果。
4. 各種性反常的共同規則性
我們之所以說一個人的性反常行為具有病態的特性,並非指他有與眾不同的性目的,而是指它與常態下的表現相比較的反常。這種反常指的是對正常性行為的排斥與阻礙。 一切性反常現象之根基的素質只能在兒童中找到,雖然在小孩中所有衝動的表現都不太強烈。但心理症之所以會發生,是因為患者仍然保持或回返到幼兒性慾狀態,我們便會對幼兒性生活發生興趣。我們要在這裡探索那些影響著幼兒性生活發展過程的力量,以便瞭解到底為什麼有人最終造成性反常現象或者心理症,有人卻能享受正常的性生活。
5. 幼兒性慾與青春期的改變
在普通人的心目中,幼兒身上是不會有什麼性衝動的。性衝動是人的生活史上某一段被稱之為青春期的日子裡突然暴發出來的,這種普遍性的誤解主要來源於我們目 前對性生活基本原則的無知,其後果是嚴重的。可是,只要對幼兒期的性徵兆從不同角度作多方面的探討,我們或許能對這花樣眾多的性衝動理出一個頭緒,最終導出它的來源、構成和發展。
人格發展的性心理階段:
固著(fixation):每個階段都由一個身體的性感區來定義,在每個發展階段中都繪有一個衝突存在,嬰兒或幼兒必須解決衝突才能前進到下一個階段,但也會因為衝突未解決,或是因為父母過度溺愛而致使孩子不願往下個階段發展,就會將慾力或是心理能量的一部分,保持投注在此階段發展,Freud稱此現象為固著(fixation)。
慾力(libido):心理能量的一種形式,由生命本能操控,驅使人朝向愉快的行為和想法前進。
1) 口腔期(Oral Stage)-初生至週歲
嬰兒有把拿到的任何東西或手指放進嘴巴中吸吮或咀嚼的本能,除了藉口腔來探索外部世界,同時也是一種性需要的表現,藉由吸吮手指、吞嚥、咀嚼等活動,來達到性的滿足,所以性的問題從一出生就伴隨嬰兒。
在這段期間,有兩類的行為反應:口腔併合行為(攝人)和口腔攻擊或口腔施虐行為(咬人或吐出)。口腔併合的模式最常發生,並且包含了被其他人或食物剌激嘴巴產生的快感,固著2在口腔併合時段的成人會過度地關切口腔活動,例如吃、喝和親吻。如果他們在還是嬰兒的時候,被過度滿足需求,他們的成年口腔性格將會傾向於不尋常的樂觀與依賴。
口腔期的第二個階段,口腔攻擊或口腔施虐,發生在痛苦的挫折的長牙時期,因為這類經驗,嬰兒開始和愛母親一般地對母親產生恨意,固著在這個階段的人,會傾向於過度地悲觀,充滿敵意,具攻擊性。
2) 肛門期(Anal stage)-一歲半至三歲左右
這種狀況大約在嬰兒18個月大的時候開始發生,即當孩子被賦予一個新的要求─如廁訓練─的時候,佛洛伊德相信在肛門期如廁訓練的經驗,對人格的發展有非常明顯的影響。排便可以給孩子帶來快感,但隨如廁訓練的開始,孩子必須學會延緩和延宕這個快感,這是第一次,本能衝動的滿足被干擾,父母親企圖規範小孩排便的時間和地點。
對所有人來說這都是個衝突的時期。孩子學習到他或她或她現在有了一個可以用來對抗父母的武器。孩子自己對某些事已經能掌控,而且可以選擇要順從或反抗父母的要求。若是如廁訓練進行的不順利─如果小孩學習有困難,或者父母要求太過份─孩子將會以兩種方式中的一種來反應。其中一類,是在父母所不准許的任何時間及地點排便,以此挑戰父母想規律排便的企圖。如果孩子發現這是個減低挫折的完美技巧,並且常常使用它,他或她就可能發展出肛門攻擊性人格。對Freud而言,這是許多成年生活中的各種敵意與施虐行為的基礎,包括了冷酷、破壞性、以及暴躁易怒。
孩子可能對如廁訓練的挫折有第二種反應,這種方法是克制排便或保留住糞便在體內。這會帶來一種愉悅的快感(來自脹滿的腸子尾端),而且是另一個對付父母的操控的成功手段。如困小孩接連好幾天沒有腸胃的運動,父母就會開始關心。由此孩子發現了一個確保父母親注意力與情感的新方法。這個行為是發展出肛門滯留人格的基礎。這類人是固執和吝嗇的,他們儲藏或保存東西是因為他們的安全感依賴於存留和保有的事物,要達到所有物以及生命中其它方面必須繼續維持的要求。他們常會不知變通,有強迫的潔癖,頑固,而且過分強調良心。
3) 性器期(Phallic stage)-三至五歲
大約在3歲到5歲之時,當快感的焦點從肛門轉移到生殖器,一個新的問題會產生。孩子再一次面對在本我的衝動與反映在父母期許上的社會要求之間,所生成的衝突戰爭。
性器期的基本衝突的中心是圍繞在孩子對相對性別的父母所產生的潛意識慾望。 Freud對這個衝突的確認,得出於他最出名的一個概念:「伊底帕斯情結」(Oedipus complex)。伊底帕斯情結在男孩和女孩身上的運作不一樣;Freud在這個情結的男性部分的理論發展比較完整。在伊底帕斯情結中,母親成為年輕男孩的愛情對象。經由幻想和外顯的行為,男孩表現出他對母親的性慾渴望。然而,男孩把他的路途上的一個障礙─父親─視為一個敵人和威脅,他知道父親與母親有一種特殊的關係,而這個關係,他是不被允許進入的。這麼一來,男孩變得嫉妒父親,並且對父親懷有敵意。這種敵意衍生出男孩的閹割焦慮,害怕父親會採取報復手段,閹割它的快感與性欲來源。
伊底帕斯情結運作在女性身上則成為戀父情結;小女生同樣對母親產生敵意,因為她會因為沒有陽具而去責備母親可能對她做了什麼事,並且羨慕父親的陽具而產生「陽具妒羨」。
對於Freud在伊底帕斯情結所衍生出的陽具妒羨心理,新精神分析學派的Karen Horney有不同見解,她認為女性非但不會對男生的性器官感到羨慕,反倒男性才會因為女性擁有生育能力而產生「子宮妒羨」。Horney指出,在創造新生命的過程中,男性可參與的部分非常少,以至於他們必須昇華自己的子宮妒羨,並透過工作上追求成就來過度補償它。子宮妒羨以及伴隨而來的憎恨,表現在無意識的行為上,像是增強女性的卑下地位等,來保持男性的優越感。
4) 潛伏期(Latency Preiod)-六歲至十二歲
男女異性間的關係較疏遠,團體活動時多是男女分別組群,甚至壁壘分明。
5) 生殖期(Genital Stage)-十二歲以後
兒童進入青春期,第二性徵出現。對異性發生興趣,喜歡參加兩性組成的活動。生殖期是性心理發展的最後一個階段,在青春期時開始。青春期開始時,身體逐漸達到生理上的成熟, 如果在更早期的發展階段中沒有嚴重固著現象,這個個體就可能走上一正常的人生。在這個階段的衝突,其強度不像其它的階段那麼大。社會的約束力和禁忌仍然持 續在關注性慾表現,而青少年也必須遵守,但衝突可以經由昇華來減低,在青少年時期壓抑而無法表現的性能量,至少可以部分地透過追求社會接受的代替品來求得滿足。
參考書目:
人格理論 Duane Schultz、Sydney Ellen Schultz 台北 揚智
性學三論:愛情心理學 佛洛伊德 志文
心得分享:
王品昇
佛洛伊德是著名的心理家,讓他聲名大噪的是<夢的解析>此書一出引起軒然大波,佛氏認為人在心靈層面的認知非常薄弱,在他得研究中發現,人在世界中都一直在壓抑著自我,受到社會的道德規範不能展現原本的原慾與本能,在這壓抑世界中的人們,用不同的方式宣洩被抑制的衝動。四歲的孩童,在佛氏眼中並非天真無邪,而是人未受到規範的最佳寫照,心靈的結構也會有所不一樣,透過教育與道德的洗禮,心靈也隨之改變。人類最原始與生俱來的本能,都可從孩童時期看見,但是受到社會的給予框架,讓所有一切被認為「不正常」的行為被列為不道德、醜陋、甚至被列為犯罪行為。以日本的a片中的電車痴漢形情節來看,中年男子在公車或電車上對女性毛手毛腳,是對社會的反抗與最原始的慾望,如果a片情節發生在現實生活中,中年男子會遭受到法律的制裁與社會譴責,在佛洛伊德觀點鐘看來,中年男子的行徑是正常人的行為,受到世俗的規範,變成「不正常」。本能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項天賦,是一種精神能量,稱之為「原慾」,日本人在a片情節上,往往以真實事件來模擬,也正是象徵人的本能與性欲望。
佛氏認為,夢是多種衝突所產生的一種心理,一方要休息一方要滿足自我需求,所以夢是有意義的心理動作也發現一件事實,潛意識與顯意識息息相關。從佛洛伊德的學說看出來,人的心靈非常複雜,雖然有邏輯規則,但在整個意識系統上,心靈會自動遺忘某些記憶片段。因此,潛意識會影響著顯意識,如同人類原我受到規範,在慾望與本能上會有潛在行為,以往受到了心靈創傷,時間一久會隨之淡忘,但在行為上會反映心靈,例如一朝被蛇咬,十年草繩。
佛洛伊德學術在心理學界有著各種不同的聲浪,卻也引起共鳴,「人性」並不能用任何科學方式來找出,須透過人與人之間互動與觀察才能發現人性的奧妙之處,所謂的本質到底存在嗎?人一出生就背負著原罪嗎?人與動物之間差異性只有理性思考嗎?或者人類本能與動物是一樣?種種問題也許會隨著文明進步尋找到答案。
王興智
以往心理學課程在述說佛洛依德時,經常都會以概略性的價值判斷,以及其個人於學術上的特殊成就來做切入,以明確點出佛洛依德的理論特性與展望。或許是因為課程的安排、教授者的觀點差異與學科立論點的不同,所以對於佛洛依德的印象大概與「性」、「潛意識」兩者脫離不了干係,而其理論成就在於對於解析心靈運作程序提出一套另類(有別於當時的主流思維)且創新的分析架構,不過這都是表象對於佛洛依德的一般性「刻板」概念,或許對於初接觸不同領域者能具有引導的作用,但是這也容易以過於粗糙的角度去理解其想法。這種普遍性想法,原因或許在於人們受到社會規範的外在約束影響,使得人們在潛在已經對事物有一定的論述,假使暫時不考慮個人感受性的價值偏好與學術價值的評判,這種人們都存在的共識與想法,不正與老師文中開頭所提的「那個」有雷同的地方嗎?與「那個」相同在於這些行為活動是被他人所理解、接受且受囿限的,這個想法也因為人們心靈運作程序上的共同創造與感知,而界定出或意會出「那個」為何。
在閱讀完老師所整理的佛洛依德資料之後,我覺得佛洛依德的看法是具有說服力的,不過對於佛洛依德我還是會有些疑問,潛意識或許是社會行為意識下不被允許展現出來,抑或是本能的被壓抑所形成的破碎片段,而這些片段會被重新改裝並宣洩出來,不過這似乎會讓人以為潛意識的出現只是純粹滿足本能的想法?難道那些被壓抑的潛在意識沒有其他用途?只為了提供自我滿足與抒發而存在?這倒是讓我覺得有些疑問。另外,對於佛洛依德提及的「所謂的「文化」藉著對本能衝動加以壓抑才能取得發展所必要的能量與形式。文化的發展是在本能的發展之後。」,似乎本能是先於文化,而且奠基了文化的發展,不過文化真的是本能壓抑下的產物嗎?假使真如其所述,文化與本能不就是一體兩面的正負關係嗎?當然這也並非指涉何者為正何者為負,只是如此的解釋方式就如同高夫曼所提「台前」與「台後」的關係一般,於理性社會的前提之下,人們行為舉止依照規範與常規運行,也深受其限制,這是文化或文明呈現出的樣態,如同台前的公開表面行為模式;而本能的衝動卻時常穿插於規範之中,然而只能於潛意識宣洩而出,這是本能壓抑的紓解,如同台後的私下行為模式。
何家逸
引述文章第十二頁中提到的『心理症發病並不意味著自我的棄絕,相反的,它是一種心靈藉以保護自我的方式:當自我意識無法承受外界以及超我的譴責時,它只好逃到病中,以保護自已。佛洛依德(1985:410)指出:這種逃到病中以規避責任,並獲得一些由發病而來的間接利益,就成為生病的動機。』
老實說我還蠻同意以上這段話的,這是我們白話中所謂的【瘋了】的意思嗎?有時候我也會想藉此方法逃避,就像現在這個時候,這麼晚了,我看完整篇文章,但還是霧煞煞不知所云,我多麼希望我就來個短暫的心理症好了,不然待會睡覺時在夢中教我寫心得報告好了!
