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上一頁------------------------------------------------------------------

台灣地位主權始於何時?依《台灣縣輿圖》記載:『從古未闢荒土也前明使知其地』...

+985835161554  

通過課程微調 審議委員會議記錄曝光
2014/02/07 20:15

新頭殼newtalk2014.02.07 林雨佑/台北報導

教育部針對高中國文科、歷史科、地理科、公民科課綱微調引發爭議,1月27日課審會的會議記錄和表决過程始終未公佈,今日總算曝光;當天審議會委員多人質疑公聽會舉辦太倉促、不符程序正義,且課綱內容修改太多,已經不是微調,但最後仍以無記名投票方式,表決通過課綱微調。

總統府人權咨詢委員會委員、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王幼玲受訪時表示,當時他們一直表達程序有問題,蔣偉寧卻一直以「下次會改進」說法回避;王幼玲也說會議當時曾有人質疑為什麼要無記名投票,蔣偉寧表示讓大家先投票決定要無記名還是記名,最後支持無記名人數較多,才採用無記名投票。

王幼玲也說,通常會議記錄會先給委員們確認發言內容,但這次卻沒有讓他們確認就直接作成會議記錄;至於針對她自己的發言部分,她雖然略為簡略但還可以接受。

會議中多位審議委員發言反對課綱微調,王幼玲、台師大特教系教授林幸台、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歐用生等人也都質疑公聽會的代表性不足,且公聽會時間倉促,不符合程序正義,彰化和美高中教師史清廉更質疑,如果這次微調是為了符合憲法,那之前的算是違憲嗎?

王幼玲也質疑歷史科課綱101年才實施,是否有必要再匆促通過微調;而且高中分組委員針對四科是否微調,贊同的沒有過半,有1/3不贊同微調,顯示課綱的微調內部爭議仍大,不應這麼快做決定;她甚至還諷刺地說,不符合正義的程序,是否也有微調的必要?

新竹陽光小學校長陳思玎表示,國家主權問題是政治問題,不該納入課綱中,避免引起更多的社會對立;而且現行的課綱經過多次審議和公聽會而成,此次微調匆促推翻是否合理?此次課綱微調在單一議題有大幅度增加,其他部分卻只有少部分刪修,是否合宜?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更直言,這次課綱修改已是大幅度調整,而非微調;他表示若不能重新回到微調的層次,接下來十二年國教課綱以此次課綱為基礎,一定會增加更多內容,還是無法解決現行課綱內容過多的問題。

此外,史清廉也質疑國文科為什麼要加「中華文化」4字,還加了《楚辭》、《荀子》、《詩經》,卻不加入《資治通鑑》或是其他書籍?對此,謝大寧表示這些都只是宣示性質,且所增加之書名原已含括在30篇選文中,而若增加《資治通鑑》將會增加學生負擔。

而除了外界已知王曉波、謝大寧2人支持課綱微調外,張明文、倪靜貴、張新仁、楊遵榮也發言表示支持,張明文表示本次微調課綱強調三個重點,包括台灣主體意識、傳承中華文化精髓和培養有國際觀的下一代。

另外,檢核小組成員包宗和、朱雲鵬也表態支持,包宗和表示過去課綱陳述確實有違憲疑義,但微調後改稱「中國大陸」則符合現行憲法。

根據會議紀錄,當時在場委員為33人,表決結果國文科29人同意,3人不同意,1人未表達意見;地理科27人同意,6人不同意;歷史科25人同意,8人不同意;公民科23人同意,10人不同意。並決議微調後的課綱,自104學年度高一新生開始使用。

本次審議大會委員共45人,當天實際出席人數36人。出席者具官員身分包括:教育部部長蔣偉寧、教育部政務次長黃碧端、陳德華、常務次長林淑真、主任秘書王作臺、教育部師資培育及藝術教育司長張明文、國民及學前教育署長吳清山。

大學校長及教授有:國立台北教育大學校長張新仁、國立體育大學校長高俊雄、清大教授傅麗玉、政大教育學院教授湯志民、南華大學校長林聰明、台師大特教系教授林幸台、台師大前副校長林磐聳、文化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單文經、銘傳大學應用英語系教授張武昌、南華大學教務長李坤崇、台北市立大學教授何希慧、台師大物理系教授楊遵榮、國立體大教練研究所副教授詹貴惠、玄奘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曾瑞成、台灣首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歐用生、義守大學電子工程系副教授白敏賢。

中小學校長及教師及社會人士有:新竹陽光小學校長陳思玎、新北市秀山小校長林文生、新北市頭前國中教師王台琴、彰化和美高中教師史清廉、高雄高職教師許惠珠、新北三重高商校長倪靜貴、學習障礙協會常務理事郭馨美、教師工會總聯合會教師陳杉吉、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十二年國教民間辦公室執行長謝國清、研華文教基金會總監林基在、前台北市教育局長康宗虎、台灣障礙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王幼玲、前成功高中校長王登方。

 -------------------------------------------------------------------------

課程綱要? 統一綱要!http://davidli.pixnet.net/blog/post/42861283-高中課綱調整10人檢核小組名單(外行領導內行

◎ 黃帝穎

一個體制外的十人「檢核小組」,主導這次教育部的課綱「微調」決策,執行馬英九的「中國化」指令,這十人除了有統派組織成員外,還有國民黨智庫人員。這種「政治凌駕專業」的教育課綱決策,公然違反行政程序法及教育基本法,因此地方政府與各級學校不需遵守「違法」的課綱決策。

事實上,課綱「微調」涉及人民受教權等重要憲法權利事項,決策過程應充分保障人民「知的權利」,教育部的「黑箱」決策,除了牴觸行政程序法「公開原則」外,執行馬意的「檢核小組」在組織法上也欠缺法源,依據行政程序法第十二條至十九條「管轄」規定,「檢核小組」並不具提案或執行課綱政策等公權力的權限與資格,故其所為的課綱「微調」根本不具合法性。

再者,教育基本法第二條規定,「教育之目的以培養人民健全人格、民主素養、法治觀念…使其成為具有國家意識與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同法第六條規定「教育應本中立原則」,但執行馬意的「檢核小組」將高中教育課綱「中國化」,內容對獨裁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隻字未提,這在教育目的上,顯無助於培養人民民主素養、法治觀念。更嚴重的是,這個停留在上個世紀思維的「大中國」課綱,牴觸「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之現代化國民」的教育基本法義務,這麼荒謬的政治決策,違反教育基本法第六條的「中立原則」。

此外,行政程序法第七條明定行政行為「採取之方法應有助於目的之達成」,但教育部採取之方法(課綱的中國化微調),顯無助於教育目的(培養人民民主素養、法治觀念與成為現代化國民)之達成,教育部行政行為當然違法。基此,人民、地方政府與各級教育機構、學校,對於組織、程序與實體都違法的課綱決策,依法「不需遵守」。 (作者為律師)

--------------------------

600_216  

公民教師看不下去了

◎ 黃益中

星期三上午,一群來自各地的高中公民教師冒雨向教育部陳情,針對農曆年前匆促通過的高中課綱「微調」,表達暫緩公布、重啟審查的心聲。

但是我看到現場的教育部長官,就只是冷冷地說已經開過三場公聽會,程序完成了。

讓我們來看看什麼叫程序:一月十三日發公文,一月十六跟十七日兩天連開三場公聽會,碰巧這兩天剛好是各校的期末考,老師們忙著監考跟改考卷,正是學期末最忙的兩天。選這個好時機,這就是我們長官所說的程序已完成!

