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密掌控損益結構,用會計思維培養經營者意識

整理.撰文 / 張玉琦 編輯 / 齊立文

在一般所稱的「財務3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損益表」(P&L,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是相對來說最簡單、也和經理人關係最密切的一張報表。

損益表的簡單在於,它表達的是一段經營期間(可以是每年或每月)的營運狀況,顯示出此期間內,企業的收入多少;為了賺取這些收入,企業所花費的資源又有多少。也就是說,損益表就是經理人每日活動的數字儀表板,也就是經理人績效的成果。

透過閱讀分析損益表,經理人能了解該如何評估績效、控管成本與擬定未來的目標(預算)。而當你熟悉損益表之後,便能進一步搭配另外兩張表,以經營者的眼光,協助企業健全發展。

8/28【經理人商學院】完全解讀財務報表:洞察數字現況,決定策略方向!

「年收入有20英鎊,年支出19磅19先令6便士,結果是快樂的。年收入20英鎊,年支出20磅6便士,結果是悲慘的。」這是英國小說家查爾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在經典著作《塊肉餘生錄》(David Copperfield)中的一段文字,用來說明財務對企業的影響力也意外地有說服力:懂得打點財務的企業能持續成長,揮霍的企業則註定陷入窘境。

「支出不要超過收入」的道理簡單,但是在經營事業時,理解是一回事,重視並且執行則是另一回事。許多企業經營者和經理人對自己的業務或技術能力非常有自信,但是對於「財務」卻完全不關心,也不知道「會計」的重要性

日本首富、優衣庫(Uniqlo)創辦人柳井正就曾經如此,在公司經營的頭幾年,將財務方面的事情全權委託會計事務所辦理,但後來Uniqlo卻轉型為強調數字和財務觀念的企業,並順利達成上市目標。他是怎麼辦到的?

Uniqlo用會計思考,順利上市

1990年,Uniqlo還只有十幾家店面,商品種類、陳列方式、店鋪作業均任由各店店長主持,毫無標準化流程。由於柳井正在當時定下的目標是希望Uniqlo能在數年後上市,因此找來資深會計師安本隆晴做為上市監察諮詢顧問。

安本訪談了幾位經營幹部,了解他們負責的業務後,首先幫Uniqlo製作組織圖,將公司畫分為:負責商品進貨與配送的「商品部」、由各店店長營運的「營業部」、以數字管理全公司的「管理部」,以及尋找開店地點的「展店開發部」。

有別於一般常見的組織結構圖,各部門名稱下面寫的是考核業績時的「職務內容」「評價數字」「職務目的」,並在各個項目寫上負責人的名字。以營業部為例,「職務內容」包括店鋪營運、促銷、物流中心和商品損失對策。「評價數字」包括銷售額、來客數、每人每小時生產性與商品損失率。

組織結構的調整與績效評估數字的訂定,之所以有效促成Uniqlo改頭換面,原因在於這些原始的數字,都會和財務報表上的數字連動,例如,「銷售額」和「來客戶」就會對報表上的「營收」數字產生影響。

所以,安本主張,每個員工不應該只是把評價數字當成績效考核的指標而已,而是應該懂得「用會計思考」,也就是要知道自己的工作會如何影響財務報表的呈現,培養經營者的思維。

會計,就是把錢的事情講清楚

數字管理聽起來很有效,但是一提到「財務報表」,就有不少人望而卻步,但是就像安本所說,「會計就是把錢的事情講清楚,並不難。」他用大航海時代的比喻,說明財務報表的意義和重要性。

大航海時代,船隻出航前,船主必須先向金主募集資金,買進交易用的各種貨物,裝載到租來或自建的船隻上,然後交由船長搏命出海,到目的地換取胡椒或金銀,再回到原來的港口。

船隻回航後,把交易來的貨物賣出後,船長就要向船主或出資者報告這趟航行的收穫如何。最後,船主將一開始拿到的資本,加上從目的地運回來的貨物賣出後所得的金錢,扣除船隻的建造、維護與旅途中的人事費用等所有開銷的剩餘,就是這趟船的利潤。