佛洛伊德在長期的諮商實踐中發現,許多心理障礙例如歇斯底理症、強迫症、恐懼症焦慮症等等疾病的誘因,主要是把源于壓抑在原我的某些慾望、意念、情感、矛盾情緒、精神創傷等因素的作祟。 這些被壓抑的東西,雖然一個人自己不能覺察,但在無意識的原我內卻並不是安份守己的待在那裏,而是不斷的興風作浪,從而引起個體的焦慮,緊張、恐懼、抑鬱不安的心理障礙。于是,佛洛伊德假設,倘若在心理治療中能將這些被壓抑入無意識的東西帶回到意識域,使個體自己能夠覺察這些致障的因素,對當前表現出來的心理障礙或行為問題有所領悟,則有助於患者在現實 原則的指導下,依靠自身的力量來克服這些障礙或問題。
老實說,我對佛洛伊德真的很不熟,雖然把文章看完了,但大概只知道他認為心理障礙是由於性緊張累積而引起的,很多問題都跟性有關係,但我認為或許並不是如此吧!
李日新
一整個禮拜沉浸在佛洛依德的學說之中,讓我有回到大學時代的感覺。雖然已不是第一次碰到老佛,但是每重新讀一次就對他見解感到佩服,試想在20世紀初就能產生如此恢宏的視野與精闢的見解,後世的人們不管是罵聲或是讚聲,都只能追逐的他的背影前進。雖然我對於他在女性方面的描述感到不是很滿意(是我受女性主義荼毒過深,抑或是佛洛伊德其實就如同女性主義者言般只是另一頭沙豬?),對於他的人性觀過於悲觀又處於決定論感到失望,他的人格理論也太專注於早期經驗,而漠視後天的社會環境影響。但是能在他那個年代就發展出一套相當有結構性的人格理論實屬不易,能夠揭露出人性中最為灰暗的潛意識更是了不起的創舉。而最為厲害的,就是他那個甚麼都能扯到性的絕門功夫,這麼說好像不太妥,應該說佛洛伊德用性來解釋人生的獨到見解,人一生下來就與性脫不了關係,人格的塑成更是與性息息相關,常常會聽到有人罵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動物,但就佛洛依德的見解,不只有男人,全人類都是依靠下半身來形塑他們的。人格理論家批評佛洛伊德踏過強調生物力量、性、攻擊、情緒困擾以及兒童時期的事件。但佛洛伊德還是抱著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精神繼續奮鬥,就像在晚年時女性治療師卡倫荷妮抨擊他的陽具妒羨,並以子宮為名反擊佛洛依德的看法,但他也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這並不使我感到多大的驚訝。」在這次的報告中,我不只閱讀了佛洛依德的作品,更去了解新佛洛伊德學派對於佛洛依德的許多不滿,雖然就理性層面看來新佛的理論更能吸引讀社會學的我,但是佛洛伊德那種遺世獨立的精神總讓我覺得嚮往,一個人能夠堅持己見到闔眼實在是不簡單,近幾年來佛洛依德的學說再度被科學界重視也是因為他當初能夠有所堅持吧。
推薦網頁:
佛洛伊德重出江湖http://sa.ylib.com/read/readshow.asp?FDocNo=465&CL=4
洪偉晉
關於“這個”與“那個”
參考資料引文中的”這個”與”那個”,讓人很清楚的知道該填上什麼名詞。而這也讓我想到哈利波特小說提到邪惡的佛地魔,書中的多數人也只稱呼為”那個人”,哈利波特中佛地魔是個禁忌的名字,所以用”那個人”代替佛地魔的名字。而”性”在生活中,也常用”那檔子事”、”那種事”、”那件事”來代替與性相關代名詞。對話中的人都知道對話的內容再談些甚麼,只是沒有明白的指出某個關鍵名詞。這其中也許牽扯某種制約、制約、隱私,公開的談論是不合乎於禮法的規範,但是確實發生在生活中,也令人想要提出來討論。而這部份是確是存在於意識之中,只經過自我對於原我的駕馭在語言上,隱喻而不直接點名。
潛意識是經過自我壓抑原我的結果,經過心靈審查制度受理性所壓抑的原欲。自我是否可稱為人在社會上的前台表現,原我則為後台表現。若潛意識是經過心靈的審查的遮蔽意識,那潛意識並不是不被察覺,只是受自我的遮蔽。在某些情境中,也會洽當的反應出來,如同講義第二頁的引言:「秘密從他的身上無恐不洩。」這也讓我想起了近期出版的一本書籍,情感的行銷符碼。
情感的行銷符碼(克勞泰爾.拉派爾天下遠見出版社) ,本書作者是跨足行銷業的精神分析師,書中最精采的討論莫過於,作者受託尋找各種產品的如何開始行銷,而他的方法則是尋找產品(符碼)在各個民族間所形成的集體意識。透過產品去尋找符碼本身在各個國家及不同民族間所形成的不同意義,而他將這尋找的目標稱為銘記(imprint)。例如:他發現廁紙對美國人來說象徵著「獨立」,法國人認為太陽是陽性名詞,但對德國人來說卻是陰性的代表等。在行銷案例中,則提到雀巢咖啡在日本銷售大敗的經驗,日本人對咖啡並沒有任何情感上的聯繫,生活中也沒有相關文化與咖啡有所鍊結。或許可以說潛意識中,日本人對咖啡是有種拒絕的態度,相對的雀巢咖啡當然也銷售不佳。而作者在追尋這樣的經驗過程中,便轉向了對年輕一代的日本人做為主要行銷的對象。先推出了無咖啡因的產品,讓年輕的一代習慣雀巢這個品牌,在年長之後,品牌形象則以烙印在這些人心中,雀巢才得以擴大銷售業績。
在此書中所提的銘記(imprint),似乎相同於潛抑經驗。潛意識並非消失,只是變成記憶的殘痕,在適當的刺激及時間點下才得以顯現在自我的外顯表現。而這個那個的言說表現,也無關乎潛意識,他是意識下的言說,只是受禮教給制約了。
倪啟修
在1900年,一本動搖世界的巨著問世了,這本書的作者在題辭引用了古羅馬詩人維吉爾(Virgile)的一句話「如果不能震撼上蒼,我也要攪動地獄」。這本書是《夢的解析》,而這位自負的作者正是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然而正如佛洛伊德所預見的,整個世界都因他與他的精神分析而改觀。
為什麼精神分析有如此的力量?因為精神分析給了人類的尊嚴一記痛擊─原來人類並非自己想像中的那麼理性,而理性又是文明發展的基石,是人類所引以為傲、異於其他生物的天賦。但精神分析卻認為人類的理性相當有限,我們都被心靈中非理性的部分所操控而不自覺。更遺憾的是,我們不但無法覺察,也無法控制,因為「非理性(本能)的天性是不能以理性去控制的」。佛氏提出了「潛意識」(unconscious,翻譯應是『無』意識,在大陸甚至會被翻譯為『非』意識,表示未被知覺的意識)來解釋人類的心智。在潛意識中奔騰著我們內心無法被接受的記憶、幻想、渴望、意見、情緒,這些內容組成了潛意識中的潛藏意義,隨時噬機而動。
除了理性受到了貶低,人類的動機也受到了考驗。佛氏以「本能」與「驅力」來解釋人類的動機,本能(德文Instinkt)指的是天生的行為模式及反應,而驅力(德文Trieb)則隱含了敦促或推動自己朝向目標的動力。在他提出本能概念時,石破天驚地強調「性的驅力」存在於人類發展過程中,同時也是病態人格的導因。他認為每個人都被這些驅力與本能慾望所牽制,每一個本能都是潛意識系統的構成要素,一直在尋找發洩的機會,為了發洩,這些本能只好在發展中與一個客體(例如嘴巴、肛門)相連結。
精神分析留給世人的反思
在心理治療界有個關於精神分析的笑話:如果你晚上忘了關門,分析師會詮釋說你的潛意識中有了巴不得被人強暴的渴望;但是如果你總是不忘鎖門,分析師仍會詮釋這行為是你渴望被強暴的「反向作用」。也就是無論你怎麼做,都註定要輸。當然,精神分析有許多令人爭議的地方,許多的理論也充滿了模糊與不確定性。儘管佛氏向來自許為一名「科學家」,但精神分析卻無法證明本身的科學地位。在人類歷史上,大概也少有像佛洛伊德如此令人爭議的人物。
然而,精神分析毋寧說是不科學,或者可說是其理論的價值不在於科學,在許多精神分析的反思運動中,認為精神分析是一種詮釋學、一種理解的技巧,或許在精神醫學與臨床運用中退到了過去,但依舊滋養著現代。現在離佛氏的第一本巨作《夢的解析》已經超過了百年,在這百年中,造成了多少波瀾壯闊的思潮。百年過去了,人類的心靈之謎在種種新科技突破後,依舊是籠罩著層層迷霧。在這回顧的時刻,或許不斷地省思,能夠帶來一絲照見人類心靈的曙光。
涂雅倩
弗洛伊德相信個體原慾的發展,如昇華(sublimation)概念所示,為不斷轉換客體。人生來即屬「多相變態」(polymorphously perverse),任何客體都可能成為快感之源。隨不同發展階段,人會固著於特定慾望客體——初為口慾期(oral stage)(如嬰兒因哺乳產生的快感),繼之以肛慾期(anal stage)(如小兒控制腸道產生之快感),隨之為陽具期(phallic stage)。孩童接著經歷固著性慾於母親之時期,即所謂戀母情結,但因此慾望的禁忌本質,必須予以壓抑——較不為人知的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則是性慾固著於父親。
佛洛依德把人的一切問題,都歸因為性的問題,「性」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石。在佛洛依德所處的維多利亞時代,社會上以傳統禁欲主義為尚,瀰漫著道德偽善、壓抑人性的風氣,佛洛依德的性慾論觀點,實是對於時代的一種反動,而且是對於人的自然本性和權利的一種捍衛,具有思想上進步的意義;而同時他將性的問題作為科學研究的對象,對於性科學的發展,具有開創性的學術價值與意義。
