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宰族走鏢歌舞 歡慶新年
By 陳慶居, www.chinatimes.com查看原始檔十一月 11日, 2017
上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巴宰族人,11日齊聚苗栗縣三義鄉的鯉魚國小,參與傳統走鏢和牽田等活動,同時邀請泰雅、賽夏及客家等不同族群共舞,族群融合心手相連歡慶新年。而在地的鯉魚國小學生則穿著巴宰族傳統服飾表演大會舞,象徵傳承原民文化。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前理事長潘大州,15年前凝聚地方共識推動巴宰族過新年活動。他表示,15年來已逐年找回更多失落的過去,讓巴宰族群文化永世傳承,更是巴宰族裔世代應肩負的責任。
協會現任理事長潘英琦也指出,巴宰族過新年有「走鏢」、「銅鑼舞」、「牽田」等3項特有民族藝術文化,走鏢為現在的馬拉松,主要是鍛鍊強壯體魄,也是英雄與光榮的表徵。走鏢的錦旗搭配傳統服飾紋路設計而成,是活動另項特色,三義在地的朱瑞欽奪得冠軍,開心揮舞特色錦旗。
今年活動仍以文化傳承和族群融合為主軸,在活動中充實巴宰母語。三義鯉魚潭社區內有不少巴宰族後裔,鯉魚國小學生穿著傳統服飾表演大會舞,象徵文化永續傳承。
除了動態活動之外,巴宰族聚會所也展示相關古文書和文史資料,傳統竹編捕魚器具,早期農耕生活用具,及雲林科技大學創意生活學系的巴宰文創展。
潘英琦說,巴宰族為平埔族之一,主群分布台中市后里、神岡、南投縣埔里、新北市三重及苗栗縣三義鄉鯉魚潭村等地,全國約有8000人。
15年田調 寫就中部平埔族史詩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2013年12月18日 04:10
趙慧琳感慨,台灣的原民運動帶動原住民文學創作,逐漸打破漢人中心主義,但平埔族群因為漢化早、文化失落研究,被認為「黃昏民族」,不僅在學界屬冷門,也在平埔族正名運動中屢屢受挫。
近年雖有作家林建隆、宋澤萊、李昂等人著墨平埔族群,但多侷限在南部西拉雅,《大肚城,歸來》是台灣首部中部平埔原住民的大河史詩。
趙慧琳謙稱自己從「無知」開始,仰賴許多族群運動先行者的研究成果,因史料不足,她發揮記者長才做起田野調查,更心急這領域研究冷門,投入的人少,「15年過去,老人家一個個走了。」
趙慧琳台大哲學系畢業,獲美國愛荷華大學教育、藝術創作碩士,1994年進入《聯合報》任攝影記者,後轉任文字記者,10年前離開報社,現為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
她外表瘦弱卻充滿行動力,是當年少見的女攝影記者,後來又不安於新聞工作,離職進行更廣闊的平埔族調查報導,約5年前完成本書。一般人對中部平埔族印象陌生,趙慧琳描述拍瀑拉是最愛抗爭的民族,清朝治理台灣時,島內發生過最大的平埔族抗爭就由拍瀑拉帶頭,因而被官方認定為「凶番」,也因此被鎮壓慘烈,死傷多而幾乎滅族。
也許因記者性格使然,相較於學界認可的文獻史料,她更仰賴口傳與民俗傳說,有趣的是,因拍瀑拉語言失傳,中部各平埔族間語言也不同,溝通語言是被漳州、泉州移民所漢化的福佬話,因此書中融入大量台語文,呈現當時語境。
-----------------------------------------
趙慧琳《大肚城,歸來》 尋找消失的拍瀑拉族
2013-12-18 01:27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寫完這本書,感覺一雙雙祖靈的眼睛在看著我!」49歲的趙慧琳(見上圖,林欣誼攝)說起拍瀑拉人的歷史感情澎湃,她出身台中,15年前著手記錄家族口述歷史,一路追溯,意外發現自己身上的拍瀑拉血緣。