所以,財務報表就是對船主和出資者(股東、投資人)、船長(經營者)和水手(員工)說明船隻航行(企業經營)成果的成績單。

大航海時代,財務報表所表示的期間是以整個航海期間來計算,可能是好幾年,而現在的財務報表,通常是表現出一年之間的經營成果。

有了財務報表,股東和投資人可以了解企業的經營狀況,決定要不要繼續投資;經營者可以了解企業的獲利狀況決定接下來的航行方向;員工知道哪些貨物怎麼交易才有利可圖。

參照財報資訊,判斷決策品質、做好管理

再回到Uniqlo的例子。有鑑於財務報表對於事業經營的重要性,安本不但協助柳井正擘畫組織圖,還協助設立了Uniqlo標準店的規模和損益結構:亦即事前估計這趟航行應該可以賺多少錢,也就是在開店前先告訴店長,這艘船(這家店)應該可以賺多少錢,讓每家店的店長都成為船長,讓他們去思考增加獲利、減少開支的方法。

由此可以知道,財務報表並不是大老闆才需要讀,員工只要聽命行事就好了,而是如果每位主管、每位員工都了解財務報表的意涵,就都能夠像船長一樣知道怎麼幫公司獲利。

從安本加入Uniqlo後,靠著每家店精密計算後的損益結構,順利達成柳井正的營業額目標,Uniqlo也在1994年順利上市。

財務數字是反映事業經營現況的鏡子,而決策的正確與否,最後也會反映在會計數字上。安本在《賺錢公司成功秘密,都靠這本會計財報教科書》裡指出,每家店鋪都擬定預算,就能馬上發現異常;每家店長都知道怎麼看財務報表,店長就能理解用什麼策略可以讓數字變動。

《華頓商學院教你活用數字做決策》也指出,經理人必須不斷評估公司的策略,以判斷自己的決策表現如何。舉凡應該在哪些活動上投注資源,哪些應該縮減、哪些資源並未有效運用……這些商業決策都需要依據財務報表提供的資訊做參考。然而,如同該書作者理查.蘭柏特(Richard Lambert)所說,很多經理人都不具備財務背景,缺乏回答問題的工具,所以很可能會忽略財報,或是錯誤解讀其中的資訊。

本期封面故事即是針對「非財務背景的經理人」而設定的主題式學習,先概述一般所稱的「財務3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接著再就「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 P&L)這張相對來說最簡單、卻和經理人關係最密切的一張報表,帶領讀者了解怎麼讀懂損益表,又該如何運用損益表做好管理、培養經營意識。

--------------------------------------------

在眾多財務報表中,一般所稱的財務3表指的是,損益表(Profit and Loss Statement,簡稱P/L)、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簡稱B/S)以及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由於實用性考量,我們將以這3張財務報表為主,介紹它們的區別與彼此之間的關係。

整理.撰文 / 張玉琦 編輯 / 齊立文

華頓商學院教授理查.蘭柏特(Richard Lambert)在《華頓商學院教你活用數字做決策中》指出,閱讀財報有助於經理人找出應該把注意力放在哪裡,並且重新評估未來的績效。當經理人想知道「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做得不好的部分可以怎麼補救?」「未來該如何保持成長?」等問題,都可以透過分析財報做為決策參考。

我們之前曾經用大航海時代的比喻解釋企業營運的邏輯,也就是股東投入資金,資金變成公司的資產(造船、貨物),資產用來從事營業活動,營業活動最後如果有獲利的話,會回饋給股東,或者留下來準備下一次出航。

財務3表中,損益表就是用來呈現營業活動的內容,其結果最後會出現在資產負債表上。我們可參照下方圖表,在年初和年底企業都有一張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就是用來解釋年初的表怎麼演變到年底的表。現金流量表也是同樣的道理,它會解釋年初資產負債表的現金,在這一年當中從哪裡收到現金,又用在哪些地方。

具體來說,資產負債表中有一條重要的等式:「資產=負債+業主權益」。展開這條等式,有助於我們更加了解3大報表間的關係。資產可以分為現金+非現金資產;業主權益則分為實收資本+保留盈餘(參見下圖)。要記住的是,這條等式的左右邊無論何時都要成立。

當企業獲利時,損益表上的獲利,就會流向年底的資產負債表。比如說,分給股東的話,實收資本就會增加,留在公司再投資的話,保留盈餘就會增加,最後,資產負債表上的淨資產(資產減去負債後的淨值)也會增加。保留盈餘增加的話,等式右邊的資產也要增加,檢查資產負債表就知道公司把獲利用到哪裡去了。