說真的,課綱要怎麼修,大家可以坐下來好好討論,教育部大可充分蒐集基層意見,廣納社會共識。但是,如果已經心有定見,要強渡關山,那也請明著來吧!

基層教師在意的,其實是整個黑箱審查過程。有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整件事情背後是有一個黑手集團,假程序完備之名,行微調硬幹之實!

課綱不僅引導老師的教學,也影響將來考試出題的方向,這件事關乎學生與家長的權益甚鉅。教育不是政治,它是百年大計。部長,請排除意識形態考量,「暫緩微調課綱、重啟公聽程序」。您的下一步,全民都在看!

(作者為台北市立大直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公民教師行動聯盟新聞聯絡人)

---------------------------------------------------------------------

◎ 廖瑞銘

報載,「教育部主任秘書王作臺表示,新教材出來後,舊課綱教材僅能當作補充教材,如果出版社在執照失效情況下,仍繼續印行舊課綱教材供學校選書,是違法行為。」這種宣示如同中國歷史上「欽定正史」的聖旨。多麼嚴重的事啊,令人敏感地有「改朝換代」的聯想。

中國人向來只是把歷史當做宣示「政治正統」的工具,所以,每次「改朝換代」後,第一件事就是「修前朝史」,然後「欽定正史」。教育部現在正在做的「微調歷史」,加上「恐嚇」,其實只是複製傳統中國人的「修史」把戲。可見,最近推出的那些課綱公聽會只是多餘且無效的假動作,大家實在不必當真跟他論理。

我們想要問的是,為什麼教育部急著挑在此刻「微調歷史」,是要宣示開國還是預示亡國?還有,我們現在教育國民的到底是哪一「國史」?我們台灣人是否應該趁這個機會檢視一下這個歷史教育的「大是大非」,而不是只有討論「微調」。(作者為中山醫學大學台灣語文學系教授)

--------------------------------------------------------------

【聯合報╱記者陳智華、張錦弘、周毓翔、陳信利/連線報導】
教育部微調高中歷史課綱的話題持續延燒,藍綠對決也在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上演。綠營六縣市教育局長昨提案要求重審課綱,新竹縣教育處長王承先卻力挺課綱。

另外,由一群高中、大學生組成的「抗獨史陣線」,昨天力挺教育部微調高中歷史課綱,並痛批民進黨美化日本對台殖民統治,對不起當年被鎮壓屠殺的原住民。

昨天的全國教育局處長會議中,高雄市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這次課綱微調爭議太多,老師有疑慮,教育部應傾聽多元意見,不要急著調課綱。

台南市教育局長鄭邦鎮也質疑蔣偉寧微調課綱合憲的問題,他反問:「合憲是合什麼憲?憲法本身就有問題。」他也說,如果說日本統治台灣是殖民,也要提「國民黨軍隊來台非法占據台灣也是殖民,才能平衡。」

竹縣教育局長王承先則力挺教育部,他表示,不談史觀,只就課程來看,微調過的課綱讓學生學習更連貫、完整,且讓台灣的主體性更清楚。他舉例,補述中法戰爭時台灣的地位、定位日本統治是「殖民」等,都是從台灣主體性出發。原本課綱提到「當代中國與台海兩岸關係」會讓人誤解「當代中國」是中華民國,微調成「當代中國大陸」,就不會造成誤解。

教育部上月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回歸憲法史觀,民進黨及台獨勢力全力反對。

由三名高三生兩年前在臉書所成立的「學生捍衛國史同盟」,最近在網路號召連署支持「撥亂反正」修課綱,獲台大中華復興社等青年團體響應,合組「抗獨史陣線」,昨天十幾名代表到教育部門前批台獨、力挺部長蔣偉寧。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昨天再批這次改課綱是「謊言、洗腦的教育,非常可惡」。前主席蔡英文也指課綱修改程序與實質都不具正當性,籲請綠營縣市長要挺住,要求教育部重新審議。

蔣偉寧表示,微調課綱目前照程序往下走,不會暫緩,教育部會盡努力讓爭議減到最小,各界意見會納入下一波課綱修訂的考量。

udn 2014.02.08

----------------------------------------------------------------------------------------------http://talk.news.pts.org.tw/2014/02/blog-post.html?showComment=1391642327943

綠營抵制新課綱 教部回嗆「怎麼抵制?」 【19:00】

公民教師聯盟數十位教師代表今天針對高中課綱微調方案前往教育部陳情,並以行動劇表達審查過程的粗暴。(記者王敏為攝)
〔本報訊〕民進黨今天召開中常會,抨擊教育部調整高中歷史課綱,將台灣歷史觀變成大中國史觀,因此綠營執政的6縣市將聯合抵制,繼續沿用舊版課綱的教科書。但教育部表示,大學升學考試將依循新課綱出題,反問民進黨是要「怎麼抵制」?

 民進黨在今天召開的中常會中,決定高雄市、台南市、宜蘭縣、雲林縣、嘉義縣和屏東縣6個綠營執政縣市,將抵制教育部的新課綱,繼續援用及印製100年的課綱教科書。民進黨發言人林俊憲表示,教育部的高中課綱調整案是在「去台灣化」,且未遵守法定程序。

 教育部國教署高中職組組長李秀鳳今天表示,全國教科書都必須依照教育部核定的課綱編寫,學測和指考等大學升學考試也是依照課綱命題,而且教師若未依照課綱授課,還會影響校長考績,所以她想問民進黨到底「要怎麼抵制」?

