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驛建於元代是歷史上京畿地區地位最重要的驛站之一「世界第一雞鳴驛建於元代是歷史上京畿地區地位最重要的驛站之一「世界第一雞鳴驛建於元代是歷史上京畿地區地位最重要的驛站之一「世界第一雞鳴驛建於元代是歷史上京畿地區地位最重要的驛站之一「世界第一

保存最完整的驛站之城|雞鳴驛
雞鳴驛是歷史上京畿地區地位最重要的驛站之一, 號稱“極衝”,是我國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完整、建築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活化石」。
雞鳴驛,又名雞鳴山驛,是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雞鳴驛鄉的一個驛站,始建於明朝初期(一說始建於遼金而成於元代),是中國現存的最大的驛站[1]。2001年入選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八國聯軍進北京後,慈禧太后連夜「西狩」,第一夜就住在雞鳴驛城內的賀家大院內。後來慈禧歸京後,專門賜給賀家「鴻喜接福」四個字。目前城內殘存有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築,但由於年久失修,大多破敗不堪。2004年、2006年兩度被世界文化遺產基金會列入世界百處瀕危文物[2][3] 。
電影《甲方乙方》尤老闆趴在土城牆上巴望來人接是在雞鳴驛拍攝。傳言電影《大話西遊》的結尾片段在雞鳴驛的西門城樓上拍攝,這其實是個誤傳。《大話西遊》的結尾片段是在寧夏的鎮北堡西部影視城拍攝[4]。
"雞鳴驛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B8%A1%E9%B8%A3%E9%A9%BF
---------------
雞鳴驛城,又稱雞鳴山驛,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偏西北的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它建於元朝,明朝築堡並磚修城牆,是我國現存建築規模最大的一座古驛站,也是我國迄今發現的保護最完整的一座古驛城。因驛城是京城通往西北邊陲的必經之地,所以在明、清兩代曾對我國的軍事、政治、文化、經濟、通訊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10]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 裁汰驛站,開辦郵政”,雞鳴驛城的驛站使命宣告結束。[1][3]
雞鳴驛城因山而得名,因驛而設城,以驛名定城名。雞鳴驛城略呈方形,城牆為土築磚包,東西長460米,南北長480公尺。底寬5米一8米,頂寬3米—5米,高11米。四面城牆上均勻分佈著4個角台、26個牆台,有東西2座城門。根據專家考證,雞鳴驛站,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有“世界第一郵局”的美譽,在中國郵政史上具有獨佔鰲郵政頭的地位。[1][4]
2001年6月25日,雞鳴驛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據《宣化府志》記載:雞鳴山驛建於元代。成吉思汗統一了中原,又率兵西徵,在通往西域漫長的大道上開闢驛站,設置「站赤」(驛站),當時它只不過是個帳篷。後到明永樂年間,發展到擁有150名驛兵,加上後勤人員,共330人的大型驛站。[10]隸屬萬全都指揮使司。
明成化六年(1470年)建土垣,成化十七年(1481年) 築堡,隆慶四年(1570年) 加高城牆並包磚。
清乾隆三年(1738年) 重建城牆、構築城東護城壩。[3]
民國三年(1914年)北洋政府“ 裁汰驛站,開辦郵政”,雞鳴驛城的驛站使命宣告結束。[3]
2008年12月,雞鳴驛城搶修保護工程啟動,累計完成各項投資約1.2億元,雞鳴驛城牆整體加固工程、亭台、廟宇修復工程已完工。[1]
2013年,正式啟動了雞鳴驛城內十六處文物建築維修工程,重點為馬家店、驛丞署、驛館等進行修繕。[1]
雞鳴驛城略呈方形,城牆為土築磚包,東西長460米,南北長480公尺。底寬5米一8米,頂寬3米—5米,高11米。四面城牆上均勻分佈著4個角台、26個牆台,有東西2座城門。牆體頂部外側密布垛口,垛牆上有瞭望孔、射孔和排水孔道,內側建有女兒牆。北牆中部平台上原建有玉皇閣,南牆中間平台上原建有壽星廟,東南角台上原建有魁星樓,東西城門上建有2座城樓並有各自的甕城。[4]
北京周邊的一座古驛站,慈禧還曾在此留宿過,裡面到底是什麼樣子呢?
城內有3條東西向大街,2條南北向街道, 5條縱橫交叉的街道,將全城不均等地分為12個小區。城內有驛丞署、驛館、校場、馬號,還建有碧霞宮、馬王廟、文昌宮等13座廟宇,7座戲樓。城內緊靠牆體有約5公尺寬的環城驛道。平時便利交通驛遞,戰時便於集結設防。南城牆外,有一條寬5公尺的東西向道路,俗稱南官道,是原來的驛路。城東西兩側與驛路平行分佈著許多墩台,這是為加強訊息傳遞修築的煙墩。雞鳴驛城牆保存基本完好,城內古廟宇尚存6座,古戲台還有2座。[4]