同樣地,現金流量表會平衡資產負債表中的現金項目。假如在這一年中,公司現金(等式的左邊)增加了,但右邊的負債與權益也要有相對變化。假如公司是借了很多現金,資產負債表上的右邊負債科目也要增加;假如公司是因為投資用掉了很多現金,那長期投資的項目就會增加。接下來我們利用圖解介紹3張表的基本內容與含義。

------------------------------

最近蝸牛周遭的朋友一直有做生意的打算,蝸牛不厭其煩的幫朋友們解釋著會計科目與會計原則,但通常破碎的解釋往往造成朋友不理解,不過一方面是蝸牛其實沒有整理出來重點的原因啦,所以蝸牛翻了幾本參考書重新想要整理一下簡單的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發現教科書大多寫的文謅謅的蝸牛看了其實也很想睡覺,整理不出來朋友又追著打怎麼辦呢? 哎呀~learning by doing,於是蝸牛舉個非常簡單的實例,配合這簡單的實例與execl說明果然朋友一點就通!

 

首先,公司的定義是甚麼? 商科的朋友們喜歡把它當作是一個組織,工科的朋友們喜歡把它當作是一台機器,蝸牛想大家成立公司的目的都是為了賺錢,總不會把花錢當作是目的的公司吧(慈善基金會例外),所以把公司想成是一台自動吐錢的機器是非常簡單也有趣!

第二點做生意一定要寫營運計劃書,當然蝸牛寫的非常簡單實際上要做生意是不夠的(看事業的大小),另外準備越多越了解狀況不致於下海之後忘記怎麼游泳

下面是簡單的營運計畫(無文字只有表格),以時下最流行的飲料店彈珠奶茶為例!

營運計畫  

有了上述的營運計劃書後整理好店面第一件事情就可以編制資產負債表了!

 

2012/1/1 台灣蝸牛彈珠奶茶 資產負債表
資產 負債與股東權益
現金 300000 銀行借款 400000
機器設備 200000 台灣蝸牛 100000
店面裝潢 300000 台灣黑熊 100000
    台灣獼猴 100000
    台灣山豬 100000
       
Total 800000 Total 800000
註:折舊年限採3年攤提    

 

假設營運結果跟營運計劃書一樣,每個月可賺多少錢就可算出來了~

前兩個月的營運狀況如下: 

每月紀錄

 

一年過後就可以編制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這三者間的關係就如同下圖,這樣是不是簡單多了!

三大報表關係    

 

由上圖可知,哪些報表最容易動手腳?

答案就是=>

黑盒子裡面的容易動手腳:損益表、資產負債表

黑盒子外的不容易動手腳:現金流量表

 

 

所以我們在判斷一家公司的好壞不能只其中一個報表作判定,尤其是大多數人喜歡的損益表,這三個報表才能夠了解黑盒子裡面是真是假!

----------------------------------

http://www.managertoday.com.tw/?p=24935

新創事業要成功,對的人才、題目、產品、和市場,加上資金和正確的執行力,是成功的基礎。沒有足夠的資金,一切機會和理想都是空談,但是如果沒有好好管理這些資金,胡亂花用,努力創業也沒用,資金用盡,最後還是會失敗。資產負債表和收益表好像是開車時的儀表版,讓你知道目前車子的速度和狀況,如何可以用最快速度的到達目的地,現金流量表好像油量表,讓你知道還剩多少油,還可以跑多久,有很棒的跑車,油用光了,比腳踏車還沒用。以下我們就來看一看如何利用這三個表,進行財務管理:

>>8/28 完全搞懂財務報表-活用報表做管理

收支餘絀表、或稱損益表、收益表 (Income Statement, P&L)Income Statement是指在一段時間內,一個月、一季、或一年內,收入(Revenue)總和減掉成本(Cost)和支出費用(Expense),基本上就是把公司的收入減掉成本支出、費用,各項稅支出,所算出來的總收益或損失,得出來的淨利。稅後淨利再除上目前公司所有發行的股票總數,就得出了每股淨利(Earning per Share)EPS是公司重要的成果驗收,也常常是投資人主要的投資指標。我在財務預估章節己經詳細介紹過各項名詞解釋,這是財務三表中,投資人最看重的一張表,也是新創公司經營時期,第二重要的一張表。