 李秀鳳強調,此次課綱微調經過意見蒐集、審議和公聽會,程序一切合法。而新課綱最快下周就會公布,明年高一將開始適用,2018年的學測和指考就會依據這次的新課綱命題。

-----------------------------------------------------------------------------------------------------------------

3高中生 臉書力挺教育部撥亂反正
中國時報 2014-02-06 05:52 (2小時前)
教育部微調高中歷史課綱引發爭議,綠營6縣市及部分公民老師強烈反彈,不過3名18歲高中生胡少艾、李辰諭、簡至佑在臉書上成立「學生捍衛國史同盟」,日前並在網路上發起連署,支持教育部修正教科書課綱「撥亂反正」。

8年級生胡少艾、李辰諭、簡至佑目前分別就讀育成、板橋、麗山高中。胡少艾表示,他們2年前在臉書上成立「學生捍衛國史同盟」,長期關注教科書史觀問題,要求教育部修改教科書課綱,聯盟主張:教科書不應討好各種史觀,而是回歸憲法,建立合乎憲法的國家史觀。

胡少艾指出,教科書課綱應該符合國家憲法史觀,舉例來說,憲法架構下,台灣仍是中華民國,不應該受政治因素、統獨影響,稱對岸中國;歷史教科書回歸中國大陸、北京政府等中性字眼,較符合憲法史觀。

他表示,上周在臉書發起「重建合憲史觀,支持政府修正教科書課綱」第二波連署後,短短幾天就有200多人參與連署,支持教育部微調課綱。他強調,真正在念教科書的高中生支持微調,希望教育部不要受到政治影響,堅持撥亂反正的路,不要放棄。

「抗獨史陣線」共同發起人之一王炳忠表示,本周五(7日)上午,連署高中生、台大中華復興社、政大、文化等大學社團組成的「抗獨史陣線」,也將赴教育部聲援,支持課綱微調,當天會有很多8年級高中生到場;據了解,教育部今天將公布微調課綱,學生聯盟擔心台獨團體會有更大動作,目前也正在串聯教授學者周五到場聲援。

----------------------------------------------------------------------

◎ 蕭嘉弘

台南市長賴清德明確表示,市立高中一律不採用修改課綱後的教科書,並呼籲台南市內的國立高中職和書商勇於面對歷史事實和響應。主動挺身為錯誤的中央政府政策「補破網」,台南市長賴清德這次做對了,風骨和機靈處置值得全體國人喝采!

原來選一位有行政能力、遠見和有「本土心」的地方行政首長真的很重要,在危機時刻,能夠適時發揮出撥亂反正的力量。面對傾中、胡搞中國意識、出賣台灣主權、傷害台灣意識和中方聯手「逢台必反」的馬政府,年底的地方首長選舉是對無能馬政府的期中大考,選賢與能更加重要!

國人除了該和本土社團、教授們聯手,將矛頭對準縱容課綱檢核工作小組胡作非為的教育部長,要「蔣部長下台」外,更要用選票的力量表達一致抗議,堅決推動反「中國洗腦教育」運動,要讓世界看見將台灣六年來搞得一塌糊塗、如今全面崩盤的馬政府和執政黨被「死當」了!由下而上,發揮人民力量,把握手邊的每一機會和管道,將台灣的危機變轉機。

(作者從事導遊)

--------------------------------------------

課綱調整 民進黨6縣市抵制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數十位教師代表昨日上午前往教育部前,抗議高中課綱微調方案違反程序正義、未尊重基層教學專業等問題,並以行動劇諷刺審查過程粗暴。(記者王敏為攝)

〔記者李欣芳、林曉雲/台北報導〕為表達對高中教科書課綱微調案的強烈抗議,民進黨中常會昨決定,聯合宜蘭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等六個執政縣市,抵制教育部通過的課綱微調案。教育部則指此舉是「違法抵制」,要求地方政府守法,地方、中央不要對抗。

隨著課綱調整案爭議持續擴大,不僅有一群高中公民老師昨天走上街頭,抗議教育部「黑箱作業」,在野黨更發動地方政府抵制課綱調整案。

違背程序 綠3行動反制

民進黨主席蘇貞昌裁示三項具體作為:第一,結合民間團體及專家學者大力宣傳課綱調整的不正當性及錯誤史觀,聲援與動員支持民間團體的抗議活動;第二,由立院黨團要求教育部撤回課綱;第三,執政縣市將採取一致行動拒絕適用這次課綱調整的內容,繼續援用一百年通過的課綱與教材。

民進黨中常會討論如何因應教育部「黑箱作業」通過課綱的調整。蘇貞昌表示,教育部這次強行通過新版高中課綱調整有「三大違背」,首先是「違背程序」,教育部倉促修改高中課綱的過程充滿瑕疵,黑箱作業,嚴重違反相關行政程序。

蘇說,教育部並「違背規定」,依規定,教科書審定使用期限為六年,高中歷史課綱在一百年完成修訂,一○一學年度才開始使用,採用不到兩年就要修改,修改頻繁,造成老師、家長、學生的教學與學習困擾。

蘇貞昌:不該操弄受教權

蘇貞昌說,教育部還「違背事實」,這次課綱調整明顯是重回戒嚴時期的大中國史觀,無視客觀事實,為了「去台灣化」的政治目的來修改課綱。

蘇強調,經過長久的努力,台灣好不容易走出教育為政治服務的威權道路,絕不容主政者再次強加意識形態在下一代身上,孩子的受教權不該被操弄,「民進黨不會讓我們的孩子去讀錯誤史觀下的歷史課本!」

教部威嚇:可扣地方補助款、教師申誡

教育部國教署高中職組組長李秀鳳回應說,這是「違法抵制」,高級中等教育法規定,課綱研訂是教育部職權,書商出版教科書、學校選書、老師教學、學生學習及大學考試命題,全都要根據課綱,「不知道地方縣市能怎麼抵制?」

李表示,教育部是依法行政,依法,課綱由中央訂定,教科書要依課綱編製,再送國家教育研究院審定,審定也要根據課綱,即使是老師自編教材,仍要根據課綱,而選用教科書的權限是在學校,不是在縣市政府,也不在地方教育局處。

至於地方對抗中央的「後果」,對地方教育局處,教育部可以列入統合視導項目扣減獎補助款;對老師也可祭出行政懲處,依照公立高中以下教師成績考核辦法,不依課綱教學可記申誡,李秀鳳說,雖然規定都有,但希望地方要守法。

-------------------------------------------------------------------------------------

課綱調整案 10人檢核小組操控

高中課綱調整案快速通過,被外界質疑體制外的10人「檢核小組」在全盤主導這次課綱的調整方向。(資料照)
〔記者鄒景雯、黃以敬/台北報導〕教育部在農曆年前快速通過高中課綱調整案,究竟誰在扮演影武者的角色?教育部至今始終秘而不宣,據了解,有支被外界質疑為體制外、任務編組的十人「檢核小組」在全盤主導這次課綱的擬定方向,執行馬英九的「中國化」、「憲法化」指令。

這十人名單包括:世新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王曉波、佛光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大寧、台大政治系教授包宗和、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台大中文系教授陳昭瑛、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董金裕、師範大學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教授潘朝陽、高師大地理系教授吳連賞、海洋大學海洋文化所教授黃麗生、世新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李功勤,並由王曉波擔任小組召集人。另國教院院長柯華葳曾參加過第一次的檢核小組聯席會議。

據指出,「檢核小組」之下依據學科又設四個分組,分別是:國文(陳昭瑛、謝大寧、董金裕),歷史(朱雲鵬)、地理(潘朝陽、吳連賞)、公民(朱雲鵬、包宗和)。其中,歷史分組另有世新大學通識中心教授喻蓉蓉參與。