性是影響人格發展的重要因素,根據佛氏的說法,人的行為來自兩股力量,一是生的本能就是「性」另一則是死的本能,我認為「性」可以帶來能量,它是需要被表現出來,壓抑只會與自身處境發生衝突。每個時代背景之下都賦予「性」一種奇特的價值,不過這卻與身心機能有很大的牴觸,所以形於外的不能被達,只好往內心發展或是在黑暗面被呈現,因此「性」再度被揭開之時已扭曲變形了。而宗教的介入是最主要的因素,聖典裡告誡千千萬萬因性慾所嘗到的苦果及因縱慾所面臨到的報應,讓屬世的我們開始思考「性」果然擾人心思帶來罪惡,人就開始把這個重要且必需的部份藏匿,而且是集體的共識。性是令人快樂的,追求性快樂的慾望是一種最古老,也是人們感到最基本的衝動。但是人不能總是只有做愛,如果我們總是只有做愛,很多事情便永遠無法完成,所以我們必須將我們追求性快樂的慾望昇華,將那些做愛的精力轉移到其它事情,例如寫文章或是運動方面。佛洛依德認為:沒有將性的慾望昇華到更具生產力的領域,就不會有文明。
張書豪
在我以往所接觸的心理學,佛洛依德當然是不可避免被提到的一代宗師,他自創了精神分析學派,更提出了意識、前意識、潛意識的理論,冰山是當時教科書最主要的比喻,內容主要為人的意識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這部分就是我們的意識,但隱藏在水下的絕大部分卻對其餘部分產生影響,也就是潛意識。潛意識在他的理論架構中才是佔有決定性的地位,決定了人的許多思考及行為。
這其實對當時十九世紀的社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十九世紀主要重視的思潮是實證論,因此人們多相信自己能夠認識所有的事物,理性才是認識外在世界的一切基礎,但佛氏卻主張在意識之下則另外有個思緒的中心在運作,而這私下的運作才是決定了許多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所作所為,也影響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提出這樣的洞見無非造成當時及往後學界很大的動盪。
而對夢的分析更是針對精神分析學派當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佛氏認為夢就是通往潛意識的橋樑,也就是被我們人類的防衛機轉所壓抑到潛意識中的事物,這些事物並不會憑空消失,往往在夢境中表露出來,但是由於所需表露的事物過於繁雜細瑣,因此夢境的內容多是象徵性的訊息傳達,夢主要由「顯夢」(manifest dream-content)及「隱夢」(latent dream-thought)組成的。顯夢就是我們夢境中所出現的畫面,都經過了改裝加工的程序加以呈現,像是加了密碼一般,也因此佛氏需要對許多精神病患的夢境進行解析,由那些象徵性的畫面來進一步診斷病患確切的病因。佛氏診斷疾病的方式也是獨立特出,面對病症所引發的現象往往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問題的根源,也就是深藏在潛意識當中,例如我們喚起了病人心中早已遺忘的不愉快事件,或是我們找尋到問題的根源,就往往能夠使疾病自然的好轉,而不是直接的針對症狀下治療。這是讓我覺得十分具有創造力的部分,但在佛氏的學說下也不免讓人感到過度的潛意識決定論,正由於潛意識是我們無法意識到的,如此神秘的概念即便是透過了夢境的解析,亦或是平常生活中無意間的口誤及失語,尤其是佛氏特別重視幼年經驗對於人格組成的成分,也往往讓人覺得過度的偏重了這些因素。
除此在佛氏的言談治療中,病患躺著而佛氏通常則在病患看不見他的地方進行診療的過程,這也讓我聯想到廣被推崇的催眠治療,在本意上似乎也和精神分析療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利用暗示性的口語來消除病人身體和心理上的障礙。
而回到參考資料中引文的『那個』,我倒寧願使用榮格的說法來套用大家不約而同共有的默契,也就是集體潛意識,遵循佛氏的看法由於原慾的需求是每個人心靈運作的根本,榮格更深刻的指出集體潛意識並不是屬於被遺忘的部分,而是我們永遠意識不到的部分。也就是人類最重要的潛意識部分,並非來自個人經驗, 而是來自遠古就存在的人類經驗。
張嫻慧
一、中國人長期受到傳統儒家思想的薰息,當出現所謂道德非難性的想法時,在形成的過程即受到壓抑,依佛洛依德意見,心靈會做一種判斷,它會判定這一個觀念是對的還是錯的,換言之,由於現實自我與快樂自我的衝突,現實自我為保護自己而放棄快樂,因此只要是違反社會普遍價值判斷的觀念,就屬違背公序良俗,該念頭即會被壓抑、被排斥在意識之外,潛藏在無意識中。但內心的渴望或想法被壓抑後並不表示就此消滅,宗教信仰往往能讓人放棄此生的快樂,並且以應允來世(有好報或上天國)來加以補償,這應該是一種壓抑的潛意識出路,另外,許多人愛看電影,電影中虛幻世界或情節的種種呈現,或許正是表達正常人心中匱乏的一部份,而產生對於無法獲得滿足事物的移情作用,更藉此達到一種內心渴望或慾望的抒解?
在這裡,聯想到我國刑法上的一個概念:「原因自由行為」,即以故意或過失使自己陷於無責任能力之狀態,在此狀態促使構成要件實現之情形。例如明知自己於泥醉狀態時會有對人實施暴行之習慣,遂以殺人或傷害之故意飲酒,當其陷於酩酊狀態時果然將被害人殺傷。依現行刑法第19條規定,原則上,如行為時因精神障礙或其他心智缺陷,致不能辨識其行為違法或欠缺依其辨識而行為之能力者,不罰。惟因故意或過失自行招致者,則不適用之。舉例而言,某甲與某乙有宿仇而想殺害乙,故意喝酒狀膽至酩酊時果將乙殺死,以我國刑法來判斷,乙因為是故意喝醉並藉酒力施暴,雖行為時是無意識的,仍須處罰。但在佛洛依德看來,殺人行為應是社會規範所不能允許的,所以甲想殺乙的念頭因現實原則自我保護,會發生潛抑作用而將念頭置於無意識,飲酒變成一種外力刺激,使無意識進入意識活動,如此一來,甲行為時並非無意識,而是有意識。這二種判斷及思考方式迥異,因此以精神分析的角度來區別意識與無意識,似乎是另一種思考方法的轉向。
二、自我是主體及主動的嗎?至少在接觸佛洛依德以前,是這麼認為。不論西方或東方哲學,許多觀念都是從「自我」出發並從中探討,笛卡兒的思考模式即是以「我」為中心;佛教談緣起,認為世間一切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為有情以自我為中心並執一個恆常不變的我,才諸生煩惱。所以自我的概念,一直主導我們思維方向,也一直是人以自己為主體看客體的向度。惟佛洛依德認為,自我能把自己當成客體,就像對待別的客體一樣對待自己,觀察自己、批評自己。其中涉及超我(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如個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自我變成了超我所審查的對象或客體。
吳秋蓉
就精神分析、心理學的角度上,佛洛伊德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他的相關理論著作開啟大眾對於精神、心理相關分析之潮流,同時相關理論分析引起許多話題供世人做討論、研究。佛洛伊德所提之人格理論是較為感到興趣的部分,他提出人格結構為三個組成部份: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 ego)。
本我是最原始的無意識結構,經由遺傳的本能所習得之慾望所組成,同時與肉結合;自我則處於本我與外部世界之間,自我與本我不同的在於自我根据外部世界之需求而行事,同時具有調節外部世界、本我之間所存在衝突的作用;超我則是在社會環境中透過對於正確、錯誤做出分辨別,形成人格道德與規範。在談論到人格結構這部分時,就原慾與道德規範之部分開始試著與日常生活的場景作對話,因此想起了鋼管秀等的現象。翻開章雜誌時常見到尾牙、電腦展等邀請辣妹跳鋼管的新聞,大多數聽到的主以女性表演者為主,穿著清涼、搔首弄姿作為吸引目光的手法。就表演的心態與觀看的角度來說,就佛洛伊德的理論而言,所處的人格結構是相同層次的嗎?本我、自我、超我是交互作用的?
辣妹扭腰擺臀、玩弄鋼管,目的在於引起台下觀眾的原慾,某種層面來說這些表演含有性暗示,正用一種替代的方式來滿足,這是本我的部分。自我便是對於勾起原慾又必需減緩現實所帶來的緊張,不斷調節的過程。受於規範、良心的思考,只能看不能摸而純觀賞可為超我的表現。這些表演佔的角色、位置為何,我認為這些表演似乎可以作為滿足心靈活動的方式之一,透過佛洛伊德的理論,似乎又可以為生活週遭所接觸之活動多一些體悟,進而瞭解或是挖掘一些文化現象。
李宗俊
第一次接觸佛洛伊德,而且還不完全是直接閱讀原典,主要內容還是從翟老師的二手整理(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得出。然而,在觀看的過程中,不知為何我會一直聯想到「結構主義」四個字(我沒真的接觸過),以及腦中猛浮現「二元對立」的概念(甚至一直聯想到老子、莊子在談的「道」以及佛教的「禪學」)。或許是順著看下來時,覺得佛洛伊德的理論似乎運用了許多對立的概念吧?