中部平埔族的聲音向來微弱,不僅外界陌生,在原住民運動中也屬弱勢,曾任記者的趙慧琳花15年時間研讀史料、進行田野調查,完成厚達35萬字的小說《大肚城,歸來》,以生動細節回溯台灣中部平埔族拍瀑拉人(Papora)從西岸遁走至內山的大遷徙。
回溯平埔族大遷徙
「寫完這本書,感覺一雙雙祖靈的眼睛在看著我!」49歲的趙慧琳(見上圖,林欣誼攝)說起拍瀑拉人的歷史感情澎湃,她出身台中,15年前著手記錄家族口述歷史,一路追溯,意外發現自己身上的拍瀑拉血緣。
但真正觸動她動筆的,是平埔文化復興研究者的努力,因此她從家族尋根轉為對中部平埔的調查挖掘,趁回鄉時踏查鄰里,與時間賽跑似地留下許多平埔耆老口述記錄。
為數不多的拍瀑拉族人現居於埔里的大肚城聚落,《大肚城,歸來》以拍瀑拉族400年來歷史為架構,旁及巴宰族、噶哈巫族、洪安雅族、邵族、賽德克族等,虛構了兩個橫跨清末至日治末期的拍瀑拉女子,以她們的一生見證民族遷徙、反抗與漢化過程。書中詳述拍瀑拉「揹祖公」祭儀、社會結構與傳統文化,也特別以女性觀點,刻畫拍瀑拉族從母系社會被父權化的經過。
「台灣有多元族群的現實,我們的文學戲劇卻沒有充分表達這個事實。」趙慧琳表示,拍瀑拉族在島上與荷蘭、明鄭、清朝、日本等各殖民政權交手過,但歷史上只見官方說法,從來沒有他們的聲音,過去台灣史敘事總以漢人為中心,例如過去慣常以國姓爺鄭成功作為台灣精神典範,但從拍瀑拉族群觀點,鄭氏政權卻是嚴苛殺戮的暴政者,後裔抵死不肯敬拜「國姓爺」。
記憶將歷史流傳下去
因此書中重新質疑漢人「渡海神話」,藉由小說推動歷史舞台上的「政權移轉」,「拍瀑拉怎麼看待漢人?和高山族之間互動如何?都是我想呈現的。」如她提到因躲避漳泉械鬥而遷到與拉瀑拉聚落比鄰而居的漢人移民,曾見證最後一批拍瀑拉族撤走時,「大肚山在流血」的一幕,趙慧琳從一個漢人老村長口中聽見這些描述,驚覺即使歷史沒有記載,「記憶會把好幾代人的歷史流傳下來。」
喻為劇情化的紀錄片
她就是透過這些口述者的聲音、態度、述說歷史的方式,來重建庶民的歷史,不只呈現平埔觀點,也描繪漢人移民的動盪,在文獻基礎上增添血肉。
她比喻本書是「劇情化的紀錄片」,戲稱近年陪老父老母看八點檔鄉土劇,無形中為小說增添了通俗戲劇元素。
-------------------------------------------------------
大肚城,歸來 還原平埔族生活
2013/12/18
【記者郭士榛台北報導】「黃昏民族」講的是台灣平埔族群;在台灣的原住民運動歷程中,平埔族最隱晦,甚至不被官方認可。但近期出版的歷史小說《大肚城,歸來》,文字工作者趙慧琳花費十五年時間收集文獻、田野調查,再以二年時間書寫,最後以三十五萬字的大河規模,探索滿清治台以迄日治末期的中台灣族群樣貌。
趙慧琳表示,《賽德克‧巴萊》式的族群悲劇早在四百年前的拍瀑拉族人身上發生。《大肚城,歸來》雖然以小說形式呈現,卻建構在族群口述,及大量田野調查的基礎上,以二百年前西海岸平埔族中的拍瀑拉大肚城聚落為主場景,透過二位平埔族女子的生命故事,書寫從海岸遷徙內山的平埔移墾者中的拍瀑拉族、洪安雅族、巴宰族、葛哈巫族,與內山原住民的埔社人、邵族、賽德克族及漢人等相互交疊的歷史裡,所遺留的集體腳印。
趙慧琳因採訪平埔正名運動,本著記者追蹤新聞的敏感性,找到許多長者,經口述讓她對平埔族有了初步認識;九二一大地震後,她嘗試記錄自己的家族史,沒想到一路追溯,發現自己身上其實存在著平埔族血統,引發她創作以平埔族為主角的多族群遷徙小說《大肚城,歸來》。
趙慧琳說,過去平埔族是母系族群,是「男生嫁給女生」的社會制度,通常都是女性走上街頭抗爭,甚至成為移墾的開拓先鋒。之後歷經荷蘭、西班牙、清朝與日治殖民的異族帝國以武力鎮壓,及漢人統治,平埔族母系家族結構與族群認同幾乎消滅,但也在歷史洪流中衍生了多族群的多元文化。
趙慧琳指出,她寫《大肚城,歸來》希望讓不同的族群都有躍上舞台的機會,輪流成為歷史主角,推動史觀上「政權」的輪替。相較於學者專家的研究或官方文獻資料,趙慧琳認為自己筆下的《大肚城,歸來》是一部庶民歷史與國民文學,因為多數內容是來自庶民階級一代又一代口述與記憶傳承。