經濟專業 竟主導歷史調整

針對前述這份名單,不少教授指出,除了多人是鮮明的統派組織成員外,還有國民黨智庫人員入列,而專長為經濟的朱雲鵬為何參與歷史分組,也令人不解,因此評價:同質性過高,專業分工的安排太具政治性,並直指:看到這種組合,就知道不可能是「微調」。

知情人士指出,「檢核小組」的全名為「高級中等學校及國民中小學社會及語文領域檢核小組」,其任務指令並未向社會或高中老師所廣知。一般人如果僅由其名稱判斷,應為課綱檢核(而非修訂)之工作小組。其設置並非常態性質,為在國教院所主導的正式課程發展機制之外的臨時編組。

體制外小組? 被疑扮影武者

在程序上,據了解,所謂的課綱調整草案即是由此一檢核小組所提出,而後「交辦」予國教院討論,相關人士因此質疑,這個缺少法源依據的「檢核小組」是否可以獨立提案、由教育部轉交課審會審議,仍有行政程序是否適當之疑問。

教育部國教署署長吳清山昨表示,課程綱要編寫成教科書實際教學後,通常仍須檢視有無問題需再調整,高中九九暫綱陸續實施後,自然數學領域也曾做過檢核微調。而語文、社會領域課綱在一百年實施後,即是由王曉波召集組成的高中課綱檢核工作小組,蒐羅整理高中學科中心及高中教師在教學現場實際教學的問題,加上專業意見,提出課綱檢核調整建議方案,再送後續國教院課發會、高中職分組會議及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討論定案。

-------------------------------------------------------------------------

課綱微調傳由檢核小組定 教部:確有該小組
2014年02月04日12:14
《自由時報》今報導,教育部於農曆年前火速通過高中課綱微調,是由一個體制外的10人「檢核小組」,全盤主導課綱擬定方向,執行總統馬英九的「中國化」、「憲法化」指令。教育部上午受訪時,坦言確實有檢核小組存在,功能是修正現行課綱中的錯誤,並補強內容,並非執行馬總統的指令。

依該報導,這10人名單包括:世新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王曉波、佛光大學中文系教授謝大寧、台大政治系教授包宗和、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朱雲鵬、台大中文系教授陳昭瑛、政大中文系名譽教授董金裕、師範大學東亞文化暨發展學系教授潘朝陽、高師大地理系教授吳連賞、海洋大學海洋文化所教授黃麗生、世新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李功勤,並由王曉波擔任小組召集人。《蘋果》尚未連繫到前述名單中的人士。

教育部主秘王作台強調,因應12年國教第一批適用學生將於今年升上高一,為銜接國、高中課程才做課綱微調,去年已微調數學、自然領域課綱,今年則微調國文、社會領域;檢核小組主要目的是修正錯字、內容補強,並使用符合憲法的中性字詞,並非該報導所謂執行馬總統的指令。

至於檢核小組名單是否正確?王作台說,課綱委員名單不宜曝光,該報導所寫的名單並不完整。(劉嘉韻/台北報導)

------------------------------------------------------------------------------------------------

不一樣的主席 不一樣的台灣

◎ 黃天麟

新春伊始,朝野都捎來了震撼。馬政府大筆一揮,去年經濟成長率保二成功,竅門是出口數字統計有誤,年增率由○.七%變成一.四%,全年經濟成長率隨而推高至二.一七%。魔術之高超,大家無不叫「好」。反正二○一三年的代表字是「假」,高興就好。

另一震撼則是,一位民進黨派系大老宣布逐鹿五月的黨主席改選。選主席當然就是為實現抱負,他的抱負就寫在他出版的「未來…不一樣的台灣」,大意是「遵守、勵行現行的中華民國憲法,在國內尋求『憲法共識』,對外以『憲法各表』取代『一中各表』,建設未來不一樣的台灣。」依藍媒分析,這位派系大老若能與民進黨的另一派縱橫捭闔,主席大位似已在握。若是,帶來的是民進黨的大質變,也會帶來如下一個完全不一樣的台灣。

一、馬政府「微調」的高中課綱,將在「憲法共識」的大命題下獲得正當性。因為這部憲法基本上是基於中國史觀的憲法。將來中小學大學的歷史、地理課綱終將大翻修。

二、馬政府「與中國談判、簽署的協議依憲法屬行政權,非國會權」的主張,亦得到合理性。因在一國兩區的憲法架構下,兩岸談判非國與國之條約。以恪守憲法為至上的新民進黨必亦將配合不再杯葛。

三、這位「新主席」在擔任高雄市長時就主張「一國兩市」,是積極的交流派,去年七月還在與中國學者共同舉辦的研討會時拋出「兩岸命運共同體」命題,並對兩岸服貿協議表示,「應該是要放鞭炮慶祝,人民的反彈只是因資訊的錯誤與偏聽」,是以新民進黨對服貿將不再反對且將會是積極的推動者。

四、這位「新主席」過去一直憂慮國共兩黨壟斷兩岸關係,力主民進黨調整立場積極參與,擔任主席後必將與國民黨成競標關係,「兩岸互設辦事處」、「媒體常駐」及ECFA的後續談判等必會在「屬行政權」的憲法架構下快速進行火速通關。民進黨快速國民黨化,台灣即加速中國化,展現一幅完全不一樣的台灣。

五、不再反對「Taiwan, A province of China」之標題或敘述。因反對就會違反憲法。

六、中國將會因台灣兩大政黨均認為依憲法台灣是中國的一省(A province of China),要求美國廢止「台灣關係法」。美國及聯合國過去所持「台灣非中國之一部分」之立場亦將受到挑戰。

一百二十年前的甲午,台灣被清朝所出賣。二○一四的甲午,台灣是否會再度被出賣,關鍵在於民進黨黨員五月的選擇。

(作者為前總統府國策顧問)

------------------------------------------------------------------------------------------------

少數人的共識決

◎ 陳金燕

過年前,教育部聘任反對應依法執行同志教育及發表歧視同志言論之學者擔任該部「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委員,引發主張性別平等及人權團體之撻伐,在一○三年一月二十一日到教育部表達抗議,甚至有院長級教授將教育部的作法比喻為「猶如聘任納粹信徒擔任人權委員會委員」。面對諸多質疑聲浪,教育部學生事務司除了以「多元觀點包裝歧視言論」之外,並以「委員會是共識決,以多數意見為主,絕不會損害性平權益」回應。

過年後,報載:教育部聘任兩岸統合學會幹部、反對「認識台灣」的學者及具有特定偏頗立場者組成「高中課綱調整案檢核小組」,前述小組成員又分屬不同小組成員。媒體進一步報導:教育部「課程發展委員會」拒審該小組之「課程綱要微調」提案。然而,教育部卻無視於會議共識,任由少數成員主導課綱調整方向。尤有甚者,學科中心工作圈召集人對前述檢核小組的調整版本既不清楚,也未被告知,「是看報紙才知道的!」以致引發「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等教師團體與民間團體於一○三年二月五日也至教育部抗議。

這兩個看似沒有直接相關的新聞事件,卻有著相同的本質:其一,教育部無視委員會(或審議組織)應有之專業與適任性,聘任具有爭議性或違反法令宗旨(各級「性別平等教育委員會」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設置)之成員擔任該部相關委員會(或審議組織)成員;其二,教育部的聘任程序與決策過程,均引發外界「黑箱作業」且「不符程序正義」之質疑與抗議。

根據課程調整一案來看,誰說「共識決」不會被有心的少數人操控?