一開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然就是「潛意識」的概念:「意識與理性之外的心靈部分,才是決定人們思考、行動的支配力量(P2)。」從意識∕潛意識、理性∕理性之外這組基本對立出發,續而找出潛意識的精神運作中,又遵循原本步驟∕續發步驟(餐閱P4)這對立概念。原本步驟將過多的部分釋放,續發步驟再將此釋放給拉回靜止潛能,於是乎,原本步驟遵循「享樂原則」,續發步驟遵循「現實原則」;享樂原則∕現實原則分別又對應兩種「我」的概念,原我∕自我(參閱P5),再由此延伸出佛洛伊德對「本能」的定義,投資於其「對象」的「原慾」及投資於「其它」的「興趣」(對象∕其它、原慾∕興趣,參考P5)。隨後對於「夢的解析」,其中提到的「審查制度」,其實又是規範∕規範之外進入意識∕潛意識的對立邏輯(參閱P6)…
一路順著文章看下來,感覺佛洛伊德用來分析的種種概念其實一直圍繞在「二元邏輯」,不斷有「兩方」的存在於論證。但是,這樣的邏輯並不是每次都「兩方存在」。譬如,相比於「意識」,他似乎更重視「潛意識」(也許因為這是他的論證基礎?);相比於「文化」,他更重視「本能」(也許因為他是心理學家?),所以他才提出:「所謂的「文化」藉著對本能衝動加以壓抑才能取得發展所必要的能量與形式。文化的發展是在本能的發展之後(P9)。」根據這樣的看法,我覺得(純個人心得),佛洛伊德的論證會讓我覺得很有說服力,之所以有說服力便在於其論證概念充斥「二元立場」,這是他很能說服我的地方,但是,也是他讓我質疑之處。譬如,文化真的是在本能發展之後嗎?如果是,那究竟「本能」是什麼?是今天我們研究出來的口腔期、肛門期、性蕾期…這幼兒發展過程嗎?如果是一萬年前的人類,他們是否還遵循這樣的「過程」?我想,如果人類真有「本能」,那麼,它就應該不受文化影響而變動。既然佛洛伊德會比較文化與本能的先後次序,那就證實了本能會受到文化因素影響而產生不同的精神力,於是乎,就出現一個問題:「既然本能可塑造文化,文化也可以影響本能,那麼,『本能』到底從何而起?從『本能』而起還是從『文化』而起?」這就像是雞生蛋的問題,假設雞是「本能」,那麼,一萬年前的雞與現在的雞,他們是否一樣?是否有共同本能?既然凡事由本能而生,那麼本能由何而生?
文章開頭我曾說,在我閱讀這篇佛洛伊德的二手文章時,我會聯想到「禪宗」與「老莊」(這些經典我是從蔡志忠漫畫知道的…)。事實上,這就是我會想去瞭解「本能∕文化」的雞生蛋問題起源。人性本善還是本惡?若無惡,何來善?若無善,惡的意念如何生?若無空,碗如何裝水?應該說,善惡的概念是同時相生相對立的,於此,潛意識與意識也同樣,我不覺得潛意識一定表述真實,因為這又牽涉一個問題:什麼才算是真實?是不是又要拆解成一組對立來解呢?譬如,實踐於意識中的真實∕意識之外的真實。所以,文化與本能、意識與潛意識、原我與自我,我想他們都具同等重要性(我想,二元對立邏輯也是我潛意識的一部份吧?)。
陳冠廷
早期佛洛依德主張人的心理乃是由潛意識、前意識以及意識所構成的;到了晚期,佛洛依德修正其學說,提出了著名的由「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所構成的人格結構說法。這個學說指出了人的言行暗中受到非理性的潛意識之影響甚鉅,並非如以往所想像的這麼理性以及自由。
佛洛依德把人的一切問題,都歸因為性的問題,「性」是佛洛依德精神分析理論的基石。在佛洛依德所處的時代,社會上以傳統禁欲主義為尚,瀰漫著道德偽善、壓抑人性的風氣,佛洛依德的性慾論觀點,實是對於時代的一種反動,而且是對於人的自然本性和權利的一種捍衛,具有思想上進步的意義;佛洛依德關於性的學說是其整體精神分析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性本能與力比多學說佛洛德早期認為人類有兩大基本本能:1.性本能 2.自體生存本能,包括飲食本能等,但從某種角度看,它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存在的。性本能始終居於核心環節。後來他修改了原來的觀點,認為人類的兩大基本本能為:1.愛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欲本能與自體生存本能;2.攻擊與破壞本能。佛洛德提出:各種原始本能的大本營居於本我,本我又是各種本能活動能量的源泉。他將性欲本能的能量叫做力比多,力比多根據個體的情況進行貫注、活動或轉移。佛洛德認為愛及生存本能與攻擊和破壞本能雖然是對立的,但也可相互轉化(如愛轉化為恨),而且還可以結合在一起。當性欲本能與攻擊本能結合後,如指向外界的性物件時則形成性虐待,如轉而指向自身時則形成性受虐心理變態。
在19世紀的西方理性主義思潮下,對於夢境卻是採取著藐視的態度、斥之為無稽之談,直到佛洛依德的「夢的解析」一書出世,指出了「夢是通往潛意識的大到」,才改變了西方人對於夢的輕忽心態,開始願意正視「夢境」的課題,以科學的態度進行夢的研究。因此,雖然今日學術上對於夢研究,並非只限於佛洛依德所提出「夢是願望的滿足」這個命題,也非只採用佛洛依德所發展出來的解析方法,然而這些研究的開端,必須歸功於佛洛依德的開創性理論。
陳培傑
不能說的祕密
自從有「文明」以來,人類的性慾向來是不可公開討論的話題,而我們在受到道德倫理的強勢壓抑之下,自然而然將對性慾的衝動(精神能量)轉而向其他出口宣洩,有些人將其昇華成高級的藝術以及文學創作,爾後受人尊重;也有些人勉強將精神能量束之於心中高閣,但是性慾是我們人類的本能之一,加上享樂原則(pleasure principle)和能量不滅定律的作用之下,往往不是任由潛意識在夢中滿足「原我」(id),就是由於無法得到適度宣洩,積「忍」成疾。
佛洛依德(1982: 44)在心理症的患者身上觀察到下列的現象:
[在他們的性格上]明顯地表現著一種超乎常情的性潛抑,誇大了我們所知道的羞恥心和厭惡感一類的阻抗作用,來抗拒性衝動。他們本能地逃避著,絕不使心裡沾染性問題....一個無邊的性慾望與一個誇張的性排拒之同時存在。
有趣的是,並不是人類的本能(性慾)違抗道德和文明,反過來說,其實是道德和文明強迫我們去壓抑自己的原始慾望。雖然過度承受對性的衝動慾望且無法宣洩時會累積成疾病,相反的,亦有可能成為不朽的藝術創作,在佛洛依德的心理學世界中,文學作品內的恐怖、害怕和戰慄等帶有痛苦的感情,抑或是幽默、詼諧...等情緒,都是源自性興奮的影響,然後我們靠著去感受體驗這些情緒,進而撫平潛藏我們內心的性衝動。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喜歡消費帶給我們大量情緒反應的電影小說等文學和藝術創作。
最後是在參考資料內提到了藝術家的心理人格與社會規範有所衝突,但其努力並不在於重新適應社會,而是在於將其衝突項改裝成社會能夠接受的範圍;其創作毋寧為揭露出大部分人都已經隱藏起來的秘密知識,而這是只有藝術家才具有的感受能力(H.Read ed. nd:27)。這對學生而言是感受很深的,因為筆者從事音樂創作約莫有七至八年的時間了,這段時間內,筆者常常想把內心對於這不可言喻的精神能量經由各種型態表達出來,嘗試著去拿捏藝術和情色之間的距離。在日常生活中的種種道德觀制肘下,最後這些不足為人道的衝動都成為了我的音樂中的種種元素(無論是歌詞或是節奏等)。
彭智廷
看了開學這週的資料,感想是「情色」和「色情」的界線為何?雖有名詞上的明確定義,不過判斷「情色」或「色情」,似乎不是那麼容易,情色元素之一有藝術、美學的概念,但是隱喻的描述也有可能引起性慾,而色情的作品也可能有其美學的構成標準,絕大部份在於觀者主觀的想像。中國傳統道德文化一向對於色情加以攻伐、扭曲,不過在於歷代文學的作品集,卻又展現出多樣化人性的面貌。情、色是人性的真實,與人類的社會文化有高度相關,人類不可能避開這議題。探索情色,不是百無禁忌的對人類社會的規範視為無物,而是在傳統禁錮的文化脈絡下,正視這個議題與人類文明發展的演進,社會觀念變遷,甚至到個人自身的思維,都有其客觀及重要的意義。
第一週談到比較感興趣是佛洛伊德對於夢之解析,對人類作的夢境提出解釋,當我們清醒時所陳述的夢,在夢的情境中,也許隱含著其它的意義,如果沒有解析,當事人自己光憑自己理性意識的解構,才能了解夢境的真正意義,亦是通往潛意識的道路。我們大部份的人都知道,夢的素材許多來自於現實生活中的被壓抑的衝動或慾望,以象徵性的表徵在顯性夢境中出現,作夢也是使慾望滿足的一種方式,如同被壓抑潛意識層面下的諸多衝突與性慾,不知道如何解決心理的壓力,反應後會造成心理上的適應不良。
佛洛依德認為受壓抑的願望多半是和「性」有關的,夢中出現呈棒狀或凸出的東西都象徵男性性器官。又如果以有關性慾的夢來說,人們白天對性慾的自我壓抑暫時消失,本能的性慾望得到了釋放,性的夢之內容會受一個人性慾高低、性經驗多少和性別等因素影響。性慾強弱也會性愛場面的隱誨真實有關。沒有性經驗的人,夢中內容通常模糊不清;真實的經驗越多,性夢也就越接近真實。
黃奕綺
文章內提到人類的行為與思想主要受到理性所左右著,即時有時不太理性,但行為仍是由意識所支配。這一段文章令我想到肢體語言,所謂的肢體語言是指不是經由口說出來傳達意義,而是經由表情、動作、姿勢甚至眼神等等,藉此來表達意義。因為我們在說話時,常常會先經過大腦思考,想說怎麼說意思才對,怎麼說才不會得罪人;或是在厭惡的人面前,說話可能是會語帶保留,但是在肢體上可能就會出現有點不耐煩、不想繼續交談的反應。一個是較理性的,一個是經由意識所產生的,甚至不知不覺中就做出這樣的舉動,如同佛洛伊德所說的,任何動作的產生都具有內在的原因。
對照於上一段,與文章所提人們受到情緒的支配作用往往比受到理性的影響來的大這句話相呼應,許多行為、動作是我們沒有意識到的,但是卻在這些舉動中能發現到自己的情緒及思考,這就是潛意識,是心靈中不被意識的一部份。然而這個發現對於人們有很大的衝擊,因為我們往往認為自己可以掌控一切且無所不知,但這個發現推翻了人們的想法。
而在佛洛依德的學說提到了一個理論,本我、自我以及超我。本我也就是與身俱來的我、生物的我,目的在於以享樂為原則;自我是本我的一部份,是心理學上的我,以現實為原則而生活的;超我則是道德上的我,會受到規範及道德的約束,已達成理想的自我。
佛洛伊德對於性的解釋為體內器官所產生的激勵作用中,一種的過度激。在心理發展中分成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以及生殖期這幾個階段,會依照不同的刺激部位引起快感而感到滿足。說明在這幾個階段轉換過程中,順利的話則會變成我們所謂的正常人,反之則成為變態,且我們認為變態就是不符合道德規範的。但是佛洛依德認為在性方面雙方的心靈程序並沒有不同,只是呈現的方式不同,然而只要對性慾的發展加以理解,就能暸解變態的正常性。
黃品瑜
從前沒有接觸過心理學,在看過佛依德的精神分析學時雖然有些吃力但也有興趣,也才接觸到一些不同於以往的見識。
人類心中其實都有著原慾的存在,當世界文明後,不但有有形的法律規範著人類,也有無形的道德約束著我們。這些看似外在加諸在人類身上的道德規範,實則也真對我們本身造成了管制,而使自我也有一種審查的作用,而對心靈產生禁制,使大部分的人認為的正常人不敢去作奸犯科,不敢去做出違反常理的事,但這並非表示這些人沒有想過,他們或許想過,但是藉著審查制度而理性控制住反常的行為模式,而這些人想做而無法做的事卻可能經常反應在夢裡,因循著這樣的模式,人類得以維持正常的生活;相反的,那些不能「理性」控制情緒的人,或許受過太大傷害的人,就會為了減輕痛苦而逃避到病中。
曾經看過一本名為「24個比利」的書,正是描寫一個人擁有24種人格,他病因的原由正來自於幼年時遭到父親不正常的凌虐,雞姦,以至於造成他的人格分裂,甚至於當醫師與他對話時,他的最原本的人格居然被23個人格保護著而不讓最初人格碰到現實的社會。
在佛洛依德看來,所有文學作品和傳播媒體帶給人們所有的情感,都是自於性興奮的影響,因為文明的限制使得人類對於性的壓抑,人們不得不經由這些改裝來滿足自己的慾望,在學生看來確實有許多這些傳播媒體利用這種改裝形式,諸如古惑仔、色戒,情慾與打鬥中經由眼睛傳達到腦中的影像已經滿足不少人的幻想,也因此常會聽到人與人間的對談不乏在這些片段當中,從崇拜的口吻中也可以感覺到對方的興奮。
佛洛依德認為很多作品或因為改裝而成的對於他人的消遣或是挖苦都是源自於性興奮,事實上也有不少心理症患者是因為性方面受到創傷而導致人格失常,「24個比利」一書正是一例,人類在長大後會逐漸淡忘幼時的某些記憶,這些可能是不堪的回憶,但即使忘記也可能反應在成年後的行為上,而學生認為有些痛苦記憶久久不能消逝也成為一個人心中的一根刺,可能憤世嫉俗,或是產生另一種行為異常。
雖然有後佛洛依德認為佛洛依德只是將他思考模式描述出來,並不能概括整體,但我們在探討人性時卻也無法捨棄佛氏的論點了,並且他也提供了我們思考的模式。
鄭渝儒
為什麼做愛會用「那個」來形容?為什麼「那個」會成為做愛的代名詞?難道說出「做愛」的字眼很粗俗?或者只因社會太保守,導致不敢談論?以前究竟是不敢談論才演變成不能言論?