趙慧琳說,幸好十五年前開始收集資料,當年口述者都是八、九十歲老人,都已不在了,「這些耆老就好像是平埔族的祖靈,看著我完成這本書,她們才是這本書的真正作者。」
-----------------------------------------------------
創作《大肚城,歸來》 趙慧琳為平埔族發聲
新聞工作者趙慧琳撰寫了《大肚城,歸來》平埔族大河小說。(記者趙靜瑜攝)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過去曾為新聞工作者的趙慧琳,921大地震之後回到台中家鄉,一方面持續做田野訪談,二方面也為家中長輩做家族史,沒想到脈絡一比對,居然發現自己是平埔族,趙慧琳開始了解平埔族的發展與興衰,也將史實結合血肉情節寫成大河小說《大肚城,歸來》,希望為已經逐漸消逝的平埔族留下話語權,也刻劃台灣的平埔族群在各個殖民帝國更迭下的生存。
以2年時間成書,趙慧琳以台灣中部平埔拍瀑拉(PAPORA)歷史為架構,大肚城聚落為主場景,書寫兩位生命橫跨清朝到日治時代末的女子一生際遇,穿插巴宰族、噶哈巫族、洪安雅族、埔番、邵族、泰雅族、賽德克族、布農族以及漢族,透過趙慧琳融合民族史料以及親身訪談的口述歷史,讓2百年前中台灣多族群的庶民階級,得以在當代顯影。
趙慧琳說,在目前的台灣原住民當中,平埔族最為隱形,母語與儀式也幾近失傳,但在研究當中,卻發現平埔族是一群最具有台灣認同的族群,在異族殖民的過程中,平埔族奮力反抗,卻一再被屠殺,趙慧琳說,這群最不被官方認可,到現在仍沒有正名的一群人,卻最能代表台灣過去4百年的民族發展。於是趙慧琳開始採集平埔族耆老的口述記憶,「但我不是學者,我只能以寫故事的方式將這些素材書寫下來,讓外界重視200多年前中台灣多族群的庶民階級是如何巧妙地進行一場台灣歷史主角的政權輪替。」
「我自己看這本小說,不希望它是嚴肅難懂的,而是希望用故事讓人們注意台灣各民族的生存過程。」趙慧琳說,寫這部書稿時常常跟著家裡的長輩看八點檔連續劇,「希望這本書可以是《風水世家》的平埔族版。」
--------------------------------------------------
台灣原住民運動歷程中,平埔族是最隱晦、甚至不被官方所認可的一群人。文字工作者趙慧琳卻花了數年時間,透過田野調查、採集平埔族耆老的口述記憶,以「大肚城,歸來」小說中2位平埔族女子的生命際遇為主軸,將200多年前台灣多族群的庶民階級,在台灣土地上的生存競合予以描繪,完成台灣首部多族群大河史詩書寫,巧妙進行一場台灣歷史主角的政權輪替,相當精采。
曾是媒體人的趙慧琳在921大地震後,嘗試記錄自己的家族史,沒想到一路追溯,卻發現自己身上其實存在著平埔族血統,進而引發她創作以平埔族為主角的多族群遷徙小說「大肚城,歸來」。
「大肚城,歸來」雖然是以小說形式呈現,卻建構在大量田野調查、族群口傳基礎上,以200年前西海岸平埔族中的拍瀑拉(PAPORA)大肚城聚落為主場景,透過2位平埔族女子的生命故事,書寫從海岸遷徙內山的平埔移墾者中的拍瀑拉族、洪安雅族、巴宰族、葛哈巫族,與內山原住民相互交疊的歷史地裡,所遺留的集體腳印。
趙慧琳說,過去平埔族的女性走上街頭抗爭,甚至成為移墾的開拓先鋒,但歷經荷蘭、西班牙、清朝與日治殖民的異族帝國以武力鎮壓,以及以漢人統治,平埔族母系家族結構與族群認同幾乎被消滅;卻也因此衍生豐富的台灣多族群多元文化。
趙慧琳強調,族群也需要轉型正義,她寫「大肚城,歸來」就是希望讓不同的族群都有躍上舞台的機會,輪流成為歷史主角,推動史觀上「政權」的輪替。她說:『(原音)其實也不是要否定那個族群,我們其實就是多族群,其實很好啊,讓不同族群都來講話啊,各自族群都可以講話,最後再來對話,讓比較少上台的先讓它政權輪替一下,就是有權利說話。我覺得這個是民主化很重要的過程,我們的民主化不是只有選舉投票,其實還包括文化的訴說,解釋權的民主化。』