這張表中,如果我們把這些固定費用,如員工薪水,保險,房租,機房開銷等,再加上如利息等必要開支,就是說如果公司不生產東西,沒有製造及銷售成本(變動成本) 的計算,最低維持公司營運的資金需求,就是你每天打開公司大門,包含週末,要花出去固定的錢,把它叫做燃燒率(Burn Rate)。公司營運一年,假設沒有收入,會燒掉多少錢,就是從這裡而來。實際在經營新創公司時,你需要知道每個月的Burn Rate,這是在維持健康現金流的重要數字,我們在討論現金流時再用。

資產負債表(Balance Sheet Statement)

Balance Sheet是指在某一個時間點,通常是月底、季底、或年底,當時公司財務狀況的數字,不像收益表是一段時間的累積,資產負債表是一個當時的快照Snap Shot。它的基本公式是資產=負債+股東權益,資產(Asset) 在左邊,負債(Liability)在右邊,加上股東權益(Owner Equity或Shareholders Equity),左右兩邊一定恆等。這裡常被很多人誤解,為什麼資產一定會等於負債?其實資產當然不一定等於負債,但是加上了一個可變動的數字,就是股東權益,人為的把左右兩邊數字變成一樣的。所以其實資產資債表真正的公式是,資產-負債=股東權益。股東權益是公司的價值還剩多少,想想看資產減掉負債當然就是剩下來的東西,就是公司淨值(Net Asset Value)的意思,除上股數就變成每股淨值(Net Asset Value per share, 或稱Book Value per share, BVPS)。每股淨值是公司估值的重要基礎指標。

資產(Assets) 指的是為公司所擁有的東西,有價值,可以使用或用來生財的資源,也可以售出變現。所以像現金,設備,庫存,投資如股票或定存,不動產,廠房,甚至是預付款,都可算資產。資產一般都是以可以看到的有形資產為主,非製造業的高科技新創公司,有形資產除了現金和一些電腦設備外,幾乎沒什麼可以報資產的東西,即使沒什麼負債,公司淨值主要就是由現金所構成的,現金不足時,公司淨值很低甚至是負的,也是常見的事情。

資產也可以包含無形資產,例如商標、專利、軟體等,因為這些也是公司的財產和生財工具,而且可以被出售,獲取利益。但是因為它們的價值不像廠房和土地,需要有一個估值(Valuation) 的動作,才能將無形資產數值化,如果這些資產已經能夠產生公司盈收,還比較容易,如果還是未來式,這個價值就會比較需要商業判斷,資產價值就難估了,一般會計師也沒辨法做這件事,所以很有可能就不會列在資產裡了。

另外我在一開始為何創業一章就說過,從財務報表來看,員工不是公司的資產,公司沒有擁有員工,也不能將員工出售,所以員工不是資產。反而要付員工薪水、或未付薪水獎金等,是負債(Liability)。負債是指公司對外的經濟負擔,如應付帳款,應付薪資,銀行借款,股東往來,和解金,法律賠償等。新創公司因為一般借不到錢,大部分都是現金交易,只要尚未欠薪,最多的可能是股東往來,或與母公司往來的作帳行為,一般負債都會非常的少。

資產負債表是去表達公司最基本的財務狀況,是公司最重要的財務報表。但是從新創事業的角度來看,資產負債表並未算入未來發展潛力,資產和負債並不能有效彰顯公司的價值,因此我個人認為本表對實際新創公司的經營,只具財務參考和記帳用途,並無可執行價值,是最不重要的一張表,亦無預估之必要性。

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

現金流量表嚴格講起來有二個,一張是現金來源和使用表(Source and Use of Cash Statement),一張是現金流量表(Cash Flow Statement)。現金來源和使用表較不常用,主要功能是補充在損益表中,對現金費用的的使用列表說明,是對過去式的現金用途解釋比較有用。在這裡我們主要講的是現金流量表,也可稱簡易Simple Cash Flow Statement,用來作為短期未來的現金流量計畫和預估,一般都是以月為單位,用年為單位是在BP裡寫給投資人看的粗估的數字,很難拿來實用在實際公司經營上。

以下是一個現金流量表的範例:

現金流量表是新創公司財務管理中最重要的一張表,不只是因為這張表重要,而是在整個新創公司管理上,現金就像是血液一樣,管理現金是新創公司最最重要的事之一。用以上的現金流量範例來看,在一月份的初始現金存量是五百萬,大約一個月收入二十二萬,現金支出包含薪水、保險和租金等約七十五萬,所以Burn Rate每月大約七十五萬,材料費二十萬算是製造成本,但每月進帳也約二十萬,就扺銷掉了。所以一個淨流出現金七十多萬,在二月份初,現金存量就會只剩四百二十多萬了。所以公式是:

現金存量=上個月現金存量+當月現金收入-當月現金支出

從這個範例來看,現金以每個月少七十萬的速度流出,如果沒有增加收入或是減少支出包含裁員,公司五百萬現金六個月後就見底了,如果股東不願意再投資,公司就關門了。好險在五月和十一月份,有少許也許是應收帳款入帳,六月有也許股東借款往來一百萬,可以延長壽命到十月,加上早就計畫好的現金增資三百萬,今年就會安然度過,可是如果這幾筆額外現金沒有準時進來,公司就會出問題了。

現金流管理

以上範例,模擬的就是所謂的現金流管理,稍有不慎,或是對收入過份樂觀,不知節省,或是樽節動作太慢,就會落入現金耗盡的困境,前面所說,凡事要有準備最壞的狀況,現金耗盡就是公司最壞的狀況之一,不要以為你在外面業界打滾了好多年,大風大浪也見多了,就會船到橋頭自然直,問題會自然解決。很抱歉,這種問題不會自動解決的,如果知道有可能有現金的問題,在還來的及修正的時候不迅速調整過來,帶領公司進入險境,你就是沒有做好一個CEO的工作,愧對股東。

所以在公司現金還剩六個月,未來收入及增資還未確定的狀況下,應該立刻進行裁員或樽節計劃,先把不必要的開支砍掉,有時候,人的惰性會隨著時間跑出來,習慣了有免費咖啡,彩色印表機,歐巴桑掃地倒垃圾,要砍掉覺得又沒多少錢,想想就算了,你要知道,魔鬼就在細節裡,賺錢要先從節省一分一亳開始。如果不能砍掉免費咖啡,你又如何能夠砍掉自己的秘書,搬到一個比較便宜的辨公室,讓自己非常不方便呢?如果我說,砍掉這些不必要的花費,把不適任的員工請走,重新看一下供應商的價錢,一樣的產出,說不定用現在一半的Burn Rate就可以做到,不知道你相不相信。

另外,從收入來看,我在創業初期的執行力說過,不會賺小錢,想要賺大錢,是痴人說夢,幾百萬才要賺很棒的,但是幾萬也是錢,為什麼不賺?公司一個員工薪水也是幾萬,有人幫你付掉也是不錯的。賺錢,也是從一塊兩塊賺起,不是嗎?

每年到了報稅季節,會計師都會幫你製作財務報表以供報稅用,請問你有詳細閱讀那些數字嗎?試著讀一讀吧。

我知道你很省了,但如果明天叫你把Burn Rate砍一半,做的到嗎?試著計畫一下,然後執行吧。

開源,節流,永遠最簡單但也是最真實的財務管理。自己賺來的錢好花,投資人的錢花的更爽,賠掉了之後,才會了解賠掉的不只是錢,而是你一輩子的負擔。

-------

輕鬆讀懂財務三表!掌握營運的儀表板

如果你也是這種「非財務背景的經理人」,不用擔心,想要無障礙地學會看懂財務三表,你可以照著以下步驟做:

首先,大略地了解「財務3表」是哪三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和現金流量表。

接著再就「損益表」這張相對來說最簡單、卻和經理人關係最密切的一張報表,了解怎麼讀懂損益表,又該如何運用損益表做好管理、培養經營意識。

損益表的簡單在於,它表達的是一段經營期間(可以是每年或每月)的營運狀況,顯示出此期間內,企業的收入多少;為了賺取這些收入,企業所花費的資源又有多少。透過閱讀分析損益表,經理人能了解該如何評估績效、控管成本與擬定未來的目標(預算)。

而當你熟悉損益表之後,便能進一步搭配另外兩張表:「資產負債表」與「現金流量表」,相較於透過損益表了解企業某一段期間的經營狀況,資產負債表則可協助經理人釐清企業的財產與借貸,現金流量表則可掌握企業資金的增減。