談到「情」最直接的聯想可能就是情感、愛情和感情有關的一切;但為何談到「色」會容易讓人聯想脫光光、胸部等性器官的關鍵字?而「情」與「色」排在一起更會讓人聯想有聲有色的場所或交易嗎?
由潛意識的願望衝動所組成仍然是前意識所無法到達、瞭解或者是壓抑的。這些潛意識的願望對前意識的精神趨向能夠加以強迫的壓力,在這些源起於幼年時期不能被毀滅或抑禁的願望衝動間,佛洛依得說某些願望的滿足是和續發性思考的有目的的概念相衝突,這些願望的滿足因此不再產生愉快的感情,反而是痛苦的。夢則指出了一條讓我們能瞭解這精神構造的路,即使很保守的侷限於已知的新的確定知識的範圍,對於夢,夢證實了那些被壓抑的東西仍然會繼續存在於正常或異常人的心靈中,並且還具有精神功能。往往在清醒了時刻中,由於矛盾態度的相互影響,所以心靈中被壓抑的材料無法表達出來,且無法被內部的知覺所感受,但在夜間卻由於衝力對妥協結構震撼的結果,此時被壓抑的材料找到進入意識的方法和途徑。因此佛說潛意識的精神程序是一個確定的事實。
魏劭楷
佛洛伊德在心理治療界有個心理治療之父的美稱,雖然佛洛伊德有很多想法都被評論家所攻擊,認為他只是單純對臨床病患做觀察,然後藉由這些觀察與理論交互推斷出來,因此驗證性相對來說是比較薄弱的;佛洛姆(E. Fromm)也認為他在所謂宗教性、政治性的理論,只是藉理論提出來得到權力的一種慾望滿足,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心理學理論仍然受佛洛伊德影響很深遠。
在閱讀的過程中,有許多的看法引起我的思考,佛洛伊德認為每個人在舉手投足間的一些舉動,都在透露著訊息,每個舉動都有存在的原因,而不會無端發生,只要我們能找到明顯的動機,就可以解釋它們存在的理由。人類的動機大都隱藏在無意識的心智,決定我們每日思考、感情以及意志的心智過程,大多發生在無意識狀態,而這隱藏的無意識心智,也就是佛洛伊德所提出的潛意識。這股意識是備受壓抑的,這裡所指的壓抑,也就是現今社會的一些框架與束縛,佛洛伊德認為人類所具有的本能性衝動,是與社會文化中所要求的標準背道而馳的,也就是違反道德常態的,如果沒有這樣的壓抑,那麼人類會以比較激烈的方式表現,例如攻擊與性慾,這樣的情況是無法被社會文化接受與認同。
但是,在壓抑之下,卻反而容易造成許多不同層面的問題,當社會的規範越是強硬激烈,那麼反彈的效果也相對會提昇,因為人類心靈活動是由原本步驟及續發步驟所構成,前者以追求快樂滿足及規避痛苦為其目標;後者以符合現實中的道德、規範及邏輯法則為職志。也就是說人的內心深處是可望自由快樂而逃避痛苦的,只是礙於現實的框架而壓抑著,所以當現實的規範更加嚴厲,人的內心反動也就更為猛烈。社會中常將正常人與變態者冠上道德上的判斷,而將變態性慾滿足者視為道德規範的破壞者。不過佛洛依德卻認為以心靈運作程序而言,正常人與變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只是其占優勢的部份衝動和性,只是呈現方式不同、目的有所不同而已,並非本質上互相對立。
最後,對於佛洛依德在迷信的觀點做一點討論,他認為迷信並不是無知,在人們的信仰系統中,處處充滿著潛意識的慧識,只是因為阻抗作用使得意識無法掌握;而這種意識上的無知和潛意識上的洞見加起來,正就是迷信的心理基柱。似乎是在說明,在所謂的信仰體系,例如算命與宗教中,很多都是藉由潛意識的發揮而有所感應,例如算命師的批算與通靈等,卻因為阻抗作用也就是先前提到的社會框架、束縛,使得當事人無法去體會到真正的感應,也呼應李維斯托(Levi-Strauss)在神話與意義中提到,在初民部落當中的人由於沒有受到文明的訓練,所以他們的感官是更加靈敏的,不像現在的文明擁有許多的框架,使得現代人類在某些事務的判斷上產生某些方式,卻也壓抑了某種的本能。
龔妍儒
佛洛依德是精神分析學派的創始人,在心裡學上擁有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他提出許多重要論點,像是潛意識論、夢分析論、性慾論等等,他對於人類精神分析的見解認為,人的行為與早期的經驗有關。佛洛依德的理論有三個主要的假設:一是他認為潛意識是人類行為的主宰;二是他認為孩童時的經驗大大地影響了成年時的性格;三是他認為性格的形成有賴個人如何因應他的性衝動。
一開始接觸到佛洛依德,首先了解到的就是他將人格結構分為本我、自我與超我。細部來說,本我(id)就是為個體與生俱來的一種人格原始基礎,是主要心裡動力的能量所在地,日後分化出自我及超我的母體,而自我(ego)的出現是來自有機體必需去面對及處理外在現實世界受現實的需要,超我(superego)則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如個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
另一本有名的著作「性學三論」是由三大主軸所串連,全書由〈性變態〉、〈兒童性慾〉、〈青春期的變化〉三部分組成。他將人格發展分為幾個時期:0~1歲口腔期、1~3歲肛門期、3~6歲性器期、6~12歲潛伏期、12歲以後兩性期,他認為人在成長過程的的一切行為和經驗是影響著成人之後的行為。
佛洛依德認為人本來就具有雙性戀的特質,他在性學三論中說:「他們之所以愛上男孩,不是因為他的男性特徵,而是他所具有的女性體態及女性神韻:靦腆、賢淑、求知與渴助。男孩一旦長大,便不再成為男性性倒錯的性愛對象,他們自己或許又會去愛別的男孩。這種情形跟其他許多情況一樣,性愛對象不是同性,而是具有雙性特徵的人」。這樣新潮的觀念居然是在幾百年前就出現,想必對於當時一定造成相當的轟動,不過這卻是後人在研究性別上重要的一個理論指標。
由於佛洛依德本身是位醫師,當他在面對這麼多的病患時,從他們身上的病狀推回正常人的情況。有人覺得佛洛依德的東西是病態心理學,因為多數的理論基礎都是來自於治療精神病患的觀察,所以多數都是負面的,雖然在當時他所提的一些論點總引起很多爭議,像是伊底帕司情結,但我們不可否至,佛洛依德的確開啟了人們對於精神分析的大門。
---------------------------------
精神分析是現代西方心理學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既是一種治療精神病的方法,又是一種研究心理功能的技術,更是一種心理學的理論。它的誕生對心理學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同時,這一影響還波及醫學、哲學、人類學、歷史學、文藝社會學等一系列學科。根據該理論自身的發展,又分為精神分析理論和新精神分析理論。二者的代表人物分別為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他們在發展心理學方面都有一套完整的理論。
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
弗洛伊德是奧地利著名的精神病學家,精神分析學說的創始人。他出生於摩拉維亞的一個猶太商人家庭,1860年隨家庭遷居於奧地利維也納。1881年,弗洛伊德獲醫學博士學位。1895年,他和布洛伊爾(J.Breuer )合著的《癔病研究》一書的出版,標誌著精神分析學派的誕生。弗洛伊德與達爾文、哥白尼齊名,都被認為是推動人類認識自身的世界級大師。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和動力觀
在學習弗洛伊德的兒童心理髮展理論之前,有必要先了解精神分析理論產生的社會歷史背景,以及他對人格結構和人格動力的看法。一方面,在他學醫的時候,正是科學史上發現細菌 病源作用的時候,人們十分熱心尋找疾病的原因。弗洛伊德積極探討精神疾病的原因,當時他受“催眠術”和“談療法”的影響,以催眠和回答探究問題的方法開始研究。另一方面,19世紀的奧地利帝國,宗教氣氛十分濃厚,社會禁慾非常嚴重,兩性關係得不到正常發展,許多精神病導源於性的壓抑。促使弗洛伊德從性心理方面研究精神病的根源和對於個性發展的影響。
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著作中,他將人格劃分為意識(conscious)、前意識(preconscious)、潛意識(unconscious)三部分。後來,他又從另一角度將人格劃分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有人用圖(如圖3 - 1 )來表示弗氏對人格結構的這兩種描述。
圖3 - 1 弗洛伊德的人格結構示意圖
意識由個人當前知覺到的心理內容組成,是人能認識自己和認識環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點上的心理過程都是意識的。從圖中可以看到,如果說人的心理是漂浮在海上的冰山,那麼意識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分,僅僅是冰山一角,而心理的絕大部分則是隱藏於海面下的潛意識。
前意識是指在潛意識和意識之間,我們加以注意便能覺察到的心理內容。正因為前意識的內容可以轉變為意識,有的學者認為前意識是意識的一部分。然而從前意識到意識的轉變難度受聯想強度和心理內容本身所影響。從某種意義上講,前意識扮演著稽查者的角色,它除去不合適的(比如痛苦的、羞恥的)潛意識內容,並把它們壓抑回潛意識。
潛意識是精神分析理論的一個重要概念,指個人不可能覺察的心理現象。在弗洛伊德的理論中,潛意識有著特殊的意義。弗洛伊德認為,潛意識是人的心理結構中最低級、最簡單的因素,包括以性為中心的本能衝動以及出生之後的各種慾望。儘管人們意識不到潛意識的內容,但它實際上支配著個人的思想和行為。
本我由原始的本能能量組成,完全處於潛意識之中,包括人類本能的性的內驅力和被壓抑的習慣傾向。遵循著“快樂原則”,尋求滿足基本的生物要求,好像一個被寵壞的孩子──想要幹什麼,就要幹什麼;要何時得到,就得何時得到。