相較於學者專家的研究或官方文獻資料,趙慧琳認為自己筆下的「大肚城,歸來」是一部庶民歷史與國民文學,因為多數是來自庶民階級一代又一代口述與記憶傳承。對她而言,這些耆老就好像是平埔族的祖靈,看著她完成這本書,她們才是這本書的真正作者。
------------------------------------------
趙慧琳《大肚城,歸來》 尋找消失的拍瀑拉族
中時電子報作者: 林欣誼╱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9小時前
中國時報【林欣誼╱台北報導】
中部平埔族的聲音向來微弱,不僅外界陌生,在原住民運動中也屬弱勢,曾任記者的趙慧琳花15年時間研讀史料、進行田野調查,完成厚達35萬字的小說《大肚城,歸來》,以生動細節回溯台灣中部平埔族拍瀑拉人(Papora)從西岸遁走至內山的大遷徙。
回溯平埔族大遷徙
「寫完這本書,感覺一雙雙祖靈的眼睛在看著我!」49歲的趙慧琳說起拍瀑拉人的歷史感情澎湃,她出身台中,15年前著手記錄家族口述歷史,一路追溯,意外發現自己身上的拍瀑拉血緣。
但真正觸動她動筆的,是平埔文化復興研究者的努力,因此她從家族尋根轉為對中部平埔的調查挖掘,趁回鄉時踏查鄰里,與時間賽跑似地留下許多平埔耆老口述記錄。
為數不多的拍瀑拉族人現居於埔里的大肚城聚落,《大肚城,歸來》以拍瀑拉族400年來歷史為架構,旁及巴宰族、噶哈巫族、洪安雅族、邵族、賽德克族等,虛構了兩個橫跨清末至日治末期的拍瀑拉女子,以她們的一生見證民族遷徙、反抗與漢化過程。書中詳述拍瀑拉「揹祖公」祭儀、社會結構與傳統文化,也特別以女性觀點,刻畫拍瀑拉族從母系社會被父權化的經過。
「台灣有多元族群的現實,我們的文學戲劇卻沒有充分表達這個事實。」趙慧琳表示,拍瀑拉族在島上與荷蘭、明鄭、清朝、日本等各殖民政權交手過,但歷史上只見官方說法,從來沒有他們的聲音,過去台灣史敘事總以漢人為中心,例如過去慣常以國姓爺鄭成功作為台灣精神典範,但從拍瀑拉族群觀點,鄭氏政權卻是嚴苛殺戮的暴政者,後裔抵死不肯敬拜「國姓爺」。
記憶將歷史流傳下去
因此書中重新質疑漢人「渡海神話」,藉由小說推動歷史舞台上的「政權移轉」,「拍瀑拉怎麼看待漢人?和高山族之間互動如何?都是我想呈現的。」如她提到因躲避漳泉械鬥而遷到與拉瀑拉聚落比鄰而居的漢人移民,曾見證最後一批拍瀑拉族撤走時,「大肚山在流血」的一幕,趙慧琳從一個漢人老村長口中聽見這些描述,驚覺即使歷史沒有記載,「記憶會把好幾代人的歷史流傳下來。」
喻為劇情化的紀錄片
她就是透過這些口述者的聲音、態度、述說歷史的方式,來重建庶民的歷史,不只呈現平埔觀點,也描繪漢人移民的動盪,在文獻基礎上增添血肉。
她比喻本書是「劇情化的紀錄片」,戲稱近年陪老父老母看八
--------------------------------------------------------------
小說「大肚城,歸來」 平埔族躍升歷史主角 中央廣播電台 (2013-12-17 16:12)
台灣原住民運動歷程中,平埔族是最隱晦、甚至不被官方所認可的一群人。文字工作者趙慧琳卻花了數年時間,透過田野調查、採集平埔族耆老的口述記憶,以「大肚城,歸來」小說中2位平埔族女子的生命際遇為主軸,將200多年前台灣多族群的庶民階級,在台灣土地上的生存競合予以描繪,完成台灣首部多族群大河史詩書寫,巧妙進行一場台灣歷史主角的政權輪替,相當精采。 曾是媒體人的趙慧琳在921大地震後,嘗試記錄自己的家族史,沒想到一路追溯,卻發現自己身上其實存在著平埔族血統,進而引發她創作以平埔族為主角的多族群遷徙小說「大肚城,歸來」。 「大肚城,歸來」雖然是以小說形式呈現,卻建構在大量田野調查、族群口傳基礎上,以200年前西海岸平埔族中的拍瀑拉(PAPORA)大肚城聚落為主場景,透過2位平埔族女子的生命故事,書寫從海岸遷徙內山的平埔移墾者中的拍瀑拉族、洪安雅族、巴宰族、葛哈巫族,與內山原住民相互交疊的歷史地裡,所遺留的集體腳印。 