驛城署是管轄全城的政務機關所在地,為清代驛城核心最高行政官員驛丞及其吏屬的辦公之所。位於前街北關帝廟巷西側,佔地1037平方公尺。坐北朝南,大廣臨街,其後為三進四合院院落佈局,再後設花園。現驛城署僅存第三進院落的門樓、正房及後花園,沿正房西山牆北行即可到後花園。門樓面闊一間,進深兩柱三檁,硬山布瓦頂建築,前簷柱間是兩扇板門。正房面闊三間,進深三柱六檁,硬山布瓦頂建築。 《宣化縣志》載:「雞鳴驛驛丞, 俸銀三十一兩五錢二分;皂隸二名,工食銀一十二兩;館夫二名,工食銀一十二兩。」驛丞負責管理驛站中商貿往來。[2]
關帝廟戲台
關帝廟戲台在城內東側,佔地100平方米,面闊三間,進深三柱六檁,前出廊,硬山布瓦捲棚頂。明間兩金柱後移,金柱下方是木隔間,室內分為前台與後台。[2]
前台演財神廟
前台演財神殿位於頭道街西端路北,兩進院落,240平方米,門樓懸掛「異姓同心」匾額。用劉、關、張三兄弟的故事勉勵人們只要同心協力,異姓兄弟同樣可以成天下大事,得天下財富。財神廟中的壁畫,採用瀝粉貼金工藝,金碧輝煌,是中國古代美術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其中東西方各國使臣帶著各自國家的奇珍異寶朝拜中國財神的描繪,從另一個角度向我們展示了當時雞鳴驛的繁盛景象和當時中國社會曾經有過的輝煌。[2]
當鋪
當鋪在頭道街和西街的交叉路口,硬山布瓦頂周圍加建圍廊,造型很別緻,64 平方米。屬雙面當舖,兩面臨街、兩面開門。屬於當舖經典對聯「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東當舖西當舖,東西當鋪當東西"的真實寫照。[2]
馬家店
馬家店位於東城門的車馬大店,土磚牆,四合院,佔地約1500平方公尺。[2]
關帝廟戲樓
關帝廟戲樓為清代建築,位於雞鳴驛城前街路南,面對的關帝廟近年塌毀。戲樓坐南朝北,面闊三間7.7米,進深三間7.5米,台基高1.6米。台口石條壓邊,下為雜石砌築,前作三面觀。六架梁,前後瓜柱上用脊枋,下用木雕角背。在四架梁前瓜柱的垂直位置下立一童柱,柱頂裝飾一缽形花飾件,這一裝飾件在其他戲樓建築中沒有發現。各架檁枋組合,簷部檁枋墊板平板枋額枋組合。中柱一線用抱柱門檻框,隔扇明間原有掛匾,現已遺失。後牆次間各開一窗。[6]
龍王廟戲樓
龍王廟戲樓為清代建築,面闊三間10.2米,進深三間7.3米,台基高0.6米,台口條石壓邊,下為青磚砌築,前作三面觀。其建築形製與關帝廟戲樓大同小異,樑架結構、隔扇及上下場門基本完好,後牆次間各開一個近2公尺大小的方窗。[6]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時,曾在雞鳴驛城內賀家大院住宿一晚,這處五進連環院至今保存完好。電視劇《慈禧西行》就是在雞鳴驛城按原貌拍攝。[4]
紀念郵票
1995 年,為紀念中國郵政創辦100週年,發行的古代郵驛紀念郵票,其中面值50分一枚的圖案就是雞鳴山驛。[5]
根據專家考證,雞鳴驛站,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科學價值,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有“世界第一郵局”的美譽,在中國郵政史上具有獨佔鰲郵政頭的地位。[1]
「世界第一郵局」—雞鳴古驛
雞鳴驛,600年歷史的軍事重鎮,見證古時烽火歲月
雞鳴驛城內現存的數通石碑,紀年明確、敘雞鳴山驛東城牆事翔實,為研究雞鳴驛城的歷史提供了十分珍貴的紀實資料。其中,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所立碑文中「雞鳴驛郵政廳」及「司廳」的題使「郵政廳」這一名稱, 在時間上比1878年德國人在中國海關試辦郵發行印有「郵政局」字樣的大龍郵票早出現了近150年,具有改寫世界政史的重大意義。[5]
2001年6月25日,雞鳴驛城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佈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
2005年11月12日,雞鳴驛城獲得由建設部、國家文物局共同評選的中國歷史文化名村。[5]
2013年,國家文物局在全國範圍內選取6處具有代表性的古村落開展保護利用綜合試點工作,雞鳴驛城成為河北省唯一入選古村落。[1]
單車遊歷中國第974天,河北雞鳴山驛,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驛站
雞鳴驛城位於河北省張家口市懷來縣偏西北的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
"雞鳴驛城_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9B%9E%E9%B3%B4%E9%A9%9B%E5%9F%8E/3438271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icecasio 的頭像
nicecasio

姜朝鳳宗族

nicecas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