自我是由本我發展而來,它一部分位於意識,一部分處在潛意識之中。由於本我不能直接接觸現實世界,為了使個人與能真正滿足其需要的經驗發生聯繫,必須通過自我的介入。因此,自我是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的中介。自我是理智的,其活動遵循“現實原則”,調節外界與本我的關係,使本我適應外界要求。它可以用於除消除滿足本能之外的其他目的,發展如感知、注意、學習、記憶、推理和想像等。自我是人格的實際執行者。
超我由自我分化而來,是理想化的自我。超我大部分屬於人格的潛意識部分,它像一個道德監督者,告訴人甚麼是道德的,什麼是不道德的。超我在五歲左右開始發展,包括自我理想和良心兩個部分,分別掌管獎與罰。自我理想是兒童因獎勵而內化了的經驗,當他再次產生或想要產生這些行為時,就會感到驕傲和自豪;良心是兒童因懲罰而內化了的經驗,當他再次產生或想要產生這些行為時,就會感到內疚或羞愧。
弗洛伊德把人看成一個複雜的能量系統。存在於潛意識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動力,是決定個人和社會發展的永恆力量。弗洛伊德所指的“性”,不僅包括兩性關係,還包括兒童由吮吸、排泄和身體某些部位受刺激而產生的快感。在人的生活中,性的能量──力比多既可以直接表現為性慾,也可能被壓抑在潛意識中,還可能轉化為藝術、科學、哲學等高級文化活動。因此,在弗洛伊德的眼中,心理的發展也就是性的發展,即一個人人格的發展和適應都源於力比多投注於人體有關部位的變化和發展。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相繼有不同的身體部位成為力比多的活動和興奮中心,這些部位就叫做性感區。據此,弗洛伊德將兒童心理髮展劃分為五個階段,稱為心理性慾階段。
(二)心理性慾發展階段說
弗洛伊德將兒童心理髮展劃分五個階段:口唇期(0~1歲)、肛門期(1~3歲)、性器期(3~5歲)、潛伏期(5~12歲左右)、生殖期(11或13歲開始)。
1 .口唇期
這一時期,力比多的區位在口唇部位,嬰兒會時時將手指頭或其 他東西放到嘴裡吸吮,即使他並不飢餓。口唇期又分為初期和晚期。在口唇初期(出生至8個月),快感主要來自嘴唇和舌的吸吮與吞嚥活動。在口唇晚期(8個月至1歲),此時嬰兒長了牙齒,快感主要來自撕咬和吞嚥等活動。從出生到成年以後,出現的因吸吮或咬東西(如吸奶嘴、吃指頭、咬鉛筆、嚼口香糖等)的愉快,或抽煙、喝酒、貪吃等,都是口唇快感的延續。
2 .肛門期
這一時期,力比多的區位在肛門。排泄過程和排泄後肛門區域(包括尿道口)的感覺使兒童產生愉悅。兒童以排泄或玩耍糞便為樂。這一時期,應對兒童進行便溺訓練,使兒童學會控制排泄過程,以符合社會的要求。
3 .性器期
這個時期的兒童注意到兩性器官上的差異,撫摩生殖器(手淫)可產生快感。這一時期的性感區是生殖器。前生殖器期還指幼兒對異性的父母一方的戀愛。在弗洛伊德看來,男孩的愛情對像是自己的母親。由於愛母便仇父。男孩對母親的性愛稱為戀母情結(Oedipus complex);女孩的愛情對像是父親,把母親作為多餘的而置於一邊,稱為戀父情結(Electra complex)。兒童希望自己取代同性父母一方。由於兒童懼怕自己的同性父母一方的懲罰,便必須壓抑這種情結,而被迫與他們認同。此時,超我便產生了。繼而在認同同性父母一方的過程中,形成與各自性別相符的價值觀和性格。
4 .潛伏期
這個時期,一方面由於超我的發展,另一方面由於兒童活動範圍的擴大,兒童的性慾被移置為替代性的活動,例如學習和體育等。其性慾對象為年齡相仿的同性別者,並有排斥異性的傾向。總之,6歲以後,兒童很少再有性慾的表現,性慾的發展呈現出一種停滯或退化現象。
5.生殖期
這是性本能發展的最後階段。個體在經歷短暫且風平浪靜的潛伏期後,青春期的驚濤駭浪就來臨了。女孩約11歲,男孩約13歲開始,隨著性的成熟,性的能量像成人一樣湧動出來,生殖器成為主要的性感區。此時性慾對像不再是兒童時期的同性朋友,而是異性,而且希望與之建立兩性關係。在本階段,青少年努力擺脫成人的束縛,想要建立自己的生活,就不免與成人產生摩擦。生殖期持續時間最長,從青春期直至走向衰老為止。
弗洛伊德認為,人在個性發展方面的許多差異都是由於上述各個發展階段進展的不同情況造成的。在力比多的發展過程中,兒童在某一階段如果得到過多滿足或受到過多挫折,就會在其人格中留有該階段的特定印記,造成兒童在某一階段的固著和退化。任何一個心理活動都與另外的心理活動有因果關係;所有的心理活動都是持續的;現在的心理特徵或病症可以追溯到過去,追溯到幼儿期。
(三)評價
波林(E.G .Boring )曾對弗洛伊德在心理學史上的地位作了高度評價。他認為,從弗洛伊德身上,我們看到一個具有偉大品質的人,他 是一個思想領域的開拓者,思索著用一種新的方法去了解人性……誰想在今後三個世紀內寫出一部心理學史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可能自詡為一部心理學通史。由此可見弗洛伊德對整個心理學領域的影響。
首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開拓了心理學的研究範圍。在弗洛伊德以前,心理學的研究從未涉及潛意識領域。雖然潛意識這個概念並不是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但是他大膽地將其引入心理學,作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並賦予它新的意義,激發和推動了對動機、兒童性慾、夢的一系列研究。
其次,弗洛伊德的理論第一次強調早年經驗對個體畢生髮展的重要作用,使得兒童發展中的家庭關係的重要性得以凸現。弗洛伊德認為,生命的最初幾年是人格形成的最重要的時期,人的常態行為和變態行為都可以從其早期經驗中找到依據。“弗洛伊德的學說使人們首次開始認真地改變兒童以及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情……如果沒有精神分析,今天兒童哺育方法就會截然不同。”王振宇編著:《兒童心理髮展理論》,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第165頁。
然而,弗洛伊德的理論由於以下幾個原因而遭到批評。第一,他過分強調了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忽略了社會、文化、意識、教育對人的重大作用,以及遺傳因素和社會生活條件對人格的影響。第二,弗洛伊德的理論是建立在成人性壓抑問題的基礎之上,它的形成有其特殊的時代背景。因此,該理論的應用範圍十分有限。
二、埃里克森的發展觀
埃里克森是美國精神分析醫生,同時也是美國現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論家之一。埃里克森祖籍丹麥,出生於德國法蘭克福。埃里克森在精神分析中的主要貢獻是他的自我發展理論(theory of ego development)或心理社會同一性理論(theory of psychosocial identity)。他念完高中後在歐洲漫遊一年,後跟隨安娜·弗洛伊德學習精神分析。1933年,他移居美國,在波士頓開設兒童精神分析診所,成為當地第一位兒童精神分析家。1939~1944年,他參加了加利福尼亞大學兒童福利學院著名的“縱向兒童指導研究”,他的人格發展漸成說就是在這一時期形成的。
(一)人格發展漸成說
與弗洛伊德不同,埃里克森認為,人格的發展包括有機體成熟、自我成長和社會關係三個不可分割的過程,經受著內外部的一切衝突。其發展順序按漸成的固定順序(即有機體的成熟程度)分為八個階段,每一階段都存在著一種發展危機(developmental crisis)。危機的解決標誌著前一階段向後一階段的轉化。順利地度過危機是一種成功的解決,反之是一種不成功的解決。成功的解決有助於自我力量的增強和對環境的適應;不成功的解決則會削弱自我的力量,阻礙對環境的適應。埃里克森劃分的心理社會發展階段如下。
第一階段:嬰儿期(0~1.5 歲)。本階段發展任務為: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希望的實現。如果母親對嬰兒給予愛撫和有規律的照料,嬰兒將在生理需要的滿足中,體驗到身體的康寧、環境的舒適,從而感到安全,產生信任感;如果母親的愛撫和照料有缺陷,嬰兒將產生不信任感。埃里克森認為一定比率的不信任感有利於兒童躲避危險,但是信任感應當超過不信任感。這一原則也適用於其他階段。
如果成功解決了本階段的發展危機,兒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希望的品質,這種兒童敢於冒險,不怕挫折和失敗,容易成為易於信賴和滿足的人。如果危機不能成功解決,兒童的人格中便形成了恐懼的特質,這種兒童膽小懦弱,易成為不信任他人、苛刻無度的人。
第二階段:兒童早期(1.5 ~3歲)。本階段的發展任務為: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意志的實現。自主性意味著個人能按自己的意願行事的能力。此時的兒童控制自己的大小便,反複使用“我”、“我的”等字眼,凡事想親歷親為,表現出強烈自主的意願。但是,成人(尤其是教養者)不可能允許兒童為所欲為,而是要按照社會的需要來要求他們。如果兒童受到過於嚴格的訓練和不公正的對待,就會產生羞怯和疑慮。因此,明智的父母對兒童的態度應當掌握好分寸,既要給兒童足夠的自主空間,又要在不傷害兒童自尊心的前提下給予其必要的節制。
本階段危機的成功解決,將會在兒童的人格中形成意志品質。埃里克森認為,所謂意志就是進行自由選擇和自我抑制的不屈不撓的決心。如果不能成功解決危機,則形成自我懷疑的人格特徵。順利度過本階段,對於個人今後對社會組織和社會理想的態度將產生重要的影響,有利於個人為未來的秩序和法制生活做好準備。