教育部將以甚麼來保證「以多元觀點包裝的性別歧視言論,絕不會損害性平權益」?

(作者為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教授)

------------------------------------------------------------------------------------------------------

公教盟:課綱審議過程 違反程序正義

教育部在一月27號舉行的12年國教課程審議委員會,無記名表決通過語文及社會領域課綱的微調案,卻引起部分現任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的不滿,他們認為教育部在審查過程中違反程序正義原則,欠缺民主審議精神,自主發起公民教師行動聯盟,上午到教育部抗議,要求暫緩實施,公佈會議錄音。

新春開工第一天,40多位現任高中公民與社會科的老師,罕見的到教育部前抗議!頂著不小的雨勢大聲陳情,因為他們認為,教育部年前通過的高中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綱的微調案,程序不公開不透明也不正義。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召集人 周威同==
我們看到教育部
明修棧道 暗渡陳倉
以專家的傲慢
忽略前兩次會議的結論
這是我們最不能容忍的地方
課程不僅是教學的指引
更是左右升學方向的出題
影響全國老師影響全國的學生
家長的權益甚劇
老師們指出,1月24號的課發會結論拒絕為提案背書,25號的分組會又有過半老師認為不需微調,教育部卻還是堅持在27號,以無記名的方式通過微調案,違反程序正義,欠缺民主審議精神,要求暫緩實施,並且公布會議錄音檔。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教師vs.教育部國教署高中職組副組長 蔡志明==
我們已經有開過公聽會
三場公聽會還有包括
相關工作圈的 老師的參與
我想這個部分已經
有完成這樣的程序
請公布課審大會的錄音檔
我們要聽
其實這次微調最多是歷史科,現場卻沒有一位歷史老師,反倒是公民老師率先跳出來,這群老師說,每天在課堂上教學生社會價值,程序正義,今天的行動就是要讓學生知道,勇敢站出來,以身教代替言教。
記者 林曉慧 吳嘉堡 台北報導。

---------------------------------------------------------------------------------------------

課綱調整 課發會成員拒背書

課發會決議文件
檢核小組六次聯席會議一覽表
檢核小組分組會議成員表

〔記者鄒景雯/台北報導〕根據國教院相關文件指出,一月二十四日下午,課程發展會(課發會)舉行會議,臨時針對所謂的「普通高級中學國文及社會領域課程綱要微調(草案)進行討論,會中提出了三項不同意見,並成為正式決議,呈報教育部課程審議委員會。與會成員透露,精確描述當天的會中共識就是:拒審。

會中臨時拿到微調草案 多數成員拒審

教育部國教署長吳清山三日承認,語文、社會領域課綱在一百年實施後,是由王曉波召集組成的檢核工作小組,蒐羅整理高中學科中心及高中教師在教學現場實際教學的問題,加上專業意見,提出課綱檢核調整建議方案,再送國教院課發會及教育部課審會討論定案。

但針對本案送到課發會時的討論實況如何?經查多位與會者指出,當天會議由國教院院長柯華葳主持,會中突然由王曉波、謝大寧、朱雲鵬提出報告,大家臨時拿到四大本草案,根本來不及閱讀,不少委員認為課發會的成立是為十二年國教而來,不是在討論九九、一百年課綱調整的,課發會為什麼要就此進行審查?因此多數認為「不應審查」。即不便背書之意,同時會中並未表決,教育部傳出「有表決,多數通過」,是為不實。

提三項不同意見決議 呈報教部課審會

根據本報取得的文件,一月二十四日課發會的決議,特別提及:一,有關國家的部分,應「陳述我國之國家現況及其不同意見,以學習尊重異見」。二,「課程綱要的微調,應就領域間、階段間或橫向統整檢視課綱內容是否有重疊之處」。三,「課程綱要如需調整,應提供原則性與大方向之內容或說明,細節保留給教科書研發彈性」。這些意見連同草案一併送給了教育部課審會。

熟悉本案人士質疑,有關「語文與社會領域微調」的相關微調方案,教育部在過程中,從未對社會大眾正式宣布。一○二年五月二十九日名為「十二年國教準備就緒」記者會上,教育部長蔣偉寧與國教署署長等還表明,除了第一波課綱微調之外(高中數學與自然領域,高職化工、商管、動力機械及設計群),「其他科目如國文、英文等」,將不會進行微調,因為「要等到一○六年全面調整時才改用新課綱」。

但據指出,教育部卻旋即在一○二年八月一日發函給國教院,要國教院啟動「國文、社會領域課綱微調」,求課綱「精進」。但在此之前的相當一段時間,教育部及國教院仍未對社會大眾透露任何相關工作訊息。這種作法已違背了行政機構應該資訊透明、秉持民主理念,廣納社會不同意見之行政原理原則。

 -------------------------------------------------------------

教育部上月通過修正高中社會領域課綱,引發「去台灣化」爭議,讓綠營人士大為不滿,在台南就有市議員指出,在大天后宮有一塊清代名將施琅寫的碑文,開章明義就說「台灣未有所屬」,証明台灣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而研究台灣史的學者也認同這樣的看法 。

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台南大天后宮,擁有三百多年歷史,廟內這塊清代名將施琅在康熙24年,也就是西元1685年所寫的「平台紀略碑記」,最近特別引人注意,開章明義寫到:「台灣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雜處,未有所屬」,尤其「未有所屬」四個字,讓綠營人士認為,就是「台灣不屬於中國」的最好證明。

台南市議員李文正:「咱今天用歷史來說話,這塊紀念碑石碑可以來証明一切,課綱微調就是徹底要將台灣人洗腦。」

教育部上月通過課綱微調,引發去台灣化的爭議,綠營人士趕緊找證據推翻,研究台灣歷史的學者也認同這樣的說法。

高師大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李文環:「不管是施琅本身他自己所講的,或是從歷史的一個發展過程裏面,其實都很清楚告訴我們,這個地方在十七世紀初期的時候,它還是一個在主權宣示上,並不是屬於中國的一個領土。」

