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獲作者臺灣大學資工系副教授洪士灝同意轉載。
TechHire 計畫:美國如何解決資訊科技人才荒的問題?根據白宮的說法,目前美國有 500 萬個工作職缺,其中有 50 萬來自與軟體開發、網路管理、使用者介面、資訊安全相關的資訊科技 (IT) 產業,而且這類職位的平均薪水,比私人企業所有工作的平均薪資高出 50%

所以歐巴馬推出了 TechHire 計畫(同前網頁),希望讓求才若渴的公司、地方社群一起合作,利用程式密集訓練課程(coding bootcamp)和高品質的線上課程,來產出有能力填補這些職缺的科技人才。

台灣其實有很多「資訊科技」(IT) 的職缺。我們台大計算中心就有好幾個缺,但雇不到人。偶爾,從事非資訊行業的朋友會找我要人,因為他們需要開發資訊系統,來開創新的商業模式,但是也雇不到人。例如:植物工廠的資訊系統、點對點(類似 Uber)的咖啡遞送服務、醫學影像分析系統、數位學習系統… 不勝枚舉。

你說這類系統需要資工系、資管系的研究生去做嗎?真的需要嗎?不、需、用。因為,坦白說,這些職缺所需要的能力,並不需要修一大堆正規的資工、資管的課程,更不需要做過資工、資管的研究。

但是,有這些職缺,卻沒有人來做,以致於新的商業模式無法快速被做出來,真的很可惜。為什麼呢?

一、社會的風氣

這使得大學部的強者,多半還要念研究所,在研究所念一堆專業科目之後,覺得自己只能做某些特定的工作。

研究植物的,不會寫程式,不知道有公司需要這種人;念資訊的,只知道那些與資訊產品相關的公司,不知道有其他的地方

二、資訊系的學生看不起這類工作

他們多半覺得 (以為) 自己學過很多專業技能,在這些工作貌似用不上,而且他們也不認為這些東西是創新,所以沒興趣。

其實不只學生如此想,例如我去年帶一組學生寫了一個植物工廠的資訊系統的提案,參加台大創新競賽,連初賽都沒通過,我想是評審看不懂。

三、非資訊產業的公司給 IT 人員的薪資普遍過低

很多(傳統)IT 的職缺,做重複性的工作,月薪 35K 上下,沒什麼加薪和紅利,誰會願意認真學習?一大堆人在這類地方待久了,工作和學習能力反而退化。

四、非資訊產業的公司不願付出研發的成本

他的本業並非資訊,不了解資訊研發的挑戰,往往對於用人成本斤斤計較,也無法欣賞和尊重資訊科技人員的專業,因此要好好合作並不容易。

所以,台灣其實也需要 TechHire 這樣的計畫,讓有需求的公司、想轉換跑道的人員,透過地方社群的促成,利用實質有意義的實體和線上課程,把上述的職缺補足。這需要各方人士的溝通,把職缺的技能需求以及相對應的課程串連起來。教育的不只是 IT 人員,還有企業主。

台灣也需要 TechHire,需要從政府、企業到各行各業的領導者一起來做
這件事,光是靠中央政府來做是不夠的,要各個地區的領導者出來,要各行各業有創新企圖的老闆出來,要找夠格的人出來教學,還要把適當的學程安排出來,使得訓練出來的人能夠符合業界需求。

為什麼靠現有的學校辦不到呢?原因之一,是每個學校有自己的想法,很難強制他們來做這個;其次,因為大部分學校現有的教師,不想做,或是不會做這個;還有其他我不想明講的理由,因此學校要做也做不來,所以要體制外來做

有些事讓民間來做,反而比較好。台灣有不少社群,對此可以有重要的貢獻。很多在社群活躍的朋友,都不是資訊本科的,來幫忙推動這個,再適合不過了。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要以總統的高度來推動 TechHire 了,希望號召多方人馬一起來做。

2016 想在台灣競選總統的候選人,你(妳)們想不想端出牛肉,真正做點事情?

臺大副教授洪士灝:從美國 TechHire 計劃看見台灣人才荒真相 | TechOrange - http://goo.gl/Kc5hSF

-----------------------------------------------------------------------------------------------------------------------

周杰倫為什麼能成為周杰倫?

2015-03-16 18:25

◎沈政男

吳宗憲最近因為周杰倫沒有邀請他參加婚宴,而在媒體上發怨懟、討人情。眾所周知,周杰倫能夠崛起歌壇,第一隻拉拔之手來自吳宗憲。1997年8月,周杰倫在淡江中學的一位女同學,找周杰倫參加吳宗憲主持的TVBS《超級新人王》歌唱選秀節目,周杰倫在裡頭幫女同學鋼琴伴奏,也表演了自己做的曲子〈男人是很好騙的〉。那次比賽,兩人成績平平,但周杰倫的作曲才華獲得吳宗憲賞識,於是讓他加入自己的阿爾法唱片公司。

眾所周知,周杰倫能夠崛起歌壇,第一隻拉拔之手來自吳宗憲(見圖)。(資料照,記者趙世勳攝)

〈男人是很好騙的〉那首歌,已經有了後來「周氏情歌」的影子,但從這歌名也可以知道,周杰倫的作詞天賦,差作曲太多。那年周杰倫甫從淡江中學畢業,考大學音樂系沒考上,卻因為參加選秀節目,在十八歲踏入了歌壇。