徹底讀懂這3張財務報表,就能以經營者的眼光,完整掌握企業經營的現況與未來。

損益表 Income Statement

一段時間內公司賺了多少錢? 這是經理人最關心的報表,因為這張表衡量企業是否賺錢。

損益=收入—成本費用

收入:公司在一段時間內,從販賣商品或提供服務所賺取的收入。

成本與費用:包括營業成本和營業費用。營業成本是企業用於生產商品的原料成本。企業在銷售或提供服務的過程中產生的費用,則叫做營業費用。

損益:收入減去成本的剩餘,有關利潤的分析請見30頁。

資產負債表 Balance Sheet

某個時間點上公司有多少財產和負債 這是著名會計公式,在資產負債表中,每一樁交易都要讓這個等式保持平衡。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資產:代表公司的可用資源,包括現金、有形資產(存貨、工廠設備)和無形資產(專利權、商譽等等)。

負債:公司的義務,因為過去的交易或事件,未來必須移轉資產或者為其他人提供服務。

股東權益:將資產扣除負債後剩下來的利益。主要包括公司從出售股份當中獲得的資金,稱為實收資本;以及公司從過去經營累積下來的利潤中,扣除分配給股東的股利後,保留再投資於公司的餘額,叫做保留盈餘。

現金流量表 Cash Flow Statement

一段時間內公司現金增減的原因 記錄資產負債表中,企業現金的流入和流出,如何因為營運活動、投資活動以及融資活動而變化。

自由現金流量 = 營運資金 — 資本支出

自由現金流量(FCF,Free Cash Flow)的值表示從營運活動中產生的資金足以應付投資活動。


為什麼巴菲特告訴我們,不要過度關注「利潤」? https://bit.ly/3aidcs3
街邊小店的利潤率經常是破百的,甚至更高。即一元成本可以賣到幾倍價格。而房地產的利潤率有個20%到30%就己經很不錯了。
但在富豪排行榜中房地產老闆卻占了大多數。而從未曾出現過一位小吃店家的老闆能登上富人榜,為什麼?
巴菲特說:企業的價值是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
他只說現金流,沒有說到利潤,這句話的表達非常精準。
沒有接觸過財務會計的普通人,對於做生意的概念,多半只會停留在製造業的基礎上。生意模式是努力生產產品,然後賣出產品。
企業的營業額即是現金流總量,增大現金流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利潤,所以我們自然十分關注利潤的增長。
上市企業也對財務報表上利潤有很大的興趣,因為利潤關係到企業股價的漲跌。
浮存金(float)的概念
簡單來說浮存金(float)就是融資, 也就是像銀行利用你的存款去借貸給他人,只不過銀行只是用來賺取手續費,巴菲特利用他來投資股票併購公司。
巴菲特用保險公司的浮存金「(float)」概念告訴我們一個真理。
企業真正概念是在於現金流量的大小,而不一定是利潤的大小。
舉個例子,亞馬遜的創始人貝佐斯近來己經升上全球財富排行榜第三位。亞馬遜在財務報表上呈現的是虧損了幾十年,為什麼股票還是漲個不停呢?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取自達志影像©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取自達志影像
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取自達志影像
巴菲特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也稱讚亞馬遜是偉大的生意。
再舉個生活上的例子。
在財富排行榜中房地產老闆占了大多數,而從未曾出現過一位賣小吃的老闆能登上福布斯。街邊小吃的利潤率往往是高達2、300%,甚至更高,即一元成本的東西可以賣到幾倍價格,而房地產的利潤率有個20%到30%己經很不錯了,由此可見,利潤率不是重點。
現金流量要大
重點是生意的規模要大,專業點講就是現金流量要大。
利潤要高是普通人的理解,我只看過巴菲特說過關注現金流,未看過他說要關注報表利潤,甚至於他叫人不要關注別人告訴你的利潤。
為什麼會不關注利潤呢?因為兩點:
第一點,三張財務報表(資産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中,現金流量表為最可靠,損益表為最不可靠。
第二點,企業的終極目標為取得現金,而不一定是利潤。現金花起來就是爽,無論花自己的,還是別人的都一樣爽。