課綱微調不只牽涉政治,更會影響學生考試作答,民眾看法兩極。

台南市民:「我會比較希望我們還是保留,台灣的主體性應該要去中國化。」

記者vs.台南市民:「(教育部這樣子改)應該也是可以,我是覺得可以。」

台南市教育局籲請教育部暫緩實施,同時呼籲老師出題時應該針對史實而非史觀,以免引發爭議。(民視新聞 翁英修 鄭博暉 呂彥頡 綜合報導)

----------------------------------------------------------------

碑文「台未有所屬」課綱爭議延燒

教育部1月通過修正高中社會領域課綱,引發「去台灣化」爭議,讓綠營人士大為不滿。在台南就有市議員指出,在大天后宮有一塊清代名將施琅寫的碑文,開章明義就說「台灣未有所屬」,証明台灣自古以來就不是中國的,同行的教育局專員也轉述賴清德的意見,表示將不會使用微調的課綱。

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台南大天后宮,擁有300多年歷史,廟內這塊清代名將施琅在康熙24年,也就是西元1685年所寫的「平台紀略碑記」,最近特別引人注意,開章明義寫到:「台灣遠在海表,昔皆土番,流民雜處,未有所屬」,尤其「未有所屬」四個字,讓綠營人士認為,就是「台灣不屬於中國」的最好證明。

台南市議員李文正:「咱今天用歷史來說話,這塊紀念碑石碑可以來証明一切,課綱微調就是徹底要將台灣人洗腦。」

台南市教育局專員林東征:「我們台南市賴市長已經很明確,的宣示我們是使用現行的課綱。」

教育部1月通過課綱微調,引發去台灣化的爭議,綠營人士趕緊找證據推翻,同時要求教育部暫緩實施,而民眾對於課網微調也有不同的看法。

台南市民:「我會比較希望我們還是保留,台灣的主體性應該要去中國化。」

記者vs.台南市民:「(教育部這樣子改)應該也是可以,我是覺得可以。」

綠營人士擔心,課綱微調將會影響考生未來考試的作答,台南市教育局則認為儘管對史觀有爭議,但對史實沒有爭議,對升學影響應該不大。(民視新聞翁英修台南市報導)

---------------------------------------------------------------

大稻埕的集體做假

過年看電影「大稻埕」,隨著影像堆疊而跌入童年回憶;半世紀前外公在大稻埕開旅社,有位瘦瘦的年輕人在旅社的騎樓地擺攤修鞋、兼賣打火機油,後來創設了知名的連鎖皮鞋店;我當時在大稻埕讀國小,有一天,走廊傳來急促的跑步聲,一個男同學氣喘吁吁地衝進教室,老師附耳聽完他的悄悄話,臉色大變,驚呼「毒蛇來了!」全班同學緊張地藏起參考書…。

四、五十年前,不准補習也不能用參考書,但實際上根本行不通,教育局於是派「督學」突襲檢查,學校為免被逮也派人奔走報信,而師生藏完書後還要演戲,裝作沒事繼續上課,等督學一走大家就恢復原狀。

當年黑板最右側有一行粉筆字「本週中心德目:╳╳」,有一回,督學走了,我看見那一週的中心德目剛好是「誠實」,如今回想實在很諷刺,我甚至聽說督學來查也是套好招,說穿了,這是教育局、學校、師生「集體做假」,但當年的教育氛圍就是如此,大稻埕集體做假只不過是台灣教育的縮影,而孩子們就在那種環境下成長。

沒想到過了半世紀,台灣的教育還在做假,仍舊表裡不一致,明明台灣是一國,對岸中國是另一國,政府卻告訴我們:兩邊不是國與國的關係。

香港的家長都已群起上街頭,反對洗腦式愛國教育了,台灣的教育部卻在搞「課綱微調」削弱台灣主體意識,貼近中國史觀;半世紀前的驚悸於是襲上心頭:毒蛇來了!(莊榮宏)

-------------------------------------------------------------------------------------

國中生都知道 該修的是憲法不是課綱

◎ 林佳範

主導這次備受爭議之課綱微調的王曉波教授,在公視「有話好說」的節目專訪中,提到「課綱一定要遵守憲法」。

首先,提到「憲法」就可以躲過「教育不中立」的指控嗎?通常憲法是政治社群的共識,在培養民主政治的知能與素養的公民教育,更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憲法就沒有政治的爭議嗎?特別是在臺灣憲法更是不可避免地,會被捲入統獨之爭議,而在臺灣民主化之過程,更是圍繞在憲法的修訂,好不容易從威權專制之「法統」象徵,透過另訂「憲法增修條文」的方式,逐步改成可以在臺灣實施憲政民主的「法治」機制。其實,現在憲法比較沒爭議的是人權保障與憲政民主之機制部分,惟在「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表面共識下,統獨那部分,仍是不可避免的政治與意識形態爭議。

再者,在憲政民主下「教育中立」,如何可能?民主多元價值社會,個人的思想與意見自由,受憲法之保障,國家除不可以「法律」處罰個人的意見與思想外,但亦不可以「教育」,來為特定之「宗教」與「政黨」來宣傳。此次之課綱微調爭議,不得不讓人懷疑,政府假課綱微調之名,且掩飾在「符合憲法」之主張下,為特定之政黨進行政治主張之宣傳,似已違反教育中立原則。

最後,在民主多元價值之體制,如何進行價值教育,而不會淪為意識形態灌輸?統獨是在臺灣獨特的意識形態爭議,不可避免地在用語上,如「中國」或「中國大陸」,甚至「日治」或「日據」等等,皆反映不同的政治主張與立場。老師不能堅持用哪種用語才是「正確」,否則亦違背教育中立原則;甚者,面對這些爭議,允許不同的立論,重點不在各自的主張是否正確,而在於立論之形式是否周詳或一致,且在過程中對於不同的意見與立場,能否聆聽或包容,才可能培養學生的民主素養。

國一的女兒,看到電視上討論如此的爭議,反應是:「為何不修改憲法就好?就沒爭議了!」這或許是我們需嚴肅思考的方向。

(作者為台灣師大公領系副教授兼主任)

------------------------------------------------------------------------------

澄社評論】課綱不能愈搞愈大

◎ 周志宏

近來由於教育部進行高中「語文與社會領域課綱微調案」導致社會上產生極大之爭議,除引發示威抗議外,甚至首次激起高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發起連署,主張「堅持程序正義,反對黑箱微調!」再次讓社會大眾注意到,課綱如何成為政治的工具。

高中課綱相關爭議已經不是第一次,每次課綱之修訂也必然再次上演不同政治立場或意識形態者的爭執,此在涉及歷史詮釋或價值判斷的領域尤其嚴重,在假學術專業之名行政治目的之實的動機下,課綱的調整似乎看不到公民的參與以及專業的研究與對話,會引發爭議自不在話下。

此次高中課綱之微調,先不論其必要性及正當性何在,至少在合法性上,目前高中課綱之微調僅能依據即將廢止之高級中學法第八條第二項之授權,而非尚未施行之高級中等教育法第四十三條,未來人民是否可以拒絕依據已廢止之法律所授權訂定、調整之高中課綱呢?