趙慧琳說,過去平埔族的女性走上街頭抗爭,甚至成為移墾的開拓先鋒,但歷經荷蘭、西班牙、清朝與日治殖民的異族帝國以武力鎮壓,以及以漢人統治,平埔族母系家族結構與族群認同幾乎被消滅;卻也因此衍生豐富的台灣多族群多元文化。 趙慧琳強調,族群也需要轉型正義,她寫「大肚城,歸來」就是希望讓不同的族群都有躍上舞台的機會,輪流成為歷史主角,推動史觀上「政權」的輪替。她說:『(原音)其實也不是要否定那個族群,我們其實就是多族群,其實很好啊,讓不同族群都來講話啊,各自族群都可以講話,最後再來對話,讓比較少上台的先讓它政權輪替一下,就是有權利說話。我覺得這個是民主化很重要的過程,我們的民主化不是只有選舉投票,其實還包括文化的訴說,解釋權的民主化。』 相較於學者專家的研究或官方文獻資料,趙慧琳認為自己筆下的「大肚城,歸來」是一部庶民歷史與國民文學,因為多數是來自庶民階級一代又一代口述與記憶傳承。對她而言,這些耆老就好像是平埔族的祖靈,看著她完成這本書,她們才是這本書的真正作者。
==============================================================
從平埔人觀點解剖漢移民的歷史小說
渡海神話的重新質疑
去除「族群盲」、「母系盲」的書寫實驗
首部中台灣平埔原住民大河史詩,刻畫多族群在帝國更迭下的生存競合。
「平埔」正名運動熾烈關頭,回溯兩百年前西海岸拍瀑拉遁走生番界外,內山繼續做「番」,攸關存亡的島上民族大遷徙。
「賽德克.巴萊」式的族群悲劇早在四百年前的拍瀑拉(PAPORA)族人身上發生。《大肚城,歸來》透過民族誌的田野踏查,讓兩百年前中台灣多族群的庶民階級,得以在當代顯影。從貫穿全書的兩位拍瀑拉女子一生際遇,一舉窺見平埔移墾者當中的洪安雅族、巴宰族、噶哈巫族;內山原住民的埔社人、邵族、布農族、泰雅族和賽德克族;以及泉州、漳州和客家漢移民等,從海岸到內山相互交疊歷史地理,所遺留不可抹除的集體腳印。
一度中斷而失憶的拍瀑拉過年祭儀,包括從「喚祖公」、「揹祖公」,到「飼祖公」、「送祖公」;從抖田歡慶到悲愴牽田等儀式性細節,亦從本書獲得彌足珍貴的文學再現。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鄧相揚(報導文學家)、張麗盆(拍瀑拉PAPORA後裔)聯合推薦
◎ 拍瀑拉 PAPORA (埔里山城)大肚城的趙慧琳的《大肚城,歸來》,既是文學虛構,又是歷史寫作,讓充滿漏洞的台灣史進一步解除了神話,本是「打里摺」 共存同根生,同化相煎何太急? ──夏鑄九(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名譽教授)
◎ 揭開打里摺的歷史迷霧;喚起台灣人的集體記憶! ──鄧相揚(《霧社事件》《霧重雲深》《風中緋櫻》等書的報導文學家)
◎ 作者深入聚落和族人互動,記錄拍瀑拉(PAPORA)原生母系社會族性和庶民生活,進而由族裔的歷史主體性視野,寫下這部充滿族裔、詩人、歷史觀察家情懷的原創性史書小說,為拍瀑拉主體歷史建置埋下百年基石,也為國人的平埔族群認知開了一扇窗。 ──張麗盆(拍瀑拉(PAPORA)後裔)
本書獲國藝會創作補助
贊助單位:文化部「藝術新秀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關於作者:趙慧琳
台中人,一九六四年生。台大哲學系學士;美國愛荷華大學教育、藝術創作碩士;台大城鄉所博士候選人。始自一九九四年的十年期間,任職聯合報社攝影、文字記者,陸續以〈九二一災後文化家園重建〉、〈新興潮流——國民美術〉和〈另類西施——檳榔西施的文化觀察〉(六人同得),獲吳舜文新聞獎文化專題報導獎項。二○○七—二○一二年,由國藝會贊助,接連完成「大肚城歸來的祖靈」、「番仔寮追想曲」寫作計畫。
出 版 社 : 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 作 者 : 趙慧琳
書系編號 : 印刻文學382 頁 數 : 492頁