重點來了,如果沒有女同學邀約,以周杰倫靦腆又高傲的個性,會主動報名參加電視選秀節目嗎?所以說那位女同學也是周杰倫生涯發展的貴人之一。生涯發展有四個步驟,認清自己、探索可能、選擇方向、追求目標,在1997年,十八歲,周杰倫被吳宗憲簽下,這時可說生涯發展進行到了第三個步驟,也就是選擇了踏入流行歌壇的方向。

都說周杰倫考過兩次大學聯考,難道是1998年,他成了簽約藝人以後,還去參加聯考?如果是這樣,可見他那時對正統的古典音樂之路,還沒放棄。當然他最終沒有考上大學,也沒有去念音樂系。

注意喔,周杰倫大學聯考落榜,也是他生涯發展的重大事件,甚至是台灣流行歌壇的重大事件。如果當年他考上了大學音樂系,進去裡頭每天練彈蕭邦貝多芬,或許就不會有後來的嘻哈周杰倫。

談周杰倫(見圖)成功故事的人太多,但都沒有人點出眉角:「為什麼周杰倫會選擇流行音樂做為生涯發展方向?」(資料照,記者王文麟攝)

談周杰倫成功故事的人太多,但都沒有人點出眉角:「為什麼周杰倫會選擇流行音樂做為生涯發展方向?」要知道周杰倫從四歲開始學習古典鋼琴,進入淡江中學音樂科以後也是學習古典音樂,以他這樣的背景,當然要走上學院派古典音樂之路,但為什麼他後來找到了流行音樂作曲,做為他一展長才的領域?

周杰倫音樂天賦絕佳,四歲就會在電視機前唱唱跳跳,母親發現他喜歡音樂,就送他到音樂教室學鋼琴。周杰倫的母親當然是他生涯發展的最大功臣,沒有母親送他去學音樂,周杰倫的音樂才華能不能及早被發現是一個問題。周杰倫的母親是美術老師,卻能注意到孩子的音樂才華,相當不簡單。但網路上有人加油添醋說,母親為了周杰倫而找吳宗憲幫忙,這並非事實。

周杰倫開始學鋼琴以後,老師就發現他有絕對音感,也就是一聽到琴音,馬上就能指認琴鍵位置,於是他學琴順利,彈得很好。重點來了,從小到大的音樂老師,有沒有人指引周杰倫說:「杰倫,披頭四不錯喔,你可以聽看看、彈看看!」似乎沒有。周杰倫在十六歲開始嘗試作曲,似乎流行音樂作曲天分,是他自己發現的。

像周杰倫一樣擁有古典音樂天賦,也受過長久訓練的人非常多,如果周杰倫當初一頭鑽進古典音樂,恐怕現在也只是一個還不錯的鋼琴家,但他為自己選擇了流行音樂,從此一切有了不同。

1997年吳宗憲簽下周杰倫以後,一直到2000年周杰倫才發行自己的首張唱片《Jay》。這之間的三年左右,是周杰倫的沉潛期,他先是在吳宗憲開設的鋼琴餐廳演唱,也擔任音樂製作助理,並孜孜矻矻寫歌,後來作品慢慢被採用,逐漸打出了知名度,比如江蕙的名曲〈落雨聲〉就是那時期的作品。網路說,周杰倫想出片不可得,是吳宗憲要他短期內寫出五十首歌,他每日埋首苦寫,終於通過考驗而出片,其實這是編故事了。周杰倫後來是被同公司的楊峻榮賞識,幫他出了唱片,讓他從幕後走到台上,所以說楊峻榮也是周杰倫的貴人之一。

總結來說,周杰倫自幼展現音樂才華,幸運得到母親發掘,四歲就讓他學古典鋼琴,而周杰倫後來能夠海納百川,輕易汲取多種流行音樂養分,堅實的古典音樂基礎是重要原因。但音樂發展有多種可能,周杰倫在十六歲,高二時,選擇流行音樂作曲,做為生涯發展方向。此後,十八歲時代他報名電視選秀節目的女同學,簽下他的吳宗憲,還有後來幫他出第一張唱片的楊峻榮,都是提攜他的良師益友。

沈政男(見圖)醫師認為,在周杰倫的生涯發展步驟裡,最關鍵的,就是他在十六歲,高二時,認清了自己的才能,為自己找到了最適合的發展方向,然後有了今天的周杰倫。(資料照,記者陳鳳麗攝)

在這些生涯發展步驟裡,最關鍵的,就是他在十六歲,高二時,認清了自己的才能,為自己找到了最適合的發展方向,然後有了今天的周杰倫。

周杰倫說,他從小知道自己不是念書的料,但始終對自己的音樂才華很有自信。很多人或許也知道自己的才能何在,卻不一定有周杰倫那樣,從很小的年紀就具備的堅持所愛、勇敢追夢的澄澈心志。當然有更多人,不知道自己的才能何在,好像這方面不錯、那領域也行,但要說何者是相對強項,可就搞不清楚了。不是每個人都有周杰倫那樣的才華,但就因如此,生涯抉擇才更顯得重要。周杰倫即使沒有上面提到的那些貴人,他還是會發光發熱,只是可能慢一點,但其他人如果生涯抉擇錯了,很可能就錯失了生命的光輝一頁。

(作家、精神科醫師,經作者同意轉貼自臉書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