其實高中課綱與國民中小學課綱不同,國民教育是人民有教育的給付請求權、國家(各級政府)有提供給付義務的義務教育階段,國家提供的教育給付必須符合教育機會實質均等的原則,在教育內容的提供上必須有其相當程度的一致性,此或許是訂定課綱的必要性所在,但這也只能做為國家提供教育給付的基本要求,而非限制人民的學習自由、父母的教育選擇權、教師的講學自由、教科書作者的著作自由以及私人興學的自由。因此,課綱也只能是課程的「綱要」,不能鉅細靡遺,也不能違反教育基本法上的政治與宗教中立原則,沒有法律明確授權也不能具有法律上的強制力與拘束力。目前的九年一貫課程綱要,一般認為僅有行政規則之效力,甚至有認為只是行政指導者,尚勉強可以接受。

反之,高級中等教育階段,人民有適性選擇的自由,國家提供的教育機會在幫助人民多元適性選擇,沒有課程一致性的必要,僅有符不符合繼續接受高等教育的要求及能否滿足就業市場需要的考量。課綱的訂定只會滿足升學公平性的考量、教科書審查的需要,對於高級中等學校之學校本位特色課程發展與調整,反而造成限制,在未來產業變化迅速的時代,以及大學招生更加自主、學生考試入學比例逐步降低的趨勢下,未來高級中等學校之課綱應該要「調微」,也就是應該逐步減少其規範內容,增加學生學習自由、教師教學自由以及學校自主發展與調整的空間,實質增加人民適性選擇的可能。課綱充其量只需規範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畢業時應具備之基本能力及各學科基本知識範圍,不但應該只是行政指導,甚至可以在未來逐步走入歷史,而不應細緻到在用字、遣詞及價值判斷上去試圖形塑人民。

不過,即將全面實施的高級中等教育法,似乎反其道而行,處處強化課綱的法律地位與拘束力(第六、八、四十三、四十六條),此才是未來應該憂慮的問題,一旦課綱有更強的法律拘束力,因為課綱所產生的爭議勢將更加慘烈!

(作者為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授)

---------------------------------------------------------------------------------------------------

◎ 祝平次

春節前公視播出謝大寧對於此次調整課程綱要理由的說明,簡單來講,他的理由只有一個,就是中華民國政府的教育部不應容許違反中華民國憲法的課程綱要。

這種完全不顧受教主體(學生)的未來,用單純到接近停止思考的方式來詮釋憲法,把教育當成政治鬥爭的工具,將使學生在受教過程即對教育喪失信心、進一步對知識產生反感,必將引起嚴重的教育問題,更不用說想要藉著這樣的教育來培養出具備創造力、未來觀的學生。這種課程綱要,就是要學生接受「南京是中華民國首都」、「外蒙古是中華民國固有疆域」的說法,不但會造成學生對於事實認知的錯誤,就培養學生的國際觀而言,更將使學生的學習內容受到國際同儕的恥笑。謝大寧的說法,其實就是中國國民黨在威權時代的法統說。他們不自覺荒謬,還認為台灣人民沒有參與制訂的中華民國憲法是台灣共識,以自己的政治計算,凌駕教育的基本原則、原理,其實就是在抹殺教育。這只要進一步分析謝大寧自己本身的說詞就可以知道。

他說日本政府編的教科書一定說琉球、釣魚台是日本的,並胡亂舉例說美國政府絕對不會通過以印第安人立場為主的課程綱要。姑且不論他的說法有沒有事實支撐,但以他的邏輯來看,日本的教科書不承認南京大屠殺、德國教科書不承認納粹曾經存在,中國的教科書不談六四、不談共產黨統治對中國人民所造成的傷害,都是天經地義、可以容忍的;事實不重要,重要的是符不符合當權者的統治意識形態。他的說法就是,教育只是當權者意識形態的延長。然而,他卻又一方面說,異議者都是因為懷有政治企圖,他本身是要將教育回歸憲法、去政治化。

前後對照,我們就知道他的說法既缺乏邏輯、也缺乏對台灣現實的理解,更不用說抱持同情態度來看待台灣的當前處境和活在這一塊土地上的人們。這樣的教育不是洗腦教育,什麼才是洗腦教育!如果讓這樣的課程綱要實施,我們將眼睜睜看著我們的子女把大好的青春葬送在完全不符合現實的政治意識形態裡,而不是透過教育來增強他們營造未來幸福的能力。就算這樣子,我們也能接受嗎?(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

新頭殼newtalk2014.02.08 柯昱安/綜合報導

因應12年國教上路,教育部課程審議會於1月27日通過高中課綱微調案,但歷史課綱微調部分卻引發「去台灣化」的爭論,部分教育團體與文史學者於農曆年前串連抗議。究竟,爭議不斷的歷史課綱微調案是否應立即停止?新頭殼特別開放線上辯論,歡迎網友前來發表您的看法。

12年國教課程審議會於1月27日通過國文、歷史、地理與公民4科課綱的微調案,其中歷史課綱微調部分,包括將「中國」改為「中國大陸」、「荷西治台」改為「荷西入台」、「清代」改為「清廷」、「日本統治時期」改為「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等。

課綱修正案通過後,立刻引發多個教育團體與文史學者於農曆年前串連抗議,要求立即停止歷史課綱微調案。國北教大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李筱峰表示,解嚴後,台灣好不容易民主化,但現在微調課綱後,就是把立場轉變成只有一個中國,將歷史課綱「去台灣化」。

對於新課綱修改部分,教育部表示,歷史課綱微調並非是「去台灣化」,而是要「去日本化」,將過度美化日本殖民統治的部分修正。至於將「中國」一律改為「中國大陸」,則更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呈現事實真相。

民進黨也在教育部公布微調課綱一案後,於5日決議執政6縣市將聯合杯葛教育部,拒用教育部最新調整的歷史課綱。並批評課綱是以6年期程來調整,現行課綱於2011年才剛實施,教育部現在進行調整已明顯違反規定。

究竟,教育部應不應該立即停止歷史課綱微調案,還是堅持「符合中華民國憲法精神」的立場,於2015學年度高一新生開始實行新版課綱,新頭殼特別開放線上PK,歡迎網友即刻前往《線上辯論》專區http://newtalk.tw/pkbar.php?oid=93,投下您贊成或反對的一票,並留下您的寶貴意見交流。

-----------------------------------------------------------------------------------

◎ 吳嘉浤

關於高中歷史課綱微調的爭議,政大台文所教授陳芳明發表「誠實才是歷史」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469045.shtml)一文,以藍綠對立的邏輯對這場爭議定調,雙方各打五十大板,強調藍色要尊重日本統治台灣五十年的合法性,綠色也要尊重解嚴後中華民國的體制,才是「誠實」的史觀。但身為台灣文學研究所的學生,有些心得不吐不快。