圖書規格 : 平裝.25K(15x21cm) 出版日期 : 2013年12月
ISBN : 978-986-5823-53-5 CIP : 863.857/102023036
成陽書號 : 3070012382
----------------------------------------------------------
15年調查…平埔後裔寫大河小說
2013/12/18
【聯合報╱記者周美惠/台北報導】
平埔族歷史小說「大肚城,歸來」作者趙慧琳(右)訪談高齡九十四歲大肚城長者王彩花。 圖/簡史朗攝、印刻文學提供
平埔族後裔趙慧琳書寫第一本以台灣中部多元族群為主角的大河小說「大肚城,歸來」最近面世。隨著小說鋪陳,巧妙進行「台灣歷史主角的政權輪替」,從而回溯清代台灣島內最大規模的族群遷徙。
趙慧琳在九二一大地震前後,因在埔里採訪平埔族復興運動,同時進行家族口述歷史,確認自己是從大肚社遷徙到大肚城的大肚番王後裔(平埔族群中的拍瀑拉族),並引發創作靈感。
清道光年間,中部平埔族群在漢人進逼下,從海岸遷徙到內山,是當年島上最大的民族遷徙。趙慧琳前後以十五年時間進行田野調查,從中部耆老的口述歷史中發現,當時各族群的接觸、對抗與競合,「可能比八點檔還要生動!」
她原本以為只是一個家族的尋根,結果擴大為多族群共通的歷史經驗。最後她花了兩年撰寫出卅五萬字的大河小說,以追溯兩百多年前平埔族的大遷徙,出現在她小說裡的族群多達十個。
小說「大肚城,歸來」以兩位平埔族女子的生命際遇為主軸,書寫中部平埔族移墾者與內山原住民相互交錯的身影;除有大量最新的平埔研究為佐證,又有口述歷史基礎。
她描寫人物的性情、平埔祭儀的細節絲絲入扣,加上大量的「對白」。她認為讀者把它當成「八點檔」來看也無妨。
「在多重身分認同底下,並不因為有平埔血統就不是漢人!」趙慧琳說:「每個人身上的血統都可能有不同比例的混雜血統」。一般人常以為「平埔族」是「一個」族,其實光中部平埔族群就有五、六個族。
趙慧琳說,拍瀑拉族從清代起一直是台灣反對運動的先驅,過去官方記載將拍瀑拉族定位是「凶番」;但從族人的角度重觀歷史,台中沙鹿社曾有幾百人被鄭成功屠殺到只剩六人,對他們來說,鄭成功才是殺戮者。
十五年來老成凋謝,當年接受趙慧琳訪談的耆老許多已成為「祖靈」,她感嘆,如果不是十多年前著手,恐怕一切都來不及了。
【2013/12/18 聯合報】@ http://udn.com/
加蚋埔夜祭 凝聚社區向心力
泰山國小學生演出敬祖跳戲。(記者羅欣貞攝) |
〔記者羅欣貞/高樹報導〕保存平埔族文化,高樹鄉泰山村加蚋埔公廨一年一度夜祭,本月十七日、十八日登場,恢復舉辦二十年多的夜祭,已有越來越多社區居民參與。
高樹鄉泰山村加蚋埔公廨平埔族夜祭傳統,每年在農曆十一月十五日舉行,祭典前晚近七點展開,儀式有敬祖、開點鼓、土牛祭、跳戲、點獻豬、敬天公、敬阿姆祖等,昨天上午演出酬神戲、敬祖跳戲、以及平安宴。
加蚋埔公廨管委會主委田英明指出,夜祭近二十多年來恢復辦理,讓下一代從祭典中更了解傳統文化,對平埔族的歷史不再陌生,學生都認真參與。
泰山國小校長王佳祺也說,女生利用課餘學跳戲,男生則參加「走鏢」,祭典前從學校路跑到公廨,有近三公里,全校九十三位學生每年都把夜祭視為最重要的文化學習之一。
尪姨是夜祭中不可缺少的靈魂人物,七十多歲的潘菜霞擔負重任超過二十年,學生們與社區居民在她帶領下,圍著公廨前的刺桐樹跳戲,展現對夜祭傳統的向心力。
巡禮26】探索巴宰族的教會―愛蘭教會(烏牛欄教會)
進行地點:國立暨大附中(動態文化)
愛蘭教會(靜態介紹及參觀)