現金流量表最可靠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從會計師對企業審計的過程中可以知道,會計師會向銀行或金融機構發出信函,查證企業的現金流水帳。
正常情況下,銀行不大可能被收買,幫企業做假帳,應該也做不出來,因為銀行的帳目也會跟著混亂。
說一個謊言,要更多的謊言來掩蓋,特別是大型企業,現金流量這麼大,更加不可能做出來。
所以說,三大報表中,只有現金流量表是在企業外部審計出來的。不是你想寫多少就多少。
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基本上是在企業內部審計,只要不太離譜,會計師通常會簽無保留意見。
損益表最不可靠,就算不做假,會計準則也會使利潤與實際偏離,有時還會偏離非常大。
再舉個例子,巴菲特不賣可口可樂股票,利潤就不會入帳,儘管這檔股票已經價值天文數字了。持有可口可樂的那部分增長是實實在在的增長。日積月累,差距就不算少了。
還有,財務常識告訴我們。企業報告有多少利潤,不等於有多少現金入帳。產品賣了出去,錢能不能收到是問題,產品會不會退貨也是問題。支票會跳票,客戶會賴帳,等等都是問題。
現金一天未到,利潤只是浮雲
所以財務老師會提醒我們關注應收帳款,現金一天未到,利潤只是浮雲。
所以,現金流比利潤更真實。這點在人壽保險業中尤其明顯,因為理賠的產生有時可能是幾十年後,利潤報表則是幾十年前。這保單是虧損還是賺錢,真的只是初估約經驗概率而已。
所以巴菲特關注現金流量表和資產負債表,因為現金流更可靠。
巴菲特告訴我們千萬不要過於關注稅後利潤,因為稅後利潤經常被管理層蓄意操縱。他在1990年致股東的信中說:「『利潤』(earnings)這個名詞總是有一個精確的數值。當利潤資料伴隨著會計師的無保留意見時,那些天真的投資人可能就會以為利潤資料像圓周率一樣精確無誤,可以精確到好幾十個小數點。」
「可是,事實上,如果是一個騙子領導一家公司出具財務報告時,利潤可以像油畫一樣地想要什麼樣子就可以是什麼樣子。儘管最後真相一定會大白,但在這個過程中一大筆財富已經轉手。」
巴菲特。取自flickr©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巴菲特。取自flickr
巴菲特。取自flickr
那麼為什麼房地產出富豪,街頭小店卻難出富豪?
儘管街邊小店的利潤率如此之高,而現金流入也快但金額卻不夠大。
而房地產有個20%至30%利潤率算高了,而且現金流量很慢。發展個建案,沒有三五年,有時甚至十年八載,否則根本不成事。
但房地產的現金流大啊!從買地開始,興建房子,賣房子就是一系列的銀行貸款。做10元生意,8元是借來的。
重點是發展個建案,例如營業額100億,只賺了10%,就有10億利潤了,賺個1%,就有1億利潤了。
所以賣小吃的可以比較嗎?
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
房地產企業的產品就是土地和房子,是抵押貸款的絕佳標的。銀行十分認可這種抵押品。如果你用十萬雙襪子存貨想向銀行抵押,貸個款就會十分困難。所以不奇怪為什麼房地產容易出大亨了!
因為房地產容易取得大量現金,現金流巨大。賣小吃的現金量增大只能靠利潤。
所以凡是可以取得巨大現金流的企業都可以成為好企業。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由 遠見雜誌 提供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pexels
以巴菲特的保險業為例。利用保單與理賠的時間差!
凡是先給錢後提供服務的生意都是好生意!凡是先給產品後結帳的生意都有風險性!
可以取得浮存金的生意還有超市類和網路商店,沃爾瑪、好事多、阿里巴巴、亞馬遜等等。它們都是先壓住供貨商的貨款錢,利用時間差形成浮存金資金池。
因為超市是先進貨,然後年終結帳或季度結帳的。別人的錢先借用。沃爾瑪不斷開分店,極速擴張, 網路商店不斷快速擴張,就算亞馬遜是虧損的,也是有價值的,得到巨大現金流。虧損就當作利息吧!
因此,凡是自帶浮存金模式的企業無不成長成參天大樹。
無論中外都一樣。能得到現金者稱王也。
企業的終極目標是得到現金,而不是報告利潤。
錢這東西,能借別人錢強壯自己才是王道。
總結一句,現金流比利潤更重要。為什麼巴菲特告訴我們,不要過度關注「利潤」? https://bit.ly/3aidcs3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