第三階段:學前期或遊戲期(3~6歲)。本階段發展任務為: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埃里克森認為,順利度過前兩個階段的兒童已認識到自己是人,在這一階段中,他們面臨的問題是他們能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們充滿想像力,其行為也更具目的性和主動性。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他們積極地檢驗各種限制,確定什麼是允許的,什麼是不允許的;這一階段的兒童表現出對性別差異特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甚至幻想兩性生殖器相互侵入的情景。當兒童認識到他們的行為或計劃是注定要遭到成人的禁止時,就產生了罪疚感,而後便以一種新的形式控制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這也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超我的產生。
在本階段中,如果父母鼓勵兒童的主動性和想像力,他們便會發展較多的主動性和進取精神,獲得“正視和追求有價值的目的的勇氣”。如果兒童的想像力和創造性表現受到成人的嘲笑和挖苦,他們就會產生罪疚感,喪失自信心。
第四階段:學齡期(6~12歲)。在本階段中,兒童進入學校,學習文化知識和基本技能。在學習過程中,兒童一方面努力追求著自身的完善,促生了勤奮感;另一方面,兒童在努力追求的過程中伴隨著一種害怕失敗的自卑感。因此,勤奮感對自卑感便構成了本階段的發展危機。本階段相應的發展任務為: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驗能力的實現。
學業的成功、家長和教師的認可、同伴的接納都可以使兒童產生勤奮感。勤奮感佔優勢的兒童在生活和學習中常常能體驗到“靈巧和智慧在完成任務時的自如運用”,即能力的實現。如果兒童的表現不能合乎家長和教師的期望、本身不被同伴接納就會對自己感到失望,體驗到自卑感或無能感。
第五階段:青春期(12~18歲)。青少年因為生理的急劇變化,以及新的社會衝突和要求,而變得困擾和混亂。埃里克森強調青春期的主要任務是建立新的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亂,體驗忠實的實現。其發展危機是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這裡的同一性是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概念,主要是指一個人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包括過去的、現在的、將來的自己,了解自己的需要、理想和責任,清楚自己的社會角色,以及運用自己的方式把握事件時的內在自信等各方面的協調整合。
顯而易見,同一性的建立是一個畢生髮展的過程,然而同一性的發展在青春期出現了危機。如果青少年在本階段未能建立自我同一性,就會產生同一性混亂或消極的同一性(獲得一定的社會文化所不予認同的、令人反感的角色)。很多青少年往往痛苦地發現他們不能迅速準確地作出決斷,無力持續承擔義務,於是他們便進入了“合法延緩期”,以緩沖他們強烈的內心衝突。在這期間,他們需要為日後的發展作充分的準備,比如接受高等教育或職業教育、服兵役、經歷各種性質不同的社會工作等,這些都是青少年尋求同一性的方式。
在自我同一性的形成過程中,青少年會體驗到忠誠的實現,即儘管會遇到不可避免的矛盾,但也會忠於自己的內心誓言。這樣,青少年最終能忠誠地獻身於社會和職業。
第六階段:成年早期(18~25歲)。本階段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經歷了第五階段,青年男女需要在自我同一性的鞏固的基礎上獲得共享的同一性。埃里克森認為,只有建立起良好同一性的青年才能建立與異性伴侶的親密關係。當兩個人願意共享和調節他們生活中的一切重要方面時,便獲得了真正的親密感。如果一個人未能確保自己的同一性,就會在與情人的交往中過分關注自己,不能忘我地關心對方,因而難以產生真正的感情共鳴,導致孤獨感。
青年如果能成功解決本階段的發展危機,那麼就會形成愛的品質;如果青年不能成功解決本階段的發展危機,就會導致亂婚。
第七階段:成年中期(25~65歲)。在本階段中,個體已經建立家庭,他們的興趣開始擴展到下一代;而且他們也非常關心各自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狀態。在埃里克森看來,他們進入了繁殖對停滯的時期。此時,相應的發展任務便是: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體驗關懷的實現。這裡的“繁殖”是一個意義相當廣泛的詞,不僅指生兒育女,關懷、照料下一代,而且還指創造新事物和產生新思想。埃里克森更側重於後者。有的人即使沒有孩子,但是他們在其專業領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最終有所作為,亦能獲得繁殖感。
第八階段:成年晚期(65歲以後)。這是人生的最後階段,發展危機是自我整合對失望,發展任務為: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智慧的實現。隨著時光流逝,老年人發生了一系列變化,如身體機能逐漸衰退,離開了工作崗位,社會角色的轉變,收入減少,親友、配偶的相繼離去……因此,老年人需要作出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會的重大調整,以適應這些變化。
埃里克森認為,擁有幸福生活,對自己持滿意態度的人,當他們回首往事的時候,自我是整合的,體驗到生活的美滿和人生的完善,能以一種“超脫的態度對待生活和死亡”,即智慧的實現。而那些在人生的旅途上留下太多遺憾和空白的人,則因無法重新選擇而體驗到深深的失望和厭倦。當老年人感到失望和厭倦時,應當面對現實,從另一角度去總結自己的人生,努力獲得自我整合感。
表3 - 1 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八個階段及相應的發展危機和任務
人格發展階段
年齡/歲
發展危機
發展任務
嬰儿期
0 ~1.5
信任對不信任
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希望的實現
兒童早期
1 .5 ~3
自主性對羞怯、疑慮
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意志的實現
學前期
3 ~6
主動性對罪疚感
獲得主動感,克服罪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
學齡期
6 ~12
勤奮感對自卑感
獲得勤奮感,克自卑感,體驗能力的實現
青春期
12 ~18
同一性對同一性混亂
建立自我同一性,防止同一性混亂,體驗忠實的實現
成年早期
18 ~25
親密感對孤獨感
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
成年中期
25 ~65
繁殖對停滯
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體驗關懷的實現
成年晚期
65 歲以後
自我整合對失望
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智慧的實現
(二)評價
在有關精神分析人格發展理論中,埃里克森的理論更具實質性的進展。首先,埃里克森的人格發展漸成說,不再過分強調弗洛伊德的本能論和泛性論,而是強調自我與社會環境的相互作用,重視家庭、社會對兒童教育的作用。這無疑是精神分析學派的一大進步。其次,埃里克森在弗洛伊德理論的基礎上增添了三個成人期的新階段,把發展界定為終身的任務,還將弗洛伊德的每一階段的內涵擴大,給出了新的解釋。再次,埃里克森在對各階段相互關係的解釋上體現了一定的辯證思想。總之,埃里克森的理論較以往的發展理論更全面、更豐富,把精神分析學說的發展觀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
奧地利醫生S.弗洛伊德關於性的學說是其整體精神分析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主要內容可分為兩大部分。 性本能與力比多學說弗洛伊德早期認為人類有兩大基本本能:①性(欲)本能。②自體生存本能,包括飲食本能、避險求安本能等,但從某種角度看,它仍是為了繁殖後代而存在的。所以從生物學種族生存的長鏈看,性本能始終居於核心環節。後來他修改了原來的觀點,認為人類的兩大基本本能為:①愛及生存本能,包括性慾本能與自體生存本能;②攻擊與破壞本能。 弗洛伊德提出:各種原始本能的大本營居於本我,本我又是各種本能活動能量的源泉。他將性慾本能的能量叫做力比多,力比多根據個體的情況進行貫注、活動或轉移。弗洛伊德認為愛及生存本能與攻擊和破壞本能雖然是對立的,但也可相互轉化(如愛轉化為恨),而且還可以結合在一起。當性慾本能與攻擊本能結合後,如指向外界的性對象時則形成性虐待,如轉而指向自身時則形成性受虐心理變態。 性心理髮展學說過去傳統的觀點認為人類到青春期才開始萌發性慾,“天真無邪”的兒童,即無性慾也缺乏性意識,只有某些“先天劣根性”的兒童才會有性方面的表現。弗洛伊德首先提出:性慾及其能量(力比多)生來即有,嬰兒也有性慾,不過表現形式與成人不同而已。他的“嬰兒性慾”說,立即遭到人們的激烈抨擊,但他始終堅持不渝,並逐漸獲得部分學者的支持。他認為青春期時性意識覺醒,對異性發生興趣,產生與異性結合的願望,是性心理走向成熟的固定模式;但不能因為嬰幼兒不符合這種模式而抹煞或否認其性慾、力比多的存在。弗洛伊德認為隨著年齡發育的不同,性及力比多的表現也大有差異。弗洛伊德將個體出生後至性成熟的性心理髮展劃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①口慾期。自出生至1歲左右。該時力比多貫注於口唇、口腔活動,嬰兒從吮吸母乳中不但獲得必要的營養,而且也獲得極大快感。嬰兒吃飽奶後的甜密入睡,與成人性交獲得性樂高潮後的入睡狀態相似。嬰兒不僅從吮吸乳汁中獲得快感,並且對其他口唇、口腔活動也極感興趣。