特色與簡介:南投縣埔里鎮,有人說它是台灣中部地區歷史、土地、人民的縮影,甚至於布農族、泰雅族、賽德克族、邵族、洪安雅族、巴布薩族、巴宰族(愛蘭台地)、拍瀑拉族、道卡斯族以及閩、客兩系漢族人的大熔爐。而鎮上有一座歷史悠久的基督教會─愛蘭長老教會,這座原名稱作「烏牛欄禮拜堂」的教會,建於清同治十二年(西元1871年),至今已有一百四十三年的歷史,是英國基督長老教會台南宣士會派李庥牧師(Hugh Ritchie)到烏牛欄社興建的禮拜堂,並請到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 Camrpbell)前來佈教,因此「烏牛欄禮拜堂」也成埔里地區基督教的發源地。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傳入,與本地漢人、平埔族群豐富的文化內涵相結合,更能彰顯埔里地區的多元色彩。
基督教是埔里地區很重要的一項宗教信仰之一,愛蘭教會是當地最早成立的教會,然而在埔里地區,如同愛蘭教會具有悠久歷史的教會不僅一處,如位於現今大湳里的大湳教會、牛眠里的牛眠教會,都是由英國長老教會宣教師甘為霖(William Camrpbell)牧師出資捐助。期間並獲得台南府城長老教會的補貼,巴宰族人(Pazeh)信徒自願奉獻、自捐勞工,甘為霖(WilliamCamrpbell)牧師為此族群傳福音,也立下了愛蘭教會信仰的根基。
進行日期/梯次:2015年11月15日當日一梯次
費用與收費方式:中晚餐、紀念T恤
進行方式:上午:巴宰傳統文化過年活動下午:靜態資料介紹及參訪
適合參加對象:不限
參加人數限制:80人
報名日期與截止日期:2015年6月30日止
報名方式:049-2912240、0933-574207
聯絡人:陳清恩牧師
【巡禮26】探索巴宰族的教會―愛蘭教會(烏牛欄教會) | 教會巡禮 - 帶狀節目 -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宣教150週年 https://bit.ly/383Sq13
----------------------------------------------------------
愛蘭百年「禮拜堂」木匾 除蟲修復完成
禮拜堂未修復前的腐朽風化的樣貌。(記者陳鳳麗攝)
愛蘭百年「禮拜堂」木匾 除蟲修復完成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OgzTf
2019/07/02 23:43
〔記者陳鳳麗/南投報導〕創立於1871年的南投縣埔里鎮愛蘭教會,保存文物中有一塊「禮拜堂」木匾,有百年歷史,因台灣氣候潮濕而蟲蛀腐朽,南投縣文資學會發現後,以搶救文物的心情將木匾送修,經草屯鎮的木工業者修復,回復老木匾的原貌,教會將擇期重新掛在禮拜堂。
愛蘭教會是埔里鎮最老的教會,148年前宣教士就抵達昔稱「烏牛欄」的愛蘭聚落傳教,這個巴宰族聚落不久即改信基督教。而早期沒有蓋教會,多借族人房舍當「禮拜堂」,這塊被教會保存的「禮拜堂」木匾,就是掛在族人房舍大門上。
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梁志忠與小組成員,執行縣文化局宗教普查計畫,在愛蘭教會的倉庫發現該匾額,發現宣教士入境隨俗,「禮拜堂」掛的就是中式木匾,該樟木匾長120.67公分,寬50.6公分,厚度3公分,是見證基督教來台歷史的珍貴文物,需要好好保存。
該木匾因年代久遠加上氣候因素,不只出現腐朽風化還被蟲蛀,若不趕緊搶救,恐怕很怕就蛀光,因此志忠在徵得教會牧師陳清恩的同意後,由他帶至草屯鎮,請專業木工廠修復。
草屯鎮元茂工藝社業者陳映宏、陳映輝兄弟責修復該木匾,兩人先為木匾除蟲再進行修補,最後才加上邊框,回復成教會保存的舊照片裡呈現的木匾樣貌。梁志忠這兩天已將該木匾送至教會,陳清恩牧師表示,將會擇日舉行儀式,將該匾掛在教會禮拜堂的正上方,風華再現。
愛蘭教會保存的舊照片可看到該塊掛在大門上方的「禮拜堂」木匾。(記者陳鳳麗翻攝)
愛蘭百年「禮拜堂」木匾 除蟲修復完成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OgzTf
草屯鎮木藝業者陳映宏修復好禮拜堂木匾,讓梁志忠檢視修復後狀況。(記者陳鳳麗攝)