研究文學往往必須了解其社會背景,經由對台灣不同階段歷史的關照,我們也更能理解經歷各種殖民政權的統治下,台灣文學固然綻放出精彩的生命,卻往往也透露人民處於種種壓迫困境下的掙扎與苦惱。因此我無法同意陳教授的論調,將不論日本總督府、中華民國政權,只要是統治者的體制,就當作人民應當表達「敬意」的對象,進而成為歷史教科書的價值依歸。

這種說法小看了人民、也小看了台灣的多元社會力量,忽略了教育的本質並非使人民效忠國家或某個政治體制,而是培養能夠獨立思考、進而貢獻社會的公民素養;國家不應該扮演限制獨斷的角色。

在這次歷史課綱的微調過程中,最引人非議的便是透過缺乏相關專業的人士,以及倉促取巧的程序,將課綱進行實為改頭換面的「微調」,透露了國家打著所謂「合憲」招牌,卻意圖以公權力的黑手襲奪歷史教育專業的暴力性格。陳教授看似想要批判藍綠的邏輯,卻根本忽略了歷史教育的本質為何。呼籲以台灣文史為業的師生或專業人士,能一同對教育部蠻幹的方式提出異議,並且思考:如何才能有一個更民主的、使學生不做為認同灌輸工具的歷史教育課綱?

(作者為TWLS台灣文學研究討論會成員)

-----------------------------------------

陳芳明/誠實才是歷史

【聯合報╱陳芳明】
2014.02.07 02:13 am

歷史課綱的修訂,從未誠實面對這個土地的過去與現在。只要發生政黨輪替,歷史教科書都要經過重新整頓。藍綠對決的結果,顯然都在彰顯各自的歷史解釋權,從而也決定了下一代的歷史記憶。政黨輪替的循環,總是要以歷史教科書為祭品。不同世代所受的教育,都無可避免背負了歧異的歷史記憶。

綠色執政時期,對於中華民國體制永遠保持疏離的態度,甚至是拒絕承認。凡涉及中華民國的歷史,不免是帶著某種輕蔑的眼光。馬政府的編修小組,對於台灣曾經有過的殖民地經驗,則是站在中華民族主義的立場,想盡辦法與中國大陸聯結。綠色編修者可以承認殖民地時代的現代化運動,卻吝於承認戰後的民主化運動。同樣的,藍色編修者寧可接受中華民國憲法,卻否定日本統治台灣的合法性。日治與日據之間的爭論,恰好區隔了藍綠的歷史觀。

歷史書寫,不能只是為政治信仰或意識形態服務。無論是統是獨,都是未曾發生的事實。即使未來可能實現,歷史教科書也只能書寫過去,而不是為未來而寫。但是,修訂的參與者往往情不自禁把主觀願望寫入教科書。字裡行間,總是充滿台灣民族主義,或中華民族主義的情緒。

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來寫教科書,當然可以接受,但必須注意它的時間局限。台灣被割讓淪為日本殖民地時,中華民國還未誕生。在五四運動、北伐革命、對日抗戰、國共內戰的歷史過程中,台灣住民自始至終都完全缺席。而台灣在殖民地時期,被迫接受現代化運動之際,展開農民運動、自治運動、文學運動,全程都與中國處在隔離狀態。就在這段時期,中華民族主義確實逐步成熟,但是當時中華民國憲法還未誕生。

中華民國憲法制定於一九四七年,卻由於國共內戰,沒有機會實施於中國。台灣也在那年經歷二二八事件,並未獲得憲政的庇蔭。一九四九年之後,國府撤退台灣,則立即實行戒嚴令,憲法也沒有實踐的空間。台灣與中華民國歷史匯流在一起,是在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時,中華人民共和國尚未成立。對於這種特殊的歷史軌跡,使台灣永遠孤懸於大陸之外。這是歷史的弔詭,中華民國在一九四五年之前未曾擁有台灣,一九四九年之後則未擁有大陸。撰寫歷史,豈能忽視這樣斷裂的事實?

憲法若沒有人民意志的參與,也等於形同虛設。中華民國憲法真正落實於台灣,應該在一九七○年以後。蔣經國實施本土化的政策,開放國會的增補額選舉,使地方人士第一次參與中央的立法工作。從此,這部憲法決定了台灣民主運動的命運。一九八七年正式宣告解嚴,台灣社會才回歸到憲政體制。但是,憲法的格局也只限定在台灣,如果還要擴大解釋擁有中國大陸的領土,就未免太過矯情,也太過虛偽了。在總統大選時,馬英九的口號是「中華民國就是台灣,台灣就是中華民國」。這是最誠實的表述,也是最合乎憲法的精神。

台灣史與民國史的分裂與結合,應該可以在歷史教科書清楚交代。

和稀泥地宣稱根據中華民國憲法修訂教科書,這是非常不誠實的解釋。台灣進入政黨輪替的階段,堅持台灣意識論者,也應該對中華民國體制表達恰當的敬意。當選票投入票櫃,當百姓向中央政府定期完糧納稅時,就已經承認中華民國的合法性。憲法是否要修訂,中華民國體制是否要更張,那是台灣人民未來必須努力的方向。但在現階段,撰寫教科書時,我們都要誠實面向過去。

(作者為政大台灣文學研究所教授)

【2014/02/07 聯合報】@ http://udn.com/

 全文網址: 陳芳明/誠實才是歷史 | 名人堂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4/8469045.shtml#ixzz2stoYrQ9U 

-----------------------------------------------------------

◎ 江昺崙

課本因為是形塑集體記憶的最有效工具,解嚴以降便成為各方爭奪、論辯的主要戰場。過去教育改革與教材本土化的努力未竟全功,今日受到保守勢力反撲,可視為必然發生的結果。課綱反映史觀,史觀則源自於價值,當然必須受到大眾檢驗與評判。只是,這一次歷史課綱的議題並非僅僅只有統獨立場的差異,更還包括對於歷史教育的反省與思考。

現行歷史課綱雖已以台灣為原點出發,內容方面卻仍未擺脫以漢人為主體的敘述框架。除此之外,由於升學考試制度的設計不良,如何培養學生擁有思考、辨析歷史事件的能力仍然有待改善,豈能就此倒退、回復到以黨國意志為尊的過往情境。

國民教育不應該走回頭路,特別是既有歷史發展特別複雜、交錯的台灣,歷史教育更應該讓學生們具備更多反省「國家」、「國民」與「歷史」的能力,然後才得以讓我們一起思考:「我們是誰」、「我們從何而來」、「我們將往何處」。歷史教育的目的應該培養學生對於時間與空間的好奇、促使他們對於結構的理解,從而同情身處在環境當中的每一個人。基於上述理由,我們反對本次馬政府違反程序、片面修改課綱的粗劣行徑。(作者為捍衛台灣文史青年組合成員,https://www.facebook.com/DefenseTaiwan)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