他們經常從吹泡泡、咯咯發聲、咀嚼東西等活動中取樂,還喜歡吮吸手指、把手頭能拿到的東西放到嘴裡。弗洛伊德認為在幼嬰期性慾的表現主要是追求軀體方面所產生的快感,並無成人的性意識與交媾意願,他稱之謂“自體性慾滿足”。嬰兒在口慾期的上述行為,即是其追求自體性慾滿足的表現,即口慾滿足。 精神分析學認為,母親親自哺乳,不僅對嬰兒提供最佳營養(代乳品遠所不及)而且對嬰兒的母愛需要與口慾滿足也是不可缺少的,對嬰兒心理健康的發育是必要的。哺乳期的斷奶問題也值得注意,一般以生後10~12個月為宜,過早或過遲都可能對嬰兒的心理髮育不利。在斷奶問題上可能會發生3種偏差:①斷奶過早使嬰兒口慾不足,於後來可能成為兒童貪食症與異食癖的心理根源,也可能成為成年後貪食、嗜飲(酒)與吸煙癖的心理根源。②斷奶過遲與給嬰兒長時間的塞吸奶瓶,使其口慾過度滿足,可能成為幼兒與青少年神經性厭食與神經性嘔吐的心理根源。③突然中斷哺乳,由於對嬰兒的口慾剝奪,在後來可能成為兒童與成人的“口慾攻擊”——包括習慣性咬人、咬壞東西與口頭攻擊或習慣性穢語等的心理根源。此外,如在口慾期遭受到心理挫折,力比多則可能發生固著;如果在以後的性心理髮展過程中(直至成年期)遭遇心理挫折時,力比多亦可能退行與固著於口慾期。口淫症性變態與性交前調情喜歡用唇舌吻觸異性生殖器者,皆屬於力比多固著於口慾期的表現。 ②肛欲期。自1歲至2歲左右。該時力比多下移貫注於肛門、直腸區的活動,此時也是訓練幼兒大小便習慣的時期。幼兒可從排便與控制大便瀦留中獲得快感,即肛欲滿足。該時幼兒對自己排出的糞便很感興趣,時常給予玩弄。如果在該時受到心理挫折,或在後來性心理髮展過程中(直至成年)遭遇到心理挫折皆可退行並固著於肛欲期。臨床上所見到的戀糞癖(日本稱為“戀糞色情”)、灌腸癖、男被動同性戀者喜歡接受肛門性交者,皆屬於力比多固著於肛欲期的表現。 ③ 性蕾期 ——亦譯為“陽具欲期”。日本譯為“陽根期”。自2歲至4歲,該時力比多轉移貫注於幼兒尚未發育的生殖器(陰莖或陰蒂),他們通過玩弄陰莖或刺激陰蒂(如夾腿摩擦或觸碰椅腳)而獲得。這種幼儿期手淫與成人手淫性質不同,既無成人的性意識與性交意願,也無成人的性生理反應(如射精),不過是幼兒的一種性遊戲而已,因此不應用成人的偏見對他們進行過於嚴苛的責備;否則因此造成的心靈創傷,可能對性產生罪惡或恐懼感,成為成年後性功能障礙的根源。一般通過適當的教育或轉移孩子們的興趣,即可消除此不良行為。 性蕾期也是幼兒開始辨認不同性別的時期。該時父母應教育與訓練他們與其自然性別認同;切勿將男孩打扮成女孩,或將女孩裝扮成男孩,否則會導致其性別認同混亂或“異性化”心理變態,種下易性症、異性裝扮癖以及同性戀等性變態的心理根源。 在這個時期兒童對兩性差別只有一種模糊認識,充滿好奇心,因此可產生窺視異性器官的頑皮行為。對這種情況,父母也應像對待幼兒手淫一樣,不要過嚴苛責,而應通過適當教育和轉移其興趣,即可使其糾正。否則也會造成兒童的心理創傷,種下性恐怖、性罪感的不良心理根苗,還可能使其力比多固著下來,成為成年後目淫症的心理根源。 有的男孩在該時期發現有些孩子(女孩)沒有陰莖,從而產生得天獨厚的優越感或驕傲心理。精神分析學稱為“陰莖驕傲”情結,它會因大人誇獎與戲弄其“小雞雞”給予強化。他們往往喜歡在大人前表現與暴露,如比賽誰撒尿射得更遠更高。這種情結潛隱下來,可能成為露陰症的心理根源。與此相對的,女孩也可能因此產生“陰莖嫉羨”情結。因此她可能抱 怨母親生她時給她帶來這種缺陷,形成未來對母親敵意的心理根源;另外,大多數女孩可能由此產生自卑感,表現得比較溫順與服從。精神分析學者認為世界各地區、各民族大多數女性所表現的溫順、服從性格,不但與傳統的男尊女卑思想有關,而且與她們潛意識內的“陰莖嫉羨”情結也有一定的關係。少數婦女力爭超過男性(所謂“女強人”),則可能由於對潛意識內的“陰莖嫉羨”情結過分補償的心理機制所致。 ④伊迪帕斯情結階段。弗洛伊德認為前述的3個階段(口慾、肛欲與性蕾期,0歲至4歲左右),力比多主要貫注於自體的各部位獲得肉體快感,他稱之謂“自體性慾滿足”或“原始性自戀”。在此之後,力比多則轉移貫注於外界對象,開始他“戀”,首先目標是家庭內的異性親長。弗洛伊德對此命名為伊迪帕斯情結,又名子戀母(仇父)情結。該名稱引自著名希臘悲劇《伊迪帕斯王》的故事:伊迪帕斯原是底比斯國王與年青皇后柔卡斯塔的兒子,生後神諭。該子長大後會弒父娶母,因此國王命人將其拋棄於山野。幸被牧羊者救去,獻給無子的鄰國國王。該國國王視其如己生,將他撫養成人,並準備將王位傳給他。伊迪帕斯在受命前又獲神喻,內容同前,因此深感恐懼不安而出外逃離。路遇其父,發生衝突,在互不相識下將其父殺死。後來又除掉底比斯境內的惡魔,受到底比斯人民擁戴成為新國王,娶其生母為妻,生下二女。後來底比斯連續遭受天災,經過祈禱後神喻,並據此進行詳細調查,伊迪帕斯最後發現自己即是殺害前國王(生父)的兇手,而妻子柔卡斯塔則是自己的生母。柔卡斯塔在羞憤下自殺,伊迪帕斯則自感罪惡深重,自殘雙目後,攜兩女流亡他鄉。 弗洛伊德將“子戀母情結”命名為伊迪帕斯情結,並將“女戀父”情結命名為“伊萊克拉特情結”,亦稱“女伊迪帕斯情結”。他認為這種情結在兒童性心理髮展過程中是普遍存在的。這種情結被壓抑於潛意識內,以後不但可表現為母一子或父一女間的亂倫(性變態),而且還可能成為各類精神疾病(包括神經症、精神分裂症與內源性抑鬱症)及其症狀表現的心理根源。中國學者認為,反相的伊迪帕斯情結(即“母戀子情結”或稱“柔卡斯塔情結”)是導致婆媳不和的心理根源之一。由於婆母潛意識地要獨占對兒子的愛,是導致封建社會中“孔雀東南飛”與“釵頭風”這類悲劇的主要原因。 在伊迪帕斯情結的影響下,子一母一父之間就形成一種三角爭愛的關係。幼兒為了獨占母親的愛,將父親視為“情敵”,從而對父親產生既仇視又恐懼的心理,害怕父親進行報復對他閹割,因此導致“ 閹割焦慮 ”或“ 閹割情結 ”以及對亂倫情慾的深重罪惡感。弗洛伊德認為:要解決伊迪帕斯情結所引起的痛苦,兒童最後被迫認識到母親真正所愛的第一人是其父親而不是他自己,他必須學習父親的優點與美德才能獲得母親的愛。這種學習、模仿父親優點、美點的認同過程也是建立超我的過程。通過此過程,兒童就可以從伊迪帕斯情緒的矛盾衝突中解脫出來,走向下一步性心理髮展階段。 ⑤潛隱期。約自6~7歲至11~12歲。在解決了伊迪帕斯情結後,兒童進入了性潛隱期。在此階段,性心理比較平靜,沒有上述各時期復雜、激烈的矛盾衝突。但有的學者認為可出現一種類似“同性戀”現象:男孩喜歡與男孩作伴,從事某些比較劇烈與冒險的遊戲,如模仿戰士戰斗等;而女孩則喜歡與其他女孩從事跳舞、跳橡皮筋等溫和的遊戲。實質上這種“假性同性戀”不具有成人的性意識與慾念。但是在今後性心理髮展遇到挫折時,心理退行到該階段也可能構成同性戀心理根源的組成部分。 ⑥青春期及以後階段。青春期一段始於11~13歲時,其生理標誌為男子夢遺或手淫,女子則為月經初潮。由於軀體、內分泌系統的迅猛發展,第二性徵也日益明顯。此時青少年的性心理也有迅猛的發展,青少年對異性感到吸引,產生朦朧與不甚明確的情意。這就是異性戀的開始,但他們還缺乏社會經驗與理智發展不足。他們的性器官發育逐漸成熟,但其整體心理水平還較幼稚,意志亦較薄弱,易受外界不良誘惑而導致性罪錯,因此被視為“青春期危機”。 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只對異性的面貌、體態、裝飾、舉動、風度及其他美點產生愛意,其力比多彌散地朝向異性的形象,而未集中於與異性性器的結合(性交) ,有的學者認為如在該時遭遇到心理挫折,其力比多可能貫注於異性軀體的某一部分,如頭髮、足與衣著等,而成為戀物症的心理根源。 弗洛伊德認為:性心理成熟的標誌,是力比多集中於與異性性器的結合(性交),在此階段稱謂“性器欲期”或“生殖欲期”。在此之前則稱為“前生殖欲期”。 弗洛伊德認為在兒童期性心理髮展過程中,出現許多性變態現象,因此稱為兒童的“多型性性變態”。臨床方面也往往見到精神發育遲滯者(弱智、心理水平相當於兒童)可同時有兩種或多種性變態行為。 評價弗洛伊德性學說中的主要問題是其“泛性論”偏向。他特別強調性本能與力比多對人類行為的重大甚至決定性的影響。無論是健康正常人或精神疾病患者,思想、情感與行為莫不受到性本能與力比多的明顯作用。這些影響有時人們能意識到,有時則居於潛意識內而不能意識到,但可以通過深入的精神分析發掘出來。弗洛伊德認為:對性過分壓抑是導致神經症的主因;癔症發作的複雜症狀也與患者早年的性經歷心理創傷密切有關;偏執性精神病淵源於潛意識內的同性戀慾念,由於自我難以接受“我(一個男人)愛他(另一個男人)”的意念,從而轉變成“我不愛他”、“我恨他”,經過投射機製而變化為“他恨我”、“他要害我”,最後形成迫害妄想;對於精神分裂症、重性抑鬱症的罪惡妄想,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剜雙目、自行閹割等離奇行為,也認為與伊迪帕斯情結密切有關。 由於弗洛伊德過分強調性本能與力比多的作用,使原初追隨他的CG容格、A.阿德勒等與他產生分歧,以後離開了他,先後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心理學派。以後,以K.霍妮、HS薩利文為代表的新弗洛伊德學派雖只繼承了弗洛伊德的“潛意識論”,但更為強調人際關係問題對人們心理健康或心理障礙的作用,還對弗洛伊德學說中的泛性論偏向提出異議。 弗洛伊德雖然提出過分嚴苛的性壓抑對心身有損害,但也反對性放縱,並認為後者對心身與社會的危害性比性壓抑有過之無不及(見性壓抑)。因此,有些人將弗洛伊德視為“性自由”運動的先驅者,是完全對他的歪曲。 弗洛伊德還認為:為了文明社會的發展,根據現實原則對性本能不進行某些限制,並為此付出了一定的代價;然而,通過對性本能的昇華作用,則是創造、繁榮人類社會文學、藝術與科學技術進步的重要源泉。 總之,弗洛伊德學說雖然存在著“泛性論”與主觀唯心論等方面的錯誤、缺點,但在他豐富多采的精神分析學理論中,也確實有不少真知灼見,並為現代心理學與精神醫學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他的性學說,對臨床醫生診治性心理障礙以及與性有關的精神疾患,也提供了較大的幫助與有效的治療技術。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