愛蘭百年「禮拜堂」木匾 除蟲修復完成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uOgzTf
修復好的禮拜堂木匾依舊照片拍到的木匾樣子,幫該木匾重新加上邊框,回復木匾早年的樣貌。(記者陳鳳麗攝)
---------------------
平埔巴宰族群文化復振運動
作者:南投山水文化印記之埔里九二一地震與重生時間:1999地點:南投縣埔里鎮
埔里是人類學、民族學的寶庫,小小的埔里山城有多達十幾個族群。其中被認為漢化已久的平埔族群,是在清朝郭百年事件後大量移入埔里,近年因一連串的文化尋根運動,越來越多的平埔族群在埔里復現。 1980年代,原住民族復振運動正興盛,政府日漸重視原住民的權益和聲音,隨著高山原住民族的陸續正名,許多平埔族群也開始進行尋根、正名、田野調查、歌謠保存、恢復祭儀等活動。在這一波波平埔復振的運動中,巴宰族是很重要的一環。 埔里的巴宰族主要住在愛蘭台地,921地震前,巴宰族幾乎不為人知,僅少數學術研究者及文史工作者關心;921地震後,巴宰族人以愛蘭教會為根據地,更加積極地進行文化復振活動,不但年年舉辦巴宰過年活動,更協力編寫族語教材,以保存瀕臨消失的巴宰母語。還在921地震後成立「南投縣巴宰族群文化協會」,組織的建立對推動族群認同,凝聚族群意識有極大幫助。
平埔巴宰族群文化復振運動-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 https://bit.ly/3sOb1GB
愛蘭教會百年文物 見證台灣近代史
有148年歷史的愛蘭教會外觀。(記者陳鳳麗攝)
愛蘭教會百年文物 見證台灣近代史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81SMVW
2019/06/23 05:30
〔記者陳鳳麗/埔里報導〕一八七一年創立的南投縣埔里鎮的愛蘭教會,悉心保存一百多年來的文物,見證埔里甚至台灣近代史,像存入教友捐獻建堂基金的存摺存款兩天內就從十二萬元變三元,即見證舊台幣變新台幣劇貶的歷史,另因該部落都是巴宰族人(平埔族的一支),一本百餘年前的捐獻紀錄簿,可一窺當時巴宰族人的姓名,不少人名字長達五、六個字。
埔里鎮愛蘭教會已有一百四十八年歷史,是鎮內最老的教會,最近南投縣文化資產學會理事長梁志忠到該教會進行宗教普查,發現教會悉心保存文物,而這些文物極其珍貴,讓梁志忠對教會的用心讚嘆不已。
教友獻金簿 看出巴宰族多姓潘
梁志忠表示,教會保存的文物中,有一本「烏牛欄禮拜堂寄附修繕受領根帳」,紀錄明治四十三年到四十七年(即一九一○到一九一三年)教友捐獻教會修繕金,每一筆都清楚記載,從紀錄簿可了解巴宰族人很多姓潘之外,且讓外界知道原來一百多年前的巴宰族人姓名,有人多達五或六個字。
建堂金存摺 一頁舊台幣劇貶史
梁志忠也說,教會文物中還有一本存摺,是教友捐獻建堂基金,當時教會慢慢地存,存到一九四九年(民國三十八年)已有廿多萬元,在當年六月十三日領出八萬元後還有十二萬元,但隔了兩天,存簿就被蓋上「奉命以四萬換一元折合」的文字,存款變成三元,而這本存摺就見證當年國民政府來台後重印新台幣,讓舊台幣劇貶的歷史。
巴宰族女性 因教會獲教育機會
現任牧師陳清恩則說,基督教是一八六五年來台宣教,愛蘭教會算是台灣極早設立的教會,當時該聚落居民巴宰族人,從教會資料得知,整個聚落在一八七一年十二月底改信基督教。當時台灣社會重男輕女,女生普遍教育程度不高,但愛蘭地區的巴宰族女性,就有多人被教會送到台南長榮女中唸書,畢業後都回到愛蘭國小任教。
愛蘭教會的存摺從十二萬變三元見證新舊台幣歷史。(愛蘭教會提供)
教友捐獻紀錄簿可一窺當時巴宰族人的姓名。(梁志忠提供)
愛蘭教會在日治時期是使用聚落的建物當禮拜堂。(記者陳鳳麗翻攝)愛蘭教會百年文物 見證台灣近代史 - 地方 - 自由時報電子報 https://bit.ly/381SMVW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